CN102780868A -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0868A
CN102780868A CN2012101445145A CN201210144514A CN102780868A CN 102780868 A CN102780868 A CN 102780868A CN 2012101445145 A CN2012101445145 A CN 2012101445145A CN 201210144514 A CN201210144514 A CN 201210144514A CN 102780868 A CN102780868 A CN 102780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recor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45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0868B (zh
Inventor
岩下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056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23897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36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3192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80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0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0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08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 H04N1/0033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with an electronic or magnetic storage medium I/O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8External car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ent device, e.g. for conditional access
    • H04N21/4184External card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ent device, e.g. for conditional access providing storage capabilities, e.g. memory sti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11B2020/1053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20/10935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wherein a time constraint must be met
    • G11B2020/10944Real-tim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e.g. for ensuring seamless playback of AV 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40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41Flat as opposed to hierarchical combination, e.g. library of tapes or discs, CD changer, or groups of record carriers that together store one tit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Sharing resources, e.g. processing power or memory, with a connected apparatus or 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39Connection via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41Point to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1Card-type connector, e.g. PCMCIA card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5By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信息记录设备能够进行跨多个记录介质连续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如果设置了中继记录模式,则判断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是否存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任何介质。如果存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则使利用该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传送无效。这使得能够进行考虑了这些记录介质中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存储卡这一情况的中继记录。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记录例如图像和声音等的信息的信息记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能够在多个记录介质上进行连续记录的信息记录设备以及这种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众所周知有例如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的能够使用多个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设备。例如,这些多个记录介质可以由多个内置记录介质、内置记录介质以及可移除记录介质、多个可移除记录介质来进行例示。
其中,广泛用作可移除记录介质的介质为已知具有各种规格和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卡。还已知有具有与不同规格的半导体存储卡相对应的多个卡槽的信息记录设备。
作为能够使用多个记录介质的信息记录设备固有的功能的例子,已知有跨多个记录介质连续记录诸如视频等的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日本特开2005-136794和日本特开2007-174693)。
近年来,在信息记录设备可以使用的半导体存储卡中,众所周知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卡(无线存储卡)。然而,对于在所安装的多个记录介质中包括无线存储卡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中继记录,没有进行任何研究。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而作出本发明。即,本发明是能够进行涉及跨多个记录介质连续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的信息记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并且本发明能够进行考虑了这些记录介质包括配置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存储卡这一情况的中继记录。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其具有跨多个记录介质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模式,所述信息记录设备包括:识别部件,用于在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无线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主控制部件,用于在设置了所述中继记录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控制部件,以使所述识别部件所识别出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利用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传送无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记录设备具有跨多个记录介质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模式,并且所述信息记录设备包括用于控制记录介质所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无线控制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步骤,用于在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以及控制步骤,用于在设置了所述中继记录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控制单元,以使在所述识别步骤中识别出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利用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传送无效。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其能够进行跨多个记录介质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所述信息记录设备包括:识别部件,用于在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置部件,用于对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设置所述中继记录所使用的记录顺序;以及记录部件,用于通过根据所述设置部件所设置的记录顺序切换记录用目的地记录介质来进行所述中继记录,其中,所述设置部件对所述记录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优先选择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作为记录用目的地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记录设备能够进行跨多个记录介质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步骤,用于在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置步骤,用于对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设置所述中继记录所使用的记录顺序;以及记录步骤,用于通过根据在所述设置步骤中设置的记录顺序切换记录用目的地记录介质来进行所述中继记录,其中,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对所述记录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优先选择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作为记录用目的地记录介质。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作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使用的信息记录设备的示例的数字摄像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A和图2B是用于说明中继记录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当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所使用的数字摄像机中进行中继记录时所利用的管理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使用的数字摄像机中所进行的记录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A和5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使用的数字摄像机中所进行的记录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A和6B是用于说明中继记录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所采用的数字摄像机中进行中继记录时所使用的记录顺序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所采用的数字摄像机中进行中继记录时所发生的记录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所采用的数字摄像机中进行中继记录时所使用的记录顺序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所采用的数字摄像机中进行中继记录时所发生的记录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视频数据作为一系列数据的示例、以及说明数字摄像机作为能够进行中继记录的信息记录设备的示例。然而,本发明的一系列数据不限于视频数据并且信息记录设备不限于数字摄像机。
图1是示出用作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使用的信息记录设备的示例的数字摄像机100的结构的框图。镜头单元201包括固定透镜组、变焦透镜组、光圈和校正透镜组。该校正透镜组具有调焦功能、以及用以对由于变焦透镜组的移动而偏移的成像位置进行校正的功能。例如作为CCD(电荷耦合器件)的图像传感器204通过将由镜头单元201在成像面上形成的被摄体图像变换成像素单位的电信号来生成摄像信号。A/D处理单元205对该摄像信号执行预定处理并输出数字图像数据。应当注意,镜头单元201、图像传感器204和A/D处理单元205构成照相机单元200。另外,照相机单元200还具有图1中均未示出的用于驱动镜头单元201的变焦透镜组和光圈等的致动器、防抖补偿用传感器(例如,角速度传感器)、以及光学防抖补偿机构(移位透镜等)。
照相机单元控制单元218在主控制单元210的控制下控制照相机单元200的各元件的操作。另外,将从照相机单元200获得的例如聚焦信息和手抖动信息等的信息发送至主控制单元210。麦克风单元209检测摄像期间的环境声音。麦克风单元209包括放大器和带通限制电路。A/D处理单元219接收麦克风单元209所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并输出数字音频数据。
主控制单元210例如是控制整体数字摄像机100的微计算机。主控制单元210至少具有用于存储软件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ROM)、用作工作空间的易失性存储器(RAM)、用于与其它硬件进行数据传输以及用于访问控制寄存器的外部总线、以及用于测量时间的计时器。总线203是用于在主控制单元210的控制下在相互连接的块之间传输数据的传输路径。
编码器单元202在主控制单元210的控制下,以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2格式等对从A/D处理单元205和219获得的数字图像数据和数字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此外,编码器单元202按时间序列对以MPEG2格式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多路复用并生成压缩视频数据。另外,编码器单元202配置有如下功能,其中该功能用于将例如数据位置和帧位置的转换所需的信息等通知给主控制单元210。
具有针对编码器单元202、存储器206、存储卡A 220、存储卡B 223、内置存储器224和解码器单元208的接口的记录电路单元221在主控制单元210的控制下控制数据的传输。存储器206是可以用于由各块进行的操作的存储区域。应当注意,从实施例3开始使用内置存储器224,并且内置存储器224对于实施例1和2的数字摄像机100而言并非是必须的。
记录电路单元221的功能检测单元301参考分配至各卡的存储卡ID,从而识别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以及在需要的情况下,内置存储器224)是否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例如,当数字摄像机100的电源接通时、或者当插入或移除存储卡时,功能检测单元301执行判断处理。应当注意,功能检测单元301可以识别内置存储器224有无无线通信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功能检测单元301可以在无需使用存储卡ID的情况下识别内置存储器224有无无线通信功能。例如,功能检测单元301可以根据是否已使数字摄像机100的无线通信功能有效来识别有无无线通信功能。
无线控制单元302对存储卡的无线通信功能实行控制,并且更具体地,对存储卡内的无线发送单元实行电源控制以及对存储卡上所存储的视频数据实行发送控制。介质切换单元303对记录视频数据要使用的记录介质进行切换。在涉及跨多个记录介质连续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期间,当记录中的记录介质上的剩余记录空间量下降至预定阈值以下时,介质切换单元303基于所设置的记录顺序来对记录要使用的记录介质进行切换。应当注意,功能检测单元301、无线控制单元302和介质切换单元303可以是单独的硬件单元,或者可选地,这些单元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被实现为单个硬件单元。另外,这些单元的功能可以由主控制单元210来执行。
应当注意,数字摄像机100配置有如下菜单,其中该菜单用于设置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该无线通信功能的有效/无效状态。当经由用户菜单操作等使该无线通信功能有效时,无线控制单元302实行控制,以使得向存储卡内的无线通信单元供电。另外,当该无线通信功能已无效时,无线控制单元302实行控制,以使得停止向存储卡内的无线通信单元供电。将该设置保持在EEPROM 211中。
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表示可以用于记录所拍摄视频的记录介质的例子。记录电路单元221具有针对存储器206、存储卡A 220、存储卡B 223、内置存储器224和总线223的接口。另外,记录电路单元221进行从主控制单元210等访问存储卡A220和存储卡B 223的控制寄存器所需的转换。
将包含照相机单元200所拍摄到的图像以及麦克风单元209所记录的音频的视频数据记录在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上以及内置存储器224中。应当注意,存储卡A 220、存储卡B 223和内置存储器224具有可以连接至记录电路单元221的接口,并且配备有用于针对自身所具有的半导体存储器进行数据的读取/写入的电路。本实施例的记录电路单元221具有所谓的直接存储器访问(DMA)功能。因而,如果在记录电路单元221中指定了存储器206的数据量和读出开始地址以及存储卡A 220、存储卡B 223上和内置存储器224中的写入开始地址,则发生数据的自动传送。这同样适用于从记录介质到存储器206的读取。
解码器单元208从由主控制单元210指定的存储器206的地址顺次读出压缩视频数据和压缩静止图片数据。解码器单元208将已读取的压缩视频数据和压缩静止图像转换成ITU-RBT.656(CCIR656)数字视频信号和数字音频信号,然后输出这些信号。解码器单元208在压缩静止图像数据的重放期间根据需要进行缩小处理。
视频输出单元217和音频输出单元207将作为解码器单元208进行转换的结果所获得的数字视频信号和数字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从而输出到外部设备。例如,视频输出单元217和音频输出单元207连接至TV接收器等。
在屏显示(OSD)单元213将用于指定各种设置的菜单画面以及标题、时间和其它信息叠加在解码器单元208所输出的数字视频信号上并将其输出至视频输出单元217。另外,OSD单元213具有如下功能:获取从解码器单元208输入的数字视频信号,对其进行缩小处理,并将其叠加在与该数字视频信号相对应的图片的任意位置上。
用户采用作为输入装置组的开关致动单元212从而对数字摄像机100进行操作。这些输入装置不限于开关。主控制单元210经由开关致动单元212和触摸面板215判断用户所进行的输入的内容并执行与这些输入相对应的操作。
基于预先定义的文件系统(数据文件管理结构)来执行相对于存储卡A 220、存储卡B 223和内置存储器224的数据的写入/读取。主控制单元210具有这种类型的数据管理所使用的软件(驱动程序)。将数字摄像机100的固件和设置等写入作为可重写ROM的EEPROM 211。
使用作为显示装置的EVF(电子取景器)214来检查数字摄像机100的摄像范围。使用作为比EVF 214大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LCD)面板216来显示菜单画面等。应当注意,LCD面板216可以用作EVF。LCD面板216配置有触摸面板215,由此允许用户通过利用手指等直接操作LCD面板216上所显示的GUI来输入菜单操作和各种指示。
画面控制单元222计算经由触摸面板215的输入的位置并基于与LCD面板216上所显示的图像的关系来判断这些输入的内容。此外,画面控制单元222还对LCD面板216上所显示的虚拟按钮(GUI)实行显示控制。
这里,将参考图2A和图2B来说明无需使用内置存储器224的中继记录。图2A示出如下情形:将中继记录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顺序设置为插槽1(存储卡A 220)→插槽2(存储卡B 223)。通过指定存储卡A 220作为记录目的地来开始记录,并且当存储卡A 220的可记录容量下降至阈值以下时(例如,在阈值为0的情况下,当不再有可记录容量时),将记录所使用的记录介质从存储卡A 220切换至存储卡B 223,并且继续记录。
如果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都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则可以通过按图2A所示的顺序改变记录目的地来执行中继记录,而无任何特别问题。然而,例如当存储卡B 223具有无线通信功能时,发生了问题。将参考图2B来说明该问题。图2B示出如下情况:如果存储卡B 223是配置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存储卡,则进行与图2A的中继记录相同的中继记录。在这种情况下,中继记录本身未发生任何特定问题。然而,至少在针对存储卡B223的记录完成时,在使存储卡B 223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存储卡B 223将所记录数据自动传送至预设的传送目的地(用户PC、网络上的服务器等)。换言之,在中继记录的一系列内容片段中,仅存储卡B 223上所记录的片段最终被无线传送至服务器。过去并未研究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图3示出在本发明的数字摄像机100中、当首先在存储卡A220上进行中继记录然后在存储卡B 223上进行中继记录时这些存储卡上所记录的管理信息的示例。
将内容管理信息401记录在存储卡A 220上并将内容管理信息402记录在存储卡B 223上。诸如存储卡内容ID、记录日期和时间、开始位置、记录长度和容量等的项表示与各存储卡上所记录的数据有关的信息。另外,中继ID表示如下信息,其中该信息表示是否将与该内容ID相对应的内容随后记录在下一记录介质上。如果不进行中继记录(换言之,如果记录以存储卡A220结束),则例如在中继ID中记录“0”。另一方面,如果进行中继记录,则在中继ID中记录用于识别随后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的信息以及用于识别内容ID的信息这两者。记录介质识别信息的例子可以包括诸如存储卡ID等的特定信息。每当将内容数据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时,主控制单元210生成与该内容数据文件的内容有关的内容管理信息并将该内容管理信息记录在记录有该内容数据文件的记录介质上。
当将内容从存储卡A 220中继记录到存储卡B 223时,首先,主控制单元210将作为下一记录目的地的存储卡B 223的存储卡ID记录在存储卡A 220的内容管理信息401的中继ID中。接着,当主控制单元210开始将与相同内容有关的数据记录在存储卡B 223上时,主控制单元210生成内容管理信息402。然后,主控制单元210将内容管理信息402的内容ID添加至存储卡A 220的内容管理信息401的中继ID。结果,将作为中继记录的下一目的地的存储卡B 223的存储卡ID以及存储卡B 223上所记录的内容ID记录在内容管理信息401的中继ID中。
接着,将参考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100中所进行的记录的操作。
应当注意,这里假定预先设置中继记录期间使用记录介质的顺序(记录顺序)。另外,可以经由用户操作来设置该记录顺序,或者可选地,主控制单元210可以在设定中继记录模式时自动设置该顺序以在可记录容量较大的记录介质上进行中继记录。应当注意,可以允许用户设置在自动设定记录顺序时所用的规则。
另外,这里,数字摄像机100处于记录待机状态。在该记录待机状态中,照相机单元200连续进行预览摄像,其中EVF 214和LCD面板216用作取景器。
在S501中,例如,主控制单元210通过参考EEPROM 211来判断是否设定了中继记录模式。如果没有设定中继记录,则在步骤S515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开始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开始记录的指示。
在检测到用以开始记录的指示时,在步骤S516中,主控制单元210开始记录处理。在该记录处理期间,将照相机单元200所拍摄到的图像经由编码器单元202和记录电路单元221记录在记录介质上。这里,记录所使用的记录介质是从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中所选择的预设的记录介质(例如,刚刚用于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
如果记录要使用的记录介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并且使该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有效,则允许无线发送。当使该记录介质中所设置的未示出的无线发送单元与预设的无线通信网络(或预设的设备)进行通信时,该无线发送单元开始无线传送所记录数据。应当注意,如果没有使该无线通信功能有效,则不传送数据。
在S517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停止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在检测到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时,主控制单元210终止图4的记录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在S501中判断为设定了中继记录模式,则处理进入S502。在S502中,主控制单元210识别在数字摄像机100中所安装的记录介质(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中是否存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任何介质。具体地,主控制单元210获取记录电路单元221的功能检测单元301所进行的判断的结果。如上所述,功能检测单元301可以通过参考存储卡ID来识别存储卡有无无线通信功能。
在S502中,如果这些记录介质(存储卡A 220、存储卡B 223)均未被识别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505,并且如果识别出至少一个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503。
在S503中,主控制单元210使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各记录介质的无线发送单元的无线通信功能无效。尽管主控制单元210例如可以通过经由无线控制单元302断开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无线发送单元的电源来使该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无效,但还可以使用其它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如下方法:经由无线控制单元302来将该记录介质所保持的设定参数(用于设置无线发送单元的有效/无效状态的标志或值)改变为使无线发送单元的无线通信功能无效的值。应当注意,即使预先经由用户致动而使无线通信功能有效,也进行该处理。
随后,在S504中,主控制单元210向用户通知将不进行利用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这一事实。尽管没有特别限制通知的方法,但期望基于在LCD面板216上显示消息或者从(例如可以连接至解码器单元208的)扬声器输出音频消息的通知。另外,可以从用户请求用以验证无线通信功能的无效的确认输入。如果例如从开关致动单元212获得了确认输入,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505。应当注意,在输出通知消息时,主控制单元210可以在经过了特定时间段之后自动使处理进入S505。
在S505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开始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开始记录的指示。
在检测到用以开始记录的指示时,在S506中,主控制单元210开始记录处理。这里,记录所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是按预设的记录顺序的第1个记录介质。在该记录处理开始时,主控制单元210生成内容管理信息(图3)并将其写入记录介质(或者存储器206)。
在S507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还可被称为可用记录长度或空闲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如果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在S508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停止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在检测到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时,主控制单元210终止图4的记录操作。应当注意,如果在S508中检测到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则由于实际没有进行中继记录,因此主控制单元210可以删除S506中所记录的内容管理信息。
如果在S507中判断为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低于预定阈值,则在S509中,主控制单元210使用介质切换单元303以将记录所使用的记录介质切换为已设置了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并且继续记录。应当注意,在诸如尚未安装已设置了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的情况、或者可记录容量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等的不存在可以使用的介质的情形下,主控制单元210终止图4的记录操作。以与S508中检测到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实际没有进行中继记录,因此主控制单元210还可以删除S506中所记录的内容管理信息。
在S510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还可被称为可用记录时间或空闲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如果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在S511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停止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当在S511中检测到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时,主控制单元210终止该记录处理并使处理进入S512。如果在S510中判断为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低于预定阈值,则主控制单元210终止该记录处理并使处理进入S512。
在S512中,主控制单元210执行关联处理。该关联处理包括更新以上参考图3所述的内容管理信息401、402。在记录终止时更新记录长度、容量、中继ID等。如果将内容管理信息401、402写入存储器206,则将更新后的内容管理信息401写入记录介质。在该关联处理终止时,主控制单元210终止图4的记录操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针对多个记录介质进行中继记录时,使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该无线通信功能无效。结果,可以防止同一中继记录内容中的记录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上的部分被主动传送。
实施例2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信息记录设备中的中继记录的操作。应当注意,除了在中继记录所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情况下发生的处理以外,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信息记录设备可以与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信息记录设备相同。因此,假定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数字摄像机100来执行记录,并且该说明将关注与实施例1的记录操作的不同点。
将参考图5A和5B的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100中所执行的记录的操作。在图5A和5B中,对与图4相同的步骤指派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S502中,如果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则在S601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位于记录顺序的开头的)要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是否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如果位于记录顺序的开头的记录介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则在S602中,主控制单元210询问(S602)用户是否利用该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执行数据通信。
具体地,主控制单元210将诸如“使中继记录所使用的第1个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有效?”等的询问消息连同GUI按钮“是”和“否”一起显示在LCD面板216上。然后,主控制单元210判断(S603)是否经由触摸面板215或开关致动单元212输入了表示“是”或“否”的用户指示。
如果输入了用以使中继记录所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有效的用户指示,则在S604中,主控制单元210经由无线控制单元302使该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有效。应当注意,如果该无线通信功能已有效,则不执行该步骤。另一方面,如果在S601中判断为按照记录顺序的初始记录介质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或者如果在S603中输入了用以不使初始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有效的用户指示,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503。然后,主控制单元210经由无线控制单元302使该无线通信功能无效。应当注意,如果该无线通信功能已无效,则不执行该步骤。
其余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了对该处理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中继记录所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时,如果存在明确的用户指示,则可以使该无线通信功能有效。在用户进行中继记录所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配置有无线通行功能的情况下,由于认为用户可能想要发送所记录内容或者其中一部分,因此进行该操作。本实施例能够接收用户指示并且在考虑到用户意图的情况下进行灵活的中继记录。应当注意,在中继记录所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情况下,认为用户不太可能具有要发送所记录内容的肯定意图。因此,当初始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并且第二个或第二个之后的记录介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时,不向用户询问关于无线通信功能的使用。
应当注意,在S601中可以判断中继记录所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是否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无线通信功能有效,则显示S602的消息,并且如果该无线通信功能无效,则使处理进入S505。这是由于如下事实:即使初始记录介质的确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但同时该无线通信功能为无效,也认为用户不太可能具有要发送所记录内容的肯定意图。
实施例3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根据记录介质的类型来控制中继记录期间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顺序。正如实施例1和2那样,假定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100具有图1所示的结构。然而,本实施例使用内置存储器224。
首先,将参考图6A和图6B来说明利用内置存储器224所进行的中继记录。图6A示出如下情形:将中继记录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顺序设置为内置存储器224→插槽1(存储卡A 220)→插槽2(存储卡B 223)。通过指定内置存储器224作为记录目的地来开始记录,并且当内置存储器224的可记录容量下降至阈值以下时(例如,在阈值为0的情况下,当没有可记录容量时),将记录所使用的记录介质从内置存储器224切换为存储卡A 220,并且继续记录。当存储卡A 220的可记录容量下降至阈值以下时,将记录所使用的记录介质从存储卡A 220切换为存储卡B 223,并且继续记录。
如果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都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则可以通过按图6A所示的顺序改变记录目的地来执行中继记录,而无任何特定问题。然而,例如当存储卡A 220具有无线通信功能时发生了问题。将参考图6B来说明该问题。图6B示出如下情况:如果存储卡A 220是配置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存储卡,则进行与图6A的中继记录相同的中继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发生与中继记录本身有关的特定问题。然而,至少在针对存储卡A 220的记录完成时,在使存储卡A 220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存储卡A 220将所记录数据自动传送至预设的传送目的地(用户PC、网络上的服务器等)。换句话说,在中继记录的一系列内容片段中,仅存储卡A 220上所记录的片段最终被无线传送至服务器。过去并未研究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将参考图7的流程图来说明用于设置在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100中进行中继记录期间所使用的记录顺序的操作。当已设置了中继记录模式时、或者在已设置了中继记录模式的情形下插入和移除存储卡时,执行该操作。
在S701中,主控制单元210在数字摄像机100中所安装的记录介质(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中识别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具体地,主控制单元210获取记录电路单元221的功能检测单元301所进行的判断的结果。如上所述,功能检测单元301可以通过参考存储卡ID来识别存储卡有无无线通信功能。
在S701中,如果这些记录介质(存储卡A 220、存储卡B 223、内置存储器224)中的记录介质均未被识别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703,并且如果这些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被识别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702。
在S702中,主控制单元210仅针对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定中继记录顺序。例如,主控制单元210对该顺序进行设定,以使得从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中的可记录容量较大的记录介质开始执行中继记录。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未包括在进行中继记录的这些介质中。可选地,可以将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显示在LCD面板216上并且可以允许用户设置中继记录的顺序。
在S703中,主控制单元210例如根据用户设置来设置中继记录的顺序。可选地,如果没有从用户获得定义明确顺序的设置,则主控制单元210可以利用预先定义的方法,例如通过对记录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从可记录容量较大的介质开始进行中继记录,来设置该顺序。
接着,将参考图8的流程图来说明中继记录期间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100的操作。应当注意,这里,数字摄像机100处于记录待机状态。在该记录待机状态中,照相机单元200连续进行预览摄像,其中EVF 214和LCD面板216用作取景器。
在S801中,例如,主控制单元210通过参考EEPROM 211来判断是否已设置了中继记录模式。如果没有设定中继记录模式,则在S807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开始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开始记录的指示。
在检测到用以开始记录的指示时,在S808中,主控制单元210开始记录处理。在该记录处理期间,将照相机单元200所拍摄到的图像经由编码器单元202和记录电路单元221记录在记录介质上。这里,记录所使用的记录介质是从存储卡A 220、存储卡B 223和内置存储器224中所选择的预设的记录介质(例如,刚刚用于进行记录的记录介质)。
如果记录要使用的记录介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则无线控制单元302接通该记录介质的无线发送单元的电源并且允许无线发送。当使未示出的无线发送单元与预设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时,该无线发送单元开始所记录数据的无线传送。
在S810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停止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在检测到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时,主控制单元210终止该记录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在S801中判断为已设定了中继记录模式,则在S802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开始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开始记录的指示。
在检测到用以开始记录的指示时,在S809中,主控制单元210开始记录处理。这里,如上所述,记录所使用的初始记录介质是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中的可记录容量最高的记录介质。在该记录处理开始时,主控制单元210生成内容管理信息(图3)并将其写入该记录介质(或存储器206)。
在S803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还可被称为可用记录时间或空闲空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如果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在S804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作为对触摸面板215或者在开关致动单元212中所设置的停止记录键进行致动的结果、发出了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在检测到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时,主控制单元210终止该记录处理。
如果在S803中判断为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低于预定阈值,则在S805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设定了下一记录介质。如果已设定了按照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并且同时已安装了该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判断为下一记录介质已设定且可供使用,并且使处理进入S811。在S811中,主控制单元210通过使用介质切换单元303将记录要使用的记录介质切换为已设置了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来继续记录,并使处理返回至S804。
另一方面,如果在S805中判断为不存在按照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或者如果没有安装按照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终止该记录处理并使处理进入S806。
在S806中,主控制单元210执行关联处理。该关联处理包括更新以上参考图3所述的内容管理信息401、402。在记录终止时更新记录时间、容量、中继ID等。如果将内容管理信息401、402写入存储器206,则将更新后的内容管理信息401写入记录介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对多个记录介质进行中继记录时,仅使用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结果,可以防止同一中继记录内容中的记录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上的部分被主动传送。
实施例4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信息记录设备的中继记录的操作。应当注意,由于除了中继记录操作的内容以外、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记录设备与实施例3的信息记录设备相同,因此该说明假定使用实施例3所述的数字摄像机100来执行记录。
首先,将参考图9的流程图来说明用于设置在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100中进行中继记录所使用的记录顺序的操作。在图9中,对于图7相同的步骤指派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S701中,主控制单元210在数字摄像机100中所安装的记录介质(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卡A 220和存储卡B 223)中识别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任何记录介质。如果这些记录介质(记录介质A 220、记录介质B 223)均未被识别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703,并且如果存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902。
在S703中,主控制单元例如根据用户设置来设置中继记录的顺序。可选地,如果没有从用户获得定义明确顺序的设置,则主控制单元210可以利用预先定义的方法,例如通过对记录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从可记录容量较大的记录介质开始进行中继记录等,来设置该顺序。
在S902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所有的记录介质是否均被识别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如果存在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702,并且如果所有的记录介质都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905。
在S702中,主控制单元210仅对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定中继记录顺序。例如,主控制单元210对该顺序进行设定,以使得从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中的可记录容量较大的介质开始执行中继记录。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未包括在进行中继记录的这些介质中。可选地,可以将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显示在LCD面板216上并且可以允许用户设置中继记录的顺序。当设置了针对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顺序时,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905。
在S905中,主控制单元210例如通过在LCD面板216上显示询问消息和GUI按钮来询问用户是否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进行中继记录。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触摸面板215并按下GUI按钮来提供关于是否应当使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来进行中继记录的指示。应当注意,可以使用其它方法作为用于进行询问并提供用户指示的方法。
在S905中,如果已输入了用以不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进行中继记录的指示,则主控制单元210终止该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根据S702的设置,仅对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进行中继记录。
另一方面,如果在S905中判断为已输入了用以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进行中继记录的指示,则在S906中,主控制单元210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置中继记录的记录顺序。如果在S702中已设置了针对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顺序,则主控制单元210将该记录顺序设置为排在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任何记录介质之后。结果,当对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已设置了记录顺序的)所有记录介质进行的记录完成时,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进行中继记录。如上所述,即使已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介质设定了中继记录,也将中继记录期间所使用的记录顺序设置为优先利用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
接着,将参考图10的流程图来说明中继记录期间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100的操作。在图10中,对与图8相同的步骤指派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这些步骤的说明。
在S805中,主控制单元210判断是否已设定了中继记录所使用的下一记录介质。如果存在已设置了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并且同时已安装了该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判断为已设置了下一记录介质并使处理进入S811。在S811中,主控制单元210通过使用介质切换单元303以将记录要使用的记录介质切换为已设置了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来继续记录,并使处理返回至S804。应当注意,如果已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定了记录顺序,则当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且已设定有记录顺序的所有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下降至预定阈值以下时,开始针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中继记录。
另外,即使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定了记录顺序,本发明也可被配置成向用户确认在切换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时是否应当继续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对确认消息的显示时刻进行设置,从而使得在如下的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所进行的记录结束之前完成该确认,其中,紧挨在切换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之前对该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进行了记录。
另外,为了避免由于步骤S803与步骤S811的切换之间的时滞而导致记录中断,步骤S811的记录介质切换可被配置成在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达到小于上述预定阈值的切换用阈值时执行。可选地,可以在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适当时刻时执行步骤S805中的用来检查是否存在下一记录介质的处理,并且可以在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达到预定阈值的时间点时对记录介质进行切换。
另一方面,如果在S805中判断为不存在已设置了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或者如果没有安装了按照记录顺序的下一记录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使处理进入S1011。
在S1011中,主控制单元210在数字摄像机100中所设置的内置记录介质或所安装的记录介质中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中检查是否存在可记录容量高于预定阈值的介质。如果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中不存在可记录容量超过预定阈值的介质,则主控制单元210终止记录并使处理进入S806。
如果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中存在可记录容量超过预定阈值的介质,则在S1013中,主控制单元210询问用户是否应当使用该记录介质来继续中继记录。应当注意,在设置中继记录顺序时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未被设定为记录目的地的情况下,则执行步骤S1013。
例如,通过在LCD面板216上显示用于输入指示的GUI、以及诸如“使用配备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来继续记录?”或“仅可以无线传送视频的一部分。继续记录?”等的消息来进行询问。当用户经由开关致动单元212或触摸面板215输入了用以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上继续记录的指示时,在S811中,主控制单元210使用介质切换单元303来切换记录要使用的记录介质,并且继续记录。
应当注意,如实施例3所述,考虑S805、S1011和S1013的执行时刻,从而避免由于S803与S811的切换之间的时滞而导致记录中断。具体地,在记录中的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容量充分大于预定阈值的时间点执行该设备等待用户的决定的S1013。另外,当在指定时间段内不存在用户所输入的指示时,该情况可被当作输入了用以不使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指示来处理。
在S806中,主控制单元210执行上述的关联处理并终止该记录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存在明确的用户指示时,可以使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来进行中继记录。结果,可以记录较长的视频,尽管该视频的一部分有可能被无线传送。此时,即使使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来进行中继记录,也对记录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记录从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开始,因此可以降低对中继记录视频中的一部分进行无线传送的可能性。另外,允许用户判断是否应当使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来进行中继记录,从而使得用户预先意识到中继记录视频中的一部分可能被无线传送,由此使得用户能够防止发生不期望的无线传送。
其它实施例
在实施例1和2中,说明了使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无效来作为用以防止由该无线通信功能所引起的数据传送的方式。然而,即使无线通信功能仍然有效并使该设备与用作数据传送目的地的装置进行通信,也可以防止数据传送(即,可以使利用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传送无效)。简言之,没有特别限制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只要可以防止记录介质上中继记录的数据基于该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而被传送即可。
另外,该设备可被配置成如下:即使在中继记录模式下开始了记录,如果实际未跨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则也使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有效。例如,如果在例示实施例1的记录操作的图4的S508中检测到用以停止记录的指示,则该设备可被配置成自动使在S503中无效了的无线通信功能重新有效。结果,可以避免在即使不需要时也使该无线通信功能无效,由此使得可以利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优势。
可选地,如果在中继记录模式下的记录最初所使用的记录介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以及如果记录以该记录介质而结束,则该设备可被配置为在记录处理完成之后自动使无线通信功能重新有效。
另外,在实施例1和2中,在记录开始之前使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无效。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根据所记录数据的大小,可能在针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中继记录之前结束记录。因此,可以在判断为实际将发生针对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中继之后使要记录数据的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无效。具体地,在图5B的S507和S509之间执行S503(可选地,S504)。
此外,尽管实施例1和2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配置有能够用作中继记录用目的地的两个记录介质的设备的情况,但本发明同样可适用于能够对三个以上的记录介质进行中继记录的设备。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可以使用内置存储装置(半导体存储器或磁性记录介质等)来进行中继记录。
应当注意,在实施例4中设置记录顺序时所使用的前提包括对可记录容量为预定阈值以上的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所有记录介质设置记录顺序。因此,在S1011中进行检查,以判断在没有设置记录顺序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中是否存在可记录容量超过预定阈值的任何介质。然而,如果在记录顺序设定处理期间仅对特定的(例如,用户所选择的)记录介质设置了记录顺序,则在S1011中,与有无无线通信功能无关,进行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可记录容量超过预定阈值的记录介质。然后,在S1013中,询问用户是否在可记录容量为预定阈值以上且没有设置记录顺序的记录介质上继续中继记录。然后,如果存在来自用户的用以使用该记录介质继续中继记录的指示,则该设备切换至该记录介质并且继续中继记录。
如果在S1011中发现了可记录容量超过预定阈值的多个记录介质,则在S1013中,可以允许用户选择中继记录要使用的记录介质。另外,如果这些多个记录介质包括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介质和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介质,则可以允许用户选择记录顺序,即是否设置从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开始的记录顺序。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原因,例如经由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其具有跨多个记录介质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模式,所述信息记录设备包括:
识别部件,用于在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
无线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
主控制部件,用于在设置了所述中继记录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控制部件,以使所述识别部件所识别出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利用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传送无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了所述中继记录模式、并且所述识别部件所识别出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是在所述中继记录模式中初始使用的记录介质的情况下,所述主控制部件不使该记录介质的利用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传送无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当以所述中继记录模式进行的记录结束了但在所述中继记录模式下所记录的一系列数据没有跨多个记录介质分布时,所述主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无线控制部件,以使处于无效状态的利用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传送有效。
4.一种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记录设备具有跨多个记录介质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模式,并且所述信息记录设备包括用于控制记录介质所具有的无线通信功能的无线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步骤,用于在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以及
控制步骤,用于在设置了所述中继记录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无线控制单元,以使在所述识别步骤中识别出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利用无线通信功能的数据传送无效。
5.一种信息记录设备,其能够进行跨多个记录介质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
所述信息记录设备包括:
识别部件,用于在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
设置部件,用于对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设置所述中继记录所使用的记录顺序;以及
记录部件,用于通过根据所述设置部件所设置的记录顺序切换记录用目的地记录介质来进行所述中继记录,
其中,所述设置部件对所述记录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优先选择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作为记录用目的地记录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部件不对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置记录顺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存在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所述设置部件对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设置记录顺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部件将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的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的记录顺序设置为排在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任何记录介质之后。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记录进行过程中,如果根据所述记录顺序不存在用于随后的记录的记录介质,所述记录部件检查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是否包括尚未设置记录顺序的记录介质,并且如果存在尚未设置记录顺序的记录介质,则所述记录部件询问用户是否使用该记录介质继续所述中继记录,并且如果存在来自用户的用以使用该记录介质继续所述中继记录的指示,则所述记录部件通过将记录目的地切换为该记录介质来继续所述中继记录。
10.一种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记录设备能够进行跨多个记录介质记录一系列数据的中继记录,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步骤,用于在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识别出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
设置步骤,用于对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设置所述中继记录所使用的记录顺序;以及
记录步骤,用于通过根据在所述设置步骤中设置的记录顺序切换记录用目的地记录介质来进行所述中继记录,
其中,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对所述记录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所述能够记录的记录介质中优先选择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记录介质作为记录用目的地记录介质。
CN201210144514.5A 2011-05-10 2012-05-10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0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5646A JP2012238973A (ja) 2011-05-10 2011-05-10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1-105646 2011-05-10
JP2011-163686 2011-07-26
JP2011163686A JP5731927B2 (ja) 2011-07-26 2011-07-26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0868A true CN102780868A (zh) 2012-11-14
CN102780868B CN102780868B (zh) 2016-06-22

Family

ID=46456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451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0868B (zh) 2011-05-10 2012-05-10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83262B2 (zh)
EP (1) EP2523453A3 (zh)
KR (1) KR101473231B1 (zh)
CN (1) CN102780868B (zh)
RU (1) RU2507610C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8189A (zh) * 2013-09-02 2013-12-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置拍摄参数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092945A (zh) * 2014-07-24 2014-10-08 苏州朗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4373B2 (ja) * 2012-05-08 2016-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連携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5740719A (zh) * 2014-12-12 2016-07-06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安全u盘及其实现方法
CN105740735A (zh) * 2014-12-12 2016-07-06 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安全u盘及其实现方法
CN106255111B (zh) * 2016-08-10 2019-08-13 战炜 一种外设、授权设备、外设管理方法及系统
JP2020140385A (ja) 2019-02-27 2020-09-03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記憶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1934A1 (en) * 2001-10-30 2003-05-01 Kirmuss Charles Bruno Mobile video recorder control and interface
JP2007174693A (ja) * 2007-01-30 2007-07-05 Fujifilm Corp 電子カメラ
US7310112B1 (en) * 1999-10-04 2007-12-18 Fujifilm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camera,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03017A1 (en) * 2008-06-17 2010-01-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tart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05605B2 (en) * 1996-04-25 2009-03-17 Digimarc Corporation Port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employing digital watermarking
MY125795A (en) * 1998-07-23 2006-08-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ive writing method for high-density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ircuit thereof
JP2000057037A (ja) * 1998-08-05 2000-02-25 Sony Corp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5136794A (ja) 2003-10-31 2005-05-26 Canon Inc カメラのデータ記録方法
JP4514798B2 (ja) * 2005-09-29 2010-07-2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並びに中継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JP2007214768A (ja) 2006-02-08 2007-08-23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5298748B2 (ja) * 2008-10-03 2013-09-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93570B2 (en) * 2008-11-07 2013-11-26 Looxcie, Inc. Video recording camera headset
JP5351593B2 (ja) 2009-04-15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ァイル管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317872B2 (ja) * 2009-07-15 2013-10-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0112B1 (en) * 1999-10-04 2007-12-18 Fujifilm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electronic camera,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30081934A1 (en) * 2001-10-30 2003-05-01 Kirmuss Charles Bruno Mobile video recorder control and interface
JP2007174693A (ja) * 2007-01-30 2007-07-05 Fujifilm Corp 電子カメラ
US20100003017A1 (en) * 2008-06-17 2010-01-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tarting the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8189A (zh) * 2013-09-02 2013-12-1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置拍摄参数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4092945A (zh) * 2014-07-24 2014-10-08 苏州朗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83262B2 (en) 2015-03-17
EP2523453A3 (en) 2015-05-06
RU2012118375A (ru) 2013-11-10
US20120288252A1 (en) 2012-11-15
EP2523453A2 (en) 2012-11-14
KR20120126025A (ko) 2012-11-20
KR101473231B1 (ko) 2014-12-16
CN102780868B (zh) 2016-06-22
RU2507610C2 (ru) 201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0868A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设备的控制方法
KR101355014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정보 처리 방법과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 매체
US9055204B2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with network capability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797412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KR101467928B1 (ko) 기기정보를 출력하는 a/v기기 및 그 기기정보출력방법
US2011018787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110221910A1 (en) Imaging device, and system for audio and image recording
CN101753943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US10771732B2 (en) System, imag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9047447A (ja) 映像記録システム
JP5731927B2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1427193A2 (en) Multi-mode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JP2012238973A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905698A (zh) 摄像设备
JP5149738B2 (ja) カメラ映像記録装置及びカメラ映像記録方法
JP5207880B2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57231B2 (ja) 記録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717762B2 (ja) 画像再生装置、画像再生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930807B2 (ja) 撮像装置
JP5925020B2 (ja) 再生装置
US8665336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5051347A (ja) 撮像装置
KR20090076393A (ko) 촬상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JP2012156755A (ja) 画像配信装置
JP201612293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