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7539B - 车辆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7539B
CN102777539B CN201110122406.3A CN201110122406A CN102777539B CN 102777539 B CN102777539 B CN 102777539B CN 201110122406 A CN201110122406 A CN 201110122406A CN 102777539 B CN102777539 B CN 102777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bent axle
belt driving
driving wheel
automo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224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7539A (zh
Inventor
李俊敬
李三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224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77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77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7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7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75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动力系统,包含一曲轴箱、一穿置过该曲轴箱且两端凸伸出该曲轴箱的曲轴、一位于该曲轴箱外并设于该曲轴一端的发电单元、一位于该曲轴箱外并设于与该发电单元相反侧的曲轴上的皮带主动轮、一设置于该发电单元上的第一飞轮,及一设置于该皮带主动轮上的第二飞轮。藉由该第一飞轮、第二飞轮加强该车辆动力系统的转动惯性,并平衡该曲轴两端的重量,提升车辆动力系统在低转速时的稳定性,让车辆动力系统在低转速时也不易熄火,进而可调低该车辆动力系统怠速时的转速,另外,该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能减少该曲轴转动时产生的震动。

Description

车辆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动力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车辆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用的引擎在怠速容易熄火,是因为转速低时引擎无法带动一曲轴转动而造成,一般常利用配重块、或飞轮加强该曲轴转动的惯性,让引擎在低转速时能保持良好的运转,进而使车辆在怠速时不会容易熄火。
参阅图1,为中国公告CN101413437A号专利案所揭露的「车用单缸风冷发动机连接结构」,该案揭露的发动机连接结构包含一发动机本体11、一与该发动机本体11连接的曲轴12、一设置在该曲轴12一端的前飞轮13、一设置在该曲轴12相反于该前飞轮13另一端的后飞轮14、一盖设该后飞轮14的传动齿轮箱15,及一穿设在该传动齿轮箱15内并与该后飞轮14相连动的传动齿轮轴16。
在该发动机本体11运转并带动该曲轴12旋转时,藉由该前飞轮13与后飞轮14分别是设置于该曲轴12的两端,加强该曲轴12转动的惯性,使该曲轴12运转的过程中平稳、传递功率损耗小。
上述连接结构虽能让该发动机的惯性力增加,使输出的动力平稳,但该发明为获得较小的传递功率损耗而舍弃皮带传动方式,因此使用上需有打档的操作,于是使得实用性及便利性变差,市场接受度不高,此外,该结构还有以下缺点:
1.泛用性低
由于该前飞轮13与后飞轮14均设于该曲轴12上,使得该曲轴12上需增加安装的空间,因此也需重新设计该发动机相关的零件,不易在已出厂或现有的发动机本体11上新增该前飞轮13与后飞轮14,因此泛用性不高。
2.体积增加、震动大
承上所述,由于需在曲轴12上增加安装空间,因此使得该发动机巨大化,另外,该后飞轮14远离发动机的中心线L1,因此在曲轴12转动时即会产生较大的震动。
3.构造复杂,制造成本高
由于该后飞轮14与传动齿轮轴16有连动,增加设计上的困难,并该后飞轮14在转动时强度上也需一并考量,因此该后飞轮14构造复杂,在制造与材料上将导致成本增加,进而使产品竞争力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怠速低又稳定、泛用性高,且构造简易的车辆动力系统。
于是,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包含一曲轴箱、二固定于该曲轴箱两侧的轴承、一穿置过该轴承且两端凸伸出该曲轴箱的曲轴、一发电单元、一皮带主动轮、一设置于该发电单元上的第一飞轮,及一设置于该皮带主动轮上的第二飞轮。
该曲轴具有二位于曲轴箱内的配重块部,该发电单元位于该曲轴箱外并设于该曲轴的一端,该皮带主动轮设位于该曲轴箱外,并设于与该发电单元相反侧的曲轴上。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该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的设置,加强该车辆动力系统的转动惯性,让该车辆动力系统在低转速时也不易熄火,进而可调低该车辆动力系统怠速时的转速,同时该第一飞轮与第二飞轮分别在该曲轴的两端并邻近车辆动力系统的中心,能平衡该曲轴两端的重量,减少该曲轴转动时产生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中国公告CN101413437A号专利案所揭露的「车用单缸风冷发动机连接结构」;
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二飞轮与一可动轮盘的配置关系;
图4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3;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及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2 ··车辆动力系统
3 ··引擎
31··曲轴箱
32··轴承
33··曲轴
331 ·配重块部
34··活塞
4 ··发电单元
51··皮带主动轮
511 ·固定轮盘
512 ·可动轮盘
513 ·斜板
514 ·凸柱
52··皮带被动轮
61··皮带
62··变速齿轮箱
63··后轮
71··第一飞轮
72··第二飞轮
721 ·凸出部
8 ··螺固元件
L2··中心线
X ··箭头
Y ··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三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
参阅图2,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2,特别是指一车辆用的引擎3,该车辆动力系统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曲轴箱31、二固定于该曲轴箱31两侧的轴承32、一穿置过该轴承32且两端凸伸出该曲轴箱31的曲轴33,及一带动该曲轴33相对于该曲轴箱31运转的活塞34、一位于该曲轴箱31外并设于该曲轴33一端的发电单元4、一位于该曲轴箱31外并设于与该发电单元4相反侧的曲轴33上的皮带主动轮51、一与该皮带主动轮51间隔排列的皮带被动轮52、一绕设于该皮带主动轮51与皮带被动轮52的皮带61、一与该皮带被动轮52相连接的变速齿轮箱62、一与该变速齿轮箱62连接的后轮63、一设置于该发电单元4的第一飞轮71,及一设置于该皮带主动轮51上的第二飞轮72。
该曲轴33具有二位于曲轴箱31内的配重块部331,定义一通过该车辆动力系统2中心的中心线L2、一如图2箭头X所示的方向为横方向,及一如图2箭头Y所示的方向为纵方向。
参阅图2、图3与图4,该皮带主动轮51包括一设在该曲轴33上的固定轮盘511、一设于该曲轴33上且与该固定轮盘511间隔排列的可动轮盘512、一盖设于该可动轮盘512上的斜板513,及三固设于该斜板513上并可滑动地插入该可动轮盘512的凸柱514,而该第二飞轮72呈环状,并藉由三个螺固元件8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皮带主动轮51的可动轮盘512上,其中,该等螺固元件8是从横方向将该第二飞轮72锁固于该皮带主动轮51的可动轮盘512上。需要说明的是,该螺固元件8的数量不以三个为限,而该第二飞轮72与可动轮盘512固定方式不以螺固为限,也可以是利用胶合、铆接、或一体成型的压铸等方式。
参阅图2与图4,当车辆动力系统2点火爆炸使该活塞34下行,并带动该曲轴33旋转,该曲轴33的一端带动该发电单元4旋转而产生电力,此时该第一飞轮71也被带动旋转,而该曲轴33的另一端带动该皮带主动轮51旋转,此时该第二飞轮72也被带动旋转,当该曲轴33的转速提高时,该皮带主动轮51的可动轮盘512沿该等凸柱514向该固定轮盘511滑动并挤压皮带61,藉由该皮带61来带动该皮带被动轮52旋转,该皮带被动轮52旋转的同时透过该变速齿轮箱62带动该后轮63旋转,藉此将该活塞34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后轮63,由于该皮带主动轮51藉由皮带61带动皮带被动轮52、变速齿轮箱62,及后轮63的方式为熟知该项技艺者所能理解,不再赘述,特别说明的是,该可动轮盘512沿该等凸柱514滑动的方式,有降低磨耗、噪音的功效。
当该曲轴33转动且转速低时,藉由该第一飞轮71与第二飞轮72增加该曲轴33旋转的惯性,使该曲轴33转速低时也能保持稳定的转动,同时由于该第一飞轮71与第二飞轮72是分别位于在该曲轴33的两端,使该曲轴33两端的重量达到平衡,且该第一飞轮71与第二飞轮72是邻近该车辆动力系统2的中心线L2,因此能够减少该曲轴33在转动时产生的震动,另外,由于该第二飞轮72的设置使该皮带主动轮51在转速低时,不会透过该皮带61而带动后轮63转动,藉此减少车辆动力系统2在怠速时的负载,进而更能调降该车辆动力系统2怠速时的转速。
而且该第二飞轮72与现有的皮带主动轮51的可动轮盘512结合,不需改变现有车辆动力系统2的尺寸、大小,且第二飞轮72的外形简易,便于安装,能应用于现有的车辆动力系统2上,对降低该车辆动力系统2怠速时的转速造成车辆动力系统2运转不稳、甚至熄火的问题能得到立即的改善。
参阅图5,为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2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等螺固元件8是从纵方向将该第二飞轮72锁固于该皮带主动轮51的可动轮盘512上,亦能提供如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功效。
参阅图6,为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2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是该第二飞轮72包括三个凸出部721,减少材料的使用并降低成本,且当该第二飞轮72损坏时不需全部更换,可仅更换损坏的凸出部721即可,有便于维修的优点。
藉由以上所述的设计,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2于使用上具有以下所述功效:
(1).提升车辆动力系统2怠速时的安定性并调降怠速时的转速:
由于增设该第二飞轮72,提高该曲轴33的转动惯性,使该车辆动力系统2在低转速时更佳稳定,同时也让该车辆动力系统2在怠速时不会带动后轮63转动,降低车辆动力系统2在怠速的负载,因此调降车辆动力系统2怠速时的转速也不容易熄火。
(2).泛用性高,能安装于现有的车辆:
由于该第二飞轮72是设置于该皮带主动轮51的可动轮盘512上,不需变更现有车辆动力系统2的结构及重新设计相关的部件,能将该第二飞轮72广泛运用应用于现有的车辆上。
(3).构造简易、降低制造成本:
由于该第二飞轮72是环状,构造简易,并易于大量生产、制造,并节省开发新模具的费用,降低增设该第二飞轮72的成本,且透过该等螺固元件8锁固的方式安装容易、快速,将安装时使用的人力、物力减到最小。
(4).减少车辆动力系统2运转时的震动、噪音及怠速时的油耗:
承(1)所述,由于能调降该车辆动力系统2怠速时的转速,因此该车辆动力系统2在怠速时的油耗也随之下降,另外,该第一飞轮71与第二飞轮72是分别位于该曲轴33的两端,且邻近该车辆动力系统2的中心,平衡该曲轴33两端的重量,因此能减少车辆动力系统2在定速时产生的震动与噪音,而且当该可动轮盘512为变速而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该第二飞轮72是设置于该皮带主动轮51的可动轮盘512上,能在该可动轮盘512压迫皮带61进行变速的同时吸收该可动轮盘512移动时的震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车辆动力系统2藉由该第一飞轮71与第二飞轮72之构造设计,在实用上能提升该车辆动力系统2怠速时的稳定性,并减少变速及定速时的震动,进而可以调降车辆动力系统2怠速时的转速,同时该第二飞轮72构造、外形容易制造,能应用于现行车辆,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之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车辆动力系统,包含:
一曲轴箱;
二轴承,固定于该曲轴箱两侧,其特征在于:
一曲轴,穿置过该轴承且两端凸伸出该曲轴箱,该曲轴具有二位于曲轴箱内的配重块部;
一发电单元,位于该曲轴箱外,并设于该曲轴的一端;
一皮带主动轮,位于该曲轴箱外,并设于与该发电单元相反侧的曲轴上;
一第一飞轮,设置于该发电单元上;及
一第二飞轮,设置于该皮带主动轮上,且由曲轴的径向观之,该第二飞轮是重叠于该皮带主动轮;
其中,该皮带主动轮包括一设于该曲轴上的固定轮盘,及一设于该曲轴上且与该固定轮盘间隔排列的可动轮盘,而该第二飞轮是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皮带主动轮的可动轮盘上。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其中,还包含多数螺固元件,该第二飞轮是藉由该等螺固元件锁固于该皮带主动轮的可动轮盘上。
3.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其中,该第二飞轮包括多数个凸出部。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其中,该等螺固元件是从横方向将该第二飞轮锁固于该皮带主动轮的可动轮盘上。
5.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动力系统,其中,该等螺固元件是从纵方向将该第二飞轮锁固于该皮带主动轮的可动轮盘上。
CN201110122406.3A 2011-05-09 2011-05-09 车辆动力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7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2406.3A CN102777539B (zh) 2011-05-09 2011-05-09 车辆动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22406.3A CN102777539B (zh) 2011-05-09 2011-05-09 车辆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7539A CN102777539A (zh) 2012-11-14
CN102777539B true CN102777539B (zh) 2014-12-10

Family

ID=47122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24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7539B (zh) 2011-05-09 2011-05-09 车辆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7753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5655A (en) * 1996-06-14 1999-02-02 Sansh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ccessory drive for outboard motor
CN2311613Y (zh) * 1997-08-15 1999-03-24 无锡华源行星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平卧式双缸柴油机
DE202004019159U1 (de) * 2004-12-10 2005-03-17 Lin Lily Belastungseinrichtung mit Funktion der magnetischen Einstellung und Stromerzeugung
CN101038027A (zh) * 2006-03-16 2007-09-1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引擎的皮带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CN101413437A (zh) * 2008-11-20 2009-04-22 无锡华源凯马发动机有限公司 车用单缸风冷发动机联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6087B2 (en) * 2000-09-01 2005-05-24 Brp-Rotax Gmbh & Co. Kg Component arrangement for an all terrain vehicle
CN2611681Y (zh) * 2003-04-19 2004-04-14 冯建国 发动机双质量皮带轮减振器
CN101025221B (zh) * 2006-02-20 2010-04-14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无级变速装置
JP2009035177A (ja) * 2007-08-02 2009-02-19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5655A (en) * 1996-06-14 1999-02-02 Sanshi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ccessory drive for outboard motor
CN2311613Y (zh) * 1997-08-15 1999-03-24 无锡华源行星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平卧式双缸柴油机
DE202004019159U1 (de) * 2004-12-10 2005-03-17 Lin Lily Belastungseinrichtung mit Funktion der magnetischen Einstellung und Stromerzeugung
CN101038027A (zh) * 2006-03-16 2007-09-1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引擎的皮带变速系统冷却装置
CN101413437A (zh) * 2008-11-20 2009-04-22 无锡华源凯马发动机有限公司 车用单缸风冷发动机联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7539A (zh) 2012-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90539B (zh) 磁齿轮系统和用于减小扭矩脉动传送的方法
RU2433054C2 (ru) Гибридно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US6868815B2 (en) Reciprocating piston engines
US10989273B2 (en) Power unit
US8468995B2 (en) Compact second order balance shaft arrangement with low inertia driven shaft
JP2006256468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駆動ユニット、ハイブリッド車両及び二輪車
CN105987136A (zh) 用于发动机的自动传动带张紧器
JP2019124153A (ja) 発電装置および自動車
CN101741172A (zh) 混合动力系统
CN106838138A (zh) 一种具有弹性支撑行星架的星型齿轮减速器
CN103185103A (zh) 平衡传动单元的惯性力矩的方法和实施这种方法的传动单元
CN105966254A (zh) 电动车用增程充电驱动装置
CN203627744U (zh) 扭矩波动减小装置
CN103016613A (zh) 一种消除机械设备振动力矩的对转平衡方法及其平衡结构
CN204041237U (zh) 具有至少一个汽缸并具有包括曲轴的曲柄传动机构的内燃发动机
CN205715231U (zh) 一种内燃机无振动曲轴连杆组件
CN201944100U (zh) 新型发动机曲轴
CN102777539B (zh) 车辆动力系统
CN103115107A (zh) 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
CN2709706Y (zh) 一种发动机的平衡轴机构
KR101355611B1 (ko) 플라이휠의 댐핑장치
TWI436908B (zh) Vehicle power system
CN204458983U (zh) 平衡轴总成和发动机
EP3106361A1 (en) Hybrid combustion engine
CN201944101U (zh) 一种新型大功率发动机曲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5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