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6815A -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6815A
CN102776815A CN2012102450329A CN201210245032A CN102776815A CN 102776815 A CN102776815 A CN 102776815A CN 2012102450329 A CN2012102450329 A CN 2012102450329A CN 201210245032 A CN201210245032 A CN 201210245032A CN 102776815 A CN102776815 A CN 102776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gregate
pore
porous
tack coat
c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50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6815B (zh
Inventor
葛折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2102450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76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76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6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6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68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隙粘结层,每1m2多孔隙粘结层的基本组成为:沥青含量为1.6kg~2kg的粘结料、6kg~8kg主骨料和1kg~2kg造孔骨料;所述粘结料将主骨料与造孔骨料粘结。本发明的多孔隙粘结层预留了水汽的排出通道,使得桥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遇热变成的水汽,经由粘结层和沥青铺装层内的孔隙蒸发排出。从而具有防止水汽使粘结层产生鼓包,避免产生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之间分离,及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铺装层产生推移、开裂等病害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路面材料的配方及其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的水泥混凝土桥面与沥青铺装层之间粘结层,常采用“喷洒热沥青、热融或溶剂稀释的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再撒布一层石屑保护层”的施工工艺。该规范第10.4.4 条规定:“铺设桥面铺装必须确保混凝土完全干燥,严禁在潮湿条件下铺设防水粘结层及摊铺沥青混合料,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遇热变成水汽使防水粘结层产生鼓包。”然而,实际工程中由于受气候、施工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确保桥面水泥混凝土完全干燥。
常见的问题是:粘结层鼓包,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之间分离。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铺装层产生推移、开裂等病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隙、透气性好的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                                                
Figure 2012102450329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和应用。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粘结层不透气的问题,关键是粘结层的造孔工艺与材料的选择。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Figure 512029DEST_PATH_IMAGE001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每1m2多孔隙粘结层的基本组成为:沥青含量为1.6kg~2kg的粘结料、6kg~8kg主骨料和1kg~2kg造孔骨料;所述粘结料将主骨料与造孔骨料粘结。
优选所述造孔骨料均匀分布在主骨料之间。
所述多孔隙粘结层的厚度优选为5mm~10mm。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施工桥面上撒布1kg/m2~2kg/m2的造孔骨料;
(2)再喷洒沥青含量为1.6kg/m2~2.0kg/m2的粘结料;立即在喷洒了粘结料的造孔骨料之间撒布6kg/m2~8kg/m2的主骨料;
(3)碾碎造孔骨料,施工完毕。
步骤(1)所述撒布均匀撒布、步骤(2)所述喷洒优选均匀喷洒。。
所述粘结料可以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也可以采用热融的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
所述主骨料优选采用粒径在2.36mm~4.75mm的碎石,碎石压碎指标不大于15%。
所述造孔骨料优选采用膨胀矿渣。
所述膨胀矿渣的粒径优选在4.75mm~9.5mm,压碎指标为40%~80%。
所述的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在粘结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中的应用。
所述施工桥面优选含水率不大于20%的水泥混凝土桥面上。
当粘结料采用热沥青时,碾压结束后,扫除碾碎的骨料,即完成粘结层施工,可施工沥青铺装层;当粘结料采用乳化沥青时,应待乳化沥青破乳后,扫除碾碎的骨料,完成粘结层施工,可施工沥青铺装层。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碾压将预先撒布的易压碎的膨胀矿渣碾碎后,形成多孔隙粘结层,从而预留了水汽的排出通道,使得桥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遇热变成的水汽,经由粘结层和沥青铺装层内的孔隙蒸发排出。因此,具有防止水汽使粘结层产生鼓包,避免产生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之间分离,及其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铺装层产生推移、开裂等病害的有益效果;
(2)本发明的多孔隙粘结层采用了膨胀矿渣作造孔骨料,是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某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上,实施了本发明多孔隙粘结层。
首先,清除桥面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浮浆、灰尘等杂物。采用江苏省兴化市精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精泰牌JT-C50墙面地面水分仪测定混凝土含水率,平均值为20%。又参照ASTM D 4263标准,采用塑料薄膜法观测混凝土表面含水率。把45cm×45cm塑料薄膜平放在混凝土表面,用胶带纸密封四边16小时后,薄膜下出现大量水珠。
(1)在洁净的混凝土表面,均匀撒布1kg/m2的造孔骨料;
(2)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均匀喷洒2.0kg/m2热融的改性沥青;立即在造孔骨料之间均匀撒布8kg/m2的主骨料;
(3)并用总质量为12t的轮胎压路机碾压3遍,直至碾碎造孔骨料。碾压结束后,扫除碾碎的骨料,即完成粘结层施工。
其中,粘结料采用热融的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6.2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主骨料采用洁净、坚硬的石灰岩碎石,粒径在2.36mm~4.75mm范围内;按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T0350-2005方法测定其压碎指标,平均值为15%。
造孔骨料采用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的膨胀矿渣,粒径在4.75mm~9.5mm范围内;按GB 14684-2001《建筑用砂》中“6.12.2压碎指标法”方法测定其压碎指标,平均值为40%。
粘结层施工结束后,参照ASTM D 4263标准,采用塑料薄膜法观测粘结层表面含水率。把45cm×45cm塑料薄膜平放在粘结层表面,用胶带纸密封四边16小时后,薄膜下出现大量水珠。
实施例2
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桥面上,实施了本发明多孔隙粘结层。
(1)在洁净的混凝土表面,均匀撒布2kg/m2的造孔骨料;
(2)然后,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均匀喷洒沥青含量为1.6kg/m2的改性乳化沥青;立即在造孔骨料之间均匀撒布6kg/m2的主骨料;
(3)并用总质量为15t的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直至碾碎造孔骨料。待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扫除碾碎的骨料,即完成粘结层施工。
其中,粘结料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性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7.1-2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主骨料采用洁净、坚硬的石灰岩碎石,粒径在2.36mm~4.75mm范围内;按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T0350-2005方法测定其压碎指标,平均值为10%。
造孔骨料采用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的膨胀矿渣,粒径在4.75mm~9.5mm范围内;按GB 14684-2001《建筑用砂》中“6.12.2压碎指标法”方法测定其压碎指标,平均值为80%。
粘结层施工结束后,参照ASTM D 4263标准,采用塑料薄膜法观测粘结层表面含水率。把45cm×45cm塑料薄膜平放在粘结层表面,用胶带纸密封四边16小时后,薄膜下出现大量水珠。
实施例3
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桥面上,实施了本发明多孔隙粘结层。
(1)在洁净的混凝土表面,均匀撒布2kg/m2的造孔骨料;
(2)然后,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均匀喷洒沥青含量为2.0kg/m2的乳化沥青;立即在造孔骨料之间均匀撒布6kg/m2的主骨料;
(3)并用总质量为15t的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直至碾碎造孔骨料。待乳化沥青破乳,扫除碾碎的骨料,即完成粘结层施工。
其中,粘结料采用乳化沥青,技术性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3.2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主骨料采用洁净、坚硬的石灰岩碎石,粒径在2.36mm~4.75mm范围内;按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T0350-2005方法测定其压碎指标,平均值为15%。
造孔骨料采用马鞍山钢铁有限公司生产的膨胀矿渣,粒径在4.75mm~9.5mm范围内;按GB 14684-2001《建筑用砂》中“6.12.2压碎指标法”方法测定其压碎指标,平均值为80%。
粘结层施工结束后,参照ASTM D 4263标准,采用塑料薄膜法观测粘结层表面含水率。把45cm×45cm塑料薄膜平放在粘结层表面,用胶带纸密封四边16小时后,薄膜下出现大量水珠。
对比实施例
在实施例1相同的水泥混凝土桥面上,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4.5款规定的方法,制作桥面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铺装层之间的粘结层。
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均匀喷洒2.0kg/m2热融的改性沥青;立即撒布一层洁净的粒径为2.36mm~4.75mm的石屑作保护层,并用6t的轻型压路机以较慢速度碾压2遍。
其中,粘结料采用热融的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6.2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按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T0350-2005方法测定所有石屑的压碎指标,平均值为15%。
施工结果后,参照ASTM D 4263标准,采用塑料薄膜法观测粘结层表面含水率。把45cm×45cm塑料薄膜平放在粘结层表面,用胶带纸密封四边16小时后,薄膜下无水珠。
实施例1、实施例2和对比实施例的塑料薄膜法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多孔隙粘结层预留了水汽的排出通道,使得桥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遇热变成的水汽,经由粘结层和沥青铺装层内的孔隙蒸发排出。因此,本发明多孔隙粘结层具有防止水汽使粘结层产生鼓包,避免产生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之间分离,以及在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铺装层产生推移、开裂等病害的有益效果。

Claims (9)

1.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其特征在于,每1m2多孔隙粘结层的基本组成为:沥青含量为1.6kg~2kg的粘结料、6kg~8kg主骨料和1kg~2kg造孔骨料;所述粘结料将主骨料与造孔骨料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骨料均匀分布在主骨料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粘结层的厚度为5mm~10mm。
4.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多孔隙粘结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施工桥面上撒布1kg/m2~2kg/m2的造孔骨料;
(2)再喷洒沥青含量为1.6kg/m2~2.0kg/m2的粘结料;立即在喷洒了粘结料的造孔骨料之间撒布6kg/m2~8kg/m2的主骨料;
(3)碾碎造孔骨料,施工完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料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骨料采用粒径在2.36mm~4.75mm的碎石,碎石压碎指标不大于15%。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骨料采用膨胀矿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矿渣的粒径在4.75mm~9.5mm,压碎指标为40%~80%。
9.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在粘结沥青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中的应用。
CN201210245032.9A 2012-07-16 2012-07-16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6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5032.9A CN102776815B (zh) 2012-07-16 2012-07-16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5032.9A CN102776815B (zh) 2012-07-16 2012-07-16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6815A true CN102776815A (zh) 2012-11-14
CN102776815B CN102776815B (zh) 2015-10-28

Family

ID=4712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503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6815B (zh) 2012-07-16 2012-07-16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7681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3489A (en) * 1978-04-12 1979-11-06 Texaco Inc. Asphalt mineral aggregate compositions
JP2002309505A (ja) * 2001-04-12 2002-10-23 Ube Ind Ltd アスファルト舗装材混合物およびその骨材混合物
CN101215818A (zh) * 2008-01-08 2008-07-09 武汉理工大学 排水性沥青路面专用防水粘结层及其设计方法
JP2010006636A (ja) * 2008-06-26 2010-01-14 Showa Rekisei Kogyo Kk 製鋼スラグ用バインダー
CN102322010A (zh) * 2011-07-14 2012-01-18 华南理工大学 道路表面多孔隙树脂封层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73489A (en) * 1978-04-12 1979-11-06 Texaco Inc. Asphalt mineral aggregate compositions
JP2002309505A (ja) * 2001-04-12 2002-10-23 Ube Ind Ltd アスファルト舗装材混合物およびその骨材混合物
CN101215818A (zh) * 2008-01-08 2008-07-09 武汉理工大学 排水性沥青路面专用防水粘结层及其设计方法
JP2010006636A (ja) * 2008-06-26 2010-01-14 Showa Rekisei Kogyo Kk 製鋼スラグ用バインダー
CN102322010A (zh) * 2011-07-14 2012-01-18 华南理工大学 道路表面多孔隙树脂封层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志栋: "混凝土桥面碎石防水粘结层配比优化设计", 《中外公路》, vol. 32, no. 2, 30 April 2012 (2012-04-30), pages 215 - 220 *
杨育生等: "桥面铺装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的路用性能",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29, no. 6, 30 November 2009 (2009-11-30) *
高雪池等: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防水粘结层的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vol. 22, no. 8, 31 August 2005 (2005-08-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6815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86917B2 (ja) アスファルト舗装路の補修方法
CN102535299B (zh) 一种用于道路修复的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方法
US20100047015A1 (en)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of using an asphalt emulsion to convert an unpaved surface into a paved surface
CN102677567B (zh) 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93046B (zh) 一种高强耐久钢渣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CN104652212B (zh) 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提升改造方法
CN105970761B (zh) 一次铺装式重交通沥青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032639A (zh) 抗凝冰超薄磨耗层路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11752A (zh) 沥青路面坑槽的修复方法
CN104911973A (zh) 一种植石式层间处治方法及该方法铺筑的复合路面
CN106638294A (zh) 一种钢桥面铺装结构
US3819291A (en) Method of making a pavement
CN102322009A (zh) 常温式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
CN104478300B (zh) 一种小粒径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抗滑薄层铺装材料
CN103194946B (zh) 一种可应用于极端使用环境的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结构
CN103334364B (zh) 微表路面结构及微表路面施工方法
CN106977138A (zh) 沥青混凝土配方
CN103232189B (zh) 一种阻燃石屑抗滑超级罩面的铺设材料及铺设方法
CN103774518A (zh) 一种纤维增强型沥青路面应力吸收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60327A (zh) 一种耐久型新型复合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088915A (zh) 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
CN202809430U (zh) 一种由水泥路面再生成的沥青路面结构
CN102776815B (zh) 一种多孔隙粘结层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CN108570899A (zh) 一种道路路面基层结构
CN211340403U (zh) 一种主动抗冰雪的桥面沥青铺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