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0920A - 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0920A
CN102760920A CN2011101106669A CN201110110666A CN102760920A CN 102760920 A CN102760920 A CN 102760920A CN 2011101106669 A CN2011101106669 A CN 2011101106669A CN 201110110666 A CN201110110666 A CN 201110110666A CN 102760920 A CN102760920 A CN 102760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nitrogen
battery pack
power battery
coole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106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0920B (zh
Inventor
肖克建
邓宇峰
祁威
吴锁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k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1106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60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60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0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0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冷却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方法是将液体氮直接释放到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上使液体氮转化为气体氮,利用液氮由液体转化为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对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进行冷却降温。本发明装置包括有液氮罐(1)、冷却容器(8)、连接管道(19)、冷却通道(20)、氮气排出口(9)等,液氮罐(1)通过连接管道(19)与设置在冷却容器(8)内的冷却通道(20)相连通。本发明冷却效果好,不消耗动力电池组本身的电能,环保,节能,冷却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冷却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稳固,不产生噪音和振动,冷却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冷却方法及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属于环保节能的冷却工艺设备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球倡导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寻求清洁再生能源的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发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的首选。但现有动力电池组在充电和放电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在电池本身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既直接影响电池充电放电的电能量,又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冷却。
现有对动力电池组的降温冷却方式主要采取水冷和风冷两种。水冷一般需要冷却水箱、循环水管、散热器、密封器件、电动水泵等装置,水冷存在的主要缺陷是:水冷系统本身体积较大,且还要消耗动力电池的电能。风冷一般需要散热器、电动风扇,这种风冷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风冷同水冷一样,冷却系统本身体积较大,且还要消耗动力电池的电能;还有一种风冷是依靠汽车行使过程中外界灌入的冷风来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对流降温,这种风冷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降温过程受外界气温、风速等条件限制,在停车或充电时无法冷却,其降温过程不易控制,降温效果也极差。同时现有的这些水冷和风冷在相邻电池间必将产生降温冷却死角,严重影响降温效果和电池安全,且使用电动水泵或电动风扇,其噪音和振动也较大。
因此,急需一种新型的用于车用动力电池组冷却的方法及其装置,来解决上述这一一直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不消耗动力电池组本身的电能、环保、节能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且该冷却方法简单、容易实现,该冷却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稳固、不产生噪音和振动,冷却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所述方法是:将液体氮气化后直接释放到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上,利用液氮由液体转化为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对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进行冷却降温。
进一步,将动力电池组设置在冷却容器内,通过设置在冷却容器内的冷却通道上的冷却通道出口,将液体氮气化后直接释放到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上。
一种实现上述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的装置,包括有液氮罐、冷却容器、连接管道、液氮进口开关阀、液氮出口开关阀、冷却通道、氮气排出口和电池电缆线引出接口,连接管道设置在液氮罐的液氮出口与冷却容器之间,液氮罐通过连接管道与设置在冷却容器内的冷却通道相连通,氮气排出口和电池电缆线引出接口设置在冷却容器上,液氮出口开关阀设置在连接管道上,液氮进口开关阀装在液氮罐上。
进一步,冷却通道上设置有若干冷却通道出口。
进一步,还包括有压力表,压力表设置在液氮罐的液氮出口与液氮出口开关阀之间的连接管道上。
进一步,还包括有液氮压力传感器、压力信号处理模块和液氮压力异常报警装置,液氮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液氮罐的液氮出口与液氮出口开关阀之间的连接管道上。
进一步,还包括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温度信号处理模块和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设置在液氮出口开关阀与冷却容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温度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和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相连接。
更进一步,还包括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装置,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装置与温度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
更进一步,还包括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装置,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装置与温度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好处是:本发明提供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利用液氮在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热量,将液体氮气化后直接对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冷却温度易于控制,保证了动力电池组充放电的电能量,动力电池组性能好,延长了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由于动力电池组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且冷却过程中不消耗动力电池组本身的电能,节能;液氮完全气化后仅生成带有一定温度的氮气,不产生对环境的任何污染,十分环保。且本发明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另外本发明的结构使得本发明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还具有如下优点:
(1)体积小,结构简单稳固。本发明的冷却容器仅需容纳动力电池组、一定量的冷却气体、冷却通道等,因此整个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紧凑体积小,结构简单稳固,在有限空间内能达到对动力电池组极佳的冷却效果,非常适合在电动汽车上使用。
(2)冷却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本发明装置利用液氮气化对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冷却时,不产生对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的腐蚀,也不会造成动力电池之间短路,不产生任何噪音和振动,同时氮气本身具有阻燃功能,大大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的防燃安全性,因此本装置冷却稳定性好,安全性好。
(3)冷却统一、均匀。动力电池组设置在冷却容器内,通过设置在冷却容器内的冷却通道上的冷却通道出口将液体氮气化后直接释放到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上,使得车用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冷却均匀、统一,避免产生冷却死角和盲区。
(4)冷却方便、快捷。本发明可在对车用动力电池组充电和对液氮罐内补充液氮的同时,对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进行冷却,二者可同步进行,冷却方便快捷。
(5)功能易于扩展。本发明易于扩展多项功能,如可方便地设置自动温控液氮流量系统、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系统、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系统以及液氮压力异常报警系统,来实现各系统相应的多种功能。
本发明冷却效果好,不消耗动力电池组本身的电能,环保,节能,冷却方法简单,容易实现,冷却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稳固,不产生噪音和振动,冷却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中液氮压力异常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中自动温控液氮流量系统、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系统、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动力电池组6设置在冷却容器8内,通过设置在冷却容器8内的冷却通道20上的冷却通道出口22,将液体氮气化后直接释放到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上,利用液氮由液体转化为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对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进行冷却降温。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实现上述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的装置,包括有储装液氮的液氮罐1、内装动力电池组6的冷却容器8、连接管道19、液氮进口开关阀2、液氮出口开关阀4、冷却通道20、氮气排出口9和电池电缆线引出接口18。液氮罐1上带有液氮进口17和液氮出口21。连接管道19装在液氮罐1的液氮出口21与冷却容器8之间,液氮罐1通过连接管道19与开在冷却容器8内的冷却通道20相连通,冷却通道20上设置有若干冷却通道出口22。氮气排出口9和电池电缆线引出接口18设置在冷却容器8上,氮气排出口9设置在冷却容器8的侧壁上部。冷却容器8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的引入口。液氮出口开关阀4装在连接管道19上,液氮进口开关阀2装在液氮罐1上。
该装置还包括有压力表3,压力表3设置在液氮罐1的液氮出口21与液氮出口开关阀4之间的连接管道19上。
该装置还包括有液氮压力传感器10、压力信号处理模块11和液氮压力异常报警装置12。液氮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液氮罐1的液氮出口21与液氮出口开关阀4之间的连接管道19上,压力信号处理模块11分别与液氮压力传感器10和液氮压力异常报警装置12相连接。由液氮压力传感器10、压力信号处理模块11和液氮压力异常报警装置12组成的液氮压力异常报警系统。
该装置还包括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5、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装置15和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装置16。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5设置在液氮出口开关阀4与冷却容器8之间的连接管道19上,冷却容器8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的引入口。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的触点通过冷却容器8侧壁上的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的引入口与动力电池组6表面相接触。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分别与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和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5相连接,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还分别与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装置15和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装置16相连接。由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和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5组成自动温控液氮流量系统。由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和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装置15组成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系统。由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和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装置16组成的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系统。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在向液氮罐1内灌装或补充液氮时,需要将进液管拧在液氮进口17接口上,打开液氮进口开关阀2的阀门开始向罐内充灌液氮,罐内液氮量由压力表3显示,当液氮充满时液氮压力异常报警装置12开始报警,此时关上液氮进口开关阀2的阀门,拧下进液管。本发明在对动力电池组6充电的同时,可向液氮罐1补充液氮,并且不影响对动力电池组6的冷却。液氮罐1内的液氮通过液氮出口开关阀4注:此开关阀除装置检修或电动汽车较长时间不用可关上外,平时基本为常开状态、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5、连接管道19、冷却通道20和冷却通道出口22后,可分布均匀地进入装有动力电池组6的冷却容器8内逐步气化,将动力电池组6表面和电池芯壳体7产生的热量进行均衡的吸收,对动力电池组6实行整体降温和冷却处理,达到均衡降温的目的,保证动力电池组整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根据热气体上升的原理,液氮在冷却容器8内完全气化后最终形成带有一定温度的氮气,由处于冷却容器8内相对位置较高的上部氮气排出口9排出。当液氮罐1内液氮经过较长时间的缓慢流出,使液氮罐1内液氮存量不足、液氮压力过低时,液氮压力异常报警装置12同样开始报警。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中设置有由液氮压力传感器10、压力信号处理模块11和液氮压力异常报警装置12组成的液氮压力异常报警系统,通过该系统来提醒需要及时充灌液氮以及液氮已经充满须及时关闭液氮进口开关阀2的阀门,达到保证动力电池组6的冷却降温和液氮冷却装置的安全。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除了提供液氮和使液氮在装有动力电池组6的冷却容器8内气化外,本发明装置还设置了自动温控液氮流量系统、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系统和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系统。其中自动温控液氮流量系统,能通过动力电池组6表面温度的高低变化来自动调节控制液氮流出的流量大小,以达到控制动力电池组6的表面温度始终恒定地控制在某一数值范围内,使整个动力电池组6处于一个恒定的温度环境中工作,以达到使动力电池组6整体的所有性能和使用寿命获得保障的目的;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系统,能使人直观地看到液氮冷却容器8内的动力电池组6的表面温度;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系统,能及时提醒液氮冷却容器8内的动力电池组6表面温度不正常,需要进行检修以排除故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将液体氮气化后直接释放到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上,利用液氮由液体转化为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对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进行冷却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动力电池组设置在冷却容器内,通过设置在冷却容器内的冷却通道上的冷却通道出口,将液体氮气化后直接释放到动力电池组表面和每个电池芯壳体上。
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液氮罐(1)、冷却容器(8)、连接管道(19)、液氮进口开关阀(2)、液氮出口开关阀(4)、冷却通道(20)、氮气排出口(9)和电池电缆线引出接口(18),连接管道(19)设置在液氮罐(1)的液氮出口(21)与冷却容器(8)之间,液氮罐(1)通过连接管道(19)与设置在冷却容器(8)内的冷却通道(20)相连通,氮气排出口(9)和电池电缆线引出接口(18)设置在冷却容器(8)上,液氮出口开关阀(4)设置在连接管道(19)上,液氮进口开关阀(2)装在液氮罐(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通道(20)上设置有若干冷却通道出口(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压力表(3),压力表(3)设置在液氮罐(1)的液氮出口(21)与液氮出口开关阀(4)之间的连接管道(19)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液氮压力传感器(10)、压力信号处理模块(11)和液氮压力异常报警装置(12),液氮压力传感器(10)设置在液氮罐(1)的液氮出口(21)与液氮出口开关阀(4)之间的连接管道(19)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和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5),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5)设置在液氮出口开关阀(4)与冷却容器(8)之间的连接管道(19)上,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分别与电池组表面温度传感器(13)和温控液氮流量自动控制阀(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装置(15),电池组表面温度显示装置(15)与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装置(16),动力电池组表面温度异常报警装置(16)与温度信号处理模块(14)相连接。
CN201110110666.9A 2011-04-29 2011-04-29 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2760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0666.9A CN102760920B (zh) 2011-04-29 2011-04-29 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10666.9A CN102760920B (zh) 2011-04-29 2011-04-29 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920A true CN102760920A (zh) 2012-10-31
CN102760920B CN102760920B (zh) 2014-09-17

Family

ID=47055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10666.9A Active CN102760920B (zh) 2011-04-29 2011-04-29 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60920B (zh)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2964A (zh) * 2013-07-05 2015-01-14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利用直接水冷却方式的蓄电池模块及其冷却方法
CN104466276A (zh) * 2014-11-27 2015-03-25 北京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的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N104882639A (zh) * 2015-04-28 2015-09-02 湖北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抑制和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方法及装置
CN105716877A (zh) * 2016-02-17 2016-06-2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试验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229579A (zh) * 2016-08-19 2016-12-14 东莞力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独立自动降温系统
DE102017202391A1 (de) 2017-02-15 2018-08-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Kühlen einer Batterie, Batterie, Fahrzeug mit Batterie sowie Ladevorrichtung zum Aufladen und Kühlen einer Batterie
CN109148775A (zh) * 2018-08-28 2019-01-04 阮忠诚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降温方法
CN109149010A (zh) * 2018-09-13 2019-01-04 南京工业大学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模块热失控自动冷却降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273796A (zh) * 2018-10-12 2019-01-25 湖南威威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温的储能模组
CN109383358A (zh) * 2018-10-15 2019-02-26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中的环境监控装置
CN109406122A (zh) * 2018-11-16 2019-03-0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冷电池包的管路性能快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9786867A (zh) * 2018-12-07 2019-05-21 安徽理工大学 锂离子电池包液氮保护技术
CN110137625A (zh) * 2019-06-19 2019-08-16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
CN111564588A (zh) * 2020-05-26 2020-08-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火防撞汽车锂电池
CN111821615A (zh) * 2020-07-10 2020-10-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液氮的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站的灭火降温系统
CN112701377A (zh) * 2020-12-26 2021-04-23 安徽浩瀚星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自燃结构的新能源电池
CN112701379A (zh) * 2020-12-29 2021-04-23 重庆理工大学 氮水预混定向射流式电池自动降温系统
CN114686367A (zh) * 2022-05-06 2022-07-01 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酵环境的电极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校验方法
CN114797658A (zh) * 2021-01-28 2022-07-29 浙江中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解液调配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6830A (ja) * 1995-10-13 1997-04-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二次電池構造
FR2934087A3 (fr) * 2008-07-21 2010-01-22 Renault Sas Systeme et procede de refroidissement d'une batterie de vehicule electrique, batterie et station de refroidissement d'une batteri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06830A (ja) * 1995-10-13 1997-04-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二次電池構造
FR2934087A3 (fr) * 2008-07-21 2010-01-22 Renault Sas Systeme et procede de refroidissement d'une batterie de vehicule electrique, batterie et station de refroidissement d'une batteri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日增等: "液氮汽化型深冷箱", 《金属热处理》 *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2964A (zh) * 2013-07-05 2015-01-14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利用直接水冷却方式的蓄电池模块及其冷却方法
CN104466276A (zh) * 2014-11-27 2015-03-25 北京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的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CN104882639A (zh) * 2015-04-28 2015-09-02 湖北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抑制和阻止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方法及装置
CN105716877A (zh) * 2016-02-17 2016-06-2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试验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5716877B (zh) * 2016-02-17 2017-11-14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试验安全监测方法
CN106229579B (zh) * 2016-08-19 2019-03-22 东莞力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独立自动降温系统
CN106229579A (zh) * 2016-08-19 2016-12-14 东莞力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独立自动降温系统
DE102017202391A1 (de) 2017-02-15 2018-08-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Kühlen einer Batterie, Batterie, Fahrzeug mit Batterie sowie Ladevorrichtung zum Aufladen und Kühlen einer Batterie
CN109148775A (zh) * 2018-08-28 2019-01-04 阮忠诚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降温方法
CN109149010A (zh) * 2018-09-13 2019-01-04 南京工业大学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模块热失控自动冷却降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273796A (zh) * 2018-10-12 2019-01-25 湖南威威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温的储能模组
CN109383358A (zh) * 2018-10-15 2019-02-26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冷链物流运输服务网络中的环境监控装置
CN109406122A (zh) * 2018-11-16 2019-03-0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冷电池包的管路性能快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9786867A (zh) * 2018-12-07 2019-05-21 安徽理工大学 锂离子电池包液氮保护技术
CN110137625A (zh) * 2019-06-19 2019-08-16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
CN110137625B (zh) * 2019-06-19 2023-07-14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
CN111564588B (zh) * 2020-05-26 2022-04-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火防撞汽车锂电池
CN111564588A (zh) * 2020-05-26 2020-08-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火防撞汽车锂电池
CN111821615A (zh) * 2020-07-10 2020-10-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液氮的预制舱式电化学储能站的灭火降温系统
CN112701377A (zh) * 2020-12-26 2021-04-23 安徽浩瀚星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自燃结构的新能源电池
CN112701377B (zh) * 2020-12-26 2023-08-15 北京蓄力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自燃结构的新能源电池
CN112701379A (zh) * 2020-12-29 2021-04-23 重庆理工大学 氮水预混定向射流式电池自动降温系统
CN112701379B (zh) * 2020-12-29 2022-03-08 重庆理工大学 氮水预混定向射流式电池自动降温系统
CN114797658A (zh) * 2021-01-28 2022-07-29 浙江中蓝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解液调配装置
CN114686367A (zh) * 2022-05-06 2022-07-01 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酵环境的电极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校验方法
CN114686367B (zh) * 2022-05-06 2024-09-13 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发酵环境的电极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校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0920B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0920B (zh) 车用动力电池组液氮冷却方法及其装置
CN108711659B (zh) 电动汽车电池复合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15473A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3496319B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温度调控装置
CN201739025U (zh) 一种汽车余热发电装置
CN10851184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液冷与压缩co2复合冷却系统
CN207677038U (zh) 一种高效新能源电池水冷系统
CN10274509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020489U (zh) 车载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空调装置
CN105392345A (zh) 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及充电桩
CN202839778U (zh) 电池内箱及使用该电池内箱的电池温控箱
CN10584601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
CN107394070B (zh) 一种采用多孔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0137390A (zh) 动力电池模块、电池单体及电池单体上盖
CN206639890U (zh) 一种液冷系统漏液隔离装置
CN10440979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温度管理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CN208637490U (zh) 一种易于散热及安装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
CN205305322U (zh) 充电桩液冷电子散热器及充电桩
CN21248540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液冷控制系统和汽车
CN205122727U (zh) 一种动力电池pack的风冷装置
CN216903111U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池的混合外冷却系统
CN108807768B (zh) 一种主动散热的锂电池箱
CN201309408Y (zh) 一种复合冷却系统
CN208111493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电池单体及电池单体上盖
CN105655669A (zh) 用于电池温度调节的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6

Address after: Huaho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No. 29

Patentee after: ANKAO (SUZHOU)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22 No. 118 West Taihu Road, Xinbei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Xiao Kejian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5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4

Address after: Room J2243, No. 6, Lane 129, Huajia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k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9, Huahong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ANKAO (SUZHOU)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