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243A - 微结构透镜单元和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结构透镜单元和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243A
CN102736243A CN2012101014074A CN201210101407A CN102736243A CN 102736243 A CN102736243 A CN 102736243A CN 2012101014074 A CN2012101014074 A CN 2012101014074A CN 201210101407 A CN201210101407 A CN 201210101407A CN 102736243 A CN102736243 A CN 102736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ens unit
dimensional
microstructure
microstructur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14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6243B (zh
Inventor
李镕守
姜闰浩
柳世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36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6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2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4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e.g.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eft and right shu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0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lenticular lenses, e.g. arrangements of cylindrical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56Image reproducers having separate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Stereoscopic And Panoramic 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结构透镜单元、一种微结构透镜片、一种显示装置及一种显示图像的方法,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包括:透明基底;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的,并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透明的,并具有弹性;以及透明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能根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的电位而沿厚度方向变形为透镜形状。

Description

微结构透镜单元和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实现三维自动立体显示的微结构透镜单元。
背景技术
当观看者或观察者通过他或她的左眼和右眼的视网膜同时在不同方向观看对象然后通过大脑识别该对象时,可以通过双眼视差实现对象的三维(3D)效果。因此,为了显示3D图像,允许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使用双眼视差的原理观看不同的图像,从而能够使观看者识别出3D图像。
可以将3D显示技术大体上分为立体显示技术和自动立体显示技术,立体显示技术需要观看者戴上专用眼镜,例如快门眼镜和偏光眼镜,自动立体显示技术不需要观看者戴上眼镜。
可以将自动立体显示装置总体上分为视差屏障3D显示装置和微结构透镜3D显示装置。视差屏障3D显示装置包括安装在具有以行和列的矩阵形式布置的像素的显示屏或面板前面的、具有开口或狭缝的垂直格栅形状的视差屏障。视差屏障将分别与观察者的右眼和左眼相关联的右图像和左图像分开,从而在显示面板上的不同图像之间产生双眼视差,由此能够使观察者识别出3D图像。然而,不利的是,视差屏障3D显示装置会受到由狭缝引起的衍射的影响。另一方面,微结构透镜3D显示装置使用具有柱形阵列的半圆柱透镜的微结构透镜屏或微结构透镜片而不是垂直格栅形状的视差屏障来将显示屏或面板上的一个图像分为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从而使观看者欣赏3D图像。
近来,对能够在2D模式和3D模式之间切换的3D显示装置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种显示装置可以根据从显示屏或面板提供的图像信号选择性地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中的任何一种。为了满足此需求,已经开发出若干种2D/3D-可切换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参照图1,传统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背光单元14、液晶显示(LCD)面板10以及能够在2D模式和3D模式之间切换的微结构透镜机构15。LCD面板10包括以行和列布置的像素阵列12。来自背光单元14的光扫描LCD面板10。入射在LCD面板10上的光根据施加到相应的像素12的适当的驱动电压由相应的像素12改变,从而产生期望的图像。
微结构透镜机构15设置在LCD面板10上。微结构透镜机构15包括:透明微结构透镜片或微结构透镜片30,多个平行的柱形透镜16布置在其上;透明平坦表面板36,面对微结构透镜片30;透明电极34,形成在微结构透镜片30的内侧上;透明电极37形成在平坦表面板36上;光电介质38,位于两个透明电极34和37之间的空间中。光电介质38可以包括适当的液晶材料,即,通常可以包括向列型液晶。微结构透镜片30具有通过由光学透明的聚合物材料模制(或处理)而成的一个平坦表面,并且以由透镜的轮廓限定的凸肋形状的形式形成微结构透镜片30的屏幕。在此结构中,如果没有在两个电极34和37之间施加的电压,则微结构透镜机构15可以与微结构透镜片30一样运行,因而微结构透镜机构15将LCD面板10上的一个图像分为针对观看者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从而使观看者欣赏3D图像。相反,如果在两个电极34和37之间施加适当的电压,则光电介质38的折射率在观看方向上与微结构透镜片30的折射率基本上相同,从而去除微结构透镜16的透镜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微结构透镜机构15可以用作仅使2D图像从LCD面板10穿过的可穿透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结构透镜单元或微结构透镜片而不需要由聚合物材料模制的透镜阵列。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将用在2D/3D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中的微结构透镜单元或微结构透镜片,而不仅不需要由聚合物材料模制的透镜阵列,而且还不需要调节其折射率所需的光电介质。
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并部分地根据描述将是明显的,或者可以由本发明的实施而明了。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结构透镜单元。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包括:透明基底;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的,并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透明的,并具有弹性;以及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能响应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的电位变形为透镜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维(2D)/三维(3D)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所述2D/3D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被构造为提供图像;以及微结构透镜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前面。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的,并设置在透明基底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透明的,并具有弹性;以及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能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而变形。在2D显示模式和3D显示模式中的一个显示模式下,没有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位,从而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所述材料层可以不变形。在所述2D显示模式和所述3D显示模式中的另一个显示模式下,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位,使得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所述材料层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结构透镜片,所述微结构透镜片包括:透明基底;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的,并设置在所述透明基底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透明的,并具有弹性;以及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能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形为具有凸肋轮廓的柱形透镜阵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前面的微结构透镜单元来显示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用于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中的一种图像的第一显示模式下,未使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材料层变形,显示的图像穿过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在用于显示2D图像和3D图像中的另一种图像的第二显示模式下,使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所述材料层变形,显示的图像穿过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使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所述材料层变形包括:在所述材料层两端施加电位,以使所述材料层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变形为柱形透镜阵列,或者在所述材料层两端施加电位,以使所述材料层的形成柱形透镜阵列的表面形成为基本上平坦的表面。
应当理解的是,上面的概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解释说明性的,并旨在提供如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并入到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响应于施加的电压可从2D显示模式切换到3D显示模式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3是沿图2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2D自动立体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操作。
图4是沿图2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3D自动立体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操作。
图5是示出在图4中示出的3D自动立体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操作的放大透视图。
图6A、图6B和图6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方法的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响应于施加的电压可从2D显示模式切换到3D显示模式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放大剖视图。
图8和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7中的2D/3D可切换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操作的剖视图。
图10和图1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响应于施加的电压可从3D显示模式切换到2D显示模式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放大剖视图。
图11和图12以及图14和图15分别是示出在图10和图13中示出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操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局限于在此提出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并将把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的元件。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或者“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中间层。
应当指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代替上面参照图1描述的传统的微结构透镜机构15。
参照图2,微结构透镜单元或微结构透镜片50包括透明基底52。例如,透明基底52可以由玻璃或塑料制成,并且透明基底5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厚度,例如大约7mm厚。透明电极54和56(即,第一电极)形成在基底52上。透明电极54和56可以由诸如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锡(ITO)等的材料制成。透明电极54和56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厚度,例如大约
Figure BDA0000149465320000051
厚。电极54和56可以具有条形状,它们可以与列方向平行地延伸,以限定透镜周期或透镜节距,如下所述。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厚度(例如大约)的绝缘层58形成在电极54和56以及基底52上。绝缘层58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SiOx)或氮化硅(SiNx)的绝缘材料。材料层60设置在绝缘层58上,材料层60可以具有基本上平坦的表面,该平坦的表面可响应于施加的电位变形为透镜形状,或反之亦然。材料层60可以包括选自于场激活的电活性聚合物(场激活的EAP)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可以是轻的,具有高压电系数,并具有作为机械性能的良好的挠性和高的强度性能。例如,EAP可以是聚偏二氟乙烯(PVDF,即,偏二氟乙烯的均聚物)、PVDF-三氟乙烯(PVDF-TrFE,即,PVDF的共聚物)、硅和聚氨酯。第二电极或共电极62形成在材料层60上。第二电极62可以包括高强度、高挠性或弹性和低电阻的透明材料。例如,第二电极62可以由石墨烯层制成。
石墨烯是赋予密集地填充在苯环结构中的一层石墨碳原子的名称。一层碳原子可以为大约
Figure BDA0000149465320000053
厚。然而,术语“石墨烯”还在一般意义上已经用来描述填充在苯环结构中的碳原子薄膜(1层至40层)。
构成第二电极62的石墨烯层可以具有1层至5层。随着层的数量增加,层的电阻减小。然而,过多的层会导致透明度损失。因此,为了避免该透明度损失,第二电极62不应当超过5个石墨烯层。
虽然未示出,但是电极56可以在它们的上端或下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电极54可以在这些电极56的相对端连接在一起。
电极54和56可以包括石墨烯层而不是IZO或ITO。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石墨烯层可以比IZO或ITO薄,所以可以减小它们的总厚度,并可以提高它们的总挠性。
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用于根据在第一电极54和56与第二电极或共电极62之间施加的电压来操作或使用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方法。
参照图3,在2D显示模式下,没有在第一电极54和56与第二电极62之间施加电压。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显示单元(未示出)的2D图像可以穿过透明基底52、第一电极54和56、绝缘层58、材料层60以及第二电极62,以使观看者看到2D图像。
参照图4,在3D显示模式下,可以向电极54施加相对于第二电极62的电压+V,并可以向电极56施加相对于第二电极62的电压-V。然后,由于压电效应,电极54上的压电材料沿厚度方向膨胀,电极56上的压电材料沿厚度方向紧缩(或收缩),从而产生位移。因此,微结构透镜单元的前面可以变形为具有凸肋轮廓并纵向地延伸的平行透镜阵列。因此,微结构透镜单元50中的透镜阵列可以将显示单元上的图像分为针对观看者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以使观看者看到3D图像。换言之,如图5所示,微结构透镜单元50可以变形为与常规的微结构透镜片的形状类似的形状。
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1)至(3)来限定在图5中示出的透镜特性,包括焦距F、透镜周期(或节距)P和压层厚度T,压层厚度T是指从显示单元上的像素(或彩色显示器中的子像素)到微结构透镜单元50的透镜的层数。
F = VL M + 1 · · · ( 1 )
P = N × PL × M M + 1 · · · ( 2 )
T = r × VL M · · · ( 3 )
其中,M表示放大倍率,VL表示可视距离,N表示视野数量,PL表示沿行方向或水平方向的像素周期或节距,r表示基底52的折射率。放大倍率M=“视野周期或节距”/“沿水平方向的像素的周期或节距”。
因此,一旦确定了视野的数量和布置、指示从视野的中心位置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表面的距离的可视距离以及显示单元的像素阵列,就可以使用等式(1)至(3)来确定透镜特性,从而可以设计微结构透镜单元。每个透镜节距可以包括与视野数量一样多的行形式的像素。
微结构透镜单元50的一系列凸肋透镜列布置为沿垂直方向或列方向彼此平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布置微结构透镜单元50的凸肋透镜,使得它们与显示单元下方的像素列平行。可选地,微结构透镜单元50的凸肋透镜可以相对于显示单元上的像素列倾斜。在授予Cornelis van Berkel等人的第6,064,424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用于确定透镜列和像素列之间的倾斜角的方法。
将参照图6A至图6C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制造微结构透镜单元50的方法。
参照图6A,在可以由诸如玻璃或塑料的透明材料制成的基底52上形成可以由诸如IZO、ITO或石墨烯的透明导电材料制成的透明电极54和56的图案。应当指出,电极56之间的间隙提供透镜节距。可以使用诸如溅射沉积和光刻的任何合适的方法来形成IZO或ITO的透明电极。
当电极54和56由石墨烯层形成时,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来形成石墨烯膜(1层至5层)。例如,可以使用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在基底52上沉积石墨烯膜。可以使用诸如CH4、C2H2和C3H8、氢(H2)气和氩(Ar)的烃前体。
为了获得石墨烯膜的厚度,可以在大约300~400℃的低温度下施加大约每分钟300标准立方厘米(SCCM)的CH4气体、大约10SCCM的H2气体和大约20SCCM的Ar气体达适当时间,同时适当地调节微波功率。石墨烯膜可以具有1层至5层的厚度,如上所述。
在形成石墨烯膜之后,可以执行蚀刻工艺,以形成条形电极54和56。利用该工艺,将光致抗蚀剂层涂覆到石墨烯膜上。可以利用标准光刻技术(例如,深UV光致抗蚀剂)将光致抗蚀剂层图案化。可以通过例如O2反应性离子蚀刻(RIE)工艺来蚀刻石墨烯膜或层的暴露部分。然后可以通过剥离溶剂(strip solvent)去除未蚀刻的石墨烯膜上的光致抗蚀剂。
在将电极54和56图案化之后,可以通过诸如CVD工艺的任何合适的工艺在暴露的基底以及电极54和56上沉积可由诸如SiOx或SiNx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层58,如图6B所示。
参照图6C,在绝缘层58上形成压电材料层60,压电材料层60根据沿厚度方向施加的电场产生其厚度的位移。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材料层60的材料为PVDF。关于PVDF的压电性能,沿厚度方向的压电系数为DT=13~22pC/V,相对介电常数为10~12。关于PVDF的机械性能,沿厚度方向的弹性系数为1600~2200MPa。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工艺来形成材料层60。例如,可以如下形成PVDF层:通过附着具有以上性能的PVDF压电膜;或者通过经由狭缝喷嘴在绝缘层58的整个表面上涂覆溶液相PVDF,随后经由热烘焙将其硬化。PVDF层可以由于施加到其的适当电压或电位而沿厚度方向发生位移。因此,如果给出透镜的厚度,则可以确定将施加到PVDF层的电压。
在形成PVDF层之后,可以在PVDF层上形成构成共电极或第二电极62的石墨烯层或膜,如上所述。
在图7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除了将在图2中示出的第一电极54和56以及第二电极62的位置重排为分别对应于在图7中示出的第一电极74和76以及第二电极72的位置之外,该实施例与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相同。
作为用于向第一电极74和76供给功率的布线,电极74可以在它们的上端或下端连接在一起,并且电极76可以在这些电极74的相对端连接在一起,如上面参照图2的电极54和56描述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与参照图6A至图6C的方法类似的方法来制造在图7中示出的微结构透镜单元。
图8和图9示出了图7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分别在2D显示模式和3D显示模式的操作。
因为没有施加电压V,所以图8中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在参照图3描述的2D显示模式下操作。
为了使微结构透镜单元在3D显示模式下操作,可以将相对于共电极72的电压-V施加到电极76,而可以将相对于共电极72的电压+V施加到电极74,如图9所示。然后,由于压电效应,电极76下方的压电材料沿厚度方向收缩,并且电极74下方的压电材料沿厚度方向膨胀,由此产生凸肋的平行柱形透镜。因此,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将来自显示单元的图像分为针对观看者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从而使观看者欣赏到3D图像。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可从3D显示模式切换到2D显示模式的微结构透镜单元。
参照图10和图13,对于3D显示,可变形的材料层60包括具有凸肋轮廓的平行柱形透镜。因此,在图10和图13中示出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用于3D显示,但是如下所述,它们也可以在2D显示模式下操作。可以使用与参照图6A至图6C以及图7描述的制造方法相同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在图10中示出的电极54、56和62以及在图13中示出的电极72、74和76。
图11是用于使用在图10中示出的3D显示微结构透镜单元作为用于3D显示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的布线图,图12是用于使在图10中示出的3D显示微结构透镜单元变形为用于2D显示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的布线图。
参照图11,没有将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54和56以及第二电极62,因而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像正常的微结构透镜片那样操作。因此,图10中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实现自动立体3D显示。
参照图12,将相对于共电极62的电压-V和电压+V分别施加到电极54和电极56。由于电压的供给,电极54上的材料层60沿厚度方向收缩,并且电极56上的材料层60沿厚度方向膨胀,以使材料层60的表面基本上平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用作仅使来自显示单元的2D图像穿过的可穿透板。
参照图13,如上所述,除了电极的布置之外,图13中的微结构透镜单元与图10中的微结构透镜单元相同。
参照图14,如上所述,对于3D显示,没有将电压施加到电极。在这种情况下,图13中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实现自动立体3D显示。
参照图15,将相对于共电极72的电压+V和电压-V分别施加到电极76和电极74。然后,电极76下方的材料层60沿厚度方向膨胀,并且电极74下方的材料层沿厚度方向收缩,以使材料层60的表面基本上平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用作仅使来自显示单元的2D图像穿过的可穿透板。因此,在图13中示出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从3D显示模式切换到2D显示模式。
根据以上描述明显的是,对于微结构透镜片,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能够根据施加的电压或电位膨胀和收缩的电活性聚合物(EAP)材料,从而不需要使用从聚合物材料模制并具有凸肋轮廓的平行柱形透镜。对于2D/3D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能够根据施加的电压或电位膨胀和收缩的EAP材料用于微结构透镜片,从而不需要使用电光介质。因此,可以实现具有简单结构和制造方法的3D自动立体显示装置以及用于2D/3D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的微结构透镜单元或微结构透镜片。根据上面的描述,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可以是明显的。
在上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压+V和-V用于在材料层60两端产生电位,由此在材料层60中形成凸肋的平行柱形透镜或基本上平坦的表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这些值仅是可用于产生电位的电压的示例。例如,通过向第一电极54和56或74和76施加不同的电压幅值,或通过向第一电极54和56以及共电极62或者向第一电极74和76以及共电极72(即,共电极62和72不需要接地)施加不同的电压幅值,可以实现如在图3、图4、图8、图9、图11、图12、图14和图15中示出的相同效果。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结合任何合适的显示装置使用。例如,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可以与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湿润显示面板等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做出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如果对本发明的修改和改变落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则本发明旨在覆盖这些修改和改变。

Claims (20)

1.一种微结构透镜单元,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包括:
透明基底;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的;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透明的,并具有弹性;以及
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能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形为或形成透镜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石墨烯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石墨烯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其中,能变形的材料层包括具有压电效应的电活性聚合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其中,能变形的材料层包括具有压电效应的电活性聚合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其中,所述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偏二氟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其中,所述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偏二氟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其中,所述透镜形状为凸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结构透镜单元,其中,所述透镜形状为凸的。
10.一种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所述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和微结构透镜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被构造为提供图像,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前面,并且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包括:
透明基底;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的;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透明的,并具有弹性;以及
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能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而变形,
其中,在二维显示模式和三维显示模式中的一个显示模式下,没有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位,从而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所述材料层不变形;以及
其中,在所述二维显示模式和所述三维显示模式中的另一个显示模式下,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位,使得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所述材料层变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能变形的材料层包括具有压电效应的电活性聚合物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石墨烯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石墨烯膜。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偏二氟乙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其中,透镜形状是凸的。
16.一种微结构透镜片,所述微结构透镜片包括:
透明基底;
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透明基底上,所述第一电极是透明的;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是透明的,并具有弹性;以及
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能响应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位变形为或形成具有凸肋轮廓的柱形透镜阵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结构透镜片,其中,能变形的材料层包括具有压电效应的电活性聚合物材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微结构透镜片,其中,所述电活性聚合物材料包括聚偏二氟乙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微结构透镜片,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石墨烯膜,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石墨烯膜。
20.一种使用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前面的微结构透镜单元来显示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于显示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中的一种图像的第一显示模式下,未使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材料层变形,显示的图像穿过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以及
在用于显示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中的另一种图像的第二显示模式下,使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所述材料层变形,显示的图像穿过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
其中,使所述微结构透镜单元的所述材料层变形包括:在所述材料层两端施加电位,以使所述材料层的基本上平坦的表面变形为柱形透镜阵列,或者在所述材料层两端施加电位,以使所述材料层的形成柱形透镜阵列的表面形成为基本上平坦的表面。
CN201210101407.4A 2011-03-31 2012-03-31 微结构透镜单元和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62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29930 2011-03-31
KR1020110029930A KR101813614B1 (ko) 2011-03-31 2011-03-31 2차원/3차원 무안경식 디스플레이 용 렌티큘러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243A true CN102736243A (zh) 2012-10-17
CN102736243B CN102736243B (zh) 2016-09-21

Family

ID=46926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140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6243B (zh) 2011-03-31 2012-03-31 微结构透镜单元和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77629B2 (zh)
JP (1) JP5993595B2 (zh)
KR (1) KR101813614B1 (zh)
CN (1) CN10273624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336A (zh) * 2013-08-13 2015-02-25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器
WO2017091921A1 (zh) * 2015-12-04 2017-06-08 超金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光变焦方法及其模块与应用
CN109814269A (zh) * 2019-04-10 2019-05-2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裸眼3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098241A (zh) * 2019-05-21 2019-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39659A1 (zh) * 2020-01-06 2021-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703187A (zh) * 2021-08-30 2021-11-26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9835B2 (en) * 2009-03-13 2014-02-25 Optotune Ag Lens systems and method
JP2011107589A (ja) * 2009-11-20 2011-06-02 Sony Corp 立体表示装置
JP6038174B2 (ja) * 2011-12-21 2016-12-07 フィリップス ライティング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ビー ヴィ 制御可能な高分子アクチュエータ
DE102012203672B4 (de) 2012-03-08 2018-03-15 Osram Oled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EP2653906B1 (en) * 2012-04-20 2022-08-24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A system for delivering stereoscopic images
US9081190B2 (en) * 2012-04-26 2015-07-14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Voltage controlled microlens sheet
US9523797B2 (en) * 2012-09-21 2016-12-2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icrolens array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451243B2 (en) * 2013-03-22 2016-09-2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KR101454270B1 (ko) * 2013-04-19 2014-11-12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가변초점 렌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353674B (zh) * 2013-07-01 2015-07-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二维/三维可切换显示器
US20150043712A1 (en) 2013-08-07 2015-02-12 Carestream Health, Inc.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rtable stereoscopic tomography
KR20150037012A (ko) * 2013-09-30 2015-04-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마이크로 렌즈 어레이를 이용한 무안경식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KR102114757B1 (ko) 2013-11-05 2020-05-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장치
US9337629B2 (en) * 2014-03-06 2016-05-10 Eaton Corporation Compact dual feeders for circuit breakers and related buckets and motor control centers (MCCs)
CN104007552B (zh) * 2014-05-30 2016-03-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真实立体感的光场头盔显示系统
CN104142578B (zh) * 2014-08-20 2016-08-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裸眼三维显示器的二维三维切换装置
CN104469343B (zh) * 2014-11-26 2017-02-01 北京智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光场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光场显示设备
WO2018129342A1 (en) * 2017-01-05 2018-07-12 Looking Glass Factory, Inc. Advanced retroreflecting aerial displays
US10663762B2 (en) * 2017-08-08 2020-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electric electro-active polymer contact lenses
US10962791B1 (en) 2018-03-22 2021-03-30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ultra-thin adjustable lenses
US11245065B1 (en) 2018-03-22 2022-02-08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active polymer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048075B1 (en) 2018-03-29 2021-06-29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Optical lens assemblies and related methods
EP3605155B1 (en) * 2018-08-02 2021-11-10 Essilor International Ophthalmic lens comprising a multilayered interferential coat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2152504B1 (ko) * 2018-10-31 2020-09-04 한국광기술원 자유 형상 렌즈 제조장치 및 방법
KR102407995B1 (ko) 2020-01-17 2022-06-14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2차원/3차원 동시 출력 가능한 무안경식 3차원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11662611B2 (en) * 2021-04-12 2023-05-30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Tunable optical metamaterial having electroactive polymer metasurfa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08188A2 (en) * 2005-04-07 2006-10-12 Reveo, Inc. Probes, methods of making probes and applications of probes
US7187344B2 (en) * 2001-10-11 2007-03-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2D/3D display apparatus
JP2008083073A (ja) * 2006-09-25 2008-04-10 Toshiba Corp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CN101482627A (zh) * 2009-02-17 2009-07-15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较小像差的微透镜阵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6377B2 (ja) * 1979-07-19 1984-11-12 呉羽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立体映写スクリ−ン素子
US6064424A (en) 1996-02-23 2000-05-1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EP1478964B1 (en) * 2002-02-20 2013-07-1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apparatus
US6930817B2 (en) * 2003-04-25 2005-08-16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Configurable grating based on surface relief pattern for use as a 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
US20110311722A1 (en) * 2005-04-07 2011-12-22 Faris Sadeg M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forming nanostructures and nanotubes
KR100923304B1 (ko) 2007-10-29 2009-10-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라펜 시트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20110089404A1 (en) * 2008-04-24 2011-04-21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Microfabrication of Carbon-based Devices Such as Gate-Controlled Graphene Devices
JP4725654B2 (ja) * 2009-01-30 2011-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レイデバイス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095369A (ja) * 2009-10-28 2011-05-12 Sony Corp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10244057A (ja) * 2010-05-10 2010-10-28 Sony Corp 可変焦点レンズ
JP5516333B2 (ja) * 2010-11-02 2014-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7344B2 (en) * 2001-10-11 2007-03-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2D/3D display apparatus
WO2006108188A2 (en) * 2005-04-07 2006-10-12 Reveo, Inc. Probes, methods of making probes and applications of probes
JP2008083073A (ja) * 2006-09-25 2008-04-10 Toshiba Corp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CN101482627A (zh) * 2009-02-17 2009-07-15 东南大学 一种具有较小像差的微透镜阵列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75336A (zh) * 2013-08-13 2015-02-25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器
WO2017091921A1 (zh) * 2015-12-04 2017-06-08 超金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光变焦方法及其模块与应用
CN109814269A (zh) * 2019-04-10 2019-05-2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裸眼3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814269B (zh) * 2019-04-10 2022-01-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裸眼3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098241A (zh) * 2019-05-21 2019-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WO2020233181A1 (zh) * 2019-05-21 2020-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39659A1 (zh) * 2020-01-06 2021-07-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703187A (zh) * 2021-08-30 2021-11-26 北京京东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93595B2 (ja) 2016-09-14
KR101813614B1 (ko) 2018-01-02
US20120250151A1 (en) 2012-10-04
KR20120111456A (ko) 2012-10-10
JP2012215871A (ja) 2012-11-08
US9377629B2 (en) 2016-06-28
CN102736243B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6243A (zh) 微结构透镜单元和二维/三维可切换的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KR101350475B1 (ko) 고효율 2차원/3차원 겸용 영상 표시장치
US7830579B2 (en) Stereoscopic-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8836873B2 (en)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036894B2 (en) Image display and liquid crystal lens therefor
US9104032B1 (en) Naked-eye 3D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lens thereof
CN102436101B (zh) 液晶透镜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
CN103941469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149767B (zh) 一种液晶透镜及包含该液晶透镜的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US2017003859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0580632B1 (ko) 2차원과 3차원 영상을 선택적으로 표시할 수 있는디스플레이
CN102778756A (zh) 图像显示装置
WO2018166207A1 (zh) 显示切换装置、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WO2018166354A2 (zh) 液晶盒、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US94422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603954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436100B (zh) 立体显示装置
KR101975514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55757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lens panel for the same
US9625729B2 (en)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lens
EP2802926B1 (en) Lenticular means for a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n electro-optic and an orientation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216174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초박막 픽셀 렌즈
US9575326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80893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839324B1 (ko) 굴절률 제어 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121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1219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