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4789A -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4789A
CN102734789A CN2011100812138A CN201110081213A CN102734789A CN 102734789 A CN102734789 A CN 102734789A CN 2011100812138 A CN2011100812138 A CN 2011100812138A CN 201110081213 A CN201110081213 A CN 201110081213A CN 102734789 A CN102734789 A CN 102734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eliminating device
eliminating
biserial
dea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12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勇健
申松林
林磊
陈仁杰
施刚夜
沈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812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4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4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4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包括:加热蒸汽进汽管路;凝结水进水管路;第一除氧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汽管路且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凝结水进水管路,以及包括一个第一除氧器给水出口接口;第二除氧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汽管路且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凝结水进水管路,以及包括一个第二除氧器给水出口。本发明能够效率更高地利用厂房的空间,并提高了除氧器运行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厂的发电机组中的热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颖的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地,在现有技术的发电厂的发电机组中,作为热力系统回热加热器的除氧器只有一台。然而,随着发电厂容量逐渐增大,除氧器的容积也逐渐增大。
此外,随着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当前的发电厂对除氧器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遗憾的是,在某些发电厂的布置条件下和系统要求下,现有技术中的单台除氧器无法满足相关的要求。
发电厂的除氧器是汽轮机抽汽回热系统中的混合式加热器,用于除去给水中的溶解氧和其它不凝结的气体,其方法是用蒸汽直接与给水混合,从而加入给水至除氧器运行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在现有技术中,除氧器一般为每台发电机组一台,除氧器常见的型式有:无头除氧器(或称一体化除氧器)和有头除氧器。除氧器主要的接口有:加热蒸汽入口、凝结水入口、给水出口。其中,加热蒸汽入口为采用主汽轮机的抽汽作为加热蒸汽进入除氧器的接口,凝结水入口为被加热的水介质进入除氧器的接口,给水出口为凝结水被加热蒸汽加热后的饱和水出口。例如,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有头除氧器的系统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无头除氧器的系统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除氧器为每台发电机组一台,以国内常见的600MW、1000MW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的除氧器为例,除氧器常见的外形尺寸如下表:
Figure BDA0000053340270000011
Figure BDA0000053340270000021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加,除氧器的容量根据相关规程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1000MW机组无头除氧器已达近40米,直径达4米多。而随着除氧器体积的逐渐增大,一些缺点也随之而来:
(1)除氧器是火力发电厂中最长的辅助机械,因此除氧器所需的布置位置是个狭长的区域,这给主厂房布置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在布置时必须保证除氧器的位置才能再考虑其他设备的布置。
(2)除氧器由于是个巨大的狭长设备,过长的除氧器长度将对除氧器设备的运输带来困难,目前就存在由于运输问题导致除氧器出厂时被迫分成两段,等到除氧器运到电厂后再焊接为一体,这样在除氧器筒体上存在一道现场焊接的焊口,该道焊口的质量将不及工厂内焊接的焊口,给除氧器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3)过大的除氧器直径将限制除氧器制造厂的加工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大容量发电机组,提出了全新的双列除氧器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包括:加热蒸汽进汽管路;凝结水进水管路;第一除氧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汽管路且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凝结水进水管路,以及包括一个第一除氧器给水出口接口;第二除氧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汽管路且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凝结水进水管路,以及包括一个第二除氧器给水出口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除氧器为有头除氧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除氧器为无头除氧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除氧器彼此顺列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除氧器彼此并列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上述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中,所述第一除氧器和所述第二除氧器之间经由一联络管相互连接。
应当理解,本发明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发明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有头除氧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无头除氧器的系统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列除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双列除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双列除氧器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现有除氧器遇到的问题,提出双列除氧器技术,其典型的系统请常见图3和图4。除氧器每台机组设置双列除氧器,即图3和图4中所示的第一除氧器A和第二除氧器B。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发明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发明。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双列除氧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主要包括:加热蒸汽进汽管路301、凝结水进水管路302、第一除氧器303、第二除氧器304、两个给水出口接口305以及联络管306。其中,上述的加热蒸汽进汽管路301、凝结水进水管路302、给水出口接口305可以是一路也可以是多路。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除氧器303和第二除氧器304分别连接加热蒸汽进汽管路301和凝结水进水管路302,且这两个除氧器分别包括一给水出口接口305。此外,第一除氧器303和第二除氧器304之间还经由联络管306相互连接。在图3所示的该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除氧器303和第二除氧器304均为有头除氧器。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双列除氧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主要包括:加热蒸汽进汽管路401、凝结水进水管路402、第一除氧器403、第二除氧器404、两个给水出口接口405以及联络管406。其中,上述的加热蒸汽进汽管路301、凝结水进水管路302、给水出口接口305可以是一路也可以是多路。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除氧器403和第二除氧器404的分别连接加热蒸汽进汽管路401和凝结水进水管路402,且这两个除氧器分别包括一给水出口接口405。此外,第一除氧器403和第二除氧器404之间还经由联络管406相互连接。在图4所示的该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除氧器403和第二除氧器404均为无头除氧器(或称“一体化除氧器”)。
在以上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除氧器和第二除氧器是彼此顺列布置。即,第一除氧器和第二除氧器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本发明的双列除氧器也可以按照图5所示的方式排列成彼此并列布置。即,第一除氧器501和第二除氧器502的轴线平行设置。实际上,由于本发明的除氧器设置为两台,因此除氧器的布置较一台除氧器更为灵活,两台除氧器可以是顺列布置也可并列布置,或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两个除氧器布置在厂房的不同的位置。
以典型的1000MW无头除氧器为例,双列除氧器如与传统的单台除氧器有同样的有效容积,则其外形尺寸如下:
Figure BDA0000053340270000051
该双列除氧器如采用图5中并列的布置方式,则除氧器设备的布置位置由一个狭长的区域变成一个长方形区域,有利于充分利用厂房空间。而且双列除氧器的长度较传统的除氧器长度短了近10米,直径也减小了近800mm,便于制造和运输。
综上,本发明的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双列除氧器设置为两台,因此除氧器的布置较一台除氧器更为灵活,两台除氧器可以是顺列布置也可并列布置,或根据厂房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将两个除氧器布置在厂房的不同的位置,能够效率更高地利用厂房的空间。
(2)采用双列除氧器能有效的减少除氧器的长度,便于除氧器从制造厂至用户间的运输,同时避免了由于除氧器长度过长导致在出厂时被迫分成两段,实现大容量除氧器的整体出厂,提高了除氧器运行的安全性。
(3)采用双列除氧器能有效的减少除氧器的筒体直径,消除了过大的除氧器直径对除氧器制造厂加工能力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发明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包括:
加热蒸汽进汽管路;
凝结水进水管路;
第一除氧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汽管路且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凝结水进水管路,以及包括一个第一除氧器给水出口接口;
第二除氧器,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汽管路且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凝结水进水管路,以及包括一个第二除氧器给水出口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除氧器为有头除氧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除氧器为无头除氧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除氧器彼此顺列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除氧器彼此并列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氧器和所述第二除氧器之间经由一联络管相互连接。
CN2011100812138A 2011-03-31 2011-03-31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Pending CN102734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12138A CN102734789A (zh) 2011-03-31 2011-03-31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12138A CN102734789A (zh) 2011-03-31 2011-03-31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4789A true CN102734789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9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12138A Pending CN102734789A (zh) 2011-03-31 2011-03-31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478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1968A (zh) * 2017-02-16 2017-05-31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母管制背压式汽轮机单元制隔离系统及热耗率测试方法
CN108072030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的回热系统
CN108626715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有多级除氧器的回热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6202A (en) * 1975-10-08 1977-04-12 Nippon Kokan Kk <Nkk> Method of operating deaerator in parallel
GB8413785D0 (en) * 1983-06-01 1984-07-04 British Petroleum Co De-aeration of water
CN201723259U (zh) * 2010-07-14 2011-01-2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发电厂全负荷高效回热系统
CN202024308U (zh) * 2011-03-31 2011-11-0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6202A (en) * 1975-10-08 1977-04-12 Nippon Kokan Kk <Nkk> Method of operating deaerator in parallel
GB8413785D0 (en) * 1983-06-01 1984-07-04 British Petroleum Co De-aeration of water
GB2142420A (en) * 1983-06-01 1985-01-16 British Petroleum Co Plc De-aeration of water
CN201723259U (zh) * 2010-07-14 2011-01-2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发电厂全负荷高效回热系统
CN202024308U (zh) * 2011-03-31 2011-11-0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俊杰,马韬: "《内置式无头除氧器和常规除氧器的比较》", 《新疆电力技术》, no. 1, 15 March 2011 (2011-03-1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2030A (zh) * 2016-11-17 2018-05-2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高参数二次再热机组的回热系统
CN106761968A (zh) * 2017-02-16 2017-05-31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母管制背压式汽轮机单元制隔离系统及热耗率测试方法
CN108626715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有多级除氧器的回热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2804B (zh) 用于减少汽鼓中的疲劳的方法和构造
JP5194122B2 (ja) 熱供給用熱交換装置
CN103884209A (zh) 一种分体组合式烟道换热器
CN102734789A (zh)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CN107023392A (zh) 具有经由燃烧器气体抽取的蒸汽生成的发电设备
CN202024308U (zh) 含双列除氧器的热力系统
CN101725382A (zh) 联合循环发电设备
CN105649691B (zh) 一种二次再热机组集成脱碳装置的方法和系统
KR102020309B1 (ko) 선박용 보일러
CN207634986U (zh) 一种新型lng中间介质型气化器
CN206429866U (zh) 一种空温式组合型lng气化系统
CN201582901U (zh) 一种热水供热系统
CN201288709Y (zh) 一种掘进机用的液压油箱冷却装置
CN103438749A (zh) 一种u形管式多股流换热器管箱结构
CN103471082A (zh) 配200mw机组三段卧式给水加热器
TW201423002A (zh) 地溫熱交換系統及其地溫熱能發電與地溫熱泵系統
CN203501137U (zh) 能够有效缓减热分层现象的多级球形蒸汽发生器给水管
CN106382611A (zh) 可实现分组稳定运行的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CN206235196U (zh) 一种上端给水的大盘管蒸汽发生器装置
CN206369489U (zh) 二次蒸汽的换热器
CN206531041U (zh) 可实现分组稳定运行的盘管式蒸汽发生器
CN206043333U (zh) 一种咸蛋蒸煮装置
CN205208512U (zh) 一种石灰窑纯低温余热锅炉
CN102561088B (zh) 多位预热缸加热系统
CN107605594A (zh) 分布式能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