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3078B - 拉舍尔经编机 - Google Patents

拉舍尔经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3078B
CN102733078B CN201210099824.XA CN201210099824A CN102733078B CN 102733078 B CN102733078 B CN 102733078B CN 201210099824 A CN201210099824 A CN 201210099824A CN 102733078 B CN102733078 B CN 1027330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transmission device
sley bar
groove transmission
s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98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3078A (zh
Inventor
彼得·罗特
克劳斯·格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l Mayer Leigh Ba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Karl Mayer Technical Texti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filed Critical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733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3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3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30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6Needle bars; Sinker bars
    • D04B27/08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舍尔经编机,曲轴(7)通过具有附加的铰接点的连杆(5)驱动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耦联卡槽传动装置使拉杆(8)和(12)同时实施不同的运动。第一拉杆(12)通过传动万向节(28)驱动定位在梳栉轴(14)上的梳栉传动杆(13),在该梳栉传动杆上具有导纱梳栉(15)。第二拉杆(8)驱动另一个梳栉传动杆(10),在该另一个梳栉传动杆上固定沉降片座(11)。属于滑杆的滑板的驱动通过另一个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实现,该另一个耦联卡槽传动装置轴向错开设置。所述驱动分布实现了其它梳栉轴(17)和(21)节省空间地设置在沉降片座(10)与拉杆(12)之间的间隙中。这导致了传动万向节(28)在导纱梳栉-传动杆(13)上较短的摆动半径B。其结果是在减小噪音的同时实现了提高的机器转速。

Description

拉舍尔经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舍尔经编机,具有主动轴,该主动轴被设计为曲轴,沿拉舍尔经编机的纵向延伸且使得不同的、设置在梳栉上的针织工具处于其相互协调的运动中,其中,每一种类型的针织工具与一个自身的传送杆对应,其中,梳栉位于梳栉传动杆上,所述梳栉传动杆固定在平行于曲轴延伸的梳栉轴上;通过耦联卡槽传动装置使得梳栉传动杆实施通过拉杆的旋转运动,所述耦联卡槽传动装置本身借助于连杆由曲轴驱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其通过具有附加的铰接点的连杆与曲轴处于有效连接中且使得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实施不同的运动,其中,这两个拉杆位于共同的平面上,所述平面在曲轴的径向上延伸。
背景技术
此类拉舍尔经编机属于现有技术且由专业制造商连续制造。此外,针对每一种类型的针织工具设置一个自身的传动线路,其从耦联卡槽传动装置(Koppelrastgetriebe)的曲轴出发经过连杆、拉杆和传动万向节到达固定在梳栉轴上的梳栉传动杆,在该梳栉传动杆上存在具有相关针织工具的梳栉。由于大量具有自身的传动线路的不同针织工具,广泛采用复式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在这种复式耦联卡槽传动装置中,位于曲轴上具有额外的铰接点的连杆在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内驱动两个不同的传动线路,从而使该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具有两个输出端且同时将两个拉杆置于不同的运动中。这两个拉杆位于一个平面中,该平面在曲轴的径向上延伸。通过此类耦联卡槽传动装置节省了传动零件,尤其是节省了空间。
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其中,两个拉杆同时被置于不同的运动中)首先在所谓LE-NA驱动形式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一个拉杆与导纱梳栉(Legebarre)的传动线路对应且另一个拉杆与针床(具体为滑动导针块)的传动线路对应。在拉舍尔经编机和特里科经编机中都广泛采用LE-NA驱动;申请人的特里科经编机的示例在本发明图6中给出。
在同样的拉舍尔经编机和特里科经编机中通常针对滑动导针块和滑杆设置分开的梳栉轴,这是因为由此才能特别准确地控制复合针上的滑板(Schieber)。这可以从本发明的图6中看出,参见那里的滑杆19的传动线路中的梳栉轴17以及滑动导针块23的传动线路的梳栉轴21。因此,用于安装针织工具的不同传动线路的空间需求进一步提高。此外,仅提供位于用于驱动导纱梳栉的拉杆与由导纱针和复合针给出该织针的编织面之间的安装空间。困难的还有,由于必要的精准性必须高强度且有力地实施用于滑杆的梳栉传动杆。在特里科经编机中,导纱针和滑杆的针织面不是精确地垂直于地板平面延伸,而是稍微倾斜地延伸,这使得滑杆-梳栉传动杆与其梳栉轴以及承载滑杆的梳栉轴一起的安装更加容易一些。
与此相反,对于拉舍尔经编机来说,出于功能上的原因,织物必须近以垂直地在额外的脱圈沉降片上被抽出;因此,上述传动零件的安装空间更加紧张。为了保持LE-NA驱动,必须将承载导纱梳栉的梳栉传动杆加长。因此,驱动导纱针-传动杆的拉杆被加长且继续向外按压,安装空间也被加大。因此,摆动半径也被加大,该半径在导纱针-传动杆围绕其梳栉轴摆动时实施导纱梳栉-传动杆与其对应的拉杆之间的传动铰接。
同时,加大的摆动半径还代表了导纱梳栉-传动杆和拉杆变大,从而在导纱梳栉运动时必须在更长的行程上移动更大的质量。这意味着,在拉舍尔经编机中,这种构造方式减小了最大可能的转速且提高了运转噪音。这相对于类似构造方式的特里科经编机来说具有明显的缺点。因此,在拉舍尔经编机中迄今为止相对于特里科经编机具有更小的生产功率或更高的噪音负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前述类型的拉舍尔经编机,从而提高机器转速且减小运转噪音。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拉舍尔经编机具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被设计为曲轴、在拉舍尔经编机的纵向上延伸且使得不同的、设置在梳栉上的针织工具实施其相互协调的运动,其中,每种类型的针织工具都对应一个自身的传动线路,具有下列特征:梳栉位于梳栉传动杆上,所述梳栉传动杆固定在平行于曲轴延伸的梳栉轴上;通过耦联卡槽传动装置使得梳栉传动杆实施通过拉杆的旋转运动,所述耦联卡槽传动装置本身借助于连杆由曲轴驱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其通过具有附加的铰接点的连杆与曲轴处于有效连接中且使得第一拉杆以及第二拉杆实施不同的运动,其中,这两个拉杆位于共同的平面上,所述平面在曲轴的径向上延伸;第一拉杆通过对应的梳栉传动杆将全部导纱梳栉置于运动中,而由第二拉杆驱动的梳栉仅具有唯一一种类型的针织工具,其运动与导纱梳栉的运动相位不同;在滑动导针块上设置有滑杆作为织针,滑动导针块的驱动通过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实现,所述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在曲轴的轴向上错位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放弃了传统的LE-NA驱动。复式(mehrfach)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一拉杆虽然与从前一样通过对应的梳栉传动杆驱动全部导纱梳栉;但第二拉杆被用于驱动其针织工具在运行中与导纱梳栉相位不同地运动的梳栉。从复式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出发的、针织工具(其运动与导纱梳栉的运动相位不同)的传动线路原则上可以安装在下面的位置上:该位置与导纱梳栉和滑杆的针织平面错开且大多在针织位置下方(在很少情况下还在针织位置上方)延伸。以这种方式在织针的针织平面与第一拉杆之间的紧张的安置空间中赢取了位置。
由于在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中还通过在轴向上错位地设置的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实现滑动导针块的驱动,以有利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拉杆不再与用于驱动滑动导针块的梳栉传动杆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中且由此不再必须以径向间距来保持。复式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一拉杆可以在保持最小间距的情况下避免接触,直到紧密地引导到每个紧邻拉杆的梳栉轴上。
不过在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中,被设计为复式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不是不改变地被公知的LE-NA驱动采用。因为在公知的驱动中导纱梳栉和滑杆的运动具有相位同步的时间曲线,在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内部中的构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相反,将两个拉杆(其导出两个周期性的、具有与带两个铰接点的连杆不同的相位的运动进程)的同时(zeitgleich)驱动作为有利的技术方案以及实现该技术方案是有一定难度的。
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的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在于,由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二拉杆驱动的梳栉是沉降片座。沉降片座的传动线路可以相对紧凑地在针织位置下方且向针织平面的方向移动地安装在拉舍尔经编机的传动区域中。此外还确保了当滑杆在装备拉舍尔经编机时必须从上面自由接近时沉降片座在没有特殊的附加措施的情况下继续回摆。
在沉降片座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实现一种构造方式,在所述构造方式中,第一一拉杆移动到紧靠梳栉轴,该梳栉轴承载用于滑动导针块的梳栉传动杆且在此情况下是相邻的梳栉轴。在利用由此给出的可能性时实质上缩短了导纱梳栉-传动杆,从而使得在第一拉杆与导纱梳栉-传动杆的传动万向节的摆动半径能够以15至20个百分点的范围缩短。因此,该摆动半径位于迄今为止在特里科经编机中所保持的区域中。如此实施的拉舍尔经编机还在更高的转速下具有明显更小的运行噪音。因此,根据目的设定的不同,大大提高了运行转速和/或大大减小了运行噪音。这种巨大的改进(不考虑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改变的实施方式)在拉舍尔经编机的构建中没有原则上的变化的情况下实现。
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的其它有利的设计如下限定。
由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二拉杆驱动的梳栉是沉降片座。
由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二拉杆驱动的梳栉是握持针床、给纱梳栉、脱圈片、握持脱圈片或滑杆。
设置一种构造方式,在所述构造方式中,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一拉杆无接触地移动到最靠近第一梳栉轴的位置,所述第一一梳栉轴紧邻所述第一拉杆。
紧邻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一拉杆的第一梳栉轴借助于对应的梳栉传动杆承载滑动导针块。
与承载滑动导针块的第一梳栉轴紧邻地在所述第一梳栉轴背向第一拉杆的一侧设置第二梳栉轴,所述第二梳栉轴借助于对应的梳栉传动杆承载滑杆。
设置一种构造方式,在所述构造方式中,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的第一拉杆、导纱梳栉及其对应的梳栉传动杆以及滑动导针块在拉舍尔经编机内部限定出一个自由横截面,在所述自由横截面内,沉降片座的前针织区域、属于滑杆的第二梳栉轴和属于滑动导针块的第一梳栉轴以其上述指出的顺序以其横截面近似平放在一条直线上地设置。
为了驱动其它针织工具设置其它由共同的曲轴驱动的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和第三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其中,某种类型的每一个针织工具与由拉杆、传动万向节、梳栉传动杆和针织工具梳栉组成的单独的传动线路对应。
梳栉的驱动装置被划分成3个不同的、构造上分开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必须在能够选择的彼此轴向间距上一个或多个地存在且整体上由共同的曲轴驱动,且具有下列功能分配:
第一驱动单元容纳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导纱梳栉以及沉降片座,
第二驱动单元容纳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所述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滑动导针块,
第三驱动单元容纳第三耦联卡槽传动装置,所述第三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滑杆。
这样,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的有利的特性不仅通过沉降片座实现,而且还通过其时间运动曲线与导纱梳栉不同步的其它针织工具实现。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安装空间上明显赢取的位置同样实现了以保持了具有紧密并排延伸的、针对滑动导针块和滑杆的梳栉轴的拉舍尔经编机的优选实施方式。表述“紧密”在这里表示大约以轴直径大小或小于轴直径的数量级。
此外,在拉舍尔经编机中所需的针织工具还通过其它的耦联卡槽传动装置驱动,其在曲轴的轴向上先后设置。此外,为某种类型的每一个针织工具配设由拉杆、传动万向节、梳栉传动杆和针织工具梳栉组成的专门的传动线路。
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还可以以在整个机器宽度上延伸的单件式的针织工具梳栉的方式实施,但同样也可以以在其纵向上被划分的针织工具梳栉的方式实施。在这两种情况下针对每一针织工具都需要多于一个传动线路,从而确保在整个机器宽度上的均匀的驱动。
此外根据另一个有利的设计,还可以使梳栉的整个驱动装置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在构造上分开的驱动单元,其必须以可选择的相互间的轴向间距单个或多个地存在。在该划分成单独的单元的情况下能够以预制的模块工作,其根据需要的不同沿共同的曲轴设置。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的主要驱动部件的正视图,相应于图2的观察方向A。
图2示出了根据图1中的截面线A-B从上面向拉舍尔经编机观察的部分截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视图,其中,位于第一驱动单元后面的部件为了更加清楚起见被省略掉。
图4示出了相应于图2中的截面线C-D的第二驱动单元的近似截面图,其中,此处也略掉了位于其后面的部件。
图5示出了与图4相应的、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的第三驱动单元视图,相应于图2的截面线E-F。
图6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特里科经编机与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的比较。
图7示出了根据图6的特里科经编机中的导纱梳栉和滑动导针块的运动的同步进程。
图8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的导纱梳栉和沉降片座在时间进程中变化的运动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概览图1和2中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的驱动装置具有3个驱动单元,其基本上由3个耦联卡槽传动装置(Koppelrastgetriebe)2、3和4形成。这些驱动单元形成了相关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3和4的壳体。通过向下突出的连杆5和6,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3和4与曲轴7处于传动连接中,该曲轴形成了拉舍尔经编机的主动轴。拉杆8、12、16和20向上从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3和4中耸出,这些拉杆通过梳栉传动杆10、13、18和22移动不同的梳栉11、15、19和23。此外,在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3和4与拉杆8、12、16和20之间分别存在被用于传递力的传动万向节(Antriebsgelenk)28。
驱动单元可以是封闭的结构单元,其通过曲轴7相互紧密并排固定在机床1上,对此可参见图2。不过驱动单元还可以相互以轴向间距设置,且顺序可以相对于图2的视图改变。根据拉舍尔经编机的宽度的不同,这三个驱动单元的每一个都可以多重设置,这样,同一类型的多个驱动单元相互成一定间距移动在连贯的长度上的同一梳栉或在各梳栉分段上作用,梳栉分段共同补充成所需的总长度。对于此处描述的作用进程重要的是,每个存在的针织工具从其对应的驱动单元中获得与其相适应的运动驱动。
根据附图具有3个驱动单元的视图仅是示例性的。针对其它的针织工具需要其它的驱动单元。
图3中相对于图1更清楚地示出了第一驱动单元的细节。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具有带额外的铰接点的连杆5。相应地,曲轴7将第一拉杆12和第二拉杆8置于不同的运动中。第一拉杆12还通过对应的、可旋转地或紧固地支承在梳栉轴14上的梳栉传动杆13作用到全部导纱梳栉(Legebarre)15上。导纱梳栉承载导纱针,导纱针通常被实施为眼子针(Lochnadel)。第二拉杆8与此相反通过可围绕梳栉轴9旋转的或紧固的梳栉传动杆10将沉降片座(Stechkammbarre)11置于运动中,其中,沉降片座11的运动轨迹与导纱梳栉15的运动轨迹相位不同地实现。为此,可参照图8,在图8中示出了在主动轴的角位上以毫米为单位的导纱梳栉和沉降片座的运动行程。
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3和第三驱动单元的第三耦联卡槽传动装置4具有通常的构造和功能关系。通过拉杆20或16以及梳栉传动杆22或18驱动滑动导针块(Schiebemadelbarre)23和滑杆(Schieberbarre)19。对应的梳栉轴以21和17标记,传动万向节再次以28标记。在图4和5可较好地看到所有细节。
如特别是在图1中明显地看出,在驱动针织机时总是产生空间狭窄的问题。这里,图1特别好地明示了不同的梳栉轴9、14、17和21在侧部和高度上的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当在根据图2从上部观察的视图中将相关梳栉轴9、14、17和21的中心线9a、14a、17a和21a与曲轴7及其中心线7a一起来看时,这种印象就更加深刻。在图2中可见的中心线如下与对应的轴及其功能对应(在图2中从右向左看):
中心线7a:属于被用作主动轴的曲轴7;
中心线21a:属于滑动导针块23的传动线路中的梳栉轴21;
中心线17a:属于滑杆19的传动线路中的梳栉轴17;
中心线14a:属于导纱梳栉15的传动线路中的梳栉轴14;
中心线9a:属于沉降片座11的传动线路中的梳栉轴9。
为了使滑杆及其滑板理想地工作,梳栉轴17和21必须紧密地并排设置在大致针织位置的高度上。由此产生了大量安装问题,特别是在用于驱动导纱针15的第一拉杆12方面。这种问题已经在现有技术中公知。
对此,可参见根据图6的现有技术的特里科经编机。具有类似功能的部件以与前述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此外,具有带有对应的梳栉传动杆25及其梳栉轴24的沉降片床(Platinenbarre)26。特里科经编机的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7具有带额外的铰接点的连杆5且既驱动全部导纱梳栉15(通过拉杆12和梳栉传动杆13)还驱动滑动导针块23(通过拉杆20和梳栉传动杆22),即存在根据现有技术的“LE-NA”驱动。导纱梳栉15和滑动导针块23通过唯一一个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7的双重驱动具有节省空间和构造成本低廉的优点。这种驱动还可以通过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相对简单地实现,因为导纱梳栉15和滑动导针块23的运动轨道具有相位相同的时间曲线,对此参见图7。在图7中示出了在主动轴的角位上以毫米为单位的导纱梳栉和滑动导针块的行程。
由于在针织过程中导纱梳栉15连同通常的眼子针基本上从上向下突出,对应的梳栉轴14安装在驱动装置的上部区域中。因此,对应的拉杆12也必须以非常大的长度在远离针织位置的驱动装置外部区域中引导且在传动万向节28上铰接到对应的梳栉传动杆13上。梳栉传动杆13和导纱梳栉15的拉杆12在一定程度上围出一个狭窄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必须安装其它针织工具连同其驱动装置、特别是还必须安装贯穿的梳栉轴。梳栉传动杆13还不能太长,即传动万向节28在梳栉轴14上的摆动半径B(参见图6)不应太大,从而使得拉杆12的升降运动能够保持得较小,这在减小噪音的同时实现了更高的机器速度。
与此相反,在“LE-NA”驱动中,由于具有额外的铰接点的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7,针对导纱梳栉15和滑动导针块23的拉杆12、20和梳栉传动杆13、22在轴向上紧密地并排或甚至位于同一径向平面中。额外的是,即使是在此处也必须将梳栉轴17和21紧密地并排平放地安装,从而使滑杆及其滑板理想地工作。此外困难的是,针对滑动导针块23的梳栉传动杆22由于所需的精确度必须被设计得相对较大且因此需要较多空间。在特里科经编机的情况下,沉降片床26不可被摆开,这是因为滑杆19的针织元件可由操作侧接近。此外,一般的针织元件布置在该机器类型下不是竖直地定向(水平的导布),由此赢得了额外的空间。通过这种布置赢取了安装用于驱动滑动导针块23的梳栉传动杆22的空间。
在拉舍尔经编机的情况下,由于功能上的原因必须将织物近似竖直地在额外的脱圈片(Abschlagbarre)30、特别是在脱圈沉降片边缘(Abschlagplacinenkante)上抽取。因此得到了几乎竖直的针织元件布置。同时,通过额外的脱圈片30不再确保滑板的可接近性。这可通过回摆沉降片座实现。如果原则上不加改变地采用从特里科经编机中公知的LE-NA驱动,则为此的空间需求会更大。其结果导致了梳栉传动杆13为了驱动导纱针会更长,使得传动万向节28的摆动半径B也更长。
与此相反,在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中,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除了驱动全部导纱梳栉15外同时还驱动沉降片座11,即针织工具的梳栉(针织工具的运动轨道与导纱梳栉的运动轨道相位不同地延伸)。由第二拉杆8、梳栉传动杆10和梳栉轴9组成的、沉降片座11的传动线路可以无故障地设置在由第一拉杆12、梳栉传动杆13和梳栉轴14组成的、全部导纱梳栉15的传动线路旁。此外,在这种布置中,当滑杆在装备拉舍尔经编机时必须裸露时,沉降片座11在没有特殊的附加措施的情况下摆回。
但特别有意义的在于,在按照本发明的拉舍尔经编机中,滑动导针块23的传动线路位于不同于导纱梳栉15的传动线路的另一个轴向平面中。这在该实施方式中是通过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3给出的径向平面(参见图2和4)。由于导纱梳栉15的驱动装置和滑动导针块23的驱动装置铺设在两个不同的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和3上且由此铺设在两个不同的径向平面上,滑动导针块23的梳栉传动杆22也在轴向上从第一拉杆12移开。因此,实现了一种构造方式,在该工作方式中,拉杆12移到紧靠梳栉轴21,该梳栉轴属于滑动导针块23的传动线路(对此参见图1和6)。
在已经根据本发明的建议实施的拉舍尔经编机中,导纱梳栉-传动杆13上的传动万向节28的摆动半径B相比于现有技术缩短了15%至20%。因此,在减小噪音的同时实现了机器转速的提高。附图标记列表
1 机床
2 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
3 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
4 第三耦联卡槽传动装置
5 具有额外的铰接点的连杆
6 单纯的连杆
7 曲轴(中心线7a)
8 第二拉杆
9 梳栉轴(中心线9a)
10 梳栉传动杆
11 沉降片座
12 第一拉杆
13 梳栉传动杆
14 梳栉轴(中心线14a)
15 导纱梳栉
16 拉杆
17 梳栉轴(中心线17a)
18 梳栉传动杆
19 滑杆
20 拉杆
21 梳栉轴(中心线21a)
22 梳栉传动杆
23 滑动导针块
24 梳栉轴
25 梳栉传动杆
26 沉降片床
27 耦联卡槽传动装置
28 传动万向节
29 针织面的延伸
30 脱圈片
A 握持沉降片座-梳栉传动杆10的最大摆动半径
B 导纱梳栉-传动杆13的传动万向节28的摆动半径

Claims (9)

1.一种拉舍尔经编机,具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被设计为曲轴、在拉舍尔经编机的纵向上延伸且使得不同的、设置在梳栉上的针织工具实施其相互协调的运动,其中,每种类型的针织工具都对应一个自身的传动线路,具有下列特征:
a)梳栉位于梳栉传动杆(10、13、18、22)上,所述梳栉传动杆固定在平行于曲轴(7)延伸的梳栉轴上;
b)通过耦联卡槽传动装置使得梳栉传动杆(10、13、18、22)实施通过拉杆(8、12、16、20)的旋转运动,所述耦联卡槽传动装置本身借助于连杆(5、6)由曲轴(7)驱动;
c)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其通过具有附加的铰接点的连杆(5)与曲轴(7)处于有效连接中且使得第一拉杆(12)以及第二拉杆(8)实施不同的运动,其中,这两个拉杆(8、12)位于共同的平面上,所述平面在曲轴(7)的径向上延伸;
d)第一拉杆(12)通过对应的梳栉传动杆(13)将全部导纱梳栉(15)置于运动中,而由第二拉杆(8)驱动的梳栉仅具有唯一一种类型的针织工具,其运动与导纱梳栉(15)的运动相位不同;
e)在滑动导针块(23)上设置有滑杆作为织针,滑动导针块的驱动通过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3)实现,所述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在曲轴(7)的轴向上错位地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舍尔经编机,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的第二拉杆(8)驱动的梳栉是沉降片座(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舍尔经编机,其特征在于,由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的第二拉杆(8)驱动的梳栉是握持针床、给纱梳栉、脱圈片、握持脱圈片或滑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舍尔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种构造方式,在所述构造方式中,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的第一拉杆(12)无接触地移动到最靠近第一梳栉轴(21)的位置,所述第一梳栉轴(21)紧邻所述第一拉杆(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舍尔经编机,其特征在于,紧邻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的第一拉杆(12)的第一梳栉轴(21)借助于对应的梳栉传动杆(22)承载滑动导针块(2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舍尔经编机,其特征在于,与承载滑动导针块(23)的第一梳栉轴(21)紧邻地在所述第一梳栉轴(21)背向第一拉杆(12)的一侧设置第二梳栉轴(17),所述第二梳栉轴(17)借助于对应的梳栉传动杆(18)承载滑杆(1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舍尔经编机,其特征在于,设置一种构造方式,在所述构造方式中,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的第一拉杆(12)、导纱梳栉(15)及其对应的梳栉传动杆(13)以及滑动导针块(23)在拉舍尔经编机内部限定出一个自由横截面,在所述自由横截面内,沉降片座(11)的前针织区域、属于滑杆(19)的第二梳栉轴(17)和属于滑动导针块(23)的第一梳栉轴(21)以其上述指出的顺序以其横截面近似平放在一条直线上地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拉舍尔经编机,其特征在于,为了驱动其它针织工具设置其它由共同的曲轴(7)驱动的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3)和第三耦联卡槽传动装置(4),其中,某种类型的每一个针织工具与由拉杆、传动万向节、梳栉传动杆和针织工具梳栉组成的单独的传动线路对应。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舍尔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梳栉的驱动装置被划分成3个不同的、构造上分开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必须在能够选择的彼此轴向间距上一个或多个地存在且整体上由共同的曲轴驱动,且具有下列功能分配:
a)第一驱动单元容纳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2),所述第一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用于驱动导纱梳栉(15)以及沉降片座(11),
b)第二驱动单元容纳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3),所述第二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滑动导针块(23),
c)第三驱动单元容纳第三耦联卡槽传动装置(4),所述第三耦联卡槽传动装置用于驱动滑杆(19)。
CN201210099824.XA 2011-04-08 2012-04-06 拉舍尔经编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30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07056.7 2011-04-08
DE102011007056.7A DE102011007056B4 (de) 2011-04-08 2011-04-08 Raschel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3078A CN102733078A (zh) 2012-10-17
CN102733078B true CN102733078B (zh) 2014-08-06

Family

ID=4687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982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3078B (zh) 2011-04-08 2012-04-06 拉舍尔经编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3078B (zh)
DE (1) DE10201100705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2082A (zh) * 2014-12-09 2015-03-25 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单针床曲轴连杆经编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9703B1 (en) * 1998-10-26 2001-09-18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Rashel machine with a stroke device for a guide bar assemblage
EP1647619A1 (en) * 2004-10-18 2006-04-19 Nippon Mayer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warp knitted fabric having varied cross-sections as well as thus obtained fabric
EP2053149A2 (en) * 2007-10-24 2009-04-29 Santoni S.p.A. Jacquard device to selectively shift thread guides in a textile machine
DE102009031614A1 (de) * 2009-07-03 2011-01-05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Raschelmaschine
CN101967730A (zh) * 2010-10-26 2011-02-09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压纱型经编机的梳栉装置
CN201753396U (zh) * 2010-06-03 2011-03-02 郑依福 一种28e带压纱板带贾卡的双色经编机
CN102021740A (zh) * 2009-09-18 2011-04-20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针织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60862A1 (de) * 1974-12-21 1976-06-24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trieb der wirkwerkzeuge von kettenwirkmaschinen
DE4402146C2 (de) * 1994-01-26 1996-05-15 Mayer Textilmaschf Kettenwirkmaschine
KR100767752B1 (ko) * 2006-07-07 2007-10-19 박승헌 라셀 경편기의 가이드바 가동 장치
KR100980705B1 (ko) * 2010-01-20 2010-09-07 박승헌 랏셀 경편기의 가이드바 구동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9703B1 (en) * 1998-10-26 2001-09-18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Rashel machine with a stroke device for a guide bar assemblage
EP1647619A1 (en) * 2004-10-18 2006-04-19 Nippon Mayer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bricating a three-dimensional warp knitted fabric having varied cross-sections as well as thus obtained fabric
EP2053149A2 (en) * 2007-10-24 2009-04-29 Santoni S.p.A. Jacquard device to selectively shift thread guides in a textile machine
DE102009031614A1 (de) * 2009-07-03 2011-01-05 Karl Mayer Textilmaschinenfabrik Gmbh Raschelmaschine
CN102021740A (zh) * 2009-09-18 2011-04-20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针织机
CN201753396U (zh) * 2010-06-03 2011-03-02 郑依福 一种28e带压纱板带贾卡的双色经编机
CN101967730A (zh) * 2010-10-26 2011-02-09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压纱型经编机的梳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1007056B4 (de) 2015-06-18
DE102011007056A1 (de) 2012-10-11
CN102733078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5543B (zh) 横型针织机
CN103194852B (zh) 用于处理至少两个织物幅的针织机
CN105088469B (zh) 一种绞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N102733078B (zh) 拉舍尔经编机
CN105155116A (zh) 双层磁悬浮装置连杆驱动织针提花圆纬机
CN106337248A (zh) 平针针织机
CN106987994A (zh) 一种弧形走针轨道的提花走针结构及走针方法
CN101638827B (zh) 使用经编机生产纺织品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机器
CN203754943U (zh) 经编机的人造血管编织花梳系统
CN203113042U (zh) 一种电子钩编机
CN103147221B (zh) 经编机
CN205258785U (zh) 一种长门幅经编机成圈横移机构
CN203229726U (zh) 经编机
CN101096795A (zh) 钩编织带机
CN103122560B (zh) 簇绒机基布喂入及横动装置
CN108625032B (zh) 四系统电脑横机底板装置
CN203128799U (zh) 一种复合型花梳栉
CN216378613U (zh)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传动装置安装结构
KR102174945B1 (ko) 이중 바 경편기
CN202466178U (zh) 一种制造彩色簇绒产品的设备
CN202323389U (zh) 一种簇绒机基布喂入及横动装置
CN1008280B (zh) 制造连裤袜及类似织物的工艺及圆型针织机
CN218321831U (zh) 电脑横机的信克装置
CN101748556B (zh) 不具有握持沉降片的针织机
CN209428693U (zh) 圆绳钩针机勾纱编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erman Naira

Patentee after: Karl Mayer Leigh Ba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Naira

Patentee before: LIBA Maschinenfabrik GmbH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German Chemnitz

Patentee after: KARL MAYER Technical Textiles Co.,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Naira

Patentee before: Karl Mayer Leigh Ba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