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2339A -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2339A
CN102732339A CN2012102400264A CN201210240026A CN102732339A CN 102732339 A CN102732339 A CN 102732339A CN 2012102400264 A CN2012102400264 A CN 2012102400264A CN 201210240026 A CN201210240026 A CN 201210240026A CN 102732339 A CN102732339 A CN 102732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ve
reaction kettle
carbon
parts
virah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00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2339B (zh
Inventor
王自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400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2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2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2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2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23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具体为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溶胀腐蚀。添加剂包括: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15-0.67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石油醚为0.01-0.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苯为0.4-0.9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异丙醇为0.3-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磺酸盐为0.02-0.08份。

Description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以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应用。为此,我国科学家从九十年代开始专攻甲醇汽油,从甲醇含量的15%开始,逐步增加到85%、100%。
甲醇汽油的制备工艺中需要用到添加剂,该添加剂是由不同配比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等情况下制备而成。向甲醇中加入该添加剂,进而通过甲醇与添加剂的有机反应对甲醇改性,再加入汽油和抗氧化清洁稳定剂,搅拌20~30分钟,在静态下反应2小时,即可得到可以使用的甲醇汽油。
然而,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以及制备方法制出的添加剂,在制成甲醇汽油后,应用到汽车中时,对汽车油泵造成的溶胀腐蚀、未燃尽的甲醇沿燃烧室缸壁流入机体内油封溶胀以及缸壁胶质腐蚀,导致发动机磨损增大,降低发动机使用寿命等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对汽车的长期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汽车的溶胀腐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甲醇汽油添加剂,包括:
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
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15-0.67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石油醚为0.01-0.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苯为0.4-0.9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异丙醇为0.3-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磺酸盐为0.02-0.08份。
该添加剂进一步包括:
碳酸二甲酯,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碳酸二甲酯为0.5-1.1份。
该添加剂进一步包括:
副剂,由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乙酰化羊毛醇组成,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副剂为0.02-0.05份;
所述副剂,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0.1-0.4份、2,6-二烷基代磷酸锌为0.1-0.4份、亚硝酸异戊酯为0.3-0.7份、四硝基甲烷为0.1-0.4份、油酸为0.01-0.03份、环烷酸为0.01-0.05份、二乙胺为0.1-0.4份、丙胺为0.1-0.5份、乙酰化羊毛醇为0.4-0.8份。
优选地,
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45份、苯丙三氮唑为0.07份、石油醚为0.04份、二茂铁为0.05份、脂肪酸甲酯为0.05份、碳2碳8醇为0.5份、苯为0.6份、斯盘-80为0.06份、三乙醇胺为0.05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4份、异丙醇为0.5份、烷基酚聚醚为0.12份、磺酸盐为0.05份、碳酸二甲酯为0.8份、所述副剂为0.04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苯、碳2碳8醇、二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异丙醇加到反应釜内,同时对该反应釜抽真空,使得该反应釜的压强为0.4兆帕斯卡,且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0-60度;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乙醇胺,并搅拌30~40分钟;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烷基酚聚醚,并搅拌30~40分钟,冷却到23~28度;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1,3,5,7-四氮杂三环,再搅拌15~25分钟,得到所述添加剂;
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磺酸盐为0.02-0.08份、苯为0.4-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异丙基醚为0.15-0.67份、异丙醇为0.3-0.8份、石油醚为0.01-0.08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
优选地,
所述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苯、碳2碳8醇、二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异丙醇加到反应釜内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将预设份数的异丙醇分为三等份,取其中的两份加入所述反应釜内;
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烷基酚聚醚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将剩余的一份异丙醇加入到所述反应釜内。
优选地,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乙醇胺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碳酸二甲酯,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碳酸二甲酯为0.5-1.1份。
优选地,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1,3,5,7-四氮杂三环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副剂,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该副剂为0.02-0.05份;
所述副剂,由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乙酰化羊毛脂组成,且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0.1-0.4份、2,6-二烷基代磷酸锌为0.1-0.4份、亚硝酸异戊酯为0.3-0.7份、四硝基甲烷为0.1-0.4份、油酸为0.01-0.03份、环烷酸为0.01-0.05份、二乙胺为0.1-0.4份、丙胺为0.1-0.5份、乙酰化羊毛醇为0.4-0.8份。
优选地,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0.15-0.67份的异丙基醚和0.03-0.1份的苯丙三氮唑,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应用到汽车中时,汽车正常行驶60天,汽油泵中的橡胶没有出现溶胀腐蚀现象,油管线和喷油嘴也正常,从而使用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有效降低了汽车的溶胀腐蚀现象。
此外,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还能够达到以下积极效果:
1、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剂,在制备出甲醇汽油后,应用到汽车中时,汽车在10℃~0℃以下的环境下启动困难,而本发明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0.01-0.08份石油醚、0.02-0.08份二茂铁、0.03-0.09份脂肪酸甲酯、0.2-0.8份碳2碳8醇,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应用到汽车中时,当在温度为-10℃~-20℃的低温环境中停放了12小时后,仍可以一次启动成功;
2、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剂,在制备成甲醇汽油后,汽油遇水容易乳化分层,稳定性较差,而本发明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0.3-0.8份异丙醇、0.08-0.16份烷基酚聚醚、0.02-0.08份磺酸盐,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常温常压下,开口贮存30天不乳化、不分层,密封贮存6个月不乳化、不分层,从而有效提高了甲醇汽油的稳定性;
3、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剂,在制备成甲醇汽油后,应用到汽车中时,相同行驶里程内相对于普通的汽油,汽车消耗的油量比高达1:1.6~1:1.8,而本发明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0.4-0.9份苯、0.03-0.09份斯盘-80、0.03-0.08份三乙醇胺、0.2-0.7份1,3,5,7-四氮杂三环,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应用到汽车中时,相同行驶里程内相对于普通的汽油,汽车消耗的油量比为1:1.1~1:1.2,下降了5-6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甲醇汽油的消耗量,从而节约了成本;
4、由于本发明中的添加剂中进一步加入了副剂,该副剂中的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成分作为抗溶胀腐蚀剂,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的溶胀腐蚀现象;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作为动力增进剂,改善了汽车的动力,特别体现在汽车每次启动后开启空调制冷时发动机不抖动,提速顺畅有力,且加速快等,二茂铁、异丙醇、苯成分作为低温启动剂,解决了低温启动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可以启动的低温温度;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作为稳定剂,进一步提高了甲醇汽油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另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
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
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15-0.67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石油醚为0.01-0.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苯为0.4-0.9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异丙醇为0.3-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磺酸盐为0.02-0.08份。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甲醇汽油添加剂,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0.15-0.67份的异丙基醚和0.03-0.1份的苯丙三氮唑,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应用到汽车中时,汽车正常行驶60天,汽油泵中的橡胶没有出现溶胀腐蚀现象,油管线和喷油嘴也正常,从而使用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有效降低了汽车的溶胀腐蚀现象。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
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碳酸二甲酯;
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15-0.67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石油醚为0.01-0.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苯为0.4-0.9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异丙醇为0.3-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磺酸盐为0.02-0.08份、碳酸二甲酯为0.5-1.1份。
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剂,在制备出甲醇汽油后,应用到汽车中时,汽车在10℃~0℃的环境下启动困难,而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0.01-0.08份石油醚、0.02-0.08份二茂铁、0.03-0.09份脂肪酸甲酯、0.2-0.8份碳2碳8醇,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应用到汽车中时,当在温度为-10℃~-20℃的低温环境中停放了12小时后,仍可以一次启动成功。
进一步地,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剂,在制备成甲醇汽油后,汽油遇水容易乳化分层,稳定性较差,而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0.3-0.8份异丙醇、0.08-0.16份烷基酚聚醚、0.02-0.08份磺酸盐,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在常温常压下,开口贮存30天不乳化、不分层,密封贮存6个月不乳化、不分层,从而有效提高了甲醇汽油的稳定性。
此外,采用传统的原料配比及方法制备出的添加剂,在制备成甲醇汽油后,应用到汽车中时,相同行驶里程内相对于普通的汽油,汽车消耗的油量比高达1:1.6~1:1.8,而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由于添加剂的原料中含有0.4-0.9份苯、0.03-0.09份斯盘-80、0.03-0.08份三乙醇胺、0.2-0.7份1,3,5,7-四氮杂三环,经实验数据验证得到,由该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应用到汽车中时,相同行驶里程内相对于普通的汽油,汽车消耗的油量比为1:1.1~1:1.2,下降了5-6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甲醇汽油的消耗量,从而节约了成本。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又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
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碳酸二甲酯;
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15-0.67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石油醚为0.01-0.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苯为0.4-0.9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异丙醇为0.3-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磺酸盐为0.02-0.08份、碳酸二甲酯为0.5-1.1份。
进一步地,该添加剂还包括副剂,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副剂为0.02-0.05份。
其中,该副剂由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乙酰化羊毛醇组成,
且所述副剂,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0.1-0.4份、2,6-二烷基代磷酸锌为0.1-0.4份、亚硝酸异戊酯为0.3-0.7份、四硝基甲烷为0.1-0.4份、油酸为0.01-0.03份、环烷酸为0.01-0.05份、二乙胺为0.1-0.4份、丙胺为0.1-0.5份、乙酰化羊毛醇为0.4-0.8份。
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由于进一步加入了副剂,该副剂中的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成分作为抗溶胀腐蚀剂,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的溶胀腐蚀现象;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作为动力增进剂,改善了汽车的动力,特别体现在汽车每次启动后开启空调制冷时发动机不抖动,提速顺畅有力,且加速快等,二茂铁、异丙醇、苯成分作为低温启动剂,解决了低温启动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汽车可以启动的低温温度;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作为稳定剂,进一步提高了甲醇汽油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再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
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碳酸二甲酯、副剂;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脂肪酸甲酯为0.05份、磺酸盐为0.05份、苯为0.6份、碳2碳8醇为0.5份、二茂铁为0.05份、苯丙三氮唑为0.07份、异丙基醚为0.45份、异丙醇为0.5份、石油醚为0.04份、斯盘-80为0.06份、三乙醇胺为0.05份、烷基酚聚醚为0.12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4份、碳酸二甲酯为0.8份、副剂为0.04份。
其中,所述副剂,由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乙酰化羊毛醇组成;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副剂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0.3份、2,6-二烷基代磷酸锌为0.3份、亚硝酸异戊酯为0.5份、四硝基甲烷为0.3份、油酸为0.02份、环烷酸为0.03份、二乙胺为0.2份、丙胺为0.3份、乙酰化羊毛醇为0.6份。
实施例五
针对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苯、碳2碳8醇、二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异丙醇加到反应釜内,同时对该反应釜抽真空,使得该反应釜的压强为0.4兆帕斯卡,且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0-60度;
步骤S102: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乙醇胺,并搅拌30~40分钟;
步骤S103: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烷基酚聚醚,并搅拌30~40分钟,冷却到23~28度;
步骤S104: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1,3,5,7-四氮杂三环,再搅拌15~25分钟,得到所述添加剂。
所述添加剂包括: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
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磺酸盐为0.02-0.08份、苯为0.4-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异丙基醚为0.15-0.67份、异丙醇为0.3-0.8份、石油醚为0.01-0.08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
实施例六
针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甲醇汽油添加剂,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了另一种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将预设份数的异丙醇分为三等份;
步骤202:取两份异丙醇,并该两份异丙醇以及脂肪酸甲酯、磺酸盐、苯、碳2碳8醇、二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加到反应釜内,同时对该反应釜抽真空,使得该反应釜的压强为0.4兆帕斯卡,且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0~60度;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5度;
步骤203: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乙醇胺、碳酸二甲酯,并搅拌30~40分钟;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向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乙醇胺、碳酸二甲酯后,搅拌35分钟;
步骤204:取剩余的一份异丙醇,将该一份异丙醇以及烷基酚聚醚加入到所述反应釜内,并搅拌30~40分钟,冷却到23~28度;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剩余的一份异丙醇以及烷基酚聚醚加入到反应釜内后,搅拌35分钟,并冷却到25度;
步骤205: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1,3,5,7-四氮杂三环以及副剂,再搅拌15~25分钟,得到所述添加剂;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添加剂由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碳酸二甲酯以及副剂组成;
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脂肪酸甲酯为0.05份、磺酸盐为0.05份、苯为0.6份、碳2碳8醇为0.5份、二茂铁为0.05份、苯丙三氮唑为0.07份、异丙基醚为0.45份、异丙醇为0.5份、石油醚为0.04份、斯盘-80为0.06份、三乙醇胺为0.05份、烷基酚聚醚为0.12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4份、碳酸二甲酯为0.8份、副剂为0.04份。
其中,所述副剂,由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乙酰化羊毛醇组成;
且所述副剂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0.3份、2,6-二烷基代磷酸锌为0.3份、亚硝酸异戊酯为0.5份、四硝基甲烷为0.3份、油酸为0.02份、环烷酸为0.03份、二乙胺为0.2份、丙胺为0.3份、乙酰化羊毛醇为0.6份。
实验数据:
试验1
在实验室按配方比例配出小量甲醇汽油的样品,其步骤是:精甲醇(含量99.9%)称量0.9kg,倒入烧杯内,再加入0.03kg的本品(甲醇汽油添加剂),充分搅拌3min使甲醇改性,再加入石脑油0.07kg,再进行搅拌3~5min。将配制好的甲醇汽油的样品倒入棕色玻璃容器内密封贮存,在常温、常压下存放6个月不分层、不乳化。
试验2
为了验证冷启动问题,将4辆不同车型汽车全部更换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甲醇汽油添加剂制成的甲醇汽油,车型分别是五菱之光(面包车车龄4年,行驶里程112637km,排量1.0L)、比亚迪F3(车龄3年,行驶里程147822km,排量1.6L)、捷达(车龄5年,行驶里程97656km,排量1.6L)、本田CRV(车龄2年,行驶里程71138km,排量2.4L)放置在冷冻库内,温度范围调至(-10℃~-20℃),停放12小时后进行测试,连续测试5天,测试结果:五菱之光(面包车)需要2~3次启动成功,其他车辆都是一次启动成功。
试验3
针对腐蚀性问题进行了测试,将4辆车按正常行驶60天,行驶里程4500km,然后将汽油泵、喷油嘴、油管线拆卸掉进行检查比对,观察结果:汽油泵里的橡胶没有出现溶胀现象,油管线、喷油嘴正常。
试验4
4.1五菱之光(面包车)甲醇汽油耗油量测试:按正常市内行驶60天,行驶里程4500km,平均日行驶里程75km,总耗油量为411.75L,平均耗油量为9.15L/100km,试验时间:2012.02.19~2012.04.18(60天);93#汽油耗油量测试:按正常市内行驶30天,行驶里程2490km,平均日行驶里程83km,总耗油量为224.59L,平均耗油量为9.02L/100km,试验时间:2012.04.19~2012.05.18(30天)。
试验4.1-1  五菱之光(面包车)耗油量测试结果
4.2比亚迪F3甲醇汽油耗油量测试:按正常市内行驶50天,行驶里程3937km,平均日行驶里程79km,总耗油量为319.29L,平均耗油量为8.11L/100km,试验时间:2011.12.16~2012.02.05(50天);93#汽油耗油量测试:按正常市内行驶30天,行驶里程3180km,平均日行驶里程106km,总耗油量为250.90L,平均耗油量为7.89L/100km,试验时间:2012.02.06~2012.03.06(30天)。
试验4.2-2  比亚迪F3耗油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01876814400122
4.3捷达甲醇汽油耗油量测试:按正常市内行驶60天,行驶里程3156km,平均日行驶里程52.6km,总耗油量为236.38L,平均耗油量为7.49L/100km,试验时间:2012.02.03~2012.04.02(60天);93#汽油耗油量测试:按正常市内行驶30天,行驶里程1755km,平均日行驶里程58.5km,总耗油量为122.49L,平均耗油量为6.98L/100km,试验时间:2012.04.03~2012.05.02(30天)。
试验4.3-3  捷达耗油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01876814400123
Figure BDA00001876814400131
4.4本田CRV甲醇汽油耗油量测试:按正常市内行驶40天,行驶里程2780km,平均日行驶里程69.5km,总耗油量为382.53L,平均耗油量为13.76L/100km,试验时间:2012.03.06~2012.04.15(40天);93#汽油耗油量测试:按正常市内行驶30天,行驶里程1581km,平均日行驶里程52.7km,总耗油量为397.20L,平均耗油量为13.24L/100km,试验时间:2012.04.16~2012.05.15(30天)。
试验4.4-4  本田CRV耗油量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01876814400132
论证:对以上4种不同车型耗油量的计算方法,采取了常规随机自然方法测定,这样更接近于现实,4种不同车型的耗油量进行比对甲醇汽油均高于93#汽油耗油量,五菱之光(面包车)、比亚迪F3、捷达、本田CRV四种车型对甲醇汽油耗油量试验时间选在了冬末初春季节,这个季节的平均气温-3℃~8℃,甲醇汽油与93#汽油相比分别高出了0.13、0.22、0.51、0.52个百分点,可能与气温有很大关系。
结论:四项试验的实验数据均达到了预期目标,试验步骤清晰、相互衔接性强、试验数据收集齐全、准确,计算方法应用得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甲醇汽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丙基醚、苯丙三氮唑、石油醚、二茂铁、脂肪酸甲酯、碳2碳8醇、苯、斯盘-80、三乙醇胺、1,3,5,7-四氮杂三环、异丙醇、烷基酚聚醚、磺酸盐,
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15-0.67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石油醚为0.01-0.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苯为0.4-0.9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异丙醇为0.3-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磺酸盐为0.02-0.08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碳酸二甲酯,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碳酸二甲酯为0.5-1.1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副剂,由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乙酰化羊毛醇组成,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所述副剂为0.02-0.05份;
所述副剂,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0.1-0.4份、2,6-二烷基代磷酸锌为0.1-0.4份、亚硝酸异戊酯为0.3-0.7份、四硝基甲烷为0.1-0.4份、油酸为0.01-0.03份、环烷酸为0.01-0.05份、二乙胺为0.1-0.4份、丙胺为0.1-0.5份、乙酰化羊毛醇为0.4-0.8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异丙基醚为0.45份、苯丙三氮唑为0.07份、石油醚为0.04份、二茂铁为0.05份、脂肪酸甲酯为0.05份、碳2碳8醇为0.5份、苯为0.6份、斯盘-80为0.06份、三乙醇胺为0.05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4份、异丙醇为0.5份、烷基酚聚醚为0.12份、磺酸盐为0.05份、碳酸二甲酯为0.8份、所述副剂为0.04份。
5.甲醇汽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苯、碳2碳8醇、二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异丙醇加到反应釜内,同时对该反应釜抽真空,使得该反应釜的压强为0.4兆帕斯卡,且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0-60度;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乙醇胺,并搅拌30~40分钟;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烷基酚聚醚,并搅拌30~40分钟,冷却到23~28度;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1,3,5,7-四氮杂三环,再搅拌15~25分钟,得到所述添加剂;
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脂肪酸甲酯为0.03-0.09份、磺酸盐为0.02-0.08份、苯为0.4-0.9份、碳2碳8醇为0.2-0.8份、二茂铁为0.02-0.08份、苯丙三氮唑为0.03-0.1份、异丙基醚为0.15-0.67份、异丙醇为0.3-0.8份、石油醚为0.01-0.08份、斯盘-80为0.03-0.09份、三乙醇胺为0.03-0.08份、烷基酚聚醚为0.08-0.16份、1,3,5,7-四氮杂三环为0.2-0.7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脂肪酸甲酯、磺酸盐、苯、碳2碳8醇、二茂铁、苯丙三氮唑、异丙基醚、异丙醇加到反应釜内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将预设份数的异丙醇分为三等份,取其中的两份加入所述反应釜内;
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烷基酚聚醚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将剩余的一份异丙醇加入到所述反应釜内。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石油醚、斯盘-80、三乙醇胺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碳酸二甲酯,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碳酸二甲酯为0.5-1.1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反应釜内加入1,3,5,7-四氮杂三环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反应釜内加入副剂,且所述添加剂以重量份数计,该副剂为0.02-0.05份;
所述副剂,由磺酸胺、2,6-二烷基代磷酸锌、亚硝酸异戊酯、四硝基甲烷、油酸、环烷酸、二乙胺、丙胺、乙酰化羊毛醇组成,且以重量份数计,磺酸胺为0.1-0.4份、2,6-二烷基代磷酸锌为0.1-0.4份、亚硝酸异戊酯为0.3-0.7份、四硝基甲烷为0.1-0.4份、油酸为0.01-0.03份、环烷酸为0.01-0.05份、二乙胺为0.1-0.4份、丙胺为0.1-0.5份、乙酰化羊毛醇为0.4-0.8份。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反应釜的温度升温至55度。
CN201210240026.4A 2012-07-11 2012-07-11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2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0026.4A CN102732339B (zh) 2012-07-11 2012-07-11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0026.4A CN102732339B (zh) 2012-07-11 2012-07-11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2339A true CN102732339A (zh) 2012-10-17
CN102732339B CN102732339B (zh) 2014-07-16

Family

ID=4698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002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2339B (zh) 2012-07-11 2012-07-11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233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5050A (zh) * 2013-12-21 2014-04-02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甲醇汽油复合添加剂
CN103773519A (zh) * 2014-03-05 2014-05-07 海南大学 一种甲醇直馏汽油助溶剂
CN104263437A (zh) * 2014-10-17 2015-01-07 广西丰泰能源防爆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添加剂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5002A1 (en) * 2001-02-01 2004-04-08 Shibin Hu Fuel oil additive and fuel oil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fuel oil additive
CN1923981A (zh) * 2006-07-09 2007-03-07 顾杏泉 甲醇汽油添加剂
CN1923977A (zh) * 2006-07-09 2007-03-07 顾杏泉 车用环保型甲醇汽油
US20070251141A1 (en) * 2004-02-26 2007-11-01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Use and Separation of Fatty Acid Esters
CN101220301A (zh) * 2008-01-31 2008-07-16 浙江赛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醇汽油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5267A (zh) * 2008-03-26 2008-08-20 刘振和 甲醇柴油添加剂制备方法
CN101544919A (zh) * 2009-05-08 2009-09-30 西安嘉宏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醇基汽油助溶剂及制备方法
CN101812334A (zh) * 2009-11-30 2010-08-25 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 柴油多效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1236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北京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变性甲醇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92495A (zh) * 2011-11-25 2012-06-13 江苏玖尚燃油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甲醇汽油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5002A1 (en) * 2001-02-01 2004-04-08 Shibin Hu Fuel oil additive and fuel oil products containing the fuel oil additive
US20070251141A1 (en) * 2004-02-26 2007-11-01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for Preparation, Use and Separation of Fatty Acid Esters
CN1923981A (zh) * 2006-07-09 2007-03-07 顾杏泉 甲醇汽油添加剂
CN1923977A (zh) * 2006-07-09 2007-03-07 顾杏泉 车用环保型甲醇汽油
CN101220301A (zh) * 2008-01-31 2008-07-16 浙江赛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甲醇汽油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5267A (zh) * 2008-03-26 2008-08-20 刘振和 甲醇柴油添加剂制备方法
CN101544919A (zh) * 2009-05-08 2009-09-30 西安嘉宏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醇基汽油助溶剂及制备方法
CN102051236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北京清研利华石油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变性甲醇及其生产方法
CN101812334A (zh) * 2009-11-30 2010-08-25 济南开发区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 柴油多效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2495A (zh) * 2011-11-25 2012-06-13 江苏玖尚燃油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甲醇汽油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5050A (zh) * 2013-12-21 2014-04-02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甲醇汽油复合添加剂
CN103695050B (zh) * 2013-12-21 2015-04-15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甲醇汽油复合添加剂
CN103773519A (zh) * 2014-03-05 2014-05-07 海南大学 一种甲醇直馏汽油助溶剂
CN103773519B (zh) * 2014-03-05 2016-03-02 海南大学 一种甲醇直馏汽油助溶剂
CN104263437A (zh) * 2014-10-17 2015-01-07 广西丰泰能源防爆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添加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2339B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sen et al. Ethanol-diesel blends: a step towards a bio-based fuel for diesel engines
CN101906329B (zh) 一种车用甲醇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1163B (zh) 一种乙醇汽油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024822A (ja) アルコール類含有燃料油用添加剤、そのアルコール類含有燃料油用添加剤を含む燃料油、及びそのアルコール類含有燃料油用添加剤を含む燃料油の製造方法
Yahuza et al. A performance review of ethanol-diesel blended fuel samples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
CN102732339B (zh) 甲醇汽油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CN100491508C (zh) 燃料甲醇添加剂及燃料甲醇
CN101024788A (zh) 甲醇汽油变性醇添加剂
CN101285011B (zh) 一种含水甲醇汽油及其制备方法
Spataru et al. Emissions and engine performance from blends of soya and canola methyl esters with ARB# 2 diesel in a DCC 6V92TA MUI engine
CN100545245C (zh) 一种复合汽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63954C (zh) 一种替代石油原料的车用汽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4385B (zh) 甲醇汽油
Bechtold Alternative fuels: Transportation fuels for today and tomorrow
Wallner et 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lternative fuels for
CN103074129A (zh) 一种甲醇微乳液柴油的制备方法
CN100577777C (zh) 一种车用醇醚替代清洁燃料
CN1315491A (zh) 新型汽油添加剂
CN107629824A (zh) 一种无铅车用合成燃料
CN105885968A (zh) 绿能车用燃料油
CN105087085A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甲醇汽油燃料
Romig et al. Emissions and engine performance from blends of soya and canola methyl esters with ARB# 2 diesel in a DDC 6V92TA MUI engine
Egloff et al. Symposium on MOTOR FUELS Alcohol-Gasoline as Motor Fuel
Kono et al. Influence of FAME Blends in Diesel Fuel on Driveability Performance of Diesel Vehicles at Low Temperatures
CN106085515A (zh) 高清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