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1633A - 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1633A
CN102731633A CN2011100825265A CN201110082526A CN102731633A CN 102731633 A CN102731633 A CN 102731633A CN 2011100825265 A CN2011100825265 A CN 2011100825265A CN 201110082526 A CN201110082526 A CN 201110082526A CN 102731633 A CN102731633 A CN 102731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sequence
gene
dna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25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1633B (zh
Inventor
陈受宜
张劲松
邹洪锋
张万科
林晴
马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0825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31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31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1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16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的侧枝数目相关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实验证明,本发明克隆了AtDOF4.2基因,对于培育侧枝数高的植物品种,特别是与绿化相关的林木、花卉和草坪草等新品种具有一定价值。

Description

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侧枝发育在植物形态建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植物形成根、茎和花序形态结构的主要发育过程。作物的分枝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玉米可以通过减少分枝数来达到增产的目的,水稻分蘖数的多少也将直接决定着其产量。植物地上部分的株型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的茎顶端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M)和胚后发育的侧生分生组织(axillary meristem,AM)。SAM产生植物的主轴,AM则分化产生腋芽并最终发育形成侧枝,SAM和AM的的分生活动共同构筑了植物的整体模式。
目前植物分枝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番茄、水稻和拟南芥等模式物种。对于侧枝的发生机制,存在两种比较流行的假说。一种认为侧枝的发育直接源于主茎的SAM细胞,这种现象主要是发现在番茄及马铃薯中;另一种则认为侧枝发育完全重新形成于叶腋处,而此种现象主要是发现在拟南芥中。两种模式是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机理。
影响侧芽与侧枝发育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环境条件、植物激素以及植物自身遗传性因素即基因调控三个方面。其中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光周期的影响,而激素中,起主要作用的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Strigolaetone,赤霉素(GA)、脱落酸(ABA)以及乙烯对植物的侧枝发育也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植物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来控制体内激素的含量,从而达到对分枝发育的调控。越来越多的基因被证明参与调控了植物侧枝的发育,它们分别参与了叶腋分生组织的形成以及腋芽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影响侧枝发育的第一类基因是与类胡萝卜素切割相关的基因CCD家族,这个基因家族有多个进化分枝,包括ABA合成途径的限速酶NCEDS,降低顶端优势的DAD1,参与调控分枝的MAX3/CCD7,及能够在9,10或9Δ,10Δ双键位置处切割类胡萝卜素的MAX3/CCD7等。
影响侧枝发育的第二类基因是GRAS基因家族,有西红柿的LS基因、拟南芥的LAS基因以及水稻的MOC1基因等。此3个基因是同源基因,功能相似,均可控制叶腋分生组织的形成。其缺失突变体导致侧枝发育的减少或丧失。
影响侧枝发育的第三类基因是bHLH转录因子家族。已报道的基因有水稻的LAX(LAXPANICAL)和SPA(SMALL PANICLE)基因,是水稻中主要的侧生分生组织的调节者。细胞色素P450家族是另一类影响侧枝发育的基因家族,已经发现了多个与侧枝发育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基因,通过调节吲哚乙醛肟的量来调节游离IAA的水平。影响生长素浓度,调控植物顶端优势,从而调控分枝量。
除了以上列出的基因外,还发现有一些其它基因如miR164/CUC、AXR1、AXR2、AXR3、AXR6和BUD1等,它们通过参与不同的生理过程来达到调控侧枝的发育过程。
综上可得,越来越多的基因被证明参与到植物的侧枝发育中来,它们或者与叶腋分生组织的起始有关,或者与腋芽的生长发育有关。随着对植物基因组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更多的突变体被人们所发现,将有更多的基因会被证明与植物的侧枝发育相关,植物侧枝发育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将会得到更清楚的阐释。
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蛋白是植物所特有的一个转录因子家族,由N端和C端以及一段短的核定位信号组成。研究表明,Dof基因参与了很多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植物的光应答与氮吸收、防卫反应、种子发育、种子萌发以及脂肪酸代谢等方面。在玉米中,Dof1,Dof2可调节玉米的碳代谢过程。马铃薯的StDof基因调控气孔保卫细胞的发育。南瓜的Dof蛋白AOBP能够结合到抗坏血酸化酶基因启动子上,响应生长素的应答。此外,Dof基因常见的功能之一是调节单子叶植物胚乳发育和种子萌发,如,玉米PBF,大麦PBPF、SAD,水稻OsDof3都参与了赤霉素调节的胚乳发育。Dof蛋白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其它方面。AtDof2.4和AtDof5.8启动子在维管束形成的早期的不同阶段起作用,水稻OsDof12能调控开花时间,Shirycz等报道了Dof转录因子参与硫代葡糖酸盐类(一些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大豆中的GmDof4和GmDof11能调节脂肪酸代谢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
本发明提供的与植物侧枝数目相关的蛋白质,名称为AtDOF4.2,是一种转录因子,来源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v Columbia-0,Col-0),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的侧枝数目相关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所述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为不超过10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
序列表中的序列2由个19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为了使(a)中的蛋白便于纯化,可在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氨基末端或羧基末端连接上如表1所示的标签。
表1标签的序列
  标签   残基   序列
  Poly-Arg   5-6(通常为5个)   RRRRR
  Poly-His   2-10(通常为6个)   HHHHHH
  FLAG   8   DYKDDDDK
  Strep-tag II   8   WSHPQFEK
  c-myc   10   EQKLISEEDL
上述(b)中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可由自然变异或人工诱变引起。
上述(a)或(b)中的蛋白可人工合成,也可先合成其编码基因,再进行生物表达得到。上述(b)中的蛋白的编码基因可通过将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序列中缺失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密码子,和/或进行一个或几个碱基对的错义突变,和/或在其5′端和/或3′端连上表1所示的标签的编码序列得到。
编码所述蛋白AtDOF4.2的基因AtDOF4.2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基因可为如下(1)或(2)或(3)的DNA分子:
(1)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与植物的侧枝数目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3)与(1)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与植物的侧枝数目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所述严格条件可为如下:50℃,在7%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5M Na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50℃,2×SSC,0.1%SDS中漂洗;还可为:50℃,在7%SDS、0.5M Na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50℃,1×SSC,0.1%SDS中漂洗;还可为:50℃,在7%SDS、0.5M Na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50℃,0.5×SSC,0.1%SDS中漂洗;还可为:50℃,在7%SDS、0.5M Na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50℃,0.1×SSC,0.1%SDS中漂洗;还可为:50℃,在7%SDS、0.5M NaPO4和1mM EDTA的混合溶液中杂交,在65℃,0.1×SSC,0.1%SDS中漂洗;也可为:在6×SSC,0.5%SDS的溶液中,在65℃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序列表中的序列1由585个核苷酸组成,全部为AtDOF4.2蛋白的编码序列,自5’端的第1至3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起始密码子ATG,第583至585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终止密码子TAA。
含有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重组载体是将所述基因插入pROK II载体的Bgl II和Kpn I识别位点间得到的重组载体。
可用现有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含有所述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所述植物表达载体包括双元农杆菌载体和可用于植物微弹轰击的载体等。如pROKII、pBin438、pCAMBIA1302、pCAMBIA2301、pCAMBIA1301、pCAMBIA1300、pBI121、pCAMBIA1391-Xa或pCAMBIA1391-Xb(CAMBIA公司)等。所述植物表达载体还可包含外源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域,即包含聚腺苷酸信号和任何其它参与mRNA加工或基因表达的DNA片段。所述聚腺苷酸信号可引导聚腺苷酸加入到mRNA前体的3’端,如农杆菌冠瘿瘤诱导(Ti)质粒基因(如胭脂合成酶Nos基因)、植物基因(如大豆贮存蛋白基因)3’端转录的非翻译区均具有类似功能。使用所述基因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时,在其转录起始核苷酸前可加上任何一种增强型启动子(如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玉米的泛素启动子(Ubiquitin))、组成型启动子或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如种子特异表达的启动子),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的植物启动子结合使用;此外,使用本发明的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时,还可使用增强子,包括翻译增强子或转录增强子,这些增强子区域可以是ATG起始密码子或邻接区域起始密码子等,但必需与编码序列的阅读框相同,以保证整个序列的正确翻译。所述翻译控制信号和起始密码子的来源是广泛的,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合成的。翻译起始区域可以来自转录起始区域或结构基因。为了便于对转基因植物细胞或植物进行鉴定及筛选,可对所用植物表达载体进行加工,如加入可在植物中表达的编码可产生颜色变化的酶或发光化合物的基因(GUS基因、萤光素酶基因等)、具有抗性的抗生素标记物(庆大霉素标记物、卡那霉素标记物等)或是抗化学试剂标记基因等(如抗除莠剂基因)。如赋予对卡那霉素和相关抗生素抗性的nptII基因,赋予对除草剂膦丝菌素抗性的bar基因,赋予对抗生素潮霉素抗性的hph基因,和赋予对methatrexate抗性的dhfr基因,赋予对草甘磷抗性的EPSPS基因)提供代谢甘露糖能力的甘露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
扩增所述基因全长或其任意片段的引物对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引物对具体可为如下(I)或(II):
(I)由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DNA组成的引物对;
(II)由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DNA和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DNA组成的引物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将所述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转基因植物;
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表型如下1)-3)中任一一种或几种:
1)所述转基因植物的侧枝数目多于所述目的植物;
2)所述转基因植物的株高低于所述目的植物;
3)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节间长度小于所述目的植物。
所述节间长度为第一节间长度,所述第一节间长度为从基部(根部)起第一个节间距,即第一茎分枝与根的距离。
所述基因通过所述重组载体导入所述目的植物中。
所述侧枝为莲座叶分枝和/或茎分枝。
所述目的植物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所述双子叶植物具体为拟南芥。
所述茎分枝为二级茎分支,所述莲座叶分枝为二级莲座叶分枝。
所述转基因植物理解为不仅包含将所述基因转化目的植物得到的第一代转基因植物,也包括其子代。对于转基因植物,可以在该物种中繁殖该基因,也可用常规育种技术将该基因转移进入相同物种的其它品种,特别包括商业品种中。将所述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会使所述蛋白质目的植物中合成,进而是目的植物的株型得到改良。
所述基因可先进行进行如下修饰,再导入宿主中,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1)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饰和优化,以使基因高效表达;例如,可根据受体植物所偏爱的密码子,在保持本发明所述核苷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的同时改变其密码子以符合植物偏爱性;优化过程中,最好能使优化后的编码序列中保持一定的GC含量,以最好地实现植物中导入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其中GC含量可为35%,优选为多于45%,更优选为多于50%,最优选多于约60%;
2)修饰邻近起始甲硫氨酸的基因序列,以使翻译有效起始;例如,利用在植物中已知的有效的序列进行修饰;
3)与各种植物表达的启动子连接,以利于其在植物中的表达;所述启动子可包括组成型、诱导型、时序调节、发育调节、化学调节、组织优选和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启动子的选择将随着表达时间和空间需要而变化,而且也取决于靶物种;例如组织或器官的特异性表达启动子,根据需要受体在发育的什么时期而定;尽管证明了来源于双子叶植物的许多启动子在单子叶植物中是可起作用的,反之亦然,但是理想地,选择双子叶植物启动子用于双子叶植物中的表达,单子叶植物的启动子用于单子叶植物中的表达;
4)与适合的转录终止子连接,也可以提高本发明基因的表达效率;例如来源于CaMV的tml,来源于rbcS的E9;任何已知在植物中起作用的可得到的终止子都可以与本发明基因进行连接。
5)引入增强子序列,如内含子序列(例如来源于Adhl和bronzel)和病毒前导序列(例如来源于TMV,MCMV和AMV)。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将本发明基因进行细胞靶向定位。可利用本领域现有的技术实现。例如,将来源于靶向细胞器的靶基因序列与本发明基因序列融合,再导入植物细胞中,就可定位了。
所述基因具体可通过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导入所述目的植物中。携带有所述基因的表达载体可通过使用Ti质粒、Ri质粒、植物病毒载体、直接DNA转化、显微注射、电导、农杆菌介导等常规生物学方法转化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将转化的植物组织培育成植株。所述目的植物既可以是双子叶植物(如油菜、月季、蔷薇等)也可以是单子叶植物(如草坪草等)。所述目的植物优选为十字花科植物,如油菜等;或其它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所述目的植物还可为树,如杨树、合欢、槐树、冬青、黄杨等。所述双子叶植物具体可为油菜、蔷薇等。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克隆了AtDOF4.2基因,之后构建了AtDOF4.2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获得了转AtDOF4.2基因的纯系,检测转基因纯系的表型,说明AtDOF4.2基因的过量表达能够显著增加植株的侧枝数。本发明对于培育绿化植物品种,特别是培育用于绿化的花卉、林草等新品种具有重要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AtDOF4.2的转录激活活性鉴定
图2为AtDOF4.2突变体dof4.2的鉴定
图3为pROKII-AtDOF4.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RT-PCT检测AtDOF4.2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
图5为过表达AtDOF4.2株对侧枝发育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的%,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
所有植物材料均生长于22℃每天的光照为16h/8h(光照/黑暗)。
pROKII载体(双元表达载体)记载在D.C.Baulcombe,G.R.Saunders,M.W.Bevan,M.A.Mayo and B.D.Harrison,Express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viral satelliteRNA from the nuclear genome of transformed plants.Nature 321(1986),pp.446-449中,公众可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
农杆菌GV3101菌株记载在Clough-SJ,Bent-AF.Floral dip:a simplifiedmethod for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Arabidopsis thaliana.Plant-Journal.1998,16:6,735-743中,公众可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
实施例1、拟南芥AtDOF4.2基因的克隆
1、AtDOF4.2基因的克隆
为克隆AtDOF4.2基因,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的方法进行提取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v Columbia-0,Col-0,以下简称野生型拟南芥,购自拟南芥中心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总RNA,mRNA的纯化使用Promega试剂盒(购自Promega公司)PolyAT tract mRNA isolation system IV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mR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引物序列为,5’-ATGAATAATTTGAATGTTTT-3’(序列3)和5’-TTATGATTCATATTCAAAT-3’(序列4)。
对PCR产物进行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的大小约为0.5kb,与预期结果相符。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TIANGEN)回收该片段。将该回收片段与pGEM-T Easy(Promega)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根据pGEM-T Easy载体上的羧卞青霉素抗性标记筛选阳性克隆,得到含有回收片段的重组质粒。以该重组质粒载体上的T7和SP6启动子序列为引物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测序结果表明,测序结果表明该PCR产物具有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核苷酸,该PCR产物的基因命名为AtDOF4.2,该基因的编码区为序列表中序列1自5’末端第1-585位核苷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命名为AtDOF4.2,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的序列2所示。序列表中序列1由585个核苷酸组成,序列表中序列2由19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2、在酵母系统中鉴定AtDOF4.2蛋白转录激活活性
以下酵母双杂交实验所用载体、培养基、DNA、菌种等凡没有特殊注明的均购自(Clontech公司,Matchmaker Gold Yeast,Two-Hybrid System,Cat#630489,Lot#1001289A)。
以AtDof4.2 EcoRI和AtDof4.2 Pst I为引物,以上述1得到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PCR产物。
AtDof4.2 EcoRIccggaattcATGAATAATTTGAATGTTTT  (序列5)
AtDof4.2 Pst I aaactgcagTTATGATTCATATTCAAAT  (序列6)
用EcoRI和PstI酶切PCR产物,得到的酶切产物与经过同样酶切的pBDGAL4连接,得到连接产物,将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得到转化子,提取转化子的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将序列表中的序列1插入pBDGAL4的EcoRI和PstI酶切位点间的载体,将该载体命名为pBD-AtDof4.2。
按照Stratagene公司的产品说明研究AtDof4.2在酵母中的转录激活活性。使用酵母菌株YRG-2,(MATa ura3-52 his3-200 ade2-101 lys2-801 trp1-901 leu2-3 112 gal4-542gal80-538 LYS2::UASGAL1-TATAGAL1 -HIS3 URA3::UAS GAL417mers(x3)-TATACYC1-lacZ,菌株的基因型)制备感受态细胞。挑取2-4个直径约3mm的酵母单菌落转接到含有30ml YPAD培养液(Clontech公司,Cat#630306)的100ml三角瓶中,30℃下200rpm振荡培养18-24hr。直至OD600大于或等于1.2。将此30ml菌液移入含有500ml YPAD培养液的1L三角瓶中,30℃下200rpm振荡培养3-5hr,室温(25℃)下2,800rpm离心5min收集菌体,菌体用超纯水清洗两次后悬浮1-2ml的TE-LiAc溶液(每10ml TE-LiAc-PEG溶液中含8ml 50%PEG3350,1ml 10×TE,1ml 10×LiAc)中,分装100μl菌悬液(感受态细胞)/1.5ml EP管。每100μl感受态细胞中加10μl沸煮的鲑鱼精(100℃煮20min后置冰上冷却)混匀,再分别加入1μl(约200ng)上述获得的pBD-AtDof4.2,然后分别加600μlTE-LiAc-PEG溶液(每10ml TE-LiAc-PEG溶液中含8ml 50%PEG3350,1ml 10×TE,1ml10×LiAc)涡旋混匀;30℃下200rpm振荡培养30min,加70μl DMSO,轻轻颠倒混匀;42℃热击15min,冰浴10min;3,000rpm离心10sec收集菌体,吸弃上清液,加0.5ml 1×TE悬浮细胞;将菌液涂于SD/-Trp培养基(Clontech公司,Cat#630308)平板上,30℃培养2-3天。将质粒pGAL4和pBD分别转化YRG-2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长出的酵母菌落转到SD/-His培养基(Clontech公司,Cat#630324)平板上进行筛选。30℃培养2天,检查生长情况并分析β-半乳糖甘酶(β-Galactosidase)的活性。YRG-2中有报告基因HIS3和LacZ,在它们的上游存在激活序列UAS可以调控HIS3和LacZ因的表达。如果融合在BD序列后的DNA编码序列具有转录激活区,那么与UAS作用的融合蛋白就可以激活HIS3和LacZ基因的表达,转化后的酵母就可以在SD/-His培养基上生长并且β-Galactosidase活性分析能显示蓝色。分别利用X-Gal和ONPG(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对β-Galactosidase酶活性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图1A为pBD-AtDof4.2转化酵母YRG2后在YPAD、SD/-His及X-gal显色情况,图1B为pBD-AtDof4.2转录活性的ONPG定量分析,其中,AtDof4.2为转化了pBD-AtDof4.2的酵母、BD为转化了pBD的酵母(阴性对照)、GAL为转化了pGAL4的酵母(阳性对照);
AtDof4.2中AtDOF4.2-BD的相对表达量为95±5%;
BD中AtDOF4.2-BD的相对表达量为3%;
GAL中AtDOF4.2-BD的相对表达量为87±14%;
由图1可见,AtDOF4.2与正(GAL)、负(BD)对照对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
实施例2、转AtDOF4.2拟南芥及其功能研究
1.AtDOF4.2基因T-DNA突变体的鉴定
T-DNA插入突变体dof4.2(CS813276)购自ABRC(Arabidopsis BiologicalResource Center)。
将野生型拟南芥和dof4.2突变体种子在培养皿生长2周后移栽(生长于22℃每天的光照为16h/8h(光照/黑暗))至盆中待开花后,取全株提取RNA做RT-PCR鉴定。
引物为AtDof4.2 5’-ATGAATAATTTGAATGTTTT-3’(序列3)
      AtDof4.2 5’-TTATGATTCATATTCAAAT-3’(序列4)
以Actin作为内参,引物为
      Actin F 5’-GAAGATTAAGGTCGTTGCACCACCTG3’
      Actin R 5’-ATTAACATTGCAAAGAGTTTCAAGGT3’
结果如图2所示,Col-0为野生型拟南芥,dof4.2为突变体,从图中可以看出,野生型中有AtDOF4.2的表达,而dof4.2突变体中没有该基因的表达,因此确认了获得的突变体。
2.AtDOF4.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
以实施例1获得的cDNA为模板,以下述Forward和Reverse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Forward:5’-ATTAGATCTATGAATAATTTGAATGTTTTTACAAATG-3’(序列7)
                Bgl II
Reverse:5’-ATAGGTACCTTATGATTCATATTCAAATTGCAACTTG-3’(序列8)
                Kpn I
得到的PCR产物经过Bgl II和Kpn I酶切,回收酶切产物,将酶切产物与经过同样酶切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OK II的载体大片段连接,得到连接产物,将连接产物转入大肠杆菌中,得到转化子,提取转化子的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将序列表中的序列1插入pROKII的CaMV 35S启动子之后的Bgl II和Kpn I酶切位点间得到的载体,将该载体命名为pROKII-AtDOF4.2,该载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将重组载体pROKII-AtDOF4.2用电击转化法导入农杆菌GV3101中,得到重组菌,提取重组菌的质粒,送去测序,结果为该质粒为pROKII-AtDOF4.2,含有该质粒的重组菌命名为GV3101/pROKII-AtDOF4.2。
挑取GV3101/pROK II-AtDOF4.2的单菌落在5mlLB中,于28℃培养8小时,再转接到200mlLB中继续培养3小时,收菌后重悬于LB培养基中得到转化液。将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ol-0的花浸泡于转化液中10秒,取出后放入MS培养基中避光培养8小时,获得T0代转化种子,将其播于含卡那霉素(50mg/L)的MS培养基上,获得30株T0代转AtDOF4.2拟南芥。
采用同样的方法将空载体pROK II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T0代转空载体拟南芥,提取RNA,反转录得到cDNA,以Forward和Reverse作为引物,未得到目的片段,表明为将空载体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
提取上述30株T0代转AtDOF4.2拟南芥植株叶的RNA,并反转录获得cDNA,进行Northern鉴定,探针为全长AtDOF4.2 cDNA,以T0代转空载体拟南芥为对照。
结果如图4A所示,由于AtDOF4.2基因在T0代转空载体拟南芥叶中表达很低,因此中只看到很浅的条带,而各个转基因株系中AtDOF4.2的表达量均较高,选取株系4和8号作进一步纯化和表型分析,分别记为4.2-4和4.2-8。鉴于T0代转空载体拟南芥中AtDOF4.2基因的转录量很低,因此为避免转化引起对照的表型变化,以下实验以野生型拟南芥为对照。
提取编号分别为4.2-4和4.2-8的T0代转AtDOF4.2拟南芥RNA,反转录得到cDNA,以Forward和Reverse作为引物,使用Tiangen公司的RealMaster Mix(SYBR Green)试剂盒进行Real-time PCR反应。将样品置于DNA engine Opticon PCR仪(MJ ReseachIncorporated)中,设定反应参数为:94℃变性2min,然后94℃15sec,56℃15sec,68℃30sec,共进行40个循环,反应结束后按照仪器说明书对结果进行分析。一共进行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拟南芥Actin基因为内标,引物为同上。
结果如4B所示,以Actin基因的转录水平为标准,
Col-0(野生型拟南芥)中AtDOF4.2的相对转录水平几乎为0;
4.2-4(T0代转AtDOF4.2拟南芥)中AtDOF4.2的相对转录水平为0.65±0.10;
4.2-8(T0代转AtDOF4.2拟南芥)中AtDOF4.2的相对转录水平为0.35±0.06;
可以看出,转基因株系4.2-4和4.2-8的相对转录水平高于野生型Col-0。
收获转基因转系4.2-4和4.2-8的T0代种子后,播于含卡那霉素(50mg/L)的MS筛选培养基上。待筛选得到的T1代植株长至4-6叶时移到蛭石上生长。将T1代单株收获后,各单株种子分别播种,用卡那霉素继续筛选以观察T2代的分离情况,如此重复数代直至获得遗传稳定的转基因纯和株系,得到编号为4.2-4的T2代转AtDOF4.2拟南芥和编号为4.2-4的T2代转AtDOF4.2拟南芥。
收获T0代转空载体拟南芥的种子,播种,获得T2代转空载体拟南芥。
3.转AtDOF4.2拟南芥和突变体dof4.2的表型分析
将编号为4.2-4的T2代转AtDOF4.2拟南芥和编号为4.2-8的T2代转AtDOF4.2拟南芥种子灭菌后平铺于1/2MS培养基,从种子萌发开始定时观察植物形态。以野生型拟南芥、T2代转空载体拟南芥和突变体dof4.2为对照。
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dof4.2为突变体,Col-0为野生型拟南芥,4.2-4为编号为4.2-4的T2代转AtDOF4.2拟南芥,4.2-8为编号为4.2-8的T2代转AtDOF4.2拟南芥;
图5A为对照和转AtDOF4.2基因株系的表型;可见突变体dof4.2和野生型对照Col-0的侧枝无显著差异,而转基因株系4.2-4和4.2-8的侧枝数明显高于对照和突变体。
图5B为各侧枝标示的示意图;标明了一、二级莲座叶分枝和一、二级茎分枝的定义。
图5C至5H分别为:5C、5D分别为一级(RI)和二级(RII)莲座叶分枝数;5E、5F分别为茎一级(CI)和二级(CII)分枝数;5G为株高;5H为第一节间长度。
图5C中,Col-0、dof4.2、4.2-4、4.2-8的一级莲座叶分枝数分别为2.2±0.8、2.4±1.0、3.7±0.7和4.1±1.0;
图5D中,Col-0、dof4.2、4.2-4、4.2-8的二级莲座叶分枝数分别为3.9±1.0、3.0±1.0、6.8±0.8和8.5±1.5;
从图5C和5D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转AtDOF4.2基因株系4.2-4和4.2-8莲座一级和二级叶分枝数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和dof4.2突变体,突变体的一级莲座叶分枝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二级莲座叶分枝数明显低于对照。
图5E中,Col-0、dof4.2、4.2-4、4.2-8的一级茎分枝数分别为2.8±1.5、3.0±1.6、3.2±1.0和3.8±1.5;
图5F中,Col-0、dof4.2、4.2-4、4.2-8的二级茎分枝数分别为5.0±1.9、5.2±1.4、8.7±5.3和12.3±3.9;
从图5E和5F中可以看出,4.2-4和4.2-8与对照和突变体相比,一级茎分枝数没有明显差异,而4.2-4和4.2-8的二级茎分枝数均显著高于对照和突变体,而突变体与野生型相似。
图5G中,Col-0、dof4.2、4.2-4、4.2-8的株高分别为27.1±6.5、25.0±5.0、22.0±3.7和24.5±5.0;
图5H中,Col-0、dof4.2、4.2-4、4.2-8的第一节间长度(第一节间长度为第一茎分枝与根的距离)分别为3.1±1.7、2.9±2.0、2.5±1.2和1.3±1.0;
从图5G和5H中可以看出,由于AtDOF4.2的过量表达抑制了顶端优势,因此2个转基因株系的株高和第一节间长度均小于野生型对照和突变体。上述表型分析说明,拟南芥转录因子AtDOF4.2与植株的莲座叶分枝数和茎分枝数相关。
野生型拟南芥和T2代转空载体拟南芥结果无显著差异。
Figure IDA0000053493100000021
Figure IDA0000053493100000031
Figure IDA0000053493100000041

Claims (10)

1.一种蛋白质,是如下(a)或(b):
(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b)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的侧枝数目相关的由(a)衍生的蛋白质。
2.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基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是如下(1)或(2)或(3)的DNA分子:
(1)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
(2)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且编码与植物的侧枝数目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3)与(1)限定的DNA序列至少具有70%、至少具有75%、至少具有80%、至少具有85%、至少具有90%、至少具有95%、至少具有96%、至少具有97%、至少具有98%或至少具有99%同源性且编码与植物的侧枝数目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含有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是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插入pROKII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得到的重组载体。
6.扩增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全长或其任意片段的引物对。
7.一种培育转基因植物的方法,是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导入目的植物中,得到转基因植物;
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表型如下1)-3)中任一一种或几种:
1)所述转基因植物的侧枝数目多于所述目的植物;
2)所述转基因植物的株高低于所述目的植物;
3)所述转基因植物的节间长度小于所述目的植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因通过权利要求4或5所述重组载体导入所述目的植物中。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枝为莲座叶分枝和/或茎分枝;
所述节间长度为第一节间长度。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植物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
所述茎分枝为二级茎分支,所述莲座叶分枝为二级莲座叶分枝。
CN201110082526.5A 2011-04-01 2011-04-01 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1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2526.5A CN102731633B (zh) 2011-04-01 2011-04-01 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82526.5A CN102731633B (zh) 2011-04-01 2011-04-01 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633A true CN102731633A (zh) 2012-10-17
CN102731633B CN102731633B (zh) 2014-03-05

Family

ID=46988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252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1633B (zh) 2011-04-01 2011-04-01 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3163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4511A (zh) * 2016-07-11 2016-09-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植物叶形、株型相关蛋白GhBRH1-L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9810182A (zh) * 2019-01-30 2019-05-28 扬州大学 BnLAX1.c基因、蛋白及其在控制甘蓝型油菜株型中的应用
CN112063629A (zh) * 2020-08-19 2020-12-11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一种樟树分枝调控因子wrky2/dib1基因的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5869A (zh) * 2009-05-11 2009-11-25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水稻分蘖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1951756A (zh) * 2007-11-09 2011-01-19 纽海姆有限公司 具有紧密生长习性的新黄瓜植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1756A (zh) * 2007-11-09 2011-01-19 纽海姆有限公司 具有紧密生长习性的新黄瓜植物
CN101585869A (zh) * 2009-05-11 2009-11-25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一种水稻分蘖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CBI: "Arabidopsis thaliana Dof-type zinc finger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AT4G21030) mRNA, complete cds", 《NCBI GENBANK: NM_118221.1》, 21 August 2009 (2009-08-21) *
李亚栋等: "植物分枝发育的调控机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vol. 11, no. 4,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pages 1 - 9 *
闫海芳等: "受多粗毛的茎枝内酯类多物质(Strigolactones)调控的植物侧枝生长", 《植物生理学通讯》, vol. 45, no. 8, 31 August 2009 (2009-08-31), pages 827 - 832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4511A (zh) * 2016-07-11 2016-09-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植物叶形、株型相关蛋白GhBRH1-L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5924511B (zh) * 2016-07-11 2019-07-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植物叶形、株型相关蛋白GhBRH1-L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9810182A (zh) * 2019-01-30 2019-05-28 扬州大学 BnLAX1.c基因、蛋白及其在控制甘蓝型油菜株型中的应用
CN112063629A (zh) * 2020-08-19 2020-12-11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一种樟树分枝调控因子wrky2/dib1基因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1633B (zh) 201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1512027A (ja) 植物のストレス耐性および老化遅延
RU2684719C2 (ru) Белок, ассоциированный с устойчивостью к болезни, и кодирующий его ген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в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и устойчивости растений к болезни
CN112226455B (zh) 一种水稻籽粒粒长和粒重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0872598B (zh) 一种棉花抗旱相关基因GhDT1及其应用
CN114560919B (zh) 一种与植物耐旱相关的转录因子VcMYB10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3980106B (zh) 调控植物种子和器官大小的小肽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13088526B (zh) 热激相关基因ZmHsf11及其在调控植物耐热性中的应用
CN101659699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GmSIK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731633B (zh) 植物侧枝数目相关转录因子AtDOF4.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6367433B (zh) 提高植物对赤霉素抑制剂敏感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2653556B (zh) 植物耐逆性相关转录因子GmWRKY78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2449154B (zh) 植物中用于胁迫耐性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14703199B (zh) 一种植物抗旱性相关的基因TaCML46及应用
CN107973844B (zh) 小麦抽穗期相关蛋白Ta-Hd4A及其应用
WO1999000501A1 (e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lating to a plant regulatory protein
CN103588867B (zh) 大豆转录因子GmMYB174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WO1998000436A1 (en) Plant plastid division genes
WO1998000436A9 (en) Plant plastid division genes
CN101987867B (zh) 一种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乙烯受体nthk1互作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0790831B (zh) 植物耐盐耐旱性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08892714B (zh) 植物耐盐相关蛋白GmLURP17及其编码基因的应用
CN111454341A (zh) 一种促进植物花器官增大的基因及其应用
CN110294795A (zh) 大豆蛋白质GmDISS2及其编码基因在调控植物耐逆性中的应用
CN113773374B (zh) 转录因子ZmbZIPa6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113801890B (zh) 蛋白质ZmbZIPc3在调控植物耐盐抗旱性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