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5238A - 用于制造具有受控厚度的玻璃板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具有受控厚度的玻璃板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5238A
CN102725238A CN2010800529956A CN201080052995A CN102725238A CN 102725238 A CN102725238 A CN 102725238A CN 2010800529956 A CN2010800529956 A CN 2010800529956A CN 201080052995 A CN201080052995 A CN 201080052995A CN 102725238 A CN102725238 A CN 102725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bsorber
glass ribbon
heating unit
hea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9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5238B (zh
Inventor
M·Y·西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r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ing Inc filed Critical Corning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25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5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2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7Forming glass sheets combined with thermal conditioning of the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 C03B18/02Forming sheets
    • C03B18/04Changing or regulat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molten glass ribb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造玻璃板的方法,包括提供处于第一温度的玻璃带,在该温度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呈现粘性特性。在邻近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处提供一个处于第二温度的吸热器,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在如下一个位置处提供多个加热元件,在该位置所述加热元件可操作地修整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将来自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热传递至所述吸热器,以及所述热的至少一部分被吸入所述吸热器。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具有受控厚度的玻璃板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09年11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264017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形成玻璃板(glass sheet)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由熔融玻璃(molten glass)形成的玻璃板的厚度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No.3,682,609(S.M.Dockerty)描述了一种用于控制由熔融玻璃形成的玻璃板的厚度的系统。在美国专利No.3,682,609的系统中,熔融玻璃沿一个成形构件的相对侧流下并在该成形构件的楔形底部汇合以形成玻璃板。所述玻璃板在一对具有面向玻璃板的前壁的相对罩之间。所述前壁是由具有高导热性、低膨胀、以及低发射率(emissivity)的材料(诸如碳化硅)制成。在所述罩内布置有流体导管,所述流体导管的喷嘴以间隔开的关系位于前壁的背侧。每个流体导管具有一个关联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有控制阀并且连接至歧管。每个流体导管向相邻的前壁的背侧区域传送冷却流体或加热流体。一般,传送的流体是空气。通过热辐射在玻璃板和前壁之间发生热交换,以便控制玻璃板的厚度。如果玻璃板的厚度轨迹表明玻璃板的宽度上的一特定区域比预期的厚,则将通过冷却与较厚区域邻近的玻璃板的区域,即冷却较薄区域,而来修正厚度轨迹。对应于邻近区域的流体导管被启动以冷却邻近区域,即,较薄区域。该专利还建议作为传送冷却流体的一种替代,将加热流体传送至前壁的背侧。在该情况下,加热流体将通过对应于较厚区域的流体导管传送。这将降低较厚区域中的粘性,然后使该区域变薄。加热流体可通过与流体导管相关联的电绕组提供。
对于上述的装置,装置的视场的分辨率由于使用中间壁的对流冷却而受到限制,所述中间壁接下来通过热传导使此效果扩散开。因此需要一种在成形期间对玻璃带的更高分辨率控制。
本发明满足这个以及其他需要。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应理解,这些方面可能相互重叠或可能不相互重叠。因此,一个方面的一部分可能落在另一方面的范围内,反之亦然。除非在本文本中有相反指出,否则不同方面应被认为在范围上相互重叠。
每一方面都由若干个实施方案示出,这些实施方案本身又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应理解,这些实施方案可能相互重叠或可能不相互重叠。因此,一个实施方案的一部分或者其具体实施方案可能落在或者可能不落在另一实施方案或者其具体实施方案的范围内,反之亦然。除非在本文本中有相反指出,否则不同方面应被认为在范围上相互重叠。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制造玻璃板的方法,包括:(A)提供处于第一温度的玻璃带,在该温度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呈现粘性特性;(B)在邻近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处提供一个处于第二温度的吸热器;(C)在如下一个位置处提供多个加热元件,在该位置处所述加热元件可操作地修整(shape)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thermal profile);以及(D)将来自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热传递至所述吸热器,以及将所述热的至少一部分吸入所述吸热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B)中,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由此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吸热器冷却。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B)中,所述第二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由此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优先被所述吸热器加热。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C)中,所述加热元件被嵌入所述吸热器中。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E)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以修整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使得在步骤(D)中,热被有区别地吸入所述吸热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E)中,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调节,使得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传递出的热的量与所述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的厚度成反比例。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E)中,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调节,使得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较薄区域传递出的热多于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较厚区域传递出的热。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E)中,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调节,使得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传递出的热的量与所述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的温度成正比例。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E)中,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调节,使得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较热区域传递出的热多于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较冷区域传递出的热。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F)监测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并且使用所述监测的结果来在步骤(E)中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G)将冷却流体传送至所述吸热器上的选定点,以修正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H)相对于所述吸热器移动所述玻璃带。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H)与步骤(D)同时发生。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步骤(A)包括:(A1)提供分立的熔融玻璃流,以及通过使所述分立的熔融玻璃流在一个成形构件的楔形底部汇合来形成玻璃带。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D)中,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楔形底部附近。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D)中,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楔形底部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玻璃板的装置,包括:(i)一个成形构件,用于形成一个玻璃带,所述成形构件包括一个具有楔形底部的楔形部,在该楔形底部处分立的熔融玻璃流汇合以形成所述玻璃带;(i i)一个吸热器,位于所述楔形底部附近,使得所述吸热器能够从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吸收热;以及(iii)多个加热元件,与所述吸热器接触或邻近,并且可操作地修整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所述吸热器具有一个表面,该表面具有覆盖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的热视场。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管,所述多个管用于将冷却流体传送至所述吸热器上的选定点。有利地,所述管位于所述吸热器后面并且不在所述玻璃带的热视场内。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吸热器被放置在所述楔形底部下方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板具有面向所述玻璃带的平坦表面。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吸热器包括一个包括陶瓷材料的板,在所述吸热器的运行温度下,所述陶瓷材料具有的热传导率为碳化硅的至少三分之一。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包括碳化硅和/或氮化硅的板。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元件被嵌入所述吸热器中。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元件在所述吸热器后面,并且不在所述玻璃带的热视场内。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元件是电阻加热元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联接至所述吸热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以监测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热电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每一个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来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加热元件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带进入所述吸热器的热视场之前收集所述带的厚度分布信息,所述厚度分布信息被反馈至所述控制器以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加热元件和/或所述冷却管的每一个的输出。
下面将更加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下面是对附图中的图的说明。所述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为了清楚和简明,所述图的某些特征和某些视图可能被按比例放大或示意示出。
图1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用于制造带有受控厚度的玻璃板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用于从玻璃带的一部分有区别地吸收热的一个吸热器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用于和图2的吸热器一起使用的带护套的加热元件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用于控制图2的吸热器的热分布图的装置的方框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2的吸热器是如何能够用于从玻璃带的一部分有区别地吸收热。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这个详细说明中,列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本发明技术人员应明了,在实践本发明时可以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在其他示例中,众所周知的特征和/或处理步骤可能没有被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另外,类似或相同的参考数字可用于标示共同或类似的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吸热器”,是指一种通过从环境中吸收热和/或将热辐射到环境来调节装置或系统的温度的设备。
图1示出了一个用于形成具有宽度W和厚度T的玻璃带113的装置100。所述装置100包括一个下拉成形构件101,该下拉成形构件101包括一个楔形部,该楔形部具有止于楔形底部107的渐缩形侧面103、105。玻璃带113开始作为两个熔融玻璃流109、111沿成形构件101的渐缩形侧面103、105流下,并且在楔形底部107汇合以形成玻璃板。熔融玻璃流109、111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将熔融玻璃传送到成形构件101内的槽中,并允许熔融玻璃以已知方式溢出所述槽,所述已知方式为诸如在美国专利No.1,829,641和3,338,696中示出的。玻璃带113被以板状形态从楔形底部107中拉出,如箭头108所示。随着玻璃带113拉出远离楔形底部107,玻璃带113冷却,玻璃从粘性状态(regime)转变为弹性状态。玻璃带113在粘性状态下的冷却模式影响玻璃带113在弹性状态下的厚度分布图。因此,重要的是控制玻璃在粘性状态的冷却,以在弹性状态中获得想要的厚度分布图。
装置100包括冷却设备115,所述冷却设备115是由吸热器201、用于加热所述吸热器201的多个加热元件207、用于监测所述吸热器201内的温度分布的多个温度传感器209、以及用于将冷却流体射流传送至所述吸热器201的多个管120制成。在工作中,吸热器201位于玻璃带113的一部分121附近。吸热器201维持在比玻璃带部分121低的温度,使得热被从所述玻璃带部分121传递到所述吸热器201并且被吸入该吸热器201。加热元件207被用于修整所述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如何修整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将取决于玻璃带部分121的温度分布图(或厚度分布图)。
考虑图5中所示的假设示例,其中玻璃带部分121具有分别带有温度T501、T503、T505、T506的区域501、503、505和506。T501、T503、T505和T506可以沿三个维度变化,但是为了简便,T501、T503、T505和T506将被考虑为单一取值。现在,假设T501>T503>T505T506,即,在玻璃带部分121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而问题是使得玻璃带部分121内的温度分布均匀。在这样的情况下,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可被修整,使得吸热器201有区别地吸收来自玻璃带部分121的热,直到T501≈T503≈T505≈T506。接下来,假设吸热器201具有分别带有温度T507、T509、T511和T513的区域507、509、511和513。吸热器区域507、509、511和513中的每一个区域都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加热元件207以及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温度传感器209。此外,假设吸热器足够靠近玻璃带121,因此区域507从玻璃带区域501吸收热,吸热器区域509从玻璃带区域503吸收热,吸热器区域511从玻璃带区域505吸收热,以及吸热器区域507从玻璃带区域506吸收热,分别如箭头515、517、519和520所示。为了实现玻璃带部分121中的T501≈T503≈T505≈T506,T501、T503、T505和T506将需要分别减小一些量a、量b、量c和量d,其中a>b>c>d。在加热器区域507、509、511、513中的加热元件207的输出可以被调节,使得T507、T509、T511、T513处于适当的设置,以分别从玻璃带区域501、503、505和506吸收预期量的热。一般,下面的关系将为真:T507<T509<T511<T513。调节在吸热器201上的温度分布使得吸热器201可有区别地从玻璃带部分121吸收热,这将被称为修整所述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
考虑所述玻璃带部分121的另一种方式是玻璃带部分121具有热区域和冷区域。为了使玻璃带部分121的温度分布图平坦,与冷区域相比,将需要从热区域传递出更多的热量。吸热器201可用于控制该热传递。通过在吸热器201上提供相对冷的区域和相对热的区域,吸热器201可有区别地从玻璃带部分121吸收热,使得玻璃带部分121内的温度分布变得更加平坦。或者,玻璃带部分121可被认为具有厚区域和薄区域。为了使得玻璃带部分121的厚度分布图平坦,将需要从薄区域传递出较多的热量,从厚区域传递出较少的热量。吸热器201还可被设计用于有区别地从玻璃带部分121吸收热,使得玻璃带部分121上的厚度变得更加均匀。
吸热器201能够有区别地从玻璃带部分121吸收热,因为它具有经修整的热分布图。玻璃带的热分布图能够在加热元件207的控制过程中被主动修整。例如,某些加热元件207能够被控制以用于使得吸热器201的某些区域相对热,而某些加热元件207能够被控制以用于使得吸热器201的某些区域相对冷。所述管(图1中的120)还可被用于将冷却流体射流传送至吸热器201上的点,以便影响所述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的形状。然而,仅通过冷却流体射流就可能修整的分辨率将不会如同借助加热元件207可能所获得的一样好。
吸热器201是一块具有高热容量和低热膨胀的材料。与玻璃带121处于相对关系的吸热器201的表面是连续的。这允许吸热器201为玻璃带部分121形成一个不受阻碍的热转储器(heat dump)。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吸热器201是板的形式,它可以如所示是平坦的,或者可具有其他形状,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吸热器201的材料是陶瓷材料,其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氮化硅和碳化硅。碳化硅是一种良好的散热体。氮化硅具有好的高温强度、抗蠕变性和抗氧化性。相比于包括碳化硅的大部分陶瓷材料,氮化硅还具有好的抗热冲击性。氮化硅的热传导率小于碳化硅的热传导率的一半。因此,氮化硅可潜在地提供一种比碳化硅更好的温度分布图。其他类型的不基于陶瓷的吸热材料,例如那些基于合金或纳米的材料,也可用于吸热器201。
图2示出了吸热器201的截面图。加热元件207被示出嵌入在吸热器201中。加热元件207可嵌入在吸热器201中,例如,通过在吸热器201中形成孔并且将加热元件207插入在孔中。在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加热元件207可邻近并且非常靠近吸热器201的表面,而不是嵌入在吸热器201中。该替代实施方案允许非常容易地更换有故障的加热元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加热元件207是由高温材料制成的耐加热元件。高温材料可以是惰性材料,例如,抗氧化的材料。合适的高温材料的实施例包括铂、铂合金以及贵金属合金。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加热元件207都是由高温材料制成的导线。加热元件207可以是线性加热元件或非线性加热元件。如果加热元件207是线性加热元件,可以通过在相邻的加热元件207之间的精密间隔来实现对吸热器201上的温度分布图的微调控制。
加热元件207可以带有或不带有护套被嵌入在吸热器201中,这取决于吸热器201的材料。例如,如果吸热器201的材料是电绝缘体诸如氮化硅,则加热元件将不需要护套。另一方面,如果吸热器201的材料是电导体诸如碳化硅,则加热元件将需要护套。图3示出了一个带护套的加热元件207的实施例,该加热元件包括高温导体(或线300),所述高温导体(或线)被高温绝缘体302围绕,所述高温绝缘体被一个高温护套304围绕。例如,高温导体300可由铂、铂合金、贵金属合金等制成。高温绝缘体302可由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铪、氧化铍等制成。高温护套304可由铂合金或其他高温金属或合金制成。可使用其他适合用作高温导体、高温绝缘体和高温护套的材料。
温度传感器209被至少部分地嵌入在图2中的吸热器201内。温度传感器209可被嵌入在吸热器201内,例如,通过在吸热器板201中形成孔并且将温度传感器209至少部分地插入在孔中。在替代实施方案中,温度传感器209可被安装在吸热器201的表面上。温度传感器209可以是例如热电偶或热敏电阻。一般,希望的是,温度传感器209由插入氧化气氛(oxidizing atmosphere)并且能够承受高温的材料制成。在温度传感器209是高温热电偶的情况下,热电偶可由铂、铂合金、或贵金属合金等制成。如在加热元件207的情况中,取决于吸热器201的材料,在温度传感器209(例如,热电偶)和吸热器201之间可能需要或可能不需要电绝缘。在需要电绝缘的情况下,诸如如果吸热器201的材料是碳化硅,则对于温度传感器209可使用类似方法来罩住所述加热器207。
加热元件207被设计用于产生热。例如,如果加热元件207是抗加热元件,则电功率可被传送至加热元件207以使得该加热元件207产生热。加热元件207产生的热被消散至吸热器201。图4示出了温度传感器209和加热元件207联接至控制器400。控制器400具有三个功能:温度读取、功率指令和功率输出。控制器400从温度传感器209接收输出信号。输出信号被用于为吸热器201创建目前的热分布图。吸热器201的目前的热分布图被与吸热器201的预期热分布图比较。接下来,控制器400相应地调节到加热元件207的输出功率。通过信号-输出控制反馈环路,控制器400调节目前的热分布图以匹配预期的热分布图。如上解释的,吸热器201的预期的热分布图将受玻璃带部分(图1中的121)的温度或厚度分布图的支配。
在图2中,吸热器201被示为一个平坦的矩形板。在替代实施方案中,吸热器201的将与玻璃带部分(图1中的121)处于相对关系的表面或者吸热器201可具有非平坦形状,例如弯曲形状,以最大化吸热器201和玻璃带部分(图1中的121)之间的辐射视角因数(radiation view factor)。辐射视角因数是离开玻璃带部分(图1中的121)的所述表面的热能与到达吸热器201的所述表面的热能的比值,完全由吸热器201和玻璃带部分(图1中的121)的几何因子决定。吸热器201的厚度将视吸热器的材料的传导率而定。通常,吸热器的材料的热传导率越低,所要求的吸热器的厚度越薄。例如,氮化硅制成的吸热器的厚度可以是碳化硅制成的吸热器的厚度的一半,并且传送与碳化硅相等的热通量(q),其中q=KΔT/X,K是热传导率,ΔT是温度差,以及X是基材的厚度。例如,如果需要1英寸(2.54厘米)厚度的碳化硅来传送一个特定的q,则将需要0.5英寸(1.27厘米)的氮化硅来传送相同的q。
返回图1,如上所述,制造玻璃板的方法包括形成玻璃带113。在形成玻璃带113时,吸热器201位于玻璃带113的一部分121附近,使得热通过辐射被从玻璃带部分121传递到吸热器201。吸热器201本质上用作一个用于玻璃带部分121的热转储器。所述玻璃带部分121一般处在玻璃呈现粘性特性的温度,而吸热器201处于的温度低于所述玻璃带部分121的温度。所述玻璃带部分121的位置将一般在楔形底部107的附近(在楔形底部107上方或下方),其中玻璃仍可能处在粘性状态。吸热器201的宽度决定该吸热器201将对于其充当玻璃带121的热转储器的玻璃带部分121的宽度。一般,吸热器201的宽度类似于玻璃带113的宽度,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短于或长于玻璃带113的宽度。
吸热器201有区别地从玻璃带部分121吸收热。如上所述,有区别的吸收是由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决定的,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可由加热元件207以及可选地由来自管120的冷却流体射流控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是这样的:它使得从玻璃带121的不同区域传递到吸热器201的热的量与那些区域中的玻璃的厚度成反比例。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是这样的:它使得从玻璃带部分121的较薄区域传递到吸热器的热多于从玻璃带部分121的较厚区域传递到吸热器201的热。最后结果可以是吸热器201有区别地从玻璃带部分121吸收热,使得玻璃带部分121的温度分布图或厚度分布图更加均匀。
随着玻璃带113移动远离成形构件101的楔形底部107,具有经修正的温度或厚度分布图的玻璃带部分121将随着玻璃带113移动。新的玻璃带部分将取代旧的玻璃带部分121。如上对于旧的玻璃带部分121所解释的,热能够由吸热器201从新的玻璃带部分有区别地吸收。该过程能够对于与吸热器201邻近的每一个新的玻璃带部分重复,因为玻璃带113连续移动远离楔形底部107。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安装有一个传感器或多个传感器以监测在玻璃带进入吸热器的热视场之前的位于该吸热器上方的玻璃带的厚度,在玻璃带的宽度上的厚度分布信息被反馈到加热元件和/或冷却流体管的控制系统,以优先调节所述吸热器的温度分布,由此在玻璃带穿过吸热器的热视场通过时有效地调节玻璃带的温度和/或厚度。
具有经修整的热分布图的吸热器201能够被单独用来控制玻璃带部分121的厚度。或者,具有经修整的热分布图的吸热器201可与来自管120的冷却流体射流一起用来控制玻璃带部分121的厚度。如前所述,冷却流体射流将对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的形状具有影响,尽管这样的影响可以是球形性质,但是加热元件207将会依赖于对所述热分布图的形状的微调控制。管120可以类似于美国专利No.3,682,609中所述的流体导管,并且可经由一个流量计(未示出)和控制阀(未示出)连接至一个歧管(未示出)。管120传送的流体可以是空气。吸热器201将用来代替美国专利No.3,682,609中的中间壁。应指出,修整所述吸热器201的热分布图以实现玻璃带部分121的厚度控制将需要一些关于玻璃带部分121的温度分布或厚度分布图的知识。这可包括对玻璃带部分121的主动测量或者可基于使用一组特定的工艺设置和参数所获得的历史数据。
吸热器组件201可以是具有一个足以覆盖玻璃带部分121的宽度的宽度的单个单元,其中玻璃带部分121的宽度可以与玻璃带113的宽度W相同或不同。或者,吸热器201可具有模块化构造,其中多个模块可被布置为相互邻近以形成具有预期宽度的吸热器201。或者,可仅仅在要求厚度控制的玻璃带113的多个部分中分立地布置多个模块。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还可能的是,吸热器的温度被以这样的方式控制,使得面向玻璃带的吸热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的温度高于吸热器的热视场内的玻璃带的对应区域。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热被从吸热器传递到玻璃带,有效地提高暴露区域的温度和玻璃粘性,从而在玻璃带被拉出时减小其厚度。
尽管本发明已参照有限数目的实施方案被描述,但受益于本公开文本,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设计出不偏离如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范围的其他实施方案。相应地,本发明的范围应仅由随附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28)

1.一种制造玻璃板的方法,包括:
(A)提供处于第一温度的玻璃带,在该温度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呈现粘性特性;
(B)在邻近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处提供一个处于第二温度的吸热器;
(C)在如下一个位置处提供多个加热元件,在该位置所述加热元件可操作地修整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以及
(D)将来自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热传递至所述吸热器,以及将所述热的至少一部分吸入所述吸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所述第二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B)中,所述第二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所述加热元件被嵌入所述吸热器中。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E)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以修整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使得在步骤(D)中,热被有区别地吸入所述吸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中,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调节,使得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传递出的热的量与所述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的厚度成反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中,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调节,使得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较薄区域传递出的热多于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较厚区域传递出的热。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中,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调节,使得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上的多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传递出的热的量与所述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的温度成正比例。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E)中,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被选择性地调节,使得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较热区域传递出的热多于从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较冷区域传递出的热。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F)监测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并且使用所述监测的结果来在步骤(E)中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加热元件中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G)将冷却流体传送至所述吸热器上的选定点,以修正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的形状。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H)相对于所述吸热器移动所述玻璃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H)与步骤(D)同时发生。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
(A1)提供分立的熔融玻璃流,以及通过使所述分立的熔融玻璃流在一个成形构件的楔形底部汇合来形成玻璃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楔形底部附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所述玻璃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楔形底部下方。
17.一种用于制造玻璃板的装置,包括:
一个成形构件,用于形成一个玻璃带,所述成形构件包括一个具有楔形底部的楔形部,在该楔形底部处分立的熔融玻璃流汇合以形成所述玻璃带;以及
一个吸热器,位于所述楔形底部附近,使得所述吸热器能够从所述玻璃带的至少一部分吸收热;以及
多个加热元件,与所述吸热器接触或邻近,并且可操作地修整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多个管,所述多个管用于将冷却流体传送至所述吸热器上的选定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热器被放置在所述楔形底部下方的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热器是一个包括陶瓷材料的板,在所述吸热器的运行温度下,所述陶瓷材料具有的热传导率为碳化硅的至少三分之一。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热器是一个包括碳化硅和/或氮化硅的板。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元件被嵌入所述吸热器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7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元件不在所述玻璃带的热视场内。
24.根据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元件是电阻加热元件。
25.根据权利要求17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联接至所述吸热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以监测所述吸热器的热分布图。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是热电偶。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每一个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来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加热元件的每一个加热元件的输出。
28.根据权利要求17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传感器,用于在所述带进入所述吸热器的热视场之前收集所述带的厚度分布信息,所述厚度分布信息被反馈至所述控制器以选择性地调节所述加热元件和/或所述冷却管的每一个的输出。
CN201080052995.6A 2009-11-24 2010-11-01 用于制造具有受控厚度的玻璃板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6401709P 2009-11-24 2009-11-24
US61/264,017 2009-11-24
PCT/US2010/054964 WO2011066064A2 (en) 2009-11-24 2010-11-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glass sheet with controlled thickne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5238A true CN102725238A (zh) 2012-10-10
CN102725238B CN102725238B (zh) 2015-07-01

Family

ID=4406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9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238B (zh) 2009-11-24 2010-11-01 用于制造具有受控厚度的玻璃板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685264B2 (zh)
KR (1) KR101846035B1 (zh)
CN (1) CN102725238B (zh)
TW (1) TWI547448B (zh)
WO (1) WO2011066064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6430A (zh) * 2014-07-17 2017-03-2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玻璃带的方法
CN107771165A (zh) * 2015-04-17 2018-03-0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热增强的玻璃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08025938A (zh) * 2015-12-22 2018-05-11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板状玻璃制造装置及板状玻璃制造方法
TWI675012B (zh) * 2014-09-22 2019-10-21 美商康寧公司 玻璃製造設備及方法
CN110494398A (zh) * 2017-04-04 2019-11-2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对玻璃制造工艺中的玻璃带进行快速冷却的设备和方法
US11512015B2 (en) 2016-11-23 2022-11-29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lass ribbon thermal contro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8020A1 (en) * 2011-06-17 2012-12-20 Robert Delia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glass ribbon
TWI591026B (zh) * 2011-11-30 2017-07-11 康寧公司 用於自連續移動之玻璃帶移除邊緣部分之設備及方法
US8931309B2 (en) 2012-03-27 2015-01-13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thermal decoupling of a forming body in a glass making process
US9315408B2 (en) * 2012-11-16 2016-04-19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fabricating continuous glass ribbons
US8904822B2 (en) 2012-11-06 2014-12-09 Corning Incorporated Thickness control of substrates
US9290403B2 (en) 2013-02-25 2016-03-22 Corning Incorporated Repositionable heater assemblies for glass production lines and methods of managing temperature of glass in production lines
KR20160090324A (ko) * 2013-11-26 2016-07-29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유리 제조 장치 및 유리 리본 제조 방법
US9919944B2 (en) * 2014-08-15 2018-03-20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US9556051B2 (en) * 2014-09-22 2017-01-31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the thickness wedge in a glass ribbon
WO2017034975A1 (en) * 2015-08-21 2017-03-0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glass
WO2017176868A1 (en) * 2016-04-05 2017-10-12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glass ribbon
DE102018111543A1 (de) 2017-05-22 2018-11-22 Schott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Dickenkontrolle eines Materialbands
TW201904891A (zh) * 2017-06-14 2019-02-01 美商康寧公司 用於冷卻玻璃帶的設備和方法
WO2019173358A1 (en) * 2018-03-06 2019-09-12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ubstrate thickness
KR102271187B1 (ko) * 2019-10-14 2021-07-01 주식회사 아밀이엔지 판유리를 원료로 하는 다단 가열식 박판유리 연속 드로잉 장치
CN113045184B (zh) * 2021-01-29 2023-03-21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基板制造厚度精调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2609A (en) * 1969-10-06 1972-08-08 Corning Glass Works Controlling thickness of newly drawn glass sheet
US20070028681A1 (en) * 2005-07-27 2007-02-08 Goforth Douglas E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shape of an article
CN101012098A (zh) * 2007-01-24 2007-08-08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成型中的温度均匀装置以及温度均匀方法
CN101228094A (zh) * 2005-07-21 2008-07-23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控制的冷却制造玻璃片的方法
CN101312918A (zh) * 2005-09-22 2008-11-2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低水平翘曲的平坦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1336366A (zh) * 2005-12-20 2008-12-3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刻画玻璃带特性的方法和装置
US20090226733A1 (en) * 2008-01-21 2009-09-10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glass substrate and glass substr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3625Y2 (zh) * 1985-07-01 1989-10-12
JPH05124827A (ja) * 1991-10-31 1993-05-21 Hoya Corp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2001031434A (ja) 1999-07-19 2001-02-06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板ガラス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装置
JP4821260B2 (ja) * 2005-10-20 2011-11-24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液晶板ガラス用加熱装置および液晶板ガラス用炉ならびに液晶板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82609A (en) * 1969-10-06 1972-08-08 Corning Glass Works Controlling thickness of newly drawn glass sheet
CN101228094A (zh) * 2005-07-21 2008-07-23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控制的冷却制造玻璃片的方法
US20070028681A1 (en) * 2005-07-27 2007-02-08 Goforth Douglas E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shape of an article
CN101312918A (zh) * 2005-09-22 2008-11-2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低水平翘曲的平坦玻璃的制造方法
CN101336366A (zh) * 2005-12-20 2008-12-3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刻画玻璃带特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12098A (zh) * 2007-01-24 2007-08-08 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成型中的温度均匀装置以及温度均匀方法
US20090226733A1 (en) * 2008-01-21 2009-09-10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glass substrate and glass substrat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6430A (zh) * 2014-07-17 2017-03-2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玻璃带的方法
CN106536430B (zh) * 2014-07-17 2020-01-03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玻璃带的方法
TWI675012B (zh) * 2014-09-22 2019-10-21 美商康寧公司 玻璃製造設備及方法
CN107771165A (zh) * 2015-04-17 2018-03-06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热增强的玻璃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07771165B (zh) * 2015-04-17 2020-12-01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热增强的玻璃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08025938A (zh) * 2015-12-22 2018-05-11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板状玻璃制造装置及板状玻璃制造方法
US11512015B2 (en) 2016-11-23 2022-11-29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lass ribbon thermal control
CN110494398A (zh) * 2017-04-04 2019-11-2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对玻璃制造工艺中的玻璃带进行快速冷却的设备和方法
US11261118B2 (en) 2017-04-04 2022-03-01 Corning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pid cooling of a glass ribbon in a glass making process
CN110494398B (zh) * 2017-04-04 2022-08-12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对玻璃制造工艺中的玻璃带进行快速冷却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5238B (zh) 2015-07-01
JP2013512171A (ja) 2013-04-11
TWI547448B (zh) 2016-09-01
JP5685264B2 (ja) 2015-03-18
WO2011066064A2 (en) 2011-06-03
KR101846035B1 (ko) 2018-04-05
KR20120102720A (ko) 2012-09-18
TW201125828A (en) 2011-08-01
WO2011066064A3 (en)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5238A (zh) 用于制造具有受控厚度的玻璃板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48164B (zh) 用于控制平板厚度的方法和装置
US6076375A (en)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glass stream
US8113018B2 (en)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glass forming materials in forehearths
CN201942738U (zh) 真空退火炉加热装置
CA1261942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thermal regulation of a moving fluid mass
CN100512569C (zh) 电伴随加热
CN106122664A (zh) 高温管道加热保温模块
CN104702148B (zh) 一种供电装置及供电系统
JP6810909B2 (ja) 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A2763578C (en) A method for supplying combustion air to a flue gas air preheater, a preheating apparatus, and an air guide sleeve
CN205528385U (zh) 一种用于玻璃成型区厚度调整风加热装置
CN110719895A (zh) 玻璃制造设备和方法
CN210528999U (zh) 感应线圈加热炉
CN216273743U (zh) 一种柔性玻璃的应力消除装置及退火装置
CN106381575A (zh) 一种碳纤维高低温同炉碳化工艺
CN210048822U (zh) 带钢冷却设备及带钢生产线
CN208735902U (zh) 一种高功率ptc空气加热器
CN102427624B (zh) 用夹层气流调温的电感式加热物料管
CN201344629Y (zh) 一种热油集中供给系统
CN203833805U (zh) 一种光学玻璃条料粗退火设备
CN211015168U (zh) 一种加热带的调温机构
CN219756520U (zh) 用于空调器的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18642623U (zh) 可精确控制厚度的超薄盖板玻璃生产系统
CN201941144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感应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