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4727A - 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4727A
CN102724727A CN201210201425XA CN201210201425A CN102724727A CN 102724727 A CN102724727 A CN 102724727A CN 201210201425X A CN201210201425X A CN 201210201425XA CN 201210201425 A CN201210201425 A CN 201210201425A CN 102724727 A CN102724727 A CN 102724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ccess point
signal intensity
data
work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14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4727B (zh
Inventor
马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14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4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4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727A/zh
Priority to US13/906,024 priority patent/US2013033614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4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4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判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切换门限;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上,其中,所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中检测出的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该技术方案通过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道中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使得AP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无线上网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是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设备,是移动终端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覆盖范围在几十米至上千米不等,目前主要支持WiFi技术标准,其下行可以与WiFi工作站(STA,Station)连接,作为用户接入WAN的接入设备,如:用户的笔记本作为STA连接到运营商的AP;或者,AP作为用户接入LAN的接入设备,如:AP的通过路由方式,在连接到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或者其他宽带方式上网,。
由于AP是无线设备,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同性质无线信号的干扰,如其他AP设备在工作状态下对当前AP的干扰。由于其他AP设备的发射功率,与当前AP之间相距很近等原因,导致当前AP受到极大干扰,导致接收到正确数据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用户无线上网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对同性质无线干扰信号的强度进行判断,动态选择同性质干扰较低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提高了传输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无线上网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判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切换门限;
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上,其中,所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中检测出的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判断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切换门限;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上,其中,所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中检测出的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芯片中接入点释放当前的工作信道;
芯片中工作站在不同于所述当前的工作信道的信道上与上行接入点建立连接;
所述芯片中接入点选择所述工作站与上行接入点建立通信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
所述芯片中接入点与所述芯片中工作站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芯片;
所述芯片包括:接入点模块和工作站模块;
所述接入点模块:用于释放当前的工作信道;选择所述工作站模块与上行接入点建立通信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与所述芯片中工作站模块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在不同于所述当前的工作信道的信道上与上行接入点建立连接;与所述芯片中接入点模块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道中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使得AP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无线上网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流程简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流程简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示意简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示意简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流程简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AP开机后选择了工作信道后,不能随着环境的变换选择更优的工作信道,导致AP在工作信道收发数据的效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能够有效克服上述问题,AP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其它AP发送数据包的信号强度,选择其它AP对该AP干扰最小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在信道质量下降到一定门限时,可以智能的更换工作信道,为用户提供更优的上网服务。具体说明参考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其中,步骤101中所说的AP是指针对执行步骤101的AP来说的干扰AP,步骤101中所说的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对于工作在当前信道的AP造成干扰。为了方便理解,后续可以将步骤101中所说的AP称为“干扰AP”。
步骤101中执行检测的AP能够接收到干扰AP发送数据,或者发送给干扰AP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未加密的数据包,或者是干扰AP发送的信标(Beacon)帧,或者是干扰AP发送的侦测响应(Probe Response)。
步骤102:判断检测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切换门限,如果是,执行步骤103;
通过执行步骤102使得执行AP可以判断出在当前工作信道上,干扰AP发送的信号强度对工作信道的干扰非常严重,执行AP需要避开当前使用的工作信道,选择干扰较小的其它信道作为工作信道。若步骤102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小于切换门限,则表示当前的工作信道环境还可以,可以保证通信质量,因此,可以不做处理结束。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执行AP过于频繁的切换信道,保证执行AP能够对信道环境做更为准确的判断,步骤102的具体执行过程也可以包括:
判断检测的干扰AP的信号强度是否有N次大于切换门限,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
或者,判断N次检测的干扰AP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是否大于切换门限,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
需要理解的是,切换门限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决定,本发明实施例不具体限定。
步骤103: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其中,有效信道可以理解为执行AP可以选择切换到的信道(Channel),对应不同的地区,执行AP可以使用的信道是有区别的,例如有些地区可用的信道集合是从信道1至信道13;有些地区支持的信道集合是从信道1至信道14,如:日本;有些地区建议使用非重叠的WiFi信道组合,具体可用是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也有些地区建议使用非重叠的WiFi信道组合包括:信道1,信道5,信道9,和信道13。因此,执行AP在执行步骤103时,就需要在排除当前工作信道的其它可选择的信道上进行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假设执行AP当前工作信道是信道6,以日本的WiFi信道组合规定为例,则当前的有效信道具体是包括:排除了信道6以外的信道1至信道5,和信道7至信道14,执行AP的有效信道有13条。或者,仍假设执行AP当前工作信道是信道6,以WiFi信道组合规定重叠的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为例,则当前的有效信道包括:信道1和信道11。以上是对有效信道便于理解的举例,并非穷举,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举例容易的得出对于不同WiFi信道组合中对应的有效信道。
步骤104: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上,其中,所说的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中检测出的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
通过执行步骤104将执行AP的工作信道切换到干扰较小的有效信道上,使得执行AP可以避开信号干扰很大的信道,因此执行AP可以选择更好的无线信道环境,保证通信的顺畅。如果有效信道上都存在干扰AP,但是有部分信道干扰强度低于切换门限,则切换到干扰最小的有效信道上。如果都有效信道都存在干扰,并且所有信道干扰强度超过切换门限,可以不启动切换。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的说明,该方法通过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道中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使得AP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无线上网体验。
进一步,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5:若有效信道中包含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信道,则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没有发现干扰AP的信道上。
其中,步骤105中所说的“若有效信道中包含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信道”,表明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有效信道的信道环境非常好,干扰AP对执行AP此时不构成干扰,因此,优选的可以将执行AP的工作信道切换到该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有效信道上。
如果有效信道中包含有多于一个的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信道,则执行AP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工作信道;若不采用随机选择的方式,也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选择,此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该方法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相似,都采用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切换信道到干扰较小的信道上。区别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方法是在基于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更完善的,更智能的切换信道方案。具体参考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启动定时器,间隔设定时间后触发执行步骤202;
步骤202: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
其中,对于AP(不论是执行AP,或者是干扰AP)发送的数据常见的有三种类型,但不限于以下举例的三种类型:
一类是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包,可以是不加密的,因此,在相同信道上的所有AP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可以检测出该数据包的信号强度;
一类是用于被动侦听的数据包,具体可以是AP Beacon帧。WiFi STA来到某一个信道后,接收该信道上的数据,如果发现有某个AP Beacon帧(广播包),并进行解调和译码处理。然后根据接收到的Beacon数据,可以计算出接收到的Beacon数据的信噪比,接收信号强度等数据。其中,通常AP会在每100ms(可配置,或者更长)发出一个Beacon广播包。
一类是用于主动侦听的数据包,具体可以AP发送的Probe Response。WiFi STA来到某一个信道后,主动发出Probe Request广播数据包,按照WiFi协议要求,所有收到此Probe Request的AP都应该立即反馈Probe Response数据包,并在数据包中把AP的相关配置信息告诉STA。这样WiFi STA就知道在此信道上是否有可用的AP,并且能够根据接收到的Probe Response数据包,可以计算出接收到的Probe Response数据包的信噪比,接收信号强度等数据。相比被动侦听而言,主动侦听的好处是AP反映速度快。
步骤203:若在当前工作信道上N次检测到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则检测有效信道中的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其中,步骤203中检测了N次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都大于切换门限,说明干扰AP对当前工作信道的干扰非常大,影响到了工作信道上的通信服务,因此,执行AP对除了当前工作信道以外的信道进行测量,寻找干扰较小的信道环境。还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3也可以有其它替代操作,如:若在当前工作信道上N次检测到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大于切换门限,则检测有效信道中的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想到的其它替换方案此次不一一举例。
对于执行AP中还包括有WiFi STA模块的设备,由于执行AP工作频率与WiFi STA的工作频率之间有干扰,为了降低具有执行AP模块和WiFi STA模块的设备自身模块的干扰。例如:以中国的13个信道标准为例,假设设备中WiFi STA模块的当前的工作信道是信道6,执行AP模块当前的工作信道是信道1,执行AP模块执行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3之后,执行AP当前的有效信道具体可以是排除了自身的工作信道(即信道1),且与WiFi STA模块的当前的工作信道是信道6之间间隔M个信道(假设M的取值为3),则执行AP模块当前的有效信道包括:信道2、信道11、信道12、和信道13;执行AP模块切换信道后可选的信道为上述4个信道。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信道标准,M的取值,以及当前的工作信道的具体数值,仅仅是为例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举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步骤204:断开与执行AP连接的WiFi工作站;
具体可以是,执行AP主动发送断开连接(Disassociate)消息,释放与执行AP连接的WiFi STA,同时释放出执行AP当前的工作信道。
步骤205:将工作频率切换到在有效信道中测量出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的信道频率上,并配置相应的WiFi参数,周期性的在切换的新信道上广播Beacon帧。
上述步骤204至步骤205是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在有效信道中测量出的信号强度最小的信道上的一种实现形式,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协议或标准设计具体切换信道的实现方法,此处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其中,如果有效信道中包含没有发现干扰AP的信道,可以认为该信道中信号强度最小,可以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该信道上,如果没有发现干扰AP的有效信道有多个,则可以随机选择一个作为工作信道。
若所有有效信道上都检测到干扰AP发送的数据,则选择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最小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因为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越小,表示在该信道上的干扰越小,将该信道作为执行AP的工作信道会有更好的无线环境,保证通信质量。
如果在有效信道都存在干扰,但是有部分信道干扰强度低于切换门限,则切换到干扰最小的信道上;如果在有效信道都存在干扰,并且所有信道干扰强度超过切换门限,则不启动切换。如果一个信道上存在多个干扰AP,则该信道上的干扰值为干扰最大的AP的信号能量数值。
经过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5使得执行AP成功的避开了干扰大的无线信道,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对于与执行AP相连接的WiFi STA,由于WiFi STA具有自动重连功能,当在步骤204中与执行AP断开连接后,STA会尝试在所有的Channel上,搜索可用的AP,并优先使用最近连接过的AP进行重新连接,这样,当在其他Channel上发现了上次连接过的AP后,会优先进行连接。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的说明,该方法通过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在有效信道中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使得AP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无线上网体验。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301,判断单元302,第二检测单元303,和切换单元304。
第一检测单元301,用于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
其中,第一检测单元301中所说的AP是指针对执行步骤101的AP来说的干扰AP,第一检测单元301中所说的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对于工作在当前信道的AP造成干扰。为了方便理解,后续可以将第一检测单元301中所说的AP称为“干扰AP”。
执行检测的AP能够接收到干扰AP发送数据,或者发送给干扰AP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未加密的数据包,或者是干扰AP发送的信标(Beacon)帧,或者是干扰AP发送的侦测响应(Probe Response)。
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检测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切换门限;
通过判断单元302使得执行AP可以判断出在当前工作信道上,干扰AP发送的信号强度对工作信道的干扰非常严重,执行AP需要避开当前使用的工作信道,选择干扰较小的其它信道作为工作信道。若判断单元302判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小于切换门限,则表示当前的工作信道环境还可以,可以保证通信质量,因此,可以不做处理结束。
第二检测单元303,用于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其中,有效信道可以理解为执行AP可以选择切换到的信道(Channel),对应不同的地区,执行AP可以使用的信道是有区别的,例如有些地区可用的信道集合是从信道1至信道13;有些地区支持的信道集合是从信道1至信道14,如:日本;有些地区建议使用费重叠的WiFi信道组合,具体可用是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也有些地区建议使用非重叠的WiFi信道组合包括:信道1,信道5,信道9,和信道13。因此,第二检测单元303用途就需要在排除当前工作信道的其它可选择的信道上进行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假设执行AP当前工作信道是信道6,以日本的WiFi信道组合规定为例,则当前的有效信道具体是包括:排除了信道6以外的信道1至信道5,和信道7至信道14,执行AP的有效信道有13条。或者,仍假设执行AP当前工作信道是信道6,以WiFi信道组合规定重叠的信道1,信道6,和信道11为例,则当前的有效信道包括:信道1和信道11。以上是对有效信道便于理解的举例,并非穷举,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举例容易的得出对于不同WiFi信道组合中对应的有效信道。
切换单元304,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效信道上,其中,所说的其中一个效信道中检测出的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的信道上。
通过切换单元304将执行AP的工作信道切换到干扰较小的有效信道上,使得执行AP可以避开信号干扰很大的信道,因此执行AP可以选择更好的无线信道环境,保证通信的顺畅。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的说明,该方法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切换单元在有效信道中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使得AP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无线上网体验。
进一步,切换单元304,具体还可以用于若有效信道中包含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信道,则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没有发现干扰AP的信道上。
其中,切换单元304中所说的“若有效信道中包含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信道”,表明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有效信道的信道环境非常好,干扰AP对执行AP此时不构成干扰,因此,优选的可以将执行AP的工作信道切换到该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有效信道上。
如果有效信道中包含有多于一个的没有检测到干扰AP的信道,则执行AP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工作信道;若不采用随机选择的方式,也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选择,此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该装置与实施例三提供的装置相似,都采用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切换信道到干扰较小的信道上。区别之处在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方法是在基于与实施例三相同的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更完善的,更智能的切换信道方案。具体参考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定时器401,第一检测单元402,判断单元403,第二检测单元404,和切换单元405。
定时器401,用于间隔设定时间后通知第一检测单元402;
第一检测单元402,用于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
判断单元403,用于判断检测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切换门限;
第二检测单元404,具体用于若在当前工作信道上N次检测到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都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其中,判断单元403判断出检测了N次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都大于切换门限,说明干扰AP对当前工作信道的干扰非常大,影响到了工作信道上的通信服务,因此,执行AP对除了当前工作信道以外的信道进行测量,寻找干扰较小的信道环境。
对于执行AP中还包括有WiFi STA模块的设备,由于执行AP工作频率与WiFi STA的工作频率之间有干扰,为了降低具有执行AP模块和WiFi STA模块的设备自身模块的干扰。例如:以中国的13个信道标准为例,假设设备中WiFi STA模块的当前的工作信道是信道6,执行AP模块当前的工作信道是信道1,执行AP模块执行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3之后,执行AP当前的有效信道具体可以是排除了自身的工作信道(即信道1),且与WiFi STA模块的当前的工作信道是信道6之间间隔M个信道(假设M的取值为3),则执行AP模块当前的有效信道包括:信道2、信道11、信道12、和信道13;执行AP模块切换信道后可选的信道为上述4个信道。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信道标准,M的取值,以及当前的工作信道的具体数值,仅仅是为例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举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切换单元405具体可以包括:断开单元4051,和切换信道单元4052;
其中,断开单元4051,用于断开与执行AP连接的WiFi STA;
具体可以是,断开单元4051主动发送断开连接(Disassociate)消息,释放与执行AP连接的WiFi STA,同时释放出执行AP当前的工作信道。
切换信道单元4052,用于将工作频率切换到在有效信道中测量出的信号强度最小的信道的频率上,并配置相应的WiFi参数,周期性的在切换的新信道上广播Beacon帧。
其中,如果有效信道中包含没有发现干扰AP的信道,可以认为该信道中信号强度最小,可以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该信道上,如果没有发现干扰AP的有效信道有多个,则可以随机选择一个作为工作信道。
若所有有效信道上都检测到干扰AP发送的数据,则选择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最小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因为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越小,表示在该信道上的干扰越小,将该信道作为执行AP的工作信道会有更好的无线环境,保证通信质量。
上述断开单元4051和切换信道单元4052使得执行AP成功的避开了干扰大的无线信道,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工作信道。对于与执行AP相连接的WiFi STA,由于WiFi STA具有自动重连功能,当在步骤204中与执行AP断开连接后,STA会重新尝试与原来的执行AP重连,如果再次发现原来的执行AP,则会根据原来的执行AP重新分配的信道(该信道即执行AP切换后的信道),与原来的执行AP建立连接。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的说明,该方法通过第一检测单元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AP发送数据信号强度,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第二检测单元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AP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切换单元在有效信道中选择干扰较小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使得AP具有更高的信号传输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无线上网体验。
其中,实施例三、四种说明的装置的详细说明也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二中说明的方法。
实施例五
对于支持WiFi Offload的单芯片工作场景,一个WiFi芯片集成了AP和STA,AP和STA此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工作在同一信道下。若该WiFi芯片仅开启了AP功能,而STA功能当前还处于关闭状态,或者STA虽然开启,但是没有连接到上行的AP,且AP的工作信道是信道X(Channel X);之后,STA功能开启,与STA连接的上行AP欲为该STA分配的信道为信道Y(Channel Y),则为了保证此时芯片中AP与STA都可以正常工作,此时芯片中的AP断开Channel X,芯片中STA与上行AP在Channel Y上建立连接,芯片中AP将Channel Y作为工作信道,在该信道上发送Beacon帧。上述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实施的场景之一,并非穷举。还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单芯片中包括有AP与STA的场景,若多芯片情况下AP与STA任然采用时分复用的情况,共用同一工作信道的情况,仍然属于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同的构思。
对于单芯片中STA工作信道与芯片中AP工作信息不一致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信道的方案,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芯片中AP释放当前的工作信道,假设当前的工作信道为Channel X;
步骤502:芯片中STA在Channel Y与上行AP建立连接;其中,信道Y与信道X不是相同信道;
其中,上行AP与芯片中AP需要区别理解,上行AP是指独立于芯片的,即外部设备,在网络中处于STA上层的AP,STA上行需要与外部的AP连接,且,根据现有的协议,STA使用的工作信道是由上行AP分配的。因此,步骤502中所说的Channel Y是由上行的AP分配的。
其中,根据现有的协议,芯片中STA与上行AP建立连接的具体操作可以包括:
步骤5021:STA与上行AP交互,获取上行AP信息;
其中,步骤5021的具体操作可以是采用侦测请求/侦测响应(Probe request/Probe response,或者,简称Proactive)从而获取可用的上行AP信息。该操作过程可以具体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步骤5022:STA与上行AP的鉴权和身份验证,具体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协议,此处不详述具体过程;
步骤5023:根据步骤5022中鉴权和验证结果,STA与上行AP进行关联,获得网络的完全访问权。
通过上述步骤5021至步骤5023可以实现芯片中STA与上行AP建立连接。该过程具体说明请参加现有技术。
步骤503:芯片中AP选择Channel Y作为工作信道;
其中,在包含AP和STA的芯片中具体可以通过软件控制Wifi分流(Wifi-offload),使得芯片STA寻找可用的上行AP,从而获知芯片STA使用的信道Y,使得芯片中AP可以获知STA的工作信道。另外,步骤501至步骤503所需的时间可以设计为T6,具体取值可以由设计人员决定。
步骤504:芯片中AP与芯片中STA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其中,步骤504具体的操作可以包括:
步骤5041:接收所述上行AP或者是外部STA发送的数据;
步骤5042:若接收到的是所述外部STA发送的数据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芯片中的AP的数据格式发送数据;
步骤5043:若接收到的是所述上行AP发送的数据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芯片中的STA的数据格式发送数据。
该芯片既包括AP功能,有包括STA功能,当接收数据时,由于在相同的信道Y上,所有无论是来自与上行AP还是外部STA的数据,都能接收,单发送数据时,从上层接收到的是AP的数据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做以AP的格式发送;如果是STA的数据,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STA的格式发送。
其中,步骤504中芯片中STA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具体可以包括:
芯片中的STA占用Channel Y与上行AP通信,获取在互联网上使用的IP地址;根据获取的IP地址和时分复用方式,芯片中STA与上行AP通信。
其中,芯片中的STA占用Channel Y与上行AP通信,获取在互联网上使用的IP的操作,具体可以包括:芯片中的STA占用Channel Y与上行AP通信,STA进行扩展鉴权协议联合用户身份模块(EAP-SIM,ExtensibleAuthentication Protocol combined with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鉴权,获取在互联网上使用的IP。但不限制步骤504的具体实施操作,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理解的是,STA在WAN端口上获取到一个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的IP,为内部LAN提供数据转发功能,内部LAN的IP是内部地址,无法在Internet上使用,需要数据转发。
通过上述步骤501至步骤504实现了在单一芯片集成AP和STA的功能,且集成的AP和STA可以工作在同一信道下,且芯片中AP可以根据芯片中STA的工作信道动态切换芯片中AP的工作信道。
进一步,在步骤502之后,步骤503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505:判断Channel Y与Channel X是否是相同的信道,如果相同,则不需要执行步骤501断开当前工作信道的操作,如果不相同,则进一步执行步骤503。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一芯片;该芯片包括:AP模块601和STA模块602;
所述AP模块601:用于释放当前的工作信道;选择所述STA模块与上行AP建立通信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与所述芯片中STA模块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所述STA模块602:用于在不同于所述当前的工作信道的信道上与上行AP建立连接;与所述芯片中AP模块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进一步,所述STA模块用于在不同于所述当前的工作信道的信道上与上行AP建立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STA模块用于与上行AP交互,获取所述上行AP信息;
所述STA模块用于与上行AP的进行鉴权和身份验证;
根据所述鉴权和身份验证结果,所述STA用于与上行AP进行关联,获得网络的完全访问权。
进一步,所述AP模块与所述STA模块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具体包括:
所述STA模块接收所述上行AP,或者所述AP模块接收外部STA发送的数据;
若接收到的是所述外部STA发送的数据时,所述AP模块用于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芯片中的AP的数据格式发送数据;
若接收到的是所述上行AP发送的数据时,所述STA模块用于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芯片中的STA的数据格式发送数据。
进一步,所述STA模块用于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具体包括:
所述STA模块用于占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时,获取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时分复用方式,所述STA模块用于与上行AP通信。
其中,对于该装置的理解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五中关于方法的说明,此次不重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判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切换门限;
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上,其中,所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中检测出的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上,具体包括:
若有效信道中包含没有检测到干扰接入点的信道,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没有发现干扰接入点的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有效信道中包含多于一个没有检测到干扰接入点的信道,将当前工作信道随机切换到其中一个没有检测到干扰接入点的信道上。
4.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启动定时器,间隔设定时间后触发执行所述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所述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具体包括:
在当前工作信道上N次检测到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上,具体包括:
断开与执行接入点连接的WiFi工作站;
将工作频率切换到在有效信道中测量出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的信道频率上,配置相应的WiFi参数,周期性的在切换的新信道上广播信标帧。
6.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判断单元,第二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切换门限;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时,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上,其中,所述其中一个有效信道中检测出的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若有效信道中包含没有检测到干扰接入点的信道,将当前工作信道切换到没有发现干扰接入点的信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若有效信道中包含多于一个没有检测到干扰接入点的信道,将当前工作信道随机切换到其中一个没有检测到干扰接入点的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定时器,用于间隔设定时间后触发执行所述在当前工作信道上检测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具体用于在当前工作信道上N次检测到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大于切换门限,检测有效信道中干扰接入点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其中,N为大于零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具体包括:断开单元,和切换信道单元;
所述断开单元,用于断开与执行接入点连接的WiFi工作站;
所述切换信道单元,用于将工作频率切换到在有效信道中测量出的信号强度至少小于切换门限的信道频率上,配置相应的WiFi参数,周期性的在切换的新信道上广播Beacon帧。
11.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芯片中接入点释放当前的工作信道;
芯片中工作站在不同于所述当前的工作信道的信道上与上行接入点建立连接;
所述芯片中接入点选择所述工作站与上行接入点建立通信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
所述芯片中接入点与所述芯片中工作站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中工作站在不同于所述当前的工作信道的信道上与上行接入点建立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工作站与上行接入点交互,获取所述上行接入点信息;
所述工作站与上行接入点的进行鉴权和身份验证;
根据所述鉴权和身份验证结果,所述工作站与上行接入点进行关联,获得网络的完全访问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中接入点与所述芯片中工作站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上行接入点或者是外部工作站发送的数据;
若接收到的是所述外部工作站发送的数据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芯片中的接入点的数据格式发送数据;
若接收到的是所述上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时,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芯片中的工作站的数据格式发送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中工作站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具体包括:
所述工作站占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时,获取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时分复用方式,所述工作站与上行接入点通信。
15.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芯片;
所述芯片包括:接入点模块和工作站模块;
所述接入点模块:用于释放当前的工作信道;选择所述工作站模块与上行接入点建立通信的信道作为新的工作信道;与所述芯片中工作站模块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在不同于所述当前的工作信道的信道上与上行接入点建立连接;与所述芯片中接入点模块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在不同于所述当前的工作信道的信道上与上行接入点建立连接,具体包括:
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与上行接入点交互,获取所述上行接入点信息;
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与上行接入点的进行鉴权和身份验证;
根据所述鉴权和身份验证结果,所述工作站用于与上行接入点进行关联,获得网络的完全访问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模块与所述工作站模块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具体包括:
所述工作站模块接收所述上行接入点,或者所述接入点模块接收外部工作站发送的数据;
若接收到的是所述外部工作站发送的数据时,所述接入点模块用于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芯片中的接入点的数据格式发送数据;
若接收到的是所述上行接入点发送的数据时,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以芯片中的工作站的数据格式发送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具体包括:
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占用所述新的工作信道时,获取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所述互联网协议地址和时分复用方式,所述工作站模块用于与上行接入点通信。
CN201210201425.XA 2012-06-18 2012-06-18 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724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1425.XA CN102724727B (zh) 2012-06-18 2012-06-18 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13/906,024 US20130336140A1 (en) 2012-06-18 2013-05-3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a chan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1425.XA CN102724727B (zh) 2012-06-18 2012-06-18 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4727A true CN102724727A (zh) 2012-10-10
CN102724727B CN102724727B (zh) 2017-04-12

Family

ID=46950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1425.XA Active CN102724727B (zh) 2012-06-18 2012-06-18 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336140A1 (zh)
CN (1) CN102724727B (zh)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455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保真网络环境下提高通信质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4185224A (zh) * 2014-08-15 2014-12-03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wifi芯片及在STA和AP模式共存时的控制方法
WO2015010474A1 (zh) * 2013-07-24 2015-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接入点
WO2015042967A1 (zh) * 2013-09-30 2015-04-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602312A (zh) * 2015-01-30 2015-05-0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及ap
CN104954297A (zh) * 2014-03-28 2015-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信息的快速传递的技术
CN104968023A (zh) * 2015-06-10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作信道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307290A (zh) * 2015-09-30 2016-02-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中继信道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657755A (zh) * 2016-01-06 2016-06-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92294A (zh) * 2016-03-02 2016-07-20 南京富岛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溜系统信道自动切换通讯方法
CN105898877A (zh) * 2016-03-31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路由器的信道切换方法及路由器
CN106488514A (zh) * 2015-08-27 2017-03-08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频率选择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3731893B (zh) * 2014-01-10 2017-03-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82447A (zh) * 2017-03-10 2017-07-25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修改移动拍摄装置wifi参数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794896B2 (en) 2014-08-19 2017-10-17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state of wireless network
CN107484214A (zh) * 2017-08-28 2017-12-15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接入点频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548118A (zh) * 2016-06-27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互联网接入方法及装置、设备
WO2018027680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自动选择和切换的方法、无线接入点和系统
CN107864515A (zh) * 2017-10-17 2018-03-30 北京算云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信道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88912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调整方法和装置
WO2020015582A1 (zh) * 2018-07-20 2020-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干扰的方法、装置、接收设备、发射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63497A (zh) * 2019-12-19 2020-05-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系统及信道切换方法
CN111194063A (zh) * 2018-11-15 2020-05-2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Wi-Fi信道切换方法及AP设备
CN111491348A (zh) * 2020-04-28 2020-08-0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 一种广电白频谱认知WiFi的信道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935840A (zh) * 2020-08-19 2020-11-13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终端频率切换方法、装置和接收端频率切换方法
CN111988101A (zh) * 2019-05-23 2020-11-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系统、接入点及工作站
CN111935840B (zh) * 2020-08-19 2024-05-31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终端频率切换方法、装置和接收端频率切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1630B2 (en) * 2013-11-14 2016-09-20 Apple Inc.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circuitry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among components in a computing device
US9433008B2 (en) 2014-05-12 2016-08-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6376054B (zh) * 2016-08-29 2023-03-17 上海纽菲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双wifi系统及网络连接控制方法
EP3361768A1 (en) 2017-02-13 2018-08-15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interferences
US11071003B2 (en) 2017-03-06 2021-07-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 of wireless connections between host and client devices
CN107635272A (zh) * 2017-10-12 2018-01-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869232B2 (en) * 2018-01-16 2020-12-1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vertising channel switch time in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2689328B (zh) * 2020-12-15 2023-05-2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天线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2770369B (zh) * 2020-12-30 2023-09-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选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01555B (zh) * 2022-01-04 2023-06-16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0319A1 (en) * 2001-04-13 2003-02-27 Hansen Christopher J.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835243A (zh) * 2010-05-25 2010-09-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工作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6684B2 (en) * 2003-12-01 2006-03-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ccess point startup and initial channel selection processes
US7450904B2 (en) * 2004-01-08 2008-11-1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scape mechanism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20050265288A1 (en) * 2004-05-27 2005-12-01 Jiewen Liu Apparatus and method capable of automatic allocation of operating channe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143950B2 (en) * 2005-05-20 2015-09-22 Go Net Systems Ltd.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for spectrum management
US7653357B2 (en) * 2005-08-22 2010-01-26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Access point interference control and selection methods
EP1804424A1 (en) * 2005-12-27 2007-07-04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dynamically selecting a channel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8699430B2 (en) * 2008-10-10 2014-04-15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US9113371B2 (en) * 2010-07-01 2015-08-18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oss-layer optimization for next-generation WiFi systems
US9002277B2 (en) * 2010-09-07 2015-04-07 Aerohive Networks, Inc. Distributed channel sel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8666319B2 (en) * 2011-07-15 2014-03-04 Cisco Technology, Inc. Mitigating effects of identified interference with adaptive CCA threshold
US9008018B2 (en) * 2011-11-04 2015-04-14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point selection via a coordinating set of base st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0319A1 (en) * 2001-04-13 2003-02-27 Hansen Christopher J.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835243A (zh) * 2010-05-25 2010-09-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点工作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4455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保真网络环境下提高通信质量的方法及设备
CN104349406B (zh) * 2013-07-24 2018-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接入点
EP3016435A4 (en) * 2013-07-24 2016-07-20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OF CHANNEL SWITCHING AND ACCESS POINT
WO2015010474A1 (zh) * 2013-07-24 2015-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接入点
CN104349406A (zh) * 2013-07-24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及接入点
WO2015042967A1 (zh) * 2013-09-30 2015-04-0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EP2874436A4 (en) * 2013-09-30 2015-08-05 Huawei Device Co Ltd CHANNEL SWITCHING, MACHINE AND DEVICE
JP2015534404A (ja) * 2013-09-30 2015-11-26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チャネル切換方法、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
US9769721B2 (en) 2013-09-30 2017-09-19 Huawei Device Co., Ltd.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9600809A (zh) * 2013-09-30 2019-04-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EP3462779A1 (en) * 2013-09-30 2019-04-03 Huawei Device Co., Ltd.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731893B (zh) * 2014-01-10 2017-03-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954297A (zh) * 2014-03-28 2015-09-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信息的快速传递的技术
CN104185224A (zh) * 2014-08-15 2014-12-03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wifi芯片及在STA和AP模式共存时的控制方法
US9794896B2 (en) 2014-08-19 2017-10-17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state of wireless network
CN104602312A (zh) * 2015-01-30 2015-05-0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及ap
CN104968023A (zh) * 2015-06-10 2015-10-0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作信道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968023B (zh) * 2015-06-10 2018-05-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工作信道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488514A (zh) * 2015-08-27 2017-03-08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频率选择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6488514B (zh) * 2015-08-27 2019-08-02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频率选择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5307290B (zh) * 2015-09-30 2019-03-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中继信道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307290A (zh) * 2015-09-30 2016-02-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中继信道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657755A (zh) * 2016-01-06 2016-06-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19278B (zh) * 2016-01-06 2020-12-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57755B (zh) * 2016-01-06 2018-03-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19278A (zh) * 2016-01-06 2018-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792294A (zh) * 2016-03-02 2016-07-20 南京富岛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溜系统信道自动切换通讯方法
CN105792294B (zh) * 2016-03-02 2019-01-04 南京富岛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溜系统信道自动切换通讯方法
CN105898877A (zh) * 2016-03-31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路由器的信道切换方法及路由器
CN107548118B (zh) * 2016-06-27 2021-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互联网接入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7548118A (zh) * 2016-06-27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互联网接入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08476455A (zh) * 2016-08-10 2018-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自动选择和切换的方法、无线接入点和系统
WO2018027680A1 (zh) * 2016-08-10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自动选择和切换的方法、无线接入点和系统
CN107889128A (zh) * 2016-09-30 2018-04-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6982447A (zh) * 2017-03-10 2017-07-25 建荣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修改移动拍摄装置wifi参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84214A (zh) * 2017-08-28 2017-12-15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接入点频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484214B (zh) * 2017-08-28 2020-11-13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接入点频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864515A (zh) * 2017-10-17 2018-03-30 北京算云联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信道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0015582A1 (zh) * 2018-07-20 2020-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干扰的方法、装置、接收设备、发射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36438B2 (en) 2018-07-20 2024-03-19 Zte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fi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receiving device, and transmitting device
CN111194063A (zh) * 2018-11-15 2020-05-2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Wi-Fi信道切换方法及AP设备
CN111988101A (zh) * 2019-05-23 2020-11-24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系统、接入点及工作站
CN111163497A (zh) * 2019-12-19 2020-05-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系统及信道切换方法
CN111491348A (zh) * 2020-04-28 2020-08-0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 一种广电白频谱认知WiFi的信道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491348B (zh) * 2020-04-28 2022-04-19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 一种广电白频谱认知WiFi的信道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1935840A (zh) * 2020-08-19 2020-11-13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终端频率切换方法、装置和接收端频率切换方法
CN111935840B (zh) * 2020-08-19 2024-05-31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终端频率切换方法、装置和接收端频率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36140A1 (en) 2013-12-19
CN102724727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4727A (zh) 一种动态切换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10462698B2 (en) WLAN-LTE interface selection
US10231177B2 (en) Interfac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router
US10356706B2 (en) Interface selection
CN102917406B (zh) 数据流量分流方法和设备
EP2108221B1 (en) Background scanning method for wlan client devices
JP7246394B2 (ja) 低電力高速スマートスキャニングのための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830971B1 (en) Control of maximum number of concurrent local device connections for a mobile hotspot
US20160278139A1 (en)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data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6060816B (zh) 一种无线自组网方法及系统
KR101533266B1 (ko) 무선 전기통신 네트워크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1272308A (zh) 一种漫游切换触发方法、接入控制器和接入点
US1053695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interferences
WO2015149232A1 (zh) 用户设备接入无线保真Wi-Fi的方法及Wi-Fi接入节点
CN104283976A (zh) 一种网络接口的切换方法及接入设备
AU2023201868A1 (en) Dynamic operating role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in a network
CN105451274A (zh) 一种网络融合的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92180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联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20818A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中继器的终端连接管理机制
CN103152801B (zh) 与无线接入装置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EP302697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bandwidth selection
CN102065509A (zh) 无线网状网络系统
CN104349317A (zh) 一种移动网络的接入方法、ue、安全服务网关和系统
CN101237682A (zh)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连接方法
JP7310265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