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9699A - 一种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19699A CN102719699A CN2012102291182A CN201210229118A CN102719699A CN 102719699 A CN102719699 A CN 102719699A CN 2012102291182 A CN2012102291182 A CN 2012102291182A CN 201210229118 A CN201210229118 A CN 201210229118A CN 102719699 A CN102719699 A CN 1027196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loy
- copper alloy
- temperature
- novel
- mel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该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Be:0.2~0.4%,Co:0.6~2.4%,Ni:0.2~0.4%,其余为Cu,其中所述铍铜合金中成分的质量比满足:5.5≤(Co+Ni)/Be≤6.5,3≤Co/Ni≤6。合金经过形变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可达800~1010MPa,电导率为45~60%IACS,是一种具有高弹性、高强度、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的导电弹性材料,可应用于电讯、电子工业和汽车电子元件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产品可以替代现有的高铍铜合金材料,可应用于电讯、电子工业和汽车电子元件等,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铍铜合金按铍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高铍高强度合金和低铍高导铜合金。合金经固溶时效处理后,具有高的弹性、强度,以及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耐蚀性、耐磨性、耐疲劳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地用于电子、电气、通讯、仪器、仪表、电讯、轻工、机械、化工、煤炭等行业。
随着电子元件小型化、高可靠性及多功能化的发展,近来用户迫切要求一种性能、价格介于高铍铜和锡青铜之间的新材料,于是开发一种新型的低铍铜合金成为大势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弹性低铍青铜合金,降低了铍的消耗,使其能够替代市场所用的高铍铜合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它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Be:0.2~0.4%,Co:0.6~2.4%,Ni:0.2~0.4%,其余为Cu,其中所述铍铜合金中的成分的质量比需要满足:5.5≤(Co+Ni)/Be≤6.5,3≤Co/Ni≤6。
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铍铜合金中还包含Sn和/或Y两种微合金化附带元素,其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Sn:0.2~0.5%,Y:0.05~0.1%。
所述铍铜合金中,Co的质量百分比可优选0.9~2.2%。
所添加元素的作用:
钴:主要是与铍结合,形成CoBe沉淀相使合金发生时效强化,抑制晶粒长大和晶界不连续反应发生,此外还可与Cu、Be形成一种抗高温化合物,有利于提高铍铜的抗应力松弛性能。
镍:少量的镍可以急剧降低铍在铜中的溶解度,同时也可以与铍形成NiBe沉淀相,抑制晶粒长大和晶界不连续反应,但过多的镍会使合金中出现β相,严重影响着合金的抗应力松弛和疲劳性能,因此,镍的成分范围应在0.2~0.4%。
在合金中,镍和钴都可以与铍形成强化相。为了充分利用合金元素使合金得到强化,不产生过剩相。合金中的Ni和Be、Co和Be原子的比应为1:1,即得到(Ni+Co)/Be的质量比为6.5:1。此外,对钴的含量也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当钴含量低于0.6%时,合金中具有过量的Be残留,会降低合金的电导率;当钴含量超过2.4%时,会析出过多的第二相粒子,导致合金的成型性下降,铜合金可能产生不希望的铁磁性能,因此限定Co/Ni的质量比为3~6。
Sn和Y:可以比较明显的抑制合金的不连续反应,提高合金的抗应力松弛和抗疲劳性能,同时可以提高合金的时效硬化效果,有效的延缓过时效的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新型低铍弹性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浇铸,b.铣面,c.热轧,d.固溶处理,e.冷轧,f.一次时效,g.二次时效。
步骤a中,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250~1300℃,所述浇铸的温度控制在1150~1200℃。
步骤a中,投料时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铜、钴和镍,加热熔化后,再加入铍,最后选择加入铜钇和/或铜锡中间合金。具体步骤为:加入电解铜、钴粉、纯镍,将温度升到1250~130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木炭覆盖,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和/或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
步骤c中,所述热轧的温度为850~1000℃,时间为1~5h。
步骤d中,所述的固溶处理的温度为900~1000℃,时间为1~5h。
步骤f中,所述一次时效的温度为300~400℃,时间为1~16h,冷却方式为空冷。
步骤h中,所述二次时效的温度为450~550℃,时间为1~16h,冷却方式为空冷。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相对于现有的高铍铜合金而言,本发明的低铍铜合金是在其基础上,降低铍含量的同时,加入其它合金元素,使其强度、弹性性能满足弹性合金使用要求的同时,提高合金的电导率和抗应力松弛性能。与此同时,合金的制备流程非常简易,降低合金的生产难度,为合金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本发明的合金限定了各组分的含量,及合金中的Co和Ni与Be的质量比为:5.5≤(Co+Ni)/Be≤6.5;Co与Ni的质量比为:3≤Co/Be≤6。本发明的低铍铜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可达到800~1010MPa,塑性伸长率δ为8~15%,电导率为45~60%IACS。其具有高弹性、高强度、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同时兼备了良好的导电性的优点,可应用于电讯、电子工业和汽车电子元件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锡及铜钇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1。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25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5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1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00℃,保温时间4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6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1。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锡及铜钇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2。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27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65℃。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1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1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20℃,保温时间6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480℃,保温时间为8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2。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锡及铜钇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3。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25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2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50℃,保温时间4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480℃,保温时间为4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3。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锡及铜钇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4。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30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65℃。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5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1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20℃,保温时间10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16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4。
实施例5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锡及铜钇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5。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25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1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5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50℃,保温时间16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8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5。
实施例6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锡及铜钇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6。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30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5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5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00℃,保温时间4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1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6。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锡及铜钇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7。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28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5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20℃,保温时间8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10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7。
实施例8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锡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8。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27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锡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5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4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50℃,保温时间2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450℃,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8。
实施例9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铜钇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9。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30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再加入铜钇中间合金,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65℃。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1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5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00℃,保温时间4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8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9。
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10。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27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5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2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4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20℃,保温时间1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6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10。
实施例11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11。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27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4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50℃,保温时间1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480℃,保温时间为16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11。
实施例12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钴粉、纯铍。合金的成分见表1的实施例12。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钴粉,将温度升到1300℃,至熔体完全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10min,加入纯铍,保温3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10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保温10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5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保温时间为2h,热轧总加工率为8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水冷。
5.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
6.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350℃,保温时间8h,冷却方式为空冷。
7.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500℃,保温时间为8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冷轧、一次时效、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12。
表1实施例1-12的合金成分配方(wt%)
注“—”标记为未添加合金量
表2实施例1-12的合金性能表
实施例1-12的合金经过形变时效处理后,其抗拉强度可达800~1010MPa,电导率为45~60%IACS,是一种具有高弹性、高强度、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的导电弹性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讯、电子工业和汽车电子元件等。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它的质量百分比组成为:Be:0.2~0.4%,Co:0.6~2.4%,Ni:0.2~0.4%,其余为Cu,其中所述铍铜合金中成分的质量比满足:5.5≤(Co+Ni)/Be≤6.5,3≤Co/Ni≤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其特征在于:还包含Sn和/或Y,其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Sn:0.2~0.5%,Y:0.0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的质量百分比为0.9~2.2%。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浇铸,b.铣面,c.热轧,d.固溶处理,e.冷轧,f.一次时效,g.二次时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250~1300℃,所述浇铸的温度为115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料时先加入铜、钴和镍,加热熔化后,再加入铍,最后加入铜钇和/或铜锡中间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轧的温度为850~1000℃,时间为1~5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溶处理的温度为900~1000℃,时间为1~5h。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时效的温度为300~400℃,时间为1~16h,冷却方式为空冷。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弹性低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时效的温度为450~550℃,时间为1~16h,冷却方式为空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29118.2A CN102719699B (zh) | 2012-07-03 | 2012-07-03 | 一种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29118.2A CN102719699B (zh) | 2012-07-03 | 2012-07-03 | 一种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19699A true CN102719699A (zh) | 2012-10-10 |
CN102719699B CN102719699B (zh) | 2014-07-02 |
Family
ID=4694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29118.2A Active CN102719699B (zh) | 2012-07-03 | 2012-07-03 | 一种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19699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14634A (zh) * | 2012-12-18 | 2013-04-03 |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连续多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铍铜合金薄板的方法 |
CN104769139A (zh) * | 2012-11-02 | 2015-07-08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Cu-Be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264105A (zh) * | 2013-06-04 | 2016-01-20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及铜合金 |
CN107739884A (zh) * | 2017-11-09 | 2018-02-27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747073A (zh) * | 2017-09-04 | 2018-03-02 | 苏州市富耐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铍青铜带材的生产工艺 |
CN107760920A (zh) * | 2017-10-11 | 2018-03-0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高强高导热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18507A (zh) * | 2017-11-07 | 2018-05-11 | 九江精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滚动电旋转传输装置的柔性环制备方法 |
CN108300890A (zh) * | 2017-03-09 | 2018-07-20 | 苏州金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碲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25034A (zh) * | 2018-04-03 | 2018-08-21 | 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铍铜铸轧辊套的表面强化方法 |
CN113046588A (zh) * | 2021-03-15 | 2021-06-29 | 南昌航空大学 | 一种机械振动处理制备高性能铍铜合金的方法及高性能铍铜合金 |
CN113136502A (zh) * | 2021-04-22 | 2021-07-20 | 汕头华兴(饶平)铜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2134290A1 (zh) * | 2020-12-25 | 2022-06-30 | 苏州金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一种抗高温软化和应力松弛的易车削铍铜合金制备方法 |
CN115069977A (zh) * | 2022-07-15 | 2022-09-20 | 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用铜铍钴合金板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2338A (zh) * | 2000-03-14 | 2003-06-04 | 勃拉希·威尔曼股份有限公司 | 改进的可压缩电连接件 |
-
2012
- 2012-07-03 CN CN201210229118.2A patent/CN1027196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2338A (zh) * | 2000-03-14 | 2003-06-04 | 勃拉希·威尔曼股份有限公司 | 改进的可压缩电连接件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戴安伦等: "铸态Cu-Co-Ni-Be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热加工工艺》 * |
潘奇汉: "镧钇对铍铜QBe1.9合金性能的影响", 《中国稀土学报》 * |
陆峰: "不同双级时效下Cu-Cr-Zr-Mg合金性能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94002B2 (en) | 2012-11-02 | 2018-10-09 | Ngk Insulators, Ltd. | Cu—Be allo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
CN104769139A (zh) * | 2012-11-02 | 2015-07-08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Cu-Be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769139B (zh) * | 2012-11-02 | 2017-06-09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Cu‑Be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014634B (zh) * | 2012-12-18 | 2014-07-09 |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连续多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铍铜合金薄板的方法 |
CN103014634A (zh) * | 2012-12-18 | 2013-04-03 | 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连续多弧离子镀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铍铜合金薄板的方法 |
US10329654B2 (en) | 2013-06-04 | 2019-06-25 | Ngk Insulators, Ltd.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pper alloy and copper alloy |
CN105264105A (zh) * | 2013-06-04 | 2016-01-20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及铜合金 |
CN108300890A (zh) * | 2017-03-09 | 2018-07-20 | 苏州金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一种碲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747073A (zh) * | 2017-09-04 | 2018-03-02 | 苏州市富耐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铍青铜带材的生产工艺 |
CN107760920A (zh) * | 2017-10-11 | 2018-03-06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高强高导热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18507A (zh) * | 2017-11-07 | 2018-05-11 | 九江精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滚动电旋转传输装置的柔性环制备方法 |
CN107739884A (zh) * | 2017-11-09 | 2018-02-27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高导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25034A (zh) * | 2018-04-03 | 2018-08-21 | 烟台万隆真空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铍铜铸轧辊套的表面强化方法 |
WO2022134290A1 (zh) * | 2020-12-25 | 2022-06-30 | 苏州金江铜业有限公司 | 一种抗高温软化和应力松弛的易车削铍铜合金制备方法 |
CN113046588A (zh) * | 2021-03-15 | 2021-06-29 | 南昌航空大学 | 一种机械振动处理制备高性能铍铜合金的方法及高性能铍铜合金 |
CN113046588B (zh) * | 2021-03-15 | 2022-01-11 | 南昌航空大学 | 一种机械振动处理制备高性能铍铜合金的方法及高性能铍铜合金 |
CN113136502A (zh) * | 2021-04-22 | 2021-07-20 | 汕头华兴(饶平)铜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铸轧辊用稀土合金化高导铜材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069977A (zh) * | 2022-07-15 | 2022-09-20 | 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用铜铍钴合金板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19699B (zh) | 2014-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19699B (zh) | 一种高弹性低铍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25746B (zh) | 高性能Cu-Ni-Si系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 | |
CN102061406B (zh) | 一种高弹性铜镍锰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76878A (zh) | 一种低铍弹性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 | |
CN102758100B (zh) | 一种高强高弹锌白铜合金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3173649A (zh) | 高强高弹抗应力松弛无铍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 | |
CN106636734B (zh) | 高强度、高导电、高抗应力松弛铜合金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93080B (zh) | 高强度、高导电耐应力松弛铜镍硅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60191A (zh) | 一种高性能弹性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 | |
CN102899518A (zh) | 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 | |
CN103088229A (zh) | 一种低成本接插件用铜合金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3131894B (zh) | 一种高弹性高导电铜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903415B (zh) | 一种异型耐氧化高导电率铝合金碳纤维导线及制造方法 | |
CN105274386A (zh) | 一种高性能复杂多元磷青铜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652132B (zh) | 铜合金材料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 | |
CN102828064A (zh) | 一种无铅易切削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88006A (zh) | 一种低成本、耐应力松弛铜合金引线框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355526B (zh) | 一种高弹性铜钛合金及其组织调控方法 | |
CN109487116A (zh) | 适用于导电弹性元器件的高强钛铜合金带材及制备方法 | |
CN107034381A (zh) | 一种Cu‑Ni‑Co‑Sn‑P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02851B (zh) | 铜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709402B (zh) | 汽车水箱散热器用超薄Cu-Sn-Te-P合金带 | |
CN104946925A (zh) | 一种母线槽用铜铝合金材料的处理工艺 | |
CN102031413B (zh) | 一种高弹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35260A (zh) | 一种高强高弹CuNiSn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7 Address after: 101407 No. 11 Xingke East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2, Xinjie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