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1825A - 用于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给药方案 - Google Patents

用于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给药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1825A
CN102711825A CN2010800523771A CN201080052377A CN102711825A CN 102711825 A CN102711825 A CN 102711825A CN 2010800523771 A CN2010800523771 A CN 2010800523771A CN 201080052377 A CN201080052377 A CN 201080052377A CN 102711825 A CN102711825 A CN 102711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camxcd3
specific antibody
dosage
antibody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3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哈德·祖格梅尔
彼得·库福尔
多米尼克·鲁丁格尔
萨宾·考比特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gen Research Muni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icrome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met GmbH filed Critical Microme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711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2803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6/2809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against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against the T-cell receptor (TcR)-CD3 complex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41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normal tissues,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8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tumor tissues, cells,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3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multispecif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6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62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non-natural combinations of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comprising only variable region components
    • C07K2317/622Single chain antibody (scFv)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给药方案),其包括:(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所述抗体;以及不间断地(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其中所述第二剂量超过所述第一剂量。本发明的方法(以及本发明的给药方案)还适合用于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或用于缓解和/或预防病况,所述病况是由给人类患者连续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本发明还涉及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在制备将被用于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方法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药物包或试剂盒,其包括如本发明的方法/给药方案中所限定的第一剂量和第二剂量。

Description

用于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给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给药方案),其包括(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所述抗体;以及不间断地(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其中所述第二剂量所述超过第一剂量。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即本发明所述的给药方案)也适用于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或者减轻和/或预防通过给人类患者连续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病况。本发明还涉及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在制备可用于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在本发明的方法/给药方案中定义的第一剂量和第二剂量的药物包或试剂盒。
背景技术
基于抗体的癌症疗法需要具有与癌细胞的表面紧密结合的靶抗原才能起效。通过与表面靶标结合,抗体能向癌细胞传递死亡信号。在理想治疗方案中,靶抗原在每个癌细胞上大量存在且容易接近,而在正常细胞上不存在、被屏蔽的或少量存在。这种情况就为一个治疗窗提供了基础,其中一定量的基于抗体的治疗药物避开正常细胞而有效地攻击癌细胞。
EpCAM可见于大部分人腺癌,包括具有结肠直肠、乳腺、肺、胃、膀胱、前列腺、卵巢和胰腺起源的癌症。比如在结肠直肠癌中,98%以上患者的原发肿瘤癌细胞显现出EpCAM大量频繁的表达(P. Went等人,Br. J. Cancer 94: 128 (2006))。EpCAM在癌细胞去分化发展到转移阶段时不会丢失。在一些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及某些鳞状细胞癌中,EpCAM的表达与正常上皮组织相比,要么从头开始,要么显著上调。当癌细胞中EpCAM表达被反义RNA或siRNA敲除时,细胞在软琼脂中停止增殖、移动和侵入生长。相反地,休眠细胞中EpCAM的异位表达具有这些性能,从而导致了它们不依赖于血清生长因子的生长(M.Münz等人, Oncogene 23: 5748 (2004))。EpCAM已经加入癌症干细胞标记物列表(J.E. Visvader和G.J.Lindeman, Nat. Rev. Cancer 8: 755 (2008))。据信,癌症干细胞不断迁入肿瘤,且是导致耐药性产生及肿瘤复发的原因。已经在源自乳腺、结肠、前列腺、肝及胰腺肿瘤的癌症干细胞中发现EpCAM的表达。
EpCAM现在正成为若干基于抗体的治疗方法的目标,而这些方法处于不同的临床开发阶段。已报道了用这些EpCAM抗体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以下不良反应。
Catumaxomab:
全身细胞因子释放导致发热、心动过速
淋巴细胞减少
高剂量使用且结合低剂量的地塞米松时,肝功能的转氨酶参数升高至4级
VB4-845:
低烧、恶心、呕吐
转氨酶升高
MT110是一种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构建体(BiTE),其与在多数上皮来源的实体癌症中表达的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结合,也与T细胞上的CD3结合。MT110在各种临床前期模型中,包括人结肠直肠癌(CRC)异种移植物中,显示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已在具有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pt)中采用blinatumomab (CD19xCD3 BiTE),证实了BiTE抗体概念的临床检验(Bargou R等人(2008) Science 321:9741)。目前,MT110正处于对(转移性)胃肠癌和胃癌患者进行剂量递增I期试验的研究阶段。为了评估抗EpCAM x 抗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通过长期连续输注施用该化合物。开始输注后,没有患者出现发热、发冷或其他输注反应。未能发现显著的全身细胞因子水平。然而,一开始进行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输注,就检测到肝酶的短暂升高。
要设计一个基于抗EpCAM抗体的、又不影响所治疗患者的肝功能参数如肝酶等的疗法,明显是有难度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基础技术问题是要提供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了这种需要,并就此提供了关于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及给药方案的实施方案。
本文将对这些实施方案进行表征和描述,权利要求中也会有所反映。
应注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说明,文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及“某个(种)”均涵盖复数形式。因此,例如,提及“一个试剂”,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该试剂;而提及“该方法”,就包括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等效步骤及方法,这些步骤和方法是可被改变的或可取代本文所述方法。
本发明所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及专利都以其整体引用的形式并入。如通过引用形式并入的资料与本说明书相抵触或不一致,本说明书将优先于任何此类资料。
除非另有指代,在一系列元素之前的术语“至少”应理解为指代该系列中每一个元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识别,或仅利用常规实验就能确定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许多等同物。本发明意图包含这些等同物。
除非上下文另外规定,贯穿本说明书始终以及下文的权利要求中的词语“包含”和变型如“含有”和“包含着”应理解为指代含有某个指定的整体或步骤,或某些整体或步骤的集合,但不排除任何其他整体或步骤或者整体或步骤的集合。
本说明书全篇引用了多篇文件。无论上文或下文本文所引用的每篇文件(包括所有专利、专利申请、科学出版物、制造商的说明书、说明书等),均以整体引用的形式并入本说明书。这些均不能解释为承认本发明由于在先发明而无权早于此类公开。
一旦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给药方案给药,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就能被患者很好的耐受,鉴于用EpCAM特异性抗体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尤其是肝功能参数如ALT、AST、AP等(“ALT、AST、AP等”这些术语在文中别处有所解释)的惊人升高,这一发现肯定是有显著意义的。
具体地,本发明人观察到肝酶的血清水平显著升高到一个不希望的水平,因为这可能对接受EpCAM特异性抗体如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个额外的负担。然而,引人注意的是,只要根据文中所公开的的方法/给药方案施用抗体,再次接受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时,未出现转氨酶升高。总之,本发明人发现,在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治疗之前让患者“适应”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有助于避免不希望的不良反应发生(尤其是肝功能参数的不希望的升高)。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给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所述抗体;以及不间断地
(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
其中所述第二剂量高于所述第一剂量。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人类患者优选具有或被假设具有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背景下,术语“方法”包括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给药方案”。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给药”或“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或其任何其它语法形式意味着EpCAMxCD3抗体为药物组合物的形式,所述药物组合物任选地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因此,应理解为给人类患者施用包含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药物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背景下,术语“患者”是指需要治疗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的受试者或个体。患者是哺乳动物,优选是人类。
术语“施用”的所有语法形式是指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作为单独治疗药剂或与其他治疗药剂相结合的给药。
因此预见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用于协同治疗方法,即与其他药剂或药物一起协同给药,例如,其他用于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的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和/或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背景下可能有利的任何其他治疗药剂。
文中提及的药物组合物的优选为静脉内给药。由此而知,本发明方法中的步骤(a)的给药途径和/或步骤(b)的给药途径是静脉内给药。
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例如是药学组合物的形式)的给药是连续的或在此也可采用用的持续的。连续给药是指基本上无间断的给药。“基本上无间断”包括连续给药但通常不含连续流动或空间延伸。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二剂量具有治疗活性。优选地,有效剂量影响CD8+T细胞的激活。被激活的CD8+T细胞的优选特征为CD25和/或CD69表型。术语“被激活的CD8+T细胞”和“CD25和/或CD69表型”在本文别处有所描述。
“治疗有效量”或“具有治疗活性”是指给所施用的目标产生疗效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剂量。
确切剂量取决于治疗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运用已知技术可以确定的。如本领域所熟知的以及上文所述,可能需要根据年龄、体重、基本健康状况、性别、饮食习惯、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情况的严重性进行调整,该调整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常规实验可以确定的。“具有治疗活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背景下,至少是上文所述CD8+T细胞的激活,这是治疗方法的一个先决条件。本发明所述的各方法或方法步骤的疗效可另通过所有已有的指示疗效的方法和途径检测。例如预见到,可以通过外科切除或活体检查受影响的组织/器官,随后用免疫组化(IHC)或比较免疫学技术分析的方法检测疗效。或者还预见到,检测患者血清内肿瘤标记物(如果存在),来判定治疗方法是否已产生疗效。此外或可选地,还可以分别评估相应患者的整体状况(身体健康、有幸福感、肿瘤介导的小病的减少等),从而帮助技术从业者评价是否已产生疗效。技术人员知道许多能让他或她观测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疗效的其他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以及不间断地,
(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
其中所述第二剂量高于所述第一剂量。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缓解和/或预防病况、优选不良反应的方法,所述病况是由给人类患者(治疗性地)连续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所述抗体;以及不间断地,
(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
其中所述第二剂量高于所述第一剂量。所述人类患者优选地具有或被假设具有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
在该用于缓解和/或预防病况、优选不良反应的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病况是由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所述病况的特征在于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
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最高会达到根据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3.0版所划分的4级,所述标准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因此,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会达到1级、2级或3级,而4级为最高。
所述升高优选地是暂时性的。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中所用的“暂时性”是指所述升高并不是永久的,而是在停止治疗后或在连续的进一步输注过程中会消失的。还预见到,肝酶血清水平的暂时升高不一定伴随病理学的影像结果、实质组织损伤或肝脏合成功能参数受损。其示例显示在图7中,该图描述了用MT110(即本发明的抗体)治疗的患者的肝实质。如图中可见,肝实质在转氨酶峰值时没有实质细胞损伤的迹象(HE染色)。
一般来说,肝酶活性由于提供了关于肝脏状况/状态的指南,因此通常被用作一个肝脏的“窗口”。例如,如果肝脏被如酒精或其他药物损伤,或因任何其他原因出现异常功能,则肝酶将泄露进入正常情况下不存在肝酶的血液中。
因此,肝酶的血清水平可通过肝酶活性进行测定。高于(即增加的或升高的)通常公认的参考值的肝酶活性一般指示肝脏潜在的异常功能和/或损伤。
所以,肝酶活性可以通过肝功检查(LFT或LF)进行测量,所述肝功检查即设计为提供关于患者肝脏状态的信息的临床生化实验室的血液试验。对于肝酶,其参考值(正常值)是已知的且是通常公认的。参考值是健康专家用于解释一组医学检测结果的一组数值。参考值通常定义为95%的正常人群落入其中的一组数值,或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偏差。其是通过收集来自大量实验室试验的数据而确定的。
就肝酶而言,其参考值是以国际单位(IU)给出。国际单位以测定的生物活性或作用为基础。
经测定,肝酶血清水平的(优选暂时)升高值是正常上限(ULN)的数倍。ULN的倍数根据NCI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CTCAE)3.0版(出版日:2003年12月12日)进行分级。级别是指不良反应的严重性。3.0版CTCAE分为1到5级,对每种不良反应严重性的临床描述是特定的:
1级:轻微不良反应
2级:中度不良反应
3级:严重不良反应
4级:致命或致残的不良反应
5级:患者死亡
肝转氨酶如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针对肝脏细胞完整性的状态提供,因为如果肝脏损伤或发生故障,这些酶会从损伤或发生故障的肝细胞中泄漏进入血液。
因此,本发明方法的上下文中AST和/或ALT为优选的肝酶(肝脏标记物)。在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肝酶包括AST和/或ALT,且任选地包括GGT和/或AP。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也称为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AT),类似于丙氨酸转氨酶(ALT),因为它是另一种与肝实质细胞相关的酶。它在急性肝损伤中升高,但也存在于红血球、心脏及骨骼肌肉中,因此并不是肝脏中特有的。AST与ALT的比值有时可用于区分肝损伤的成因。AST水平的升高并不是肝损伤特异的。AST的正常参考值是10至50 IU/I。
根据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3.0版,AST的分级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165623311
丙氨酸转氨酶(ALT),也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T),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肝脏细胞)中的酶。当细胞损伤时,细胞将该酶泄漏进入血液,此处可以测量。在急性肝损伤如病毒性肝炎或超剂量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中ALT显著升高。ALT的通常参考值为5至50 IU/I。
根据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3.0版,ALT的分级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165623312
其他肝酶如γ谷酰胺转移酶(GGT)或碱性磷酸酶(AP)针对与胆道相关联的状态提供。
因此还预见到,作为另一种肝酶,碱性磷酸酶(AP或ALP)的增加或减少可在本发明的背景下分别测量。AP是衬于肝脏胆道的细胞中的一种酶。血浆中的AP水平在大胆道阻塞、肝内胆汁郁积或肝脏浸润性疾病中会升高。AP也存在于骨骼和胎盘组织中,所以在长身体的儿童(因为他们的骨骼正在重建)以及老年佩吉特氏病患者中较高。AP的通常参考值为30至120 IU/I。
根据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3.0版,AP的分级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165623313
在本发明背景下,可分别测量增加或减少的另一种肝酶是γ谷酰胺转移酶(GGT)。已知其会在甚至轻微、亚临床水平的肝功能异常情况下升高。它还有助于鉴定孤立ALP升高的成因。GGT的通常参考值为0至51 IU/I。
根据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3.0版,GGT的分级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0165623314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方面,所述第二时间段超过所述第一时间段。术语“超过”是指第二时间段比第一时间段长,优选至少长一天。本发明方法/给药方案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时间段超过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间段。
还预计,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被第三时间段(即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之间的间歇)打断。所述第三时间段优选尽可能短(因为与此同时EpCAM阳性上皮癌可能生长),但视情况可持续一天或多天或甚至是一周、两周或甚至更多周。此打断的目的可视为允许患者从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中恢复的休养期,只要这是必须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时间段(第一和第二时间段之间的时间段)为两周或少于两周,更优选的是一周或少于一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预见到所述第一时间段为至少1、2、3、4、5、6、7天长,但不排除甚至更长的时间段,如8、9、10、11、12、13或14天。在此“更长的”并不限于完整的一(1)天作为最小的时间单位,即1/2天或完整小时数都是可能的。然而,优选的最小时间单位是完整的一天。鉴于下文实施例所示的结果,证明理想的第一时间段为7至9天(7、8、9天),优选7天。优选地,在上述第一时间段施用所述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使得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至4级或不到4级(优选至3级),随后又降至2级。肝酶的这种升高和降低在文中别处有所解释。
文中所用的定义为“X至Y”的时间区间等同于定义为“X和Y之间”的时间区间。这两种时间区间具体都包括上限和下限。即意味着例如时间区间为“1至4天”或在“1至4天”之间包括1天、2天、3天和/或4天的时间段。
如文中所述,本发明人观察到,在第一时间段期间使人类患者“适应”采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治疗,允许在第二时间段采用增大的第二剂量的抗体治疗该人类患者,借此可以更好地控制不良反应(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即可保持在依据CTCAE的可接受级别内。
然而,为达到此改善目的,需通过在第一时间段给人类患者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抗体(其中所述第一剂量低于后续(第二)剂量),而使其“适应”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
给人类患者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所述第一时间段,优选地表征为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至3或4级(因而包括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至1或2级)。可看到此升高与第一时间段开始时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相关。
“适应”期(包括给人类患者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第一时间段),优选地持续到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升高的血清水平降至优选2级或甚至1级。所述适应期还可包括上述第三时间段(假使有用到第三时间段),所述第三时间段意指允许患者从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中恢复的休养间歇(如需要)。
总而言之,如上所述,给人类患者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特征在于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以及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降低。所述降低还可以发生在第三时间段期间,只要采用第三时间段。因此,这种升高和降低表征了被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人类患者的适应期,从而允许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并不具有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额外升高。
因此,第一时间段(或第一及第三时间段)取决于上述升高和降低所需的时间,所以对每个病人而言可能是不同的。但是,技术从业者提供利用本发明的教导,通过测定血清水平并将其与“适应期”刚开始时,即给人类患者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第一时间段(及第三时间段,如果存在)刚开始时的血清水平相比较,便能够很容易地确定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
同样地,通过测定到达最高级4级之后的血清水平并评估其是否下降,技术从业者能够很容易地确定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降低。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给人类患者连续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第一时间段等于或少于4天(如3天),条件是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在所述时间段期间没有升高超过2级。
同样地,考虑到如人类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第一时间段的持续时间、第二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及第三时间段的持续时间可以是可变的。
第二时间段优选持续到所述患者的CD8+ T细胞被激活。
CD8+ T细胞的激活可用本领域已知的手段和方法确定,如FACS分析法,其通过应用CD8的抗体从而对CD8+ T细胞进行分选,和/或通过应用指征CD8+ T细胞激活的细胞表面标记物特异的抗体。
因此,CD8+ T细胞激活的优选特征在于至少20%、30%、40%、50%或更多所述CD8+ T细胞的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增多。CD8+ T细胞的总数可用本领域已知的手段和方法测定,如用FACS分析法分析所述患者的外周血样品。可看到第二时间段期间的所述升高与第一时间段之前或第二时间段之前患者CD8+ T细胞的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相关联。因此预见到,为得到可用的参考值,在第一时间段之前或第二时间段之前确定患者CD8+ T细胞的表型。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时间段为至少2周,即2、3、4、5、6、7、8或甚至更多周,优选3周。应理解术语“一周”是指七整天。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时间段为至少19天,即19、20、21、22、23、24、25、26、27、28、29、30或甚至更多天。优选的,所述第二时间段持续直至检测到治疗效果。在本发明的背景下,“治疗效果”至少包括上述CD8+ T细胞的激活,这是所有治疗效果产生的先决条件。
在本发明方法/给药方案的一个更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至10天,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至少19天。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7至9天,而所述第二时间段为19至21天。特别优选的是第一时间段为7天而第二时间段为21天。在又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时周间段为一周,所述第二时间段至少为三周,而所述第三时间段为一或两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剂量并无治疗活性。文中“无治疗活性”是指上述CD8+ T细胞激活优选特征在于CD8+ T细胞的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升高20%或不到20%。CD8+ T细胞的总数可用本领域已知的手段和方法测定,如对所述患者的外周血样品进行FACS分析。可看到所述升高与第一时间段之前患者CD8+ T细胞的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相关联。因此预见到,为得到可用的参考值,在第一时间段之前确定患者的CD8+ T细胞的表型。
预见到第二剂量具有治疗活性。所述第二剂量的治疗活性的特征在于文中别处所述的激活的CD8+ T细胞。所述激活的特征在于所述CD8+T细胞的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高于20%(与第二时间段之前的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相关联)。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剂量使得在第一时间段内,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至3级或4级血清水平,之后又降至2级血清水平。“肝酶”和“级”等术语在文中别处有所描述。
在本发明方法/给药方案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剂量为1 μg/d至6μg/d,即1、2、3、4、5或6 μg/d(优选1 μg/d至3 μg/d,即1、2或3 μg/d)。“d”表示一天。例如,1 μg/d的剂量是指一天中平均施用或一天中连续施用1 μg 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一天中连续”是指允许不中断的持续进行的输注。还预见到,在所述第一时间段期间,第一剂量随着时间增加(即第一时间段分成多步,其特征在于剂量的增加),其中当剂量快达到所述第二剂量时,所述增加停止。第一时间段内的所述逐步增加可能是逐天增加或逐周增加(见如图8)。还预见到,第一时间段以“剂量递增”的疗法/给药方案开始,其特征在于使患者逐步适应治疗(如3 μg/天给药一周后,6μg/天或12 μg/天给药一周)。
在本发明方法/给药方案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二剂量为10至120 μg/d,即10、20、30、40、50、60、70、80、90、100、110或120 μg/d,或甚至更高。
术语“μg”包括“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制剂的μg”。优选地,不多于10%的所述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制剂折叠错误。由此可见,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90%、91%、92%、93%、94%、95%、96%、97%、98%、99% 或甚至100%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正确折叠。还可预见,抗体制剂可任选地包含其他成分,如冻干保护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粘合剂及/或膨胀剂等。这些其他成分的含量优选没有包括在本发明“剂量”和/或方法所用的术语“μg”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剂量为1至3 μg/d(即1、2或3),所述第二剂量为20至90 μg/d(即20、30、40、50、60、70、80或90)。
应理解,文中所给出的范围是以10为增量进行描述的。然而,这些范围还包括较小的增量,例如以1为增量所示例的范围(10至30包括如10、11、12、13、13等直至30),或更小的增量,如小数点后的数值。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给药方案如图8所示。在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实施例4或5中描述了这些给药方案的其它细节。
如上文所记录,本发明的治疗方法/给药方案采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所述抗体含有能与人CD3-ε链的表位结合的第一结合域和能与人EpCAM结合的第二结合域。对于根据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双特异性分子的实施例在WO2005/040220 (PCT/EP2004/011646)中有详细描述,所述国际公布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形式并入本说明书。其中公开的所有具体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包括其变体、片段、等同物等,是本发明特别优选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
文中所用的“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是指含有两个结合域的单多肽链。该单链抗体在本发明的方法/给药方案中是优选的。每个结合域包含至少一个来自抗体重链的可变区(“VH或H区”),其中第一结合域的VH区与CD3-ε分子特异结合,而第二结合域的VH区与EpCAM特异结合。两个结合域任选地通过短多肽间隔序列彼此相连。多肽间隔序列的非限制性例子为Gly-Gly-Gly-Gly-Ser (G-G-G-G-S)及其重复序列。每个结合域可还包括一个来自抗体轻链的可变区(“VL或L区”),第一和第二结合域各自内部的VH区和VL区通过多肽接头彼此相连,例如EP 623679 B1所公开及要求保护的类型,但无论如何都足够长以允许第一结合域的VH区和VL区与第二结合域的VH区和VL区相互配对,以使得它们能够特异结合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结合域。这种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在WO2005/040220 (PCT/EP2004/011646)中有详细描述,所述国际公布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形式并入本说明书。
与本发明相关的术语“结合域”表征与给定靶结构/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相互作用的多肽的结构域。因此,所述结合域为“抗原相互作用位点”。根据本发明,术语“抗原相互作用位点”定义了一种能特异性与特定抗原或特定抗原组(如不同物种中的同一种抗原)相互作用的多肽基序。所述结合/相互作用还应理解为定义了“特异性识别”。根据本发明,术语“特异性识别”是指抗体分子能特异相互作用于和/或结合于抗原(如本文中定义的人CD3抗原)上至少2个、优选至少3个、更优选至少4个氨基酸。这种结合可用“锁钥原理”的特异性来例证。因此,一级、二级或三级结构以及所述结构的次级修饰使得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中的特定基序与抗原相互结合。抗原相互作用位点与其特定抗原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还可导致所述位点与抗原的简单结合。此外,结合域/抗原相互作用位点与其特定抗原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或者还可导致触发信号,如由于抗原构象改变、抗原的寡聚等的诱导。依据本发明的结合域的优选实例是抗体。结合域可以是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或来源于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
术语“抗体”包括仍保留结合特异性的衍生物或功能片段。用于制备抗体的技术是本领域所熟知且在如Harlow和Lane "Antibodies, ALaboratory Manual",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8以及Harlow和Lane “Using Antibodies: A Laboratory Manual”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99中有所描述。术语“抗体”还包括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Ig’s,即IgA、IgG、IgM、IgD及IgE)以及不同亚类(如IgG1、IgG2等)。
术语“抗体”的定义还包括其具体体现,如嵌合体、单链且人源化抗体以及抗体片段,例如,尤其是Fab片段。抗体片段或衍生物还包括F(ab')2、Fv、scFv片段、单结构域抗体、单可变结构域抗体或仅含有一个可能是VH或VL的可变结构域的免疫球蛋白单可变结构域,其不依赖于其他V区或结构域就能与抗原或表位特异结合;参见例如以上引用的Harlow和Lane(1988)以及(1999)。该免疫球蛋白单可变结构域不仅包括单独的抗体单可变结构域多肽,还包括具有抗体单可变结构域多肽序列的一个或多个单体的较大多肽。
文中所用的CD3-ε是指作为T细胞受体的一部分表达的分子,且其含义通常归入现有技术的含义。在人的情况下,它包括所有已知的单独或独立结合形式的CD3亚基,例如CD3 ε、CD3 δ、CD3 γ、CD3 ζ、CD3 α及CD3 β。人CD3 ε的GenBank登录号为NM_000733。
人EpCAM的GenBank登录号为NM_002354。
在本发明方法/给药方案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构建体为EpCAM VL-EpCAM VH-CD3 VH- CD3 VL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构建体。
在本发明方法/给药方案的一个更优选实施方案中,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构建体包含CDR H1-3,如WO2005/040220 (PCT/EP2004/011646)中公开的SEQ IDNO. 88 (CDRH1)、SEQ ID NO 92 (CDRH2)及SEQ ID NO 96(CDRH3)所示;以及CDR L1-3,如WO2005/040220 (PCT/EP2004/011646)中公开的SEQ ID NO. 100 (CDRL1)、SEQ ID NO 102 (CDRL2)及SEQID NO 104 (CDRL3)所示,即表征MT110的CDR。
所述SEQ ID在下表中也有描述:
Figure BDA0000165623315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更优选实施方案中,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构建体包含(或其组成为)WO2005/040220 (PCT/EP2004/011646)中公开的下文也将描述的如SEQ ID NO. 6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与所述SEQ IDNO. 63的同一性为至少90%、优选95%的氨基酸序列(这在下文将公开)。该序列表征的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为MT110。
MT110的氨基酸序列
<223>  5-10(VL-VH)x抗-CD3(VH(5)-VL(2))
<400>  63
Met Gly Trp Ser Cys Ile Ile Leu Phe Leu Val AlaThr Ala Thr Gly
1             5               1015
Val His Ser Glu Leu Val Met Thr Gln Ser Pro SerSer Leu Thr Val
          20                2530
Thr Ala Gly Glu Lys Val Thr Met Ser Cys Lys SerSer Gln Ser Leu
       35               4045
Leu Asn Ser Gly Asn Gln Lys Asn Tyr Leu Thr TrpTyr Gln Gln Lys
    50               5560
Pro Gly Gln Pro Pro Lys Leu Leu Ile Tyr Trp AlaSer Thr Arg Glu
65               7075               80
Ser Gly Val Pro Asp Arg Phe Thr Gly Ser Gly SerGly Thr Asp Phe
              8590               95
Thr Leu Thr Ile Ser Ser Val Gln Ala Glu Asp LeuAla Val Tyr Tyr
          100              105110
Cys Gln Asn Asp Tyr Ser Tyr Pro Leu Thr Phe GlyAla Gly Thr Lys
       115              120125
Leu Glu Ile Lys Gly Gly Gly Gly Ser Gly Gly GlyGly Ser Gly Gly
    130             135140
Gly Gly Ser Glu Val Gln Leu Leu Glu Gln Ser GlyAla Glu Leu Val
145              150155              160
Arg Pro Gly Thr Ser Val Lys Ile Ser Cys Lys AlaSer Gly Tyr Ala
              165             170175
Phe Thr Asn Tyr Trp Leu Gly Trp Val Lys Gln ArgPro Gly His Gly
          180               185190
Leu Glu Trp Ile Gly Asp Ile Phe Pro Gly Ser GlyAsn Ile His Tyr
       195             200205
Asn Glu Lys Phe Lys Gly Lys Ala Thr Leu Thr AlaAsp Lys Ser Ser
    210              215220
Ser Thr Ala Tyr Met Gln Leu Ser Ser Leu Thr PheGlu Asp Ser Ala
225              230235               240
Val Tyr Phe Cys Ala Arg Leu Arg Asn Trp Asp GluPro Met Asp Tyr
              245250               255
Trp Gly Gln Gly Thr Thr Val Thr Val Ser Ser GlyGly Gly Gly Ser
          260               265270
Asp Val Gln Leu Val Gln Ser Gly Ala Glu Val LysLys Pro Gly Ala
        275                 280285
Ser Val Lys Val Ser Cys Lys Ala Ser Gly Tyr ThrPhe Thr Arg Tyr
   290              295300
Thr Met His Trp Val Arg Gln Ala Pro Gly Gln GlyLeu Glu Trp Ile
305              310315               320
Gly Tyr Ile Asn Pro Ser Arg Gly Tyr Thr Asn TyrAla Asp Ser Val
             325              330335
Lys Gly Arg Phe Thr Ile Thr Thr Asp Lys Ser ThrSer Thr Ala Tyr
          340              345350
Met Glu Leu Ser Ser Leu Arg Ser Glu Asp Thr AlaThr Tyr Tyr Cys
       355              360365
Ala Arg Tyr Tyr Asp Asp His Tyr Cys Leu Asp TyrTrp Gly Gln Gly
   370               375380
Thr Thr Val Thr Val Ser Ser Gly Glu Gly Thr SerThr Gly Ser Gly
385              390395             400
Gly Ser Gly Gly Ser Gly Gly Ala Asp Asp Ile ValLeu Thr Gln Ser
              405              410              415
Pro Ala Thr Leu Ser Leu Ser Pro Gly Glu Arg AlaThr Leu Ser Cys
          420              425430
Arg Ala Ser Gln Ser Val Ser Tyr Met Asn Trp TyrGln Gln Lys Pro
       435             440445
Gly Lys Ala Pro Lys Arg Trp Ile Tyr Asp Thr SerLys Val Ala Ser
   450               455460
Gly Val Pro Ala Arg Phe Ser Gly Ser Gly Ser GlyThr Asp Tyr Ser
465              470475              480
Leu Thr Ile Asn Ser Leu Glu Ala Glu Asp Ala AlaThr Tyr Tyr Cys
             485               490              495
Gln Gln Trp Ser Ser Asn Pro Leu Thr Phe Gly GlyGly Thr Lys Val
          500              505510
Glu Ile Lys
      515
因此,在本发明方法/给药方案的一个最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为以上氨基酸序列所表征的MT110。
本发明描述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分子,其包含如上述(或WO2005/040220(PCT/EP2004/011646)中的)SEQ ID NO. 6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与所述氨基酸序列的同一性为至少90%或优选95%、最优选96%、97%、98%或99%氨基酸序列。应理解,序列同一性是以完整氨基酸序列确定的。例如,可用GCG软件包(Genetics Computer Group, 575Science Drive, Madison, Wisconsin, USA 53711 (1991))中含有的Gap或BestFit程序进行序列比对(Needleman和Wunsch J. Mol. Biol. 48 (1970), 443-453; Smith和Waterman, Adv. Appl. Math 2 (1981), 482-489)。测定和识别与文中所述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优选的是MT110)的氨基酸序列有例如90%、95%、96%、97%、98%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一种常规方法。例如,根据克里克的摆动假说,反密码子的5’碱基不像另外两个碱基有空间局限,因而可能发生非标准的碱基配对。换言之,三联密码子的第三个位点是可变的,以使得两个在第三位点不同的三联密码子可编码相同的氨基酸残基。所述假说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参加例如http://en.wikipedia.org/wiki/Wobble_Hypothesis; Crick, J Mol Biol 19 (1966): 548–55)。测定与文中所述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有例如90%、95%、96%、97%、98%或99%序列同一性的这样的氨基酸序列的细胞毒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种常规方法。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或与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氨基酸序列有例如90%、95%、96%、97%、98%或99%序列同一性的抗体构建体的细胞毒性可用如WO2005/040220 (PCT/EP2004/011646)中所述方法进行测定。
还预见到,本发明方法的特征还优选在于伴随物糖皮质激素的施用。
如所附的实施例2所示,发现糖皮质激素能稍微减轻上述在采用本发明治疗方法期间肝酶的升高。因此可预见到,本发明方法(及本发明的给药方案)的特征还在于任选地施用至少一种糖皮质激素。所述施用优选伴随着文中所述的第一和/或第二时间段。糖皮质激素(GC)是一类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的类固醇激素,所述糖皮质激素受体存在于几乎每一个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的细胞中。这些化合物是有效的抗炎剂,而不管炎症是何种成因。通过抑制编码细胞因子IL-1、IL-2、IL-3、IL-4、IL-5、IL-6、IL-8及IFN-γ的基因,糖皮质激素特别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
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糖皮质激素”至少包括可的松、氯化可的松、氯泼尼醇、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地夫可特、氟可龙、去炎松、地塞米松以及倍他米松。优选强的松、强的松龙和/或甲基强的松龙。
EpCAM是一种泛上皮分化抗原,在几乎所有癌的(基侧)细胞表面表达。癌表示任何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癌症。癌会侵入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可能转移或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部位。因此,文中所用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是指所类型的癌,包括在其细胞表面表达EpCAM的单个细胞或其转移细胞。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的例子有胃肠癌(细胞)、肺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及卵巢癌(细胞)。“胃肠”包括如食道、胃(胃部的)、小肠和大肠、膀胱、胆囊、肝脏和胰腺。肺癌的主要类型有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癌细胞会从原发肿瘤中脱离、泄漏或溢出,进入淋巴管和血管随血流循环,在体内其他地方的正常组织中沉积。大多数恶性肿瘤及其他恶性赘生物会转移,尽管程度不同。这些转移的癌细胞有时也称为“转移变体”或“转移瘤”。这些转移的癌细胞特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胃肠癌为胃癌、结肠直肠癌或其转移变体,而所述肺癌是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或其转移变体。
肺腺癌、胃-食管交界腺癌、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卵巢癌及乳腺癌等也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是用于治疗、缓解或消除具有(转移性)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的患者体内的微小残留疾病(MRD)。“MRD”如其名称所示,是指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当患者处于缓解期(即患者没有疾病的症状或迹象)时患者体内残留的少量癌细胞。这是上皮癌和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其用于:
(i)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或
(ii)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或
(iii)缓解或预防由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病况;
所述方法包括:
(a)连续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使得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至4级或不到4级(优选至3级),随后降至2级;以及不间断地
(b)施用所述抗体使得其具有治疗活性。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治疗周期(包括第一和第二时间段,及任选的第三时间段)在无治疗的间歇后接着一个或多个重复周期。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一个治疗周期(包括第一和第二时间段,及任选的第三时间段)是4至8周的连续输注,在2至6周的无治疗间歇后,有一个(或多个)重复周期。还可预见到,所述第二治疗周期与第一治疗周期不同(“第一治疗周期”在此是指刚好在“第二治疗周期”之前的治疗周期);与第一治疗周期相比,所述第二周期的第一时间段和/或剂量不同,以及/或者第二时间段和/或剂量不同。同样可行的是,第三时间段(如果在第一治疗周期中存在)可能也不同或甚至在第二个周期中不存在(或反之亦然,即可能在第二周期中存在而在第一周期中不存在)。还预计到,第二个治疗周期仅由第二时间段组成,即显而易见可预计到第二治疗周期跳过以文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包括第三时间段,如果存在)的第一剂量为表征的适应期,而直接从具有治疗活性的剂量开始。所述第二治疗周期的具有治疗活性的剂量与第一治疗周期的第二时间段所采用的剂量要么相同,要么不同(优选超过)。特别优选如图8所示或在所附的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的给药方案。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用于:
(i)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或
(ii)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或
(iii)缓解或预防由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病况;
其中所述抗体根据本发明方法或给药方案施用。
本发明还涉及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在制备/制造用于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方法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任选地包含药学载体。合适药学载体的实例是本领域所熟知的,包括磷酸盐缓冲盐水溶液、灭菌溶液等。静脉内载体包括流体和营养补充剂、电解质补充剂(如基于林格氏葡萄糖的补充剂)等等。还可以存在防腐剂及其他添加剂,如抗微生物剂、抗氧化剂、螯合剂及惰性气体等。另外,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包含如本文中别处所述的其它药剂,例如糖皮质激素。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本文中所限定的第一剂量和第二剂量的(药物)试剂盒或药物包。由此,所述第一和第二剂量一起包装在一个密封的药物包或试剂盒里。应理解,在此方面,“第一剂量”和“第二剂量”含有给定时间段(为第一或者第二时间段)所使用的相应的单剂数量。比方说,这意味着本发明药物包或试剂盒中所包括的“第一剂量”或“第二剂量”含有比如7个的单独日剂量。由此,包装的日剂量数反映了预期的时间段(如果所述的时间段为X天则含X天的剂量,如果时间段为Y天则含Y天的剂量,以此类推)。这些实施方案中,(药物)试剂盒或药物包在单个包装中包括在单独容器里的日剂量。如文中别处所述,所述单独容器可能含有不同剂量,例如在文中所述第一或第二时间段期间剂量逐渐加大的情况下——第一容器中可能含有每天3μg的剂量(比如乘以7),而另一容器中含有12μg/天(比如乘以7)——但是所有这些容器仍组成“第一剂量”的一部分。
或者,还预见到,预期的第一剂量和/或第二剂量没有按各自的日剂量数分开,而是全部或部分地被包含在单个容器中(比如在一个输注包中),其中包含第一时间段和/或第二时间段所需的部分(如1至3天)或全部(即第一或第二时间段)的剂量。这意味着,单个容器包含比方说“第一剂量”的7个日剂量,可在第一时间段等期间使用。
应理解,本发明的(药物)试剂盒或药物包还可以几乎包括各时间段所需的日剂量(不论是否分开)。或者,(药物)试剂盒或药物包被制备成使得其包括本文中所限定的第一和第二时间段所需的日剂量数(不论是否分开),即“第一剂量”和“第二剂量”在单个包装里。这样的一个包装在理想状态下应足够患者的一个完整治疗(包括第一和第二时间段)使用。本发明的试剂盒及包的部分可单独包装到小瓶或瓶子里,或者组合包装到容器或多容器装置中。试剂盒的生产遵循优选的标准流程,这是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已知的。
此外,本发明涉及包括以上文所述的第一剂量和第二剂量为活性成分以及其依照本发明方法顺序使用的书面说明的药物包或试剂盒。所述的药物包或试剂盒还可以包括标签或印迹,用于指示内含物可用于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或用于缓解或预防由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病况。
还预见到,本发明的药物包或试剂盒进一步包括用于给患者施用第一剂量和/或第二剂量的工具,和/或通常用于治疗药剂输注的缓冲液、小瓶、特氟龙袋或输注袋。由此,“工具”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注射器、皮下注射针头、套管、导管、用于静脉内给药的输注袋、静脉内注射工具、小瓶、缓冲液、稳定剂、有助于技术人员准备本发明的相应剂量和输注液的书面说明等的物件。
还预见到,本发明的药物包或试剂盒进一步包括糖皮质激素。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包或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一剂量和/或第二剂量的这种设置使得其适用于根据上文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方法的给药或给药方案。“这种设置”包括日剂量各自分别包装后再包装在一起,和/或第一剂量和/或第二剂量包装成一个整体,或其组合。
本发明还涉及下列项目:
1. 一种用于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给药方案),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所述抗体;以及不间断地
(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
其中所述第二剂量高于所述第一剂量。
2. 一种用于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以及不间断地
(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
其中所述第二剂量高于所述第一剂量。
3. 一种用于缓解或预防由给人类患者(治疗性地)连续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病况,优选不良反应,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所述抗体;以及不间断地
(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
其中所述第二剂量高于所述第一剂量。
4. 项目1、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患者具有或被假设具有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
5.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的给药途径和/或步骤(b)的给药途径是静脉内给药。
6. 项目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况,优选所述不良反应的特征在于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
7.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超过所述第一时间段。
8.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至少1、2、3、4、5、6、7天(或更长),优选为7天。
9.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特征在于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至3级或4级。
10. 项目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持续到所述肝酶的升高的血清水平降至2级。
11.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时间段为4天,条件是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为2级或低于2级。
12. 项目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肝酶为AST和/或ALT,还任选为GGT和/或AP。
13.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至少持续到所述患者的CD8+ T细胞被激活。
14. 项目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的特征在于至少20%所述CD8+T细胞为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
15.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为至少2、3、4、5或6周,优选为3周。
16.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为至少19天。
17.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至10天,第二时间段为至少19天。
18. 项目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7至9天,第二时间段为19至21天。
19. 项目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7天,第二时间段为21天。
20.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剂量具有治疗活性。
21. 项目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剂量的所述治疗活性的特征在于激活的CD8+ T细胞。
22. 项目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激活的特征在于至少20%所述CD8+T细胞为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与第二时间段之前的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相关)。
23.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剂量使得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至3级或4级的血清水平,并且在第一时间段内又下降至2级血清水平。
24. 项目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肝酶为AST和/或ALT,还任选为GGT和/或AP。
25.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剂量为1μg/d至6μg/d,优选为1μg/d至3μg/d。
26.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剂量为10μg/d至120μg/d(或更多,如果在治疗相关方面必须)。
27.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剂量为1μg/d至3μg/d,第二剂量为20μg/d至90μg/d。
28.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为单链抗体。
29.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体为MT110。
30. 上述项目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同时)施用糖皮质激素。
31. 项目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糖皮质激素为强的松、强的松龙和/或甲基强的松龙。
32. 项目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为胃肠癌和或肺癌细胞。
33. 项目3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胃肠癌为胃癌、结肠直肠癌或其转移性变体,所述肺癌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或其转移性变体。
附图说明
附图显示:
图1依照实施例1,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T细胞激活能力。
图2依照实施例2的给药方案示例。
图3MT110的生成及作用方式。
图4采用维持剂量为10或12μg/天的MT110治疗的患者在A、B或C计划中的MT110血浆水平比较图。
图5A开始MT110输注后及第7天增加剂量后,在患者114-012(群组B2:3→12μg/天)中观测到的淋巴细胞的重新分布。
图5B开始MT110输注后及第7天增加剂量后,在患者114-012(群组B2:3→12μg/天)中观测到的T细胞激活。
图6A切除的肺部病变。大量的CD3阳性淋巴细胞(红色箭头)、坏死组织(绿色箭头)、肿瘤细胞(橙色箭头)。
图6B切除的肺部病变。CD8阳性淋巴细胞浸润(红色箭头)。
图7转氨酶达到峰值时的肝脏实质。
图8本发明的具体给药方案。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实施例例证了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不可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所述实施例仅为了进行例证,且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介导T细胞对EpCAM阳性靶细胞的特异细胞毒性,由此介导可通过细胞因子释放及T细胞表面标记物上调的测量的T细胞激活。此过程是绝对的剂量依赖型以及完全依赖于EpCAM阳性靶细胞的存在。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MT110对人T细胞准确的生物学效应在体外分析如下:
来自随机健康捐赠者的人PBMC与所指示浓度的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在不存在或存在0.2%、2%或10%自然表达EpCAM的Kato III细胞的情况下一起培养。在37℃加湿培养箱中培养40小时后,用抗CD4、CD8及CD25的荧光标记抗体进行细胞染色,以便通过流式细胞仪识别效应细胞(CD4或CD8阳性)及其状态(从头表达CD25)。CD25+ T细胞的百分比用Prism软件(Graph Pad Software Inc., 4.02版)依据BiTE浓度对数绘图。所得的剂量响应曲线用整合四元参数非线性适用模型分析,并计算最大半致死浓度(EC50)作为特殊生物活性的指征。含有100 ng/ml 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样品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含量,用人Th1/Th2细胞微球阵列(CBA)试剂盒(BD Bioscience)根据厂商的使用说明进行分析。
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T细胞激活能力如图1所示。人PBMC中加入10% EpCAM+细胞使得约95%的CD8+ T细胞以及约85%的CD4+ T细胞在40小时内以抗体剂量依赖性的方式被激活。加入2% EpCAM+细胞导致约50% CD8+ T细胞以及约25% CD4+ T细胞的半激活,但仅加入0.2% EpCAM+细胞则在测试的任何BiTE浓度下难以诱导效应细胞上表达CD25。EC50值随存在的靶细胞数量的减少而增加,在10、2及0.2%Kato III细胞存在的情况下,CD8+ T淋巴细胞的EC50值分别为0.26ng/ml、0.99 ng/ml和5.98 ng/ml,CD4+ T淋巴细胞的EC50值分别为0.8 ng/ml、2.35 ng/ml和3.50 ng/ml。BiTE介导CD25的上调,伴随着IFN-γ、TNF-α及IL-10从人PBMC中释放,其强度与存在的EpCAM阳性靶细胞百分数密切相关。无EpCAM+靶细胞时,在评估的任何BiTE浓度下都检测不到细胞因子的释放或者CD8+或CD4+ T细胞中CD25的上调。这可指征EpCAMx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在富含EpCAM的肿瘤环境中具有高效能,且在含有T细胞无法直接接触的EpCAM的组织中同时具有高耐受性。
实施例2
EpCAM/CD3双特异性BiTE抗体MT110在转移性结肠直肠癌、胃癌或肺癌患者体内的安全性及药理学
1.1 研究设计
第一目的: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
第二目的:评估MT110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及抗肿瘤活性
患者:已知广泛表达EpCAM的局部晚期的、复发的或转移性实体肿瘤
- 肺腺癌
- 小细胞肺癌
- 胃癌
- 结肠直肠癌
其他重要合格标准
用尽或不可采用标准治疗方法
至少一个疗程的在先化疗
ECOG性能状态≤ 2
能够理解患者信息及知情同意书表格
CT或MRI扫描基线上没有CNS转移迹象,或没有其他CNS病史
嗜中性粒细胞计数< 1,500/mm3(= 1.5 x 109/l)
血小板计数< 100,000/mm3(= 100 x 109/l)
WBC< 3 x109/l;血红蛋白< 9.0 g/dl
无肾脏或肝脏功能异常
无O2饱和度< 92%(在室内空气条件下)
无同时进行的抗肿瘤疗法,缓和放射疗法除外
不存在人抗鼠抗体(HAMA)
1.2 MT110疗法及剂量增加
MT110:重复1-18天连续静脉内输注周期,直到疾病继续发展,2至4周的治疗间歇。
剂量组:每天1/ 3/ 6/ 10/ 12 / 24μg(现在仍在进行)MT110,计划的B/C组中有其他剂量增加(参见图2)。
依赖于DLT出现的3+3设计,在各组各患者结束第一周期后决定剂量的增加。
按时间表A、B或C进行治疗。
DLT标准:任何与AE相关的3级或4级持续的时间比预先定义的长,尽管采用了足够的患者管理手段。
伴随的药物:在MT110输注或剂量增加之前,皮质类固醇、抗组胺剂、抗酸剂
其他允许的辅助药物
1.3评价
安全性:  安全参数(根据CTCAE 3.0版报告不良反应(AE))、实验室参数的连续评价,在第1和2周的第1和2天至少每天两次,第3和5天每天一次;且之后每周两次。
抗肿瘤活性:  每个治疗周期后的评价(在可检测损伤的情况下根据RECIST 1.0版)。
PK/PD:    在预定的时间点收集用于PK、细胞因子、淋巴细胞亚群、循环肿瘤细胞和免疫原性分析的样品
          在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中分析EpCAM表达
2. 结果
2.1 患者和MT110治疗
此处显示的数据自2009年9月10日起,研究正在进行。
· 22名患者已经开始了MT110治疗,期中分析包括:
- 20名患者的人口数据
- 20名患者的安全性和药效学数据
表1. 每剂量群组的患者的人口数据
Figure BDA0000165623316
2.2 安全性和耐受力
不良反应概述
· 在20名患者中,17名患者能够完成至少一个为期4周的MT110静脉内输注。
· 大多数观察到的临床不良反应与列在下面的疾病相关。
· 与MT110相关的非血液学临床不良反应由少数患者的轻度发热和疲劳组成,发热与首次输注反应无关。
· 与MT110相关的实验室变化主要发生在输注的第一周或增加剂量后,其持续时间短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输注过程中消退。肝功能参数的变化也是暂时的且无症状的;不伴随病理学的影像结果、显著的组织损伤或者肝合成参数的损害。
表2. 不考虑关联性时在≥3名患者中出现AE的概率
Figure BDA0000165623317
表3. 在>1名患者中出现与MT110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概率
Figure BDA0000165623318
表4. 报告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2.3 药代动力学情况
PK参数的概述
· 确定MT110的血清半衰期为3.5-6.8小时。
· 经过针对剂量和体重的归一化后,至今测试的剂量水平可呈现剂量线性。
2.4 药效学标记物
· 没有患者显示出显著的全身性细胞因子释放,在不同的时间点可检测到的IL-6水平低,在一些患者中见到单一的可检测水平的IFNγ和IL-10。
· 在MT110输注开始后以及剂量增加后在所有患者中都观察到淋巴细胞的再分布(图5a)。
·第一周期后,在临床上受益的患者中观察到T细胞激活的最初迹象(图5b)。
· 通过CellSearch方法对循环肿瘤细胞的首次分析揭示了每7.5ml来自CRC患者的样品有多达6个细胞。
2.5 患者结果
根据RECIST标准的肿瘤评价
· 在周期中值为91天(范围为29+至150天)的第一周期后,在18名可评价的患者中观察到7名的疾病稳定。
病例报告:生物学抗肿瘤活性的证据
· 在加入研究时CRC的肺中呈现转移性损伤的患者(女性,85岁)
· 用1μg/d MT110治疗28天
· MT110开始后80天,患者进行肺损伤的手术切除,病理学显示:
-在该损伤中有>70%的坏死组织(图6A)
-在肿瘤组织中和周围有大量包括CD8阳性细胞的浸润T细胞(图6B)
3. 总结
在五个剂量群组中20名合格的患者接受治疗并且至今接受总计25个MT110周期:
· MT110静脉内输注28天在临床上被很好地耐受:
- 在少数患者中出现轻微发热和疲劳并且与研究用药有关。
- 没有观察到相关的全身细胞因子释放。
- 除了最初暂时的淋巴细胞减少症,肝酶暂时无症状地升高至3/4级,这是最频繁的实验室异常。
· 生物学活性的最初迹象
- 输注开始后,MT110很快引起淋巴细胞的快速再分布。4周后,在临床上受益的患者中见到T细胞扩增/激活的迹象。
- 根据RECIST在持续中值为91天的18名患者中的7名中证实了疾病稳定。
-在一名患者中,开始MT110治疗后11周,肺转移被切除。免疫组织化学揭示肿瘤细胞坏死和大量T细胞侵润,可作为MT110活性的证据
· 没有患者产生抗MT110的抗体。
4. 结论
·可以安全地给患有表达EpCAM的晚期实体瘤的患者静脉内施用MT110。
· 在临床良好耐受剂量下已经观察到生物学活性的最初迹象。
· 目前正在对增加剂量时BiTE抗体MT110的评价。
实施例3
在MT110-101的研究中,采用MT110治疗的第一患者群组的肝功能参数变化的比较
在下面的表中,基于MT110剂量、治疗方案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了各个患者组的肝功能参数升高,所述肝功能参数由血液水平峰值的平均幅值(表1)和平均血液水平值进行表征。转氨酶AST和ALT是主要受MT110输注影响的肝功能参数。
各个肝功能参数的血液水平峰值的幅值是通过如下方式计算的:从对于该组中的每名患者的各个剂量下进行第一周MT110输注时测定的水平峰值减去在筛选评价时测定的基线值。获得的组中每名患者的幅值被用于计算各组的平均值。
平均血液值的幅值是通过从平均水平减去在筛选评价时测定的基线值来计算的,所述平均水平是由对于该组中的每名患者的各个剂量下进行第一周MT110输注的所有测量值计算的。获得的组中每名患者的幅值被用于计算各组的平均值。
不同组的对比可以总结如下:
-另外伴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减少以1μg/d MT110治疗的患者的肝功能参数的升高(主要是AST和ALT)(组II与组I对比)
-随着MT110剂量增加,肝功能参数的血液水平的峰值和平均值表现为数值增加,不管是否伴随糖皮质激素治疗(组V和组III与组II对比)。
结论:伴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避免肝功能参数的升高。
-糖皮质激素剂量的进一步增加也不能避免伴随剂量增加的肝功能参数的升高(组IV与组III对比)。
-在第一周开始低剂量MT110治疗并且在第二周开始更高剂量,使得在第二周肝酶仅稍微增加(组VII与组V对比)。
结论:就第一周输注的低MT110起始剂量而言,进一步的增加剂量是可能的。
表1:给定剂量下的第一治疗周的峰值和筛选值之间幅值的无标准偏差平均值
Figure BDA00001656233110
表2:给定剂量下第一治疗周的峰值和筛选值之间的幅值的无标准偏差平均值
Wk:周
W1:第一周
Scr:筛选评价
Cort:糖皮质激素
实施例4
Figure BDA00001656233111
Figure BDA00001656233112
Figure BDA00001656233113
*监察委员会决定开放B1群组而不是完成A3中的招募。
++ 正在进行的群组
+ 被替代的群组中的一名患
Figure BDA00001656233115
Figure BDA00001656233116
Figure BDA00001656233117
Δ包括一名具有剂量限制性毒性的患者
实施例5
Figure BDA00001656233118
Figure BDA00001656233119
Figure BDA00001656233120

Claims (39)

1.一种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所述抗体用于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以及不间断地
(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
其中所述第二剂量超过所述第一剂量。
2.一种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所述抗体用于缓解和/或预防病况、优选不良反应的方法,所述病况是由给人类患者(治疗性)连续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一剂量的所述抗体;以及不间断地
(b)在第二时间段连续施用第二剂量的所述抗体;
其中所述第二剂量超过所述第一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人类患者具有或被假设具有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步骤(a)中的施用途径和/或步骤(b)中的施用途径为静脉内给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病况、优选所述不良反应的特征为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的升高。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超过所述第一时间段。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至少1、2、3、4、5、6、7天(或更多),优选为7天。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的特征为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高至3或4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持续至所述肝酶的升高的血清水平降至2级。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4天,条件是所述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为2级或更低。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肝酶为AST和/或ALT以及还任选的GGT和/或AP。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至少持续至所述患者的CD8+ T细胞被激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激活的特征为至少20%的所述CD8+ T细胞为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为至少2、3、4、5或6周,优选为3周。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二时间段为至少19天。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至10天,所述第二时间段为至少19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7至9天,所述第二时间段为19至21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7天,所述第二时间段为21天。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二剂量具有治疗活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二剂量的治疗活性的特征为激活的CD8+ T细胞。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激活的特征为至少20%的所述CD8+ T细胞为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与所述第二时间段之前的CD25和/或CD69阳性表型有关)。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剂量使得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至3或4级血清水平并且再降至2级血清水平。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至少一种肝酶为AST和/或ALT以及还任选的GGT和/或AP。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剂量为1至6μg/d,优选为1至3μg/d。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二剂量为10至120μg/d(或如果在治疗相关情形下需要的话,则更多)。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第一剂量为1至3μg/d,所述第二剂量为20至90μg/d。
2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双特异性抗体为单链抗体。
2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抗体为MT110。
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特征还在于(伴随)施用糖皮质激素。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糖皮质激素为强的松、强的松龙和/或甲基强的松龙。
3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为胃肠道或肺癌细胞。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中所述胃肠道癌为胃癌、结肠直肠癌或其转移性变体,所述肺癌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或其转移性变体。
33.一种方法,其用于:
(i)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或者
(ii)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或者
(iii)缓解和/或预防病况,所述病况是由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
所述方法包括:
(a)连续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使得至少一种肝酶的血清水平升至4级或更低(优选至3级)并且随后降至2级;以及不间断地
(b)施用所述抗体使得其具有治疗活性。
34.一种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用于:
(i)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或者
(ii)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或者
(iii)缓解和/或预防病况,所述病况是由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
其中所述抗体将根据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给药方案施用。
35.一种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其用于:
(i)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或者
(ii)治疗人类患者的EpCAM阳性上皮癌细胞;或者
(iii)缓解和/或预防病况,所述病况是由给人类患者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而介导的,
其中所述抗体将根据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给药方案施用。
36.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在制备被用于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方法的药物组合物中的用途。
37.一种药物包或试剂盒,其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限定的所述第一剂量和所述第二剂量。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药物包或试剂盒,其还包括给患者施用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剂量的工具。
39.根据权利要求37和38所述的药物包,其中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剂量被设置成使得其适合用于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施用/给药方案。
CN2010800523771A 2009-09-18 2010-09-20 用于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给药方案 Pending CN1027118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365109P 2009-09-18 2009-09-18
EP09170715.8 2009-09-18
US61/243,651 2009-09-18
EP09170715 2009-09-18
US34414710P 2010-06-01 2010-06-01
US61/344,147 2010-06-01
EP10164596 2010-06-01
EP10164596.8 2010-06-01
PCT/EP2010/063795 WO2011033105A1 (en) 2009-09-18 2010-09-20 Dosage regimen for administering an epcamxcd3 bispecific antibod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1825A true CN102711825A (zh) 2012-10-03

Family

ID=43127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3771A Pending CN102711825A (zh) 2009-09-18 2010-09-20 用于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给药方案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44161A1 (zh)
EP (1) EP2477653A1 (zh)
JP (1) JP2013505223A (zh)
KR (1) KR20120083359A (zh)
CN (1) CN102711825A (zh)
AU (1) AU2010297258A1 (zh)
BR (1) BR112012008345A2 (zh)
CA (1) CA2774732A1 (zh)
IL (1) IL218637A0 (zh)
IN (1) IN2012DN03172A (zh)
MX (1) MX2012003175A (zh)
NZ (1) NZ598601A (zh)
RU (1) RU2012115480A (zh)
SG (2) SG10201405434VA (zh)
WO (1) WO201103310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5968A (zh) * 2015-08-28 2018-06-08 阿穆尼克斯运营公司 嵌合多肽组装体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8602891A (zh) * 2016-03-30 2018-09-28 霍斯特·林德霍费尔 治疗尿道恶性肿瘤的多特异性抗体
CN111356700A (zh) * 2017-09-08 2020-06-30 马弗里克治疗公司 受约束的条件性活化的结合蛋白
CN112807429A (zh) * 2015-11-19 2021-05-18 雷维托普有限公司 用于对非所要细胞进行重定向杀灭的两组分系统的功能性抗体片段互补作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42383B (zh) 2011-05-16 2017-11-03 健能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多特异性fab融合蛋白及其使用方法
WO2013083809A1 (en) 2011-12-09 2013-06-13 Amgen Research (Munich) Gmbh Prevention of adverse effects caused by epcamxcd3 bispecific antibodies
GB201302447D0 (en) 2013-02-12 2013-03-27 Oxford Biotherapeutics Ltd Therapeutic and diagnostic target
PL3889173T3 (pl) 2013-02-15 2023-12-11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Zoptymalizowany gen czynnika viii
MX2015010350A (es) * 2013-02-26 2015-10-29 Roche Glycart Ag Moleculas de union a antigeno biespecificas que activan la celula t.
SG10201913278PA (en) 2016-02-01 2020-02-27 Bioverativ Therapeutics Inc Optimized factor viii genes
CN109476756B (zh) 2016-03-15 2022-05-31 埃泰美德(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多特异性Fab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EP3409322A1 (en) * 2017-06-01 2018-12-05 F. Hoffmann-La Roche AG Treatment method
WO2020181140A1 (en) 2019-03-05 2020-09-10 Maverick Therapeutics, Inc. Constrained conditionally activated binding protei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23679B1 (en) 1987-05-21 2003-06-25 Micromet AG Targeted multifunctional proteins
EP1673398B1 (en) 2003-10-16 2010-12-29 Micromet AG Multispecific deimmunized cd3-binders
JP5129122B2 (ja) * 2005-04-26 2013-01-23 トリオン ファーマ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癌治療のための抗体およびグルココルチコイドの組み合わせ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LAUS BRISCHWEIN,ET AL: "MT110: A novel bispecific single-chain antibody construct with high efficacy in eradicating established tumors", 《MOLECULAR IMMUNOLOGY》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5968A (zh) * 2015-08-28 2018-06-08 阿穆尼克斯运营公司 嵌合多肽组装体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2807429A (zh) * 2015-11-19 2021-05-18 雷维托普有限公司 用于对非所要细胞进行重定向杀灭的两组分系统的功能性抗体片段互补作用
CN108602891A (zh) * 2016-03-30 2018-09-28 霍斯特·林德霍费尔 治疗尿道恶性肿瘤的多特异性抗体
CN111356700A (zh) * 2017-09-08 2020-06-30 马弗里克治疗公司 受约束的条件性活化的结合蛋白
US11744893B2 (en) 2017-09-08 2023-09-05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Constrained conditionally activated binding proteins
US11744892B2 (en) 2017-09-08 2023-09-05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Constrained conditionally activated binding protei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2003175A (es) 2012-04-11
IN2012DN03172A (zh) 2015-09-25
AU2010297258A1 (en) 2012-03-29
JP2013505223A (ja) 2013-02-14
RU2012115480A (ru) 2013-10-27
NZ598601A (en) 2014-05-30
BR112012008345A2 (pt) 2016-08-09
IL218637A0 (en) 2012-05-31
US20120244161A1 (en) 2012-09-27
KR20120083359A (ko) 2012-07-25
SG179027A1 (en) 2012-04-27
WO2011033105A1 (en) 2011-03-24
SG10201405434VA (en) 2014-10-30
CA2774732A1 (en) 2011-03-24
EP2477653A1 (en)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1825A (zh) 用于施用EpCAMxCD3双特异性抗体的给药方案
CN104080809B (zh) 抗cd134(ox40)抗体及其应用
ES2425269T3 (es) Moléculas de unión al receptor OX40 humano
JP7341217B2 (ja) 抗cd137抗体
CN107580500A (zh) 抗pvrig抗体和使用方法
CN108350505A (zh) 用于测定icos表达的基因标志
CN109476750A (zh) 抗cd40抗体及其用途
CN107708666A (zh) 治疗癌症的联合疗法
CN105579058A (zh) Cd38激动剂的医学用途
US20230065536A1 (en) Antibodies against n-acetylglucosamine and n-acetyl-galactosamine
EP4100059A1 (en) Antibodies for use in therapy
US20220372161A1 (en) Antibodies against the poliovirus receptor (pvr) and uses thereof
US20220289825A1 (en) FUSION PROTEIN TARGETING PD-L1 AND TGF-ß AND USE THEREOF
CN105330739A (zh) 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及其用途
WO2022228445A1 (en) Single domain pd-l1 antibodies
US20240109972A1 (en) Antibody and taxane combination therapy
US20230084382A1 (en) Treatment of cancer with a combination of an antibody that binds lgr5 and egfr and a topoisomerase i inhibitor
RU2761638C1 (ru) Антитела против лиганда программируемой смерти (pd-l1)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17545508A (zh) 用于癌的治疗和/或预防的药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Amgen Research Munich GmbH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Micromet A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MICROMET AG TO: AMGEN RESEARCH MUNICH GMBH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