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0604B - 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 Google Patents

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0604B
CN102700604B CN201210218409.1A CN201210218409A CN102700604B CN 102700604 B CN102700604 B CN 102700604B CN 201210218409 A CN201210218409 A CN 201210218409A CN 102700604 B CN102700604 B CN 102700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tructure
hydraulic fluid
switch element
steering cylinder
fluid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84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0604A (zh
Inventor
罗志前
刘明玉
田伟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184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06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0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0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0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06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油缸结构,包括:第一油口、至少一个第二油口、至少一个第三油口、活塞和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连接至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将油缸的空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第二油口设置于与所述无杆腔对应的缸筒上,所述第三油口设置于与所述有杆腔对应的缸筒上,所述第一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转向油缸结构的转向装置以及具有该转向装置的电控转向车桥。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结构简单,可减轻整车重量,且具有可靠的对中功能。

Description

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控转向车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背景技术
多桥车上具有转向控制功能的车桥数目根据吨位大小可以是单根车桥,也可以是多根车桥,甚至可以是所有车桥均为转向桥。例如,著名的8桥全地面起重机上的前4根车桥,均采用了机械杆系连接的转向技术,且后桥都实现了主动式的转向。
在早期的技术中,主动式转向后桥采用了机械杆系连接的转向控制技术,为保证各车桥间的转向关系,机械结构杆系设计得非常复杂。这种结构的转向存在转向模式单一、机械结构复杂、杆系结构受力较大等缺点。为避免上述缺点,在目前的主动式转向后桥上广泛采用了电控转向技术,可以使整车具有更加灵活的转向模式,从而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能。对于8桥全地面起重机,有的将7-8桥设计为电控转向桥,有的将6-8桥设计为电控转向桥,有的将5-8桥均设计为电控转向桥。
但电控转向桥中的电子转向控制也存在风险,例如电子控制装置功能出现故障,或者控制算法设计不合理,都将导致对电控转向桥的转向角控制错误,这将使全地面起重机的转向运动不受控制,导致发生事故。
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保护措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安全保证措施:
在没有采用中位定位油缸的转向系统中,当系统发现有异常时,系统可使已转过一定角度的电控转向桥保持转向角不变,并提示错误,由于电控转向桥不能回到零转向角位置,这将为后续的行驶带来问题,此时驾驶员通常只能停车等待维修;
在采用中位定位油缸的转向系统中,当系统发现有异常时,系统可通过对中油缸将已转过一定角度的电控转向桥强制拉回到转向角为0的中间位置,这时驾驶员可降低车速,还可继续驾驶起重机,但由于增加了对中油缸及其控制装置,使整车重量及成本增加。
因此,一种既能保证高转向安全性,又能降低车重、减少成本、占用空间小的转向装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油缸结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油缸结构与一般的油缸结构不一样,可使具有该转子油缸结构的转向结构兼具转向和强制对中功能;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该转向装置的电控转向车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油缸结构,包括:第一油口、至少一个第二油口、至少一个第三油口、活塞和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连接至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将油缸的空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油缸的空腔的两端,所述第一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的中间。所述第三油口可控制油缸有杆腔的泄油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包括两个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向油缸结构,分别为左转向油缸结构和右转向油缸结构,还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以及换向阀,其中,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回油路连接,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工作口连接,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三油口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工作口连接;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通过所述第四开关单元与回油路连接,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第五开关单元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工作口连接,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三油口通过所述第六开关单元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工作口连接;所述换向阀的P口与进油路连接,所述换向阀的T口与回油路连接。
通过换向阀的换向动作,可实现左换向油缸的活塞杆和右换向油缸的活塞杆往同一方面同步移动,实现换向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包括第五开关阀和第五单向阀,所述第六开关单元包括第六开关阀和第六单向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油口、两个第三油口时,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中的两个第三油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连接至所述第一工作口,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中的两个第二油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三开关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连接至所述第二工作口;在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油口、两个第三油口时,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中的两个第二油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五开关阀和所述第五单向阀连接至所述第一工作口,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中的两个第三油口分别通过所述第六开关阀和所述第六单向阀连接至所述第二工作口。
在左转向油缸结构进油时,可保证液压油只从一个油口进油,但在泄油时,可以从两个油口进行泄油。
在右转向油缸结构进油时,可保证液压油只从一个油口进油,但在泄油时,可以从两个油口进行泄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转向装置需进行对中且所述转向装置正处于右转状态时,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有杆腔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工作口连通,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无杆腔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工作口连通;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有杆腔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工作口连通,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无杆腔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工作口连通。
这样,就可以保证两个转向油缸结构的活塞同步移动,且移动方向一致,实现安全换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转向装置需进行对中且所述转向装置正处于左转状态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进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六开关单元断开,所述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闭合,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无杆腔充油,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有杆腔通过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泄油,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活塞往右移动并将所述第一油口堵塞,使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的有杆腔形成封闭腔体,以到达对中位置。
在进行右转向的过程中,通过右换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泄油,封闭右换向油缸结构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后,形成封闭腔体,完成对油缸的对中限位功能,从而在不增加中油缸的条件下,更可靠地完成对中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进行左转时,所述换向阀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进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回油路连通,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六开关单元闭合,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无杆腔充油,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有杆腔通过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泄油,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活塞往左移动并将所述第一油口堵塞,使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的有杆腔形成封闭腔体,以到达对中位置。
在进行左转向的过程中,通过左换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泄油,封闭左换向油缸结构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后,形成封闭腔体,完成对油缸的对中限位功能,从而在不增加中油缸的条件下,更可靠地完成对中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到达所述对中位置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六开关单元均断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进行转向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均断开。若无需实现对中功能,则可以将第一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断开,即两个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均不泄油,进行正常转向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控转向车桥,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描述的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转向装置的左转向油缸结构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电控转向车桥的转向连杆的第一连杆的第一端,所述转向装置的右转向油缸结构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转向连杆的第二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控转向车桥的转向桥的两端,所述转向桥的两端还连接至转向轮,以控制所述转向轮的转向。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相比通过对中油缸完成强制对中的转向装置,具有减重、更低成本、占用空间小等优点,相比仅通过转向油缸完成强制对中的转向装置,具有更高的转向安全性,及在转向系统出现故障后,整车还具有可驾驶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向油缸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向装置应用于车辆的转向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向油缸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转向油缸结构100,包括:第一油口201、至少一个第二油口202、至少一个第三油口203、活塞和活塞杆,其中,活塞杆连接至活塞,活塞将油缸的空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第二油口202和第三油口203分别设置于油缸的空腔的两端,第一油口201设置于第二油口202与第三油口203之间。
优选地,第一油口201设置于第二油口202与第三油口203的中间。通过该第三油口203可灵活控制油缸的泄油量。
接着请参考图2,将图1所示的转向油缸结构应用于转向控制液压系统中,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换向装置应用于车辆的转向轮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的转向装置,包括两个图1中所示的转向油缸结构,分别为左转向油缸结构11和右转向油缸结构12,还包括:第一开关单元21、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22、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以及换向阀51,其中,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第一油口通过第一开关单元21与回油路连接,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第二油口通过第二开关单元23与换向阀51的第一工作口连接,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第三油口通过第三开关单元与换向阀51的第二工作口连接;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第一油口通过第四开关单元22与回油路连接,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第二油口通过第五开关单元与换向阀51的第一工作口连接,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第三油口通过第六开关单元与换向阀51的第二工作口连接;换向阀51的P口与进油路连接,换向阀51的T口与回油路连接。
通过换向阀51的换向动作,可实现左换向油缸的活塞杆和右换向油缸的活塞杆往同一方面同步移动,实现换向功能。
如图2所示,当车通过该转向装置转向时,第一开关单元21和第四开关单元22断开,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通过第二开关单元与液压油路61连通,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无杆腔通过第五开关单元与液压油路61连通;转向油缸11无杆腔通过第三开关单元与液压油路62连通,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通过第六开关单元与液压油路62连通;液压油路61、62通过换向阀51的换向控制与液压油路T、液压油路P连通。而第二开关单元、第五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六开关单元的断开或闭合可根据具体转向工况进行控制。
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阀23和第二单向阀31,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阀25和第三单向阀33,第五开关单元包括第五开关阀24和第五单向阀32,第六开关单元包括第六开关阀26和第六单向阀34。
优选的,这些开关单元中也可不包含这些单向阀。这些单向阀的作用是在对中操作时开关单元中的开关阀均可失电,不进行得电操作,一是可尽量依靠简单的液压元件可简单的控制策略就完成对中功能,增加对中操作的可靠性;二是可减少开关阀得失电操作次数,延长开关阀寿命。
优选地,在左转向油缸结构11具有两个第二油口、两个第三油口时,左转向油缸结构11中的两个第三油口分别通过第二开关阀和第二单向阀31连接至第一工作口,左转向油缸结构11中的两个第二油口分别通过第三开关阀和第三单向阀33连接至第二工作口。
在左转向油缸结构11进油时,可保证液压油只从一个油口进油,但在泄油时,可以从两个油口进行泄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右转向油缸结构12具有两个第二油口、两个第三油口时,右转向油缸结构12中的两个第二油口分别通过第五开关阀24和第五单向阀32连接至第一工作口,右转向油缸结构12中的两个第三油口分别通过第六开关阀26和第六单向阀34连接至第二工作口。
在右转向油缸结构12进油时,可保证液压油只从一个油口进油,但在泄油时,可以从两个油口进行泄油。
优选地,在需进行转向时,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与换向阀51的第一工作口(P口)连通,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无杆腔与换向阀51的第二工作口(T口)连通;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与换向阀51的第二工作口连通,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无杆腔与换向阀51的第一工作口连通。
这样,就可以保证两个转向油缸结构的活塞同步移动,且移动方向一致,实现安全换向。
优选地,在所述转向装置需进行对中且所述转向装置正处于右转状态时,换向阀51处于第一位置,第一工作口与进油路连通,第二工作口与回油路连通,第一开关阀21和第六开关阀26断开,第四开关阀22、第二开关阀23、第五开关阀24和第三开关阀25闭合,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无杆腔充油,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通过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第一油口201泄油,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活塞往右移动并将第一油口201堵塞,使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形成封闭腔体,以到达对中位置。
在处于右转状态下进行对中控制过程中,通过右换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泄油,封闭右换向油缸结构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后,形成封闭腔体,完成对油缸的对中限位功能,从而在不增加中油缸的条件下,更可靠地完成对中功能。
也就是说,当车桥通过该转向装置进行对中时,若车轮正处于右转状态,则闭合第四开关阀22、第二开关阀23、第五开关阀24和第三开关阀25,断开第一开关阀21、第六开关阀26。此时,换向阀51处于左位,则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口、第三开关阀25及换向阀51与油路T连通,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通过第三油口、第二开关阀23及换向阀51与油路P连通,右转向油缸12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口、第五开关阀24及换向阀51与油路P连通,右转向油缸12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口、第四开关阀22与油路T连通。因此,左转向油缸11的有杆腔通过油路P充油,其无杆腔通过油路T泄油,而右转向油缸12的无杆腔通过油路P充油,其有杆腔通过第一油口及油路T泄油,右转向油缸12的活塞400逐渐将右转向油缸12的第一油口堵塞,此时右转向油缸12的有杆腔将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可阻止活塞400进一步朝右运动,从而到达对中位置。
优选地,在所述转向装置需进行对中且所述转向装置正处于右转状态时,换向阀51处于第二位置,第二工作口与进油路连通,第一工作口与回油路连通,第四开关阀22和第二开关阀23断开,第一开关阀21、第三开关阀25、第五开关阀24和第六开关阀26闭合,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无杆腔充油,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通过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第一油口泄油,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活塞往左移动并将第一油口堵塞,使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形成封闭腔体,以到达对中位置。
在左转状态下进行对中控制过程中,通过左换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泄油,封闭左换向油缸结构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后,形成封闭腔体,完成对油缸的对中限位功能,从而在不增加中油缸的条件下,更可靠地完成对中功能。
也就是说,当车桥通过该转向装置进行对中时,若车轮正处于右转状态,则闭合第一开关阀21、第五开关阀24、第三开关阀25、第六开关阀26,断开第四开关阀22、第二开关阀23,而换向阀51处于右位,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口、第三开关阀25及换向阀51与油路P连通,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口与油路T连通,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无杆腔通过第二油口202、第五开关阀24及换向阀51与油路T连通,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通过第三油口203、第六开关阀26与油路P连通。此时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通过第一油口201及油路T泄油,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无杆腔通过油路P充油,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无杆腔通过油路T泄油,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通过油路P充油,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活塞400逐渐将第一油口堵塞,此时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将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可阻止活塞400进一步朝左运动,从而到达对中位置。
优选地,在到达对中位置后,第一开关阀21、第二开关阀23、第三开关阀25、第四开关阀22、第五开关阀24和第六开关阀26均断开。
优选地,在进行正常转向时,第一开关阀21和第四开关阀22均断开。若无需实现对中功能,则可以将第一开关阀21和第四开关阀22断开,即两个转向油缸结构的第一油口均不泄油,进行正常转向动作。
应该理解,图2所示的实施例是将转向装置设置于车桥的前面所具有的工作状态,在具体实施时,还可将其设置于车桥的后面,这时转向装置进行左转和右转的工作状态与上述置于车桥前面的工作状态的描述正好相反。
优选地,可以在每个开关阀的油路上设置溢流阀,例如,溢流阀41至44,可以进一步保证油路安全。
需说明的是,上述转向装置可应用于电控主动式转向桥,该种车桥尤其可应用于全地面起重机及多桥油气悬挂车辆。
继续参考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控转向车桥,包括上面所描述的转向装置,其中,转向装置的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活塞杆300连接至电控转向车桥的转向连杆的第一连杆55的第一端,转向装置的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活塞杆300连接至转向连杆的第二连杆52的第一端,第一连杆55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杆5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电控转向车桥的转向桥54的两端,转向桥54的两端还连接至转向轮53,以控制转向轮53的转向。
以上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相比有对中油缸的转向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的转向装置中的单根对中油缸的重量约30kg,减少了该对中油缸后,可减轻整车重量。
(2)减少了对中油缸的成本,因此节约了转向装置的成本。
(3)无需对中油缸,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小,提高了底盘液压及制动元件布置的灵活性。
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相比传统无对中油缸的转向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当转向系统电子控制装置失效、或控制算法等出现故障时,能更可靠地完成对中功能,具有更好地转向安全性。
(2)当转向系统出现故障时,后轮强制对中,车辆尚具有可驾驶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转向油缸结构,每个所述转向油缸结构包括:第一油口(201)、至少一个第二油口(202)、至少一个第三油口(203)、活塞(400)和活塞杆(300),其中,所述活塞杆连接至所述活塞,所述活塞将油缸的空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所述第二油口(202)和所述第三油口(203)分别设置于所述油缸的空腔的两端,所述第一油口(201)设置于所述第二油口(202)与所述第三油口(203)之间,所述两个转向油缸分别为左转向油缸结构(11)和右转向油缸结构(12),还包括:第一开关单元(21)、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第四开关单元(22)、第五开关单元、第六开关单元以及换向阀(51),其中,
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第一油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1)与回油路连接,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第三开关单元与所述换向阀(51)的第二工作口连接,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第三油口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与所述换向阀(51)的第一工作口连接;
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第一油口通过所述第四开关单元(22)与回油路连接,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第二油口通过所述第五开关单元与所述换向阀(51)的第一工作口连接,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第三油口通过所述第六开关单元与所述换向阀(51)的第二工作口连接;
所述换向阀(51)的P口与进油路连接,所述换向阀(51)的T口与回油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阀(23)和第二单向阀(31),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三开关阀(25)和第三单向阀(33),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包括第五开关阀(24)和第五单向阀(32),所述第六开关单元包括第六开关阀(26)和第六单向阀(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油口、两个所述第三油口时,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中的两个第三油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开关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1)连接至所述第一工作口,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中的两个第二油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三开关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3)连接至所述第二工作口;
在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具有两个所述第二油口、两个所述第三油口时,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中的两个第二油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五开关阀和所述第五单向阀连接至所述第一工作口,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中的两个第三油口分别通过所述第六开关阀和所述第六单向阀(34)连接至所述第二工作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需进行转向时,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与所述换向阀(51)的第一工作口连通,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无杆腔与所述换向阀(51)的第二工作口连通;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与所述换向阀(51)的第二工作口连通,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无杆腔与所述换向阀(51)的第一工作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装置需进行对中且所述转向装置正处于右转状态时,所述换向阀(51)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进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回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1)和所述第六开关单元断开,所述第四开关单元(22)、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闭合,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无杆腔充油,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通过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第一油口泄油,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活塞(400)移动并将所述第一油口堵塞,使所述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有杆腔形成封闭腔体,以到达对中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转向装置需进行对中且所述转向装置正处于左转状态时,所述换向阀(51)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进油路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回油路连通,所述第四开关单元(22)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1)、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六开关单元闭合,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无杆腔充油,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通过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第一油口泄油,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活塞(400)往左移动并将所述第一油口堵塞,使所述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有杆腔形成封闭腔体,以到达对中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到达所述对中位置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1)、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四开关单元(22)、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和所述第六开关单元均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正常转向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21)和所述第四开关单元(22)均断开。
9.一种电控转向车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转向装置的左转向油缸结构(11)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电控转向车桥的转向连杆的第一连杆(55)的第一端,所述转向装置的右转向油缸结构(12)的活塞杆连接至所述转向连杆的第二连杆(5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杆(5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杆(5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控转向车桥的转向桥(54)的两端,所述转向桥(54)的两端还连接至转向轮(53),以控制所述转向轮(53)的转向。
CN201210218409.1A 2012-06-28 2012-06-28 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06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8409.1A CN102700604B (zh) 2012-06-28 2012-06-28 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8409.1A CN102700604B (zh) 2012-06-28 2012-06-28 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0604A CN102700604A (zh) 2012-10-03
CN102700604B true CN102700604B (zh) 2014-04-16

Family

ID=46893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840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0604B (zh) 2012-06-28 2012-06-28 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06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4305B (zh) * 2012-10-12 2015-02-11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车桥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工程车辆
CN102951198B (zh) * 2012-11-14 2016-03-23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及液压转向驱动系统
CN103043094A (zh) * 2012-12-08 2013-04-17 芜湖市顺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助力转向罐结构
CN105329311A (zh) * 2015-11-16 2016-02-17 江西科技学院 一种用于工程车辆的液压转向系统
CN105711641B (zh) * 2016-01-26 2017-12-19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多轴半挂车的液压机械转向系统
CN110466600A (zh) * 2019-08-22 2019-11-19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阀组、控制阀、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31163A2 (de) * 2002-12-17 2004-06-23 Still Gmbh Hydraulischer Antrieb
CN2866285Y (zh) * 2005-12-31 2007-02-07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 汽车后轮转向机构的液压对中缸
CN201784677U (zh) * 2010-09-03 2011-04-06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助力中位油缸、车桥液压转向系统和流动式起重机
CN202194884U (zh) * 2011-08-24 2012-04-18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液压缸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9818A (ja) * 1995-08-02 1997-02-10 Sumitomo R Kk 全油圧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U2005313169B2 (en) * 2004-12-08 2011-11-10 Lodematic Limited Improvements to steering mechanism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31163A2 (de) * 2002-12-17 2004-06-23 Still Gmbh Hydraulischer Antrieb
CN2866285Y (zh) * 2005-12-31 2007-02-07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 汽车后轮转向机构的液压对中缸
CN201784677U (zh) * 2010-09-03 2011-04-06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助力中位油缸、车桥液压转向系统和流动式起重机
CN202194884U (zh) * 2011-08-24 2012-04-18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一种液压缸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9-39818A 1997.02.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0604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0604B (zh) 转向油缸结构、转向装置和电控转向车桥
CN108045432B (zh) 转向油缸、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转向车桥及车辆
CN102530064B (zh) 工程机械车辆、车辆转向随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4341185U (zh) 四模式转向液压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WO2013091425A1 (zh) 插销机构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EP2927094A1 (en) Electric-control multimode steering valve, steering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wheel type crane
CN205047557U (zh) 防倾翻装置、液压系统及高空作业平台设备
CN103950870A (zh) 一种双泵供油带能量回收的叉车液压系统
EP2934985B1 (en) A power steer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3899588A (zh)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CN103625546B (zh) 辅助助力转向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04661899A (zh) 用于车辆后从动轴的转向系统
CN110304137A (zh) 液压系统以及起重机
CN202368642U (zh) 工程机械车辆和车辆转向随动控制系统
CN109501855A (zh) 一种多模式转向系统
CN110294018A (zh) 特种车及其全轮转向系统
AU2023285987A1 (en) Cran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crane
CN102874309A (zh) 起重机及其转向系统和摇臂
CN203717509U (zh)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CN103511379B (zh) 一种起重机、液压系统和切换阀
CN102249154A (zh) 一种用于履带起重机的自由回转缓冲制动液压系统及方法
CN106240634B (zh) 铰接式双向驾驶车辆全液压转向系统
CN113062399B (zh) 挖掘机回转马达及其制动控制解除回路、方法及挖掘机
CN204324770U (zh) 具有分段控制功能的回转液控系统及起重机
CN204110141U (zh) 转向系统及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