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17509U -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17509U CN203717509U CN201420028353.8U CN201420028353U CN203717509U CN 203717509 U CN203717509 U CN 203717509U CN 201420028353 U CN201420028353 U CN 201420028353U CN 203717509 U CN203717509 U CN 2037175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selector valve
- oil
- luffing
- flexi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包括:主卷扬换向阀、伸缩换向阀、回转换向阀和变幅换向阀,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并联,且进油油路外接第一定量油泵,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外接第二定量油泵,其中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进油油路合流后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串联,在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上合流点之前的位置还设有合流单向阀。本实用新型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阀前合流控制形式,提高整车的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背景技术
随车起重机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在一定范围内装卸重物的多动作机械,具有快速、灵活、高效、便捷、集装卸运输合二为一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煤矿工程、园林绿化与设备的吊装及运输等领域。按照结构形式,随车起重机可分为直臂随车起重机及折臂随车起重机。
直臂随车起重机能够通过吊臂的伸缩油缸把吊臂伸出或缩回,由卷扬机构引出的钢丝绳能够提起货物,主要动作包括变幅、伸缩、卷扬及回转等,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市场、技术的发展,大吨位、节能控制、模块化、多功能成为直臂随车起重机的技术发展趋势。
多路阀是直臂随车起重机液压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原理直接决定了整机的性能、效率、能耗及成本。如何实现卷扬合流、提高起重能力、加快作业效率、增加多种功能、实现复合动作、降低能耗、提高模块化程度以及降低成本,以提高整车的性价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1为现有的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用多路换向阀,其特点为:采用双定量泵供油,在卷扬控制联合流,实现了部分动作的联动以及卷扬双速动作,从而用较低的成本提升了液压系统性能。但是,这种多路换向阀仍存在着很多技术缺陷,如下:
1、卷扬控制联采用阀后合流的原理,小泵供油先经过卷扬换向阀,然后再与大泵供油合流,油液经过换向阀的次数多,节流损失大,能耗高,导致整车作业效率低;
2、卷扬换向阀为五位八通的结构形式,共有五个工作位、八个油口,操作行程长、阀芯调节行程短、油路复杂,需特殊制造,存在调节性能不好、结构复杂、通用性差、成本高及维修困难等问题;
3、卷扬换向阀的大泵供油侧无单向阀,不能防止液压冲击倒流,削弱了液压控制系统可靠性;
4、伸缩、变幅及回转控制联的尺寸规格相同,不能满足大吨位随车起重机伸缩、变幅所需流量远大于回转所需流量带来的不同换向联的通流能力不同这一矛盾;
5、多路换向阀缺少附加动作,不能满足多样化市场的需求;
6、变幅、伸缩控制联缺少辅助插件,作业过程中存在运动平稳性差、安全保护不足等问题,控制性能尚有待提高。
除此之外,目前也有采用专门的液控合流阀的汽车起重机用合流多路阀,采用的阀前合流控制方式,实现了伸缩、变幅及伸缩变幅复合动作的合流,显著提高了整车的作业效率。但是,这种合流多路阀为负载敏感多路阀,且合流需要专门的液控元件控制,先导油路复杂,成本较高,不适用于直臂随车起重机的市场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阀前合流控制形式,提高整车的作业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包括:主卷扬换向阀、伸缩换向阀、回转换向阀和变幅换向阀,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并联,且进油油路外接第一定量油泵,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外接第二定量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进油油路合流后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串联,在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上合流点之前的位置还设有合流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量油泵的排量大于所述第二定量油泵的排量。
进一步的,还包括:副卷扬换向阀,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所述回转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主卷扬换向阀、伸缩换向阀和变幅换向阀采用第一规格的阀体,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采用第二规格的阀体,所述第一规格的阀体与所述第一定量油泵的排量对应,所述第二规格的阀体与所述第二定量油泵的排量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变幅大腔次级阀、变幅小腔次级阀、变幅大腔防吸空阀和变幅小腔防吸空阀,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变幅油缸的大腔和小腔,所述变幅大腔次级阀和变幅小腔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之间,所述变幅大腔防吸空阀与所述变幅大腔次级阀并联,所述变幅小腔防吸空阀与所述变幅小腔次级阀并联。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伸缩大腔次级阀和伸缩小腔次级阀,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伸缩油缸的大腔和小腔,所述伸缩大腔次级阀和伸缩小腔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之间。
进一步的,在所述伸缩换向阀、变幅换向阀、主卷扬换向阀、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进油口之前的进油油路上还设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为并列的双回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变幅换向阀、伸缩换向阀、主卷扬换向阀、回转换向阀和副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按顺序叠加组装,在两侧还分别安装有采用第一规格的阀体的第一进油联和采用第二规格的阀体的第二进油联,所述第一进油联包括第一主溢流阀、第一压力油口和第一测压口,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进油油路相通,所述第一测压口外接压力测量元件,所述第一主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回油油路之间,所述第二进油联包括第二主溢流阀、第二压力油口和第二测压口,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与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相通,所述第二测压口外接压力测量元件,所述第二主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与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回油油路之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主卷扬换向阀采用了阀前合流的方式,使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与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进油油路合流后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串联,并通过合流单向阀单向连通第二定量油泵和主卷扬换向阀,通过这种结构使得两个定量油泵所对应的供油油路在主卷扬换向阀之前实现合流,合流油液经主卷扬换向阀供给主卷扬马达,实现主卷扬马达的高速运动,相比于阀后合流结构,则减少了节流损失,降低了能耗,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阀前合流无需专门的液控元件进行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直臂随车起重机的市场定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量油泵的排量大于所述第二定量油泵的排量。考虑到直臂随车起重机中的变幅、伸缩以及主卷扬的液压油流量需求较大,而回转以及副卷扬的液压油流量需求较小,因此各自所外接的定量油泵的排量也有所不同,即选择相对较大排量的第一定量油泵,以及相对较小排量的第二定量油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副卷扬换向阀,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所述回转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并联。副卷扬换向阀能够对副卷扬马达进行控制,可以单独使用快速起吊较小重量的物体,还可以与主卷扬配合使用起吊特殊物体,从而扩充了直臂随车起重机的作业功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卷扬换向阀、伸缩换向阀和变幅换向阀采用第一规格的阀体,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采用第二规格的阀体,所述第一规格的阀体与所述第一定量油泵的排量对应,所述第二规格的阀体与所述第二定量油泵的排量对应。本实用新型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可以采用两种规格的阀体,对应于两种定量油泵的不同排量,既能够满足各执行动作的通流能力的需求,又能降低成本。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主卷扬升次级阀和主卷扬落次级阀,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主卷扬马达的上升腔和下降腔,所述主卷扬升次级阀和主卷扬落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回油口之间。主卷扬升次级阀和主卷扬落次级阀为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内的辅助插件,能够限制主卷扬马达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超过主卷扬马达的允许压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变幅大腔次级阀、变幅小腔次级阀、变幅大腔防吸空阀和变幅小腔防吸空阀,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变幅油缸的大腔和小腔,所述变幅大腔次级阀和变幅小腔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之间,所述变幅大腔防吸空阀与所述变幅大腔次级阀并联,所述变幅小腔防吸空阀与所述变幅小腔次级阀并联。变幅大腔次级阀、变幅小腔次级阀、变幅大腔防吸空阀和变幅小腔防吸空阀为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内的辅助插件,共同作用改善变幅控制性能。在运动及制动过程中,让高压油液通过变幅大腔次级阀和变幅小腔次级阀溢出一些,同时回油油液经变幅大腔防吸空阀和变幅小腔防吸空阀直接进入真空的油缸腔,防止真空的产生,避免多次液压冲击的产生,从而起到了缓冲降压的作用,从而使变幅动作运动平稳、冲击较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伸缩大腔次级阀和伸缩小腔次级阀,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伸缩油缸的大腔和小腔,所述伸缩大腔次级阀和伸缩小腔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之间。伸缩大腔次级阀和伸缩小腔次级阀为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内的辅助插件,用于改善伸缩控制功能。伸缩大腔次级阀为二次限压阀,用于限制伸缩油缸的大腔压力,一方面要满足直臂随车起重机的带载伸缩功能要求,另一方面又限制直臂随车起重机带载伸缩能力在伸缩油缸及吊臂结构的允许范围,保护系统。伸缩小腔次级阀也为二次限压阀,用于限制伸缩油缸的小腔压力,一方面通过溢流增大液压系统阻尼降低缩回时的压力波动以及利用负载自重实现吊臂缩回,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降低能耗,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油液压力足够大,以便实现空载缩回。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回转正次级阀和回转逆次级阀,所述回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回转马达的正向腔和逆向腔,所述回转正次级阀和回转逆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回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之间。回转正次级阀和回转逆次级阀为回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内的辅助插件,用于限制回转马达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超过马达的允许压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副卷扬升次级阀和副卷扬落次级阀,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副卷扬马达的上升腔和下降腔,所述副卷扬升次级阀和副卷扬落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之间。有副卷扬升次级阀和副卷扬落次级阀为副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内的辅助插件,用于限制副卷扬马达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超过马达的允许压力。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伸缩换向阀、变幅换向阀、主卷扬换向阀、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进油口之前的进油油路上还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连通外接供油和对应的换向阀的进油口来实现供油,并可防止油路之间的互相干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卷扬换向阀、伸缩换向阀、回转换向阀、副卷扬换向阀和变幅换向阀均为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本实用新型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内的各个换向阀均可采用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依靠手柄操纵,调节阀芯行程,实现节流调速,具有调节行程长、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成本低等特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为并列的双回油口。双回油口代替一个大的回油口,能够降低连接管路规格,减少主卷扬换向阀所对应的阀体的厚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幅换向阀、伸缩换向阀、主卷扬换向阀、回转换向阀和副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按顺序叠加组装,在两侧还分别安装有采用第一规格的阀体的第一进油联和采用第二规格的阀体的第二进油联,所述第一进油联包括第一主溢流阀、第一压力油口和第一测压口,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进油油路相通,所述第一测压口外接压力测量元件,所述第一主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回油油路之间,所述第二进油联包括第二主溢流阀、第二压力油口和第二测压口,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与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相通,所述第二测压口外接压力测量元件,所述第二主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与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回油油路之间。通过设置包括主溢流阀、压力油口和测压口的两个进油联,能够提供进油油路和安全保护功能,并且能够利用外接的压力测量元件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包括前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采用了前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的直臂随车起重机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阀前合流控制形式,提高整车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用多路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3、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实施例的阀体结构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包括:主卷扬换向阀42、伸缩换向阀32、回转换向阀52和变幅换向阀22,变幅换向阀22和伸缩换向阀32在进油油路上并联,且进油油路外接第一定量油泵,回转换向阀52的进油油路外接第二定量油泵。
回转换向阀52的进油油路与变幅换向阀22和伸缩换向阀32的进油油路合流后与主卷扬换向阀42在进油油路上串联,在回转换向阀52的进油油路上合流点之前的位置还设有合流单向阀45,主卷扬换向阀42、伸缩换向阀32、回转换向阀52和变幅换向阀22的回油油路均外接油箱。从图中可以看到,合流点位于主卷扬换向阀42的进油口之前,从而实现了阀前合流,相比于阀后合流则减少了节流损失,降低了能耗,而基于双定量泵供油、主卷扬阀前合流的原理,进而实现了变幅与主卷扬、变幅与回转、伸缩与回转、主卷扬与回转等多种复合动作,无需比例多路阀来实现复合动作,也无需采用专门的液控元件进行控制,有效减低成本,提高了直臂随车起重机的性价比,适合直臂随车起重机的市场定位。
这里的第一定量油泵可选择大排量定量泵,能够满足变幅、伸缩和主卷扬动作的大排量需要,而第二定量油泵可选择排量更小的小排量定量泵,能够满足回转以及副卷扬动作的大排量需要。
在图2中,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还可以包括副卷扬换向阀62,而副卷扬换向阀62和回转换向阀52在进油油路上并联。副卷扬换向阀能够单独使用快速起吊小重量物体,也能够与主卷扬配合使用来起吊特殊物体,从而扩充直臂随车起重机的作业功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直臂随车起重机未配置副卷扬,则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也可以不包括副卷扬换向阀及对应的阀体、辅助插件等。
主卷扬换向阀42、伸缩换向阀32和变幅换向阀22可采用第一规格的阀体,而副卷扬换向阀62和回转换向阀52则可采用第二规格的阀体,这两种规格有所不同,分别与第一定量油泵和第二定量油泵的排量对应。从图3、4可以看出,主卷扬换向阀42、伸缩换向阀32和变幅换向阀22所对应的阀体与副卷扬换向阀62和回转换向阀52所对应的阀体的规格不同。
在各个换向阀所对应的阀体内还可以设置辅助插件来起到平稳运动、减少能耗、安全保护等作用,提升换向阀的控制性能。下面分别结合图2-4进行说明。
主卷扬换向阀42及对应的阀体4主要用于主卷扬的上升和下降控制,阀体4适合采用较大的第一规格的阀体,满足大吨位直臂随车起重机的大流量需求,降低节流损失,减少系统发热。回油口可以设置成并列的双回油口T1和T2,并连接回油油路到油箱。通过将双回油口代替一个大的回油口,能够有效利用阀体4的垂直面积,减少阀体4的厚度,同时降低了连接管路规格,能够支持较小规格的管路连接,有利于管路布置。主卷扬换向阀42可采用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有上、中、下三个工作位,分别对应于主卷扬马达的上升、停止和下降三种动作,而操作者能够依靠手柄进行手动操纵,调节阀芯行程,实现节流调速,控制主卷扬马达的转动速度。
主卷扬换向阀42对应的阀体4上还设有主卷扬升次级阀43和主卷扬落次级阀44,阀体4的工作油口A3和工作油口B3分别外接主卷扬马达的上升腔和下降腔,而主卷扬换向阀42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阀体4的工作油口A3和工作油口B3相通。主卷扬升次级阀43串联在工作油口A3与回油口之间,而主卷扬落次级阀44则串联在工作油口B3与回油口之间。主卷扬升次级阀43和主卷扬落次级阀44均为阀体4内的辅助插件,能够限制主卷扬马达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超过主卷扬马达的允许压力。
在阀体4内主卷扬换向阀42的进油口之前的进油油路上还可以设置有主卷扬单向阀41,该主卷扬单向阀41单向连通伸缩换向阀32的中位回油口与主卷扬换向阀42的进油口,实现大排量定量泵对阀体4的供油,并可防止油路相互干扰。而合流单向阀45也可以设置在阀体4内,单向连通回转换向阀52的中位回油口与主卷扬换向阀42的进油口,实现小排量定量泵对阀体4的供油,并防止油路互相干扰。
变幅换向阀22对应的阀体2主要用于变幅油缸的起、落控制,适合采用较大的第一规格的阀体,以便满足大吨位的直臂随车起重机的大流量需求,降低节流损失,减少系统发热。变幅换向阀22可采用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有上、中、下三个工作位,分别对应于变幅油缸的起升、停止和落回三种动作,而操作者能够依靠手柄进行手动操纵,调节阀芯行程,大排量定量泵的供给的一部分油液能够通过变幅换向阀22进入到变幅油缸,其它油液可以溢流回油箱,进而控制变幅油缸的运动速度。
在阀体2内变幅换向阀22的进油口之前的进油油路上还可以设置有变幅单向阀21,该变幅单向阀21单向连通大排量定量泵与变幅换向阀22的进油口,实现大排量定量泵对阀体2的供油,并可防止油路相互干扰。
与汽车起重机相比,直臂随车起重机作业速度快,在作业过程及启动、停止时容易产生振动和冲击,会晃动臂架、降低整机作业性能、破坏液压管路,以及损毁结构件。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变幅换向阀22对应的阀体2上还可以设置变幅大腔次级阀24、变幅小腔次级阀25、变幅大腔防吸空阀23和变幅小腔防吸空阀26。阀体2的工作油口A1和工作油口B1分别外接变幅油缸的大腔(即无杆腔)和小腔(即有杆腔),而变幅换向阀22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阀体2的工作油口A1和工作油口B1相通。变幅大腔次级阀24串联在阀体2的工作油口A1与阀体4的回油口之间,变幅小腔次级阀25则串联在阀体2的工作油口B1与阀体4的回油口之间,变幅大腔防吸空阀23与变幅大腔次级阀24并联,变幅小腔防吸空阀26与变幅小腔次级阀25并联。
变幅大腔次级阀24、变幅小腔次级阀25、变幅大腔防吸空阀23和变幅小腔防吸空阀26为阀体2内的辅助插件,共同作用改善变幅控制性能。在运动及制动过程中,让高压油液通过变幅大腔次级阀24和变幅小腔次级阀25溢出一些,同时回油油液经变幅大腔防吸空阀23和变幅小腔防吸空阀26直接进入真空的油缸腔,防止真空的产生,避免多次液压冲击的产生,从而起到了缓冲降压的作用,从而使变幅动作运动平稳、冲击较小。
变幅大腔次级阀24为抗振次级阀,用于控制变幅油缸大腔压力,一方面在变幅油缸振动时,通过溢流发热,达到减振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其设定压力,限制变幅的最大起重能力,实现系统保护功能。变幅小腔次级阀25为抗振次级阀,用于控制变幅油缸小腔压力,一方面通过溢流增大液压系统阻尼降低缩回时的压力波动,另一方面保证油液压力足够大以实现空载缩回。从图3中可看出,由于阀体2为大规格阀体,辅助插件安装孔较大,变幅大腔防吸空阀23、变幅大腔次级阀24为一个整体,安装在阀体2的下侧,变幅小腔次级阀25及变幅小腔防吸空阀26为一个整体,安装在阀体2的上侧。
伸缩换向阀32对应的阀体3主要用于伸缩油缸的伸出、缩回控制,适合采用较大的第一规格的阀体,以便满足大吨位的直臂随车起重机的大流量需求,降低节流损失,减少系统发热。伸缩换向阀32可采用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有上、中、下三个工作位,分别对应于伸缩油缸的伸出、停止和缩回三种动作,而操作者能够依靠手柄进行手动操纵,调节阀芯行程,实现节流调速,进而控制伸缩油缸的运动速度。
在阀体3内伸缩换向阀32的进油口之前的进油油路上还可以设置有伸缩单向阀31,该伸缩单向阀31单向连通大排量定量泵与伸缩换向阀32的进油口,实现大排量定量泵对阀体3的供油,并可防止油路相互干扰。
阀体3上可以设置伸缩大腔次级阀33和伸缩小腔次级阀34,阀体3的工作油口A2和工作油口B2分别外接伸缩油缸的大腔(即无杆腔)和小腔(即有杆腔),而伸缩换向阀32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阀体3的工作油口A2和工作油口B2相通。伸缩大腔次级阀33串联在工作油口A2与阀体4的回油口之间,而伸缩小腔次级阀34串联在工作油口B2与阀体4的回油口之间。
伸缩大腔次级阀33和伸缩小腔次级阀34为阀体3内的辅助插件,用于改善伸缩控制功能。伸缩大腔次级阀33为二次限压阀,用于限制伸缩油缸的大腔压力,一方面要满足直臂随车起重机的带载伸缩功能要求,另一方面又限制直臂随车起重机带载伸缩能力在伸缩油缸及吊臂结构的允许范围,保护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可选择伸缩大腔次级阀33的额定压力为16~23MPa。伸缩小腔次级阀34也为二次限压阀,用于限制伸缩油缸的小腔压力,一方面通过溢流增大液压系统阻尼降低缩回时的压力波动以及利用负载自重实现吊臂缩回,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降低能耗,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油液压力足够大,以便实现空载缩回。
回转换向阀52对应的阀体5主要用于回转的正向、逆向控制,适合采用较小的第二规格的阀体。回转换向阀52可采用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有上、中、下三个工作位,分别对应于回转马达的正向、停止和逆向三种动作,而操作者能够依靠手柄进行手动操纵,调节阀芯行程,实现节流调速,进而控制回转马达的运动速度。
在阀体5内回转换向阀52的进油口之前的进油油路上还可以设置有回转单向阀51,该回转单向阀51单向连通小排量定量泵与回转换向阀52的进油口,实现小排量定量泵对阀体5的供油,并可防止油路相互干扰。
阀体5上可以设置回转正次级阀53和回转逆次级阀54,阀体5的工作油口A4和工作油口B4分别外接回转马达的正向腔和逆向腔,而回转换向阀52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阀体5的工作油口A4和工作油口B4相通。回转正次级阀53串联在工作油口A4与阀体4的回油口之间,而回转逆次级阀54串联在工作油口B4与阀体4的回油口之间。回转正次级阀53和回转逆次级阀54为阀体5内的辅助插件,用于改善回转控制功能。
副卷扬换向阀62对应的阀体6主要用于副卷扬的上升、下降控制,适合采用较小的第二规格的阀体。副卷扬换向阀62可采用三位六通手动换向阀,有上、中、下三个工作位,分别对应于副卷扬马达的上升、停止和下降三种动作,而操作者能够依靠手柄进行手动操纵,调节阀芯行程,实现节流调速,进而控制副卷扬马达的运动速度。
在阀体6内副卷扬换向阀62的进油口之前的进油油路上还可以设置有副卷扬单向阀61,该副卷扬单向阀61单向连通小排量定量泵与副卷扬换向阀62的进油口,实现小排量定量泵对阀体6的供油,并可防止油路相互干扰。
阀体6上可以设置副卷扬升次级阀63和副卷扬落次级阀64,阀体6的工作油口A5和工作油口B5分别外接副卷扬马达的上升腔和下降腔,而副卷扬换向阀62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阀体6的工作油口A5和工作油口B5相通。副卷扬升次级阀63串联在工作油口A5与阀体4的回油口之间,而副卷扬落次级阀64串联在工作油口B5与阀体4的回油口之间。副卷扬升次级阀63和副卷扬落次级阀64为阀体6内的辅助插件,用于限制副卷扬马达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超过马达的允许压力。
上面所提及的变幅换向阀22、伸缩换向阀32、主卷扬换向阀42、回转换向阀52和副卷扬换向阀62对应的阀体2-6可以按顺序叠加组装,并可在两侧分别安装有采用第一规格的阀体的第一进油联1和采用第二规格的阀体的第二进油联2,以提供进油油路和安全保护功能。
第一进油联1包括第一主溢流阀11、第一压力油口P1和第一测压口MP1,第一压力油口P1与变幅换向阀22和伸缩换向阀32的进油油路相通,并可外接大排量定量泵,第一测压口MP1可外接压力测量元件,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测。第一主溢流阀11设置在第一压力油口P1与变幅换向阀22和伸缩换向阀32的回油油路之间。第一进油联1采用大规格阀体,其第一压力油口P1采用大排量定量泵供油,满足了变幅、伸缩及主卷扬的流量需求。第二主溢流阀11可以实现过载保护,限制变幅、伸缩及主卷扬的最高压力。
第二进油联7包括第二主溢流阀71、第二压力油口P2和第二测压口MP2,第二压力油口P2与副卷扬换向阀62和回转换向阀52的进油油路相通,并可外接小排量定量泵。第二测压口MP2可外接压力测量元件,对油路压力进行监测。第二主溢流阀71设置在第二压力油口P2与副卷扬换向阀62和回转换向阀52的回油油路之间。第二进油联7采用小规格阀体,其第二压力油口P2采用小排量定量泵供油,满足了回转、副卷扬的流量需求,又达到了降低成本、减少多路阀重量的要求。第二主溢流阀71可以实现过载保护,限制回转、副卷扬的最高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可以实现变幅与主卷扬、变幅与回转、变幅与副卷扬、伸缩与主卷扬、伸缩与回转、伸缩与副卷扬、主卷扬与回转以及主卷扬与副卷扬等多个复合动作。并且在主卷扬单独动作时候,可实现大排量定量泵与小排量定量泵的合流供油,以实现快速运动。其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1、双泵合流:当变幅、伸缩、回转及副卷扬静止,即其对应的换向阀均处于中位时,大排量定量泵经第一压力油口P1、变幅换向阀22的中位回油路、伸缩换向阀32的中位回油路以及主卷扬单向阀41向主卷扬换向阀42供油,小排量定量泵经第二压力油口P2、副卷扬换向阀62的中位回油路、回转换向阀52的中位回油路以及合流单向阀45向主卷扬换向阀42供油。两个定量泵的压力油液分别经主卷扬单向阀41、合流单向阀45在主卷扬换向阀42的进油口前实现合流。当主卷扬不动作时,合流油液经主卷扬换向阀42的中位回油路经双回油口T1、T2口回油箱;当主卷扬动作时,合流油液经主卷扬换向阀42供给主卷扬马达,实现高速运动,其最大允许压力分别由第一主溢流阀11、第二主溢流阀71的额定压力限制。
2、复合动作:当变幅或伸缩有动作时,大排量定量泵经第一压力油口P1供给相应的换向阀,第一压力油口P1至主卷扬单向阀41的油路断开,此时,小排量定量泵经第二压力油口P2供给阀体6、阀体5及阀体4,从而可实现变幅与主卷扬、变幅与回转、变幅与副卷扬、伸缩与主卷扬、伸缩与回转及伸缩与副卷扬共六个复合动作,此时主卷扬为小排量定量泵供油;当回转或副卷扬动作时,小排量泵经第二压力油口P2供给相应的换向阀,第一压力油口P1至合流单向阀45的油路断开,此时,大排量定量泵经第一压力油口P1供给阀体2、阀体3及阀体4,从而可实现副卷扬与主卷扬、副卷扬与伸缩、副卷扬与主卷扬、回转与主卷扬、回转与伸缩及回转与变幅共六个复合动作,此时主卷扬为大排量泵供油。
上述的本实用新型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实施例适合应用在直臂随车起重机中,尤其是具有较大吨位的直臂随车起重机,而采用了前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实施例的直臂随车起重机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阀前合流控制形式,提高整车的作业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包括:主卷扬换向阀、伸缩换向阀、回转换向阀和变幅换向阀,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并联,且进油油路外接第一定量油泵,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外接第二定量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进油油路合流后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串联,在所述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上合流点之前的位置还设有合流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油泵的排量大于所述第二定量油泵的排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卷扬换向阀,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所述回转换向阀在进油油路上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伸缩换向阀和变幅换向阀采用第一规格的阀体,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采用第二规格的阀体,所述第一规格的阀体与所述第一定量油泵的排量对应,所述第二规格的阀体与所述第二定量油泵的排量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变幅大腔次级阀、变幅小腔次级阀、变幅大腔防吸空阀和变幅小腔防吸空阀,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变幅油缸的大腔和小腔,所述变幅大腔次级阀和变幅小腔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变幅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之间,所述变幅大腔防吸空阀与所述变幅大腔次级阀并联,所述变幅小腔防吸空阀与所述变幅小腔次级阀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上还设有伸缩大腔次级阀和伸缩小腔次级阀,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外接伸缩油缸的大腔和小腔,所述伸缩大腔次级阀和伸缩小腔次级阀分别串联在所述伸缩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两个工作油口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换向阀、变幅换向阀、主卷扬换向阀、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进油口之前的进油油路上还设有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的回油口为并列的双回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换向阀、伸缩换向阀、主卷扬换向阀、回转换向阀和副卷扬换向阀对应的阀体按顺序叠加组装,在两侧还分别安装有采用第一规格的阀体的第一进油联和采用第二规格的阀体的第二进油联,所述第一进油联包括第一主溢流阀、第一压力油口和第一测压口,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进油油路相通,所述第一测压口外接压力测量元件,所述第一主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力油口与所述变幅换向阀和伸缩换向阀的回油油路之间,所述第二进油联包括第二主溢流阀、第二压力油口和第二测压口,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与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进油油路相通,所述第二测压口外接压力测量元件,所述第二主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压力油口与所述副卷扬换向阀和回转换向阀的回油油路之间。
10.一种直臂随车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28353.8U CN203717509U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28353.8U CN203717509U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17509U true CN203717509U (zh) | 2014-07-16 |
Family
ID=5115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283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17509U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1750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99588A (zh) * | 2014-01-17 | 2014-07-02 |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
CN105443481A (zh) * | 2014-12-09 | 2016-03-30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混联式起重机用多路阀、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
CN106382266A (zh) * | 2016-12-05 | 2017-02-08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专用车液压系统 |
-
2014
- 2014-01-17 CN CN201420028353.8U patent/CN20371750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99588A (zh) * | 2014-01-17 | 2014-07-02 |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
CN105443481A (zh) * | 2014-12-09 | 2016-03-30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混联式起重机用多路阀、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
CN105443481B (zh) * | 2014-12-09 | 2018-01-12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混联式起重机用多路阀、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
CN106382266A (zh) * | 2016-12-05 | 2017-02-08 |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专用车液压系统 |
CN106382266B (zh) * | 2016-12-05 | 2018-06-08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专用车液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99588B (zh) |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 |
CN102788055B (zh) | 一种清障车的液压系统 | |
CN102887447B (zh) | 变幅液压缸液压控制回路、起重机及变幅控制方法 | |
CN204061375U (zh) | 一种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 |
CN102874704B (zh) | 一种液压系统、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 | |
CN103950870B (zh) | 一种双泵供油带能量回收的叉车液压系统 | |
CN103303801B (zh) | 汽车起重机液压合流控制系统 | |
CN203699758U (zh) | 卷扬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 |
CN103727076B (zh) | 一种液控回转控制装置及起重机回转系统 | |
CN107061430B (zh) | 负流量液压回路控制的举升系统 | |
CN104444816A (zh) | 一种起重机械的液压控制系统及起重机械 | |
CN102734501B (zh) | 一种合流多路阀及起重机液压系统 | |
CN103896156A (zh) | 一种起重机用节能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 |
CN104071709A (zh) | 一种起重机用固定副臂无级变幅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 |
CN203717509U (zh) | 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及直臂随车起重机 | |
CN102616705A (zh) | 一种带能量回收的节能型叉车液压系统 | |
CN202108803U (zh) | 随车起重机用多路换向阀 | |
CN102278331A (zh) | 随车起重机用多路换向阀及控制方法 | |
CN109250626B (zh) | 一种小拐臂绝缘高空作业车臂架及其控制系统 | |
CN204553386U (zh) | 比例多路阀的控制阀、控制联、比例多路阀和起重机 | |
CN108179781A (zh) | 装载机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7750302U (zh) | 一种随车起重机多路换向装置 | |
CN205035044U (zh) | 双泵合流节能型叉车液压系统 | |
CN203948359U (zh) | 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与工程机械 | |
CN103132557A (zh) | 挖掘机及其优先控制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