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6693B -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6693B
CN102696693B CN201210150132.3A CN201210150132A CN102696693B CN 102696693 B CN102696693 B CN 102696693B CN 201210150132 A CN201210150132 A CN 201210150132A CN 102696693 B CN102696693 B CN 1026966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ratio
parts
lantana
evenly
composite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01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6693A (zh
Inventor
李�灿
张国洲
曹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Zhuc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y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501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96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96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6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66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66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40Monitoring or fighting invasive speci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紫茎泽兰5~35,飞机草1~20,马缨丹1~20,溶剂20~35,助溶剂1~5,增效流平剂1~5,稳定剂0.5~10,表面活性剂0.5~5,水20~70;将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5~7天,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将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入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水,均匀混合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外来入侵物种为制备的主原料,实现了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效控制,变害为利,既实现了杀虫的功能,有效缓解了一般杀虫剂的害虫抗药性问题,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实用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中药材、粮食和烟草等在储藏期经常遭受病虫害,损失巨大。杀虫剂的使用是现代防虫比较常用的手段,但传统的化学杀虫剂使用量大,不仅导致害虫的抗药性,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残留在储藏物及其储藏设备上的农药超标,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利用无污染、无害的植物作为杀虫剂是杀虫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国家和企业在不断研究。
利用外来入侵物种制备杀虫剂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措施,既实现了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控制,又给植物源杀虫剂提供新的制取途径。
其中,紫茎泽兰,从菊科泽兰属植物。从其茎中提取到表木栓醇,豆甾醇、正二十八烷酸、β-胡罗卜甙、2-异丙烯基-5-乙酰基-6-羟基苯骈呋喃的乙酰化物、邻羟基桂皮酸,除豆甾醇外,其余的化合物都是首次在紫茎泽兰中发现,茎叶皆有毒。
飞机草,从菊科泽兰属植物。从其分离、鉴定出的化学成分有单萜、倍半萜、二萜、三萜、植物甾醇、黄酮、香豆素、色烯、生物碱、麝香草酚衍生物、苯乙酮衍生物、苯并呋喃衍生物及其他酚酸类化合物。从飞机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也未超出这个范围,主要以黄酮类、萜类和植物甾醇类为主,其中Moham’mad于1995年分离出的2’,5-二甲氧基黄酮是新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驱避活性,还有一定的化感、杀虫和抑菌作用。
马樱丹,是我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在害虫防治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对很多农林业害虫均有明显的趋避和拒食作用。
然而,市场上的杀虫剂、抑制剂、驱虫剂等种类繁多,但产品性能不一,效果各异,而害虫的抗病性不断进化,单一的杀虫剂已经很难继续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既实现杀虫的功能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石油醚、丙酮、环己烷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的助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乙酸乙酯、氯仿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甲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钠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或吐温80。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上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5~7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40℃~60℃;
(4)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40℃~60℃放置20~40分钟;
(5)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40℃~60℃放置20~40分钟;
(6)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2~5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该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用于中药材储蓄期害虫、粮食储藏期害虫、烟草储藏期害虫以及仓库害虫的预防和控制,可配合气调杀虫技术使用,这样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将中药材放入密闭容器中,并喷洒该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然后往容器中通入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气体,减少容器中的含氧量,使在此环境下窒息而亡,也可以作为磷化氢熏蒸杀虫技术的添加剂,增加杀虫效果,达到中药材储蓄期害虫的控制目的,不会污染中药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外来入侵物种为制备的主原料,实现了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效控制,变害为利,既实现了杀虫的功能,有效缓解了一般杀虫剂的害虫抗药性的问题,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实用方便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石油醚的混合物。
所述的助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的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甲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上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5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60℃;
(4)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60℃放置20分钟;
(5)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60℃放置20分钟;
(6)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5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溶剂为乙醇。
所述的助溶剂为乙酸乙酯。
所述的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丁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上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7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40℃;
(4)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40℃放置40分钟;
(5)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40℃放置40分钟;
(6)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2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3: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溶剂为乙二醇、丙醇、石油醚、丙酮、环己烷的混合物。
所述的助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氯仿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苯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上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6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50℃;
(4)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50℃放置30分钟;
(5)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50℃放置30分钟;
(6)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3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丙酮、环己烷的混合物。
所述的助溶剂为氯仿。
所述的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山梨酸钠。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上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7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45℃;
(4)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45℃放置22分钟;
(5)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45℃放置22分钟;
(6)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4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5: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溶剂为乙二醇、丙醇的混合物。
所述的助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甲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上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6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55℃;
(4)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55℃放置35分钟;
(5)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55℃放置30分钟;
(6)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4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6: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二醇、丙醇、环己烷的混合物。
所述的助溶剂为乙酸乙酯、氯仿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钠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上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7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48℃;
(4)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48℃放置30分钟;
(5)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48℃放置25分钟;
(6)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4.5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7: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的溶剂为乙醇、丙酮、环己烷的混合物。
所述的助溶剂为环己酮、氯仿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的稳定剂为甲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钠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上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上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6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57℃;
(4)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57℃放置35分钟;
(5)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57℃放置25分钟;
(6)在混合液中加入上诉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4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上述实施例得到的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可作为增效剂配合气调杀虫技术以及磷化氢熏蒸杀虫技术使用,其具体操作方法为将中药材放入密闭容器中,并喷洒该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然后往容器中通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或者用磷化氢熏蒸,条件容器中的气体成分组成,依据高二氧化碳、低氧气调胁迫杀虫原理,增用所述植物源杀虫剂,提高杀虫效果,达到中药材储藏期害虫的有效控制。
配合气调杀虫技术,以气调二氧化碳浓度为75%,气调处理时间为3小时为例,采用本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与不采用时候做杀虫效率分析,见表一:
表一二氧化碳浓度为75%的气调技术杀虫效率对比
  温度   添加本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未采用
  15℃   30%~40%   10%~15%
  20℃   40%~50%   10%~20%
  25℃   40%~55%   10%~20%
  30℃   50%~60%   20%~30%
  35℃   50%~70%   20%~30%
可见,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同的处理时间内,添加本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配合配气
杀虫技术使用的杀虫效果都远远高于不添加时的杀虫效果。其中,35℃下,添加本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杀虫效果与不添加相比较,采用高浓度二氧化碳气调(75%二氧化碳,体积比,处理时间3小时)杀虫效率提高50%-70%。

Claims (3)

1.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比的配料制备而成:
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石油醚、丙酮、环己烷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助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环已酮、乙酸乙酯、氯仿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增效流平剂为改性硅氧烷;
所述稳定剂为甲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钠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60或吐温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
(1)将权1中所述重量比的溶剂等分成三份;
(2)将权1中所述重量比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全株洗净并粉碎,分别放入溶剂中浸泡5~7天,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经旋转蒸发、萃取,分别得到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
(3)将得到的紫茎泽兰、飞机草、马缨丹的精油提取液均匀混合并加热,加热温度至40℃~60℃;
(4)在步骤(3)中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权1中所述重量比的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维持40℃~60℃放置20~40分钟;
(5)在步骤(4)中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权1中所述重量比的稳定剂均匀混合,维持40℃~60℃放置20~40分钟;
(6)在步骤(5)中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权1中所述重量比的水,均匀混合后,冷却至室温,静置2~5小时,即得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中药材储蓄期害虫、粮食储藏期害虫、烟草储藏期害虫以及仓库害虫的预防和控制。
CN201210150132.3A 2012-05-15 2012-05-15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26966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0132.3A CN102696693B (zh) 2012-05-15 2012-05-15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0132.3A CN102696693B (zh) 2012-05-15 2012-05-15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6693A CN102696693A (zh) 2012-10-03
CN102696693B true CN102696693B (zh) 2014-08-13

Family

ID=46889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0132.3A Active CN102696693B (zh) 2012-05-15 2012-05-15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966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1326A (zh) * 2013-09-10 2013-12-25 苏州市丰澄农业专业合作社 一种飞机草植物源纳米缓释悬浮剂
CN104273127B (zh) * 2014-10-25 2016-05-18 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马缨丹烯甲素和氨基寡糖素的杀线虫农药组合物
CN105801289A (zh) * 2014-12-30 2016-07-27 李红红 一种防治橄榄线虫的有机肥料
CN105409920B (zh) * 2015-11-25 2017-11-21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丽蝇蛹集金小蜂的驱避方法
CN106259513A (zh) * 2016-08-10 2017-01-04 吴远宁 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7654A (zh) * 2017-01-22 2017-07-11 嵊州市派特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采用泽兰碱制备杀虫剂的方法
CN107969444A (zh) * 2017-10-27 2018-05-01 兰溪市奥而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毛豆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21450A (zh) * 2017-11-15 2018-03-23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含紫茎泽兰提取物的植物源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041101A (zh) * 2017-11-29 2018-05-18 兰溪市沉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芒果树树苗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CN108617715A (zh) * 2018-07-11 2018-10-09 合肥百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易降解型杀虫药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2938A (zh) * 2009-04-15 2010-05-26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小菌核菌菌株及其用于生物除草的方法
CN101715785A (zh) * 2009-11-26 2010-06-02 李翠兰 紫茎泽兰专用生长抑制剂
CN102172183A (zh) * 2011-01-31 2011-09-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育苗基质块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2938A (zh) * 2009-04-15 2010-05-26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小菌核菌菌株及其用于生物除草的方法
CN101715785A (zh) * 2009-11-26 2010-06-02 李翠兰 紫茎泽兰专用生长抑制剂
CN102172183A (zh) * 2011-01-31 2011-09-0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育苗基质块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6693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6693B (zh) 一种复合型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CN104430604A (zh) 一种氧化苦参碱乳油杀虫剂
CN101147498A (zh)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CN105076132A (zh) 一种油基型农药增效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1410A (zh) 全天然植物型防虫防腐剂的制备方法
CN103814964B (zh) 一种用于杀灭蚜虫和红蜘蛛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9943A (zh) 一种含有天然苦皮藤素和天然除虫菊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4604939A (zh) 一种含苦参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01796968B (zh) 利用番茄茎叶提取物制备防治植物蚜虫制剂的方法
CN104604861A (zh) 一种含白藜芦醇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5283B (zh) 腊肉防腐防虫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CN114213426B (zh) 红雪果提取物及其化合物用于制备除草剂的应用
CN105794867B (zh) 一种复配型植物性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91480A (zh) 一种用于防治轮纹病的厚朴酚增效杀菌剂
CN103720005A (zh) 全天然植物型食品防腐剂的制备方法
CN103141505B (zh) 一种防治水稻稻飞虱的展膜油剂组合药剂
CN110169422B (zh) 一种复方剂型植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09929A (zh) 一种农药稳定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9557A (zh) 一种植物源复合杀虫剂的配方与工艺
CN101642108A (zh)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
CN104206392A (zh) 一种预防烟株病毒及真菌病害的复合诱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194633A (zh) 无公害蔬菜用生物农药及其制法
CN114163490A (zh)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及其用于制备除草剂的应用
CN103814961B (zh) 油桐桐饼提取物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44008B (zh) 一种小麦专用植物源抗寒护根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9

Address after: No. c-n-010, Chuangye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Guiyang University, No. 103, jianlongdong Road, Shuanglong Airport Economic Zone,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izhou Zhuc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50005 103 Longdong Road, Guizhou, Guiyang

Patentee before: guiy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