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6264B -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6264B
CN102696264B CN201080060927.4A CN201080060927A CN102696264B CN 102696264 B CN102696264 B CN 102696264B CN 201080060927 A CN201080060927 A CN 201080060927A CN 102696264 B CN102696264 B CN 102696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pparatus
reference signal
srs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09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6264A (zh
Inventor
铃木翔一
大内涉
中岛大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30544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69626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9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6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6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6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针对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各SRS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在由移动站装置(1)向基站装置(3)发送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通知第1参数及第2参数,该第1参数用于设定与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发送功率,该第2参数用于设定与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发送功率,移动站装置(1)利用第1参数来设定与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利用第2参数来设定与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发送功率。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用的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以往,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中研究了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和无线网络的演进(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以及频带比LTE还宽的宽频带来进一步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为“先进长期演进(LTE-A)”、或、“先进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A-EUTRA)”。)。
在LTE中,作为从基站装置至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采用多载波发送即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方式。另外,作为从移动站装置至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采用单载波发送即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方式。
在LTE的上行链路中,基站装置利用由移动站装置发送的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用的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来决定数据发送用的信道即PUSCH的无线资源分配、编码率、调制方式。
在LTE的上行链路中,以抑制移动站装置的消耗功率、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干扰作为目的,进行发送功率控制(TransmitPowerControl;TPC)。下面,示出用于决定在LTE中规定的SRS的发送功率值的式子。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10log10(MSRS)+PO_PUSCH+α·PL+f(i)}...(1)
在(1)式中,PSRS(i)表示第i子帧中的SRS的发送功率值。min{X,Y}表示用于选择X、Y中的最小值的函数。PO_PUSCH是成为PUSCH的基准的发送功率,是由上级层指定的值。PSRS_OFFSET是表示成为PUSCH和SRS的基准的发送功率之差的偏差,是由上级层指定的值。MSRS表示用于发送SRS的无线资源分配等的单位即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数,示出了随着用于发送SRS的物理资源块数变多而发送功率变大。
另外,PL表示路径损耗,α是与路径损耗相乘的系数,由上级层指定。f表示根据利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发送的TPC指令而算出的偏差值(基于闭环或开环的发送功率控制值)。另外,PCMAX是最大发送功率值,有时是物理上的最大发送功率,有时由上级层指定。
在LTE-A中要求具有与LTE的后向兼容性(backwardcompatibility)、即要求LTE-A的基站装置能与LTE-A及LTE两者的移动站装置同时进行无线通信、且LTE-A的移动站装置能与LTE-A及LTE两者的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并研究了LTE-A采用与LTE相同的信道结构。
在非专利文献1中提议导入下述技术:为了在LTE-A中提高SRS的精度,除了周期性的SRS发送之外,还在移动站装置被基站装置请求SRS的发送的情况下只发送一次SRS。以下,将以往的移动站装置周期性发送的SRS称为周期性SRS(periodicSRS),将被基站装置请求的情况下只发送一次的SRS称为非周期性SRS(aperiodicSRS、或oneshotSRS、scheduledSRS)。具体而言,不同于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进行的与周期性SRS相关的周期、无线资源(频带或循环移位)的设定,而进行与非周期性SRS相关的无线资源设定,在以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请求SRS的指示,并发送至移动站装置。若移动站装置利用该指示请求SRS,则按照与非周期性SRS相关的设定只发送一次SRS。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ChannelsoundingenhancementsforLTE-Advanced″,3GPPTSGRANWG1Meeting#59,R1-094653,November9-13,2009.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与以往同样地利用(1)式进行了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情况下,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针对1个物理资源块发送的发送功率会变得相同。另外,由于发送功率随着用于发送SRS的物理资源块的个数而变高,所以在较之用于发送周期性SRS的带宽而言用于发送非周期性SRS的带宽为10倍的情况下,较之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而言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会变为10倍。
这样,若利用以往的(1)式进行SRS的发送功率控制,则存在无法个别地控制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各个能够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为解决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
(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即、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由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构成、且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之中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设定在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1参数以及在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2参数,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另一方面,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进行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后的第1参考信号和/或第2参考信号。
根据该构成,从而基站装置可以根据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带宽(物理资源块数)等,对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各自设定第1参数和第2参数,可以对由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各自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
(2)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具备多个发送天线端口,所述基站装置针对所述移动站装置所具备的多个发送天线端口的每一个设定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所述移动站装置在发送所述第1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移动站装置的优先级高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正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降低优先级低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未发送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由此,可以根据发送天线端口的优先级进行灵活的发送功率控制。
(3)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考信号是为使所述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的定时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第2参考信号是为使所述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所述基站装置对所述移动站装置请求了发送的情况下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只发送特定次数的信号。
根据该构成,可以适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
(4)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是适用于由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构成、且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之中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移动站侧接收部,其接收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且在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1参数以及在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2参数;移动站侧上级层处理部,其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另一方面,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和移动站侧发送部,其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进行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后的第1参考信号和/或第2参考信号。
根据该构成,基站装置可以根据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带宽(物理资源块数)等,对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各自设定第1参数和第2参数,可以对由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各自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
(5)另外,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具备多个发送天线端口,所述移动站侧接收部接收与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所述多个发送天线端口的每一个相应的第1参数及第2参数,所述移动站侧上级层处理部在发送所述第1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移动站装置的优先级高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正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降低优先级低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未发送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由此,可以根据发送天线端口的优先级进行灵活的发送功率控制。
(6)另外,在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考信号是为使所述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的定时发送的信号,所述第2参考信号是为使所述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从所述基站装置请求了发送的情况下只发送特定次数的信号。
根据该构成,可以适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
(7)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适用于由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构成、且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之中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基站侧上级层处理部,其设定在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1参数以及在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2参数;和基站侧发送部,其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
根据该构成,基站装置可以根据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带宽(物理资源块数)等,对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各自设定第1参数和第2参数,可以对由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各自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
(8)另外,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上级层处理部针对所述移动站装置所具备的多个发送天线端口的每一个设定所述第1参数及所述第2参数。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移动站装置的优先级高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正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降低优先级低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未发送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由此,可以根据发送天线端口的优先级进行灵活的发送功率控制。
(9)另外,在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考信号是为使本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设定的定时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第2参考信号是为使本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对所述移动站装置请求了发送的情况下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只发送特定次数的信号。
根据该构成,可以适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
(10)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是由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构成、且由所述移动站装置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多个参考信号之中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述步骤:在所述基站装置中,设定在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1参数以及在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2参数;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在所述移动站装置中,接收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另一方面,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和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进行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后的第1参考信号和/或第2参考信号。
根据该构成,基站装置可以根据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带宽(物理资源块数)等,对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各自设定第1参数和第2参数,可以对由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各自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
(11)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具备下述步骤:在所述基站装置中,针对所述移动站装置所具备的多个发送天线端口的每一个设定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和在所述移动站装置中,在发送所述第1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移动站装置的优先级高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正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降低优先级低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未发送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由此,可以根据发送天线端口的优先级进行灵活的发送功率控制。
(12)另外,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考信号是为使所述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的定时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的信号,所述第2参考信号是为使所述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所述基站装置对所述移动站装置请求了发送的情况下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只发送特定次数的信号。
根据该构成,可以适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
(13)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通过安装于移动站装置来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多个功能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包括下述功能在内的一系列功能:发送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所述第1参考信号是为使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的定时发送的信号,所述第2参考信号是为使所述基站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从所述基站装置请求了发送的情况下只发送特定次数的信号;接收由所述基站装置设定、且在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1参数以及在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2参数;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另一方面,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和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进行所述发送功率控制后的第1参考信号和/或第2参考信号。
根据该构成,基站装置可以根据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带宽(物理资源块数)等,对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各自设定第1参数和第2参数,可以对由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各自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另外,可以适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
(14)另外,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被安装于具备多个发送天线端口的移动站装置,还具备下述功能:接收与由所述基站装置发送的所述多个发送天线端口的每一个相应的第1参数及第2参数;和在发送所述第1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移动站装置的优先级高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正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降低优先级低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未发送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由此,可以根据发送天线端口的优先级进行灵活的发送功率控制。
(15)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通过安装于基站装置来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多个功能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包括下述功能在内的一系列功能:设定第1参数或第2参数,所述第1参数是为使本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设定的定时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参数,所述第2参数是为使本装置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而在对所述移动站装置请求了发送的情况下从所述移动站装置只发送特定次数的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参数;和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
根据该构成,基站装置可以根据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带宽(物理资源块数)等,对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各自设定第1参数和第2参数,可以对由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各自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另外,可以适用于LTE-A(先进长期演进)的无线通信系统。
(16)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还具备下述功能:针对所述移动站装置所具备的多个发送天线端口的每一个设定所述第1参数及所述第2参数。
根据该构成,可以提高移动站装置的优先级高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正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降低优先级低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未发送信号的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由此,可以根据发送天线端口的优先级进行灵活的发送功率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基站装置针对由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周期性SRS)和第2参考信号(非周期性SRS)的各个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是对本发明的用于发送SRS的无线资源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探测子帧的详细构成的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SRS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和基站装置3的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移动站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关于无线通信系统>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站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图1示出在从基站装置3至移动站装置1A~1C的无线通信(下行链路)中分配了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Channel;SCH)、下行链路导频信道(或也称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ownlinkReferenceSignal;DLRS)”。)、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Channel;PBCH)、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多播信道(PhysicalMulticastChannel;PMCH)、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PCFICH)、HARQ指示信道(PhysicalHybridARQIndicatorChannel;PHICH)。
另外,图1示出在从移动站装置1A~1C至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上行链路)中分配了上行链路导频信道(或也称为“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plinkReferenceSignal;ULRS)”。)、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PRACH)。上行链路参考信号有:PUSCH和PUCCH的解调用的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DMRS)、以及上行链路的信道估计用的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以下,将移动站装置1A~1C称为移动站装置1。
<关于上行链路无线帧>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图。图2表示处于某上行中的无线帧的构成。在图2中,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如图2所示,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由多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例如,由图2的虚线包围的区域)构成。该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是无线资源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决定的宽度的频带(PRB带宽;180kHz)及时间段(2个时隙=1个子帧;1ms)构成。
1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由在时域上连续的2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P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在图2中是指用粗线包围的单位),在频域由12个子载波(15kHz)构成,在时域由7个SC-FDMA符号(71μs)构成。
在时域,有:由7个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符号(71μs)构成的时隙(0.5ms)、由2个时隙构成的子帧(1ms)、由10个子帧构成的无线帧(10ms)。在频域,根据上行链路的带宽来配置多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此外,将由1个子载波和1个SC-FDMA符号构成的单元称为上行链路的资源元。
以下,对在上行链路的无线帧内所分配的信道进行说明。在上行链路的各子帧中,例如分配PUCCH、PUSCH、DMRS及SRS。
首先,对PUCCH进行说明。PUCCH被分配给上行链路的带宽的两端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以左斜线阴影线示出的区域)。在PUCCH配置了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QualityInformation;CQI)、表示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针对PDSCH的接收响应即ACK/NACK等、通信控制中用到的信息即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的信号。
接着,对PUSCH进行说明。PUSCH被分配给配置有PUCCH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以外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未用阴影线示出的区域)。在PUSCH配置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外的信息即数据信息(传输块;TransportBlock)的信号。PUSCH的无线资源使用上行链路许可而被分配,并配置于自接收到包括该上行链路许可在内的PDCCH的子帧起的规定时间后的子帧的上行链路的子帧。
接着,对SRS和DMRS进行说明。图3是对本发明的用于发送SRS的无线资源进行说明的图。在图3中,横轴为时域。基站装置3设定探测子帧,该探测子帧是由移动站装置1预约用于发送SRS的无线资源的子帧。具体而言,探测子帧提供与成为基准的子帧的偏差和周期。另外,探测子帧对全部移动站装置1而言是公共的。另外,基站装置3对移动站装置1实际发送SRS的探测子帧和无线资源进行设定,移动站装置1根据该设定来周期性地发送SRS。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探测子帧的详细构成的图。其中,在图4中只记载了能用作PUSCH的频带,省略了对PUCCH和PRACH进行发送的频带。在图4中,横轴为时域,纵轴为频域。在频域中,1个块表示子载波。如图4所示,各个SC-FDMA符号能够用于不同用途,各时隙中的第3个SC-FDMA符号用于DMRS的发送。第1个时隙中的第6个SC-FDMA符号用于SRS的发送。为了发送SRS而预约的无线资源的带宽不同于能用作PUSCH的带宽而由基站装置3设定,在第1个时隙中的第6个SC-FDMA符号中,不是为了发送SRS而预约的无线资源能够作为PUSCH进行利用。
第1个时隙中的第6个以外的SC-FDMA符号用于发送PUSCH。在这里,DMRS及SRS为了与其他移动站装置1进行复用、天线识别而利用了正交码,并利用使CAZAC(恒包络零自相关)序列在时间轴上进行了循环移位(cyclicshift)后的序列。DMRS在与PUCCH进行时间复用的情况下,被复用为不同于PUSCH的SC-FDMA符号,但是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详细说明。
图5是对本发明的SRS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在图5中,横轴为时域,纵轴为频域。基站装置3对移动站装置1进行与公共的SRS的发送相关的设定。在该设定中设定:预约了SRS发送用的无线资源的子帧即探测子帧的位置、为了发送SRS而预约的无线资源的带宽。
另外,基站装置3设定:对各个移动站装置1周期性地发送SRS的子帧、频带、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中用到的循环移位的量。以下,将周期性地发送的SRS称为周期性SRS(periodicSRS)。发送周期性SRS的子帧是探测子帧的一部分,发送周期性SRS的频带是为了发送SRS而预约的频带的一部分。
另外,基站装置3对各个移动站装置1设定非周期性SRS(aperiodicSRS、或oneshotSRS、scheduledSRS)的设定,该非周期性SRS仅在通过对以PDCCH发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中包含的SRS进行请求的指示而请求了的情况下由移动站装置1发送SRS。在该设定中设定:发送非周期性SRS的频带和在非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中用到的循环移位的量。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设:周期性SRS构成第1参考信号,非周期性SRS构成第2参考信号。
在图5中,偶数编号的子帧为探测子帧,频带C是为了发送SRS而预约的无线资源的带宽。另外,移动站装置1按照以探测子帧之中的第{4、8、12、16、20、24}个子帧发送周期性SRS的方式进行设定,由该移动站装置1发送周期性SRS的频带为频带C的一部分即频带A,以1次的周期性SRS的发送的方式在频带A的带宽的三分之一的频带A1、频带A2、频带A3中的任一频带中发送周期性SRS。在频带A1、频带A2、频带A3中发送周期性SRS的顺序预先确定。
另外,在图5中,频带C的一部分即频带B是为了发送非周期性SRS而设定的频带,移动站装置1向基站装置3请求以探测子帧之中的第{2、6、18}个子帧发送非周期性SRS。此外,频带A可以是与频带B和/或频带C相同的频带,分割频带A的个数可以是3以外的数,也可以不分割频带A,频带B可以不是与频带C相同的频带,频带B可以不包括频带A。此外,周期性SRS可以设定为发送SRS仅一次。
<关于发送功率控制(TransmitPowerControl;TPC)>
在本发明的上行链路中,以抑制移动站装置1的消耗功率、降低对其他小区的干扰为目的,进行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的发送功率控制。下面,示出用于决定本发明的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值的式子。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k)+10log10(MSRS)+PO_PUSCH+α·PL+f(i)}...(2)
在(2)式中,PSRS(i)表示第i子帧中的SRS的发送功率值。min{X,Y}是用于选择X、Y中的最小值的函数。PO_PUSCH是成为PUSCH的基准的发送功率,是由上级层指定的值。MSRS表示用于发送SRS的无线资源分配等的单位即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数,示出了发送功率随着用于发送SRS的物理资源块数变多而变大。另外,PL表示路径损耗,α是与路径损耗相乘的系数,由上级层指定。f是根据以配置于PDCCH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发送的TPC指令而算出的偏差值(基于闭环或开环的发送功率控制值),是在PUSCH和SRS中公共的参数。另外,PCMAX是最大发送功率值,有时是物理上的最大发送功率,有时由上级层指定。
PSRS_OFFSET(k)表示成为PUSCH和SRS的基准的发送功率之差的偏差,是由上级层指定的值。k表示是周期性SRS还是非周期性SRS,例如在表示周期性SRS的情况下k=0,在表示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k=1。周期性SRS的PSRS_OFFSET(0)和非周期性SRS的PSRS_OFFSET(1)分别由上级层指定。这样,通过使PSRS_OFFSET分别以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进行设定,能够在考虑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用途、带宽(物理资源块数)MSRS、最大发送功率值PCMAX的基础上灵活地进行发送功率控制。
例如,若设:PSRS_OFFSET在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中为公共的,PCMAX=23[dBm],周期性SRS的PSRS=20[dBm],周期性SRS的MSRS=4,非周期性SRS的MSRS=16,则作为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而由移动站装置1算出的功率会变为26[dBm]从而会超过PCMAX,移动站装置1以PCMAX=23[dBm]发送非周期性SRS。然而,由于基站装置3未获知PL的参数,所以未获知算出的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超过PCMAX、且以PCMAX的功率发送非周期性SRS,因而无法进行正确的信道测量,然而通过采用本发明,基站装置3能够根据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MSRS,按照作为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而算出的值不超过PCMAX的方式分别设定PSRS_OFFSET
<关于基站装置3的构成>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示那样,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括:上级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信道测量部109以及收发天线111。另外,上级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SRS设定部1013以及发送功率设定部1015。另外,接收部1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以及无线接收部1057。另外,发送部1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
上级层处理部101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配置于下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或者从上级节点取得该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7。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从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之中分配由移动站装置1配置PUSCH(数据信息)的无线资源。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从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之中决定配置PDSCH(数据信息)的无线资源。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表示该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经由发送部107发送至移动站装置1。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在对配置PUSCH的无线资源进行分配时,基于从信道测量部109输入的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结果,优先地分配信道质量好的无线资源。
为了基于从移动站装置1以PUCCH通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ACK/NACK、信道质量信息、调度请求)、以及从移动站装置1通知到的缓冲器的状况、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设定的各个移动站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来进行接收部105及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3。
SRS设定部1013设定对用于由移动站装置1发送SRS的无线资源进行预约的子帧即探测子帧、以及为了在探测子帧内发送SRS而预约的无线资源的带宽,将所述设定作为系统信息(SystemInformation)来生成,并经由发送部107以PDSCH进行广播发送。另外,SRS设定部1013设定向各个移动站装置1周期性地发送周期性SRS的子帧、频带、以及在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中用到的循环移位的量,将所述设定作为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adioResourceControlSignal)来生成,并经由发送部107以PDSCH通知给各个移动站装置1。
另外,SRS设定部1013设定向各个移动站装置1发送非周期性SRS的频带、以及在非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中用到的循环移位的量,将所述设定作为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来生成,并经由发送部107以PDSCH通知给各个移动站装置1。另外,SRS设定部1013在向移动站装置1请求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生成表示向移动站装置1请求非周期性SRS的SRS指示,并经由发送部107以PDCCH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
发送功率设定部1015设定PUCCH、PUSCH、周期性SRS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具体而言,发送功率设定部1015根据表示来自相邻的基站装置3的干扰量的信息、从相邻的基站装置3通知到的表示对相邻的基站装置3造成的干扰量的信息、以及从信道测量部109输入的信道的质量等,以使PUSCH等满足规定的信道质量的方式、且在考虑对相邻的基站装置3的干扰、移动站装置1的消耗功率的基础上设定发送功率,并将表示所述设定的信息经由发送部107发送至移动站装置1。
具体而言,发送功率设定部1015设定(2)式的PO_PUSCH、α、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非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将所述设定作为无线资源控制信号来生成,并经由发送部107以PDSCH通知给各个移动站装置1。另外,发送功率设定部1015设定用于计算(2)式的f的TPC指令,生成TPC指令,并经由发送部107以PDCCH通知给各个移动站装置1。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105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及发送部107,来进行接收部105及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依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111从移动站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无线接收部1057将经由收发天线111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成中频(降频转换),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电平,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并将进行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的部分。无线接收部1057对去除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1055。
复用分离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1057输入的信号分别分离成PUCCH、PUSCH、DMRS、SRS等的信号。此外,该分离是基于预先由基站装置3决定并通知给各移动站装置1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而进行的。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10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分离出的DMRS及SRS输出至信道测量部109。
解调部1053对PUSCH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IDFT),取得调制符号,针对PUCCH和PUSCH的调制符号分别采用2相相移键控(BinaryPhaseShiftKeying;BPSK)、4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QPSK)、16值正交振幅调制(16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16QAM)、64值正交振幅调制(64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64QAM)等预先确定的调制方式、或由基站装置3向各个移动站装置1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
解码部1051针对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采用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确定的编码率、或由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预先通知的编码率来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数据信息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信道测量部1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DMRS和SRS来测量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1055及上级层处理部101。
发送部107依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数据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信号。
编码部1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数据信息进行turbo编码、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的编码。编码部1071以QPSK、16QAM、64QAM等的调制方式对编码比特进行调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小区标识符(CellID)等,将预先确定的规则所要求的移动站装置1已知的序列作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生成。复用部1075对调制后的各信道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进行复用。
无线发送部1077对复用后的调制符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对OFDM调制后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生成中频的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去除相对中频而言多余的频率成分,将中频的信号变换成高频的信号(升频转换),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至收发天线111进行发送。
<关于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示那样,移动站装置1构成为包括:上级层处理部201、控制部203、接收部205、发送部207、信道测量部209以及收发天线211。另外,上级层处理部201构成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SRS控制部2013以及发送功率控制部2015。另外,接收部205构成为包括:解码部2051、解调部2053、复用分离部2055以及无线接收部2057。另外,发送部207构成为包括:编码部2071、调制部2073、复用部2075以及无线发送部2077。
上级层处理部2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的数据信息输出至发送部207。另外,上级层处理部201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无线链路控制层、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处理。
上级层处理部2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进行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生成配置于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207。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为了基于从基站装置3以PDCCH通知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以PDSCH通知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所设定的由无线资源控制部2011进行管理的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来进行接收部205及发送部2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203。
上级层处理部201所具备的SRS控制部2013从接收部205取得:对用于发送由基站装置3广播的SRS的无线资源进行预约的子帧即探测子帧、以及表示为了在探测子帧内发送SRS而预约的无线资源的带宽的信息、以及由基站装置3发送通知给本装置的周期性SRS的子帧、频带、以及表示在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中用到的循环移位的量的信息、以及由基站装置3发送通知给本装置的非周期性SRS的频带、以及表示在非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中用到的循环移位的量的信息。
SRS控制部2013依照所述信息来进行SRS发送的控制。具体而言,SRS控制部2013控制发送部207以依照与所述周期性SRS相关的信息来一次或周期性发送周期性SRS。另外,SRS控制部2013在以从发送部207输入的SRS指示请求了非周期性SRS的发送的情况下,依照与所述非周期性SRS相关的信息以预先确定的次数(例如一次)发送非周期性SRS。
上级层处理部201所具备的发送功率控制部2015向控制部203输出控制信息,以使其基于表示PUCCH、PUSCH、周期性SRS以及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的设定的信息来进行发送功率的控制。具体而言,发送功率控制部2015基于从发送部207取得的PO_PUSCH、α、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非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以及TPC指令,根据(2)式分别控制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和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此外,PSRS_OFFSET根据周期性SRS或非周期性SRS来切换参数。
控制部2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2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205及发送部2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2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205及发送部207,以进行接收部205及发送部207的控制。
接收部205依照从控制部2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211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201。
无线接收部2057将经由各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成中频(降频转换),去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电平,基于所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并将进行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2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相当于保护间隔的部分,对去除保护间隔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2055将提取出的信号分别分离成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此外,该分离是基于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等而进行的。另外,复用分离部2055根据从信道测量部20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DCCH和PD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2055将分离出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输出至信道测量部209。
解调部2053对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至解码部2051。解调部2053对PDSCH进行QPSK、16QAM、64QAM等的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到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至解码部2051。解码部2051尝试PDCCH的解码,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201。解码部2051进行与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知到的编码率相应的解码,并将解码后的数据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201。
信道测量部2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2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来测量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并将测量出的路径损耗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201。另外,信道测量部209根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算出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2055。
发送部207依照从控制部203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DMRS和/或SRS,对从上级层处理部201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DMRS和/或SRS进行复用,对PUCCH、PUSCH、DMRS以及SRS的发送功率进行调整,并经由收发天线发送至基站装置3。
编码部2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2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数据信息进行turbo编码、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编码。调制部2073以BPSK、QPSK、16QAM、64QAM等调制方式来调制从编码部2071输入的编码比特。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小区标识符、配置DMRS以及SRS的带宽等,生成预先确定的规则所要求的基站装置3已知的CAZAC序列。另外,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2079依照从控制部2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所生成的DMRS及SRS的CAZAC序列施加循环移位。
复用部2075依照从控制部203输入的控制信号,将PUSCH的调制符号并行地重新排列之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FourierTransform;DFT),对PUCCH及PUSCH的信号和所生成的DMRS及SRS进行复用。
无线发送部2077对复用后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对SC-FDMA调制后的SC-FDMA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成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生成中频的同相成分及正交成分,去除相对中频而言多余的频率成分,将中频的信号变换成高频的信号(升频转换),去除多余的频率成分,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至收发天线进行发送。
<关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动作>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和基站装置3的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基站装置3设定(2)式的PO_PUSCH、α、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非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并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步骤S100)。基站装置3设定由移动站装置1预约用于发送SRS的无线资源的子帧即探测子帧、以及为了在探测子帧内发送SRS而预约的无线资源的带宽,并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步骤S101)。
基站装置3设定发送周期性SRS的子帧、频带、以及在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中用到的循环移位的量,并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步骤S102)。基站装置3设定发送非周期性SRS的频带、以及在非周期性SRS的CAZAC序列中用到的循环移位的量,并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步骤S103)。移动站装置1设置由步骤S100至步骤S103通知到的参数(步骤S104)。
移动站装置1按照由步骤S104设置后的与周期性SRS相关的参数,一次或周期性发送周期性SRS(步骤S105)。此外,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是利用由步骤S100通知到的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而算出的。
基站装置3发送表示请求发送非周期性SRS这一SRS指示(步骤S106)。移动站装置1若判定出以SRS指示请求了非周期性SRS的发送(步骤S107),则依照由步骤S104设定的与非周期性SRS相关的参数,以预先确定的次数(例如一次)发送非周期性SRS(步骤S108)。此外,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是利用由步骤S100通知到的非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而算出的。
移动站装置1和基站装置3在步骤S108之后,结束与非周期性SRS的收发相关的处理。此外,基站装置3在以向移动站装置1周期性发送周期性SRS的方式进行设定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在步骤S108之后也周期性继续发送周期性SRS(步骤S109)。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移动站装置1接收与基站装置3发送的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PSRS_ OFFSET(0)(第1参数)、和与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相关的参数PSRS_ OFFSET(1)(第2参数)(步骤S200)。在移动站装置1发送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步骤S201-非周期性SRS),至少利用PSRS_OFFSET(1)来算出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步骤S202)。在步骤S201中,在移动站装置1发送周期性SRS的情况下(步骤S201-周期性SRS),至少利用PSRS _OFFSET(0)来算出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步骤S203)。
移动站装置1以由步骤S202及/或步骤S203算出的发送功率来发送非周期性SRS和/或周期性SRS(步骤S204)。移动站装置1在步骤S204之后结束与非周期性SRS和/或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相关的处理。
这样,根据本发明,基站装置3依照由基站装置3设定并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的设定来对移动站装置1设定:在由移动站装置1发送的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和在由基站装置3以SRS指示进行了请求的情况下由移动站装置1发送的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移动站装置1在发送周期性SRS时至少利用PSRS_OFFSET(0)(第1参数)来进行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发送非周期性SRS时至少利用PSRS_OFFSET(1)(第2参数)来进行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由此来发送周期性SRS和/或非周期性SRS。
由此,基站装置3能够根据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带宽(物理资源块数)MSRS等来对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分别设定PSRS_ OFFSET,能够对由移动站装置1发送的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分别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
(变形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变形例中,说明下述情况:移动站装置1具备多个发送天线端口,由基站装置3对移动站装置1的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设定PSRS_OFFSET。在本发明的变形例的上行链路中,对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进行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下面,示出用于决定本发明的每个发送天线端口的周期性SRS及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值的式子。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k,p)+10log10(MSRS)+PO_PUSCH+α·PL+f(i)}...(3)
在(3)式中,PSRS_OFFSET(k,p)是表示成为PUSCH和SRS的基准的发送功率之差的偏差,是由上级层指定的值。k表示周期性SRS或非周期性SRS,p表示移动站装置1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设移动站装置1具备p=0和p=1这2个发送天线端口,在表示周期性SRS的情况下k=0,在表示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k=1,则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通知下述4个值:与发送周期性SRS时的发送天线端口p=0相应的PSRS_OFFSET(0,0)以及与发送天线端口p=1相应的PSRS_OFFSET(0,1)、与发送非周期性SRS时的发送天线端口p=0相应的PSRS_OFFSET(1,0)以及与发送天线端口p=1相应的PSRS_OFFSET(1,1)。由于(3)式的其他变量与(2)式相同,所以省略与相同变量相应的说明。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移动站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移动站装置1接收与基站装置3发送出的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相关的每个发送天线端口的参数PSRS_OFFSET(0,p)(第1参数)、和与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相关的每个发送天线端口的参数PSRS_OFFSET(1,p)(第2参数)(步骤S300)。在移动站装置1发送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步骤S301-非周期性SRS),针对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至少利用PSRS_OFFSET(1,p)算出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步骤S302)。在步骤S301中,在移动站装置1发送周期性SRS的情况下(步骤S301-周期性SRS),针对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至少利用PSRS_OFFSET(0,p)算出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步骤S303)。
移动站装置1以由步骤S302和/或步骤S303算出的每个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来发送非周期性SRS和/或周期性SRS(步骤S304)。移动站装置1在步骤S304之后结束与非周期性SRS和/或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相关的处理。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变形例,基站装置3对移动站装置1所具备的多个发送天线端口分别设定PSRS_OFFSET(k,p),移动站装置1在发送周期性SRS和/或非周期性SRS时,针对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至少利用PSRS_ OFFSET(k,p)进行周期性SRS及非周期性SRS的发送功率控制。由此,能够进行下述控制:提高移动站装置1的优先级高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正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降低优先级低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未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从而能够根据发送天线端口的优先级进行灵活的发送功率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图8的步骤S100中作为与发送功率控制相关的参数而收发了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非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但是也可在步骤S103中同与周期性SRS相关的参数一起发送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0)(第1参数),并且也可在步骤S102中同与非周期性SRS相关的参数一起发送非周期性SRS用的PSRS_OFFSET(1)(第2参数),也可与其他任何参数一起发送PSRS _OFFSET(0)(第1参数)及PSRS_OFFSET(1)(第2参数)。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基站装置3向移动站装置1请求发送非周期性SRS的情况下,利用PDCCH发送了请求非周期性SRS的SRS指示,但是SRS指示的发送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利用以PDSCH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信号(RadioResourceControlsignal)、MAC(MediumAccessControl)、CE(ControlElement)等进行发送。
另外,在本发明的变形例中,也可通过由移动站装置1向基站装置3通知本装置的发送天线端口数,从而使基站装置3能够判别移动站装置1的发送天线端口数。
关于以上说明过的本发明的特征性部件,通过将部件安装于集成电路来进行控制,从而也能够实现。即、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适用于具有基站装置3和移动站装置1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集成电路,所述移动站装置1以所设定的定时向基站装置3发送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用的第1参考信号,并在向基站装置3请求了发送的情况下发送特定次数的上行链路的信道测量用的第2参考信号,在基站装置3中具备下述部件:设定在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1参数和在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中用到的第2参数的部件、以及将所述第1参数及第2参数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的部件,在移动站装置1中具备下述部件:在发送所述第1参考信号时至少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时至少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部件、以及发送所述第1参考信号和/或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部件。
这样,在采用了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3能够根据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的带宽(物理资源块数)MSRS等对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分别设定PSRS_OFFSET,能够对由移动站装置1发送的周期性SRS和非周期性SRS分别进行最适当的发送功率控制。
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在基站装置3中具有对移动站装置1所具备的多个发送天线端口分别设定第1参数及第2参数的部件,在移动站装置1中具有在发送所述第1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至少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进行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时针对每个发送天线端口至少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进行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控制的部件。
这样,在采用了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3能够进行以下控制:提高移动站装置1的优先级高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正在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降低优先级低的发送天线端口(例如未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端口)的发送功率,并且能够根据发送天线端口的优先级进行灵活的发送功率控制。
关于由本发明涉及的基站装置3及移动站装置1所动作的程序,为了实现本发明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也可以是控制CPU(中央处理器)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并且,这些装置所处理的信息,在进行处理时被临时蓄积至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然后存储至FlashROM(只读存储器)等的各种ROM或HDD(硬盘驱动器),并根据需要由CPU读出来进行修正/写入。
此外,也可由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也可通过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至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并使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入至计算机系统并执行该程序,来予以实现。此外,这里提及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移动站装置1或基站装置3的计算机系统,是包括OS或外围设备的硬件。
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磁盘、磁光盘、ROM、CD-ROM等的便携式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的存储装置。而且,“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括:如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能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如此时成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进而也可通过与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的功能。
另外,也可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典型性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既可使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个别地进行芯片化,又可将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集成来芯片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手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利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取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具体构成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等。
符号说明
1、1A~1C移动站装置
3基站装置
101上级层处理部(基站侧上级层处理部)
103控制部
105接收部(基站侧接收部)
107发送部(基站侧发送部)
109信道测量部
111收发天线
201上级层处理部(移动站侧上级层处理部)
203控制部
205接收部(移动站侧接收部)
207发送部(移动站侧发送部)
209信道测量部
211收发天线
1011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SRS设定部
1015发送功率设定部
1051解码部
1053解调部
1055复用分离部
1057无线接收部
1071编码部
1073调制部
1075复用部
1077无线发送部
1079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2011无线资源控制部
2013SRS控制部
2015发送功率控制部
2051解码部
2053解调部
2055复用分离部
2057无线接收部
2071编码部
2073调制部
2075复用部
2077无线发送部
2079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生成部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由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装置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表示第1参数的信息、表示第2参数的信息、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第2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所述移动站装置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设定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1发送功率,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设定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2发送功率,
基于表示所述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利用所述第1无线资源以所述第1发送功率将所述第1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
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到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利用所述第2无线资源以所述第2发送功率将所述第2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
2.一种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第1参数的信息、表示第2参数的信息、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第2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设定部,其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设定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1发送功率,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设定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2发送功率;和
发送部,其基于表示所述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利用所述第1无线资源以所述第1发送功率将所述第1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
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到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利用所述第2无线资源以所述第2发送功率将所述第2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装置具备多个发送天线端口,
针对每个所述发送天线端口设定所述第1发送功率和所述第2发送功率。
4.一种基站装置,接收从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部,其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表示用于设定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1发送功率的第1参数的信息、表示用于设定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2发送功率的第2参数的信息、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第2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
接收部,其基于表示所述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通过所述第1无线资源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以所述第1发送功率发送的所述第1参考信号进行接收,
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了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通过所述第2无线资源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以所述第2发送功率发送的所述第2参考信号进行接收。
5.一种用于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第1参数的信息、表示第2参数的信息、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第2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设定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1发送功率,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设定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2发送功率,
基于表示所述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以所述第1发送功率将所述第1参考信号利用所述第1无线资源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
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到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利用所述第2无线资源以所述第2发送功率将所述第2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
6.一种用于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基站装置接收从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表示用于设定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1发送功率的第1参数的信息、表示用于设定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2发送功率的第2参数的信息、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第2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基于表示所述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通过所述第1无线资源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以所述第1发送功率发送的所述第1参考信号进行接收,
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了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通过所述第2无线资源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以所述第2发送功率发送的所述第2参考信号进行接收。
7.一种集成电路,安装于向基站装置发送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其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第1参数的信息、表示第2参数的信息、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第2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设定部,其利用所述第1参数来设定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1发送功率,利用所述第2参数来设定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2发送功率;和
发送部,其基于表示所述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利用所述第1无线资源以所述第1发送功率将所述第1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
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到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利用所述第2无线资源以所述第2发送功率将所述第2参考信号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
8.一种集成电路,安装于接收从移动站装置发送的第1参考信号和第2参考信号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部,其向所述移动站装置发送表示用于设定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1发送功率的第1参数的信息、表示用于设定与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第2发送功率的第2参数的信息、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第2无线资源的信息、以及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
接收部,其基于表示所述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通过所述第1无线资源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以所述第1发送功率发送的所述第1参考信号进行接收,
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了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通过所述第2无线资源对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以所述第2发送功率发送的所述第2参考信号进行接收。
9.一种用于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发送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PSRS_OFFSET(k)设为由上级层指定的值;
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PSRS_OFFSET(0)的信息、表示PSRS_OFFSET(1)的信息、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表示第2无线资源的信息、和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基于所述表示第1无线资源的信息,利用所述第1无线资源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第1参考信号的情况下,k=0;
在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用于请求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由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能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所述第2无线资源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情况下,k=1;
将min{X,Y}设为选择X、Y中的最小值的函数;
将PCMAX设为最大发送功率值;
将PO_PUSCH设为由上级层指定的值;
将MSRS设为用于发送第1参考信号或第2参考信号的物理资源块数;
将PL设为由所述移动站装置计算的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
将α设为由上级层指定的系数;
将f设为根据由所述基站装置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而算出的值;
此时,利用下述公式来设定与所述第1参考信号及所述第2参考信号的发送相应的发送功率PSRS
PSRS(i)=min{PCMAX,PSRS_OFFSET(k)+10log10(MSRS)+PO_PUSCH+α·PL+f(i))。
CN201080060927.4A 2010-01-08 2010-12-24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26962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2760A JP4981929B2 (ja) 2010-01-08 2010-01-08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0-002760 2010-01-08
PCT/JP2010/073409 WO2011083706A1 (ja) 2010-01-08 2010-12-24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6264A CN102696264A (zh) 2012-09-26
CN102696264B true CN102696264B (zh) 2015-12-16

Family

ID=44305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0927.4A Active CN102696264B (zh) 2010-01-08 2010-12-24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9100924B2 (zh)
EP (1) EP2523510B1 (zh)
JP (1) JP4981929B2 (zh)
KR (1) KR101346932B1 (zh)
CN (1) CN102696264B (zh)
EA (1) EA022552B1 (zh)
TW (1) TWI504295B (zh)
WO (1) WO20110837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8631B2 (ja) * 1995-07-15 2005-12-21 森田産業株式会社 レンタルマット敷設方法
JP4981929B2 (ja) 2010-01-08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KR101781854B1 (ko) 2010-02-04 2017-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운딩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166699A (ja) * 2010-02-15 2011-08-25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393047B1 (en) 2010-04-30 2020-11-18 Sun Patent Tru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CN102934382B (zh) 2010-06-04 2016-08-10 Lg电子株式会社 控制探测参考信号发送的上行发送功率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3008406A1 (ja) * 2011-07-13 2013-0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送信方法及び受信方法
WO2013015653A2 (ko) 2011-07-27 2013-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기준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JP5927802B2 (ja) * 2011-08-02 2016-06-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27801B2 (ja) * 2011-08-02 2016-06-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13034111A (ja) 2011-08-02 2013-02-14 Sharp Corp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2958146B (zh) * 2011-08-17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发射上行信号的方法和终端
US8743791B2 (en) * 2011-09-22 2014-06-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794887B2 (en) 2011-09-30 2017-10-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hich can set appropriate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JP5813444B2 (ja) * 2011-09-30 2015-11-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端末、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900849B2 (en) 2011-10-03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RS optimiza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O2013051206A1 (ja) 2011-10-03 2013-04-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3054536A1 (ja) * 2011-10-13 2013-04-18 パナソニック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WO2013119161A1 (en) * 2012-02-07 2013-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13187819A (ja) * 2012-03-09 2013-09-19 Sharp Corp 基地局、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073073B2 (ja) * 2012-05-10 2017-0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053324B2 (ja) * 2012-05-18 2016-1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パスロス算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099329B2 (ja) * 2012-08-02 2017-03-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GB2506749B (en) 2012-08-30 2014-12-17 Zte Wistron Telecom Ab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geometry indicator in hetnet deployments
WO2014041741A1 (ja) * 2012-09-14 2014-03-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EP2903374A4 (en) * 2012-09-27 2016-06-08 Sharp Kk END DEVIC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6076987B2 (ja) * 2012-10-02 2017-02-08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Qualcomm Incorporated 多地点協調送信および受信のためのsrs最適化
JPWO2014069058A1 (ja) * 2012-10-30 2016-09-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US9565669B2 (en) * 2013-01-29 2017-02-07 Sun Patent Trust Base st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WO2014157867A1 (en) * 2013-03-25 2014-10-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 link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5379380A (zh) 2013-05-08 2016-03-02 Zte维创通讯公司 在异构网络部署中使用几何指示
CN105659671B (zh) 2013-09-25 2019-07-02 Zte维创通讯公司 异构无线网络中的发现信号
US9414319B2 (en) * 2013-10-02 2016-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proximity detection in LTE
KR102236020B1 (ko) * 2013-10-08 2021-04-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신호 전력 제어 및 발견 신호 자원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EP3300552B1 (en) * 2015-07-02 2019-09-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node for connection management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7007240A1 (ko) * 2015-07-06 2017-01-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091960A (ja) * 2016-03-30 2019-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484064B2 (en) * 2016-09-01 2019-11-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and uplink CSI acquisition
PL3520306T3 (pl) * 2016-09-30 2021-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fektywne pod względem mocy i zasobów sekwencje DMRS łącza w górę dla IFDMA
JPWO2018117207A1 (ja) * 2016-12-21 2019-10-3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323295B2 (en) 2017-03-01 2022-05-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erefor
WO2018230138A1 (ja) 2017-06-15 2018-12-20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19140671A1 (en) * 2018-01-20 2019-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resource indication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630228A (zh) * 2018-06-27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695528B2 (en) * 2018-08-10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lay minimization for CSI-RS and SRS transmission
US11438849B1 (en) 2021-05-12 2022-09-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an antenna array of a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provide coarse power adjustment
CN114071683B (zh) * 2021-11-04 2023-04-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4820B2 (ja) * 2007-01-09 2012-08-29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107987B2 (en) * 2007-02-14 2012-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4981929B2 (ja) 2010-01-08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04418A (ko) 2012-09-20
JP2011142550A (ja) 2011-07-21
EA201290624A1 (ru) 2013-02-28
EP2523510A4 (en) 2015-01-14
WO2011083706A1 (ja) 2011-07-14
TW201204120A (en) 2012-01-16
TWI504295B (zh) 2015-10-11
CN102696264A (zh) 2012-09-26
EP2523510A1 (en) 2012-11-14
US20150304084A1 (en) 2015-10-22
US9264197B2 (en) 2016-02-16
US20130012252A1 (en) 2013-01-10
JP4981929B2 (ja) 2012-07-25
EP2523510B1 (en) 2018-03-21
EA022552B1 (ru) 2016-01-29
KR101346932B1 (ko) 2014-01-03
US9100924B2 (en) 2015-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6264B (zh)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2934502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JP502030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754514B (zh) 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电路装置
CN102783207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CN102598567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34033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553402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181210B (zh)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JP6439192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5940731B (zh) 终端装置及其无线通信方法、基站装置及其无线通信方法
CN103858503A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509181B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230066A (zh) 终端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WO2019050000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20180027447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075374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5490173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6034940B2 (ja)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840751B2 (ja)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502041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654701B2 (ja) 移動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