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7306B - 高容量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高容量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7306B
CN102687306B CN201180005298.XA CN201180005298A CN102687306B CN 102687306 B CN102687306 B CN 102687306B CN 201180005298 A CN201180005298 A CN 201180005298A CN 102687306 B CN102687306 B CN 102687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protective circuit
circuit module
battery pack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52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7306A (zh
Inventor
方承贤
朴永善
金春渊
券晧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87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7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7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1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2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casings or racks
    • H01M50/227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6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erminals of battery p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公开的是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阵列,在该电池单体阵列中,三个或更少个电池单体利用与液体电解液一起在密封状态下设置在电池盒中的阴极/隔膜/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而横向布置,电池单体分别具有3安培(Ah)或更高的电流容量且彼此串联电连接;保护电路模块(PCM),该保护电路模块连接到电池单体阵列的上端以控制电池组的操作,保护电路模块包括保护电路,从保护电路中去除了调节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的功能;以及组盒,在组盒中设置有电池单体阵列和保护电路模块。

Description

高容量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容量电池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阵列,该电池单体阵列包括横向布置的三个或更少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具有3安培(Ah)或更高的电流容量并且彼此串联电连接;保护电路模块(PCM),该保护电路模块连接到电池单体阵列的上端以控制电池组的操作,保护电路模块包括保护电路,从该保护电路中去除了调节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的功能;以及组盒,在该组盒中设置电池单体阵列和保护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中包含各种可燃材料。因此,二次电池可能由于二次电池过度充电、二次电池中的过电流或施加到二次电池的其它外部物理影响而发热或爆炸。也就是说,二次电池的安全性非常低。因此,在电池单体上以安全元件连接到电池单体的状态设置有安全元件,诸如正温度系数(PTC)元件和保护电路模块(PCM),以有效地控制二次电池的异常状态,诸如二次电池的过度充电或二次电池中的过电流。
同时,用于膝上型计算机的电池组被构造成具有以下结构,其中,由于二次电池的技术和基于设备的限制以及二次电池的低安全性和产率,具有相对低的容量的若干个电池单体彼此串联或并联连接,从而为电池组提供期望的容量。
近年来,已经开发出被构造成具有2并联(P)-2串联(S)、2P-3S和2P-4S结构的用于膝上型计算机的电池组。这样的电池组提供了从大约28Wh至大约90Wh的范围内的各种容量。
也就是说,由于构成电池组的电池单体的技术限制,难以制造高容量电池单体。为此,若干低容量电池单体(例如,2.5安培)被连接来为电池组提供期望的容量。
例如,图1是典型地示出具有2P-2S结构的常规电池组的分解图。
参见图1,常规电池组100被构造成使得四个电池单体30以2P-2S结构彼此电连接。保护电路模块40和柔性保护电路板(FPCB)42连接到电池单体的上端以控制电池组的操作。
另外,在电池单体30之间以及在电池单体30和下盒10之间设有双面胶带34。电池单体30、保护电路模块40、柔性保护电路板42由上盒20和下盒10密封。
此外,保护电路模块40包括附加元件(未示出),用于调节由于电池单体之间的串联电连接导致的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
然而,在上述电池组结构中,由于电池单体彼此并联连接,在电池组操作期间,必须考虑彼此并联连接的电池单体之间的单体电压不平衡,这使保护电路的设计复杂化。另外,与构成电路的部件的增加有关的成本增加,并且因此制造电池组所需的成本增加。而且,由于单体电压不平衡超出保护电路的故障和容差范围导致电池组缺陷率增加。
在如上所述的电池组制造技术中,低容量电池单体彼此连接以制造电池组。因此,由于电池单体的数量增加,用于在电池单体之间的串联和并联连接的布线变得复杂,这使电池组的组装复杂化,结果导致生产率降低,并基于在生产期间电池组的不良组装的缺陷率增加。
因此,非常需要这样一种电池组,其具有能提供高容量而不需要电池单体之间并联连接的特定结构。
同时,安装在膝上型计算机中的电池组需要较高功率和容量。为此,已经普遍使用包括多个圆柱形电池单体的常规圆柱形电池组。然而,近年来,膝上型计算机的尺寸已减小,并且因此非常需要细长型电池组。
因此,非常需要一种能够使用高容量袋形电池单体来制造细长型电池组的技术,从而增加电池组的总电流容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容量电池组,该电池组能够不使用并联连接结构而制造,并且同时大大降低由于在电池单体彼此并联连接时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导致的缺陷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容量电池组,该电池组使用简单而容易的方法来制造,并且其部件数量减少,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如下的电池组可以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该电池组包括:(a)电池单体阵列,该电池单体阵列包括横向布置的三个或更少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与电解液一起在密封状态下设置在电池盒中的阴极/隔膜/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电池单体具有3安培(Ah)或更高的电流容量且彼此串联电连接;(b)保护电路模块(PCM),该保护电路模块连接到电池单体阵列的上端以控制电池组的操作,保护电路模块包括保护电路,从保护电路中去除了调节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的功能;和(c)组盒,在组盒中设置电池单体阵列和保护电路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包括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具有3安培或更高的电流容量。因此,相比包括各自具有2.5安培的电流容量的四个或更多个电池单体的用于常规膝上型计算机的电池组,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使用三个或更少个电池单体,并且因此可以使用更简单的方法组装电池组。
另外,电池单体彼此串联电连接。因此,相比包括彼此并联电连接的电池单体的用于常规膝上型计算机的电池组,可以降低由于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导致的电池组缺陷率。
此外,不使用在电池单体之间的并联电连接。因此,可以去除单体电压不平衡修正功能,其是由保护电路执行的防止彼此并联电连接的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的一种功能。结果,可以简化保护电路的设计并减少电路部件的数量,从而大大降低电池组制造成本。
电池单体之间的串联电连接不受特别限制,只要不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并联电连接。优选地,电池单体以1并联(P)-2串联(S)结构或以1P-3S结构彼此串联电连接。
串联电连接结构是使用三个或更少个电池单体来实现的。因此,可以制造具有更紧凑的结构的高容量电池组。
电池组还可包括安装在组盒和电池单体阵列之间的间隔件,用来在电池组充电和放电期间提供容纳电池单体阵列的厚度的增加的空间。
因此,可以提供空间,该空间容纳电池组充电和放电期间电池单体阵列的厚度的增加,同时通过安装在组盒和电池单体阵列之间的间隔件使组盒的厚度均匀化,从而最小化电池组的重量和尺寸的总体增加。
此外,相比其中组盒的厚度局部减小的常规电池组结构,可以均匀化组盒的厚度,从而最小化注模期间的缺陷。
根据由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的实验的结果,在二次电池的300至50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二次电池的厚度比二次电池充放电之前二次电池厚度大5%至10%。为此,间隔件可具有等于电池单体阵列的厚度的5%至10%、优选7%至8%的厚度,以便抵消二次电池的厚度增加。
在一个优选示例中,组盒可由塑料材料形成,并且间隔件可由片材构件或塑料材料形成。
因此,相比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组盒,根据本发明的组盒能减小电池组的重量,并且能容易地应用于复杂的产品。
优选地,片材构件可由Nomex材料形成。作为参考,Nomex是由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制造和销售的产品的商标。
同时,间隔件在其顶部或底部设置有粘合剂,间隔件通过该粘合剂结合到电池单体阵列的外侧。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间隔件移动错位。或者,间隔件可由双面胶带形成。
间隔件可以在间隔件具有预定宽度的状态下,在电池单体的两个或更多个边缘处安装到电池单体的顶部和底部。在此结构中,间隔件可具有等于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的宽度的5%至20%的宽度。
如果间隔件的宽度小于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的宽度的5%,则间隔件可能由于间隔件的宽度狭窄而受损。另一方面,如果间隔件的宽度大于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的宽度的20%,则用于抵消电池单体阵列的厚度增加的空间变得不够,这不是优选的。
在一个优选示例中,间隔件可以是带状构件。
在另一个优选示例中,间隔件可以形成为具有网格结构,其中间隔件在电池单体的顶部或底部暴露的状态下同时安装到电池单体。
同时,保护电路模块可包括:连接端子,该连接端子通过电阻焊接连接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金属板,该金属板将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和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用于控制电池组的操作。
在上面提及的结构的一个优选示例中,用于将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的金属板可以形成在保护电路模块的顶部。在此结构中,相比其中在PCM的保护电路中的一层中形成金属线以便将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的常规电池组结构,可以容易地制造PCM,并且容易地组装电池组。
在上面提及的结构的另一个优选示例中,在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可被构造成具有如下结构,其中附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相应连接端子的顶部的导电板被焊接,以使得导电板包裹电池单体的相应阴极端子。
因此,在具有上述构造的电池组中,保护电路模块的连接端子和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经由导电板以高焊接耦合力直接彼此连接,导电板被构造成具有特定结构,并且电池单体经由包括在保护电路模块中的金属板彼此串联电连接。因此,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方法容易地制造高容量电池组。
例如,在电池组由三个电池单体构成的情况中,电池单体在横向上布置以构成电池单体阵列,电池单体阵列和PCM设置在组盒中,并且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和PCM的连接端子通过电阻焊接彼此连接,从而制造期望的电池组。
特别地,导电板可附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连接端子以便导电板能弯曲,导电板可以在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置于导电板上的状态下弯曲成括弧形状,并且电阻焊接可以从导电板的弯曲部分上方进行,从而在保护电路模块的连接端子和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之间实现物理联接和电连接。
导电板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导电板能容易地弯曲。例如,在导电板附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对应连接端子的状态下,导电板可以形成为L形。
导电板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附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连接端子中的对应一个的顶部,第二连接部附接到电池单体中的对应一个的阴极端子的顶部。因此,更可靠地实现在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连接。此外,当外力施加到电池组时,防止了在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的变形。
构成每一个导电板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在导电板如上所述被焊接时导电板能提供高耦合力。优选地,导电板中的每一个为镍板,并且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中的每一个为铝端子。
因此,在镍板和铝端子之间的电阻焊接期间来自电阻焊条的电流从电阻较高的镍板流到电阻较低的铝端子,结果导致容易实现镍板和铝端子之间的电阻焊接。
优选地,组盒包括下盒和上盒,电池单体阵列和保护电路模块设置在下盒处,上盒用于覆盖下盒以便将电池单体阵列和保护电路模块固定到位。
下盒可以分成:电池单体安装部,电池单体设置在该电池单体安装部处;和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保护电路模块设置在该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处,并且在电池单体安装部和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之间的交界处可形成分隔壁。另外,在分隔壁对应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的部分形成开口,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通过该开口朝保护电路模块暴露。
在此组盒结构中,由于在电池单体安装部和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分隔壁,可以限制在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的部件之间的接触。另外,即使在电解液从电池单体中的一个或多个渗漏时,也可以防止电解液流到保护电路模块,从而防止发生短路。
另外,由于在分隔壁对应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的部分形成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通过其朝保护电路模块暴露的开口,所以可以将通过开口暴露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容易地焊接到保护电路模块的连接端子。
分隔壁的高度可以足够将电池单体安装部和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彼此完全隔离。
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可被构造成具有包括支承部的结构,该支承部用于支撑在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
支承部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支承部能容易地支撑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例如,支承部可以以向上凸起的形状形成在下盒上。
优选地,支承部形成为交叉形凸起的形状。因此,在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阻焊接期间,支承部可以更稳固地支撑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和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中,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任何电池单体,而不论电池单体的类型和形状如何。可以使用具有较小厚度宽度比的大致六面体结构的袋形二次电池,优选地袋形锂二次电池,作为电池组的每个电池单体。
根据情况,可以在保护电路模块的正面以凹陷形式安装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该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向电池组输入电流、从电池组输出电流并发送和接收信息。
在此结构中,由于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被构造成具有连接器结构,所以电池组能通过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稳定地连接到外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具有上述构造的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膝上型计算机。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可以被制造,以便通过改变构成电池组的电池单体的数量来提供装置所需的功率和容量。因此,当然,除膝上型计算机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还能应用于需要不同的电池容量的各种装置。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及其它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具有2P-2S结构的常规电池组的分解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图;
图3和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图;
图5是示出其中间隔件安装到图4的电池单体阵列的上端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图;
图7是典型地示出图6的间隔件的放大视图;
图8是典型地示出图6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
图9是典型地示出图6的区域B的放大视图;
图10是下盒的透视图;
图11是典型地示出图10的区域C的放大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电阻焊接结构的典型视图;
图13是示出了其中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袋形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的结构的局部透视图;以及
图14是典型地示出图13的保护电路模块(PCM)的放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该指出的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图示实施例。
图2是典型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图。
参见图2,电池组100a包括:电池单体阵列30a,电池单体阵列30a包括横向布置的两个电池单体32a,电池单体32a具有3安培的电流容量,并且处于电池单体32a彼此串联电连接的状态;保护电路模块40a,保护电路模块40a连接到电池单体阵列30a的上端;以及组盒10a和20a,电池单体阵列30a和保护电路模块40a设置在组盒10a和20a之间。
保护电路模块40a包括保护电路,从保护电路中去除了用于调节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的功能。
电池单体32a中的每一个为袋形二次电池,袋形二次电池的构造使得具有阴极/隔膜/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与电解液一起以密封状态设置在电池盒中。袋形二次电池大体上被构造成具有板形结构,即具有较小厚度宽度比的大致六面体结构。通常,袋形二次电池包括袋形电池盒。电池盒被构造成具有叠层片结构,其中顺序地层叠有:外覆层,该外覆层由呈现出高耐久性的聚合物树脂形成;阻挡层,该阻挡层由阻挡水分或空气的金属材料形成;和内部密封剂层,该内部密封剂层由能热焊接的聚合物树脂形成。
组盒包括下盒10a和上盒20a,电池单体阵列30a和保护电路模块40a安装到下盒10a,上盒20a设置在下盒10a上方,用于将电池单体阵列30a和保护电路模块40a固定到位。
图3和4是典型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图。
首先参见图3,图3的电池组100b结构上与图2的电池组100a相同,不同的是三个电池单体32b彼此串联电连接,并且因此将不再提供其详细描述。
参见图4,在图4的电池组100c中,上盒20c和下盒10c由塑料材料形成,并且间隔件50c和52c由诸如Nomex的双面胶带形成。
间隔件50c和52c包括安装到电池单体阵列30c顶部的上间隔件52c和安装到电池单体阵列30c底部的下间隔件50c。间隔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等于每个电池单体32c的厚度的大约8%的厚度。
图5是典型地示出其中间隔件安装到图4的电池单体阵列的上端的结构的透视图。
参见图5,上间隔件52c包括:第一上间隔件523c和524c,其中每一个具有等于电池单体32c中的每一个的宽度W的大约20%的宽度w;和第二上间隔件521c和522c,其中每一个具有等于电池单体32c中的每一个的宽度W的大约10%的宽度w。
因此,在电池单体32c充放电期间增加的电池单体32c的厚度在第一上间隔件523c和524c与第二上间隔件521c和522c之间的空间S中被抵消。结果,电池组的总厚度不变。
另外,第一上间隔件523c和524c以及第二上间隔件521c和522c在对应的电池单体32c的两个边缘处安装到电池单体32c的顶部。第一上间隔件523c和524c以及第二上间隔件521c和522c形成为细长带形状。
图6是典型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分解图,并且图7是典型地示出图6的间隔件的放大视图。
参见这些附图,间隔件50d和52d在电池单体32d的四个边缘处安装到电池单体32d的顶部和底部。间隔件50d和52d形成为具有网格结构,其中间隔件50d和52d在电池单体32d的顶部或底部暴露的状态下同时安装到电池单体32d。
图8是典型地示出图5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并且图9是典型地示出图5的区域B的放大视图。
结合图5参见这些附图,下盒10c被分成设置电池单体32c的电池单体安装部12c和设置保护电路模块40c的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14c。
在电池单体安装部12c和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14c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分隔壁16c。在分隔壁16与电池单体32c的阳极端子34c和保护电路模块40c之间的电连接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形成开口18c,电池单体32c的阳极端子34c通过开口18c朝保护电路模块40c暴露。
分隔壁16c具有高度h,该高度足够将电池单体安装部12c和保护电路模块40c彼此完全隔离。根据情况,在上盒(未示出)处可以形成对应的分隔壁,以便实现以上提及的隔离。
保护电路模块40c包括通过电阻焊接连接到电池单体32c的阴极端子33c的连接端子42c、用于将连接端子42c彼此电连接的金属板(未示出),以及用于控制电池组的操作的保护电路(未示出)。
在电池单体32c中的每一个的阴极端子33c和保护电路模块40c之间的电连接区域B被构造成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附接到保护电路模块40c的连接端子42c中对应的一个的导电板41c包裹电池单体32c中的每一个的阴极端子33c。
另外,可以是镍板的导电板41c包括第一连接部43c和第二连接部44c,第一连接部43c附接到保护电路模块40c的对应连接端子42c的顶部,第二连接部44c附接到对应电池单体32的阴极端子的顶部,该阴极端子可以是铝端子。
特别地,导电板41c以L形状附接到保护电路模块40c的对应连接端子42c的顶部。导电板41以这样的状态弯曲成括弧形,其中对应电池单体32c的阴极端子33c被置于导电板41c的第一连接部43c的顶部,然后从作为导电板41c的弯曲部分的第二连接部44c上方进行电阻焊接。
同时,在保护电路模块40c的正面以凹陷形式安装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即连接器46c,该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向电池组输入电流、从电池组输出电流并发送和接收信息。
图10是典型地示出下盒的透视图,并且图11是典型地示出图10的区域C的放大视图。
结合图5和9参见这些附图,在下盒10c的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14c处形成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安装部15c,在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安装部15c中安装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46c,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46c向电池组输入电流、从电池组输出电流并发送和接收信息。
另外,在下盒10c上形成具有向上交叉形凸起的形状的支承部13c,支承部13c用于支撑电池单体32c中的每一个的阴极端子33c和保护电路模块40c之间的电连接区域,并且处于支承部13连接到分隔壁16c的状态。在电阻焊接期间,支承部13大致支撑由将位于电池单体32中的每一个的阴极端子33c上方的焊接头(未示出)施加的向下压力,从而提供高焊接力。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电阻焊接结构的典型视图。
参见图12,在位于保护电路板410的顶部的镍板430和铝端子420之间的电阻焊接期间,由电阻焊条440生成的电流从电阻较高的镍板430流到电阻较低的铝端子420,然后流回到镍板430。此时,由于铝端子420和镍板430之间的电阻差,从在铝端子420和镍板430之间的交界处生成热,结果导致在镍板430和铝端子420之间的电阻焊接容易实现。
图13是典型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多个袋形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的结构的局部透视图,并且图14是典型地示出图13的保护电路模块(PCM)的放大平面图。
参见这些附图,在第一电池单体32d的阳极端子324d串联地连接到第二电池单体34d的阴极端子342d的结构中,在保护电路模块40d的顶部形成用于将电池单体32d、34d和36d彼此电连接的金属板402d。
另外,保护电路模块40d包括:PCM主体401d,PCM主体401d具有用于控制过度充电、过度放电和过电流的保护电路;连接端子404d和407d,连接端子404d和407d形成在PCM主体401d与电池单体32d、34d和36d的电极端子相对应的位置处,以便将电池单体32d、34d和36d彼此直接电连接;金属板405d,金属板405d形成在PCM主体401d的顶部,用于将连接端子404d和407d彼此电连接;以及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403d,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403d以凹陷形式安装在PCM主体401的正面,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403d用于向电池组输入电流、从电池组输出电流以及发送和接收信息。
虽然已经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而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工业实用性
如从以上描述显而易见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组包括彼此串联电连接的三个或更少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3安培或以上的电流容量,并且处于电池单体横向布置以便提供高容量的状态。因此,可以在不使用并联连接结构的情况下制造高容量电池组,并且同时大大降低由于在电池单体彼此并联连接时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导致的缺陷率。
另外,保护电路模块不包括用于调节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的元件。因此,可以使用简单而容易的方法制造电池组,并且可以减少构成电池组的部件的数量,从而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Claims (16)

1.一种电池组,包括:
(a)电池单体阵列,所述电池单体阵列包括横向布置的三个或更少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与电解液一起在密封状态下设置在电池盒中的阴极/隔膜/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池单体具有3安培(Ah)或更高的电流容量且彼此串联电连接;
(b)保护电路模块(PCM),所述保护电路模块连接到所述电池单体阵列的上端以控制所述电池组的操作,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保护电路,从所述保护电路中去除调节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的功能;以及
(c)组盒,在所述组盒中设置所述电池单体阵列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
其中所述组盒包括下盒和上盒,所述电池单体阵列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下盒处,所述上盒用于覆盖所述下盒以便将所述电池单体阵列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固定到位,
所述下盒被分成:电池单体安装部,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单体安装部处;和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所述保护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处,并且
在所述电池单体安装部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之间的交界处形成分隔壁,在所述分隔壁对应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的部分形成开口,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电极端子通过所述开口朝所述保护电路模块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还包括间隔件,所述间隔件安装在所述组盒和所述电池单体阵列之间,以在所述电池组充电和放电期间提供容纳所述电池单体阵列的厚度的增加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间隔件具有等于所述电池单体阵列的厚度的5%至10%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组盒由塑料材料形成,并且所述间隔件由片材构件或塑料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间隔件在其顶部或底部设有粘合剂,所述间隔件通过所述粘合剂结合到所述电池单体阵列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间隔件在所述间隔件具有预定宽度的状态下,在所述电池单体的两个或更多个边缘处安装到所述电池单体的顶部和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电阻焊接连接到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用于将所述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和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组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中用于将所述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的所述金属板形成在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中在所述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被构造成具有如下结构,其中附接到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相应的连接端子的顶部的导电板被焊接,以使得所述导电板包裹所述电池单体的相应的阴极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导电板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附接到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所述连接端子中的对应一个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附接到所述电池单体中的对应一个的所述阴极端子的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导电板中的每一个为镍板,并且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阴极端子中的每一个为铝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安装部包括支承部,所述支承部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所述电连接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为袋形二次电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在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正面以凹陷形式安装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所述外部输入和输出端子向所述电池组输入电流、从所述电池组输出电流并发送和接收信息。
15.一种膝上型计算机,所述膝上型计算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作为电源。
16.一种电池组,包括:
(a)电池单体阵列,所述电池单体阵列包括横向布置的三个或更少个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与电解液一起在密封状态下设置在电池盒中的阴极/隔膜/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池单体具有3安培(Ah)或更高的电流容量且彼此串联电连接;
(b)保护电路模块(PCM),所述保护电路模块连接到所述电池单体阵列的上端以控制所述电池组的操作,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保护电路,从所述保护电路中去除调节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的电压不平衡的功能;
(c)组盒,在所述组盒中设置所述电池单体阵列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并且
其中所述保护电路模块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电阻焊接连接到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用于将所述电池单体彼此电连接;和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组的操作,以及
在所述电池单体的阴极端子和所述保护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区域被构造成具有如下结构,其中附接到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相应的连接端子的顶部的导电板被焊接,以使得所述导电板包裹所述电池单体的相应的阴极端子。
CN201180005298.XA 2010-02-01 2011-01-26 高容量电池组 Active CN102687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09167 2010-02-01
KR1020100009167A KR101230495B1 (ko) 2010-02-01 2010-02-01 대용량의 전지팩
PCT/KR2011/000537 WO2011093638A2 (ko) 2010-02-01 2011-01-26 대용량의 전지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7306A CN102687306A (zh) 2012-09-19
CN102687306B true CN102687306B (zh) 2015-01-21

Family

ID=44319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298.XA Active CN102687306B (zh) 2010-02-01 2011-01-26 高容量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88033B2 (zh)
EP (1) EP2506335B1 (zh)
JP (1) JP5636443B2 (zh)
KR (1) KR101230495B1 (zh)
CN (1) CN102687306B (zh)
WO (1) WO201109363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93943B1 (ko) * 2009-12-22 2013-08-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강성이 향상된 전지팩
KR101289282B1 (ko) * 2010-05-28 2013-07-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전지팩
KR101270593B1 (ko) * 2010-07-16 2013-06-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구조의 팩 케이스
KR101483131B1 (ko) 2013-07-09 2015-01-1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 팩
US9304550B1 (en) * 2014-09-29 2016-04-05 Apple Inc. Adhesive bond with integrated release mechanism
US10199632B2 (en) * 2015-02-27 2019-02-05 Littelfuse, Inc. Interconnect for battery pack protection
US10110025B2 (en) 2016-01-26 2018-10-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nhanced parallel protection circuit
CN106207040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河南新太行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弹性连接装置
PL3886203T3 (pl) * 2020-03-27 2022-12-05 Samsung Sdi Co., Ltd. Sposób układania stosu graniastosłupowych ogniw bateryjnych, stos graniastosłupowych ogniw bateryjnych, moduł bateryjny i pojazd zawierający pakiet bateryjny zawierający co najmniej jeden moduł bateryjny
CN113451633A (zh) * 2020-03-27 2021-09-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的堆叠及其组装方法、电池模块和车辆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724A (zh) * 2002-06-03 2005-08-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具有层叠膜的扁平二次电池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5665B2 (en) 2004-11-30 2009-12-01 Samsung Sdi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module and end-plate used in the same
RU2355069C2 (ru) 2004-12-24 2009-05-10 Эл Джи Кем, Лтд. Модульна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ая батарея
JP4586656B2 (ja) * 2005-07-05 2010-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外装型リチウム電池
JP4208865B2 (ja) 2005-07-07 2009-01-14 株式会社東芝 非水電解質電池及び電池パック
EP3557684B1 (en) 2005-10-20 2024-01-24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for use in the same
JP2007194209A (ja) 2005-12-22 2007-08-02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を連結した組電池
WO2007102672A1 (en) * 2006-03-06 2007-09-13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
JP4165586B2 (ja) 2006-08-02 2008-10-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KR100892046B1 (ko) * 2006-09-18 2009-04-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중대형 전지팩
US20080299445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Densei-Lambda K.K. Secondary battery pack
KR101161135B1 (ko) * 2007-06-28 2012-06-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중대형 전지모듈
KR100983012B1 (ko) * 2007-10-13 2010-09-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기계적 접속방식에 기반한 이차전지 팩
EP2212941B1 (en) * 2007-11-21 2015-01-14 LG Chem, Ltd. Battery module of improved safety and middle or large-sized battery pack contain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724A (zh) * 2002-06-03 2005-08-24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具有层叠膜的扁平二次电池模块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56392A 2006.06.15 *
JP特开2007-18746A 2007.01.25 *
JP特开2008-41292A 2008.02.21 *
JP特表2008-521199A 2008.06.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06335A2 (en) 2012-10-03
EP2506335A4 (en) 2014-05-07
US9088033B2 (en) 2015-07-21
CN102687306A (zh) 2012-09-19
EP2506335B1 (en) 2017-02-22
JP2013516044A (ja) 2013-05-09
WO2011093638A3 (ko) 2011-11-10
WO2011093638A2 (ko) 2011-08-04
KR101230495B1 (ko) 2013-02-06
JP5636443B2 (ja) 2014-12-03
KR20110089670A (ko) 2011-08-09
US20120300396A1 (en) 201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7306B (zh) 高容量电池组
CN102906903B (zh) 具有紧凑结构的电池组
JP5703371B2 (ja) 新規構造を有する電池パック
CN102742043B (zh) 新颖结构的电池胞组件和采用该电池胞组件的电池组
JP5685602B2 (ja) 改良された強度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EP2615666B1 (en) Battery pack with high output and large capacity
JP5548823B2 (ja) 新規な構造を有するパックケース
US924061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