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6405A - 色带盒 - Google Patents

色带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6405A
CN102686405A CN2010800525601A CN201080052560A CN102686405A CN 102686405 A CN102686405 A CN 102686405A CN 2010800525601 A CN2010800525601 A CN 2010800525601A CN 201080052560 A CN201080052560 A CN 201080052560A CN 102686405 A CN102686405 A CN 102686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projections
colour band
wall
ribbon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5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6405B (zh
Inventor
丹尼斯·R·怀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ntronix LLC
Original Assignee
Printroni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ntronix LLC filed Critical Printroni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686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6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6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41J32/02Ink-ribbon cartridges for endless ribbon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色带盒包括位于盒的底板和顶板上且在盒的侧壁之间延伸的两排球形突起、以及位于底板和顶板上且在出口门和两排突起之间的一对同心拱形保持壁。在另一实施例中,只存在位于底板和顶板上的一排突起和一个保持壁。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持壁是平直的。两排突起以及保持壁、连同盒侧壁一起形成用于密集堆积色带、分离色带和隔离色带的三个分区,引起在更长长度的色带下更少地阻塞。

Description

色带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色带盒。
背景技术
击打式打印是产生于打字机行业的建立已久的领域,击打式打印变得适应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如此,基本打印技术保持相同:浸渍墨水的色带在可打印介质(纸张、薄膜、卡纸等)和击打锤之间并置。该介质放置成抵靠压纸卷轴,以使得在锤击打色带时将墨水从色带转印到介质上,在介质上产生墨迹。由于打印速度提高,所以在供应色带中需要更大的墨水容量和耐久性。已经用各种方式来解决这种需求,包括采用更长和/或更宽的色带卷、提高色带的耐久性、改进墨水的质量、和提高通过使色带卷从墨水储槽重新加墨可获得的墨水量。
已经开发了用于存储色带并将色带传送到打印机中的打印台的两种基本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方法曾经是并且仍然是在两个卷轴内存储色带的长度。在发生打印时,色带卷轴相互旋转,持续地在两个卷轴之间来回传输色带。在色带存在于一个或另一个卷轴上时,墨水从色带卷上的更靠近中心的区域向色带上的经过打印操作而使得墨水转印离开的那些区域扩散。但是,由于高墨水粘度和相对低的墨水量,通过扩散进行的转移是缓慢而有限的,以致于除了均匀分布的打印图案之外,在加墨的色带接近使用寿命中期时,由于供应色带上的墨水浓度梯度而在打印的介质上会出现打印密度的显著变化。
存储加墨色带并将加墨色带传送到打印台的第二种方法对第一种技术的缺点有显著地改进。这第二种方法可以称作色带盒并且可以基本上被描述成一个盒,在该盒内以莫比乌斯环(mobius loop)形式存储加墨的色带,并且通过沿着一个方向连续地将色带拉动经过一系列辊和引导件而将加墨的色带传送到打印台。由于莫比乌斯半扭转,即使对于不均匀的打印图案,在色带盒的使用寿命中墨水倾向于被更均匀地转印离开色带。
但是,通常,设计具有固有限制和不足,莫比乌斯盒也不例外。盒设计中的某些固有不足包括:1)由于沿着色带宽度的张力变化而引起的色带跟踪问题(其中色带横向移位而未对准),2)由于抵靠磨损塑料表面的磨损、或者在色带跟踪误差使得边缘太接近打印区域的情况下来自打印锤的冲击而引起的色带边缘损伤,以及3)色带阻塞问题,即色带挤入到盒的受限空间中导致过大的色带张力以致于驱动机构不能释放出被挤入的色带。
通常采用电机来驱动色带运动。塑料齿轮或压紧辊连接到电机轴,塑料齿轮或压紧辊相对于反方向旋转的齿轮或辊操作(反方向旋转的齿轮或辊被径向加载为抵靠驱动辊),以使得在两个齿轮或辊之间穿过的色带被强力地从打印机构区域拉入到盒壳体内的保持体积或“填塞盒”中。在填塞盒的远端处布置窄门,离开的色带环持续穿过该窄门以像孤立的个体卷一样流动。穿过门之后,色带被引导经过两个三角形壁,这两个三角形壁被定位成彼此平行并且由水平取向的门分隔开,以使得在色带卷经过这些特征的边缘时快速翻转莫比乌斯扭转。一旦以此方式进行半扭转,色带经过拥挤点(通常由片簧组成,该片簧抵靠盒壳体中的竖直肋部边缘而弯曲),这在色带卷中提供足够的反张力,以确保精确地平移经过印刷台。色带卷持续经过印刷台并返回到盒入口点,因此完成回路。
填塞盒区域中的色带构造的特性是连续色带分段的一个随机取向堆叠,连续色带分段来回折叠成“S”状图案并通过色带的某种更平直分段而“首尾”连接。这些堆叠的图案的取向和长度都是随机的,以使得在色带离开填塞盒区域时在该离开的分段中在张力、接近角和与相邻色带折叠部分的摩擦方面产生很多不同。在填塞盒区域和出口门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色带的这些蜿蜒分段将被向上撑起抵靠出口门并将被离开的卷拖入到门中,从而引起色带阻塞。在色带卷穿过窄隔离门离开填塞盒时色带动态的这种现象,使得将单一离开卷从剩余堆叠中分离开的任务更加棘手。因此,需要设计结构障碍(例如顶板和底板上的肋部以及聚合侧壁),以延缓填料色带的前进,只允许现有分段前进到出口门。这些方法(肋部和聚合侧壁)是本领域中已知的。
直观地,设计用来延缓色带堆叠进入门的特征对于防止阻塞会或多或少地有效。给定的设计在某些情况下是适合的,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变得不太有效。经验表明限制这些阻塞防止特征的有效性的一个条件是堆叠在填塞盒区域中的色带的密度(即,长度量)。由于在色带离开填塞盒区域时色带“堆积(pack)”施加到色带前端边界的压力量,对于可以装入到给定盒中的色带的量存在自然极限。一旦达到这个极限,因为随着色带堆积的密度增大,越来越多的能量被存储在色带折叠部分中(很像压缩弹簧),所以出口门区域中阻塞的可能性非常高。在出口门区域,随着色带的局部堆叠离开色带堆积,越来越多的能量存储在剩余局部堆叠中,以使得这些剩余局部堆叠在被释放出时快速地向前弹出。在色带延缓特征附近色带折叠部分的粘度和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多个折叠部分经过这些特征并进入门中,因此引起阻塞。
过去,作出很多努力来减缓在出口门中阻塞的倾向,包括从底部向上突出和从顶部向下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矮壁或肋部。如此定向的肋部(或多个肋部)的功能是阻止堆积的色带团前进,同时通过使得单一离开卷弯曲以经过肋部而使得单一离开卷可以前进。
其他想法包括定位成角度的侧壁和以更均匀的图案来制定折叠色带的方案(例如,美国专利No.4,645,364、No.4,645,388和No.4,212,420中公开的)。均匀色带堆积方案有固有的盖然性和不可靠性,并且倾向于对制造这些盒增加过多成本。
图1示出色带包装和穿过常规色带盒的出口门的平移的某些物理特性。如图所示,压紧力传递通过堆积的色带堆叠,将色带的前端折叠部分按压到保持壁或肋部102,保持壁或肋部102在出口门104的“上游”不远处。在色带被抽取穿过门104时,在填塞盒区域中形成空位106,使得剩余色带与保持壁接触以承担所有的压紧力。在色带的前端折叠部分上产生的压力增加会迫使某些折叠部分经过保持肋部102,这使得这些折叠部分得以快速地扩张到紧靠着出口门104的前方的区域中。偶尔,扩张的色带摞(bundle)的这种运动冲击导致一个或多个折叠部分前进到出口门104的紧邻处,有可能随着离开卷将其中一个折叠部分拖入到门104中而引起色带阻塞。
通过增加填塞盒中的色带的量会使得这种情况恶化,通过减少盒中装入的色带的量会使这种情况减缓。因为经常期望使得盒中的色带的量最大化,防止这种模式的色带阻塞并同时增加存储的色带的长度的廉价装置将会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色带和具有沿着盒的底板和顶板的球形突起,一个或多个保持肋部从底板和顶部在球形突起和盒的出口门之间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盒包括第一排三个突起,第一排三个突起与用于将色带装入盒中的机器组件一起形成第一分区的边界。第二分区形成于第二排三个突起和第一排突起之间。第三分区形成于出口门和第二排突起之间。每个分区以盒的侧壁为界。在另一实施例中,存在单排突起,以致于只形成两个分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着顶板的突起约0.125英寸高,沿着底板的突起约0.110英寸高,每个突起具有约0.52英寸的直径。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上的球形突起与顶板上的球形突起对准。在另一实施例中,突起是交错开的。
第一分区是填塞有色带的高密度分区。随着密度增加,色带强行越过球形突起到达第二分区,暂时降低第一分区中的密度。第二排球形突起使进入第二分区的色带停止。但是,由于第一排突起只允许有限量的色带通过,所以第二分区中的色带是低密度的。结果,色带卷中的张力接近为零,色带的相邻分段之间的接触或摩擦也接近为零。从第二分区进入第三分区的色带(例如,被拉出到第二分区之外)基本畅通无阻地到达出口门,结果是阻塞的可能性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在形成为中心在出口门上的两个同心拱形的两个保持肋部。当色带接触拱形肋部时,折叠部分被分开而不是被挤压在一起,从而使得两排突起移动到更接近门,而不会增大阻塞的可能性。结果,第一分区的容积可以增大,这使得更多的色带能够被容纳在盒中。
因此,色带盒通过降低堆积在保持壁上游不远处的区域中的色带的密度来减轻所述的色带阻塞模式,同时能够增加更上游的填塞盒区域中的密度。这通过在盒壳体和盖增加模制特征来实现,因此避免由于增加部件数量引起增加对盒组件的成本。
根据下文阐述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可以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特征一起使用的色带盒;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色带盒的一般示图;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色带盒的一部分;
图4示出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在第一分区中填塞有色带的色带盒的一部分;
图5示出根据图3的实施例的在所有三个分区中都有色带的色带盒的一部分;和
图6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在三个分区中都有色带的色带盒的一部分。
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最佳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它们的优点。应当注意,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在一个或多个附图中示出的相同元件,其中这里的附图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色带盒200,该色带盒200可以与不同构造的保持壁和球形突起一起使用。应注意,其他类型或形状的色带盒或盒也是适合的。色带盒200在该盒的中心部分将色带202保持在围合空间204内。大部分色带202被折叠在空间204内。色带202在开口206处离开盒200,并且在开口208处被拉回到盒中。在开口206和208之间,色带被暴露出以用于将墨水施加在期望介质上。馈送辊、驱动器和齿轮、以及可手动旋转的把手和其他组件定位在盒内的各种位置处,以将色带202经由开口208拉入到盒200中并将色带202折叠在空间204内。出口门210、保持壁212和突起214位于空间204的侧面并且在开口206前面。出口门210在盒200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延伸。保持壁212和突起214从盒200的底板延伸部分距离。盖(未示出)通常覆盖空间204,其中盖还将具有略微向下延伸到空间204中的保持壁和突起。应注意,这里主要为透视而示出保持壁212和突起214,这些结构的细节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
图3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色带盒200的部分302。部分302显示为盒的左侧拐角部分,尽管本发明的特征也可以在其他部分中。部分302包括沿着顶板和底板(或盖的内表面)的球形突起304和保持壁306的布置。图3仅示出在盒200的底板上的突起304和保持壁306。为简洁起见未示出盖以及相应的突起和保持壁。在本实施例中,形成第一排突起304-1和第二排突起304-2和两个保持壁306以产生在功能上不同的分区,色带在循环通过盒时经过这些分区。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板或盖上的突起和保持壁与沿着底板的突起304和保持壁306对准。在另一实施例中,突起和保持壁与底板上的突起304和保持壁306的布置交错开。
突起304应当足够高,以使得即使在色带宽度收缩(例如,由于在长度方向的拉伸)之后,突起仍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色带堆积朝向出口门308的流动。因为重力倾向于将色带保持为抵靠盒壳体的底板,随着色带收缩(在宽度方面),色带的上边缘与盒盖的内表面(填塞盒的顶板)之间的距离增大。相应地,使得顶板或盖的表面上的突起高于底板上的突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上的突起约0.110″高,顶板上的突起约0.125″高。
突起之间的距离根据突起是在第一排还是第二排、以及壁是拱形的还是平直的而改变。在拱形肋部或壁布置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环(在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之间,如下所述)中的突起大致相距一英寸,而内环(第二和第三分区之间)的突起相距约0.8英寸。球形半径在盒壳体的底板上可以是0.362英寸,在盖的顶板上可以是0.342英寸。在一个实施例中,这些突起的直径在突起与底板和顶板相交处全部是0.520英寸的直径,在盒壳体中,突起在顶板上竖起0.11英寸高,而在盖上,突起在顶板表面上竖起0.120英寸。在一个实施例中,底板上的突起和顶板上的突起之间的间距是0.965英寸,色带宽度为1.145英寸。
突起的精确数量和布置将取决于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色带填塞盒区域的几何形状、在出口门附近的盒壁的几何形状、和保持壁或多个壁的几何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两排突起304-1和304-2,在色带盒中形成三个分区,即,高密度堆积第一分区310、低密度分离(un-packing)第二分区312和卷隔离第三分区314。第一分区310以在一端处用于将色带装入盒中的机器组件(例如驱动和中间齿轮)、盒的两个侧壁、以及排列成略微凹入拱形的第一排突起304-1为界。第二分区312以第一排突起304-1、两个侧壁、以及相对于接近色带排列成略微凸出拱形的第二排突起304-2为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分区312的二维面积(在具有竖直突起的构造中)约2.5平方英尺。第三分区314以第二排突起304-2、两个侧壁、以及出口门308和出口门308相邻的壁表面为界。第三分区314还包括两个矮保持壁306,矮保持壁306排列成与色带的一般流动垂直。应注意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盒的顶板和底板上只存在一个保持壁。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外壳中(在第三分区314内部的)两个壁的高度是0.092″,在盖中与门最靠近的肋部是0.145英寸高,而距离门最远的一个肋部是0.125英寸高。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外壳和盖中壁都是相距0.25英寸,最靠近门的壁与门相距0.38英寸。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分区314的面积是约2.28平方英尺。
采用竖直保持壁306,壁的最末端最终成为色带倾向于活动不便的位置,即,壁的远处上部或内部端,其中现有色带在门壁周围以最大包角压紧壁。这种压紧或阻塞还会在保持壁的端部处产生。将这些位置的球形突起进一步移动远离出口门308而保持球形突起接近侧壁,产生凹入形状。因此,在出口门308处的包角减小,在这些位置处紧密堆积的色带摞在轮到开始分开时倒向盒的中间。
图4示出装入到图3中的盒的第一分区310中的色带400。第一分区310是盒的通过色带驱动电机和齿轮组连续地填塞色带400的分区。如前所述,经常期望用尽量多的色带来填塞这个区域(第一分区310),以例如增大盒的墨水容量。当新色带被初始填塞到盒中时,色带400在折叠部分处保持相对大的半径。这是因为色带还没有受到重复锤击而变形。这些半径的一个影响是堆积的密度更均匀地分布,还没有任何紧密堆积的成摞色带折叠部分。随着色带经历由印刷力引起的变形和前述成摞形式,这些摞的密度随着时间增加。在没有球形突起的情况下,密集成摞的色带将抵靠保持壁306而向上突起,导致色带的上下边缘由于压紧力而被挤压在一起并且与保持壁接触。当出现这种现象时,现有卷中的张力会突然升高到超过驱动电机可克服的能力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色带将停止运动。
但是,由于存在球形突起,色带边缘抵靠突起的下接触角(而不是保持壁的陡壁和连续边缘)向上撑起。在某些时刻,随着压紧力增大,紧靠一个或多个突起的一个或多个摞强行越过突起,并快速地扩展到第二分区312中。同时,压缩力立刻在某种程度上在最近被挪出的摞附近释放,并且转移到紧靠一个其他突起的其他摞,其中处理最终重复。
第二分区312使得色带摞在到达保持壁306之前可以扩张。因为色带堆积密度在第二分区312(通常只包括一个最近扩张的色带摞)中比在第一分区310中低,所以占据第二分区312的卷中的张力几乎为零,色带的相邻分段之间的接触(以及摩擦)也几乎为零。
尽管本实施例示出两排球形突起和三个分区,但是其他实施例可以为了更简单的构造而具有单排突起和两个分区。在这样的构造中,单排突起将形成填塞盒和保持壁之间的屏障。色带摞将从第一分区扩展到突起和保持壁之间的空间(第二分区)中,但是保持壁将防止色带的不需要的折叠部分进入出口门。与没有单排突起相比,可以在盒中装入更多的色带。但是,对更简单设计的权衡是与图3所述的三分区设计相比减少了色带容量。随着更多的色带增加到盒,堆叠色带的前端摞上的压力偶尔引起过多色带进入到扩张区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的最远边界是保持壁的平直边缘,很多折叠的分段保持相对坚硬和有能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离开卷与这些更坚硬且更有能量的色带分段摩擦,产生更高的摩擦力,色带的这些不需要的折叠部分会被拖入到出口门中。但是增加第二排突起后,色带的几乎所有折叠部分和长度(除了一段离开长度的色带之外)保持不靠近保持壁、达不到离开卷、并且因此不会被拖入离开门中。
因为色带阻塞在门中的事件和机理是随机的,并且阻塞的倾向随着堆积密度增加,会存在一定量(长度)的色带,对于该一定量(长度)的色带简化的2分区构造将适合于给定的盒几何形状。
如上所述,第三分区314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壁306。一个或多个保持壁引起离开卷(沿着其宽度)弯曲。因为卷的弯曲形式将只存在于保持壁的紧邻处(色带弹性引起卷快速返回到卷的平直形式),所以理论上色带的相邻折叠部分将不会前进到离开门308。如前所述,只要压缩力不累积到使得压缩力直接迫使某些折叠部分越过壁或者通过增加这些折叠部分和离开卷之间的摩擦力而间接地对这样的动作作出贡献的点,保持壁将保持色带。
但是,增加球形突起后,在离开卷上游的几乎所有的折叠部分保持远离保持壁306。随着色带穿过门308而离开,更上游的卷被拉出第二分区312并经过最接近的球形突起。如果在离开卷和推挤突起的任意分段之间产生出显著摩擦,则由于突起不能支撑过大张力并且将释放出在保持壁306上游不远处的压紧的折叠部分,所以张力保持较低。
图5示出穿过三个分区中的每一个的色带400。在进行过一些打印之后,色带的形状变化。一个变化时折叠部分现在是尖锐的,折叠的分段更紧密地堆积。随着色带被越来越多的使用,折叠部分半径接近零,即,折叠的分段变得越来越紧密地堆积。在没有球形突起的情况下,试验表明在75码(yard)的色带被填塞在盒中时在出口门中产生一些色带阻塞。通过增加单排突起(三个突起在底板上,三个突起在顶板上),在产生一些阻塞之前,色带量增加到85码。通过增加两排突起(总共12个突起),盒的色带容量增加到105码,而不产生色带阻塞。
图6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色带盒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仍然存在两排各三个球形突起602-1和602-2、以及两个保持壁604。但是,球形突起的位置和保持壁的形状都不同于图3的实施例。具体地,第一排球形突起602-1形成凸出拱形而不是凹入拱形,第二排球形突起602-2移动到更接近出口门308,保持壁604的形状是同心拱形,而不是直线。突起的尺寸可以与图3所述的相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拱形壁的高度和横截面形状与平直臂相同,内拱形的内边缘(最接近门处)是0.37英寸,外壁的内边缘(最远离门处)的半径是0.620英寸。因此,上述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这些壁的相同侧测量)是0.25英寸,这与平直壁的情况相同。
通过将保持壁形成为中心在离开门上的同心拱形,球形突起602-2可以移动到更接近出口门308,从而增加填塞盒区域的可获得的容量。结果,试验表明色带的长度可以增加到120码,而没有色带阻塞。即使更长的色带也是可能的,而没有阻塞。
在拱形保持壁减轻色带挤压。首先,在拱形保持壁和盒的侧壁之间不再有拐角,因此之前所述的在这些位置处增加的摩擦力。此外,当色带折叠部分与拱形壁接触时,色带折叠部分接触的是圆弧表面而不是平直表面。这种效果倾向于将折叠部分彼此分开,而不是像采用平直壁所出现的将这些折叠部分挤压在一起。最后,使用拱形保持壁增加第二分区的面积。与采用平直保持壁的盒的情况相比,第二分区的端部的开放允许在这些区域中更低密度的堆积。因此,在这种构造中,第一排突起的凹入形状的价值的必要性降低。通过不采用这种凹入形状,可以增大填塞区域以及色带的长度。
前面公开的内容并不是要将本发明限制为这些公开使用的精确形式或特定领域。如此,可以想到,根据本发明可以有在本文中明确描述的或暗示的本发明的各种替换实施例和/或修改形式。例如,保持壁可以具有除了平直或弧线之外的形状,球形突起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并且在不同排中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球形突起。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形式和细节进行改变。因此,本发明仅有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21)

1.一种色带盒,其包括:
用于保持色带的容器,其中,所述容器具有底板、侧壁、顶板和出口门;
在所述底板上沿着第一排的多个第一突起;
在所述顶部上沿着第一排的多个第二突起;
第一保持壁,其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出口门之间;和
第二保持壁,其在所述顶板上位于所述多个第二突起和所述出口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壁和所述第二保持壁是弧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是球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彼此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盒,还包括:
在所述底板上沿着第二排的多个第三突起;和
在所述顶板上沿着第二排的多个第四突起,其中,所述多个第三突起和所述多个第四突起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盒,还包括:
第三保持壁,其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第一保持壁相邻;和
第四保持壁,其在所述顶板上与所述第二保持壁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盒,还包括:
在所述底板上沿着第二排的多个第三突起;和
在所述顶板上沿着第二排的多个第四突起,其中,所述多个第三突起和所述多个第四突起位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第三保持壁,其在所述底板上与所述第一保持壁相邻;和
第四保持壁,其在所述顶板上与所述第二保持壁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第一保持壁和所述第三保持壁形成同心拱形,所述第二保持壁和所述第四保持壁形成同心拱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以及所述侧壁的第一部分形成高密度堆积分区,所述多个第一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所述侧壁的第二部分、以及所述多个第三突起和所述多个第四突起形成低密度分离分区,所述多个第三突起和所述多个第四突起、所述侧壁的第三部分和所述离开门形成色带隔离分区。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第一排是凹入的,所述第二排是凸出的,所述保持壁是平直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第一排和所述第二排是凸出的,所述保持壁是凸出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突起是三个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是三个突起。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突起、所述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三突起和所述多个第四突起都是三个突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底板上的突起比所述顶板上的突起短。
15.一种色带盒,其包括:
色带容器,其具有侧壁、底板、顶板和出口门;
在所述底板上在所述侧壁之间延伸的第一排球形突起;
在所述顶板上在所述侧壁之间延伸的第二排球形突起;
第三排球形突起,其在所述底板上在所述第一排球形突起和所述出口门之间、且在所述侧壁之间延伸;
第四排球形突起,其在所述顶板上在所述第二排球形突起和所述出口门之间、且在所述侧壁之间延伸;
从所述底板延伸的第一对同心拱形保持壁;和
从所述顶板延伸的第二对同心拱形保持壁,其中,保持壁位于出口门、与所述第三排球形突起和所述第四排球形突起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每一排球形突起包括三个球形突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第一排球形突起与所述第三排球形突起对准,所述第二排球形突起与所述第四排球形突起对准,所述第一对同心拱形保持壁与所述第二对同心拱形保持壁对准。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第一排球形突起和所述第二排球形突起、以及所述侧壁的第一部分形成用于密集堆积色带的第一分区,所述第一排球形突起和所述第二排球形突起、所述侧壁的第二部分、以及所述第三排球形突起和所述第四排球形突起形成用于分离所述色带的第二分区,所述第三排球形突起和所述第四排球形、所述侧壁的第三部分、以及所述出口门形成用于隔离所述色带的第三分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第一分区大于所述第二分区和所述第三分区。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第一排球形突起和所述第二排球形突起、以及所述第三排球形突起和所述第四排球形突起使凸出形状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色带盒,其中,所述底板上的球形突起比所述顶板上的球形突起短。
CN201080052560.1A 2009-09-18 2010-09-13 色带盒 Active CN1026864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62,489 US8317420B2 (en) 2009-09-18 2009-09-18 Ribbon cassette
US12/562,489 2009-09-18
PCT/US2010/048645 WO2011034818A1 (en) 2009-09-18 2010-09-13 Ribbon casset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6405A true CN102686405A (zh) 2012-09-19
CN102686405B CN102686405B (zh) 2015-04-22

Family

ID=4375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560.1A Active CN102686405B (zh) 2009-09-18 2010-09-13 色带盒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8317420B2 (zh)
EP (1) EP2477821B1 (zh)
CN (1) CN102686405B (zh)
AU (1) AU2010295790B2 (zh)
BR (1) BR112012006040A8 (zh)
EA (1) EA024309B1 (zh)
ES (1) ES2705681T3 (zh)
HK (1) HK1173418A1 (zh)
HU (1) HUE042223T2 (zh)
IN (1) IN2012DN03121A (zh)
MX (1) MX2012003292A (zh)
MY (1) MY154034A (zh)
PT (1) PT2477821T (zh)
TR (1) TR201900514T4 (zh)
UA (1) UA101284C2 (zh)
WO (1) WO2011034818A1 (zh)
ZA (1) ZA20120198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3233A (en) * 1976-01-16 1976-11-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Web slack box hav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US4130367A (en) * 1974-11-18 1978-12-19 Ing. C. Olivetti & C., S.P.A. Cartridge for an endless inked ribbon for printing office machines
US4408910A (en) * 1980-11-25 1983-10-11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Ink ribbon protecting mechanism in ink ribbon cartridge
JPS59146886A (ja) * 1983-02-10 1984-08-22 Fujitsu Ltd リボンカセツト
JPS6213376A (ja) * 1985-07-11 1987-01-22 Nec Corp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ツト
US4783184A (en) * 1987-07-31 1988-11-08 Ncr Corporation Endless ribbon cassette with exit port ribbon control
US4828411A (en) * 1986-01-08 1989-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ensioning apparatus for an ink ribbon cassette
JPH02238982A (ja) * 1989-03-13 1990-09-21 Nec Corp 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34535C2 (de) * 1975-08-01 1986-03-06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Kassette für ein endloses Farbband in einer Schreibmaschine oder ähnlichen Maschine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0367A (en) * 1974-11-18 1978-12-19 Ing. C. Olivetti & C., S.P.A. Cartridge for an endless inked ribbon for printing office machines
US3993233A (en) * 1976-01-16 1976-11-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Web slack box hav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US4408910A (en) * 1980-11-25 1983-10-11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Ink ribbon protecting mechanism in ink ribbon cartridge
JPS59146886A (ja) * 1983-02-10 1984-08-22 Fujitsu Ltd リボンカセツト
JPS6213376A (ja) * 1985-07-11 1987-01-22 Nec Corp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ツト
US4828411A (en) * 1986-01-08 1989-05-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ensioning apparatus for an ink ribbon cassette
US4783184A (en) * 1987-07-31 1988-11-08 Ncr Corporation Endless ribbon cassette with exit port ribbon control
JPH02238982A (ja) * 1989-03-13 1990-09-21 Nec Corp 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1201985B (en) 2013-05-29
PT2477821T (pt) 2019-02-08
MY154034A (en) 2015-04-30
EP2477821A4 (en) 2014-01-15
US20110070011A1 (en) 2011-03-24
TR201900514T4 (tr) 2019-02-21
EA201270438A1 (ru) 2012-09-28
EP2477821B1 (en) 2018-11-14
ES2705681T3 (es) 2019-03-26
BR112012006040A2 (pt) 2016-03-29
MX2012003292A (es) 2012-07-30
EP2477821A1 (en) 2012-07-25
HUE042223T2 (hu) 2019-06-28
AU2010295790A1 (en) 2012-04-12
HK1173418A1 (zh) 2013-05-16
US8317420B2 (en) 2012-11-27
WO2011034818A1 (en) 2011-03-24
CN102686405B (zh) 2015-04-22
EA024309B1 (ru) 2016-09-30
UA101284C2 (ru) 2013-03-11
AU2010295790B2 (en) 2014-05-22
IN2012DN03121A (zh) 2015-09-18
BR112012006040A8 (pt) 201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3993C (zh) 药剂分配装置
DE102008005608B4 (de) Verpack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Gruppieren einer Packformation von Gebinden
DE202006020420U1 (de) Tintenpatrone, Hauptkörper und Nachfülleinheit
CN211585185U (zh) 麻将机
CN102686405A (zh) 色带盒
CN103390306B (zh) 硬币卷分发模块
CN101352968B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01396907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2310662A (zh) 缓冲部件、输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103116944A (zh) 一种自动出货机构
CN102407688B (zh) 输送装置及记录装置
CN110232765A (zh) 一种导钞板及循环钞箱
CN101445006B (zh) 打印机
CN108481910A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10758885B (zh) 顶盖外板容器
CN109353069B (zh) 一种纸箱印刷上料工序的上料方法
EP2038854A1 (en) Distributor device for solid products
CN106422309B (zh) 麻将机及其推牌系统
CN206224610U (zh) 一种票箱结构
CN218859973U (zh) 一种纸箱加工用成品纸箱码放架
CN217333421U (zh) 一种送料机构及售货机
CN219467158U (zh) 一种钉箱机的彩箱输送机构
DE4417904C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maschinellen Befüllen von Behältern
CN220244907U (zh) 打印纸暂存机构
CN219276792U (zh) 一种智能纸杯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4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22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Printronix In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Printronix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