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3988A - 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3988A
CN102683988A CN2012100595520A CN201210059552A CN102683988A CN 102683988 A CN102683988 A CN 102683988A CN 2012100595520 A CN2012100595520 A CN 2012100595520A CN 201210059552 A CN201210059552 A CN 201210059552A CN 102683988 A CN102683988 A CN 102683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retainer
housing
wall
rubbe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95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柳昌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83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3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3/0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 B60Q3/30Arrangement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interiors for compartments other than passenger or driving compartments, e.g. luggage or engine compar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5/00Arrangements within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for purposes other than emission or distribution of light
    • F21S45/50Waterproof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13Sealing means for cable in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橡皮帽与连接到电路板的电线装配。壳体容纳所述电路板。密封件保持器通过所述壳体的一开口容纳在所述电路板近旁。一密封件装配在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外周上以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包括:形成在与容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壁;形成为穿透所述壁的一电线插入孔;与所述电线插入孔连通并且将所述橡皮帽容纳在所述壁的内表面侧处的一橡皮帽容纳腔;以及形成为穿透所述壁的一气孔,并且该气孔在壳体固定的状态下配置于所述电线插入孔上方。

Description

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
申请号为JP 2011-052406,申请日为2011年3月10日的日本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内容,包括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全部内容,在此一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结构,其可以在用于从一壳体引出电线的电线引出部中使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应对壳体的内部压力变化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采用充电器连接器执行对蓄电池充电,该充电连接器由一馈电侧连接器和一受电侧连接器(车辆侧入口)组成。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与充电器连接器相关的技术。根据这一公开的技术,受电侧连接器安装在车辆内的受电侧收容室处。更进一步地,灯泡也安装在该受电侧收容室处。该灯泡是这样的一种组件,其由一照明单元组成,并且在受电侧收容室的盖打开或关闭时打开或关闭。安装该灯泡以便于馈电侧连接器和受电侧连接器在夜间的装配/拆卸工作。
根据专利文献1的照明单元,尽管其没有明确说明是否有一电线从该照明单元引出,但是如果有电线从该照明单元引出,则优选的是,电线引出部采用防水结构。更进一步地,已经有提议许多有效地用于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它们其中的一个技术在专利文献2公开。
专利文献1:JP 6-325834A
专利文献2:JP 8-213097A
根据专利文献2公开的一种防水结构,对其中插通电线的橡皮帽以及壳体的内表面密封,以使壳体处于密封状态。这个防水结构具有这样的问题,如果壳体的内部压力发生变化,可能发生凝结作用或橡皮帽可能移动。
另一方面,当在照明单元中例如采用专利文献1公开的防水结构的情况下,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其可以防止在壳体内发生的凝结并且防止橡皮帽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包括:电线;与所述电线组装的橡皮帽;电路板,其是电线的连接目标;壳体,其容纳所述电路板;密封件保持器,其穿过所述壳体的一开口容纳在所述电路板近旁;以及一密封件,其组装在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外周上以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其中,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包括:形成在与容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壁;形成为穿透所述壁的一电线插入孔;与所述电线插入孔连通并且将所述橡皮帽容纳在所述壁的内表面侧的一橡皮帽容纳腔;以及形成为穿透所述壁并且在所述壳体被固定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电线插入孔上方的一气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利用具有所述气孔的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可以避免壳体的密封的状态。而且,通过将所述气孔布置在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所述电线插入孔上方,可以避免橡皮帽的移动。因此,本发明具有可以防止壳体内的凝结以及橡皮帽的移动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壳体的内表面通过所述密封件密封,并且所述橡皮帽容纳腔和所述电线通过所述橡皮帽密封。因此,本发明的结构不同于通过一个橡皮帽实现密封的现有技术的结构,从而具有可以使诸如橡皮帽的密封元件小型化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发明,一旦密封件保持器容纳在壳体中,在防止橡皮帽的移动的情况下完成了各部分的密封,从而能够谋求组装操作的改进。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由于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容纳于壳体内,所述气孔并未暴露于外部,结果,可以防止水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可更进一步地包括安装于所述气孔处的一水侵防止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水侵防止件安装于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所述气孔中,即使发生水的溅射,也可以防止水通过所述气孔侵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可更进一步地包括一保持器,该保持器嵌合于所述开口并且在所述电线被引出的状态下面对所述墙壁外表面,并且所述保持器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一排水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保持器被构造成面对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并且一排水部安装在所述保持器和/或壳体中以防止水聚集在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和所述保持器之间。因此,可以防止水通过所述气孔侵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和所述保持器可具有一弯曲保持部,该弯曲保持部保持从所述壁的外表面引出的电线至少向上地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从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引出的所述电线被保持为至少向上地弯曲,从而通过所述电线转移的水可以流向比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所述气孔更低的下侧。因此,可以防止水通过所述气孔侵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电线被保持为弯曲,并且即使有拉力施加到所述电线,也防止该力到达所述电路板的电连接部。因此,能够确定地保持所述电线并且可以使所述电线的连接状态稳定。
本发明可应用于如下的照明单元。即,将照明功能的特征添加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照明单元,其包括:电线;与所述电线组装的橡皮帽;电路板,其是所述电线的连接目标;壳体,其容纳所述电路板;密封件保持器,其穿过所述壳体的一开口容纳在所述电路板近旁;以及一密封件,其组装在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外周上以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其中,所述电路板具有以光源,所述壳体的面相所述光源的部分至少具有透光性,并且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具有:形成在与容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壁;形成为穿透所述壁的一电线插入孔;与所述电线插入孔连通并且将所述橡皮帽容纳在所述壁的内表面侧的一橡皮帽容纳腔;以及形成为穿透所述壁并且在所述壳体被固定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电线插入孔上方的一气孔。所述照明单元具有除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防水结构的有益效果之外,还提供更好的照明单元的有益效果。
而且,本发明可应用于如下的充电器连接器的照明结构。即,提供了一种充电器连接器的照明结构,其包括采用本发明第一到第四方面的防水结构、安装于由馈电侧侧连接器和受电侧连接器组成的充电器连接器的该受电侧连接器的附近的一照明单元,以利用来自该照明单元的光照亮所述受电侧连接器。所述照明结果具有除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面的防水结构的有益效果之外,还提供更好的充电器连接器的照明结构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水结构的照明单元和充电器连接器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照明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照明单元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2的密封件保持器周围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了橡皮帽和密封件保持器的组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6是示出了壳体内各部件的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这样一种防水结构,其中,关于电线引出部,密封件保持器的外表面和壳体的内表面通过一密封件密封,并且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橡皮帽容纳腔以及电线通过一橡皮帽密封。更进一步地,采用这样一种防水结构,其中,在所述密封件保持器上设置一气孔,并且该气孔布置在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电线插入孔上方。另外,采用这样一种防水结构,其中,一水侵防止件安装于所述气孔中,一排水部安装于面对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和/或所述壳体的保持器中,或者从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引出的所述电线至少被保持为向上弯曲。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是示出了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水结构的照明单元和充电其连接器的布置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照明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并且图3是示出了照明单元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2的密封件保持器周围的放大图;图5是示出了橡皮帽和密封件保持器的组件的示意图,并且图6是示出了壳体各部件的组件的示意图。
在下文的描述中,具体形状,材料,数值以及方向是为便于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实例,并且也可以适当地改变以匹配用途,目的,以及规格。
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安装有高压蓄电池以驱动电动机。在对该蓄电池充电时,使用充电器连接器(在下文的描述中,所述充电器连接器可以是直流型和交流型的任何一个)。
在图1中,充电器连接器1由一馈电侧连接器2和受电侧连接器3(车辆侧入口)构成。所述馈电侧连接器2和所述受电侧连接器3具有这样的结构,它们可以相互装配或相互拆开。所述受电侧连接器3具有一充电口4和盖5。所述受电侧连接器3安装于布置在车辆的预定位置中的受电侧容纳腔6内。在受电侧容纳腔6的底壁7上,除了安装受电侧连接器3之外,还安装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防水结构的照明单元8。
安装照明单元8,以照亮受电侧连接器3和进行充电状态的发光显示。受电侧连接器3和照明单元8通过紧固螺栓9被固定到受电侧容纳腔6的底壁上。
在此将省略馈电侧连接器2和受电侧连接器3的说明。
照明单元8被构造成通过灯10向着受电侧连接器3的照射,以预定亮度照亮该受电侧连接器。安装照明单元8,以便于在夜间或在暗处时所述馈电侧连接器2和受电侧连接器3的装配/拆卸工作。照明单元8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防水结构11。此外,尽管不是特别地限制,照明单元8具有计时器功能。
在图1到3中,照明单元8包括:一照明功能单元12,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防水结构11;一连接器(参见图3),其用于连接车辆的充电电路(未示出);线束部分14,其将照明功能单元12和连接器13相互电连接;以及一固定工具(例如,卡夹),用于适当地固定所述线束部分14。所述线束部分14具有多根电线15和保护该多根电线15的波纹管16。
在图1到4中,照明功能单元12包括:诸如LED 17或发光显示部分18的光源;计时器板组件19,光源安装于该计时器板组件19上;透光壳体20(壳体);不透光盖21(保护装置);套环22;密封件保持器23;密封件24;一橡皮帽25;以及保持器26。根据本发明防水结构11应用于电线15的一引导部。防水结构11包括密封件保持器23、密封件24和橡皮帽25。防水结构11被构造成通过后述的密封件保持器23和电路板27保持橡皮帽25。防水结构11具有一气孔,用于防止由于透光壳体20(下述)的内部压力变化而产生的凝结。
计时器板组件19具有一矩形的电路板27。在该电路板27上具有用于驱动LED 17和发光显示部18的预定电路以及一定时电路。电线15的导体通过焊锡等方面电气连接到电路18的连接部。电路板27具有形成为保持所述橡皮帽25的一部分的横截面28(参见图4)。更进一步地,横截面28还形成为密封件保持器23的连接部。
LED 17布置为朝向受电侧连接器3照射光10。具体地说,LED 17布置为与下述的锁定凸部32的位置相匹配。此外,发光显示部18布置为执行充电状态的发光显示。更进一步地,发光显示部并不局限于LED17,也可以采用灯泡。
透光壳体20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这个实施例中,透光壳体20由树脂形成使得该壳体整体上是透明的。如上所述,由于透光壳体20是透明的,所以其整体上由透光单元29构成。
透光壳体20具有一壳体本体部30,作为固定地容纳计时器板组件19的部分。更进一步地,透光壳体20具有锁定凸部32,作为与不透光盖21的嵌合部。更进一步地,透光壳体20具有突出部33和34,作为从壳体本体部30的侧壁31向外突出的部分。而且,透光壳体具有一壳体固定部分35,作为从壳体本体部30和突出部33和34伸出的一凸缘型部分。
壳体本体部30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筒状。具有上述形状的壳体本体部30具有形成于图2的左端位置中的顶壁36,以及形成于图2的右端位置中的开口37。开口37被布置成使其开口表面位于与壳体固定部分35的底面相同的平面上。开口37形成为收容所述计时器板组件19、密封件保持器23以及保持器26时的插入孔。开口37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嵌合凹部38,作为保持器26的嵌合部分。该嵌合凹部38是凹状的。
壳体本体部具有设置于开口37的里侧位置中的一端部39。端部39形成为起到限位装置的作用,其内表面部分判定密封件保持器23的插入量(参见图4)。更进一步地,起到限位装置的作用的所述部位的左侧(内部)形成为起到对密封件24的密封表面的作用(参见图4)。
如上所述,锁定凸部32被设置为与不透光盖21的嵌合部分。更进一步地,锁定凸部32被安装为引导来自LED 17的光10的部分。更进一步地,锁定凸部32被安装为朝着受电侧连接器3照射光10。因为透光壳体20整体是透明的,所以锁定凸部32也是透明的。
锁定凸部32包括:形成为曲面的一发光表面40,使其逐渐地远离壳体本体部30的侧壁31;从发光表面40的顶点部分延伸的、形成为垂直于所述侧面31的表面的一卡合表面41;以及两个侧表面42。锁定凸部32形成为具有一卡合突出部的形状以及具有包含实现光漫射效果的一透镜功能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尽管未特别地限制,发光表面40是颗粒化的(未示出)(颗粒化在加强光漫射效果上是有效的)。更进一步地,发光表面40的倾斜和尺寸可考虑光10的照射范围来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表面的倾斜和尺寸被设定为使得能够明亮地照到受电侧连接器3的充电口4的位置和充电口4稍微左侧的位置。
发光表面40不局限于一曲面,也可以是一倾斜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来自LED 17的光10根据倾斜面的角度折射,所以能够调整照射范围。
壳体固定部35通过螺栓紧固而被固定到受电侧容纳腔6的底壁7上,并且具有一金属套环22。
不透光盖21由不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不透光盖21可拆除地设置于透光壳体20上。不透光盖21包括:一第一盖部43,其覆盖透光壳体20的壳体本体部30的侧壁31和顶壁36;一第二盖部44,其覆盖透光壳体20的突出部33和34;以及盖端部45,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盖部相互连接。
在第一盖部分43的侧壁46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盖部43的一矩形的锁定孔部47。该锁定孔部47设置为与透光壳体20的嵌合部分。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定孔部47设置为通使来自LED 17的光10通过的部分。锁定孔部47布置为与锁定凸部32和LED 17的位置相匹配。
锁定孔部47形成为使得锁定凸部32被插入到并嵌合于该锁定孔部47。锁定孔部47中的参考数字48表示一接合表面。这个接合表面48通过表面接触与所述锁定凸部32的接合表面41接合。
在第一盖部43的顶壁49上,设置有使来自发光显示部18的光50通过的一透光窗口51。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窗口51是圆形状。
在图2和4中,密封件保持器23采用具有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密封件24安装在密封件保持器23的外周缘上或多根电线15插通到密封件保持器23中的状态下,将该密封件保持器23插入到或容纳于所述透光壳体20的壳体本体部30中。
在图4中,密封件保持器23具有一密封件组装部52、一位置确定部53、一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壁)、一电线插入孔55、一橡皮帽容纳腔56、一板接触肋57、一电线保持壁58和一气孔71。所述密封件保持器23形成为一种具有如图所示的横截面形状的部件,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上述的密封件保持器23的结构中,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和电线保持壁58设置为在密封件保持器23侧上的弯曲保持部59。
密封件组装部52是用于组装密封件24的部分,并且布置在密封件保持器23的外周缘上。在该实施例中,当密封件保持器23被容纳时,该密封件保持器23布置在电路板27侧上的一位置中。密封件24被用作一密封元件。位置确定部53形成为与作为壳体本体部30的端部39的限位装置的一部分接触。
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形成为在与密封件保持器23的容纳方向(插入方向)交叉(垂直)方向上形成的壁。如果假定在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中,当密封件保持器23被容纳时成为电路板27侧的表面是内表面60,而相对侧是外表面61,则一大体上圆筒状的橡皮帽容纳腔56形成在内表面60侧上。
橡皮帽容纳腔56形成为:在橡皮帽25组装在橡皮帽容纳腔56中的状态下,水密地地容纳电线15。橡皮帽容纳腔56形成为向电路板27侧伸出。橡皮帽25形成为仅能被挤压至与橡皮帽容纳腔56的长度对应的程度。
作为橡皮帽容纳腔56的一部分的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内表面60的一部分,成为用于保持所述橡皮帽25的一部分。这个部分起到橡皮帽25的脱离防止部的作用。在这个部位的中心中,穿透地形成有一电线插入孔55。电线插入孔55形成为电线15穿透地插入其中的部分。
橡皮帽容纳腔56形成为使得与其伸出的前端对应的部分成为一板接触肋57。板接触肋57形成为与电路板27的横截面28接触的部分。板接触肋57形成为保持电路板27的部分或进行限制而使得橡皮帽25不会挤压得太多的部分。
在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外表面61上,与该外表面61共同地起到弯曲保持部59的作用的电线保持壁58形成为伸出。电线保持壁58布置在远离电线插入孔55的一个位置中。具体地说,电线插入孔55和橡皮帽容纳腔56布置在图中的下侧,而电线保持壁58布置在图中的上侧。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和电线保持壁58布置为形成倒L状的壁。
气孔71是防止壳体本体部30(透光壳体20)处于密封状态的部分,并且是穿过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孔的形式。在这个实施例中,气孔71布置成位于保持壁58的基板端部附近。更进一步地,在照明单元8被固定到受电侧容纳腔6的底面的状态下,所述气孔71布置在位于电线插入孔55的上方。
气孔71布置在不与从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外表面61引出的电线15相接触的位置中。即,该气孔布置在流经电线15的水(未示出)并不流经气孔71的位置中。
更进一步地,尽管未特别地说明,水侵防止部件可安装于气孔71中以防止水的侵入。恰当的是,水侵防止部件由一过滤器、海绵或仅使空气可以通过的阀形成。优选的是,气孔71可以吸收壳体本体部30(透光壳体20)的内部压力变化,并且该气孔71的形状不限。例如,气孔71可以是远小于电线插入孔55的通孔。
保持器26采用具有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保持器26形成为嵌合在壳体本体部30的开口37中。保持器26形成为连同壳体本体部30的端部39一起来保持密封件保持器23,以防止密封件保持器23的脱离。更进一步地,保持器26形成为保持从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外表面引出的电线15的弯曲。
保持器26具有第一电线保持壁62、第二电线保持壁63,电线保持部64、引导部65、嵌合凸部66、第一排水部72(排水部),和第二排水部(排水部)。保持器26是形成为具有如图所示的横截面形状的部件,但并不局限于此。在保持器26的结构中,第一电线保持壁62、第二电线保持壁和电线保持部64被安装作为保持器侧26的弯曲保持部。
第一电线保持壁62和第二电线保持壁63布置为形成L形壁。第一保持壁62布置在附图中的下侧,并且伸出地形成以使其前端与比密封件保持器23的电线插入孔55低的较低位置(外侧位置)相接触。
第二电线保持壁63形成为与密封件保持器23的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以一预定间隔相对。更进一步地,第二电线保持壁63形成在与保持器26的容纳方向(插入方向)交叉(垂直)的方向上。
电线保持部64布置在附图中的右侧,并且布置在密封件保持器23的电线保持壁58附近。电线保持部64形成为与电线保持壁58共同保持电线15。
引导部65是被插入到壳体本体部30的开口37中的部分,并且具有与密封件保持器23的位置确定部53相同的作用。在这个实施例中,引导部65被定位在与形成在开口37上的端部68相接触的位置。更进一步地,当定位完成后,嵌合凸部66嵌合于开口37的嵌合凹部38。嵌合凸部66是凸形的,作为所谓的接合突出部。
第一排水部72形成为一通孔,其使流过电线15的水排向间隙74(排水部)。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排水部72布置成位于第一电线保持壁62的基板端部附近(或布置在电线15正下方)。另一方面,第二排水部73形成为通路状的部分,其可以使流入到间隙74中的水排到壳体本体部30的开口37外侧。更进一步地,优选,水排出为通过开口37或壳体固定部35的底面。这个是因为,例如,如果想要通过壳体固定部35的侧面排出水,则水可能从外面直接地流入壳体中。
第一排水部72、间隙74,和第二排水部73不局限于它们如上所述的形状或位置。只要它们可以使流过电线15的水向外排出就足够。
密封件保持器23的弯曲保持部59和保持器26的弯曲保持部67形成为保持从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外表面61引出的电线15的弯曲。
电线15大体上以图示的曲柄形状弯曲,并且通过密封件保持器23和保持器26保持。在这个实施例中,电线15保持弯曲状态的理由是:即使一外力在电线引出方向上施加到电线15,对于计时器板组件19,也能够防止该外力施加到电线15的连接部。
在图5中,橡皮帽25组装在电线15的外表面上。橡皮帽25被组装成使得该橡皮帽25由于其弹性而与电线15的外表面紧密接触。橡皮帽25被组装为沿电线15外表面可滑动的状态。除橡皮帽15外,密封件保持器23也与电线15组装。密封件24装配在密封件保持器23的密封件组装部52上。更进一步地,电线15与电路基板27的连接部电连接。
如果处于组装状态中的密封件保持器23朝着电路板27的横截面28滑动,则如图6所示,橡皮帽25容纳在密封件保持器23的橡皮帽容纳腔56内。更进一步地,一旦保持器26被安置在密封件保持器23的后部,并且计时器板组件19、密封件保持器23和保持器26被容纳在壳体本体部30内,则如图2和4所示,装配状态完成。
橡皮帽25水密地容纳于橡皮帽容纳腔56,并且被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内表面60和电路板27的横截面28保持,以处于其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从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外表面61引出的电线15利用密封件保持器23的弯曲保持部59和保持器26的弯曲保持部67保持在一个两次弯曲的状态,即,在大体上曲柄形状。
如果水流过电线15,水不会聚集在密封件保持器23和保持器26之间的空间75中,而是在通过第一排水部72、间隙74和第二排水部73后引到排出到外侧。
另外,利用密封件保持器23的气孔71,壳体本体部30并未处于密封状态,防止了由于内部压力变化引起的凝结。
在上述配置和结构中,,如图1所示从LED 17照射到受电侧连接器3的光10,明亮地照射到受电侧连接器3,这便于受电侧连接器3和馈电侧连接器2的组装/拆卸工作。更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来自发光显示部18的光50来确认充电是否完成。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11包括:电线15;与电线15组装的橡皮帽25;作为电线15的连接目标的电路板27;容纳电路板27的透光壳体20;通过透光壳体的开口37容纳在电路板27近旁的密封件保持器23;密封件24,组装在密封件保持器23的外周缘上以与透光壳体20的壳体本体部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以及嵌合于开口37的保持器26。
在上述配置中,密封件保持器23具有: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壁)、穿过所述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电线插入孔55,以及与电线插入孔55连通并且延续至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内表面60的所述橡皮帽容纳腔56。橡皮帽脱离防止壁54的内表面60和电路板27的横截面28被构造成保持容纳在橡皮帽容纳腔56内的橡皮帽25。
更进一步地,密封件保持器23具有气孔71,在固定有照明单元8的状态下,该气孔71位于电线插入孔55上方。因此,避免了水侵,并且防止了由于透光壳体20的内部压力变化产生的凝结。
如参考图1到6的上述内容,由于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11采用具有气孔71的密封件保持器23,所以能够避免透光壳体20的密封状态。此外,在防水结构11中,气孔71布置在密封件保持器23的电线插入孔55的上方,因此可以避免通过电线15的水侵。而且,在防水结构11中,从密封件保持器23引出的电线15被保持至少向上弯曲,从而可以使得流过电线15的水流向比气孔71更低的下侧。
另外,根据该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因为密封件保持器23的密封件组装部52和壳体本体部30的内表面通过密封件24密封,并且密封件保持器23的橡皮帽容纳腔56和电线15通过橡皮帽25密封,所以该防水结构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橡皮帽实现密封的结构,并且因此能够使橡皮帽25和密封件24小型化。因此,没有必要用低的可操作性,例如,用强力按压,来进行组装。
而且,根据该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11,通过将密封件保持器23容纳在壳体本体部30内,能够完成防止橡皮帽25移动以及完成各部分的密封。因此,组装操作并不复杂。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改进。
在上述说明中,举例说明了采用照明单元照亮充电器连接器。然而,照明单元可以是用于除了充电器连接器照明之外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照明单元的详细例子可包括:作为用于内部照明的光源的照明单元(其可以被称为LED单元或LED灯泡模组),其照亮车辆的内部、诸如控制台箱、手套箱、一小物收纳袋或烟灰缸的变换箱的内部、杯架或人脚;以及作为用于外部照明的光源的用作停车灯或尾灯的照明单元。
尽管已经参考其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此可以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4)

1.一种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包括:
电线;
橡皮帽,该橡皮帽与所述电线组装;
电路板,该电路板是所述电线的连接目标;
壳体,该壳体容纳所述电路板;
密封件保持器,该密封件保持器通过所述壳体的开口而被容纳在所述电路板近旁;以及
一密封件,该密封件组装在所述密封件保持器的外周上以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
其中,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包括:
形成在与容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一壁;
形成为穿透所述壁的一电线插入孔;
与所述电线插入孔连通并且将所述橡皮帽容纳在所述壁的内表面侧的一橡皮帽容纳腔;以及
形成为穿透所述壁并且在所述壳体被固定的状态下位于所述电线插入孔上方的一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密封件保持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气孔中的水侵防止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还包括一保持器,该保持器嵌合于所述开口并且在电线被引出的状态下面相所述壁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保持器和所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排水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其中,所述密封件保持器和所述保持器具有一弯曲保持部,该弯曲保持部保持从所述壁的外表面引出的电线至少向上弯曲。
CN2012100595520A 2011-03-10 2012-03-08 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 Pending CN1026839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2406 2011-03-10
JP2011052406A JP2012187989A (ja) 2011-03-10 2011-03-10 電線引き出し部分の防水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3988A true CN102683988A (zh) 2012-09-19

Family

ID=46705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95520A Pending CN102683988A (zh) 2011-03-10 2012-03-08 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28021A1 (zh)
JP (1) JP2012187989A (zh)
CN (1) CN102683988A (zh)
DE (1) DE10201210199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5318A (zh) * 2019-10-04 2021-04-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14006200A (zh) * 2020-07-27 2022-02-01 爱沛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及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2115B2 (ja) * 2014-03-17 2018-08-1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強電端子台構造
US9282654B2 (en) 2014-05-06 2016-03-0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VAC controller with air flow barri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5834A (ja) * 1993-05-11 1994-11-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自動車における充電用コネクタ
JPH08213097A (ja) * 1995-02-01 1996-08-20 Yazaki Corp 防水型圧接コネクタ
US20090156064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Shingo Yoshida Connector and circuit-board-mounting case having connector
CN201270403Y (zh) * 2008-05-21 2009-07-08 东莞市奇立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线口防水装置
WO2010022712A2 (de) * 2008-09-01 2010-03-04 Marcel Meyer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0909B2 (ja) 2009-08-31 2014-10-08 株式会社大林組 有害物質含有部材が付着した長尺部材の解体工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5834A (ja) * 1993-05-11 1994-11-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気自動車における充電用コネクタ
JPH08213097A (ja) * 1995-02-01 1996-08-20 Yazaki Corp 防水型圧接コネクタ
US20090156064A1 (en) * 2007-12-18 2009-06-18 Shingo Yoshida Connector and circuit-board-mounting case having connector
CN201270403Y (zh) * 2008-05-21 2009-07-08 东莞市奇立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线口防水装置
WO2010022712A2 (de) * 2008-09-01 2010-03-04 Marcel Meyer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5318A (zh) * 2019-10-04 2021-04-0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12615318B (zh) * 2019-10-04 2022-02-2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14006200A (zh) * 2020-07-27 2022-02-01 爱沛股份有限公司 壳体及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101997A1 (de) 2012-09-13
US20120228021A1 (en) 2012-09-13
JP2012187989A (ja)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99004B2 (ja) 充電コネクタの照明構造
CN102683988A (zh) 电线引出部的防水结构
CN105371125A (zh) 一种光源模组、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照明灯具
CN102644906A (zh) 用于充电连接器的照明单元
US10920952B2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102683989B (zh) 电线引出部分的防水结构
JP3638899B2 (ja) 照明具
JP5829408B2 (ja) 照明ユニット及び充電コネクタの照明構造
CN205226917U (zh) 一种光源模组、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照明灯具
JP2014127247A (ja) Led照明装置
CN208620147U (zh) 一种多照明角度的led壁灯
CN1235763C (zh)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室照明装置
JP2012116266A (ja) Ledライセンスランプ
CN201672474U (zh) 新型无扣三防灯具
US9541277B2 (en) Watertight plastic lamp seal
CN219978677U (zh) 一种监控器照明结构及监控器
CN205282319U (zh) 防水防尘开关
CN216083950U (zh) 一种路内停车视频桩
CN215215992U (zh) 一种紧凑型应急步道灯
CN217635546U (zh) 一种小型化带照明功能的充电指示灯
CN214948768U (zh) 一种oled模组及车灯
CN212408375U (zh) 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灯具
CN213576952U (zh) 一种新型多用途线条灯
CN217519774U (zh) 一种防水太阳能灯
JP3224731U (ja) Led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