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2710B -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2710B
CN102682710B CN201210021474.5A CN201210021474A CN102682710B CN 102682710 B CN102682710 B CN 102682710B CN 201210021474 A CN201210021474 A CN 201210021474A CN 102682710 B CN102682710 B CN 102682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tivity
illumination
outer light
display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14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2710A (zh
Inventor
田中寿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82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2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2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27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在图像显示系统(1)中,设置能够变更检测灵敏度的光传感器(5),该光传感器(5)输出与对显示装置(4)的画面产生影响的外光的强度与检测灵敏度相对应的信号。显示控制装置(3)的照度取得部(34)基于来自该光传感器(5)的信号取得外光的照度。另外,显示调整部(32)根据照度取得部(34)取得的外光的照度,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并且,灵敏度变更部(35)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分别变更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因此,在外光的照度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与显示装置的显示有关的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外光照射到显示装置的画面上的情况下,根据外光的照度不同,有时显示装置的视认性降低。因此,以往,提出了根据外光的照度调整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各种技术。
例如,在夜间等外光较暗的情况下,与周边环境相比显示装置的画面变得过亮,因此用户感到刺眼,显示装置的画面的视认性降低。因此,已知在外光的照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根据该变低了的照度降低背光灯的光量,使显示装置的画面变暗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相反,在照射直射阳光等外光较亮的情况下,由于外光的反射等而失去灰度,显示装置的画面的视认性降低。因此,已知在外光的照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对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图像进行修正以提高视认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1332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9-276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8-41884号公报
另外,如上所述,在采用根据外光的照度调整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技术的情况下,需要正确地取得外光的照度。对于车辆使用的显示装置等在各种场所和时间使用的显示装置而言,由路灯或阳光等多种外光对其画面进行照明。因此,需要使用光传感器检测从5(lx)左右的非常低的照度(夜间的车辆内的照度等)到10万(lx)左右的非常高的照度(白天的直射阳光的照度等)的较大范围的照度。
但是,例如,若采用检测范围为0~10万(lx)的较低灵敏度的光传感器,例如用8比特(0~255)表示检测结果,则对于5(lx)左右的低照度,分辨率过低,无法正确检测。相反,在采用检测范围为0~100(lx)的较高灵敏度的光传感器的情况下,对于比100(lx)大的照度,检测结果溢出(overflow),无法正确检测。
因此,提出了能够通过切换连接的电阻值来切换检测灵敏度的光传感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该光传感器根据检测出的照度切换检测灵敏度,由此能够检测较大范围的照度。
但是,在该光传感器中,在外光的照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需要检测照度,基于该照度切换检测灵敏度,进而使用切换后的检测灵敏度再次进行检测。因此,到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为止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在基于该光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调整的情况下,在外光的照度较大且频繁地发生变化的情况(例如车辆的夜间行驶中,间断地受到明亮的路灯的照明的情况等)下,无法快速地响应于外光照度的变化来进行显示状态的调整。其结果是,存在显示装置的视认性变差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外光的照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方式1的发明是一种进行与显示装置的显示有关的控制的显示控制装置,包括:取得单元,基于输出与对所述显示装置的画面产生影响的外光的强度与检测灵敏度相对应的信号的检测单元的所述信号,取得所述外光的照度;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外光的照度,调整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以及灵敏度变更单元,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分别变更为相互不同的多个设定灵敏度。
另外,方式2的发明根据方式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灵敏度变更单元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中分别变更为相对较低的设定灵敏度与相对较高的设定灵敏度。
另外,方式3的发明根据方式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比例变更单元,根据所述外光的照度,变更所述一个周期中的、采用所述相对较低的设定灵敏度的低灵敏度期间与采用所述相对较高的设定灵敏度的高灵敏度期间的比例。
另外,方式4的发明根据方式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比例变更单元在所述外光的照度较高时增大所述低灵敏度期间的比例,在所述外光的照度较低时增大所述高灵敏度期间的比例。
另外,方式5的发明根据方式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比例变更单元在所述外光的照度比指定阈值大的情况下使所述一个周期的全部为所述低灵敏度期间。
另外,方式6的发明根据方式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调整单元基于所述外光的照度选择性地执行适合所述外光的照度相对较高时的第一控制与适合所述外光的照度相对较低时的第二控制。
另外,方式7的发明根据方式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装置搭载在车辆上。
另外,方式8的发明是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取得单元,基于输出与对所述显示装置的画面产生影响的外光的强度与检测灵敏度相对应的信号的检测单元的所述信号,取得所述外光的照度;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外光的照度,调整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以及灵敏度变更单元,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分别变更为相互不同的多个设定灵敏度。
另外,方式9的发明根据方式8所述的图像显示系统,所述灵敏度变更单元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中分别变更为相对较低的设定灵敏度与相对较高的设定灵敏度。
另外,方式10的发明是一种进行与显示装置的显示有关的控制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a)基于输出与对所述显示装置的画面产生影响的外光的强度与检测灵敏度相对应的信号的检测单元的所述信号,取得所述外光的照度的步骤;(b)根据所述外光的照度,调整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步骤;以及(c)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分别变更为相互不同的多个设定灵敏度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方式1至10的发明,检测单元的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分别变更为多个设定灵敏度,因此在外光的照度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调整中的对外光照度变化的应答性能。
另外,特别是根据方式2及9的发明,能够在一个周期中取得两个设定灵敏度的外光照度。
另外,特别是根据方式3及4的发明,根据外光的照度变更低灵敏度期间与高灵敏度期间的比例,因此能够稳定地执行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调整。
另外,特别是根据方式5的发明,在外光比较稳定地保持明亮的情况下,使一个周期的全部为低灵敏度期间,因此能够稳定地执行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调整。
另外,特别是根据方式6的发明,在基于外光的照度选择性地执行适合外光的照度相对较高时的第一控制与适合相对较低时的第二控制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因此能够快速执行与外光的照度相对应的适当的控制。
另外,特别是根据方式7的发明,在外光的照度容易发生变动的车辆中,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调整中的对外光照度变化的应答性能,因此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视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显示系统的结构的模块图。
图2是表示图像处理部的详细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与外光的照度的取得有关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光传感器的每个检测灵敏度的检测范围的图。
图5是表示调光控制中的占空比的图。
图6是表示直射控制中的改善图像的合成比例的图。
图7是表示变更检测灵敏度的时机的图。
图8是表示灵敏度变更部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9是表示照度取得部的处理的图。
图10是表示显示调整部的处理流程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外光的照度的取得有关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变更检测灵敏度的时机的图。
图13是表示变更检测灵敏度的时机的图。
图14是表示低灵敏度期间与高灵敏度期间的比例与外光的照度的关系的图。
图15是表示变更检测灵敏度的时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1-1、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1的结构的模块图。图像显示系统1例如是汽车等车辆用的导航系统,搭载在车辆上,具有对车内的用户显示各种信息的功能。
如图1所示,图像显示系统1包括显示各种图像的显示装置4、进行与显示装置4的显示有关的控制的显示控制装置3、以及提供用于在显示装置4上显示的图像的影像提供部2。
图像显示系统1还包括控制系统整体的系统控制部10。系统控制部10例如是包括CPU、RAM以及ROM等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控制部10的CPU按照指定程序进行运算处理,由此实现用于控制系统整体的各种控制功能。系统控制部10总括性地控制影像提供部2、显示控制装置3、以及显示装置4的动作。
影像提供部2输出包含作为送往显示装置4的显示对象的图像的各种影像源的影像信号。影像提供部2包括广播接收部21、相机输入部22、盘读取部23、以及导航部24。上述影像提供部2的各部21、22、23、24以指定周期(例如1/30(秒))输出包含图像(帧)的影像信号。
广播接收部21对使用搭载在车辆上的天线91接收的电视广播或数据广播等的广播信号进行解码,取得表示该广播内容的图像,并输出到显示控制装置3。相机输入部22与车载相机92连接,取得使用车载相机92拍摄的表示车辆周边情形的图像,并输出到显示控制装置3。盘读取部23读取DVD等影像盘93,取得表示影像盘93的记录内容的图像,并输出到显示控制装置3。另外,导航部24是提供导航功能的电子基板,将路线向导用的地图图像等导航功能所需的图像输出到显示控制装置3。
显示装置4包括作为显示图像的画面的液晶面板41、以及对该液晶面板41进行照明的背光灯42。图像显示系统1设置在车辆的仪表板等上,使得作为用户的乘车人员能够视认该显示装置4的液晶面板41。液晶面板41例如包括排列为纵横二维状的多个点。液晶面板41通过针对每个点变更光的透过率来显示图像。另外,背光灯42包括LED等光源,从背面对液晶面板41进行照明。
背光灯42能够变更光源的光量。背光灯42接收设定了占空比(dutyratio)的控制信号(PWM信号),根据该控制信号表示的占空比调整光源的光量。具体而言,背光灯42在占空比高时增大光源的光量,在占空比低时减小光源的光量。背光灯42的光源的光量越大,则显示装置4的画面越亮。
显示控制装置3例如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硬件电路,进行与显示装置4的显示有关的控制。显示控制装置3包括图像取得部31、显示调整部32、以及图像输出部33。
图像取得部31从影像提供部2取得包含图像的影像信号。图像取得部31基于来自系统控制部10的指示进行开关,接收从影像提供部2的各部21、22、23、24输出的影像信号中的任一个,将该影像信号中包含的图像提供给显示调整部32。
显示调整部32调整作为送往显示装置4的显示对象的图像以及背光灯42的光量,由此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显示调整部32根据对显示装置4的画面视认性产生影响的外光的照度,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提高显示装置4的画面视认性。
图像输出部33将显示调整部32调整了的图像输出到显示装置4并使之进行显示。据此,显示调整部32调整了的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4的液晶面板41上。
显示调整部32,作为用于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的调整控制,能够执行直射控制与调光控制。显示调整部32根据外光的照度选择性地执行上述两个调整控制。
直射控制是适用于直射阳光照射显示装置4的画面等外光照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例如超过500(lx))的调整控制。直射控制通过改善显示装置4上显示的图像的画质,提高显示装置4的视认性。
另一方面,调光控制是适用于夜间等外光照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例如不足50(lx))的调整控制。调光控制通过调整显示装置4的画面的亮度,提高显示装置4的视认性
显示调整部32包括用于实现直射控制的图像处理部6与用于实现调光控制的背光灯控制部7。背光灯控制部7根据外光的照度变更背光灯42的光量。背光灯控制部7通过将设定了占空比的控制信号输出到背光灯42,变更背光灯42的光量。背光灯控制部7基于作为显示对象的图像的亮度与外光的照度,调整背光灯42的光量。
另外,图像处理部6根据外光的照度对作为显示对象的图像进行修正。图2是表示图像处理部6的详细结构的图。图像处理部6主要包括改善图像生成部61与图像合成部62。
改善图像生成部61对作为从影像提供部2输入的修正前图像的原图像进行指定的图像处理,生成外光照度较高时的提高了视认性的改善图像。改善图像生成部61包括范围(range)压缩部63、灰度修正部64、以及色彩饱和度修正部65。关于它们的功能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描述。
另外,图像合成部62对于由改善图像生成部61生成的改善图像与原图像,使用与外光的照度相对应的合成比率进行合成,生成显示图像。以此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4的画面上。
<1-2、与照度取得有关的结构>
这样,显示调整部32根据外光的照度选择性地执行直射控制以及调光控制,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如图1所示,作为与该外光的照度的取得有关的结构,图像显示系统1包括光传感器5,另外,显示控制装置3包括照度取得部34以及灵敏度变更部35。
光传感器5输出与外光的强度与检测灵敏度相对应的信号。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能够切换为相互不同的两个设定灵敏度(低灵敏度、高灵敏度)中的任一个。照度取得部34基于从光传感器5输出的信号取得外光的照度。另外,灵敏度变更部35变更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图3是更为详细地表示这种与外光的照度的取得有关的结构的图。
光传感器5包括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管等受光元件52。该受光元件52配置在作为显示装置4的画面的液晶面板41的周边附近,接收对显示装置4的画面进行照明的外光(即,对显示装置4的画面视认性产生影响的外光)。受光元件52的上游侧经由开关51与恒定电压Vcc的电源线连接,从该电源线对受光元件52供应电力。
另外,受光元件52的下游侧经由切换开关53与两个电阻R1、R2连接。切换开关53的一个第一接点与第一电阻R1连接,另一个第二接点与第二电阻R2连接。这两个电阻R1、R2的电阻值不同,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相比电阻值较低。利用切换开关53,能够将与受光元件52连接的电阻切换为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中的任一个。
另外,光传感器5还包括与照度取得部34连接的切换开关54。该切换开关54的一个第一接点与第一电阻R1的上游侧的电路连接,另一个第二接点与第二电阻R2的上游侧的电路连接。因此,利用该切换开关53,能够将照度取得部34电气连接的电路切换为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中的任一个的上游侧。
在将切换开关53、54这两者均切换至第一接点侧的情况下,受光元件52与第一电阻R1电气连接,表示第一电阻R1的上游侧的电压的信号输出到照度取得部34。另一方面,在将切换开关53、54这两者均切换至第二接点侧的情况下,受光元件52与第二电阻R2电气连接,表示第二电阻R2的上游侧的电压的信号输出到照度取得部34。
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能够通过上述切换开关53、54的切换进行变更。受光元件52输出与入射的外光的强度对应的电流。该电流流过与受光元件52的下游侧连接的电阻,因此外光越强,越高电压的信号输出到照度取得部34。
另外,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相比电阻值较低。因此,设想相同强度的外光射入受光元件52的情况,在将受光元件52与第一电阻R1连接的情况下,与和第二电阻R2连接的情况相比,输出到照度取得部34的信号的电压变低。因此,在将受光元件52与第一电阻R1连接的情况下,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设定为作为相对较低的设定灵敏度的“低灵敏度”。在此情况下,从光传感器5输出的信号的电压相对较低,因此能够与较高照度的外光相对应。
另外,相反,将受光元件52与第二电阻R2连接的情况下,与和第一电阻R1连接的情况相比,输出到照度取得部34的信号的电压变高。因此,在将受光元件52与第二电阻R2连接的情况下,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设定为作为相对较高的设定灵敏度的“高灵敏度”。在此情况下,从光传感器5输出的信号的电压相对较高,因此能够与较低照度的外光相对应。
显示控制装置3的灵敏度变更部35通过输出切换信号以切换上述切换开关53、54,能够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在“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之间进行切换。另外,灵敏度变更部35将表示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的信号输出到照度取得部34。进而,灵敏度变更部35通过送出信号,接通/断开开关51,能够切换对受光元件52的电力的供应/切断。
另外,显示控制装置3的照度取得部34基于从光传感器5输出的信号的电压与从灵敏度变更部35输入的检测灵敏度,导出外光的照度。
如图4所示,在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设定为“低灵敏度”的情况下,照度取得部34在0~10万(lx)的检测范围Ra中取得外光的照度。另一方面,在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设定为“高灵敏度”的情况下,照度取得部34在0~100(lx)的检测范围Rb中取得外光的照度。图4中,用对数轴表示与照度(lx)对应的横轴。
照度取得部34例如用8比特(0~255)的值导出外光的照度。因此,在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设定为“低灵敏度”的情况下,在实际的外光的照度比较低(例如不足50(lx))时,照度取得部34的导出结果下溢(underflow),无法正确取得外光的照度。另外,相反,在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设定为“高灵敏度”的情况下,在实际的外光的照度比较高(例如超过500(lx))的情况下,照度取得部34的导出结果溢出,无法正确取得外光的照度。
显示调整部32根据该照度取得部34取得的外光的照度,选择性地执行直射控制以及调光控制。显示调整部32在由照度取得部34取得的外光的照度比指定的第一阈值T1小的情况下执行调光控制。第一阈值T1设定为设定灵敏度为“高灵敏度”时的检测范围Rb的最大值(100(lx))以下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50(lx)。
另外,显示调整部32在由照度取得部34取得的外光的照度比指定的第二阈值T2(T1<T2)大的情况下执行直射控制。第二阈值T2设定为设定灵敏度为“高灵敏度”时的检测范围Rb的最大值(100(lx))以上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500(lx)。在直射控制中生成的改善图像可以说是在外光的照度比该第二阈值T2高的情况下的提高了视认性的图像。
<1-3、显示状态的调整>
接着,具体说明调光控制以及直射控制的各自的控制内容。首先,说明在外光的照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执行的调光控制。在外光的照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与周边环境相比显示装置4的画面变得过亮,用户感到刺眼。其结果是,显示装置4的画面的视认性降低。
因此,在调光控制中,背光灯控制部7根据外光的照度使背光灯42的光量与基准光量相比有所降低,由此提高显示装置4的画面的视认性。背光灯控制部7在外光的照度越低时,使背光灯42的光量(更具体而言是占空比)越小。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背光灯控制部7在外光的照度位于0~50(lx)的范围的情况下,以与外光的照度成比例的方式设定占空比。占空比的最大值是作为与背光灯42的基准光量对应的值的基准值。该基准值基于作为显示对象的图像的平均亮度由背光灯控制部7在0.2~0.8的范围内设定。背光灯控制部7在图像的平均亮度越高时将基准值设定得越高。此外,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一阈值T1的50(lx)大的情况下,不执行调光控制,占空比固定为基准值。为了执行这种调光控制,需要是在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为“高灵敏度”的情况下取得的外光的照度。
接着,说明在外光的照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执行的直射控制。在外光的照度比较高的情况下,由于画面上的外光的反射等,显示装置4的显示中,用户能够识别图像灰度变化的范围变窄,特别是较低亮度的区域的灰度实质上失去。另外,显示装置4上显示的图像中的被摄体的色彩整体上变淡。其结果是,显示装置4的画面的视认性降低。
因此,在直射控制中,图像处理部6的改善图像生成部61(参照图2)压缩动态范围,从而能够在可识别灰度变化的范围内表现灰度,并且生成强调了色彩饱和度以使被摄体的色彩变得明了的改善图像。并且,通过将合成了生成的改善图像与原图像的显示图像显示在显示装置4上,提高显示装置4的画面的视认性。
改善图像生成部61的范围压缩部63压缩原图像的动态范围。范围压缩部63将原图像分离为照明光成分(低频成分)与反射率成分(高频成分),在抑制照明光成分的同时扩大反射率成分。据此,压缩动态范围,在过亮的区域和过暗的区域中灰度变化均变得明了,得到改善了视认性的改善图像。
灰度修正部64修正由范围压缩部63处理了的改善图像的灰度。具体而言,灰度修正部64使用指定的色调曲线修正改善图像的灰度,提高存在灰度丢失的可能性的较低亮度的区域的亮度。另外,色彩饱和度修正部65强调由灰度修正部64处理了的改善图像的色彩饱和度。据此,改善图像中的被摄体的色彩变得鲜明。
图像合成部62以基于外光的照度的合成比率合成以此方式生成的改善图像与原图像,生成显示图像。图像合成部62在外光的照度较高时提高改善图像的合成比例。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图像合成部62在外光的照度位于500~10万(lx)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在外光的照度较高时,将改善图像的合成比例设定得较高。改善图像的合成比例在外光的照度为第二阈值T2的500(lx)的情况下为0%,在外光的照度为检测范围Ra的最大值的10万(lx)的情况下为100%。为了进行这种直射控制,需要是在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为“低灵敏度”的情况下取得的外光的照度。
<1-4、检测灵敏度的变更>
接着,说明灵敏度变更部35的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的变更方法。如前所述,检测灵敏度为“高灵敏度”的情况下的外光的照度需要进行调光控制,检测灵敏度为“低灵敏度”的情况下的外光的照度需要进行直射控制。因此,考虑根据外光的照度,切换检测灵敏度。但是,若采用这种方式,则在外光的照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需要时间,进而要执行的调整控制的选择需要时间,由于以上等原因,对外光照度的变化的调整控制的应答性能恶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灵敏度变更部35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分别变更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灵敏度变更部35以指定周期P变更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P中将检测灵敏度分别变更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据此,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交互地设定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一个周期P例如设定为1/100(秒)。
这样,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P中变更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这两者,因此照度取得部34在一个周期P中能够取得检测灵敏度为“低灵敏度”时的外光照度与检测灵敏度为“高灵敏度”时的外光照度这两者。因此,照度取得部34无论实际的外光的照度为多少,均能够在一个周期P中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因此,在外光照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周期P中包含的、检测灵敏度为“低灵敏度”的低灵敏度期间PL与检测灵敏度为“高灵敏度”的高灵敏度期间PH相同。即,一个周期P中的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为1比1(5比5)。
<1-5、处理>
接着,说明图像显示系统1的灵敏度变更部35、照度取得部24、以及显示调整部32的各自的处理流程。
首先,说明灵敏度变更部35的处理流程。图8是表示灵敏度变更部35的处理流程的图。灵敏度变更部35在应该切换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的每个切换时机时执行该图8所示的处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一个周期P(1/100(秒))的1/2周期(1/200(秒))反复执行图8所示的处理。
灵敏度变更部35在到达切换时机时,首先对开关51送出信号以切断开关51。据此,切断送往受光元件52的电力(步骤S1)。
接着,若变更前的检测灵敏度为“低灵敏度”,则灵敏度变更部35送出切换信号以切换切换开关53、54,将检测灵敏度变更为“高灵敏度”(步骤S12、S13)。另一方面,若变更前的检测灵敏度为“高灵敏度”,则灵敏度变更部35送出切换信号以切换切换开关53、54,将检测灵敏度变更为“低灵敏度”(步骤S12、S14)。
以此方式切换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后,灵敏度变更部35将表示切换后的检测灵敏度的信号输出到照度取得部34(步骤S15)。与此同时,灵敏度变更部35对开关51送出信号以接通开关51,对受光元件52供应电力。据此,与切换后的检测灵敏度对应的电压的信号输出到照度取得部34(步骤S16)。
接着,说明照度取得部34的处理流程。图9是表示照度取得部34的处理的图。照度取得部34以与灵敏度变更部35变更检测灵敏度的周期P相比足够短的周期反复执行该图9所示的处理。例如,以一个周期P(1/100(秒))的1/10周期(1/1000(秒))反复执行图9所示的处理。
照度取得部34首先从灵敏度变更部35取得该时刻的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步骤S21)。接着,照度取得部34基于该检测灵敏度与从光传感器5输出的信号的电压,导出外光的照度。光传感器5的信号的电压与照度的关系通过表等针对每个检测灵敏度预先确定(步骤S22)。
接着,照度取得部34判定作为外光的照度导出的导出结果是否为正常值。例如,判定导出结果是否不是溢出或下溢等的异常值(步骤S23)。导出结果为这种异常值的情况是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不是与实际的外光照度相对应的设定灵敏度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23中否),直接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导出结果为正常值的情况下,照度取得部34将导出结果作为外光的照度输出到显示调整部32(步骤S24)。这种外光照度的输出维持到再次得到作为正常值的导出结果为止。据此,从照度取得部34输出外光的正确照度。
如前所述,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P中变更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这两者。因此,在外光的照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照度取得部34也能在一个周期P中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将该外光的正确照度输出到显示调整部32。
接着,说明显示调整部32的处理流程。图10是表示显示调整部32的处理流程的图。显示调整部32在每次输入作为显示对象的图像时反复执行该图10所示的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以1/30(秒)的周期反复执行图8所示的处理。
显示调整部32首先从照度取得部34取得外光的照度(步骤S31)。接着,显示调整部32将外光的照度与用于选择调整控制的两个阈值T1、T2进行比较(步骤S32)。
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一阈值T1(50(lx))小的情况下,显示调整部32选择调光控制作为要执行的调整控制。并且,显示调整部32执行与外光的照度相对应的调光控制(步骤S33)。
另一方面,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二阈值T2(500(lx))大的情况下,显示调整部32选择直射控制作为要执行的调整控制。并且,显示调整部32执行与外光的照度相对应的直射控制(步骤S34)。
另外,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一阈值T1大且比第二阈值T2小的情况下,显示调整部32不执行用于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的调整控制。此外,外光的照度与阈值T1、T2相同的情况可以包含在任一个判断分支中。
如前所述,由于照度取得部34能够在一个周期P中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所以在外光的照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显示调整部32也能快速选择并执行与外光的照度相对应的适当的调整控制。因此,在车辆的夜间行驶中间断地受到明亮的路灯的照明的情况等对显示装置4的外光的照度较大且频繁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地响应于外光照度的变化,适当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因此,能够提高车辆上搭载的显示装置4的视认性。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1中,设置能够变更检测灵敏度的光传感器5,该光传感器5输出与对显示装置4的画面产生影响的外光的强度与检测灵敏度相对应的电压的信号。显示控制装置3的照度取得部34基于来自该光传感器5的信号取得外光的照度。另外,显示调整部32根据由照度取得部34取得的外光的照度,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并且,灵敏度变更部35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分别变更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因此,在外光的照度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的调整中的对外光照度变化的应答性能。
另外,在外光照度容易变动的车辆中,能够提高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的调整中的对外光照度变化的应答性能,因此能够提高显示装置4的视认性。
另外,在基于外光的照度选择性地执行适合外光照度相对较高时的直射控制与适合相对较低时的调光控制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快速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所以能够快速选择执行与外光的照度相适应的适当的调整控制。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1的结构以及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个周期P中的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固定为5比5(参照图5)。与此相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变更一个周期P中的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1中的外光照度取得有关的结构的图。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装置3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装置3的结构(参照图3)的基础上,还包括比例变更部36。比例变更部36变更一个周期P中的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
灵敏度变更部35在基于以此方式由比例变更部36变更的比例的切换时机时,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在“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之间进行切换。据此,例如能够如图12所示使一个周期P中的低灵敏度期间PL的比例较多,相反,能够如图13所示使一个周期P中的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较多。
比例变更部36根据由照度取得部34取得的外光照度变更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图14是表示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与外光照度的关系的图。在图14中,用对数轴表示与照度(lx)对应的横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与外光照度有关的阈值,除了第一阈值T1以及第二阈值T2以外,设定第三阈值T3以及第四阈值T4。第三阈值T3以及第四阈值T4(T3<T4)分别设定为比第二阈值T2大,并且比设定灵敏度为“低灵敏度”时的检测范围Ra的最大值(10万(lx))小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阈值T3例如是3000(lx),第四阈值T4例如是1万(lx)。
比例变更部36在外光的照度较高时增大一个周期P中的低灵敏度期间PL的比例,相反在外光的照度较低时增大一个周期P中的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
具体而言,比例变更部36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一阈值T1小的情况下,将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设定为4比6(PL∶PH=4∶6)。另外,比例变更部36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一阈值T1大且比第二阈值T2小的情况下,将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设定为5比5(PL∶PH=5∶5)。另外,比例变更部36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二阈值T2大且比第三阈值T3小的情况下,将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设定为6比4(PL∶PH=6∶4)。另外,比例变更部36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三阈值T3大且比第四阈值T4小的情况下,将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设定为9比1(PL∶PH=9∶1)。进而,比例变更部36在外光的照度比第四阈值T4大的情况下,将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设定为10比0(PL∶PH=10∶0)。
对显示装置4的画面进行照明的外光的照度虽然存在发生较大变化的可能性,但与照度较为稳定的状态相比,发生这种较大变化的机会较少。因此,通过如图14所示根据外光的照度变更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能够稳定地执行该时刻的外光照度所需的调整控制。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对无须变更调整控制种类的外光照度的较小变化的调整控制的应答性能。
例如,在正在进行调光控制的情况(照度<第一阈值T1)下,检测灵敏度为调光控制所需的“高灵敏度”的高灵敏度期间PH较长。因此,能够稳定地执行调光控制,能够提高调光控制的应答性能。另外,在正在进行直射控制的情况(第二阈值T2<照度)下,检测灵敏度为直射控制所需的“低灵敏度”的低灵敏度期间PL较长。因此,能够稳定地执行直射控制,能够提高直射控制的应答性能。
在以此方式变更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的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P中变更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这两者。因此,照度取得部34在一个周期P中能够取得外光的正确照度,因此在外光照度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显示调整部32也能快速选择并执行适当的调整控制。
另外,在外光的照度比第三阈值T3大的情况下,认为直射阳光照射到显示装置4的画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外光的照度比较稳定,外光的照度突然变得比应执行调光控制的第一阈值T1小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此情况下,使一个周期P中的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非常小,因此能够提高直射控制的应答性能。
进而,在外光的照度比第四阈值T4大的情况下,外光的照度更加稳定,外光的照度突然变得比应执行调光控制的第一阈值T1小的机会非常少。因此,在此情况下,如图15所示,一个周期P的全部均为低灵敏度期间PL,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直射控制的应答性能。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系统1中,比例变更部36根据外光的照度变更一个周期P中的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因此,能够稳定地执行调整显示装置4的显示状态的调整控制。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对外光照度的较小变化的调整控制的应答性能。
<3、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该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说明这种变形例。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以下说明的方式在内的全部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变更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的设定灵敏度为“低灵敏度”与“高灵敏度”这两个,但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3个以上的设定灵敏度。在具有三个以上的设定灵敏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一个周期中将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变更为上述3个以上的设定灵敏度中的每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变更与受光元件52连接的电阻,变更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但也可以通过调整对受光元件52射入的光的量等其他方法变更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例如,受光元件52的受光面上可以具备液晶快门,通过变更液晶快门的透过率,变更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另外,可以在受光元件52的附近设置可动式的多个滤光器,通过变更受光元件52的受光面上配置的滤光器的种类和数目,变更光传感器5的检测灵敏度。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外光的照度与阈值的关系决定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但也可以不使用阈值,通过以外光的照度为变量的计算式或表等决定低灵敏度期间PL与高灵敏度期间PH的比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搭载在车辆上的图像显示系统1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例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等在各种外光环境下使用的图像显示系统,无论是任何系统,均可适宜地使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技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硬件电路实现的功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以软件方式实现。
符号说明
1图像显示系统
3显示控制装置
4显示装置
5光传感器
32显示调整部
34照度取得部
35灵敏度变更部
36比例变更部
R1电阻
R2电阻

Claims (8)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与显示装置的显示有关的控制,包括:
取得单元,基于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取得外光的照度,所述信号与对所述显示装置的画面产生影响的所述外光的强度和检测灵敏度相对应;
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外光的照度,调整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以及
灵敏度变更单元,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变更为相互不同的多个设定灵敏度的各个设定灵敏度,
所述灵敏度变更单元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中分别变更为相对较低的设定灵敏度与相对较高的设定灵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比例变更单元,根据所述外光的照度,变更所述一个周期中的采用所述相对较低的设定灵敏度的低灵敏度期间与采用所述相对较高的设定灵敏度的高灵敏度期间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例变更单元在所述外光的照度较高时增大所述低灵敏度期间的比例,在所述外光的照度较低时增大所述高灵敏度期间的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例变更单元在所述外光的照度比指定阈值大的情况下将所述一个周期全部设定为所述低灵敏度期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单元基于所述外光的照度选择性地执行适合所述外光的照度相对较高时的第一控制与适合所述外光的照度相对较低时的第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搭载在车辆上。
7.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装置,显示图像;
取得单元,基于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取得外光的照度,所述信号与对所述显示装置的画面产生影响的所述外光的强度和检测灵敏度相对应;
调整单元,根据所述外光的照度,调整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以及
灵敏度变更单元,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变更为相互不同的多个设定灵敏度的各个设定灵敏度。
所述灵敏度变更单元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中分别变更为相对较低的设定灵敏度与相对较高的设定灵敏度。
8.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与显示装置的显示有关的控制,包括:
(a)基于检测单元输出的信号,取得外光的照度的步骤,所述信号与对所述显示装置的画面产生影响的所述外光的强度和检测灵敏度相对应;
(b)根据所述外光的照度,调整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状态的步骤;以及
(c)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周期性地变更为相互不同的多个设定灵敏度的各个设定灵敏度的步骤,
在所述(c)中,将所述检测灵敏度在一个周期中分别变更为相对较低的设定灵敏度与相对较高的设定灵敏度。
CN201210021474.5A 2011-03-17 2012-01-31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2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58623A JP2012194404A (ja) 2011-03-17 2011-03-17 表示制御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11-058623 2011-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2710A CN102682710A (zh) 2012-09-19
CN102682710B true CN102682710B (zh) 2014-12-31

Family

ID=4681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147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2710B (zh) 2011-03-17 2012-01-31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43100B2 (zh)
JP (1) JP2012194404A (zh)
CN (1) CN1026827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55005A (ja) * 2013-02-07 2014-08-25 Canon Inc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484242B1 (ko) * 2013-12-19 2015-01-16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디스플레이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103730101A (zh) * 2013-12-30 2014-04-16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屏幕补光方法、车载补光屏幕装置及汽车
JP6448283B2 (ja) * 2014-02-24 2019-01-09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6561606B2 (ja) * 2015-06-12 2019-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4700786B (zh) * 2014-12-26 2017-12-1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显示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EP3086311A4 (en) 2015-01-15 2017-09-27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display brightness
KR20180052089A (ko) * 2016-11-09 2018-05-1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기기의 동작 방법
CN108012395A (zh) * 2017-12-25 2018-05-08 苏州佳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汽车电器的显示屏调节系统
CN109059987A (zh) * 2018-07-02 2018-12-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校准光传感器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6861769B2 (ja) * 2019-08-09 2021-04-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623342B1 (ko) 2020-02-07 2024-01-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에서 디스플레이 밝기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016713A (ko) * 2020-08-03 2022-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조도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1445123B2 (en) 2020-09-28 2022-09-13 Brompton Technolog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WM control of a video display scre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6296A (zh) * 2007-02-26 2008-09-03 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电光装置、半导体器件、显示装置及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EP2083415A1 (en) * 2006-11-16 2009-07-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1512630A (zh) * 2006-08-29 2009-08-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42716B2 (ja) 2002-10-11 2006-11-08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08041884A (ja) 2006-08-04 2008-02-21 Rohm Co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5315783B2 (ja) 2008-05-13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US7750282B2 (en) * 2008-05-21 2010-07-06 Apple Inc. Dual purpose ambient light sens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630A (zh) * 2006-08-29 2009-08-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EP2083415A1 (en) * 2006-11-16 2009-07-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1256296A (zh) * 2007-02-26 2008-09-03 爱普生映像元器件有限公司 电光装置、半导体器件、显示装置及具备其的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94404A (ja) 2012-10-11
US8743100B2 (en) 2014-06-03
US20120235966A1 (en) 2012-09-20
CN102682710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2710B (zh)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2693708B (zh)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显示系统和显示控制方法
EP1868370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431758B (zh) 成像装置、成像方法、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JP2011203342A (ja) 車載用表示装置
CN107298049B (zh) 一种仪表背光亮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10158765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14554105B (zh) 一种控制补光灯的方法、装置、摄像机和存储介质
JP2007022454A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
KR20160123717A (ko) 촬영 장치 및 촬영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KR20220121712A (ko) 피사체의 주기적인 광량변화에 의한 플리커를 검출 가능한 촬상 장치, 플리커 검출 방법 및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억매체
US10552961B2 (en) Method,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object tracking
KR20100035028A (ko) 주변 밝기에 따라 휘도의 정밀제어가 가능한 전광판용 휘도조절방법 및 장치
JP4782491B2 (ja) 撮像装置
US20160142607A1 (en) Camera system for vehicl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9219042A (ja) 車両用周辺監視装置
US9019417B2 (en) Imaging system, imag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imaging conditions alterable according to display conditions
JP4771839B2 (ja) 電源制御装置、電源制御方法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CN112140877A (zh) 车载抬头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JP2007043533A (ja) 表示装置
JP2011109188A (ja) 表示装置
WO2011155228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2220889A (ja) ディマー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装置
CN106328096A (zh) 一种背光补偿方法及装置
JP2016225860A (ja) 画質調整装置並びにカメラ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