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1427A - 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 - Google Patents

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1427A
CN102671427A CN2011103746782A CN201110374678A CN102671427A CN 102671427 A CN102671427 A CN 102671427A CN 2011103746782 A CN2011103746782 A CN 2011103746782A CN 201110374678 A CN201110374678 A CN 201110374678A CN 102671427 A CN102671427 A CN 102671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static
fluid
division board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46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1427B (zh
Inventor
阮立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PCT/US2012/0276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212531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2671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1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1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1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10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 B01D15/1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flow patterns
    • B01D15/1814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flow patterns recycling of the fraction to be distributed
    • B01D15/1821Simulated moving beds
    • B01D15/1842Simulated moving beds characterized by apparatus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02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stationary particles, e.g. in fixed beds
    • B01J8/0207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stationary particles, e.g. in fixed beds the fluid flow within the bed being predominantly horizontal
    • B01J8/0214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stationary particles, e.g. in fixed beds the fluid flow within the bed being predominantly horizontal in a cylindrical annular shaped b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8/00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 B01J8/02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pparatus for such processes with stationary particles, e.g. in fixed beds
    • B01J8/0278Feeding reactive fl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38Flow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08/00Processe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solid particles; Reactors therefor
    • B01J2208/00796Details of the reactor or of the particulate material
    • B01J2208/00805Details of the particulate material
    • B01J2208/00814Details of the particulate material the particulate material being provides in prefilled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08/00Processe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of solid particles; Reactors therefor
    • B01J2208/00796Details of the reactor or of the particulate material
    • B01J2208/00823Mixing elements
    • B01J2208/00858Moving elements
    • B01J2208/00876Moving elements outside the bed, e.g. rotary mix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26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Flow patterns
    • G01N30/38Flow patterns
    • G01N2030/386Radial chromatography, i.e. with mobile phase traversing radially the stationary pha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Adsorbents In General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物质分离技术领域的用于色谱层析的模拟移动床装置,包括:带有若干个输入/输出通道的静态管路、与静态管路相接的旋转装置、与旋转装置相接的静态分隔区容器、一个实现流体循环的流体驱动装置和用于使得旋转装置进行旋转的驱动机构,当旋转装置被驱动机构旋转一角度后,每一个旋转式流体通道之一端指向对应的输入/输出的静态管路通道,另一端则指向静态分隔区容器的静态分流区域相对应的下一个单元。本发明结合径向流动及旋转阀盘的优点,经由添加流体驱动装置和改进不同区域的分隔板或经过导管连通特定流体转移区域,固定相填充物和流体流动相因此可以模拟相对移动。将连续色谱分离改成模拟移动床色谱因而增进固定相利用与减低溶剂的消耗。

Description

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物质分离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色谱层析的模拟移动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色谱法进行物质成分分离时,是使用批量处理的方式,以样本垂直流过轴向的色谱柱。美国专利号2,985,589中公开了一种连续色谱分析系统,使用一个模拟移动床用更少的溶剂实现更高的制程能力。该技术中的吸附以及解吸附连续进行,使得输出提取液以及提余液、输入制程进料以及解吸附剂得以同时进行。模拟吸附剂的向上相对运动,是经由制程进料、抽提液、解吸附剂以及提余液的出入导管和吸附腔交接点的依序下移来模拟。吸附腔内部的流体运动则通过循环泵提供。吸附腔和出入导管的交接点将腔体分隔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内设有若干吸附床并且液体在筒形结构的吸附床内进行轴向移动。
设置流量分配器在每个出入导管和吸附腔交接点,能够将流体速度在短吸附床的变化幅度降低。美国专利号3,214,247、3,789,989、4,378,292、6,024,871以及7,314,552B2记载不同方式从吸附腔中加入或抽取流体的方法。其中流量分配器同时具有混合、分流以及收集的多重功能,但该设置同时需要具有防止回流,具有较低的静容量(dead volume)以及较低的压降的特性。在需要使用多个吸附床做成分分离时、流量分配器需要的数量和吸附床的数量相同。
在吸附腔的每个填充床中装有用于分离物质成分的材料。当进行大规模分离时,必须具有相应量的分离吸附材料以及程序流量以满足生产需要。提高流速增加程序流量、加大吸附床高度增加分离吸附材料的量及因而增加的应力都会导致填充床的压差加大。虽然通过增加填充物颗粒的刚性以及体积大小能够降低压差,但同时也会降低反应分析效果。
通过带有依序操作的阀门的多支管系统,制程进料、解吸附剂、抽提物以及提余液可以依序循环的通过吸附腔和吸附腔出入导管的交接点,进行连续进料与出料。早期的技术在美国专利号3,040,777、3,422,848中均有记载。或者采用连接至吸附腔和出入导管的交接点的旋转阀盘之多组输入输出口,也可取代上述多支管系统的功能,同时美国专利号4,935,464、5,268,021、5,366,541、5,779,771、5,820,656、6,457,485以及7,544,293均对旋转阀盘进行了大幅度的技术改进。但上述旋转阀盘依然需要通过多条输入输出管道将输入输出的流体传递至吸附床上的注入或输出口。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927150A,公开日2010-12-29,记载了一种“连续式径向流反应/再生设备”,该装置藉由使用一转动装置来分别且环状地分配进料流体与再生流体至一不动的且区域化的反应/再生装置,并由同一不动的反应/再生装置来分别且环状地接收流体,将处理后的流体再经由中央转动装置输出。上述的连续式径向流反应/再生设备可以连续且有效率地进行运转,而不需中断运作来进行再生。上述的连续式径向流反应/再生设备不仅可藉由吸收来进行成分分离,例加除湿,批量处理式连续色谱分离,并可以应用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反应,例如藉由更换不动的反应/再生装置中的所填充的催化剂来进行各种适当的化学催化/再生反应。
该技术虽然不需要通过多条输入输出导管,法兰和转动装置连结,但是环状扇形区域中的填充物相对于区域中流体是静止的。填充物和流体不能相对移动,该种缺陷使得该技术无法做为模拟移动床使用,而模拟移动床增进批量处理式连续色谱分离的效率是众所周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能够进行连续自动化分离并提供与传统模拟移动床系统一致的产物分离质量,并在实际分离层析柱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无需增加流量分配器或收集器。本发明结合径向流动及旋转阀盘的优点,移动相是径向流动且环状固定相床无需进行旋转。短的径向流动吸附床深以及减少的由轴向压缩导致的床体应力,因而降低压差。低压差可允许增加装置产能并可允许使用具有高效率的软质固定相填充剂。本发明中的径向流动装置不必像轴向流动的色谱层析柱以增加床体高度或半径来增加产能,径向流动装置可以藉由增加模块高度以提供更大产能并保持流速及压差,扩容过程更加简便。为增进连续式径向流反应/再生设备效率,本发明进一步在设置上改进,经由添加流体驱动装置和改进不同区域的分隔板或经过导管连通特定流体转移区域,固定相填充物和流体流动相因此可以模拟相对移动。将连续色谱分离改成模拟移动床色谱因而增进固定相利用与减低溶剂的消耗。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
至少一带有若干个输入/输出通道的静态管路;
与静态管路相接的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分别从输入及输出通道接收或输送流体的旋转式流体通道;
与旋转装置相接的静态分隔区容器,该静态分隔区容器包括:静态分流区域、固定相填充区域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每个静态分流区域的单元之间、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单元之间、每个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单元之间均通过径向设置的第一隔离板分隔,还包括:
一个实现流体循环的流体驱动装置;
用于使得旋转装置进行旋转的驱动机构,当旋转装置被驱动机构旋转一角度后,每一个旋转式流体通道之一端指向对应的输入/输出的静态管路通道,另一端则指向静态分隔区容器的静态分流区域相对应的下一个单元。
所述的旋转式流体通道包括:旋转流体通道以及面板通孔。
当旋转装置延伸插入静态分隔区容器的中心,所述的旋转式流体通道上可以设有旋转分流盒,该旋转分流盒由第二隔离板分隔成若干个分流隔间单元,每一个所述旋转流体通道之一端的通孔与一个对应的分流隔间单元相连通且每一个分流隔间单元与不超过一个的旋转流体通道之一端的通孔相连;或者是采用若干分别与旋转流体通道相连的带有L形角度的管道替代旋转分流盒;
所述的第二隔离板是指: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带孔或不带孔的隔离板。
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的每个单元在位于所述静态分流区域的对应单元的外部设有内部透孔板隔离墙以实现与内部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单元相连通,该内部透孔板隔离墙设置于每个静态分流区域的单元与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对应单元之间;
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每个单元在位于所述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对应单元的外部设有外部透孔板隔离墙以实现与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对应单元相连通,该外部透孔板隔离墙设置于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单元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对应单元之间。
每一个所述旋转式流体通道与所述静态分流区域的一个对应单元相连通且静态分流区域的每一个单元与不超过一个的旋转式流体通道相连,同时:
静态分流区域的每一个单元与所述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对应单元一一对应且相连通;
固定相填充区域的每一个单元与所述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对应单元一一对应且相连通。
所述的第一隔离板是指:分别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内分隔静态分流区域单元、固定相填充区域内分隔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内分隔外围流体转移单元的带孔或不带孔的隔离板。
所述的静态分隔区容器内设有第一循环机构,第一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上的第一通孔通道,所述的第一通孔通道具体通过:
a)设置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上的通孔得以实现,或者是
b)设置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的流体转移区域旁路得以实现,或者是
c)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单元之间的隔离板得以实现,
所述的流体转移区域旁路是指:连通两个相邻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导管或者是经由设置第一隔离板两侧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外壁的一组接头,该组接头相互连接或与流体驱动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得以实现。
每间隔一个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单元的第一隔离板即设有具有第一通孔通道的第一隔离板。
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单元的个数为偶数。
所述的静态分隔区容器内可以设有第二循环机构,第二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的第一隔离板上的第二通孔通道,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第二通孔通道具体通过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的第一隔离板上的通孔或者是通过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静态分流区域的单元之间的第一隔离板得以实现。
每间隔一个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即设有具有第二通孔通道的第一隔离板。
当所述的静态分隔区容器内不设有第二循环机构时,旋转分流盒上设有第三循环机构,第三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第二隔离板上的第三通孔通道,所述的第三通孔通道具体通过:
a)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第二隔离板上的通孔得以实现,或者是
b)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分流隔间单元之间的隔离板得以实现,或者是
c)经由旋转分流盒、旋转式流体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出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入通道、旋转式流体通道、旋转分流盒相连的通道得以实现,或经由旋转分流盒、旋转式流体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出通道、流体驱动装置、静态管路的输入通道、旋转式流体通道、旋转分流盒相连的通道得以实现。
本发明中的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中的流体以径向方式流动,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传统模拟移动床系统中的轴向方式流动,径向流动床的深度短,其显着的优点/效果在于:带来的压降及轴向应力小而增进吞吐量并可以使用软性媒介于固定相填充床,扩容过程也更加简便;由于本发明可以使用软性固定相并易于藉由增加区域分隔板来增加分离塔板,分离效率得以提高。
同时制程液注入以及产物提取是经由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内侧屏筛进行注入或提取,以区别于一般径向流层析技术产物注入是经由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外部屏筛;本发明经由较外侧屏筛面积小的内侧屏筛注入或提取,其优点在于制程液以及产物在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入口或出口也较易于均匀分布。
本发明中的固定相填充床具有扇形渐变缩小的形状,能够以更加均匀的方式采集流体,且不使用传统的流体收集器、流量分配器或固定相填充床的支撑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一种模拟移动床层析装置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立体剖视图;
图4a是实施例1中带有通孔的第一个旋转面板俯视图;
图4b是实施例1,3中带有通孔的第二个旋转面板俯视图;
图4c是实施例1中旋转装置中的旋转分流盒侧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分流区域、环状扇形的固定相填充区域和连接流体驱动装置的环状扇形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2中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层析装置侧视图;
图7a是实施例2中分流区域、环状扇形的固定相填充区域和环状扇形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俯视图;
图7b是实施例2图7a的另一设计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3中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层析装置流程图;
图9a是实施例3中配有连接至静态输入/输出管路的流体驱动装置的带有一组通孔的旋转面板的俯视图;
图9b是实施例3中分流区域、环状扇形的固定相填充区域和环状扇形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俯视图,其中分流区域连接至静态输入/输出管路再连接至流体驱动装置;
图9c是实施例3中旋转装置的旋转分流盒侧视图;
图9d是实施例3中旋转装置的旋转分流盒俯视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配有连接至静态输入/输出管路的流体驱动装置并在所述的旋转分流盒的外部还设有防污染减压组件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层析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第一输入通道1、第一输出通道2、第二输入通道3、第二输出通道4、第一旋转式流体通道5、第二旋转式流体通道6、静态分隔区容器7、静态分流区域8、环状扇形的固定相填充区域9、环状扇形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第一隔离板11、流体驱动装置12、第一静态管路13、外同心圆内隔墙14、14B、第一旋转流体通道15、第二旋转流体通道16、第三旋转流体通道17、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8、第二隔离板19、通孔20、21、第一密封环22、22B、第二密封环23、23B、通孔24、25、26、27、极内部板墙28、密封组件29、第一密封组件30、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接头33、第二静态管路34、通孔35、36、第三旋转式流体通道37、第四旋转式流体通道38、密封漏液阀39、密封漏液流速计40、第三输入通道41、第五旋转流体通道42、第二密封组件43、通孔44、45、内同心圆内隔墙46、46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层析装置中每一个固定相填充床中均有流体径向流动。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带有两个静态管路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层析装置的侧视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带有若干个输入/输出通道1、2、3、4的静态管路;
与静态管路相接的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分别从输入及输出通道接收或输送流体的旋转式流体通道。
与旋转装置相接的静态分隔区容器7,该静态分隔区容器7包括:静态分流区域8、固定相填充区域9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每个静态分流区域8的单元之间、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单元之间、每个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的单元之间均通过径向设置的第一隔离板11分隔,还包括:
一个实现流体循环的流体驱动装置12;
用于使得旋转装置进行旋转的驱动机构,当旋转装置被驱动机构旋转一角度后,每一个旋转式流体通道之一端指向对应的输入/输出的静态管路通道,另一端则指向静态分隔区容器7的静态分流区域8相对应的下一个单元。
附图标记1及2分别表示第一静态管路13的第一输入通道1及第一输出通道2。流体由外同心圆内隔墙14分离。所述的第一静态管路13与旋转装置相连接。附图标记3及4分别表示第二静态管路34的第二输入通道3及第二输出通道4。流体由外同心圆内隔墙14B分离。所述的第二静态管路34与旋转装置相连接。
如图4a所示,为第一旋转式流体通道5一端的面板通孔的俯视图。如图4b所示,为第二旋转式流体通道6一端的面板通孔的俯视图。如图4c所示,为旋转装置的旋转分流盒的侧视图,其中:
如图2、图4a和图4b所示,所述的旋转式流体通道包括:旋转流体通道15至18以及面板通孔20、21、35及36。同心圆内隔墙46、46B分别隔离在第一,第二旋转流体通道及第三,第四旋转流体通道中的流体。
如图2和图4c所示,所述的旋转式流体通道上还包括:旋转分流盒,该旋转分流盒由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带孔或不带孔的隔离板,即第二隔离板19分隔成若干个分流隔间单元,每一个所述旋转流体通道之一端的通孔与一个对应的分流隔间单元相连通且每一个分流隔间单元与不超过一个的旋转流体通道之一端的通孔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分流盒插入静态分隔区容器7的中央核心并由第二隔离板19按角度等分为8个部分,该第二隔离板19能够阻止旋转分流盒内各个部分之间不同流体的交叉污染,并能够将流体导向至特定位置。
第一旋转流体通道15及第二旋转流体通道16和位于旋转分流盒上方的面板通孔20及21与第一静态管路13相连接并经第一和第二密封环22和23组成的环状环套向第一输入通道1及第一输出通道2输入或输出流体,该两个密封环将第一输入通道1及第一输出通道2内的流体彼此密封隔离并与外界密封隔离。
旋转分流盒内的分隔部分的数量一般与一次循环周期中的步骤数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一次循环周期的八个步骤对应按360°将旋转分流盒平均分隔为8个部分。该循环的步骤数目也等于环状扇形的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单元数目,如图5。来自位于外部环状的第一静态管路13中的第一输入通道1的待分离流体流入旋转式结构的流体通道5以及所述旋转分流盒的第一流体通道15及如图4a中的通孔20和图4c中的通孔24。
如图2及图4c所示,所述的旋转分流盒的第二流体通道16中的流出液,即提余液,流经对应的第二旋转流体通道16末端的面板通孔21以及位于第一静态管路13中央的第一输出通道2输出。
如图4c所示,旋转装置的旋转分流盒的四周设有通孔24、25、26、27,该通孔与图2及图5所示极内部板墙28上对应的通孔相匹配以连通旋转分流盒分流隔间单元与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旋转装置与静态分隔区容器7插入处之间设有密封组件29,所述的第一旋转式流体通道5及第二旋转式流体通道6相连接的旋转分流盒穿过密封组件29延伸至所述的静态分隔区容器7的中心孔内。密封组件29与第一旋转式流体通道5及第二旋转式流体通道6紧密连接以防止多余流体与外部环境或静态分隔区容器7内部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为避免旋转装置中不同流体交叉污染而设置的八棒状以及两个环状的第一密封组件30。位于旋转分流盒上的第一密封组件30与内部的极内部板墙28之间紧密连接以确保自由转动并将流体交叉污染控制到最低。
为了将降低提取产物的污染,所述的旋转式流体通道中用于输入制程进料和输出提余液的旋转流体通道分别与用于输出提取产物的旋转流体通道相隔离且分别位于静态分隔区容器7的上下两端,如本实施例中优选将输入制程进料的流体通道与输出提余液的流体通道隔离于输出提取产物的流体通道而分别将制程进料与提余液置于上部第一旋转式流体通道5和将洗提液与提取液置于下部第二旋转式流体通道6。
如图5所示,为静态分流区域8、固定相填充区域9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的俯视图。
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每个单元在位于所述静态分流区域8的对应单元的外部设有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以实现与内部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相连通,该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设置于每个静态分流区域8的单元与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对应单元之间;
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的每个单元在位于所述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对应单元的外部设有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以实现与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对应单元相连通,该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设置于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单元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的对应单元之间。
所述的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和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上均设有按角度平均分布的孔洞,将流体平均分布在固定相填充区域9内。
静态分流区域8、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以及固定相填充区域9中的每个单元均为环状扇形结构,通过多块第一隔离板11分隔且相互独立。
固定相填充区域9内的每个单元内设有固定相填充物,该固定相填充物通过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和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及第一隔离板11进行固定。
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8通过极内部板墙28、第一隔离板11以及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进行分隔。
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通过第一隔离板11、静态分隔区容器7的内墙以及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进行分隔。
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8、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以及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单元个数相同。
每一个所述旋转式流体通道与所述静态分流区域8的一个对应单元相连通且静态分流区域8的每一个单元与不超过一个的旋转式流体通道相连,同时:
静态分流区域8的每一个单元与所述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对应单元一一对应且相连通;
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每一个单元与所述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的对应单元一一对应且相连通。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隔离板11是指:分别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8内分隔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内分隔外围流体转移单元的带孔或不带孔的隔离板及设置于固定相填充区域9内分隔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的不带孔隔离板。
如图5所示,所述的静态分隔区容器7内设有第一循环机构,第一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的第一隔离板11上的第一通孔通道,所述的第一通孔通道具体通过:设置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的第一隔离板11上的通孔如同心圆所标示或设置第一隔离板两侧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外壁的一组接头33,该组接头相互连接与流体驱动装置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得以实现,并且每间隔一个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11即设有具有第一通孔通道的第一隔离板11。
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单元的个数为偶数。
另外,所述的静态分隔区容器7内设有第二循环机构,第二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8的第一隔离板11上的第二通孔通道如同心圆所标示,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8第二通孔通道具体通过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8的第一隔离板11上的通孔得以实现。
每间隔一个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的第一隔离板11即设有具有第二通孔通道的第一隔离板11。
通过上述第一循环机构与第二循环机构结构改进,本装置能够实现径向流模拟移动床之现有技术无法具备的功能/效果。
相对于位于旋转分流盒的圆周部分的通孔24至27如图4c中位置所示,图2极内部板墙28上设有通孔连接至静态分流区域8。如图4a及4b中所示的第一至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5至18的通孔20,21,35及36按步进方式旋转360°圆周时,图4c中旋转分流盒的圆周部分的通孔经过极内部板墙28上通孔将第一至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5至18与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导通。
所述的旋转分流盒由第二隔离板19分隔成的分流隔间单元与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8的每一个单元一一对应。
在一个设定时间段内:制程进料进入第一输入通道1通过旋转流体通道15、面板通孔20以及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而至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洗提液进入第二输入通道3则通过第三旋转流体通道17、面板通孔35以及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而至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提余液则从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连接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面板通孔21以及第二旋转流体通道16单元通过的第一输出通道2而输出,提取产物则从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连接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面板通孔36以及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8通过的第二输出通道4而输出。
上述第一通孔通道也可以通过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的单元之间的隔离板得以实现;
上述第二通孔通道也可以通过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静态分流区域8的单元之间的第一隔离板11得以实现。
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9内的固定相填充物的填充高度高于透孔板隔离墙组件的开孔高度。
每组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单元分别与对应输入/输出通道中的流体在1/8的圆周弧长的运动时间内连通并进行传输,以步进方式依次进行下一组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与对应输入/输出通道中的流体传输并依次完成360°的操作步骤,旋转一周对应的步长数与静态分流区域8的单元的个数相等或为静态分流区域8的单元的个数的一半。
为了使得流体能够在静态分隔区容器内循环运动,本装置通过流体驱动装置12实现,该流体驱动装置12的输入/输出端通过分别连接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外壁上的两个接头33,而与静态分隔区容器7相连。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流体以顺时针方式进行循环运动。为了模拟固定相填充物的相对运动,旋转装置按照与循环流体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以模拟固定相与循环流体的逆向运动。流体在静态分隔区容器内以及流体驱动装置12之间进行循环流动。本实施例1中流体具体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D流经接头33、流体驱动装置12、另一个接头33并到达图5中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C;然后向中心进行径向流动并通过环状扇形单元B内的固定相到达分流区域A单元以及分流区域X单元,并径向向外流经环状扇形单元W内的固定相到达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V以及U,以此类推,流体依次流经每个独立的单元如: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T=>分流区域单元S=>分流区域单元R=>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Q=>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P=>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O=>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N=>分流区域单元M=>分流区域单元L=>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K=>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J=>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I=>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H=>分流区域单元G=>分流区域单元F=>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E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D并完成完整的循环周期。旋转装置则按照流体流动方向进行分阶段旋转,每个阶段对应一个单元和一个时间间隔,即45°/单元。当使用的固定相填充物对流动的制程进料中成份具有分类差异减速的效应时,本装置即具有色谱层析装置的功能。
防污染减压组件如图10所示,所述的旋转分流盒的外部还设有防污染减压组件,该防污染减压组件包括:密封漏液阀39和密封漏液流速计40,其中:密封漏液阀39的一端与旋转式流体通道与极内部板墙28的接触端以导管相连接,密封漏液流速计40则位于连接于密封漏液阀的任一端,用于在静态分隔区容器7内的流体压力大于静态分隔区容器7外部的静压力或流体压力且在密封组件泄露密封流体时进行检测。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装置内不设有旋转式分流盒且旋转装置位于静态分隔区容器的上方或下方,旋转装置上设有与旋转流体通道相连的面板通孔,旋转流体通道经由面板通孔和相对应的位于静态分隔区容器中央部位的静态分流区域8的单元相连络。如图6所示,其中:第三旋转式流体通道37位于第一静态管路13以及静态分隔区容器7之间,第四旋转式流体通道38位于静态分隔区容器7及第二静态管路34之间。
如图6,图7a所示,分别为实施例2的侧视图以及静态分隔区容器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省去了如图4c中采用的旋转装置的分流盒,并且静态分流区域8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
本实施例中的静态分流区域8按照扇形方式设置于中心,区别于实施例1中的环状的扇形结构。
所述的第一旋转式流体通道以及第二旋转式流体通道由一组驱动装置或两组同步旋转的驱动单元转动(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装置的每个旋转步骤时段的旋转角度(每个分流区域区分角度)为45°。
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4a及4b所示的上,下旋转流体通道终端的面板表面均为抛光平面且设有对应的面板通孔20、21、35及36。
当第三、第四旋转式流体通道37、38按时间间隔一步步旋转360°时,所述的第一输入通道1与所述旋转装置的第一旋转流体通道15并与通孔20连通,以及所述的第一输出通道2与所述第二旋转流体通道16并与通孔21连通,流体从旋转流体通道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的通孔流出,位于第一旋转式流体通道一端的面板为抛光平面且与如图7a中所示的第一隔离板11中央区域的顶部成密封隔离,位于第二旋转式流体通道一端的面板也为抛光平面且与如图7a中所示的第一隔离板11中央区域的底部成密封隔离。
所述旋转装置的旋转流体通道从第一静态管路13及第二静态管路34连通的流体分别通过第一至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5至18及对应的面板通孔20、21、35及36连通至图6及图7a所示的静态分流区域8。每个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之间相互独立且每一个在静态分流区域8中没有通孔通道的第一隔离板11,其相邻的两个第一隔离板11是在静态分流区域8带有通道或通孔的第一隔离板11,以实现相邻两个静态分流区域8之间的连通。所述的带有通道或通孔的第一隔离板11如图7a中的深色实心正方形区域所示。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8通过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连通至固定相填充区域9。
所述的透孔板隔离墙可以使用透孔板或屏筛方式实现。
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9位于分流区域的外部,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相互之间经由第一隔离板11分隔独立。
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位于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外部,每个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相互之间经由第一隔离板11分隔独立。
每一个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只能够经由通过图7a中的第一隔离板11上的通孔或静态分隔区容器的外壁的接口33,和单一个相邻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直接实现连通。
如图7b所示的另一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连接设计,图中经由隔离板上黑色方块开口通道、外壁的接头33、导管和流体驱动装置12形成流体循环圈,流体驱动装置12即连接于一对相邻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的外壁的上接口。
为了使得流体均分分配至固定相填充区域9,图6、图7a及图7b中所示的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以及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上的通孔优选为按角度平均分布以使得各处的流体阻力相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对应第三旋转式流体通道37和第四旋转式流体通道38的两个静态输入管路及输出管路,其中:第三旋转式流体通道37在静态分隔区容器的中心处位置连接至静态分流区域的上部而第四旋转式流体通道38在静态分隔区容器的中心处位置连接至静态分流区域的底部,对应的第四旋转式流体通道38与第三旋转式流体通道37具有相近似的结构,具体如下:
所述的第四旋转式流体通道38具有与第三旋转式流体通道37相同的结构,图6中的第三及第四旋转式流体通道37和38通过一轴杆(图中未示出)相连并实现同相位转动,该轴杆穿过所述静态分流区域8的中心。
举例说明,当制程进料注入第一输入通道1,同时洗提液注入第二输入通道3,对应提余液从第一输出通道2排出,提取液则从第二输出通道4排出。
上述实例中位于上部的进料注入以及提余液排出的流体通道的位置应尽可能设置得远离及分隔位于下部的输出提取产物的流体通道的位置,以便使得提取产物收到最少的污染。
如图7a所示,为静态分流区域、固定相填充区域9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的的俯视图。环状透孔板、烧结金属或屏筛可用于将固定相填充区域9与静态分流区域8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进行分隔的透孔板隔离墙31及32。
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包括:位于静态分隔区容器中心的八个扇形单元。
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9包括:八个环状扇形单元,固定相填充区域9通过第一隔离板11进行按角度的平均分隔。固定相填充区域9中的每个单元内设有固定相填充物,该填充物被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和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以及第一隔离板11固定局限于每个单元内,静态分流区域8通过第一隔离板11及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进行分隔及限位。
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则通过第一隔离板11、所述静态分隔区容器7的内部隔离墙以及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进行分隔及限位。
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的个数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的个数及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的个数均相同。
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至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5至18经面板通孔20、21、35及36连接至图7a中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的顶部及底部。如图4a以及4b所示面板通孔,所述的第一至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5至18及对应的面板通孔20、21、35及36在一个制程内等间隔地转动一周,使得流体分配至各自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
带有进料的流体经过第一输入通道1再经过第一旋转流体通道15、面板通孔20以及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连接至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带有洗提液的流体经过第二输入通道3通过第三旋转流体通道17、面板通孔35以及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连接至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提余液是通过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至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面板通孔21,经过第二旋转流体通道16经由第一输出通道2输出,提取液是通过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至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面板通孔36,经过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8经由第二输出通道4输出,上述操作在一个时间间隔内同时进行。
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与对应的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连通1/8周期时间,该周期时间的长度即为旋转装置转过360°所需的时间。
流体驱动装置12相连于两个位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外壁的接头33,用于驱动循环液进行循环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反应液按图7a、7b所示顺时针方向进行循环流动时,旋转装置则以与流体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以模拟固定相与流体相的反向运动。
所述的旋转装置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工作方式相近似。
所述的旋转装置以等分角度步骤一步步旋转完整一周的360°,使得进料、洗提液以及流出液以径向同时流入或流出设有固定相填充物的固定相填充区域9而完成一周期。
位于容器中的内部的内部透孔板隔离墙31及外部透孔板隔离墙32之间的固定相由第一隔离板11依角度等分为若干环状扇形区域的弧形独立单元,环状扇形区域等分的数量与一周期等分时间步骤的数量相同或为时间步骤的二倍。
每组固定相填充区域9的单元分别与对应输入/输出通道中的流体在1/8的圆周弧长的运动时间内连通并进行传输,以步进方式依次进行下一组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与对应输入/输出通道中的流体传输并依次完成360°的操作步骤。
当旋转装置进行一步步的旋转并将流体分配至或提取出对应的分流区域时,制程进料、洗提液以及流出液依一定序列以步进方式一组一组依次进行固定相填充区域9单元与对应输入/输出通道中的流体传输。
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9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不同的制程条件,并且在旋转装置完成360°旋转后实现一个完整的制程周期。
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所述的固定相填充物具有对制程进料中不同的成分有区分减速的性质。当该装置作为反应器进行使用时,制程进料中的成分含有反应催化物质能够促进制程进料中其他的成分反应。并且进料中的反应催化剂和进料中的反应物质相偕流动却与反应的产生物流动速度不同而分离。
所述的流体流动方式及固定相的运动方式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相近似。如图7a、7b流体在静态分隔区容器内以及流体驱动装置12之间进行循环流动。本实施例2中流体具体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D流经接头33、流体驱动装置12、另一个接头33并到达图7a、7b中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C;然后向中心进行径向流动并通过环状扇形单元B内的固定相到达分流区域A单元以及分流区域X单元,并径向向外流经环状扇形单元W内的固定相到达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V以及U,以此类推,流体依次流经每个独立的单元如: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T=>分流区域单元S=>分流区域单元R=>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Q=>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P=>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O=>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N=>分流区域单元M=>分流区域单元L=>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K=>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J=>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I=>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H=>分流区域单元G=>分流区域单元F=>环状扇形固定相单元E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D并完成完整的循环周期。旋转装置则按照流体流动方向进行分阶段旋转,每个阶段对应一个单元和一个时间间隔,即45°/单元。
在某一阶段时,制程进料注入分流区域单元X且该分流区域单元X内已存在具有混合成分含量的循环流体,同时洗提液注入分流区域单元L且分流区域单元L内的循环流体中的成分含量与洗提液相近似,而提取液则从分流区域单元F中抽取出且分流区域单元F中的循环流体优选为具有比邻接分流区域单元A或G内更高或相同的浓度或纯度的提取液产物成分。
所述的提余液从分流区域单元R中抽取出且分流区域单元R中的流体优选为含有较邻接分流区域单元S或M内更高或相同的浓度或纯度的提余液成分。
当所述的流体由流体驱动装置12进行驱动循环时,浓度分布曲线同时以顺时针方向运动,旋转装置以相同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同步地根据成分浓度曲线在静态分隔区容器的固定相中运动方式及位置,注入制程进料、洗提液并抽取出提取液和提余液。
除了使用第一隔离板11上的通孔以连通相邻的两个静态分流区域8的单元以及连通相邻的两个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也可以使用任意形式的流动通道替换,以实现流体在静态分隔区容器内以闭环方式流动这一功能。图7b使用连通相邻的两个位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外部墙体上的接口的管道替换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第一隔离板11上的通孔。
本实施例与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装置相比,具有径向流模拟移动床的技术效果/优势。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记载的流体驱动装置与两个相邻的位于环状扇形外围流体转移区域10单元外部墙体上的接口相连。在实施例3中,该流体驱动装置也可以直接与静态输入/输出管路相连以实现为上述循环流体提供闭环流动所需要的压力,其流程图如图8所示。
实施例3与前述实施例1及2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流动体可以经过旋转装置及静态管路而循环至静态分隔区容器外部。本实施例在静态分流区域内部的第一隔离板不设有通孔通道并在旋转分流盒的分流隔间内的隔离板依循环须要设有通孔通道。
本实施例3在静态分流区域8单元的第一隔离板11不设有具有第二通孔通道的第一隔离板11,但在所述的旋转分流盒上设有第三循环机构及第三通孔通道,第三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第二隔离板上的第三通孔通道,如图9c及9d所示所述的第三通孔通道具体通过: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第二隔离板19上的通孔通道得以实现或者是经由旋转分流盒、旋转式流体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出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入通道并返回至旋转式流体通道和旋转分流盒相连的通道得以实现,或经由旋转分流盒、旋转式流体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出通道、流体驱动装置并返回至静态管路的输入通道、旋转式流体通道和旋转分流盒相连的通道得以实现。
上述第三通孔通道也可以通过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分流隔间单元之间的隔离板得以实现。每间隔一个所述的旋转分流盒分流隔间第二隔离板19即设有第三通孔通道。
所述的循环流体通过静态分流区域单元,旋转装置而注入静态管路并流出至系统外部,在通过流体驱动装置循环至旋转装置以至下一个分流区域单元;实施例1中的设施如图2、4a、图4c、及图5分别被实施例3中的设施如图10、9a、图9c、及图9b取代。旋转式分流盒内的第二隔离板19上增加的第三通孔通道,如图9d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制程工艺周期的时间段从8调整为4,旋转装置每步骤旋转90°,且图9b输入静态分流区域单元A的循环流体依次流入图9c中旋转式流体通道旋转分流盒的通孔26以及旋转分流盒的分流隔间单元AI,并依次通过图4b所示面板通孔35、第三旋转流体通道17、第二传输通道3并流入流体驱动装置12的吸入端。
流体驱动装置12输出的循环流体与洗提液混合后重新注入图10中第三输入通道41,并依次通过旋转装置=>第五旋转流体通道42=>面板通孔44=>分流隔间单元XI=>旋转分流盒通孔45=>静态分流区域单元X=>环状扇形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W=>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V=>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U=>环状扇形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T=>静态分流区域S以及分流隔间单元SI=>分流隔间单元RI=>静态分流区域单元R=>环状扇形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Q=>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P=>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O=>环状扇形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N=>静态分流区域M=>分流隔间单元MI=>分流隔间单元LI=>静态分流区域L=>环状扇形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K=>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J=>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I=>环状扇形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H=>静态分流区域G=>分流隔间单元GI=>分流隔间单元Fl=>静态分流区域单元F=>环状扇形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E=>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D=>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C=>环状扇形固定相填充区域单元B并回到静态分流区域A完成整个循环。制程进料、提余液以及提取液保持与实施例1相同的流动方式:位于外部的环状的第一静态管路13中的第一输入通道1里的制程进料流至第一旋转流体通道15以及图9a中旋转分流盒的分流隔间单元的通孔24;带有通孔25的旋转分流盒的分流隔间单元中的流出液(提余液)流经各自对应的上旋转式第二旋转流体通道16末端的面板通孔21以及环状的第一静态管路13中央的第一输出通道2;第二输出通道4中的提余液从来自固定相填充区域9再循环环路并通过第四旋转流体通道18流出。
第一密封组件30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装置替换以实现对每个流动通道的独立分隔以及防止泄露。除了如图4c所示的第一密封组件30,第二密封组件43也可以如图9c所示,设置于旋转分流盒的通孔周围。
如图10所示,实施例3位于通孔周围的第二密封组件43处的漏液可通过在本装置外设置包括密封漏液阀39和密封漏液流速计40的防污染减压组件进行抽取,漏液的抽取量以及成分可以通过检测表或密封漏液流速计40进行监测。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应用方法,可以进一步增加由第一隔离板11分隔独立的区域单元及分流隔间单元,同时可以按需要调整注入制程进料、洗提液及抽取提取液、提余液的单元位置以增进分离效率。
本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径向流模拟移动床的技术效果/优势并经由密封漏液阀设置减低交互污染的机会。

Claims (22)

1.一种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带有若干个输入/输出通道的静态管路;
与静态管路相接的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分别从输入及输出通道接收或输送流体的旋转式流体通道;
与旋转装置相接的静态分隔区容器,该静态分隔区容器包括:静态分流区域、固定相填充区域以及外围流体转移区域,每个静态分流区域的单元之间、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单元之间、每个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单元之间均通过径向设置的带孔或不带孔第一隔离板分隔,还包括:
一个实现流体循环的流体驱动装置;
用于使得旋转装置进行旋转的驱动机构,当旋转装置被驱动机构旋转一角度后,每一个旋转式流体通道之一端指向对应的输入/输出的静态管路通道,另一端则指向静态分隔区容器的静态分流区域相对应的下一个单元;
所述的静态分隔区容器内设有第一循环机构,第一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上的第一通孔通道,所述的第一通孔通道具体通过:
a)设置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上的通孔得以实现,或者是
b)设置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的流体转移区域旁路得以实现,或者是
c)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单元之间的隔离板得以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式流体通道包括:旋转流体通道以及面板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式流体通道上设有:
a)旋转分流盒,该旋转分流盒由第二隔离板分隔成若干个分流隔间单元,每一个所述旋转流体通道之一端的通孔与一个对应的分流隔间单元相连通且每一个分流隔间单元与不超过一个的旋转流体通道之一端的通孔相连;或者是
b)若干分别与旋转流体通道相连的带有L形角度的管道;
所述的第二隔离板是指: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带孔或不带孔的隔离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
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的每个单元在位于所述静态分流区域的对应单元的外部设有内部透孔板隔离墙以实现与内部对应的静态分流区域单元相连通,该内部透孔板隔离墙设置于每个静态分流区域的单元与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对应单元之间;
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每个单元在位于所述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对应单元的外部设有外部透孔板隔离墙以实现与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对应单元相连通,该外部透孔板隔离墙设置于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单元与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对应单元之间。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每一个所述旋转式流体通道与所述静态分流区域的一个对应单元相连通且静态分流区域的每一个单元与不超过一个的旋转式流体通道相连,同时:
静态分流区域的每一个单元与所述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对应单元一一对应且相连通;
固定相填充区域的每一个单元与所述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对应单元一一对应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每间隔一个所述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单元的第一隔离板即设有具有第一通孔通道的第一隔离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单元的个数为偶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静态分隔区容器内设有第二循环机构,第二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的第一隔离板上的第二通孔通道,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第二通孔通道具体通过:
a)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的第一隔离板上的通孔得以实现,或者是
b)设置于静态分流区域的第一隔离板的分流区域旁路得以实现,或者是
c)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静态分流区域的单元之间的第一隔离板得以实现;
所述的分流区域旁路是指连通两个相邻静态分流区域单元的导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每间隔一个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单元的第一隔离板即设有具有第二通孔通道的第一隔离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分流盒上设有第三循环机构,第三循环机构是指: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第二隔离板上的第三通孔通道,所述的第三通孔通道具体通过:
a)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第二隔离板上的通孔得以实现,或者是
b)设置于旋转分流盒内的第二隔离板上的分流隔间旁路得以实现,或者是
c)去除任意两个相邻的分流隔间单元之间的隔离板得以实现,或者是
d)经由旋转分流盒、旋转式流体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出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入通道、旋转式流体通道、旋转分流盒相连的通道得以实现,或经由旋转分流盒、旋转式流体通道、静态管路的输出通道、流体驱动装置、静态管路的输入通道、旋转式流体通道、旋转分流盒相连的通道得以实现;
所述的分流隔间旁路是指连通两个相邻分流隔间单元的导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移动床,所述的旋转分流盒由第二隔离板分隔成的分流隔间单元与所述的静态分流区域的每一个单元一一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每间隔一个所述的旋转分流盒分流隔间第二隔离板即设有第三通孔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流体驱动装置,经由导管与一组相邻外围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外壁接头而与静态分隔区容器相连或经由一组输入/输出通道的静态管路与一组相邻旋转分流盒分流隔间单元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隔间单元的个数为偶数。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内部透孔板隔离墙和外部透孔板隔离墙上均设有按角度平均分布的孔洞。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一角度是指:旋转装置以角度步长方式进行旋转,旋转一周对应的步长数与静态分流区域的个数相等或为静态分流区域的个数的一半。
1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相填充区域内的固定相填充物的填充高度高于透孔板隔离墙组件的开孔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装置与静态管路之间以及旋转装置与静态分隔区容器之间均设有密封组件。
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分流盒的外部设有防污染减压组件,该防污染减压组件包括:密封漏液阀和漏液流速计,其中:密封漏液阀的一端与旋转式流体通道与极内部板墙的接触端以导管相连接,漏液流速计则位于连接于密封漏液阀的任一端,用于在静态分隔区容器内的流体压力大于静态分隔区容器外部的静压力或流体压力且在密封组件泄露密封流体时进行检测。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每个静态分流区域的单元之间、每个固定相填充区域的单元之间、每个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单元之间均通过径向设置的第一隔离板分隔以等角度分隔。
2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式流体通道中用于输入制程进料和输出提余液的旋转流体通道分别与用于输出提取产物的旋转流体通道相隔离且分别位于静态分隔区容器的上下两端。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流体转移区域旁路是指:连通两个相邻流体转移区域单元的导管或者是经由设置第一隔离板两侧的外围流体转移区域的外壁的一组接头,该组接头相互连接或与流体驱动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得以实现。
CN201110374678.2A 2011-03-11 2011-11-22 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1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2/027624 WO2012125313A1 (en) 2011-03-11 2012-03-03 Sim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64874P 2011-03-11 2011-03-11
US61/464,874 2011-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1427A true CN102671427A (zh) 2012-09-19
CN102671427B CN102671427B (zh) 2014-07-30

Family

ID=4661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467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1427B (zh) 2011-03-11 2011-11-22 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41492B1 (zh)
CN (1) CN102671427B (zh)
TW (1) TW201237405A (zh)
WO (1) WO201212531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910A (zh) * 2017-01-22 2017-05-31 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装置及气体分离装置
CN117803732A (zh) * 2024-03-01 2024-04-02 绵阳艾萨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引流管件及废有机碱纯化再生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42982A1 (en) * 2012-12-12 2014-06-18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 -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Highly productive sim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US9328041B2 (en) * 2013-09-24 2016-05-03 Uop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parating para-xylene using a radial flow simulated moving bed chamber
CN109414668B (zh) 2016-06-28 2021-12-14 托普索公司 包括浮动托盘的催化化学反应器
FR3121054A1 (fr) * 2021-03-25 2022-09-30 IFP Energies Nouvelles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séparation en lit mobile simulé à lits concentriques
FR3121056A1 (fr) * 2021-03-25 2022-09-30 IFP Energies Nouvelles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séparation en lit mobile simulé à quartiers de lit radiaux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68873A1 (en) * 2005-09-26 2007-03-29 Oroskar Anil R Novel valve and process for interrupted continuous flow chromatography
US20080053543A1 (en) * 2006-08-30 2008-03-06 Semba, Inc. Valve Module And Methods For Sim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
US20080237132A1 (en) * 2007-03-09 2008-10-02 Gerard Hotier Process and device for simulated moving bed separation with a reduced number of valves and lines
CN101927150A (zh) * 2009-06-26 2010-12-29 阮立昂 连续式径向流反应/再生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4749A (en) * 1990-04-20 1991-06-18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isotopes
JP2004077329A (ja) * 2002-08-20 2004-03-11 Japan Organo Co Ltd クロマト分離装置
US7314551B2 (en) * 2004-11-19 2008-01-01 Uop Llc Flow distribution apparatus
US7790040B2 (en) * 2006-08-30 2010-09-07 Semba Biosciences, Inc. Continuous isocratic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FR2913346B1 (fr) * 2007-03-09 2009-04-24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separation en lit mobile simule a nombre de vannes de grand diametre et volume de lignes reduits
JP5275357B2 (ja) * 2008-04-14 2013-08-28 トンガート・ヒューレット・リミテッド 中間ポンプを組み込んだ回転分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68873A1 (en) * 2005-09-26 2007-03-29 Oroskar Anil R Novel valve and process for interrupted continuous flow chromatography
US20080053543A1 (en) * 2006-08-30 2008-03-06 Semba, Inc. Valve Module And Methods For Sim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
US20080237132A1 (en) * 2007-03-09 2008-10-02 Gerard Hotier Process and device for simulated moving bed separation with a reduced number of valves and lines
CN101927150A (zh) * 2009-06-26 2010-12-29 阮立昂 连续式径向流反应/再生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3910A (zh) * 2017-01-22 2017-05-31 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装置及气体分离装置
CN106763910B (zh) * 2017-01-22 2023-08-11 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装置及气体分离装置
CN117803732A (zh) * 2024-03-01 2024-04-02 绵阳艾萨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引流管件及废有机碱纯化再生系统
CN117803732B (zh) * 2024-03-01 2024-05-03 绵阳艾萨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引流管件及废有机碱纯化再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41492B1 (en) 2012-08-14
CN102671427B (zh) 2014-07-30
TW201237405A (en) 2012-09-16
WO2012125313A1 (en) 201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1427B (zh) 用于色谱层析装置的模拟移动床
EP0170349B1 (en) Liquid-solid conta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0338897B2 (zh)
US4705627A (en) Absorp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rotary valve
US6979402B1 (en) Miniature actual moving bed assembly
US7347943B2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chromatography
CN101340960A (zh) 用于色谱分离的装置
CN101252979B (zh) 用于分离二元和多元物质混合物的半连续色谱法和相应设备
US4614205A (en) Rotary valve with two seating surfaces for interconnecting conduits
US4632149A (en) Rotary valve for interconnecting conduits
US7288200B1 (en) System for injecting a by-pass fluid in a separation method in a simulated moving bed
CN106166402B (zh) 一种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装置
CN102631805A (zh) 旋流式多级固液分离装置
EP3594679B1 (en) Smb chromatography valve
CN105194904B (zh) 一种用于分离菊粉中糖分的连续色谱分离纯化系统
CN206334397U (zh) 一种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装置
CN104203903A (zh) 缬氨酸的连续分离装置和用其连续分离缬氨酸的方法
CA1048942A (en) Vacuum filtration process employing a circular vacuum box
CN109780269B (zh) 一种流体分配阀及流体处理装置
CN209762335U (zh) 一种流体分配阀及流体处理装置
CN101690856B (zh) 多工位物料分配阀分配方法
CN208426842U (zh) 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装置
CN210434033U (zh) 基于大孔树脂吸附的中药多组分分离的集成装置
CN102175803A (zh) 逆流色谱仪及其专用逆流色谱柱
CN2635174Y (zh) 一种用于整体床层分离介质的径向制备液相色谱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