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0674A - 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 Google Patents

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0674A
CN102670674A CN201210179223XA CN201210179223A CN102670674A CN 102670674 A CN102670674 A CN 102670674A CN 201210179223X A CN201210179223X A CN 201210179223XA CN 201210179223 A CN201210179223 A CN 201210179223A CN 102670674 A CN102670674 A CN 102670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effective part
geranii strictipedis
radix geranii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92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辉
洪小凤
耿玲
张娴文
巫秀美
施贵荣
李凤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792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0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0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0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本发明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由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nuth经醇水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醇溶剂洗脱精制而成。该有效部位提取物与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抗生素联用时能有效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等耐药菌株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与抗生素协同抗耐药菌株功效,可以用于制备与抗生素联用的抗耐药菌药物或保健品。

Description

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该有效部位提取物由云南民间草药隔山消经现代提取工艺制备而成,具有明显的与抗生素协同抗耐药菌株功效,可以用于制备与抗生素联用的抗耐药菌药物或保健品。
背景技术
2004年耐药、高致病性的难辨梭状菌在北美和西欧流行。仅在加拿大魁北克一地的爆发就造成7000名重症患者和1300人的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主任表示:我们正处在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幸免。据WHO报道,全球平均每年约有1700多万人死于各类传染病,而在被称为抗生素“黄金时代”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细菌耐药菌株的广泛传播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是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大约占所有临床用药的30-50%。然而,抗生素滥用除导致大量不良反应、产生药源性疾病,同时还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耐药菌感染流行的严重后果,使临床治疗更为困难。自然界(非临床环境)中本来就存在大量的“天然耐药基因”,而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如同“筛选压力”,选择并进化这些整合有“耐药基因”的病菌。传统抗生素的作用已经遭遇显著瓶颈,大多数细菌对常见的抗生素产生了显著的抗药性,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从对单种药物耐药(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发展至多重耐药(例如“ESBLs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多重耐药菌、“超级细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出现和广泛播散,是近年来细菌耐药性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超级细菌”泛指临床上出现的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多药肺炎链球菌(MDRSP)、多重抗药性结核杆菌(MDR-TB),以及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PC)等。前述“ESBLs菌株”是指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 ases,ESBLs)的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使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及青霉素类耐药的一类酶,可在菌株间转移和传播。ESBLs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产生,尤以大肠埃希菌(即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代表。目前,产ESBLs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有增加趋势,产ESBLs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给临床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难题。而最近发现的“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耐药细菌”与传统“超级细菌”相比,其耐药性已经不再是仅仅针对数种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而是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被称为“泛耐药性”(pan-drug resistance,PDR)。NDM-1耐药细菌是一种含超级耐药的NDM-1基因的细菌。NDM-1基因编码一种新的耐药酶,称为NDM-1(金属β-内酰胺酶),其对几乎所有抗生素具有免疫力,就连“杀伤性较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拿这类细菌束手无策。万古霉素曾被誉为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当这道防线失守后,人们开始广泛使用碳青霉烯抗生素。如今携带NDM-1基因的耐药菌开始流行,表明在抗生素研发与微生物变异之间的赛跑上,后者再次取得了胜利。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疾病学会说,预计至少10年内没有抗生素可以“消灭”含NDM-1基因的细菌。澳大利亚堪培拉医院传染病部门主任彼得·科利尼翁说:“这类细菌难以对付,我们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对付它们。”
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不仅在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非常高,接近100%。有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感染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死人数已超过同期艾滋病死亡人数。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调查显示,约11.1%的病人在医院期间成为MRSA携带者,MRSA已由医院向社区蔓延。据我国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结果显示,我国细菌耐药水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由于不加限制的抗生素滥用,导致我国细菌耐药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国外水平。如美国、欧洲大部分国家MRSA分离比率多在5-40%,但我国却高达60%以上;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在我国为70%左右;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即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 ases,ESBLs)细菌比率在国外大多在10-20%,而我国监测数据显示:产生ESBLs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比率分别为35%和25%,明显高出国外水平。如今中国存在的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超级细菌”名单越来越长,它们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如绿脓杆菌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青霉素类药物的进入;结核杆菌通过改变体内蛋白质结构阻止抗生素与其结合;更有甚者,有的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主动出击,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这种耐药性既能横向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能纵向遗传给后代。临床上出现很多这样的现象:由于耐药菌引起感染,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NDM-1的发现再一次告诫,控制细菌耐药性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我们的应对战略和部署,需要重新审视。WHO总干事陈冯富珍2010年11月针对近期出现的“超级细菌”特别强调,除了各国严加监控之外,以下4点也非常重要:(1)抗生素的适当使用,(2)如何应对医院内感染,(3)企业研究开发新型抗生素,(4)提高患者的应对意识。因此,对耐药菌的研究迫在眉睫,而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
人们正在千方百计地从不同途径寻求克服细菌耐药的方法。但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单纯依靠开发新的抗生素,或在原有药物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等手段来抑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似乎可能性很小。瑞典传染病控制研究所的安德里亚斯·赫迪尼(Andreas Heddini)警告说,如果滥用抗生素的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人类很可能重返前抗生素时代。
对于感染性疾患,中医药学认为是机体正气虚损、热毒内侵所致,治则扶正固本、清热解毒。传统医学使用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等方药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据WHO的估计,全球使用中草药的人数占全世界人口的65%-80%,因此,国际上开始对某些抗菌药用植物进行研究,而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草药用于抗感染有其特有的优势。在抗感染机制方面,研究表明:中草药既可直接抗菌而治疗感染性疾病;又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或提高白细胞的作用--增强嗜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提高血清或分泌液中溶菌酶的水平、增强补体水平,或促进抗体的生成,有些草中草药在体内还有明显的抗毒作用--对抗病原微生物的效应,或使毒素直接灭活,或加速毒素的排除),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调动自身潜力抗感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中草药特殊的多作用机制,使得细菌对其不易形成耐药性。此外,中草药所含成分多,因此其中的抑菌成分较多,可作用于细菌的不同部位和繁殖的不同阶段,并对细菌的多个代谢环节作用,故不易产生耐药性。研究表明,部分中药与抗生素联用时,可作为增效剂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因此,近年来临床上中西药联合使用治疗感染性疾病已越来越普遍。中西药合理联用可取长补短,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nuth﹚为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紫地榆生长于海拔2,7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坡草地、林下及灌丛,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中甸、丽江、大理、昆明等地,其根为白族、彝族民间常用草药隔山消,味苦、微涩、酸,性微寒,功能主治为清热利湿,活血止血(滇南本草)。白族和彝族民间多用于治疗厌食、痢疾、慢性胃炎、脘腹疼痛,月经不调,鼻衄;也可外用,治跌打损伤。
国内外文献表明:目前对紫地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化学成以及隔山消(紫地榆的根)水提物抑龋作用方面的探索,而对该药的有关药理、毒理、临床应用、药材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报道都非常少。除本专利发明人前期对其粗提物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尚未见其它关于紫地榆和/或其有效部位提取物抗感染方面作用的报道。另外,已报道的紫地榆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鞣质类和酚酸类,其中五倍子酸甲酯具有抗HIV的活性。
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对隔山消的体内外抑菌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发现:(1)其粗提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痢疾志贺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毫克/毫升~31毫克/毫升);(2)隔山消不同极性提取物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柑橘的MIC(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9毫克/毫升~6.25毫克/毫升、0.78毫克/毫升~25毫克/毫升;(3)隔山消粗提物和不同极性提取物对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但是粗提物的MIC小于不同极性提取物;因此,若以治疗葡萄球菌类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疾病为目的,则提取工艺需重新设计;(4)不同极性提取物的抑制大肠埃希菌及其他一些革兰氏阴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活性好于粗提物;因此,若以治疗大肠埃希菌类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疾病为目的,则应对隔山消进行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5)不论是粗提物或是不同极性提取物,紫地榆都显示了较好的抗耐药性;(6)虽然紫地榆粗提物与部分极性提取物显示了抗菌活性,然而,其单独应用的抗菌效果都远不如常用抗生素,因此,难以达到替代抗生素的目的。由于NDM-1基因常见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等,且这些细菌也是产ESBLs的菌株;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又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MRSA耐药菌株则是最常见的超级细菌,因此,若能在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传统民间草药紫地榆中找到能同时有效抑制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活性部位,将对治疗超级细菌等耐药菌株提供全新的物质基础。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为了能从紫地榆中获得同时高效抑制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活性物质,并将其应用于多重耐药菌、甚或超级细菌感染的治疗,我们设计了全新的紫地榆有效部位的富集工艺并制备了该有效部位提取物,并研究其与常用抗生素联用的效果。以期能得到有效抑制耐药菌株生长的活性物质,从而将其进一步开发成为与常见抗生素联用的药物,将其应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的治疗。据此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具体而言,该有效部位提取物由下列方法制备得到:
a)用70%-90%乙醇溶剂回流提取经粉碎的紫地榆3次,每次提取0.5-4小时,温度60-90℃;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乙醇浸膏;
b)将步骤a得到的乙醇浸膏经乙酸乙酯萃取并减压浓缩得乙酸乙酯浸膏;
c)将步骤b得到的乙酸乙酯浸膏溶于蒸馏水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经大孔吸附树脂材料柱层析,水洗,然后用20%-95%的乙醇-水洗脱,其中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为D101;
d)将步骤c得到的洗脱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干燥得产品;其中干燥方法优选冷冻干燥。
其中,减压浓缩时的温度不超过100℃;步骤a中3次回流提取的时间优选1-2小时;提取时温度优选75-85℃;中步骤c中的洗脱溶剂优选50%-60%的乙醇-水。
本发明中的紫地榆是指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nuth的任一部位或全草,优选其干燥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由大孔树脂制备得到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耐药菌株感染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由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制备的抗耐药菌感染药物可以单独使用达到防治耐药菌株感染的目的,还可以与临床上常用抗生素联合使用达到协同抑制耐药菌株生长、有效治疗多重耐药菌或超级细菌感染的相关疾病。上述药物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气雾剂、透皮贴剂、栓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含有由大孔吸附树脂制备得到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紫地榆醇提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及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富集到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可以与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载体结合,制备得到对耐药菌株具有抑菌、杀菌活性从而可以用于治疗耐药菌株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所述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该类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气雾剂、透皮贴剂、栓剂、滴丸剂、外用搽剂、软膏剂等剂型药物。
本发明的相关试验中选用了D101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工具,对紫地榆干燥根的醇提物进行了分段,有效地富集了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并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与抗生素联用对各实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抗生素联用的联合抑菌浓度指数(FIC)。试管法测定联用结果显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抗生素联用后,原抗生素对MRSA的MIC值降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联用时,能有效降低原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棋盘法测定联用结果显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青霉素联用时,对抗MRSA具有协同作用;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联用对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呈相加作用。药理实验结果显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不易使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并且与常用抗生素联用时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这些结果说明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紫地榆醇提物进行精制在生产工艺上及制药用途的应用上有着相当的优势,并且以往未见相关的报道,从而构成本发明。
本发明有益之处在于:首次发现由大孔树脂制备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物与常用抗生素联合使用能有效抑制耐药菌株的生长,其具有防治耐药菌株感染性疾病方面的成药潜力。为开发抑制耐药菌株生长之非抗生素类创新药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发明再一特点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采用了除去干扰成分效果好、操作简便、样品损耗小、成本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的大孔吸附树脂为提取分离材料,利于节能减排条件下的大规模生产。产业化前景十分明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其对耐药菌株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与常用抗生素联用时对耐药菌株的生长抑制试验的结果,说明其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用途。必须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的制备
1.1仪器与试剂:
冷冻干燥机(FDU-2100)为日本EYELA东京理化器械株式会社产品,超净工作台采用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SW-CJ-2FD型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为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灭菌锅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YXQ-LS-50SII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旋转蒸发仪(R-210)为瑞士步祺产品。紫外光谱用Shimadzu 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薄层制备层析(PTLC)用Merck公司的铝箔硅胶板,薄板(TLC)检测用254nm和365nm的紫外灯;显色剂用碘蒸气、10%硫酸-乙醇以及磷钼酸溶液。乙酸乙酯、乙醇、甲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1.2药材:
隔山消,购自大理集盛大药房。经大理学院药学与化学学院马晓匡教授鉴定为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nuth的干燥根。
1.3紫地榆乙醇浸膏的制备:
取隔山消药材(紫地榆的干燥根)5公斤,加75%乙醇10000毫升浸泡,加温至80℃提取,提取3次,每次本别为:2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紫地榆乙醇浸膏1.85公斤(样品编号:乙醇浸膏A)。
1.4紫地榆乙酸乙酯浸膏的制备:
取500克乙醇浸膏A,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少量多次萃取,共3次,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得乙酸乙酯浸膏85克。
1.5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将紫地榆乙酸乙酯浸膏40克溶于300毫升蒸馏水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用60克大孔吸附树脂D101吸附拌样,上柱,先用水洗脱至无色。续用50%乙醇-水溶液洗脱至无色,取洗脱液10毫升减压浓缩至干,真空干燥,即得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样品编号:50%EtOH部位)。
实施例2: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90%EtOH部位)的制备
2.1仪器与试剂:同实施例1。
2.2药材:同实施例1。
2.3紫地榆乙醇浸膏的制备:
取隔山消药材(紫地榆的干燥根)5公斤,加85%乙醇10000毫升浸泡,加温至85℃提取,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紫地榆乙醇浸膏2.03公斤(样品编号:乙醇浸膏B)。
2.4紫地榆乙酸乙酯浸膏的制备:
取500克乙醇浸膏B,以乙酸乙酯为溶剂少量多次萃取,共3次,合并萃取液并减压浓缩得乙酸乙酯浸膏88克。
2.5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将紫地榆乙酸乙酯浸膏40克溶于300毫升蒸馏水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用60克大孔吸附树脂D101吸附拌样,上柱,先用水洗脱至无色。续用90%乙醇-水溶液洗脱至无色,取洗脱液10毫升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冷冻干燥,即得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样品编号:90%EtOH部位)。
实施例3:以试管法测试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各抗生素对MRSA的抑菌作用
3.1耐药菌株的筛选: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判定:先用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细菌,获得纯培养后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然后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的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判定标准(NCCLS标准,2004),应用微量肉汤法,用苯唑西林测定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值,判定结果苯唑西林MIC≥0.4微克/毫升,定为MRSA菌株。
3.2试剂与测试药物:
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MH琼脂)(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70731)、细菌干粉培养基(MH肉汤)(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70905)、沙氏琼脂培养基(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批号20091105)、液体沙氏培养基(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0905);青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钠,批号:A100400714,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氨苄西林-舒巴坦(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批号:100301029,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红霉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批号:B1001173,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苯唑西林(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批号:100312023,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批号:1002030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批号:0911242,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例1、2中制备得到的乙醇浸膏A、乙醇浸膏B、乙酸乙酯浸膏、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90%EtOH部位)。
3.3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取灭菌小试管15支为一组。其中每组第13、14、15管分别标上“肉汤对照”、“检测菌对照”、“溶剂对照”。每支试管分别加入MH肉汤2毫升。配制测试药物浓度为100毫克/毫升。用吸管吸取药液2毫升放入第1管内,混匀后吸取2毫升放入第2管,同样混匀后吸出2毫升放入第3管。依此法逐管进行稀释至第12管。各管药物浓度分别为50、25、12.5、6.25、3.125、1.56、0.78、0.39、0.20、0.10、0.05毫克/毫升,除“肉汤对照”管外其余各管均加入菌液0.1毫升,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取出,观察生长情况。在对照管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以肉眼未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测试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中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
3.4实验结果:
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等样品单独应用时对MRSA的MIC结果见表。该试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质控菌,各抗生素对其的MIC值均符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在质控允许的范围内。
表1.紫地榆各提取物与各抗生素单独使用时抗MRSA的MIC值(抗生素:微克/毫升;紫地榆各部位提取物:毫克/毫升)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081
3.5结果说明:
该实施例结果说明: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比较理想的抑菌效果(MIC值小于0.5~16微克/毫升),然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它们都有很强的耐药性(各抗生素对MRSA的MIC值为对非耐药菌株的数倍到百余倍)。紫地榆制备的各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对MRSA的抑制作用优于粗提物(乙醇浸膏A、乙醇浸膏B)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紫地榆作为强效抗菌药物还有一个特点,即不论是紫地榆粗提物(乙醇浸膏)还是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MRSA具有相同的MIC值。此结果验证了中草药特殊的多作用机制,及其抑菌作用成分较多,可作用于细菌的不同部位和繁殖的不同阶段,并对细菌的多个代谢环节作用,使得细菌对其不易形成耐药性。
实施例4:以试管法测试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各抗生素联用对MRSA的抑菌作用
4.1耐药菌株的筛选:同实施例3。
4.2试剂与测试药物:同实施例3。
4.3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同实施例3。
4.4以试管法进行联合药敏实验:
先测定紫地榆各提取物(粗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经大孔树脂精制之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各种抗生素单独应用对受试菌的MIC值。然后将紫地榆各提取物与各抗生素混合,使最终每一管测试药物中含一种紫地榆制备得到的样品与一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其含量为组成为2MIC紫地榆:1MIC抗生素),再按照前述3.3试管稀释法操作,测定其抗耐药菌株MRSA的MIC值。
4.5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紫地榆各提取物与各抗生素联用之抗MRSA的MIC值(微克/毫升)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091
*说明:“+0”是指各抗生素单独使用;“+1”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乙醇浸膏A”联用;“+2”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乙醇浸膏B”联用;“+3”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乙酸乙酯浸膏”联用;“+4”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经大孔树脂精制的“50%EtOH部位”联用;“+5”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经大孔树脂精制的“90%EtOH部位”联用。
从表2结果可知:经大孔树脂精制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与90%EtOH部位)分别与青霉素、庆大霉素氨、氨苄西林-舒巴坦联合应用后,可使它们的MIC值都降低为16微克/毫升;50%EtOH部位与90%EtOH部位分别与红霉素联合应用后,对MRSA菌株的MIC值从大于256微克/毫升降低为128微克/毫升,当它们与苯唑西林联用时,则使其MIC值从128微克/毫升降为32微克/毫升。
4.6结果说明:
该实施例结果说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与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联用时,能有效降低原抗生素对MRSA的MIC值。实验结果提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对于常用抗生素抗耐药菌株有增效作用;而紫地榆粗提物(乙醇浸膏A和乙醇浸膏B)及紫地榆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虽然不易造成葡萄球菌属的耐药性,然而其对于常用抗生素针对耐药菌株无增效作用。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得知: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与常用抗生素联用治疗耐药菌株感染疾病的药物之巨大潜力。
实施例5:以试管法测试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各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
5.1耐药菌株的筛选: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的判定:用NCCLS标准(2004年)推荐的表型确证试验(phenotypic confirmatory test)检测ESBLs。
5.2试剂与测试药物:
同实施例3。
5.3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MIC测定方法同实施例3,实验中应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质控菌株。
5.4实验结果:
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紫地榆各提取物单独应用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结果见表3。该试验中以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为质控菌,各抗生素对其的MIC值均符合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在质控允许的范围内。
表3.紫地榆各提取物与各抗生素单独使用时抗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抗生素:微克/毫升;紫地榆各部位提取物:毫克/毫升)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11
5.5结果说明:
该实施例结果说明:常用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等对大肠埃希菌都有比较理想的抑菌效果(MIC值小于8~32微克/毫升),然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它们都有较强的耐药性(各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对非耐药菌株的数倍)。紫地榆制备得到的各样品对大肠埃希菌显示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粗提物(乙醇浸膏A、乙醇浸膏B)和乙酸乙酯部位。紫地榆作为强效抗菌药物还有一个特点,即不论是粗提物还是有效部位提取物,其对于大肠埃希菌及其耐药菌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相同(或近似)的MIC值。此结果验证了中草药特殊的多作用机制,及其抑菌作用成分较多,可作用于细菌的不同部位和繁殖的不同阶段,并对细菌的多个代谢环节作用,使得细菌对其不易形成耐药性。
实施例6:以试管法测试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各抗生素联用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
6.1耐药菌株的筛选:同实施例5。
6.2试剂与测试药物:同实施例5。
6.3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同实施例5。
6.4以试管法进行联合药敏实验:同实施例4。
6.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经大孔树脂精制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与90%EtOH部位)与庆大霉素联用,可使抗生素的MIC值从128微克/毫升降为32~64微克/毫升;与氨苄西林-舒巴坦联用,则使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株的MIC值降低为8~16微克/毫升;其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能将其MIC值降低为4~8微克/毫升。
表4.紫地榆各提取物与各抗生素联用之抗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微克/毫升)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21
*说明:“+0”是指各抗生素单独使用;“+1”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乙醇浸膏A”联用;“+2”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乙醇浸膏B”联用;“+3”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乙酸乙酯浸膏”联用;“+4”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经大孔树脂精制的“50%EtOH部位”联用;“+5”指各抗生素与紫地榆经大孔树脂精制的“90%EtOH部位”联用。
6.6结果说明:
该实施例结果说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与常用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等联用时,能有效降低原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实验结果提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对于常用抗生素抗耐药菌株有增效作用;而紫地榆粗提物(乙醇浸膏A和乙醇浸膏B)及紫地榆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虽然不易造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然而其对于常用抗生素针对耐药菌株无增效作用。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得知: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与常用抗生素联用治疗耐药菌株感染疾病的药物之巨大潜力。
实施例7:以棋盘法测试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各抗生素联用对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
7.1耐药菌株的筛选:同实施例3、5。
7.2试剂与测试药物:同实施例1-6。
7.3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同实施例1-6。
7.4以棋盘法进行联合药敏实验:
根据下表,按不同配比测试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和抗生素联用的抑菌效果,并记录单独应用时及两药联合应用时药物各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记为A(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单独应用时的MIC值)、B(抗生素单独应用的MIC值)、MICA(两药联合应用时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的MIC值)、MICB(两药联合应用时抗生素的MIC值),以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其中,FIC=MICA/A+MICB/B;判断标准为FIC≤0.5,两药为协同作用、FIC=0.5~1为相加作用、1<FIC<2,两药为无关作用、FIC≥2.0为拮抗作用。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31
说明:上标a代表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上标b代表抗生素;0代表MH肉汤
7.5实验结果:
根据实施例3的结果可知: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单独应用时对MRSA的MIC值为0.2毫克/毫升(50%EtOH部位)、0.39毫克/毫升(90%EtOH部位),青霉素单独应用时对MRSA的MIC值为64微克/毫升。根据表5和表6可知:当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青霉素两药联合应用时,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浓度为原来MIC的1/8时,可使青霉素对MRSA的MIC值降为原来的1/4,FIC指数为0.375,因此,二者为协同作用。根据实施例5的结果可知: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单独应用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3.13毫克/毫升(50%EtOH部位)、1.56毫克/毫升(90%EtOH部位),左氧氟沙星单独应用时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为16微克/毫升。根据表7结果,50%EtOH部位与左氧氟沙星两药联合应用时,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浓度为原来MIC的1/2时,可使左氧氟沙星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降为原来的1/2,FIC指数为1,二者为相加作用。表8结果则显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90%EtOH部位)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时,前者浓度为原来MIC的1/2时,可使左氧氟沙星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值降为原来的1/4,FIC指数为0.75,显示二者为相加作用。
表5.以棋盘法测试青霉素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联用对MRSA的抑菌作用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32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41
说明:“a”表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b”表示青霉素;“+”表示有细菌生长;“-”表示细菌生长被抑制。
表6.以棋盘法测试青霉素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90%EtOH部位)联用对MRSA的抑菌作用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42
说明:“a”表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90%EtOH部位);“b”表示青霉素;“+”表示有细菌生长;“-”表示细菌生长被抑制。
表7.以棋盘法测试左氧氟沙星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联用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43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51
说明:“a”表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b”表示左氧氟沙星;“+”表示有细菌生长;“-”表示细菌生长被抑制。
表8.以棋盘法测试左氧氟沙星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90%EtOH部位)联用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
Figure BDA00001719193400152
说明:“a”表示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90%EtOH部位);“b”表示左氧氟沙星;“+”表示有细菌生长;“-”表示细菌生长被抑制。
7.6结果说明:
该实施例结果说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和90%EtOH部位)与青霉素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即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对青霉素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MRSA具有增效作用。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时具有相加作用,即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对左氧氟沙星抗产ESBLs菌株也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与常用抗生素联用治疗耐药菌株感染疾病的药物之巨大潜力。
实施例8:以细菌耐药性诱导实验测试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对细菌产生耐药菌株的作用
8.1试剂与测试药物:
Mueller-Hinton琼脂培养基(MH琼脂)(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70731)、细菌干粉培养基(MH肉汤;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70905)、沙氏琼脂培养基(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批号20091105)、液体沙氏培养基(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090905);实施例1、2中制备得到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90%EtOH部位)。
8.2细菌耐药性诱导实验: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接种在2毫升MH肉汤中培养18小时,稀释至105CFU/毫升后,取稀释液20微升接分别种入含有一系列不同浓度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以最低抑菌浓度作为该提取物的1个抗菌单位(U)。然后在培养基含提取物1/2U的条件下,连续转种4代(每24小时转1代)。经过4代培育后,第5代即同时转种于含药物1、2、4、8和16U的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不含药物的培养基中传代的细菌作为对照。菌落在含药物愈高的培养基中形成即表示愈易形成耐药性。
8.3实验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经过4代培育后,第5代即同时转种于含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50%EtOH部位、90%EtOH部位)1、2、4、8和16U的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结果仅见含1U的50%EtOH部位和含1U的90%EtOH部位的培养基上长菌,其余均未见长菌。结果表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不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8.4结果说明:
该实施例结果说明: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不易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其与常用抗生素联用,能够增强抗生素对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从而控制或治愈耐药菌株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经大孔树脂精制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有望进一步开发成为与常用抗生素联用治疗耐药菌或超级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
在上述说明书阐述本发明时,同时提供了实施例的目的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本发明的意义。在进入本发明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范围内时,本发明的实际应用包括所有一般变化、配合,或改进。

Claims (7)

1.一种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由下列方法制备得到:
a)用70%-90%乙醇溶剂回流提取经粉碎的紫地榆3次,每次提取0.5-4小时,温度60-90℃;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乙醇浸膏,其中紫地榆是指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nuth的任一部位或全草;
b)将步骤a得到的乙醇浸膏经乙酸乙酯萃取并减压浓缩得乙酸乙酯浸膏;
c)将步骤b得到的乙酸乙酯浸膏溶于蒸馏水中超声使其充分溶解,经大孔吸附树脂材料柱层析,水洗,然后用20%-95%的乙醇-水洗脱,其中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为D101;
d)将步骤c得到的洗脱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干燥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为:紫地榆是指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nuth的干燥根;步骤d中干燥是指真空减压干燥或冷冻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为:减压浓缩时的温度不超过100℃;步骤a)中3次回流提取的时间分别为1-2小时;温度为75-85℃;步骤c中的洗脱溶剂是指50%-60%的乙醇-水。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用于制备治疗耐药菌株感染疾病的药物用途。
5.一种对耐药菌株具抑菌、杀菌功能的药物组合物,其为治疗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的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抗生素和可药用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为:所述抗生素是指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或氨苄西林-舒巴坦。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药物组合物,其药物剂型是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注射剂、滴丸、气雾剂、透皮贴剂、栓剂、外用搽剂或软膏剂。
CN201210179223XA 2012-06-02 2012-06-02 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Pending CN102670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9223XA CN102670674A (zh) 2012-06-02 2012-06-02 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9223XA CN102670674A (zh) 2012-06-02 2012-06-02 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0674A true CN102670674A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03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9223XA Pending CN102670674A (zh) 2012-06-02 2012-06-02 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067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4706A (zh) * 2014-12-29 2015-03-25 北京一轻研究院 一种用于延缓皮肤衰老的地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4920A (zh) * 2018-07-03 2020-01-10 上海海洋大学 抗水产致病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9277A (zh) * 2020-04-07 2020-06-12 云南农业大学 从紫地榆中提取并分离异柯里垃京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052A (zh) * 2003-02-12 2003-08-06 复旦大学 老鹳草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N101632693A (zh) * 2009-06-16 2010-01-27 阳瑞鸿 紫地榆膜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4052A (zh) * 2003-02-12 2003-08-06 复旦大学 老鹳草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CN101632693A (zh) * 2009-06-16 2010-01-27 阳瑞鸿 紫地榆膜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成药》 20110630 洪小凤等 隔山消不同极性提取物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全文 1-7 第33卷, 第06期 *
杨国红等: "紫地榆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艾滋病病毒活性", 《中草药》 *
洪小凤等: "隔山消不同极性提取物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中成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4706A (zh) * 2014-12-29 2015-03-25 北京一轻研究院 一种用于延缓皮肤衰老的地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4920A (zh) * 2018-07-03 2020-01-10 上海海洋大学 抗水产致病性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9277A (zh) * 2020-04-07 2020-06-12 云南农业大学 从紫地榆中提取并分离异柯里垃京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keke et al. Evaluation of extracts of the root of Landolphia owerrience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kharaiyi et al. Antibacterial, phytochemic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leaf extracts of Gliricidia sepium and Spathodea campanulata
WO2022022020A1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32609A (zh) 包含金银花提取物与抗生素的药物组合物、药物试剂盒及金银花提取物的制药用途
Li et al. A new source of diterpene lactones from 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Two endophytic fungi of Colletotrichum sp. with antibacteri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Salido et al. Composi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in Mexican plant extracts and their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towards cancer cell lines
CN102670674A (zh) 紫地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药物用途
CN104000881A (zh) 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葎草有效部位及其应用
CN100443896C (zh) 一种治疗泌尿系疾病的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CN101579392A (zh) 一种金银花叶有效部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91364C (zh) 蒲公英中的倍半萜内酯及其抗格兰氏阳性菌的用途
Meyre-Silva et al.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analysis of Bauhinia microstachya (Raddi) Macbr.(Leguminosae)
KR0160107B1 (ko) 조각자나무로부터 추출한 생약 성분으로 된 항균제
CN100471847C (zh) 黑紫橐吾中的含氯原子艾里莫芬烷及其抗菌和细胞毒活性
Zhou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wo acylated flavonol glycosides from Camellia sinensis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effect on oral pathogens
Snigdha et al.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ethanolic extract of Aphanamixis polystachya (Wall.) Parker leaf
Komolaf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ome medicinal plant extracts against bacteria causing diarrhoea
CN100471851C (zh) 蒲公英中的木质素及其抗菌活性和医药用途
Viswanad et al. Antimicrobial potential of herbal medicines
CN104306492A (zh) 一种有抗菌及增效抗菌活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Osuagwu et al.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Phyt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elected Medicinal Plants Against Salmonella Typhi, Salmonella Paratyphi A, B and C, Clinical Isolates in Lafia, Nigeria
CN103040897B (zh) 清开灵活性组分板蓝根提取物在制备抗多重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
CN101050177B (zh) 黑紫橐吾素a及其抑制格兰氏阳性菌的医药用途
CN103432214A (zh) 头花蓼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110673A (zh) 一种抗菌毛冬青三萜总皂苷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