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9099A -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9099A
CN102669099A CN2012101426534A CN201210142653A CN102669099A CN 102669099 A CN102669099 A CN 102669099A CN 2012101426534 A CN2012101426534 A CN 2012101426534A CN 201210142653 A CN201210142653 A CN 201210142653A CN 102669099 A CN102669099 A CN 102669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x pheromone
fall webworm
sustained release
release agen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26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曙光
陈律
钮强
周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OLUNDA HIGH-TEC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OLUNDA HIGH-TE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OLUNDA HIGH-TEC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OLUNDA HIGH-TEC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426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69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69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9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为性信息素有效成分,添加稳定剂,再加入到聚丁二烯树脂中,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加入与混合溶液等体积的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得到膏状成品。本发明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对美国白蛾具有专一、高效的引诱效果、廉价、无公害、稳定性好,不易挥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白蛾(英文名为Fall webworm),中文异名又称“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害虫,美国白蛾原产北美,广泛分布于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并从上世纪40年代末传入欧洲和亚洲。美国白蛾自1979年传入我国以来,逐步蔓延到河北、天津、山东、陕西和北京等地。它是一种危害极大地食叶性害虫,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其危害特点:一是食性杂,可危害包括林木、果树、农作物、花卉等在内的300多种植物;二是繁殖能力极强,一年繁殖三代,一只雌性白蛾平均繁殖后代3000万只,最多可达2亿只以上;三是传播途径广,一年四季均可随各种货物、运输工具等做远距离传播;四是危害严重,爆发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吃光所有绿色植物叶片。它既是林业害虫、又是农业害虫。通常防治美国白蛾采用人工或飞播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范围广,但由于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多,世代重叠,单次化学防治很难持久控制美国白蛾的种群;防治美国白蛾也可利用天敌如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但由于周氏啮小蜂繁殖速度慢,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目前物理诱杀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常用的是诱虫灭虫灯、诱捕器等,其中利用性信息素来诱杀美国白蛾是最为高效的方法,但其缺点是性信息素易挥发,无法持久诱虫。
自1989年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组分全部被鉴定出来之后(A. S. Hill, B. G. Kovalev, L. N. Nikolaeva和W. L. Reolofs, J.Chem, Ecol., 1982, 8, 383; M. Toth, H. R. Buser, A. Pena, H. Arn, K. Mori, TerahedronLett., 1989,30, 3405.),针对美国白蛾的性诱剂就被开发出来,性诱剂是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信息素,吸引田间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成分为长碳链的烯、烯醛等,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因此,解决性诱剂在野外缓释问题是提高性诱剂使用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在野外易挥发、持效性差的缺点,从而提供一种高效、廉价、无公害、稳定性好,不易挥发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a)以(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为性信息素有效成分,三者按照8:1-1.1:1-1.1的比例(重量比)溶解在正己烷中;
b)向步骤a)制得的溶液中添加稳定剂,稳定剂优选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如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UV -770)、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 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7)等,用量为性信息素有效成份重量的12.5-25 %;
c)将步骤b)制成的溶液加入到聚丁二烯树脂中,两者的重量比为1:5-50,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再加入与混合溶液等体积的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得到膏状成品。该方法所述的加入异氰酸酯后,在温度为45-55℃、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继续搅拌100-120分钟,得到膏状的成品。
上述聚丁二烯树脂使用前可先在15-6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搅拌至均匀(约60-70分钟),聚丁二烯树脂分子量优选为2000-3000。本发明方法所述的异氰酸酯优选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稳定剂用量优选为性信息素有效成份重量的 12.5-20%。正己烷用量与性信息素有效成分重量比优选为1:0.5-1。
步骤a)所述的(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三者的重量比例优选为8:1:1。
步骤c)所述的步骤b)制成的溶液与聚丁二烯树脂混合的重量比优选为1:5-30,最优选1:5-25。
本发明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用锡箔纸包装,在温度为-18℃的条件下储藏,有效期2年时间内,其性信息素有效成分含量分解率低于3%。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美国白蛾性信息素不稳定、易挥发的难题,大大延长了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使用时间,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该剂显著延长了在野外的使用时间,因此减少了更换诱芯的数量和工作量,减少了美国白蛾的防治成本。美国白蛾性信息素为天然化合物,对美国白蛾具有专一的引诱效果,因此对环境、生态系统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的具体细节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总的技术方案的限定。其中,(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为性信息素有效成分,生产厂家是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1
美国白蛾性引诱缓释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10克正己烷中溶解8克(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1克(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1克(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添加稳定剂UV-770、稳定剂占性信息素有效成份含量的20 %(重量),得到溶液;将0.6KG分子量为2800的聚丁二烯树脂在温度15℃、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搅拌约60分钟;将上述溶液加入搅拌后的聚丁二烯树脂中,继续搅拌直至混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加入与混合溶液等体积的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在温度为45℃、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继续搅拌120分钟,得到膏状的美国白蛾性诱剂缓释剂,制成直径1cm条状成品。
用实施例1制成的美国白蛾性诱剂,将这种缓释剂悬挂于美国白蛾诱捕器中,在2011年8月1日起挂在田间,在野外表现出良好的诱捕效果和持效性,试验结果如表1:
表1
实施例2
美国白蛾性引诱缓释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20克正己烷中溶解16克(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2克(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2克(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添加稳定剂UV-531,稳定剂占性信息素有效成份含量的 12.5 %(重量),得到溶液;将0.27KG分子量为2000的聚丁二烯树脂在温度3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搅拌约60分钟;将上述溶液加入搅拌后的聚丁二烯树脂中,继续搅拌直至混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加入与上述混合溶液等体积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在温度为5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继续搅拌110分钟,得到膏状的美国白蛾性诱剂缓释剂,并制成面积16CM2片、厚0.5CM状成品。
用实施例2制成的美国白蛾性诱剂,将这种缓释剂悬挂于美国白蛾诱捕器中,在2011年6月10日起挂在田间,表现出良好的诱捕效果和持效性,试验结果如表2:
表2
Figure BDA0000162093792
实施例3
美国白蛾性引诱缓释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40克正己烷中溶解24克(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3克(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克(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添加稳定剂UV-327,稳定剂占性信息素有效成份含量的 25 %(重量),得到溶液;将1.2KG分子量为2900的聚丁二烯树脂在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搅拌70分钟;将上述溶液加入搅拌后的聚丁二烯树脂中,继续搅拌直至混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加入与上述混合液溶液等体积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在温度55℃、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继续搅拌100分钟,得到膏状的美国白蛾性诱剂缓释剂,并制成胶囊状成品。
用实施例3制成的美国白蛾性诱剂,将这种缓释剂悬挂于美国白蛾诱捕器中,在2011年5月1日起挂在田间,表现出良好的诱捕效果和持效性,试验结果如表3:
表3
Figure BDA0000162093793
稳定性实验:
在2011年5月10日至10月10日期间,将不同处理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置于诱捕器中,悬挂于室外,按照常规气相色谱法定期测量性信息素含量。
Figure BDA0000162093794
对比试验:
非缓释剂美国白蛾性引诱芯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以特制的天然橡胶塞为载体,将其洗净、晾干待用,在10克正己烷中溶解8克(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1克(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1克(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把上述性信息素混合液体定量注入橡胶凹处,待溶剂正己烷挥发后制成美国白蛾诱芯。
在2011年5月10日至10月10日期间,将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和非缓释剂诱芯置于诱捕器中,悬挂于室外,按照常规气相色谱法定期测量性信息素含量。
Figure BDA0000162093795

Claims (9)

1.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为性信息素有效成分,按照8:1-1.1:1-1.1的重量比例混合溶解在正己烷中;
b)、添加稳定剂,稳定剂用量为性信息素有效成份重量的 12.5-25%;
c)、将步骤b)制成的溶液加入到聚丁二烯树脂中,重量比为1:5-50,搅拌至均匀得到
混合溶液,再加入与混合溶液等体积的异氰酸酯,继续搅拌得到膏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的聚丁二烯树脂使用前先在15-60℃、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搅拌至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的加入异氰酸酯后,在45-55℃、真空度为-0.095MPa条件下继续搅拌100-12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的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述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为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或 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a)所述的(9Z,12Z,15Z)-十八碳三烯醛、(3Z,6Z,9S,10R)-9,10-环氧-3,6-二十一碳二烯和(3Z,6Z,19S,10R)-9,10-环氧-1,3,6-二十一碳三烯的重量比例为8: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c)所述的步骤b)制成的溶液与聚丁二烯树脂的重量比为1:5-3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c)所述的步骤b)制成的溶液与聚丁二烯树脂的重量比为1:5-25。
CN2012101426534A 2012-05-09 2012-05-09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669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26534A CN102669099A (zh) 2012-05-09 2012-05-09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26534A CN102669099A (zh) 2012-05-09 2012-05-09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9099A true CN102669099A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02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26534A Pending CN102669099A (zh) 2012-05-09 2012-05-09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6909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8709A (zh) * 2013-10-18 2014-01-22 南京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缓释剂
CN103828808A (zh) * 2014-03-03 2014-06-04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糊状暗黑鳃金龟性诱剂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260A (zh) * 2014-10-31 2015-03-04 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增效剂的美国白蛾性引诱剂
CN104430353A (zh) * 2013-09-25 2015-03-25 青岛罗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引诱剂
CN106035332A (zh) * 2016-06-13 2016-10-26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茶尺蠖性信息素及其制备方法和诱芯
CN110178604A (zh) * 2019-06-10 2019-08-30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增强对美国白蛾虫诱捕效果的方法
CN115443995A (zh) * 2022-09-15 2022-12-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美国白蛾的迷向剂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200A (zh) * 2007-11-16 2009-05-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一种美国白蛾性引诱剂、其用途、诱芯以及制备方法
CN101703043A (zh) * 2009-11-10 2010-05-12 杜进平 一种果实蝇性引诱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CN101940208A (zh) * 2009-07-09 2011-01-12 慈溪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一种引诱斜纹夜蛾的性信息素组合物及其诱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200A (zh) * 2007-11-16 2009-05-2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一种美国白蛾性引诱剂、其用途、诱芯以及制备方法
CN101940208A (zh) * 2009-07-09 2011-01-12 慈溪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一种引诱斜纹夜蛾的性信息素组合物及其诱芯
CN101703043A (zh) * 2009-11-10 2010-05-12 杜进平 一种果实蝇性引诱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石化总公司生产部: "《合成树脂服务指南》", 31 December 1997, 中国石化出版社, article "常见光稳定剂", pages: 241-243 *
高素莲等: "《精细品化学》", 31 December 2000, 安徽大学出版社, article "光稳定剂", pages: 347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0353A (zh) * 2013-09-25 2015-03-25 青岛罗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引诱剂
CN103518709A (zh) * 2013-10-18 2014-01-22 南京中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缓释剂
CN103828808A (zh) * 2014-03-03 2014-06-04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糊状暗黑鳃金龟性诱剂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8808B (zh) * 2014-03-03 2016-05-25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一种糊状暗黑鳃金龟性诱剂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260A (zh) * 2014-10-31 2015-03-04 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增效剂的美国白蛾性引诱剂
CN106035332A (zh) * 2016-06-13 2016-10-26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茶尺蠖性信息素及其制备方法和诱芯
CN106035332B (zh) * 2016-06-13 2018-08-07 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茶尺蠖性信息素及其制备方法和诱芯
CN110178604A (zh) * 2019-06-10 2019-08-30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增强对美国白蛾虫诱捕效果的方法
CN115443995A (zh) * 2022-09-15 2022-12-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美国白蛾的迷向剂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9099A (zh) 一种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CN111406744B (zh) 一种灰茶尺蠖和茶毛虫通用型性信息素组合物、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74486B (zh) 含多杀菌素和醚菊酯的杀虫剂组合物
CN110973154A (zh) 含甲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复合杀虫杀螨纳米水剂及其用途
CN111436431A (zh) 一种草地贪夜蛾性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22010B (zh)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联苯肼酯的增效杀螨组合物
CN108124866B (zh) 葡萄花翅小卷蛾性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33509A (zh) 一种农用杀虫剂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及制备方法
CN108812663B (zh) 2-壬酮作为二化螟雌虫驱避剂组分的用途及驱避剂
CN104381260B (zh) 一种包含增效剂的美国白蛾性引诱剂
CN108041034B (zh) 一种茶棍蓟马雌虫聚集信息素引诱剂及其该引诱剂的诱芯制备方法
CN102273390B (zh) 一种利用反性信息素干扰交配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CN105052924B (zh) 柠条尺蠖性诱剂
CN103875714A (zh) 一种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组合物及其防治水稻钻蛀性害虫的用途
CN111903676B (zh) 一种传粉昆虫的引诱剂及其提高植物结实率的方法和应用
CN107439544B (zh) 一种甘蓝夜蛾的性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255746A (zh) 一种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2647B (zh) β-月桂烯作为二化螟雌虫驱避剂组分的用途及驱避剂
CN103081929A (zh) 一种防虫促长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1078B (zh) 乙螨唑和丙溴磷的农药组合物
CN105454276A (zh) 一种暗黑鳃金龟性诱剂微胶囊悬浮剂及制备方法
CN107593779A (zh) 一种有机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3811A (zh) 一种绿色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3670A (zh) 一种含双丙环虫酯、溴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6106436B (zh) 一种防治蔬菜害虫甜菜夜蛾的农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