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5493B - 衣架 - Google Patents

衣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5493B
CN102665493B CN200980162479.6A CN200980162479A CN102665493B CN 102665493 B CN102665493 B CN 102665493B CN 200980162479 A CN200980162479 A CN 200980162479A CN 102665493 B CN102665493 B CN 1026654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piece
main body
clothes hanger
recess
clot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24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5493A (zh
Inventor
中村直树
合田胜司
岩渕隆幸
仁藤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st Retai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st Retai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st Retai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st Retail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65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5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5/00Household implement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wearing apparel; Dress, hat or umbrella holders
    • A47G25/14Clothing hangers, e.g. suit hangers
    • A47G25/48Hangers with clamps or the like, e.g. for trousers or skirt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衣架,使衣服难以脱落且能够将衣服容易地摘下。衣架(1)具有:主体(10);配置在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11)上侧的挂钩(20);从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13),以与主体(10)相对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夹持片(30);和从主体(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14),以与主体(10)相对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夹持片(40),第一夹持片(30)以及第二夹持片(40)的延伸方向均是从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14)向着一端部(13)的方向。

Description

衣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架。
背景技术
在销售店陈列衣服或在家庭中收纳衣物的情况下等使用衣架,为配合衣服而提出了各种形状的衣架。
在此,作为适用于对女式背心等的带有肩带的衣服或无袖装(non sleeve)等的无袖的衣服等进行悬挂的衣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衣架,在衣架的双肩部分别设有向下方弯曲的凹部,且将女士背心等的肩带卡定在该凹部中。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衣架,在衣架主体的两侧上部以左右对称的方式设有外侧为自由端的夹持片,且将胸罩等的吊带钩挂在该夹持片与主体两侧的上部之间。
专利文献1:日本注册实用新型第31261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3-113673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衣架为将衣服的肩带卡定在双肩部的凹部中的结构,因此具有在陈列或者收纳时等,肩带或吊带从衣架的凹部中脱离而使衣服脱落的问题。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衣架为将衣服的吊带钩挂在夹持片与主体之间的结构,因此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衣服的脱落,但是在将肩带摘下时,需要在从一方的夹持片上取下吊带后,再从另一方的夹持片上将吊带取下的这两个动作,比较麻烦。尤其在如零售店的收银台等那样的、需要将商品迅速地从衣架上摘下来的情况下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作出的,以提供一种难以使衣服脱落且能够容易地将衣服摘下的衣架为目的。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以下的方法。也就是说,本发明的衣架具有:主体;配置在所述主体的中央部上侧的挂钩;从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以与该主体相对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夹持片;和从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以与该主体相对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片的延伸方向均是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向着一端部的方向。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夹持片与第二夹持片均与主体相对地配置,因此在主体与第一夹持片以及第二夹持片之间,能够对女式背心等的肩带、内衣等的吊带或者装袖服装的肩部等设在衣服上的一对的绳状或者带状部分(以下称为“肩带等”)进行夹持,从而能够抑制在陈列或者收纳时衣服脱落的情况。另外,第一夹持片与第二夹持片的延伸方向均是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向着一端部的方向,因此在将衣服从衣架上摘下时,例如,通过用一只手拿住衣架的挂钩或者主体,同时用另一只手使衣服从另一端部向着一端部移动,而能够将肩带等从第一夹持片以及第二夹持片上同时摘下,从而,能够迅速地将衣服摘下。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为,所述第一夹持片配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部上侧,所述第二夹持片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上侧。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夹持片以及第二夹持片与挂钩相同地配置在衣架主体的上侧,因此即使衣服的肩带等从第一夹持片以及第二夹持片上脱落,至少从第二夹持片上脱落的肩带也会钩挂到挂钩上。由此,例如在商品的陈列中,即使顾客为了对商品进行品评而对悬挂在衣架上的商品进行拉拽,而使衣服的肩带等从第一夹持片以及第二夹持片上脱落,此时,只要挂钩挂在挂衣架等上,至少一方的肩带就会钩挂到挂钩上,因此能够防止衣服本身脱落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为,在所述主体的一端部上,以在所述第一夹持片的前端方向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夹持片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凹部,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上,以在所述第二夹持片的前端方向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的最下部的深度比所述第二凹部的最下部的深度大。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以向着夹持片的前端方向主体与夹持片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式构成,因此肩带等变得更加难以脱落。而且,第一凹部的最下部的深度比第二凹部的最下部的深度大,因此夹持在衣架主体的一端部以及第一夹持片之间的肩带,与夹持在衣架主体的另一端部以及第二夹持片之间的肩带相比,变得更加难以脱落。如上述那样地,从第二夹持片上脱落的肩带钩挂到挂钩上,而夹持在衣架主体的一端部以及第一夹持片之间的肩带变得难以脱落,因此能够进一步地抑制衣服的脱落。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为,在所述第一凹部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最下部的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二凹部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最下部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第二槽部配置在距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相等的距离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上分别形成第一槽部以及第二槽部,因此在将衣服挂到衣架上时,能够以第一槽以及第二槽作为参照来使肩带的位置容易地对位。另外,第一槽部以及第二槽部分别构成最下部,因此通过自重使肩带易于嵌入到第一槽以及第二槽中。而且,该第一槽与第二槽配置在距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相等的距离上,因此在使肩带配置在第一槽以及第二槽中,并由此将衣服挂到衣架上时,能使重心稳定在衣架的中央部。由此能够抑制衣架向一方倾斜,进而能够抑制衣服脱落。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为,具有:从所述主体的一端部下侧,以与该主体相对的方式向所述第一夹持片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卡定片;和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下侧,以与该主体相对的方式向所述第二夹持片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卡定片。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夹持片的下侧配置有第一卡定片,且在第二夹持片的下侧配置有第二卡定片,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卡定片以及第二卡定片,对从安装在第一夹持片以及第二夹持片上的肩带等向下方垂下的肩带等进行卡定。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肩带安装在衣架上,能够抑制肩带从衣架脱落,进而抑制衣服脱落。而且,第一卡定片与第二卡定片都向与第一夹持片以及第二夹持片相同的方向延伸,因此当将衣服从衣架上摘下时,例如,通过用一只手拿住衣架的挂钩或者主体,同时用另一只手使衣服从另一端部向着一端部移动,而能够将肩带等从第一夹持片以及第二夹持片和第一卡定片以及第二卡定片上同时摘下,从而能够迅速地将衣服摘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衣服难以脱落,且能够容易地将衣服摘下的衣架。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衣架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A)是同一实施方式的衣架的主体一端部的凹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B)是同一实施方式的衣架的主体另一端部的凹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表示将带有肩带的衣服挂在同一实施方式的衣架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衣架的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衣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为了将具有一对肩带的衣服进行悬挂所适用的衣架1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的衣架并不限于此,还能够适用在用于对除肩带以外还具有一对绳状或者带状部分的衣服进行悬挂的衣架中。此外,在各附图中,在同一部件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以下说明中,以各图的正视的左右上下来说明方向。在各图中,左右方向是与衣架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在衣架悬挂在挂衣架上等时成为水平方向的方向。另外,在各图中,上下方向是与衣架的挂钩的轴方向一致、且在衣架被悬挂时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向。
(衣架的整体结构)
首先,利用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衣架1的结构。在此,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衣架1的结构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衣架1具有主体10、挂钩20、第一夹持片30、第二夹持片40、第一卡定片50以及第二卡定片60。
主体10具有:具有向下方突设的突部11A,且位于左右方向(长度方向)中央的中央部11;从中央部11向左方延伸的带状的连设部12A;连设地配置在连设部12A的左方,且构成衣架1的一方的端部的一端部13;从中央部11向右方延伸的带状的连设部12B;和连设地配置在连设部12B的右方,且构成衣架1的另一方的端部的另一端部14。一端部13具有:从连设部12A向左方延伸的肩部130;和从肩部130向下方延伸,进而使前端部向内侧(右方)弯曲的臂部132。另一端部14具有从连设部12B向右方延伸的肩部140;和从肩部140向下方延伸,进而使前端部向内侧(左方)弯曲的臂部142。在肩部130以及肩部140的上缘上分别形成有详细结构后述的凹部134以及144。在臂部132与臂部142之间没有配置任何部件,形成有空隙15。
挂钩20以从主体10的中央部11的上缘向上方突出设置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挂钩20以使其前端相对于挂钩20的轴中心处于左侧的方式固定。此外,挂钩20的前端的朝向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朝向反方向固定,另外,还可以使挂钩20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轴支承在主体10上。
第一夹持片30配置在主体10的一端部13的肩部130的上方。更具体地,第一夹持片30从固定在肩部130的上缘右端的基端31,以与肩部130相对的方式向左方(从另一端部14向着一端部13的方向)延伸。第一夹持片30的前端32位于与肩部130的上缘左端仅离开微小的间隙a1而相对的位置上。该前端32构成自由端,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以某种程度移动。由此,当使衣服的肩带通过时,通过使前端32向上方移动而使前端32与肩部130的上缘左端之间的间隔扩大得比间隙a1宽,从而能够使具有比间隙a1大的厚度的肩带也可以穿插到内部中。此外,当使肩带通过后,前端32基于弹性力而向下方移动,上述间隙恢复为原来的间隙a1。
第二夹持片40与第一夹持片30成对,配置在主体10的另一端部14的肩部140的上方。第二夹持片40与第一夹持片30为相同的形状。更具体地,第二夹持片40从固定在肩部140的上缘右端的基端41,以与肩部140相对的方式向与第一夹持片3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向左方延伸。第二夹持片40的前端42位于与肩部140的上缘左端仅离开微小的间隙a1而相对的位置上。该前端42构成自由端,并与第一夹持片30的前端32同样地,能够使具有比间隙a1大的厚度的肩带也可以穿插。
第一卡定片50配置在主体10的一端部13的臂部132的前端部下方。更具体地,第一卡定片50从固定在臂部132的前端部的下缘右端的基端51,以与臂部132的前端部相对的方式,向与第一夹持片3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向左方延伸。第一卡定片50在从基端51向前端52延伸的途中向上方弯曲。由此,第一卡定片50与臂部132之间的间隔成为,在基端51侧宽(间隙a2)、而在前端52侧窄(间隙a1)。该前端52构成自由端,与第一夹持片30的前端32同样地,能够使具有比间隙a1大的厚度的肩带也可以穿插。
第二卡定片60与第一卡定片50成对,配置在主体10的另一端部14的臂部142的前端部下方。第二卡定片60与第一卡定片50为相同的形状。更具体地,第二卡定片60从固定在臂部142的前端部的下缘右端的基端61,以与臂部142的前端部相对的方式,向与第二夹持片4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向左方延伸。第二卡定片60在从基端61向前端62延伸的途中向上方弯曲。由此,第二卡定片60与臂部142之间的间隔成为,在基端61侧宽(间隙a2)、而在前端62侧窄(间隙a1)。该前端62构成自由端,与第二夹持片40的前端42同样地,能够使具有比间隙a1大的厚度的肩带也可以穿插。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肩部130以及肩部140的上缘上分别形成有凹部134以及144。利用图2对此进行详细地说明。在此,图2(A)是凹部13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B)是凹部14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如图2(A)、(B)所示,凹部134和凹部144的形状相互不同。如图2(A)所示,凹部134由连结在第一夹持片30的基端31上且向左肩下倾斜的倾斜部134A、连结在倾斜部134A上且向左肩上倾斜的倾斜部134B和形成在这些倾斜部134A、134B之间的槽部134C构成。槽部134C构成凹部134的最下部,距肩部130的上缘的基准位置的深度d2在凹部134中成为最大。凹部134与第一夹持片30之间的间隔在该槽部134C处成为最大,且随着趋向第一夹持片30的前端32的方向而逐渐变窄。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凹部144由连结在第二夹持片40的基端41上且向左肩下倾斜的倾斜部144A、连结在倾斜部144A上且向左肩上倾斜的倾斜部144B和形成在这些倾斜部144A、144B之间的槽部144C构成。槽部144C构成凹部144的最下部,距肩部140的上缘的基准位置的深度d1在凹部144中成为最大。凹部144与第二夹持片40之间的间隔在该槽部144C处成为最大,且随着趋向第二夹持片40的前端42的方向而逐渐变窄。此外,凹部134的槽部134C以及凹部144的槽部144C配置在距主体10的中心的距离相互相等的位置上。
第一凹部134的槽部134C的深度d2比第二槽部144的槽部144C的深度d1大。另外,第一凹部134的倾斜部134B的长度比第二凹部144的倾斜部144B的长度长。由此,穿插在第一夹持片30与凹部134之间的肩带,与穿插在第二夹持片40与凹部144之间的肩带相比,必须更向上方且移动更长的距离才能够从衣架1上脱落,因此,与穿插在第二夹持片40与凹部144之间的肩带相比,变得难以脱落。
(衣架的制造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衣架1的部件(主体10、挂钩20、第一夹持片30、第二夹持片40、第一卡定片50以及第二卡定片60)通过塑料或丙烯酸类树脂等的合成树脂,以规定的厚度(例如3~4mm)一体成型。作为构成衣架1的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木制、金属以及它们的混用(例如只有挂钩20为金属而使其他的结构为塑料等),只要能够确保强度就不进行特别地限定。
(衣架的使用方法)
下面,利用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衣架1的使用方法。在此,图3是表示将带有肩带的衣服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衣架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在将衣服100挂到衣架1上的情况下,使用者使肩带100A穿插到肩部130的凹部134与第一夹持片30之间。此时,优选的是,使用者以肩带100A与凹部134的槽部134C抵接的方式来对位,但是即使对位多少有些偏移,也会通过衣服100的自重和凹部134的倾斜部134A以及134B,而使肩带100A引导到槽部134C中。肩带100B也是同样地,使其穿插到肩部140的凹部144与第二夹持片40之间,并以肩带100B与凹部144的槽部144C抵接的方式来对位。
接着,使用者使从槽部134C垂下的肩带100A穿插到臂部132与第一卡定片50之间而卡定。此时,如图3所示,在前后共2根的肩带100A中,可以只卡定前侧的肩带100A,或者也可以将双方卡定。另外,也可以使肩带100A在臂部132与第一卡定片50之间卷绕数次。在该情况下,能够调整衣服100的悬挂长度。肩带100B也是同样,使其穿插到臂部142与第二卡定片60之间而卡定。该状态在图3中示出。
在此,凹部134的槽部134C以及凹部144的槽部144C位于距主体10的中心的距离相互相等的位置上,因此,通过将肩带100A、100B分别配置在槽部134C、槽部144C中,从而在将挂钩20悬挂在挂衣架上等的状态下,能够使施加到衣架1上的转矩在水平方向上左右取得平衡。由此,能够抑制衣架1向水平方向的左或者右的某一方倾斜,进而能够抑制衣服100的脱落。另外,通过第一卡定片50以及第二卡定片60将肩带100A以及肩带100B卡定,因此,例如即使衣架1以挂钩20为中心摆动,也能够抑制临时定位了的肩带100A、100B的位置发生错位。
另外,在使用者例如为了进行品评或者为了从柜子中取出等而用手去取悬挂有衣服100的衣架1时,即使衣架1向水平方向的某一方倾斜,衣服100也不会从衣架1上简单地脱落。
也就是说,在衣架1的一端部13倾斜而成为垂直方向的上方、而另一端部14倾斜而成为垂直方向的下方的情况下,由于肩带100A、100B分别抵接到第一夹持片30的基端31以及第二夹持片40的基端41上,所以肩带100A、100B不会从衣架1上脱落。
另外,在衣架1的一端部13倾斜而成为垂直方向的下方,而另一端部14倾斜而成为垂直方向的上方的情况下,由于肩带100A、100B钩挂到凹部134的倾斜部134B以及凹部144的倾斜部144B上,所以肩带100A、100B不会容易地脱落。另外,在该情况下,即使衣架1的倾斜进一步地变大,如上述那样地,由于穿插到第一夹持片30与第一凹部134之间的肩带,与穿插到第二夹持片40与凹部144之间的肩带相比难以脱落,所以肩带100A不会比肩带100B先脱落,另一方面,即使肩带100B先脱落,肩带100B也会钩挂在挂钩20的颈部分(与主体10的连设部分)上,因此能够防止衣服100从衣架1上脱落而掉到地板等上。
在将衣服100从衣架1上摘下时,使用者例如用右手拿住衣架1的挂钩20,同时用左手将衣服100向左方(图中箭头A方向)拉拽,而能够将肩带100A以及100B从第一夹持片30以及第二夹持片40和第一卡定片50以及第二卡定片60上同时摘下。由此,能够迅速地将衣服100摘下。鉴于在零售店的收银台等需要销售员迅速地将商品从衣架上摘下的情况,本实施方式的衣架1能够优选适用于例如作为商品陈列用的衣架。
(变形例)
以上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还能够具有图4所示的形式。在此,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的衣架2的结构的主视图。
在衣架2中,第一夹持片80不处于主体10的一端部13的肩部136上,而配置在臂部138的前端部下方,第二夹持片90不处于主体10的另一端部14的肩部146上,而配置在臂部148的前端部下方。
更具体地,第一夹持片80从固定在臂部138的前端部的下缘右端的基端81,以与臂部138的前端部相对的方式向左方(从另一端部14向着一端部13的方向)延伸。另外,第二夹持片90从固定在臂部148的前端部的下缘右端的基端91,以与臂部148的前端部相对的方式,向与第一夹持片8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向左方延伸。
第一夹持片80与第二夹持片90以对衣服的肩带等的成对的部分进行夹持的方式相互成对,但是形状相互不同。
如图4所示,第一夹持片80在从基端81到前端82之间具有:连结在基端81上且向左肩下方倾斜的倾斜部83A;连结在倾斜部83A上,且向左肩上方倾斜并连结在前端82上的倾斜部83B;和形成在这些倾斜部83A、83B之间的槽部83C。槽部83C构成第一夹持片80的最下部,使以前端82为基准位置的深度d2成为最大,且第一夹持片80与臂部138的间隔在该槽部83C处成为最大,通过倾斜部83B,随着趋向前端82,第一夹持片80与臂部138的间隔逐渐变窄。
另一方面,第二夹持片90也与第一夹持片80同样地,在从基端91到前端92之间具有倾斜部93A、93B和槽部93C,但与第一夹持片80的槽部83C的深度d2相比,第二夹持片90的槽部93C的深度d1较小。另外,第一夹持片80的倾斜部83B的长度比第二夹持片90的倾斜部93B的长度长。由此,穿插在第一夹持片80与臂部138之间的肩带,与穿插在第二夹持片90与臂部148之间的肩带相比,必须更向上方且移动更长的距离才能够从衣架2上脱落,因此与穿插在第二夹持片90与凹部148之间的肩带相比,变得难以脱落。
本变形例的衣架2使第一夹持片80以及第二夹持片90配置在主体10的臂部138以及臂部148的下方,因此摘下的肩带等不会钩挂到挂钩20上,并且只通过将穿插在第一夹持片80与臂部138之间以及第二夹持片90与臂部148之间且被夹持了的肩带等向左方拉拽拆下,就能够将衣服从衣架2上摘下。因此,能够更迅速地将衣服摘下。
附图标记说明
1衣架,2衣架,10主体,11中央部,11A突部,12A连设部,12B连设部,13一端部,130肩部,132臂部,134凹部,130A倾斜部,130B倾斜部,130C槽部,14另一端部,140肩部,142臂部,144凹部,140A倾斜部,140B倾斜部,140C槽部,15空隙,20挂钩,30第一夹持片,31基端,32前端,40第二夹持片,41基端,42前端,50第一卡定片,51基端,52前端,60第二卡定片,61基端,62前端,80第一夹持片,81基端,82前端,83A倾斜部,83B倾斜部,83C槽部,90第二夹持片,91基端,92前端,93A倾斜部,93B倾斜部,93C槽部,100衣服,100A肩带,100B肩带。

Claims (3)

1.一种衣架,其特征在于,具有:
主体;
配置在所述主体的中央部上侧的挂钩;
从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以与该主体相对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夹持片;和
从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以与该主体相对的方式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夹持片,
所述第一夹持片以及所述第二夹持片的延伸方向均是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向着一端部的方向,
所述第一夹持片配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部上侧,所述第二夹持片配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上侧,
在所述主体的一端部上,以在所述第一夹持片的前端方向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夹持片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凹部,
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上,以在所述第二夹持片的前端方向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凹部,
所述第一凹部的最下部的深度比所述第二凹部的最下部的深度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部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最下部的第一槽部,
在所述第二凹部上形成有构成所述最下部的第二槽部,
所述第一槽部与所述第二槽部配置在距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相等的距离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架,其特征在于,具有:
从所述主体的一端部下侧,以与该主体相对的方式向所述第一夹持片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一卡定片;和
从所述主体的另一端部下侧,以与该主体相对的方式向所述第二夹持片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卡定片。
CN200980162479.6A 2009-11-17 2009-11-17 衣架 Active CN1026654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06144 WO2011061780A1 (ja) 2009-11-17 2009-11-17 ハンガ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5493A CN102665493A (zh) 2012-09-12
CN102665493B true CN102665493B (zh) 2014-07-30

Family

ID=4405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2479.6A Active CN102665493B (zh) 2009-11-17 2009-11-17 衣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65493B (zh)
WO (1) WO201106178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0278A (en) * 1986-12-29 1988-08-03 Henry John Louw Garment hanger
DE4014386A1 (de) * 1989-09-29 1991-04-11 Antonio Martin Martinez Aufhaenger fuer schuhe oder dgl.
US6338426B1 (en) * 2000-06-30 2002-01-15 Hidekazu Okiyama Garment hanger
CN2737266Y (zh) * 2004-10-20 2005-11-02 张坚兴 带标签扣的衣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4Y2 (zh) * 1975-12-11 1980-01-05
JPS5461591U (zh) * 1977-10-08 1979-04-28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0278A (en) * 1986-12-29 1988-08-03 Henry John Louw Garment hanger
DE4014386A1 (de) * 1989-09-29 1991-04-11 Antonio Martin Martinez Aufhaenger fuer schuhe oder dgl.
US6338426B1 (en) * 2000-06-30 2002-01-15 Hidekazu Okiyama Garment hanger
CN2737266Y (zh) * 2004-10-20 2005-11-02 张坚兴 带标签扣的衣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4-61591U 1979.04.2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5493A (zh) 2012-09-12
WO2011061780A1 (ja) 2011-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5493B (zh) 衣架
US7975885B2 (en) Garment hanger
CN205125837U (zh) 一种多功能衣架
JP2005021564A (ja) ハンガー
CN205306649U (zh) 一种多功能衣架
CN203016586U (zh) 衣架
US20180028008A1 (en) Clothes hanger
CN201452719U (zh) 峡口式衣架
CN211093238U (zh) 一种衣架
CN201948715U (zh) 一种多用衣架
CN210961373U (zh) 一种衣架
CN107468028A (zh) 一种可固定晾挂的撑肩衣架
CN210682203U (zh) 一种应用于服装流水线吊挂系统的多功能衣架
JP4537675B2 (ja) ハンガー
CN201840267U (zh) 裤挂
JP2013188448A (ja) 衣類用ハンガー
CN203646997U (zh) 多功能衣架
CN202312723U (zh) 一种晾衣架
CN202681514U (zh) 防晃防滑衣架
JP3154432U (ja) ハンガー
CN2920080Y (zh) 衣架以及做为衣架的附属组件的悬挂连结件
JP3190221U (ja) 下半身用衣料のハンガー
CN207461889U (zh) 多功能组合衣架
CN202567660U (zh) 西裤衣架
US2193739A (en) Gripper trousers and skirt hang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