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9324A -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9324A
CN102659324A CN2012101740235A CN201210174023A CN102659324A CN 102659324 A CN102659324 A CN 102659324A CN 2012101740235 A CN2012101740235 A CN 2012101740235A CN 201210174023 A CN201210174023 A CN 201210174023A CN 102659324 A CN102659324 A CN 102659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metal parts
glass component
glass
degumm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40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9324B (zh
Inventor
朱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zhou Pu 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1740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93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9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9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93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93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玻璃部件和/或金属部件的粘接面均匀涂布发泡厌氧粘合剂;S2,将所述金属部件和所述玻璃部件叠压在一起,形成粘接组合部件;S3,待S2中的所述粘接组合部件使用完毕后需要脱胶时,将其放入水中加热;S4,经S3水中加热后,所述金属部件与所述玻璃部件自动分开或所述金属部件与所述玻璃部件经施加外力后分开。由于采用单组份发泡厌氧粘合剂可在热水条件下可以实现粘接的失效,所以本发明采用水煮方式脱胶从而分离金属部件和玻璃部件,减少了环境污染,无烟尘产生,对工人身体健康有利。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同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硅晶切割领域,要采用粘合剂首先将金属晶托与玻璃板粘接固定,然后在玻璃板上面粘接上单晶或多晶硅棒,待粘合剂固化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线切割机进行切割。该切割过程是将硅棒切割成厚度为200微米左右的硅片,该硅片用于光伏发电领域。切割完成后,要将晶托与玻璃板分离,晶托循环使用。采用的分离方法为烘箱烘烤晶托,烘烤温度为200~300℃,一般需要2小时时间。目前,在金属晶托与玻璃板之间的粘接普遍采用双组份的环氧树脂粘合剂。双组份粘合剂在使用时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称量和混合。称量的误差与混合的均匀性决定着粘接强度。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带来操作误差,从而造成粘接失败。再者,双足分粘合剂的称量和混合都在增加操作工人的工作量。烘烤晶托的过程中,由于高温条件下,粘合剂会有一部分分解,产生大量的烟尘,该烟尘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玻璃部件和/或金属部件的粘接面均匀涂布发泡厌氧粘合剂;
S2,将所述金属部件和所述玻璃部件叠压在一起,形成粘接组合部件;
S3,待S2中的所述粘接组合部件使用完毕后需要脱胶时,将其放入水中加热;
S4,经S3水中加热后,所述金属部件与所述玻璃部件自动分开或所述金属部件与所述玻璃部件经施加外力后分开。
优选的,在S1前还有以下步骤:
S0,使用清洁溶剂对所述玻璃部件的粘接面和所述金属部件的粘接面进行清洁并干燥。
优选的,在S1前还有以下步骤:
在所述玻璃部件的粘接面涂刷促进底剂并干燥或将所述促进底剂放入S0中的清洁溶剂中使清洁和涂刷底剂同时完成。
优选的,所述清洁溶剂为无水乙醇或丙酮。
优选的,S2具体为:
将所述金属部件按压于所述玻璃部件的粘接面的指定位置上或将所述玻璃部件按压于所述金属部件的粘接面的指定位置上,在所述金属部件上或在所述玻璃部件上施加负载10至20分钟。
优选的,S2具体为:
将所述玻璃部件按压于所述金属部件的粘接面的指定位置上或将所述金属部件按压于所述玻璃部件的粘接面的指定位置,在所述玻璃部件上或在所述金属部件上施加负载15分钟。
优选的,S3具体为:
待S2中的所述粘接组合部件使用完毕后,需要脱胶时,将其放入水中,加热至100摄氏度,水煮15至30分钟;
将所述粘接组合部件直接放入温度大于90摄氏度的热水中,水煮15至30分钟。
优选的,S3具体为:
待S2中的所述粘接组合部件使用完毕后,需要脱胶时,将其放入水中,加热至100摄氏度,水煮20分钟;
将所述粘接组合部件直接放入温度大于90摄氏度的热水中,水煮20分钟。
优选的,所述金属部件是金属晶托,所述玻璃部件是玻璃板。
优选的,所述发泡厌氧粘合剂是单组分的发泡温度在65-90摄氏度的发泡厌氧粘合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单组份发泡厌氧粘合剂来替代现在广泛应用的双组份环氧树脂粘合剂。单组份粘合剂不需要称量和混合过程,直接在粘接面涂胶即可,节省了工作量,并消除了称量混合误差。
2.由于采用单组份发泡厌氧粘合剂可在热水条件下可以实现粘接的失效,所以本发明采用水煮方式脱胶从而分离金属晶托和玻璃板,减少了环境污染,无烟尘产生,对工人身体健康有利。
3.本发明不仅适用于金属晶托与玻璃板的粘接与脱胶,同时还适用于类似场合的其它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与脱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在粘接前,首先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等低沸点溶剂对玻璃板和金属晶托表面进行清洁并干燥。清洁完成后,一般可在玻璃板上涂刷(或不涂刷)促进底剂。如果需要涂刷底剂,则需要再次对玻璃板进行干燥。
前步工序完成后,将发泡厌氧粘合剂均匀涂布于金属晶托的粘接表面,而后压上玻璃板,约15分钟后,玻璃板便定位在晶托上面。如有必要,按压过程中在玻璃板上面加上一定量的负载,可使得胶层更薄。初步固化后,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如,可进行硅块粘接),待所述粘合剂固化完成后可在线切割机上进行切割硅块,切割完成后,取下硅片。将粘接有玻璃板的金属晶托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热水槽中,将水加热到100℃,进行水煮操作,由于所述粘合剂在受热时内含的发泡剂产生气体并发生膨胀,所述粘合剂受热和微球膨胀力都使得粘接强度变低,同时膨胀也使得粘接层变厚,使得水更容易侵入粘接层,20分钟后,金属晶托与玻璃板自动分开。
实施例2
在粘接前,首先在无水乙醇或丙酮等低沸点溶剂中加入促进底剂,形成混合溶剂,用所述混合溶剂对玻璃板和金属晶托表面进行清洁并干燥。以便清洁玻璃板和涂刷底剂同时完成。
前步工序完成后,将发泡厌氧粘合剂均匀涂布于玻璃板的粘接面,而后压上金属晶托,约15分钟后,金属晶托便定位在玻璃板上面。如有必要,按压过程中在金属晶托上面加上一定量的负载,可使得胶层更薄。初步固化后,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如,可进行硅块粘接),待所述粘合剂固化完成后可在线切割机上进行切割硅块,切割完成后,取下硅片。将粘接有玻璃板的金属晶托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热水槽中,将水加热到100℃,进行水煮操作,由于所述粘合剂在受热时内含的发泡剂产生气体并发生膨胀,所述粘合剂受热和微球膨胀力都使得粘接强度变低,同时膨胀也使得粘接层变厚,使得水更容易侵入粘接层,15分钟后,用金属刀片轻轻撬动玻璃板,金属晶托与玻璃板分开。
实施例3
在粘接前,首先用无水乙醇或丙酮等低沸点溶剂对玻璃板和金属晶托表面进行清洁并干燥。清洁完成后,一般可在玻璃板上涂刷(或不涂刷)促进底剂。如果需要涂刷底剂,则需要再次对玻璃板进行干燥。
前步工序完成后,将发泡厌氧粘合剂均匀涂布于金属晶托的粘接表面和所述玻璃板的粘接表面,而后所述玻璃板按压在所述金属晶托上,约15分钟后,所述玻璃板便定位在金属晶托上。如有必要,按压过程中在所述玻璃板上面加上一定量的负载,可使得胶层更薄。初步固化后,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如,可进行硅块粘接),待所述粘合剂固化完成后可在线切割机上进行切割硅块,切割完成后,取下硅片。将粘接有玻璃板的金属晶托放入预先准备好的热水槽中,将水加热到100℃,进行水煮操作,由于所述粘合剂在受热时内含的发泡剂产生气体并发生膨胀,所述粘合剂受热和微球膨胀力都使得粘接强度变低,同时膨胀也使得粘接层变厚,使得水更容易侵入粘接层,30分钟后,金属晶托与玻璃板自动分开。
前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发泡厌氧粘合剂为一种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厌氧粘合剂。所述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厌氧粘合剂的配方和制备方法如下:
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一
配方:
Figure BDA00001700720400051
其中发泡剂是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氧化剂是异丙苯过氧化氢,还原剂是N,N-二甲基苯胺,促进剂是糖精。
制备方法:
取配方量的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将所述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所述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均匀;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并充分混合;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N,N-二甲基苯胺、糖精和异丙苯过氧化氢,并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所述粘合剂。
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二
配方:
Figure BDA00001700720400052
其中发泡剂是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氧化剂是特丁基过氧化氢,还原剂是N,N-二甲基对甲苯胺,促进剂是三氯乙酸。
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
取配方量的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将所述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所述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并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三氯乙酸和特丁基过氧化氢,并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所述粘合剂。
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三
配方:
Figure BDA00001700720400061
其中发泡剂是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氧化剂是过氧化苯甲酰,还原剂是苯磺酰肼,促进剂是糖精。
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
取配方量的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将所述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所述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并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苯磺酰肼、糖精和过氧化苯甲酰,并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所述粘合剂。
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四
配方:
Figure BDA00001700720400071
其中发泡剂是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氧化剂是异丙苯过氧化氢,还原剂是N,N-二甲基苯胺,促进剂是糖精。
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
取配方量的环氧丙烯酸酯、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将所述环氧丙烯酸酯、所述多缩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所述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发泡温度为65-9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并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N,N-二甲基苯胺、糖精和异丙苯过氧化氢,并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所述粘合剂。
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五
配方:
Figure BDA00001700720400072
Figure BDA00001700720400081
其中发泡剂是发泡温度为70-8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氧化剂是异丙苯过氧化氢,还原剂是二甲基苯胺,促进剂是糖精。
制备方法:
取配方量的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边搅拌边加入配方量的发泡温度为70-80摄氏度的发泡微球,并充分混合;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N,N-二甲基苯胺、糖精和异丙苯过氧化氢,并在20-35摄氏度下以70-80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所述粘合剂。
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六
配方:
Figure BDA00001700720400082
其中发泡剂是发泡温度为75-85摄氏度的发泡微球,氧化剂是异丙苯过氧化氢,还原剂是二甲基苯胺,促进剂是糖精。
制备方法:
取配方量的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将所述聚氨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在25摄氏度下以75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发泡温度为75-85摄氏度的发泡微球,并在25摄氏度下以75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N,N-二甲基苯胺、糖精和异丙苯过氧化氢,并在25摄氏度下以75转/min的搅拌速度搅拌3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即制得所述粘合剂。
试验例1
本试验例用于检测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粘合剂的各种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比较例1
以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粘合剂为样品1;河北宏信塑胶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组分的环氧树脂粘合剂为样品2,比较各样品的粘结失效条件,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粘合剂优于样品2,使得可以水煮分离晶托与玻璃板,减少了传统烘烤粘合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对其他发泡厌氧粘合剂制备实施例也进行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结果相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玻璃部件和/或金属部件的粘接面均匀涂布发泡厌氧粘合剂;
S2,将所述金属部件和所述玻璃部件叠压在一起,形成粘接组合部件;
S3,待S2中的所述粘接组合部件使用完毕后需要脱胶时,将其放入水中加热;
S4,经S3水中加热后,所述金属部件与所述玻璃部件自动分开或所述金属部件与所述玻璃部件经施加外力后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前还有以下步骤:
S0,使用清洁溶剂对所述玻璃部件的粘接面和所述金属部件的粘接面进行清洁并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前还有以下步骤:
在所述玻璃部件的粘接面涂刷促进底剂并干燥或将所述促进底剂放入S0中的清洁溶剂中使清洁和涂刷底剂同时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溶剂为无水乙醇或丙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为:
将所述金属部件按压于所述玻璃部件的粘接面的指定位置上或将所述玻璃部件按压于所述金属部件的粘接面的指定位置上,在所述金属部件上或在所述玻璃部件上施加负载10至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为:
将所述玻璃部件按压于所述金属部件的粘接面的指定位置上或将所述金属部件按压于所述玻璃部件的粘接面的指定位置,在所述玻璃部件上或在所述金属部件上施加负载1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为:
待S2中的所述粘接组合部件使用完毕后,需要脱胶时,将其放入水中,加热至100摄氏度,水煮15至30分钟;
将所述粘接组合部件直接放入温度大于90摄氏度的热水中,水煮15至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为:
待S2中的所述粘接组合部件使用完毕后,需要脱胶时,将其放入水中,加热至100摄氏度,水煮20分钟;
将所述粘接组合部件直接放入温度大于90摄氏度的热水中,水煮2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部件是金属晶托,所述玻璃部件是玻璃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厌氧粘合剂是单组分的发泡温度在65-90摄氏度的发泡厌氧粘合剂。
CN201210174023.5A 2012-05-30 2012-05-30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93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4023.5A CN102659324B (zh) 2012-05-30 2012-05-30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4023.5A CN102659324B (zh) 2012-05-30 2012-05-30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9324A true CN102659324A (zh) 2012-09-12
CN102659324B CN102659324B (zh) 2014-12-24

Family

ID=4676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402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9324B (zh) 2012-05-30 2012-05-30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932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6231A (zh) * 2013-11-06 2014-02-05 无锡荣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多晶粘棒的粘接方法
CN105150397A (zh) * 2015-10-27 2015-12-16 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硅块切割崩边的玻璃及粘接工艺
CN105859159A (zh) * 2016-04-07 2016-08-17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激光将金属与玻璃结合为一体的工艺方法
CN109433799A (zh) * 2018-11-14 2019-03-08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离玻璃-金属组装件的分离剂及分离工艺
CN110632808A (zh) * 2018-06-25 2019-12-31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蓝宝石晶片与金属部件的拆解及脱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8174B2 (ja) * 1979-10-12 1984-09-14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と金属部材の接着体
DE20008095U1 (de) * 2000-05-08 2001-06-21 Bbg Braunsberger Gmbh & Co Kg Glasverbundelement, insbesondere Glasschiebedach für Kraftfahrzeuge
CN1382195A (zh) * 1999-10-21 2002-11-27 3M创新有限公司 粘合方法及装置
JP2005091595A (ja) * 2003-09-16 2005-04-07 Nikon Corp 接着剤を用いた光学基板の接合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087859A (zh) * 2004-12-15 2007-12-12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将玻璃粘合到结构体上的体系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8174B2 (ja) * 1979-10-12 1984-09-14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板ガラスと金属部材の接着体
CN1382195A (zh) * 1999-10-21 2002-11-27 3M创新有限公司 粘合方法及装置
DE20008095U1 (de) * 2000-05-08 2001-06-21 Bbg Braunsberger Gmbh & Co Kg Glasverbundelement, insbesondere Glasschiebedach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05091595A (ja) * 2003-09-16 2005-04-07 Nikon Corp 接着剤を用いた光学基板の接合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087859A (zh) * 2004-12-15 2007-12-12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将玻璃粘合到结构体上的体系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6231A (zh) * 2013-11-06 2014-02-05 无锡荣能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多晶粘棒的粘接方法
CN105150397A (zh) * 2015-10-27 2015-12-16 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硅块切割崩边的玻璃及粘接工艺
CN105859159A (zh) * 2016-04-07 2016-08-17 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激光将金属与玻璃结合为一体的工艺方法
CN110632808A (zh) * 2018-06-25 2019-12-31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蓝宝石晶片与金属部件的拆解及脱胶方法
CN110632808B (zh) * 2018-06-25 2022-03-01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蓝宝石晶片与金属部件的拆解及脱胶方法
CN109433799A (zh) * 2018-11-14 2019-03-08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离玻璃-金属组装件的分离剂及分离工艺
CN109433799B (zh) * 2018-11-14 2021-07-13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离玻璃-金属组装件的分离剂及分离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9324B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9324A (zh) 一种金属部件与玻璃部件的粘接及脱胶方法
CN103666293B (zh) 一种耐热性瞬干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81536B (zh) 一种热固型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制备方法
CN103865461A (zh) 一种胶粘剂
CN109401724A (zh) 一种太阳能封装用单组份导电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50826B (zh) 一种金属用压敏型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5933B (zh) 一种抗剥离瞬干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992B (zh) 一种包装纸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60961B (zh) 一种高强度防水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3018A (zh) 一种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90511A (zh) 一种耐高温导电胶带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622B (zh) 一种热解粘聚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7302A (zh) 一种板材用胶水的制备方法
CN103396747A (zh) 一种瓦椤纸箱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5324B (zh) 一种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剂及相应的环氧树脂涂料
CN108676523A (zh) 一种军工电子元器件用耐温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2780B (zh) 一种半导体硅片切割用粘结材料
CN106800913B (zh) 一种改性材用大豆蛋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1996A (zh) 一种用于棉纸或无纺布的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54607A (zh) 一种硅棒快速粘晶的方法
CN108624268B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制造用复合材料
CN108676532B (zh) 一种环氧树脂粘结材料
CN103360962A (zh) 一种包装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36730B1 (ko) 상온 또는 저온에서 빠른 박리 또는 리싸이클링 가능한 잉곳접착제 조성물 및 박리액
CN104140766B (zh) 一种膜状胶粘剂的生产方法及其膜状胶粘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0

Address after: 071000 Dingzhou City, Baoding Province East Pavilion Village (north sid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road)

Patentee after: Dingzhou Pu 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Dingzhou City, Baoding Province, the old town of the old chemical fertilizer factory

Patentee before: Zhu Lich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