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6907A - 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6907A
CN102656907A CN2010800578736A CN201080057873A CN102656907A CN 102656907 A CN102656907 A CN 102656907A CN 2010800578736 A CN2010800578736 A CN 2010800578736A CN 201080057873 A CN201080057873 A CN 201080057873A CN 102656907 A CN102656907 A CN 102656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r
identification code
signal
uniqueness identification
hop 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78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6907B (zh
Inventor
吴新州
J·李
A·约维契奇
S·夏克科泰
S·R·塔维伊尔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56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6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6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6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一种方法使用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一对等方来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该方法包括解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以获得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二对等方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二局部标识码;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第二对等方;以及在满足该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第二局部标识码和跳跃计数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无线通信的需求持续增长并已成为个人通信和商务通信两者的整合部分。无线通信允许用户使用无线网络和诸如膝上型设备、蜂窝设备、iPhone
Figure BPA00001564683000011
黑莓
Figure BPA00001564683000012
(BlackBerry
Figure BPA00001564683000013
)等无线设备来传送和接收来自几乎任何地方的数据。
无线保真(WiFi)描述了遵守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为无线局域网(LAN)开发的规范的无线网络。WiFi设备被证明可使用IEEE的802.11标准与其他经证明的WiFi设备互操作。这些WiFi设备允许空中接口以创建用于促成数据转送的无线网络。
一般而言,无线网络是通过移动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基站、接入点或接入路由器通信来建立的。基站是充当无线网络的集线器的无线电接收机/发射机。基站典型地包括低功率发射机和无线路由器。接入路由器可被配置成覆盖一地理范围或蜂窝小区的接入点,并且随着移动设备被操作,移动设备可能移进或移出这些地理蜂窝小区。
一些无线网络能够单纯利用对等通信来构造而无需利用基站、接入点或接入路由器。此类无线网络有时被称为WiFi网络。在一些情形中,此类网络中的通信可被限制成在落在彼此的直接无线传输射程内的移动设备之间进行交换,而在其他情形中,可以支持非毗邻移动设备之间的多跳转发。各种技术可被用来随着无线网络的拓扑改变(例如,随着移动设备加入网络、离开网络、或在网络内移动)而维持连通性和/或转发信息。一些网络还可以利用对等通信以及与基站、接入点或接入路由器的通信的组合来构造。
随着移动设备移进和移出无线网络,可基于对等方发现过程来确定与其他移动设备的较高层通信的潜在可能性。为了能进行对等方发现,与移动设备相关联的信息(例如,标识符、如何建立通信、等等)被广告或通知(例如,广播)给射程内的其他移动设备。在无线网络中,对等方节点或设备通过周期性地传送和检测携带唯一性节点标识符(ID)的对等方发现信号来发现彼此。
对等方发现操作的范围可通过增大节点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发射功率来扩大。然而,增大发射功率导致诸多缺陷,诸如电池寿命减短、用于传输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资源单元(时间和频率)的空间重用的降低、以及降敏(de-sense)概率的增大。如将预料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发射功率的增大导致节点(例如,移动设备)的电池寿命的减短。节点之间距离上的n倍的增加要求资源单元的n2倍的增加。另外,降敏概率的增大意味着希望发现远处节点的节点被近旁节点发射的高功率对等方发现信号所浸透。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认识到存在对用于扩大对等方发现操作的范围而没有前述缺陷的方法和装置的需要。
概述
公开了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一种方法使用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一对等方来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该方法包括解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以获得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二对等方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二局部标识码,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第二对等方,以及在满足该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第二局部标识码和跳跃计数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公开了另外一种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解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包括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一对等方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跳跃计数,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传送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在满足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
公开了一种使用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一对等方来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成:解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以获得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二对等方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二局部标识码,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第二对等方,以及在满足该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第二局部标识码和跳跃计数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公开了另外一种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成:解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包括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一对等方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跳跃计数,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传送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在满足该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
附图简述
本发明的特征、目标、和优点将因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节点的网络的简化框图,其中每个节点能执行多跳对等方发现以扩大对等方发现操作的范围。
图2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节点的框图,该节点具有唯一性标识符(ID)和表示该节点在其上发射自己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码元和频调的局部ID。
图3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局部ID的资源单元的表。
图4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对等方发现隙。
图5是根据各种实施例解说一种用于支持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图7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
图8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
图9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
图10是根据各种实施例解说用于支持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示例性设备组件和设备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各种实施例解说一种用于支持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图13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
图14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
图15是根据各种实施例解说用于支持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示例性设备组件和设备装置的框图。
详细描述
实现本发明的各种特征的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附图及相关联的描述被提供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引用旨在指示结合该实施例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篇在说明书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实施例”不一定全部指相同实施例。贯穿整个附图,附图标记被重用以指示所参照的要素之间的对应性。另外,每个附图标记的第一位数字指示该要素在其中第一次出现的附图。
图1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节点101、102、103和104的网络100的简化框图,其中每个节点能执行多跳对等方发现以扩大对等方发现操作的范围。网络100被配置成允许改善每个节点的电池寿命、增加用于传送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资源单元(时间和频率)的空间重用、并减小降敏概率。在各种实施例中,网络100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网络,诸如WiFi网络、无执照网络(即,工作在无执照频谱中的网络)、有执照网络(即,工作在有执照频谱中的网络)和/或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CSMA/CA)网络,并且多个节点101、102、103和104中的每个节点可以是配置成在有执照频谱和/或无执照频谱中操作的WiFi设备或节点、移动设备、对等方或无线通信设备、配置成在有执照频谱和/或无执照频谱中操作的用户或空白空间设备(WSD)。WSD可以是在开放或未使用频率中操作的移动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或其他便携设备。出于解说性目的,本公开将讨论WiFi网络;然而其他类型的许可和非许可网络也落在本发明范围之内。此外,尽管在图1中示出了4个节点101、102、103和104,网络100也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节点。出于解说性目的,节点101、102、103和104还将分别被称为节点A、节点B、节点C和节点D。
图2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节点的框图,该节点具有唯一性标识符(ID)和表示该节点在其上发射自己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码元和频调的局部ID。在一个实施例中,唯一性ID具有128比特而局部ID具有12比特。唯一性ID是节点或对等方自己的标识符(例如,电话号码、名称等),它对该节点或对等方是唯一的。唯一性ID可被指派给操作节点的用户或指派给该节点自身。在网络中没有两个节点具有相同的唯一性ID。局部ID是节点用来传送唯一性ID的资源单元(关于资源单元的更多细节参见图3)。唯一性ID是全局唯一的,而局部ID是局部唯一的。
出于解说性目的,术语“节点”或“对等方”将指代无线通信设备200。无线通信设备200被配置成在有执照频谱和/或无执照频谱中通信。无线通信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05、存储器210、显示器215、键盘220、无线发射机225、无线接收机230、第一天线235、第二天线240、和功率源245(例如,电池)。这些芯片、组件或模块可被附连或成形在印刷电路板250上。印刷电路板250可指代用于承载无线通信设备200内的信号电路和电子组件的任何电介质基板、陶瓷基板、或其他电路承载结构。
处理器205可使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处理器205可以是高级RISC机器(ARM)、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编码器、解码器、电路系统、处理器芯片、或能够处理数据的任何其他设备、及其组合。术语“电路系统”可包括处理器电路系统、存储器电路系统、RF收发机电路系统、电源电路系统、视频电路系统、音频电路系统、键盘电路系统、以及显示器电路系统。
存储器210可包括或存储各种例程和数据。术语“存储器”和“机器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DVD、无线信道、以及能够存储、包含或携带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他介质。机器可读指令可被存储在存储器210中,并可由处理器205执行以使处理器205执行如本公开中所描述的各种功能。显示器215可以是LCD、LED或等离子显示屏,并且键盘220可以是具有字母和数字的标准键盘(例如,QWERTY(全键盘)布局)。
无线发射机225被耦合至处理器205,并被用于编码和格式化数据以经由第一天线235和/或第二天线240进行发射。无线发射机225包括用于在接收自处理器205的数据和/或信号被发送至第一天线235和/或第二天线240以在信道上传输之前发送这些数据和/或信号的芯片、电路系统和/或软件。无线发射机225可使用经由第一天线235、第二天线240接收自其他信道或节点、和/或接收自处理器205的信息(例如,ID)来创建新的数据和/或信号以供传输给其他节点。
无线接收机230被耦合至处理器205,并被用于在从第一天线235和/或第二天线240接收到数据之后解码和解析数据。无线接收机230包括用于经由第一天线235和/或第二天线240从其他信道或节点接收信息(例如,ID)的芯片、电路系统和/或软件。该信息被发送至处理器205以用于解码和处理将经由第一天线235和/或第二天线240被传送至另一节点的数据和/或信号。
第一天线235可被定位在无线通信设备200的右下部分,而第二天线240可被定位在无线通信设备200的右上部分。第一天线235可以是蜂窝天线、GSM天线、CDMA天线、WCDMA天线、3G天线、4G天线、或任何其他能够使用有执照频谱来操作的天线。第二天线240可以是WiFi天线、GPS天线、或任何其他能够使用无执照频谱来操作的天线。功率源245向图2中所示的组件或模块供电。出于解说性目的,图1中所示的每个节点A、B、C和D皆可以是如图2中所示的无线通信设备200。
图3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用于局部ID的资源单元的表。典型地,表300包括用于长距离对等方发现的56,000个资源单元。每个节点可将表300中所含的信息存储在自己的存储器210中。每个资源单元包括一对索引,一个是时间(即,码元)、一个是频率(即,频调)。即,一个或多个码元和一个或多个频调被合起来编组在称为资源单元的逻辑结构中。每个节点从表300中检索资源单元以作为其局部ID来传送其唯一性ID。因此,对于节点而言存在56,000个资源单元来传送其唯一性ID。局部ID是标识节点的速记法。局部ID对于邻元(即,周围节点)而言是唯一的,但对于网络而言并不唯一。局部ID可由时间/频率栅格(即,资源单元)的位置来确定。
每一个希望参与对等方发现的节点从其存储器210中检索资源单元。出于解说性目的,资源单元被标识为301、302、303等等。节点所检索的每一个资源单元可被称为该节点的局部ID。多个节点可检索相同的资源单元,因此,节点的局部ID对于一个特定节点而言一般不是唯一的。
图4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对等方发现隙400。对等方发现隙400可包括对等方发现(PD)401、对等方服务(DS)402、时间同步(TS)403、然后又是对等方发现(PD)404。在对等方发现隙400期间,每个节点进行侦听和传送,所以每个节点知道其应该占用哪个局部ID并知道在哪里传送。因此,对于所有其他码元,该节点可检索和解码其他节点的对等方发现信息。
作为示例,节点A通过遍及无线网络100广播对等方发现信息来广告其存在。节点A想要使对等方发现信息(例如,信号)能被解码的范围最大化。一种使范围最大化的方法是大大地增加对等方发现信号的发射功率。大大增加发射功率的第一个缺陷是这对于发射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节点而言是功率效率非常低(即,电池寿命降低)。第二个缺陷是信道重用的缩放比例严重下降(即,局部ID的空间重用非常有限)。第三个缺陷是正在该码元上侦听的其他节点可能只能听到该具有增大的发射功率的节点而听不到任何其他节点。这导致降敏概率的增大。
图5是根据各种实施例解说一种用于支持网络100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500的流程图。图6、7和8分别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一、第二和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600、700和800。参照图1-8,节点A(例如,第一对等方)在其存储器210中存储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框505)。每个节点在其存储器210中存储有自己的唯一性标识码。节点A想要参与长距离对等方发现。在对等方发现隙400期间,节点A经由多个信道111和112向多个节点(例如,第二对等方节点B和第三对等方节点C)广播或传送初始对等方发现信号。节点A可使用其无线发射机225和其第二天线240来广播或传送初始对等方发现信号。
在对等方发现隙400期间,节点B和C接收并解码传送自节点A的初始对等方发现信号。一旦接收到来自节点A的初始对等方发现信号,节点B(例如,第二对等方)确认节点A想要参与长距离对等方发现并创建包括第二唯一性标识码701和第二局部标识码702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节点B从其存储器210中检索该第二唯一性标识码701和该第二局部标识码702。节点C(例如,第三节点)可以与以上关于节点B所描述的相类似的方法来创建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800。
节点B可使用信道111向节点A传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且节点C可使用信道112向节点A传送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节点B(和/或节点C)可使用其无线接收机230和其第二天线240来接收初始对等方发现信号,可使用其处理器205来解码初始对等方发现信号,并可使用其无线发射机225和其第二天线240来向节点A发射第二或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节点B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对等方发现隙400向节点A传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一般地,使用若干个对等方发现隙400来传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
节点A接收并解码来自节点B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框505和510)。节点A可能必须解码若干个对等方发现隙400以获得节点B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701和第二局部标识码702。另外,节点A接收并解码来自节点C的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800。节点A可能必须解码若干个对等方发现隙400以获得节点C的第三唯一性标识码801和第三局部标识码801。
节点A可选择节点B(或节点C)来中继其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用于长距离对等方发现(框515)。节点A可基于预定准则来选择多个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节点B和/或节点C)。该预定准则可以是下列一项或多项:(1)将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2)将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3)将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4)将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5)将被解码的跳跃计数与预定目标跳跃计数作对比,及其组合。节点A通过选取或检索节点的局部标识码(即,目标节点的局部ID)来作出选择。以下示例解说了节点A如何选择多个节点当中满足该预定准则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在第一示例中,节点A可在其存储器210中存储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该好友列表可包括对应于节点A的朋友、亲戚、同学等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节点A将节点B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该好友列表作对比,且若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在该好友列表上(即,满足预定准则),则节点B是朋友、亲戚、同学等,且节点A随后可选择节点B。
在第二示例中,所有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即,中继)的节点或对等方(例如,节点B和C)可在网站上公布它们的唯一性标识码。节点A可从网站检索此唯一性标识码列表并将该列表存储在其存储器210中。该唯一性标识码列表可被限于在节点A附近或邻域的设备群。节点A将节点B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该唯一性标识码列表作对比,且若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在该列表上(即,满足预定准则),则节点B愿意参与且节点A随后可选择节点B。
在第三示例中,节点A已经接收到来自节点B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使用其处理器205和/或无线接收机230,节点A确定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的收到功率并将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若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的收到功率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节点B近到足以作为中继节点进行参与以及满足预定准则。若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的收到功率小于预定阈值,则节点B太远而不能作为中继节点进行参与以及不满足预定准则。该预定阈值可被设在高到足以准确地接收来自节点A的信号的收到功率电平上。
在第四示例中,节点A已经接收到来自节点B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使用其处理器205和/或无线接收机230,节点A确定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的收到功率并将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700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例如,来自节点B、C和D的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例如,该阈值可被设为诸收到功率的均值或中值。因此,收到功率大于或等于该阈值的节点具有强到足以作为中继节点进行参与的信号以及满足预定准则。然而,收到功率小于该阈值的节点具有没有强到足以作为中继节点进行参与的信号以及不满足预定准则。
在第五示例中,节点A将被解码的跳跃计数与预定目标跳跃计数作对比。若被解码的跳跃计数等于该预定目标跳跃计数,则已经达到最大跳跃以及不满足预定准则。若被解码的跳跃计数不等于该预定目标跳跃计数,则节点A可传送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以及满足预定准则。
当满足该预定准则时,节点A通过将其唯一性标识码601与所选节点的局部标识码(例如,节点B的第二局部标识码702)相附连或组合来创建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600。另外,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600可包括指示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可被中继的次数的跳跃计数603。跳跃计数603可由无线网络设置。在此示例中,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600包括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第二局部标识码702和跳跃计数603。由于满足了预定准则,所以节点A将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600编码并向节点B传送经编码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600(框520)。
由于接收到经编码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600,节点B认识到自己已被选择用于长距离对等方发现。节点B将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600解码,将跳跃计数603减1,并且若跳跃计数603还未达到0则继续创建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900。若跳跃计数603已经达到0,则已经到达最后的节点或对等方(例如,节点B),以及不准许对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作进一步中继。若跳跃计数603还未达到0,则节点B需要中继节点A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和下一目标节点的局部标识码。因此,节点B以与以上关于节点A所描述的相类似的方式来选择下一对等方。
节点B接收并解码来自节点C的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800。节点B可能必须解码若干个对等方发现隙400以获得节点C的第三唯一性标识码801和第三局部标识码802。
节点B可选择节点C来中继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以用于长距离对等方发现。节点B可基于预定准则(以上讨论的)来选择多个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节点C和/或节点D)。
当满足该预定准则时,节点B通过将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与所选节点的局部标识码(例如,节点C的第三局部标识码802)相附连或组合来创建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900。另外,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900可包括跳跃计数603。在此示例中,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900包括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第三局部标识码802和跳跃计数603。由于满足了预定准则,所以节点B将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900编码并向节点C传送经编码的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900。
由于接收到经编码的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900,节点C认识到自己已被选择用于长距离对等方发现。节点C将第四对等方发现信号900解码,将跳跃计数603减1,并且若跳跃计数603还未达到0则继续创建对等方发现信号。若跳跃计数603已经达到0,则已经到达最后的节点或对等方(例如,节点C),以及不准许对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作进一步中继。若跳跃计数603还未达到0,则节点C需要中继节点A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和下一目标节点的局部标识码。因此,节点C以与以上关于节点A所描述的相类似的方式来选择下一对等方。
图10是根据各种实施例解说用于支持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示例性设备组件1000和设备装置1000的框图。设备1000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对等方102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11的模块1005、用于将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11解码以获得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二对等方102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701和第二局部标识码702的模块1010、用于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第二对等方102的模块1015、以及用于在满足该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601、第二局部标识码702和跳跃计数603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600的模块1020。
图11是根据各种实施例解说一种用于支持网络100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图12、13和14分别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第一、第二和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1300和1400。参照图1-4和图11-14,节点A(例如,第一对等方)在其存储器210中存储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1201。节点A想要参与长距离对等方发现。节点A创建包括其第一唯一性标识码1201和跳跃计数1202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在对等方发现隙400期间,节点A经由信道111和112向多个节点(例如,第二节点B和第三节点C)广播或传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节点A可使用其无线发射机225和其第二天线240来广播或传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
在对等方发现隙400期间,节点B和C接收传送自节点A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框1105)。一旦在节点B和C处接收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节点B(例如,第二对等方)将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解码以获得节点A的唯一性标识码1201和跳跃计数1202(框1110)。节点B将跳跃计数减1。节点B可使用其无线接收机230和其第二天线240来接收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并使用其处理器205来解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
节点B使用其处理器205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准则来确定是否向第三对等方(例如,节点C)转发或传送节点A的唯一性标识码1201(框1115)。该预定准则可以是下列一项或多项:(1)将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2)将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3)将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4)将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5)将被解码的跳跃计数与预定目标跳跃计数作对比,及其组合。
作为示例,节点B可确定节点A的唯一性标识码1201在节点B的好友列表上且随后节点B将要使用信道113将节点A的唯一性标识码1201转发或传送给另一对等方(例如,节点C)。在已满足预定准则时节点B传送包括第一唯一性标识码1201和跳跃计数1202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框1120)。节点B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对等方发现隙400向节点C传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一般地,使用若干个对等方发现隙400来传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节点B可使用其无线发射机225和其第二天线240来向节点C传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
在对等方发现隙400期间,节点C接收传送自节点B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一旦在节点C处接收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节点C(例如,第三对等方)将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解码以获得节点A的唯一性标识码1201和跳跃计数1202。节点C将跳跃计数减1。节点C可使用其无线接收机230和其第二天线240来接收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并使用其处理器205来解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
节点C使用其处理器205基于一个或多个预定准则来确定是否向第四对等方(例如,节点D)转发或传送节点A的唯一性标识码1201。作为示例,节点C可确定节点A的唯一性标识码1201在节点C的好友列表上且随后节点C将要使用信道114将节点A的唯一性标识码1201转发或传送给另一对等方(例如,节点D)。在已满足预定准则时节点C传送包括第一唯一性标识码1201和跳跃计数1202的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1400。节点C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对等方发现隙400向节点D传送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1400。一般地,使用若干个对等方发现隙400来传送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1400。节点C可使用其无线发射机225和其第二天线240来向节点D传送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1400。
图15是根据各种实施例解说用于支持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示例性设备组件1500和设备装置1500的框图。设备1500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对等方101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的模块1505、用于将包括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一对等方101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1201和跳跃计数1202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1200解码的模块1510、用于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向第三对等方103传送第一唯一性标识码1201的模块1515、以及用于在满足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1201和跳跃计数1202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1300的模块15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清楚地说明硬件与软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说明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算法在上面是以其功能集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强加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设计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个说明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通用处理器件、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件可以是微处理器件,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件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件、控制器件、微控制器件、或状态机。处理器件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件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件、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件、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在此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装置、方法或算法可直接以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体现。在软件中,这些方法或算法可以可用处理器件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来体现。指令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件以使得该处理器件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取和写入信息。在替换方案中,存储介质可被整合到处理器件。处理器件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件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提供前面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中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实施例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示出的实施例,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一致的最广的范围。
本发明可具体化为其他具体形式而不背离其精神或本质特征。所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应仅被理解为说明性而非限制性,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由前面的描述来指示。落在权利要求的等效方案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应被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44)

1.一种使用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一对等方来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解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以获得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二对等方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二局部标识码;
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所述第二对等方;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跳跃计数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及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对等方处解码包括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所述跳跃计数的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确定与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中所含的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对应的经解码比特是否匹配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确定与所述跳跃计数对应的经解码比特是否匹配预定目标跳跃计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解码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三对等方的第三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三局部标识码;以及
若与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中所含的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对应的经解码比特匹配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且与所述跳跃计数对应的经解码比特不匹配所述预定目标跳跃计数则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所述第三对等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三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三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及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调整所述跳跃计数;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用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编码所述跳跃计数;以及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传送基于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三局部标识码和所述跳跃计数的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
9.一种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解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包括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一对等方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跳跃计数;
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传送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将经解码的跳跃计数与预定目标跳跃计数作比较、及其组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调整所述跳跃计数;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用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编码所述跳跃计数。
12.一种使用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一对等方来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配置成:
解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以获得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二对等方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二局部标识码;
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所述第二对等方;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跳跃计数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及其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编码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在所述第二对等方处解码包括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所述跳跃计数的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确定与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中所含的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对应的经解码比特是否匹配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确定与所述跳跃计数对应的经解码比特是否匹配预定目标跳跃计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解码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三对等方的第三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三局部标识码;以及
若与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中所含的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对应的经解码比特匹配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且与所述跳跃计数对应的经解码比特不匹配所述预定目标跳跃计数则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所述第三对等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三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三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及其组合。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调整所述跳跃计数;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用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编码所述跳跃计数;以及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传送基于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三局部标识码和所述跳跃计数的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
20.一种用于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配置成:
解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包括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一对等方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跳跃计数;
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传送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所述处理器将经解码的跳跃计数与预定目标跳跃计数作比较、及其组合。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进一步配置成: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调整所述跳跃计数;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用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编码所述跳跃计数。
23.一种使用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一对等方来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解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以获得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二对等方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二局部标识码的装置;
用于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所述第二对等方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跳跃计数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及其组合。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编码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二对等方处解码包括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所述跳跃计数的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中所含的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对应的经解码比特是否匹配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确定与所述跳跃计数对应的经解码比特是否匹配预定目标跳跃计数的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解码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三对等方的第三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三局部标识码的装置;以及
用于若与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中所含的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对应的经解码比特匹配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且与所述跳跃计数对应的经解码比特不匹配所述预定目标跳跃计数则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所述第三对等方的装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三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三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及其组合。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调整所述跳跃计数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用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编码所述跳跃计数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传送基于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三局部标识码和所述跳跃计数的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装置。
31.一种用于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解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装置,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包括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一对等方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跳跃计数;
用于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传送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将经解码的跳跃计数与预定目标跳跃计数作比较、及其组合。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调整所述跳跃计数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用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编码所述跳跃计数的装置。
34.一种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机器可读介质包含用于实现使用具有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一对等方来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方法包括:
解码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以获得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二对等方的第二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二局部标识码;
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所述第二对等方;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跳跃计数的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及其组合。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编码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指令。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二对等方处解码包括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所述跳跃计数的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指令。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中所含的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对应的经解码比特是否匹配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和确定与所述跳跃计数对应的经解码比特是否匹配预定目标跳跃计数的指令。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执行以下动作的指令:
解码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三对等方的第三唯一性标识码和第三局部标识码;以及
若与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中所含的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对应的经解码比特匹配所述第二局部标识码且与所述跳跃计数对应的经解码比特不匹配所述预定目标跳跃计数则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选择所述第三对等方。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三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三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及其组合。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执行以下动作的指令: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调整所述跳跃计数;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用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编码所述跳跃计数;以及
在所述第三对等方被选择时传送基于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所述第三局部标识码和所述跳跃计数的第三对等方发现信号。
42.一种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机器可读介质包含用于实现支持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的可执行指令,所述方法包括:
解码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包括在对等发现信道期间接收到的第一对等方的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跳跃计数;
基于预定准则确定是否传送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传送具有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的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准则是从包括以下各项的组中选择的:将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唯一性标识码的好友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唯一性标识码与对应于愿意参与多跳对等方发现的对等方的唯一性标识码的列表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预定阈值作对比,将所述第一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与根据多个对等方发现信号的收到功率确定的阈值作对比,将经解码的跳跃计数与预定目标跳跃计数作比较、及其组合。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用于执行以下动作的指令: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调整所述跳跃计数;以及
在满足所述预定准则时用所述第二对等方发现信号编码所述跳跃计数。
CN201080057873.6A 2009-12-23 2010-12-17 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6569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645,746 2009-12-23
US12/645,746 US9247411B2 (en) 2009-12-23 2009-12-23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hop peer discovery in peer-to-peer wireless networks
PCT/US2010/061168 WO2011079054A1 (en) 2009-12-23 2010-12-17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hop peer discovery in peer-to-peer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6907A true CN102656907A (zh) 2012-09-05
CN102656907B CN102656907B (zh) 2015-04-01

Family

ID=43661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7873.6A Active CN102656907B (zh) 2009-12-23 2010-12-17 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47411B2 (zh)
EP (1) EP2517488B1 (zh)
JP (1) JP5551272B2 (zh)
KR (1) KR101496904B1 (zh)
CN (1) CN102656907B (zh)
TW (1) TW201141294A (zh)
WO (1) WO201107905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5247A (zh) * 2013-09-26 2014-12-0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e装置及方法
CN104938023A (zh) * 2013-01-17 2015-09-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基于邻近的服务中的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57783A (zh) * 2015-05-29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直连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05613A (ko) * 2010-07-09 2012-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 전송 오버헤드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660028B2 (en) * 2011-03-28 2014-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peer discovery information in WWAN
US9237434B2 (en) * 2011-07-13 2016-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peer discovery with network coding
WO2013012222A2 (ko) * 2011-07-21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기기들 사이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무선 기기
GB2494134B (en) * 2011-08-30 2014-01-15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portion
US20130110999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LogMeln, Inc. Creating an optimized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the efficient transfer of data between endpoints
GB2497740B (en) * 2011-12-19 2013-12-11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US8995380B2 (en) * 2012-03-22 2015-03-3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in a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
US9088933B2 (en) * 2012-11-16 2015-07-21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nonymous paired de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6122144B2 (ja) * 2012-12-20 2017-04-2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間直接通信を用いたグループ通信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9713185B2 (en) 2012-12-21 2017-07-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iscovery signal
US9137723B2 (en) 2013-03-15 2015-09-15 Facebook, Inc. Portable platform for networked computing
KR20160030304A (ko) * 2013-07-29 2016-03-16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시그널링 구성 방법,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US9584985B2 (en) 2013-07-30 2017-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ing an MBMS relay device
US10285020B2 (en) * 2013-07-30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inu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s for out-of-coverage devices
CN108541044B (zh) 2013-08-13 2019-12-24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加入邻近感知网络设备群的方法及设备
KR102236020B1 (ko) * 2013-10-08 2021-04-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신호 전력 제어 및 발견 신호 자원 다중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84103A1 (ko) * 2013-12-05 2015-06-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단말의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US10142847B2 (en) * 2014-05-23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ure relay of discover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504148B2 (en) 2014-05-23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to-peer relaying of discovery information
JP6599365B2 (ja) * 2014-06-11 2019-10-3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間の直接通信のためのディスカバリー信号の中継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US11233588B2 (en) * 2019-12-03 2022-01-2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proximity of a peripheral BLE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3855A1 (en) * 2001-01-22 2002-10-03 Traversat Bernard A. Relay peers for extending peer availabilit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ing environment
EP2015502A2 (en) * 2007-07-10 2009-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identifiers in peer discover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090232024A1 (en) * 2006-06-30 2009-09-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Node discovery method for providing optimal path preserving location privacy
US20090287827A1 (en) * 2008-05-19 200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4413B2 (en) * 1999-02-10 2007-02-27 Nokia Inc. Adaptiv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6990080B2 (en) * 2000-08-07 2006-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topology control for wireless multi-hop sensor networks
JP3597511B2 (ja) 2002-02-22 2004-12-08 エヌ・ティ・ティ・コムウェア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経路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40125776A1 (en) * 2002-12-26 2004-07-01 Haugli Hans C. Peer-to-pee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rogressive dynamic routing
EP1494394A1 (en) * 2003-06-30 2005-01-05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Distance-aware service mechanism for determining the availability of remote services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KR101129507B1 (ko) * 2003-11-12 2012-07-05 아바야 캐나다 코포레이션 피어 발견
US20070274232A1 (en) * 2004-04-05 2007-11-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Neighboring Nodes in a Wireless Multihop Network Using Ndp
JP5015958B2 (ja) * 2006-01-11 2012-09-05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ピアツーピア通信においてidを提供するビーコン信号の符号化
TWI462530B (zh) * 2006-05-01 2014-11-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在分散式無線通信網路發現至少具有一最小組可用資源的一經請求即直接連接的距離向量路由之方法
US7613156B2 (en) * 2006-06-08 2009-11-03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t prospective peer discovery in an ad hoc network
US8014329B2 (en) * 2007-07-03 2011-09-06 Cisco Technology, Inc. Path selection and power management in mesh networks
KR101466897B1 (ko) * 2007-07-09 2014-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어투피어 통신의 연속성을 제공하기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300715B2 (en) * 2007-07-10 2012-10-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use of WAN infrastructure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P2P) network
US8331249B2 (en) * 2007-07-10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peer to peer system where device communications may partially interfere with one another
US8494007B2 (en) * 2007-07-10 2013-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identifiers in peer discover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8706145B2 (en) * 2007-07-10 2014-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hop paging of a peer in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140003B2 (en) * 2008-07-23 2012-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hop communications in a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110770A1 (en) * 2009-03-25 2010-09-3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lable content multicast over a hybrid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3855A1 (en) * 2001-01-22 2002-10-03 Traversat Bernard A. Relay peers for extending peer availabilit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ing environment
US20090232024A1 (en) * 2006-06-30 2009-09-17 Panasonic Corporation Node discovery method for providing optimal path preserving location privacy
EP2015502A2 (en) * 2007-07-10 2009-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methods of communicating identifiers in peer discovery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090287827A1 (en) * 2008-05-19 200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8023A (zh) * 2013-01-17 2015-09-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基于邻近的服务中的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38023B (zh) * 2013-01-17 2019-04-1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基于邻近的服务中的组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85247A (zh) * 2013-09-26 2014-12-0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e装置及方法
WO2015043357A1 (zh) * 2013-09-26 2015-04-0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Ue装置及方法
US9980306B2 (en) 2013-09-26 2018-05-22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UE device and method
CN105657783A (zh) * 2015-05-29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直连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7488A1 (en) 2012-10-31
JP5551272B2 (ja) 2014-07-16
WO2011079054A1 (en) 2011-06-30
US9247411B2 (en) 2016-01-26
KR101496904B1 (ko) 2015-02-27
US20110149799A1 (en) 2011-06-23
TW201141294A (en) 2011-11-16
CN102656907B (zh) 2015-04-01
EP2517488B1 (en) 2013-11-20
JP2013516109A (ja) 2013-05-09
KR20120112637A (ko) 201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6907A (zh) 用于支持对等无线网络中的多跳对等方发现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90042B (zh) 生成并维护用于无线网络的正交连接标识(cid)的装置和方法
JP6121443B2 (ja) マクロへの干渉が最小限のショートパケット用位置ベースシグナリング
CN101821985A (zh) 用于在无线对等(p2p)网络中重用wan基础架构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5419B (zh) 网状网络中的广播
US89181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iform paging distribution
JP2016136743A (ja) 隣接するセルについてのmbmsサービス情報を通知する方法および対応する装置
CN101790872A (zh) 对等通信网络中对等点的多跳寻呼
CN102763467A (zh) 用于比例缩放无线通信中信号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027478A1 (en) Method for channel selection in a multi-hop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8462806B2 (en) Path selection procedure in mesh network and format of path request frame therefor
US82603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34327B2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channel in mesh network
US7848302B1 (en) Prioritizing carriers in low-cost Internet-base-station (LCIB) frequency-hopping pilot beacons
US96616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runking operations in an ad-hoc network
US8437363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solving transmission priority in a wireless peer-to-peer network
US20110176475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related to relay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