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5419B - 网状网络中的广播 - Google Patents

网状网络中的广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5419B
CN107005419B CN201480084008.9A CN201480084008A CN107005419B CN 107005419 B CN107005419 B CN 107005419B CN 201480084008 A CN201480084008 A CN 201480084008A CN 107005419 B CN107005419 B CN 107005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wireless device
metadata
originating
broadcast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40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5419A (zh
Inventor
B.林多夫
M.阿斯特雷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7005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5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5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81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schedule organisation, e.g. priority, sequen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in combination with wireless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4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etr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6Multipoint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参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无线装置中,处置广播分组的方法。

Description

网状网络中的广播
技术领域
本文中的实施例涉及无线装置和其中的方法。具体地说,它涉及在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 network)中时转播(relay)广播分组的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一般是为各种通信装置提供通信能力的多用途网络。移动通信网络通常由电信运营商管理。
通信装置也称为无线装置、无线终端、移动终端、移动台、用户设备(UE)等。这些字词通常能够被视为同义词,但它们中的一些字词在一些上下文中也用于表达与特定电信标准有关的通信装置,但后一方面在本申请中不重要。无线装置能够在有时也称作为蜂窝无线电系统、蜂窝网络或移动电话网络的蜂窝通信网络或无线通信系统中以无线方式实现通信。通信可经由在蜂窝通信网络内包括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和可能的一个或更多核心网络,来在例如两个无线装置之间,无线装置与普通固定电话之间和/或无线装置与服务器之间被执行。
无线装置还可被称作为带有无线能力的用户设备、移动电话、蜂窝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或冲浪板(surf plate)(只提及了一些进一步示例)。本上下文中的无线装置例如可以是便携式、口袋可容纳、手持式、计算机包括的或交通工具安装的移动装置,其能够实现经由RAN与诸如另一无线装置或服务器的另一实体传递语音和/或数据。
蜂窝通信网络覆盖地理区域,该地理区域被分成小区区域,其中每个小区区域被接入节点所服务。小区是其中无线电覆盖由接入节点提供的地理区域。
依赖于使用的技术和术语,接入节点可例如是基站,诸如无线电基站(RBS)、eNB、eNodeB、NodeB、B节点或BTS(基站收发器台)。基于传送功率以及因此也基于小区大小,基站可具有不同类,诸如例如宏eNodeB、家庭eNodeB或微微基站。
此外,每个接入节点可支持一种或几种通信技术。接入节点通过在射频上操作的空中接口与在接入节点范围内的无线装置进行通信。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表述下行链路(DL)用于从接入节点到无线装置的传送路径。表述上行链路(UL)用于在相反方向上,即从无线装置到接入节点的传送路径。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中,可称作为eNodeB或甚至eNB的接入节点可直接连接到一个或更多核心网络。
3GPP LTE无线电接入标准已撰写,以便支持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业务的高比特率和低等待时间二者。所有数据传送在LTE中由无线电基站控制。
自组织网络是为特定目的而置于一起的,并且经常但不是始终具有临时性质。(自组织“ad hoc”是拉丁文,并且意味“用于此目的”。)自组织网络有时指任何网络集,其中节点/装置在网络中具有相等状态,并且自由地与在链接范围内的任何其它节点/装置相关联。有时,这些节点/装置被称作为自组织节点/装置。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分散类型的无线网络,其中节点/装置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有时,这些节点/装置被称作为无线节点/装置或甚至无线自组织节点/装置。网络被称作为自组织,这是因为它不依靠先前存在基础设施,诸如基站、台、接入点或路由器(其一般出现在类似移动电话网络的管理的(基础设施)无线网络中)。反而,每个节点/装置通过转发用于其它节点/装置的数据来参与到路由中。基于网络连接性,动态做出哪些节点/装置应转发数据到哪些其它节点/装置的确定。除经典路由外,自组织网络能够使用泛洪技术以用于转发数据。泛洪是传统上简单的算法,其中除分组到达时所处的链路(在具有多个链路时)以外,在每个外出链路上发送每个进入的分组。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它能够通过每个节点/装置简单地重新传送所有进入的分组以便将它们转播到其它节点/装置而被实现。
MANET(移动自组织网络)是移动且以无线方式连接的节点/装置的自配置型无基础设施网络。有时,这些节点/装置被称作为移动节点/装置或甚至移动自组织节点/装置。MANET中的每个节点/装置自由地在任何方向上独立移动,并且因此将频繁地更改其到其它装置的链路。每个装置必须转发与其自己的使用无关的业务,并且因此是路由器。在建立MANET中的主要挑战是配备每个装置以持续保持正确路由业务所要求的信息。此类网络可自行操作,或者可连接到更大的因特网。MANET是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类型。
网状网络是其中所有节点/装置协作分发数据的网络拓扑,通常由每个节点/装置转播用于网络的数据。在网状网络中的节点/装置有时被称作为网状节点/装置。网状网络能够使用泛洪技术或路由技术而被设计。在使用路由技术时,通过从节点装置跳到节点/装置,直至到达目的地,来沿路径传播消息。为确保所有其路径的可用性,网状网络必须考虑到持续连接和使用自治愈算法在断开或受阻路径周围进行重新配置。比较所述两种技术,通常能够说的是,泛洪技术通常生成由数据传送造成的更多网络业务,但不生成由用来设定路由或路径的控制消息或协议造成的任何网络业务,这只是因为这些机制未被使用。另一方面,路由技术生成由数据传送造成的更少网络业务,但生成由设定路由和路径以及有关任务的控制消息和协议造成的网络业务。其节点/装置全部彼此连接的网状网络是全连接的网络。网状网络能够被视为一种类型的自组织网络。MANET和网状网络因此密切相关,但MANET也必须处理由于节点/装置的移动性引发的问题,而在网状网络中的节点/装置不一定必须是既非移动的又非无线连接的。虽然网状网络大多数是在无线情况中使用,但该概念也适用于有线网络和软件交互。在基于路由的网中的自治愈能力允许网络在节点崩溃或者连接变差时继续操作。因此,基于路由的网状网络通常相当可靠,因为在网络中在源与目的地之间经常存在不止一个路径。此外,由于在默认情况下,基于泛洪的网状网络通过重新传送经由不同路径发送数据的事实,因此它们是可靠的。
该领域中的术语未被完全独特地定义,不同的人有时使用不同术语以用于相同的情况,以及使用相同术语以用于不同情况。为简明起见,我们将使用无线自组织网络来表达任何上面列出的网络类型(自组织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MANET和网状网络)。我们使用无线装置、装置或节点来表达在此类网络中操作的节点/装置。具体而言,我们也将为一般在移动电话网络中操作,但暂时在某个时间点或甚至永久性地与移动电话网络已失去联系,并且将开始参与到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通信装置使用无线装置(或装置或节点)。请注意,在该文档中使用时,无线装置(或装置或节点)也覆盖其它无线单元,诸如机器到机器(M2M)装置、智能电话、调制解调器、膝上型计算机等。
虽然启用D2D(装置到装置)通信作为蜂窝网络中转播的方式的想法是由对自组织网络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而提出的,但允许局部D2D通信与在进行的蜂窝业务同时使用或再使用蜂窝频谱资源的概念是相对新的。由于在蜂窝与D2D层之间共享非正交资源具有再使用增益和邻近增益的可能性,且同时增大资源利用,因此,在蜂窝网络下的D2D通信近年来已收到相当大的关注。
具体而言,在3GPP LTE网络中,一种类型的D2D通信LTE Direct能够使用在诸如蜂窝网络卸载、基于邻近的社交网络的商业应用中或者在其中现场响应者(firstresponder)需要彼此进行通信并与灾难区中的人进行通信的公共安全情境[3GPP TR22.803]。
使用LTE Direct链路的D2D通信实体(无线装置)可再使用与用于下行链路中或上行链路中或两者的蜂窝通信相同的PRB(物理资源块),意指时间和频率资源。以受控制方式对无线电资源的再使用能够以小区内干扰有一定增大为代价,促使频谱效率的增大。一般情况下,D2D通信实体使用诸如UL PRB或UL时隙的UL(上行链路)资源,但在概念上D2D通信可能发生在蜂窝DL(下行链路)频谱中或在DL时隙中。
在LTE中引入D2D的主要原因是要引入对NSPS(国家安全和个人安全)服务的支持。主要想法之一是装置在与RAN(无线电接入网络)暂时或永久性地无联系时也应能够彼此进行通信。即使LTE中的D2D通信可能能支持许多服务,更重要的服务之一似乎是通常由传统“步话机”(walkie-talkie)功能性表示的广播通信。基本D2D广播通信是在不远的将来将最可能引入的服务之一。
对于NSPS,服务覆盖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情况下,对于一组消防员能够与组中所有消防员进行通信将是重要的。
在所有或一些NSPS装置与RAN失去联系(例如暂时与基站无联系且因此与其余的RAN无联系)时,出现了特别有意思的情境。在此情境中,人们能够设想到NSPS装置形成无线自组织网络,其能够被视为是临时网络,带有允许各种NDPS装置即使在未经由基站或接入点与RAN有联系时也处于彼此联系的目的。
NSPS装置将可能被允许使用相比只支持23 dBm的当前LTE标准,比当前LTE装置更高的高达30 dBm的TX功率。这将有助于扩展对于单独装置的无线电覆盖。但为进一步增大覆盖,给定TX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将可能要求应用某种转播途径。转播将通过使用中间NSPS装置作为将业务转发到离得较远的NSPS装置的转播站,允许NSPS装置到达在其自己的无线电覆盖外的其它NSPS装置。转播将应用于所有不同各类的业务,示例能够是在两个特定装置之间点对点连接取向的业务,而且还有定向到多个装置的传统步话机点对多点功能性(极可能实现为广播业务)。因此,存在对于有效的转播方法的需要,以用于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改进的广播覆盖。
在诸如IEEE 802.11 Mesh和IEEE 802.15 (Zigbee)的现有网状通信标准中,路径设定通过主动式或被动式信令来被处置。
主动式信令一般使用所有其它节点向其周期发信号的根节点,因此,节点始终知道到根的路径,并且根始终知道到所有节点的路径。周期信令要求相当大的开销。
被动式信令在数据何时要被传送的请求时确立路径。在该时刻,必须通过向网络中的所有其它节点广播信令来找到路径,造成相当大的开销和可能广播风暴问题,从而限制了可行网络大小。
由Fransico Ovalle-Martinez等人所著的ISSN 1748-1279“Area-basedbeaconless reliable broadcasting in sensor networks”讨论了使用GPS以用于确定邻居位置和用于做出何时进行转播的判定。
由出版商Mobicom 1999出版,以及作者Ni等人所著的“The Broadcast StormProblem 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讨论了自组织网络中的广播风暴问题。
由IEEE Proc.MobiHoc 2000出版,作者Peng所著的“On the Reduction ofBroadcast Redundancy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讨论了广播泛洪协议,其中对源、以及转播、传送器邻居列表的使用被用于判定是否应转播广播。
由出版商Mobihoc '02出版,并且作者Williams所著的“Comparison ofBroadcasting Techniques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提供不同路由算法的概述,一般地,提到的广播问题涉及在其上发起单播业务的初始广播(ARP eller PREQ)。从信标信令进行任何学习。明确基于信标信令进行网络修剪。从路径损耗数据计算节点距离估计。
由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ummit, 2007出版,作者Hasegawa所著的“A Dialogue-based MAC Protocol for Efficient Broadcasting in Ad HocNetworks”提出使用请求/回复对话(即,反馈信令)以用于邻居识别的广播协议。
在“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2009.GLOBECOM 2009.IEEE”出版,作者Woon、Yeung所著的一篇文章“Self-Pruning Broadcasting for Mobile Ad HocNetworks”公开了用于通过基于邻居信息引入延迟转播,降低转播传送的冲突风险的机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要通过使用智能的基于需要的广播传播来减轻,缓和或消除关于泛洪技术和路由技术二者的所述缺陷中的一个或更多。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广播传送的方法,其中每个节点基于对无线自组织网络所确定的信息,确定它是否应转播传送。
根据某一方面,本公开涉及在无线装置中为处置第一广播分组而执行的方法,该第一无线装置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操作,该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操作的第二无线装置的第一传送分组,其中第一传送分组包括第一广播分组和与第一广播分组有关的第一元数据,
基于第一元数据和第二元数据,确定第一广播分组是否将由第一无线装置转播到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操作的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和/或第一广播分组是否将由第一无线装置解码;其中第二元数据与第一广播分组有关且与无线自组织网络有关。
关于本文中实施例的优点是仅在如果其被需要时,广播分组才由更高层解码。因此,消息不在应用级别上被重复,从而节省了功率也增强了广播服务的质量。
关于本文中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如果广播分组不需要由无线装置转播,则广播分组不被转播。因此,这改进了系统的能力,并且降低了广播风暴的风险。
关于本文中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无线装置基于较早接收的广播分组来累积有关相邻节点的信息,因此取得了对于充当转播而言越来越好的判定。这降低了不必要的广播传送的次数,同时仍增大广播的覆盖。
关于本文中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没有对于开销信令途径(像发现信标传送或其它主动式网络信令)的需要。
通过这种方式,减轻了现有泛洪技术和路由技术的不足。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文中实施例的示例,其中:
图1是示出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实施例的系统概况。
图2是在广播消息与广播分组之间关系的概况。
图3是广播分组的基本转播的概况。
图4是与图3有关的在转播的同时获得的知识的概况。
图5是携带广播分组的传送分组链的概况。
图6是描绘无线装置中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a提供聚焦在传送分组上,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路径的概况。
图7b提供与图7a相同的路径的概况,但聚焦在第一元数据上。
图7c提供与图7a和7b中相同的路径的延续的概况。
图8提供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第二路径的概况。
图9提供第一元数据和第二元数据的概况。
图10是示出无线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的实施例涉及在由多个无线装置组成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自组的广播传送原理。
本文中的实施例提供对于无线装置进行以下操作的原理:
1. 确定接收的广播分组是否应由无线装置进行解码并且转发到类似例如应用层的更高层以做进一步处理,以及
2. 确定无线装置是否应将接收的广播分组转播到其它无线装置,以及
3. 理解/了解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拓扑。
所述确定是基于元数据的两个集:
A. 与接收的广播分组一起被接收的第一元数据
B. 基于更早接收的广播分组,在无线装置中本地累积的第二元数据。
无线装置将随着时间的过去得到对网络拓扑日益增加的更好的理解,并且将做出对于是否转播接收的广播分组而言日益增加的更好的判定(做出对其更好的确定)。
为满足网络拓扑中的更改,无线装置将在一些点回复到在其中它认为自己对拓扑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的状态,在此状态中,它将转播所有分组,并且然后开始再次从头(或从某一中间状态)累积第二元数据。
无线装置独立操作,没有中心/主节点,且没有共享数据库。每个装置累积其自己对网络拓扑的理解/了解,并且做出其自己的确定。为使对于其它无线装置根据这些原理来进行操作成为可能,所有无线装置必须遵守对于如何构建第一元数据以及将其与广播分组一起发送的共同规则。
除其它之外,本文中的实施例还目的在于最小化无线自组织网络中不必要的业务,意味着它目的在于最小化不必要的转播以及避免发送特定控制业务以便检测路径。
让我们花一点时间以更专业术语进行讨论,以便提供良好的背景并且使得详细的技术讨论更易于明白。无线装置能够被说成是在无线环境中,意味着带有潜在无线通信可能性的环境。为了便于此描述,无线环境不必被如此确切地定义,它更多是概念性的环境,例如,包括多个无线装置。无线环境能够被说成是覆盖某个区域,其也不必被如此严格地定义。无线装置可能不能直接或者经由转播与一些或所有其它无线装置进行通信。实际上,一些无线装置可能不能与任何其它无线装置进行通信。无线环境可包括在某个时间点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它可能实际上也包括多个无线自组织网络,并且它可能根本不包含任何无线自组织网络。
如果看看在上面讨论的无线环境中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无线自组织网络能够被说成是包括具有通过广播传送彼此进行通信的可能性的无线装置。表述无线装置具有通过广播传送彼此进行通信的可能性的另一方式将是要说它们是直接或经由转播在彼此的无线电覆盖中,还有的另一方式将是要说它们在彼此的直接或间接范围中。相似地,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一个或更多其它无线装置的直接无线电覆盖中的无线装置能够被说成是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范围中或者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无线电覆盖中。
出于此申请的目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不依赖于任何面向连接类型的通信以便被定义为无线自组织网络,装置处在彼此的直接或间接范围中便足够。当然,容易设想其中不允许在彼此的范围中的无线装置彼此进行通信的实现。一个此类示例能够是这样的情况,其中几组消防员或一组警察不想组外的人能够在语音对话或其它业务上进行监听和/或参与其中。用于创建和跟踪组和/或在无线装置之间进行通信的许可的机制不在此申请的范围内。因此,为明白此申请中的描述,设想在其中允许在彼此的直接或间接范围中的所有无线装置彼此进行通信的基本实现便足够。
无线环境不一定是静态的,一些无线装置例如能够四处移动,并且因此暂时或永久性地离开特定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无线电覆盖。无线装置也可移到不同位置,使其经由与以前不同的无线装置进行通信,以便到达在选择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无线装置。
动态性能够使图画变得相当复杂,一个此类示例是在参与为关键路径节点(意味着提供两个节点或两组节点之间通信的独一方式的节点)的无线装置处于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移动并且走出参与在相同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一个或更多其它无线装置的无线电覆盖时。这能够拆散原来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并且引起形成彼此隔离的多个更小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上面提及的小无线自组织网络之一是否为先前存在的更大网络的“更小版本”,或者它们是否为完全不同的网络,这是定义的问题。
在以上描述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不同无线装置能够是始发装置(originatingdevice)。假设无线装置将是属于消防员群组的个人通信装置,在此示例中,消防员群组的不同成员能够正在使用步话机类的功能性,引起要由他们的个人装置发起的广播分组的传送。
如果看看在一个特定无线装置是特定广播分组的始发装置时的情况,人们能够跟随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该广播分组的传播。广播分组可采用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许多不同路径(或路由)以便到达所有接受者。它也可采用从启动装置到一个特定无线装置的不止一个路径,意味着广播分组可被选择的接收装置多次接收到。实际上,在一些情况下,始发装置其刚创建并且发出的广播分组在被其近邻单元转播时,它本身将接收该分组。
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能够被视为处在不同状态。涉及整个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这些状态是为帮助理解本文中的实施例而引入的更具概念性的状态。不一定存在在任何单独节点中或者在直接指示或反映这些状态的节点之间共享的任何特定知识。
WAHN初始状态。假设一种情况,其中多个无线装置刚已失去与电信网络的联系,为简明起见,设想它们将不四处移动,并且不存在将更改无线电覆盖的其它情况,该无线环境能够通过这个方式被视为是静态的。在它们失去联系时,它们变成独立的无线装置,它们不一定具有关于在周围无线环境中其它无线装置的任何知识。它们能够处在其它无线装置的无线电覆盖中,并且它们甚至能够具有借助于转播,到达甚至离得更远的无线装置的能力,但它们通常不知道这些能力,至少在最初不知道,此状态能够被称作为WAHN初始状态。假设为简明起见,一组无线装置以某种方式处于至少另一装置的无线电覆盖内,该方式使得它们全部能够通过使用转播的广播传送彼此进行通信。在此状态中时,由于无线装置还不一定具有彼此的任何知识,因此,人们能够声称实际上不存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理论上,人们也能够声称无线自组织网络存在(特别是如果如上所述,装置在彼此的无线电覆盖中)。这种区分更大程度上属于理论性质,并且对于理解本文中的实施例不是那么重要。为简明起见,让我们声称无线自组织网络存在(即使无线装置可能尚未知道此事实),表述其的另一方式将是要说它们形成“潜在的”无线自组织网络。
WAHN学习状态。一旦作为始发装置的一个无线装置开始传送广播分组,一个或更多其它无线装置将接收这些广播分组,接收广播分组的无线装置将转播它们以便到达其它无线装置,通常也引起发起装置接收一个或更多转播的分组。在接收广播分组时,无线装置开始知道彼此。此状态能够被称作为WAHN学习状态。其它无线装置在其它时间点充当始发装置时,越来越多的广播分组将在装置之间采用不同路径传播。通过这种方式,越来越多装置将知道彼此以及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拓扑。
WAHN稳定运行状态。在某一点,无线装置将从一个或更多发起装置发送了足够量的广播分组,以便节点累积有关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拓扑的足够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转播。此时,无线自组织网络能够被视为处在WAHN稳定运行状态。一个示出示例将是在最外缘的无线装置将知道在一些情况下它无需转播广播分组,因为在该无线装置本身外不存在依靠其转播广播分组的无线装置(在本申请中将更进一步讨论更多情况。)。
WAHN重新发现状态。现在我们应介绍无线装置四处移动的可能性,或对于发生能够引起无线电覆盖的更改的其它事件的可能性。为将类似以下所述的情况考虑在内:
- 首先,在无线装置走出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其它无线装置的覆盖时。
- 其次,在无线装置(在已被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无线装置感知为在覆盖之外的足够长的时间后)返回到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其它无线装置的覆盖中时,或者在“新”的以前所未知的无线装置来到无线自组织网络中一个或更多无线装置的覆盖内时。
- 第三,在无线装置移到某个位置,在该位置它仍与无线自组织网络有联系,但必须要经由与较早的不同的无线装置进行通信时。
为了无线自组织网络适应于类似例如上面所列的那些进行更改,无线自组织网络不时必须尝试查明是否有任何连接已更改,装置是否已移动,装置是否走出覆盖,新装置是否已进入覆盖中等。
在整个无线自组织网络或其的部分在尝试查明是否有连接性已更改时的状态能够被称作为WAHN重新发现状态
在处在WAHN重新发现状态中一段时间后,无线自组织网络将通常回到WAHN稳定运 行状态。无线自组织网络随后通常将会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反复,以便继续检测以及适应连接性中的更改。
依赖于实现,各种事件能够引起无线自组织网络进入WAHN重新发现状态。此类事件的示例能够是但不限于一个或更多计时器的期满、一定量的广播分组的接收或传送、来自特定单元的广播分组的接收。
上面讨论的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状态更多的是概念性的状态。每个参与无线装置独立行动,并且累积有关周围无线环境和存在的任何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其自己的知识,并且每个参与无线装置还做出关于何时转播或不转播以及关于何时解码或不解码的其自己的判定。
无线装置具有对应状态,这些状态通常是在无线装置中被跟踪的真实状态。无线装置通常在不那么明智的状态开始,在该点装置不知道哪些其它装置是在无线邻居中,哪些装置能够被到达,以及哪些无线自组织网络存在,此状态将被称作为初始状态。其它对应状态将被称作为学习状态和稳定运行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在重新发现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无线装置将只从稳定运行状态返回到初始状态或学习状态,或者从学习状态返回到初始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仅非转播无线装置将转到重新发现状态(备选地转到初始状态或学习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所有无线装置将经历此转变。一般情况下,处在重新发现状态中的无线装置将发送它将不认为是必需的一个或更多转播。设想无线装置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边缘中。在稳定运行状态中时,它将已了解到它不必转播来自一些始发装置的广播分组。在转到重新发现状态时,无论如何它将转播那些广播分组,以便能够检测新装置是否已进入覆盖中,或者是否已发生其它更改。装置将单独转到重新发现状态(或者根据上面的其它描述更改状态)。状态的这些更改例如能够由计时器所触发、或者由一定数量的分组的接收所触发、或者由某个序列号的接收等所触发。
使用计时器时,开始时间被称为时间事件TE1,在该时间,第一计时器被启动,并且第一计时器将运行一定时间(称为时间期TP1),直至它被触发,指示到了更改到重新发现状态的时间。在该时间,此新时间实例被称为时间事件TE1,第一计时器被重新启动并且运行新的时间期TP1,直至第一计时器再次被触发,并以此类推。
在网络的概念性状态与无线装置的状态之间无直接对应,并且本申请目的不在于阐明或定义这两者之间任何的具体详细映射。网络状态只是在那里用于帮助在系统或概况级别上来理解设备的行为,而无线装置的状态与本发明紧密相关。
一个非常高级别的映射途径能够是将无线自组织网络考虑为:
1. 在所有参与无线装置处在初始状态中时在WAHN初始状态中
2. 在至少一个参与无线装置处在学习状态中时在WAHN学习状态中
3. 在所有参与无线装置处在稳定运行状态中时在WAHN稳定运行状态中
4. WANH重新发现状态将反映其中至少一个参与无线装置处在重新发现状态(或已如上所述的其它方式更改)的无线自组织网络。
5. 请注意,这不是确切的映射,它只是概念性的映射,旨在帮助开始理解本发明。人们能够轻松地设想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无线装置从稳定运行状态更改到初始状态时的情况。随后能够讨论网络是将处在WAHN初始状态中还是处在WAHN重新发现状态中。但此类讨论很大部分上是学术性的,并且对理解本申请不是直接有用。
本申请中将在下面进一步详述无线装置的状态。
图1描绘了根据在其中可实现本文中的实施例的第一情境的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的示例。无线自组织网络包括多个无线装置,图中由四个无线装置WD:1、WD:2、WD:3和WD:4所例示。
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所有无线装置可能不在所有其它无线装置的无线电覆盖中,意味着特定无线装置可能不能成功地接收由另一特定无线装置发送的无线电信号。这在图1中通过示出第一无线装置WD:1的无线电覆盖区域WD:1:RCA和第二无线装置WD:2的无线电覆盖区域WD:2:RCA来被示出。如图中所示,第三无线装置WD:3处于第二无线装置WD:2的无线电覆盖区域外。这将意味着第二无线装置WD:2不能与第三无线装置WD:3直接进行通信。反而,第二无线装置WD:2通常将必须经由第一无线装置WD:1进行通信。这是需要转播广播分组的原因。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装置WD:1、WD:2、WD:3和WD:4可属于不同种类,例如,图中所述无线装置中的两个可以是移动电话,并且两个可以是计算机,当然,任何其它配置也是可能的。
无线装置WD:1、WD:2、WD:3和WD:4可使用不同种类的无线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彼此进行通信。
为了通过简单的方式来解释本文中的实施例,请假设以下示出的示例。设想已暂时与无线电接入网络失去联系的一队消防员。消防员可能在更大的建筑或区域中在工作,并且仍将期望能够经由他们的通信设备使用旨在用于所有消防员或可能属于特定组的消防员的步话机类话语呼叫,来联系到彼此。为此,在他们的无线装置之间将有必要直接进行通信而不借助于基站或接入点。因此,将有必要形成无线自组织网络。步话机类话语通信可被实现为广播消息。由于通信设备的所有块可能不在所有其它块通信设备的无线电覆盖中,因此,将极可能有必要转播广播分组。
图2根据其中可实现本文中的实施例的情境,描绘广播消息的两个不同典型示例BM:1和BM:2,以及它们将如何被分段并且置于广播分组中以用于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进行传送。在电信和信息理论中,广播指同时或近乎同时地将我们称之为广播消息的消息传输到所有接收者的方法。在计算机连网中,广播指传送旨在被网络中每个装置所接收的分组。这些类似术语均对本文中讨论的情境是相关的。
以广播消息开始,第一广播消息BM:1能够表示在上面讨论的情境中由消防员发送的步话机类语音消息。消防员按话语按钮并且讲话,无线装置记录消防员所说的内容,并且将它作为广播消息发出。通常情况下,语音消息将比无线自组织网络使用的分组大小更长,这意味着广播消息BM:1将必须被分割成段。在我们的示例中,广播消息将被分割成三个段BM:1:S1、BM:1:S2和BM:1 :S3。这些段随后将被置于广播分组中,在示例中为BP:n、BP:n+1和BP:n+2。广播分组随后准备好用于传送。在典型的实现中,记录、分段、打包和传送将在很大程度上平行进行,意味着消防员仍在讲话且无线装置在记录语音消息的同时,第一段将被传送。
第二广播消息BM:2可表示控制消息,例如,从无线装置之一发送到其余无线装置的传达某种系统信息的某种内容,它能够例如与时钟同步有关,或者它能够是关于在将来要使用哪些频率的信息。第二广播消息BM:2通常将小到足以在自组织网络使用的分组大小内适合。这意味着它可由一个单段BM:2:S1表示,并且它将被置于一个单广播分组BP:n+3中。在典型的实现中,一起将适合纳入一个广播分组中的许多广播消息可被连结并在广播分组中一起被发送。此外,含有拆分、连结和/或重新布置段以便最佳利用广播分组的其它种类打包当然可以是可能的。
广播分组的发送器通常不等待或者以任何其他方式依赖于来自接收者的指示分组的成功接收的特定知识。
传统上,广播分组从一个装置被发送到在一个传送中的所有接收者。然而,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广播将依赖于转播,每个无线装置WD:1、WD:2、WD:3和WD:4将根据特定规则转播广播分组。
本文档的其余部分将聚焦在一个单广播分组BP:n的广播上。创建广播分组并且进行该广播分组的第一传送的无线装置能够被说成是该特定广播分组的始发装置。始发装置也能够被称作为发起装置或始发广播传送的装置或发起广播传送的装置。
图3描绘了在其中可实现本文中的实施例的示例情境中广播分组BP:n的转播。(为简化下面的描述,来自图1的无线电覆盖区域被假设是有效的,但未在图3中明确示出。)
(也请参照图4和描述图4的文本。)
由于本文中的实施例聚焦于各个无线装置学习在哪些情况下它们应广播广播分组,以及在哪些情况下不必广播,因此,让我们先看看在无线装置还尚未学习任何事情时将发生什么。容易设想在初始状态中,它们不知道哪些装置处在无线邻居中或者是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的部分。每个装置能够被说成是处在初始状态中,还尚未接收到任何传送分组,因此尚未开始累积有关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的知识。
一旦无线装置开始接收传送分组,它便能够被说成是进入学习状态,累积信息,并且逐渐做出有关是否转播分组的越来越明智的判定。下面的描述目的在于示出通过学习状态到稳定运行状态,从初始状态的逐渐转变的主要组成。它也呈现用于做出判定的主要规则。
在时间tz,第二无线装置WD:2将广播分组BP:n传送到在其无线电覆盖区域WD:2:CA内的所有接收者。传送如下所述进行;与第一元数据FMD:m一起,广播分组BP:n被放置到传送分组TP:m内部,并且整个传送分组TP:m随后被传送。此第一元数据与广播分组PB:n和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的其路径有关。第一参数集通常指明始发装置的Id(IdOD)和与始发装置有关的序列号SN,这些参数将在经由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的不同路径进行广播分组BP:n的传播期间保持相同。第一元数据FMD:m还包含第二参数集,该参数集反映第一元数据FMD:m在到达无线装置时已采用的特定路径。如本文档下面将进一步讨论的(例如,在讨论图6a时),广播分组能够通过不同路径到达无线装置。通常情况下,像始发装置的Id(IdOD)和序列号SN的第一参数集将由接收装置用于识别它是哪个广播分组,它是否由无线装置第一次接收或者它是否以前已通过另一路径可能被接收,并且第二参数集将用于得到有关广播分组已采用的路径和在该特定路径上广播分组已由哪些无线装置转播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参数集能够只包含有关紧邻在前的无线装置的信息,在其它实施例中,它能够包含有关一个或更多另外前面无线装置的信息。具体而言,在图3中,第二参数集将通常反映它被从第二无线装置WD:2发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它还反映在被从第二无线装置WD:2发送前它具有的历史。请注意,第二无线装置WD:2进行的传送可能是始发于第二无线装置WD:2的广播,但它也可能是第二无线装置WD:2确实接收到的来自另一无线装置的广播分组的转播。在下面与图3有关的描述中,为简明起见,我们假设第二无线装置WD:2是已始发广播分组的装置(除非另有明确指明)。
来自第二无线装置WD:2的传送被第一无线装置WD:1和第四无线装置WD:4所接收。然而,它未到达第三无线装置WD:3。因此,合乎期望的是第一无线装置WD:1转播广播分组PB:n以便到达第三无线装置WD:3。
在时间tz+1,第一无线装置WD:1通过将更新的传送分组TP:m+1传送到在其无线电覆盖区域WD:1:CA内的所有接收者,来转播广播分组BP:n。更新的传送分组TP:m+1包含第一广播分组PB:n,一起还有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第一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中的第一参数集与在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对应参数是同样的,始发装置的Id和与始发装置有关的序列号是相同的。然而,第二参数集被更新以便反映它现在被从第一无线装置WD:1发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它还能够也反映更早的历史(例如,它现在也可反映在被第一无线装置WD:1发送前,它已被第二无线装置WD:2发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含有关甚至更早历史的信息,由此保持有关其已采用的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的路径的信息)。传送分组TP:n+1被第三无线装置WD:3和第二无线装置WD:2所接收。
在时间tz+2,类似于以上所述,第四无线装置WD:4将传送将被第二无线装置WD:2接收的传送分组TP:k。(此传送分组使用索引k,因为它不在第一无线装置的路径中,在本文档中传送分组使用索引m-2、m-1、m、m+1、m+2等。)
在时间tz+3,类似于以上所述,第三无线装置WD:3将发送将被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的传送分组TP:m+2。
以上描述反映了在WAHN初始状态中时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将发生的很多情况。如果分析传送,能够看到其中仅两个传送是为了到达所有装置而真正必需的,即,在时间tz和tz+1进行的传送。下面将讨论无线装置如何自学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可用带宽和不进行不必要的传送。在本文中的实施例中,一旦无线装置开始接收传送分组,它便开始学习有关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该学习将是逐渐的,在通过学习状态时增加,并在到达稳定运行状态时得以改进。
装置将学习的事情是:
1. 何时对在传送分组中包含的广播分组进行解码。(对于在装置中的使用,在语音消息的情况中,解码例如能够意味着来自广播分组的数据被用作到语音解码器的输入,并且输出被馈送到扬声器或耳机。)
a. 目标是所有不同的接收到的广播分组BP:n、BP:n+1、BP:n+2等将被解码,但数据不将被重复(没有广播分组将被解码不止一次);
b. 概念性规则是广播分组在其初次被接收到时将被解码(除非它是始发于无线装置本身的广播分组的转播,则它将不被解码),并且它将在任何潜在的随后接收中不被解码;
c.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规则在参照图6的文本下在动作602中描述。
2. 何时转播广播分组以及何时不转发广播分组。
a. 目标是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无线装置将接收广播分组,但不必要的转播将被避免;
b. 概念性规则是广播分组将在其初次被接收到时,如果装置知道/怀疑其它无线装置在依赖该无线装置转播广播分组,则广播分组将被转播(除非它是始发于该无线装置本身的广播分组的转播,则它将不被转播),并且它将在任何潜在的随后接收中不被解码。此处,人们也必须考虑的是有关何时转播广播分组的确定还依赖于谁是始发装置(当然,除如果无线装置本身是始发装置外);
c. 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规则在参照图6的文本下在动作602中描述。
3. 为得到无线自组织网络和包括的无线装置及现存的连接(哪些无线装置能够与哪些其它无线装置进行通信)的良好的图画。
a. 目标是无线装置将得到有关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充分知识,以便能够做出关于是否有必要进行解码和/或转播接收到的广播分组的正确判定;
b. 副作用是无线装置也能够累积对于在WAHN稳定运行状态包括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无线装置的基本准确的图画。通过稍微更改规则(例如,增大在第一元数据中含有的在前装置的数量),能够为无线装置提供更多或更少的信息,从而允许它们得到对无线装置基本准确的图画以及它们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其中此类信息能够有用的一个示例是设想消防员群组的成员能够例如在其通信装置的屏幕上看到哪些其它无线装置当前在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覆盖中。允许人员理解谁将接收其广播消息,并且也理解是否其一些同事当前不在覆盖中。
此处人们必须考虑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是基于各种无线装置实现相同(或近乎同样)的逻辑以用于何时转播接收到的广播分组和在第一元数据中要发送哪些信息。一些参数必须被提供以便使想法有效,一些其它(像例如有关在前装置的信息可以是变化的,只要它以防止误解的明确方式被实现)。
关于最小化传送分组(包含广播分组)的冲突的风险。为最小化冲突的风险,合乎期望的是避免两个装置同时在相同资源上传送。
我们先只聚焦于时间方面,并且作为示例,看看在第一无线装置WD:1和第四无线装置WD:4接收由第二无线装置WD:2所传送的第一传送分组TP:m时将发生什么。在第一和第四无线装置均将转播广播分组时的情况下,合乎期望的是它们不同时对传送分组进行传送(意味着时间tz+1和tz+2被至少该传送持续期所分隔,以LTE D2D通信模式为例,该传送持续期可以是1毫秒(即1个子帧)的量级)。这例如能够通过无线装置在每个装置中引入小的随机化延迟来取得,并且由于引入的随机化延迟将在所述两个装置中不同,因此,所述传送然后将在不同时间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CSMA/CA途径,但也可想像到其它随机化传送方案。人们能够想像基于伪随机数、基于从延迟值集的选择、基于进行传送的无线装置的地址的随机化以及基于来自之前传送的无线装置的路径损耗的随机化延迟,其它随机化也能够被使用。然而,延迟是小的(在毫秒量级)。用于传送的时间/频率资源可基于例如从预定义标准确定的预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化可不但在时间中,而且也在频率中。利用要用于广播传送的预配置资源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是整个系统带宽的子集,以及广播消息(典型的服务是语音)与频率域中的能力相比是小的。因此,两个不同无线装置可能够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实例期间但在不同正交频率资源上转播相同消息。此类频率/ 时间(f/t)资源调度随机化的优点是从源传送到最后转播传送的总时间延迟可更加短得多,并且同时降低了冲突的风险(如在相同频率资源已被所有装置使用的情况))。例如,可想像不同的频率域随机化方案,比如:
•基于伪随机数,指出第一副载波资源块以在其上开始传送
•基于装置身份和查找表使用的第一副载波资源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卷绕”(wrap around)是可能的,即,部分消息在预配置频率带宽的相对侧上被传送。在还有的另一实施例中,装置可通过识别未使用的资源块,选择频率域资源时隙。
通过应用本申请中的规则到上面讨论的情况,第三无线装置WD:3和第四无线装置WD:4将学习在哪些情况下它们将需要转播广播分组,并且在哪些情况下它们将不需要转播广播分组。
图4在左侧上示出传送(像图3中讨论的传送)并且在右侧上示出获得的知识。获得的知识将存储在与其相关的无线装置中。
最上面的表对应于图3(广播分组由第二无线装置WD:2始发)。
中间表示出用于在广播分组将已由第三无线装置WD:3始发时的情况的对应的表,以便突出在接收来自不同始发装置的广播分组时将获得不同的知识。
前两个表应当按照如下来被读:每个表的最左边的列示出时间。接着的四个列示出传送。顶行包含装置名称,下面的行包含在不同时间所发生的事情(第一行反映初始状态)。例如,在时间tz,第二无线装置WD:2始发广播分组(由符号<<O>>示出),其被第四无线装置WD:4和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由符号x示出)。在时间tz+1,第一无线装置WD:1在转播广播分组(由符号<<R>>示出)等。剩余的最右边的列示出每个无线装置具有的有关其它无线装置的知识,哪些无线装置它能够在不需要任何转播的情况下从其接收广播分组(并且因此极可能直接传送广播分组到这些无线装置),哪些无线装置它能够间接地从其接收业务,以及哪些无线装置依赖于选择的无线装置转播广播分组。示例能够是在第一无线装置WD:1和第四无线装置WD:4已接收由第二无线装置WD:1传送的传送分组TP:m时的时间tz后不久,它们将知道第二无线装置,它们也将知道它们能够被第二无线装置WD:2直接接收。其它示例能够是在tz+1后不久,第二无线装置将知道第一无线装置。以及在tz+2后不久,它还将知道第四无线装置WD:4。能够在表示tz+3的线中看到的另一方面,此处能够看到的是,第三无线装置WD:3转播广播分组。在此后不久,第一无线装置将接收此转播的分组(这由第一无线装置的更早转播所引起的)。因此,第一无线装置知道第三无线装置WD:3能够听到第一无线装置WD:1。第三无线装置也记得它已转播的消息,并且应监听由该转播引起的将来转播。然后,最后在行“和(WD:2)”中,能够示出最终状态或知识。此知识在已经过了充分的时间后被取得,以便一些装置能够得出结论,示例能够是。通常情况下,在无线装置对传送分组进行传送时,它启动第二计时器T2,此计时器的目的是辅助得出有关其它无线装置是否依赖于该无线装置转播广播分组的结论。
下面我们讨论两种情况以便帮助理解逻辑如何工作。
在第一种情况中,在第一无线装置WD:1转播第一广播分组BP:n时,它启动其第二计时器T2,并且然后一定时间后,但在第二计时器T2触发前,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由第三无线装置WD:1进行的第一广播分组BP:n的转播。第一无线装置WD:1因此得出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第一无线装置WD:1转播从作为第一广播分组BP:n的始发装置的装置发送的广播分组的结论。
在第二种情况中,第三无线装置WD:3在转播第一广播分组BP:n时启动其第二计时器T2,在此情况中,没有无线装置依赖于对在始发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无线装置始发的广播分组进行转播的第一无线装置,因此,其第二计时器T2将期满,而第三无线装置尚未接收到第一广播分组BP:n的任何另外转播,并且在其第二计时器T2触发时所在的时间,它能得出在这些情境下没有无线装置依赖于第三无线装置转播广播分组的结论。
请注意,每个无线装置具有其自己的第二计时器T2。实际上,每个无线装置可具有若干“第二计时器”T2i、T2i+1等(对于其进行的每个传送有一个),在装置链的中间的装置能够例如同时从链的两侧转播广播分组,因此需要若干计时器。
如果组合来自所述两个前面表的知识,则底部一行的微型表示出合计知识。最后的表只示出每个无线装置直接或间接知道哪些其它无线装置。请注意,解释另一无线装置是否依赖于特定无线装置转播广播分组的列不能够被合计,因为此信息也依赖于哪个无线装置是始发装置。
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还认识到,如果接收来自另外始发装置的广播分组(在此情况中第一无线装置WD:1和第四无线装置WD:4),则能够获得另外的知识。示例能够是在合计表中,其示出了第四无线装置WD:4知道第二无线装置WD:2和第三无线装置WD:3,但不知道第一无线装置WD:1。为使第四无线装置WD:4得到有关第一无线装置WD:1的知识,第四无线装置WD:4将必须接收由第一无线装置WD:1所始发的广播分组。
关于第一元数据FMD:M。在图3和4中的讨论中,我们已假设了第一元数据FMD:m包括(也请参照图9):
1. 始发装置的Id(IdOD);
2. 用于广播分组的序列号SN(与始发装置有关),允许接收装置区分不同广播分组;
3. 紧邻在前的装置的Id(ldPD:m)。
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果元数据还包含有关于路径中较早前的另外在前装置的Id(ldPD:m-1,ldPD:m-2等)的信息,则除其它之外,接收装置将能够知道一些中间装置,而不必从一样多的始发装置接收广播分组。作为示例,如果第一元数据FMD:m包含两个在前装置的Id(IdPD:m和ldPD:m-1),则第四无线装置WD:4将例如在接收来自第三无线装置WD:3的广播分组时知道第一无线装置WD:1。
因此,接收到的用于若干装置的广播消息越多,和/或在第一元数据FMD中提供的信息越多,则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允许无线装置对有关是否转播广播分组而做出更佳确定的知识就越佳。
图5描绘在其中可实现本文中的实施例的情境中,如何在一个路径中贯穿网络传输广播分组BP:n。广播的目的是要将广播分组BP传输到网络中所有接收者。这通过无线装置将广播分组打包在传送分组TP:m-2中,并将它传送到其覆盖区域内的无线装置来进行,接收此传送分组的无线装置将确定是否进一步转播广播分组。确定转播广播分组的无线装置将创建新的传送分组TP:m-1,并且将它传送到其覆盖区域内的无线装置,并以此类推。广播分组PB:n在传送分组中将始终是相同的,然而,第一元数据FMD将不同,因为第一元数据反映直至由特定无线装置进行的实际传送前的历史。
图6描绘了示出在第一无线装置WD:1中用于处置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例的流程图。如上所提及的,第一无线装置WD:1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动作,可以任何适合的次序来采取这些动作。图2中一个方框的虚线指示此动作不是强制性的。
动作601
根据示例情境,诸如第二无线装置WD:2的无线装置传送预期到达其它无线装置的广播消息。因此,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来自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的第二无线装置WD:2的第一传送分组TP:m。第一传送分组TP:m包括第一广播分组BP:n和与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的第一元数据FMD:m。第一元数据包括第一无线装置WD:1将使用以便做出与该消息有关的判定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元数据FMD:m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a. 始发装置的身份IdOD,其中该身份对是第一广播分组BP:n的起源的无线装置WD:OD进行识别,以及;
b. 序列号SN,该序列号识别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之中的第一广播分组BP:n,以及;
c. 第一广播消息BP:n从第一无线装置WD:1朝向始发装置WD:OD的路径的在前装置的一个或更多个身份ldPD:m、ldPD:m-1、dPD:m-2等,其中最近的在前装置IdPD:m的身份IdCPD识别第二无线装置WD:2,该第二无线装置WD:2是第一无线装置WD:1直接从其接收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无线装置。
动作602
根据示例情境,第一无线装置WD:1需要确定是否将广播分组转播到其它无线装置,并且确定是否在内部将它解码。何时进行此操作依赖于多种情况,例如,这是否是第一次接收到特定广播分组。因此,第一无线装置WD:1基于第一元数据FMD:m和第二元数据SMD,确定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被第一无线装置WD:1转播到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的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和/或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被第一无线装置WD:1解码。第二元数据与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和与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有关。
和与广播分组BP:n一起被接收的第一元数据FMD:m相比,第二元数据在第一无线装置WD:1中基于较早接收的数据分组在本地被创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元数据SMD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a. 指示符IRBP,其识别在特定第一时间期TP1内已由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的广播分组,以及;
b. 无线装置的一个或更多地址,从这些无线装置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c. 无线装置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从这些无线装置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d.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的估计距离,从这些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e. 被所述无线装置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从这些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根据一些实施例,从始发无线装置传送的特定广播分组可被各种无线装置转播,并且可被一个具体无线装置多次接收到,实际上该特定广播分组在从另一无线装置被转播时可甚至被始发无线装置接收到。通常情况下,特定广播分组将只在无线装置第一次接收它时被解码。例外是始发装置,通常情况下,其从不解码对其是始发方的接收的广播分组。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装置WD:1
a. 确定在以下情况时将广播分组BP:n解码:
i. 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不是始发装置WD:OD,以及;
ii. 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第一广播分组BP:n第一次被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
做出是否转播广播分组的确定与是否将它解码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无线装置(诸如第一无线装置WD:1)在如果是其第一次接收到特定广播分组,并且该特定广播分组不是由该无线装置所始发,则其将考虑转播所接收到的该特定广播分组。但此处无线装置在确定是否转播广播分组时,其还必须考虑一些其它情况。首先,在无线自组织网络已操作一会儿时,无线装置已从较早接收的分组学习到其它无线装置是否依赖于它转播广播分组,如果情况是如此,则该装置将转播广播分组,否则将不转播广播分组。其次,除以上所述的无线装置在启动时,并且在其它时间应尝试理解无线自组织网络拓扑,以便确定其它无线装置是否依赖于它转播广播分组。这意味着在这些时机,诸如第一无线装置WD:1的无线装置将转播分组,不但以便照此转播信息,而且以便能够在接收从其它无线装置转播的分组时做出有关无线自组织网络拓扑的结论。无线装置将以此方式能够检测新无线装置是否已进入该无线装置的覆盖区域内以及一些其它无线装置是否已移到范围外。另一无线装置是否依赖于该无线装置转播广播分组还依赖于谁是广播分组的始发方,因为广播分组可能依赖于谁做出包含广播分组的第一传送,来采取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不同路由。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无线装置WD:n
a. 在以下情况时确定将第一广播分组BP:n转播到一个或更多个第三无线装置WD:3:
i.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不是始发装置WD:OD,以及;
ii. 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第一广播分组BP:n第一次被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以及以下中的任何项;
iii. 第一元数据FMD:n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转播第一广播分组BP:n的第一无线装置WD:1,或者;
iv. 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在时间事件TE1后来自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第一次被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
此外,其它装置可出于各种原因而依赖于特定无线装置转播广播分组,一个原因是该无线装置是唯一能够到达一个或更多装置的无线装置,另一个原因是它是能够到达其它无线装置的不止一个无线装置中优选的转播无线装置。根据一些实施例,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转播第一广播分组BP:n的第一无线装置WD:1的指示是以下中的任何项;
a. 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在时间事件TE1后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目前为止只能够经由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b. 第一元数据FMD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在多个无线装置的无线电覆盖中,但优选的是第一无线装置WD:1充当用于初始来源于始发装置WD:OD的分组的到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的转播。
无线装置可出于各种原因是优选转播装置。根据一些实施例,对于优选第一无线装置充当转播的指示是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
a. 无线装置(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这些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的地址的比较,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b. 所述无线装置(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这些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的比较,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c.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这些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的估计距离的比较,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d. 由所述无线装置(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这些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的比较,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动作603
根据示例情境,第一无线装置WD:1将转播广播分组到其它无线装置,这通过首先创建包括广播分组加上更新的元数据的更新的传送分组,并且然后传送该传送分组来进行。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
a. 第一无线装置WD:1通过以下操作转播第一广播分组PB:n;
i. 创建由第一广播分组BP:n和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组成的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TP m+1,其中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部分地基于第一元数据FMD:m,以及;
ii. 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TP m+1分组。
根据一些实施例,传送分组的传送将在随机延迟后进行以便最小化冲突的风险。假设两个或更多无线装置已接收到广播分组,并且它们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已确定转播广播分组。在此情境中,合乎期望的是它们不同时传送。因此,第一无线装置WD:1通过进一步执行以下操作之一,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TP:m+1;
a. 在基于伪随机数的延迟后,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b. 在从延迟值的集合中所选择的延迟后,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c. 在基于第一无线装置WD:1的地址的随机化的延迟后,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d 在基于来自前面的传送无线装置的路径损耗的延迟后,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下面的文本与上面任何适合的实施例有关。
图7(a和b)描绘能够被说成是参与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的11个无线装置WD:1、WD:2…WD:11。所述图概括了广播分组BP:n能够采取的从始发装置到选择的接收装置的一个可能路径。
为更好地在教学上适合图1和3的描述,所述四个无线装置WD:1、WD:2、WD:3和WD:4被放置在图7的最右部分。第五无线装置WD:5被选择作为始发装置,并且第一无线装置WD:1是选择的接收装置。
与图6(a和b)有关的文本将聚焦于以下情况:
1. 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来自第二无线装置WD:2的第一传送分组TP:m;
2. 第一传送分组包括
a. 第一广播分组BP:n,以及
b. 与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的第一元数据FMD:m;
3. 第一广播分组由第五无线装置WD:5所始发;
4. 第一广播分组已采取在图7a和7b中概括的特定路径(第一路径)。
为不使图形7a和7b过于复杂,未明确示出不同无线装置的覆盖区域。代替的是,人们必须设想覆盖区域差不多为圆形,并且到达最近的无线装置/多个无线装置。这意味着广播分组BP:n不能直接从第五无线装置WD:5发送到第一无线装置WD:1。代替的是,广播分组BP:n必须由在其间的无线装置转播。
图7a聚焦于广播分组BP:n在各种所描绘的传送分组中传送,并且即使图7a未明确示出所有被描绘的传送分组的所有接收者,但它也旨在为此类讨论提供充分的背景。
图7b聚焦于示出在第一传送分组TP:m内所携带的第一元数据FMD:m的一些值。主要目的是要示出第一元数据概括始发装置、以及路径的全部或部分。在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元数据FMD中只指示紧邻在前的装置IdPD:m的身份,在本文中的其它实施例中,多个在前装置的身份能够被携带在第一元数据FDM中,提供关于路径的更多或可能全部路径的信息。
如上所提及的,图7a和7b聚焦于其中第一无线装置WD:1进行转播,以便确保第三无线装置WD:3将接收广播分组PB:n的情况。如果人们暂时设想第三无线装置WD:3是始发方,则对于第一无线装置转播的原因将是要确保第二无线装置WD:2和第十一无线装置WD:11将被到达,并且通过它们到达其余的无线装置。人们也能够设想其中无线装置转播来自一个特定始发方的分组,但它不转播来自另一特定始发方的分组的情况。
图7c提供对于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如何转播广播分组BP:n以便到达第三无线装置WD:3的概况。主要示出的是由第一无线装置WD:1传送的传送分组与由第二无线装置WD:2传送的传送分组不同,现在第一元数据被更新,图示出了IdPD字段(在前装置的身份)被更改。
图7a或图8中均未明确示出,但应强调的另一情况是,第一无线装置WD:1进行的转播能够不但由第三无线装置WD:3接收,而且能够由第二无线装置WD:2和第十一无线装置WD:11接收。
图8提供通过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第二路径的概况。在此第二路径中,经由第十和第十一无线装置WD:10和WD:11,将广播分组从第八无线装置WD:8转播到第一无线装置WD:1。
此图示出几个重要情况。一个重要的情况是接收的每个传送分组将被作为“第一传送分组”处理,意味着要被分析并且可能被解码和转发的传送分组。在图7a中,“第一传送分组”是由第二无线装置WD:2传送,而在图8中,“第一传送分组”从第十一无线装置WD:11被传送。第一无线装置WD:1当然将使用相同逻辑来确定在接收“第一传送分组”时要作什么。
示出的另一方面(在与图7a、7b和7c比较时)是在“第一传送分组”内携带的广播分组是相同的。意味着它将只由第一无线装置WD:1转播一次。
示出的第三方面是在“第一元数据”(意指在“第一传送分组”内所携带的元数据)中的一些字段是不同的。一个示例能够是在图7b中,IdPD:m-1(在第一无线装置前两步的在前装置的身份)将指向第八无线装置WD:1。而在图8中,ldPDm-2(指示在第一无线装置前三步)将指向第八无线装置WD:1。因此,允许第一无线装置WD:1累积有关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各种装置的知识。
图8目的还在于阐明对关注问题的讨论。即,无线装置如何能够查明另一无线装置是否能依赖于该无线装置或某一其他无线装置转播来自特定始发方的广播分组。或者,换而言之,它如何能够查明另一无线装置是否能够听到始发于某个始发装置,来自除其本身外的更多无线装置的广播分组的转播传送。
有关问题是如何选择哪个无线装置然后应转播由该特定始发装置所始发的广播分组。并且由于所有无线装置采取其自己的判定,这归结为在此情形下无线装置如何能判定何时它将转播和何时它将不转播。因此,还相信的是能够是潜在转播的其它无线装置进行相反操作,以便保证另一无线装置将始终接收来自始发装置的广播分组,但不进行不必要的转播。
我们先看看上面的第一个问题。为了例示此情形,我们参照图7a、7c和8,并且聚焦于所述三个无线装置WD:2、WD:1和WD:1。图7a示出WD:1能够接收由WD:2转播的广播分组。图7c示出WD:1如何进一步转播广播分组,其未在图中明确示出(由于缺少空间,不想使图过于复杂),但人们能够假设WD:2将接收由WD:1进行的转播,因此理解WD:1能够依赖于WD:2转播来自特定广播分组的始发方的广播分组。图8然后示出WD:1也接收从WD:11发送的广播分组的转播。
在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无线装置只转播第一次被接收到的广播分组,在这些实施例中,WD:2将听到由WD:1进行的转播,该转播是由于接收由WD:2做出的转播而引起的。WD:1将不转播它接收的来自WD:11的转播。因此,WD:2将理解在这些情况下WD:1依赖于WD:2,并且WD:11将不接收由ED:11本身进行的转播所引起的转播,并且它将不做出WD:1依赖于WD:11的结论。(WD:11在此情况下将极可能在不久之后接收由WD:1进行的转播,该转播由WD:1接收的来自WD:2的转播所引起。
能够是潜在有益的是如果在上面的示例中WD:2和WD:11将已知道将存在到达WD:1的备选途径,此信息能够以许多方式被使用。例如,人们能够例如做出如在上面示例中所做出的判定,但意识到在第一路径(经由WD:2)由于例如WD:2移动并且走出覆盖而将不再有效的情况下,将存在能使用的备选途径。另一示例能够是选择WD:11而不是WD:2作为到达WD:1的优选路径。
为采取选择另一路径的判定,首先,无线装置将必须知道备选路径存在,在知识被确立时,判定能够基于该知识做出。
在本文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无线装置将转播在时间事件TE1后首先要被接收的来自每个始发方的广播分组的所有被接收的转播。这将在最初引起一定的额外转播,但将扩散有关备选路径的信息。在本文中的另一实施例中,每个无线装置将在第一元数据中发送另外的信息,例如,发送关于在接收来自某个始发方的广播分组的转播时该无线装置通过不同路径能够被到达的报告,它也能够告知对于路径的无线电有关参数,例如,由它能够听到的无线装置所使用的被感知距离或被感知传送功率(或其它参数,像在时间上首先接收到哪个转播、无线装置的地址、从始发装置的路径中的步数、能够听到其它转播的装置的数量等等),无线装置实际上能够通知由它能够听到的无线装置所使用的实际传送功率(如果传送无线装置将在它们的传送的第一元数据中含有该信息)。在这两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无线装置将在一段时间后意识到备选路径,并且其还意识到其它装置将会意识到。
如果现在看看第二个问题,即如何判定从哪些无线装置将转播广播分组。此处,重要的是表示备选路径的无线装置使用相同逻辑做出判定,并且使判定基于相同参数,以便确保选择一个路径而不是两个(或根本无路径)。在本文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此类判定能够基于接收的时间,例如,能够选择在其中接收到第一转播的路径。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能够使用无线装置的地址,例如,能够将带有最低/最高地址的装置选择为转播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将具有在从始发装置的路径中最低/最高数量的节点的装置选择为转播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有关哪个装置应转播的判定能够基于传送功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哪个无线装置应转播时,能够使用接收的信号强度。在还有的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在确定哪个无线装置应转播时,能够使用到作为潜在转播的无线装置的估计/确定的距离,此处,人们应考虑的是,在一些情况下更靠近目标的无线装置执行转播可能更佳,因为在该情况下,覆盖将被扩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作为潜在转播的无线装置与作为目标的无线装置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阈值,则作为潜在转播的无线装置应充当转播。因此,如果作为潜在转播的无线装置非常靠近目标,则通过转播而带来的覆盖增大是微小的,并且因此为降低干扰风险,即使消息以前尚未被接收,作为潜在转播的该无线装置也判定不转播消息。
图9是第一元数据和第二元数据的概况。元数据(或元内容)一般被定义为提供有关数据的一个或更多方面的信息的数据,诸如:
•数据的创建的手段
•数据的用途
•创建的时间和日期
•数据的创建者或作者
•数据被创建所处的计算机网络上的位置
•使用的标准
在本申请中,第一元数据FMD与广播分组BP一起被携带在传送分组TP中,而第二元数据SMD被本地保持在每个无线装置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元数据可包含下面描述的一些或全部内容:
- 始发装置的身份(IdOD),其中该身份识别作为第一广播分组(BP:n)的始发的无线装置(WD:OD);
- 序列号(SN),该序列号识别在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中的第一广播分组(BP:n);
- 第一广播消息(BP:n)从第一无线装置(WD:1)朝向始发装置(WD:OD)的路径的在前装置的一个或更多身份(ldPD:m,ldPD:m-1,IdPD:m-2等),其中最近的在前装置的身份(IdPD:m,IdCPD)识别第二无线装置(WD:2),该第二无线装置(WD:2)是第一无线装置(WD:1)直接从其接收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无线装置
- 其它值,像例如
○在传送该传送分组时使用的传送功率,
○与该无线装置能够听到的其它无线装置有关,关于来自某个始发方的广播分组的信息,诸如:
■其的数量
■身份
■硬件或其它低级别地址
■传送分组的接收次数
■链路度量,诸如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或导频功率RSRP
■来自源的总度量路径
■由其它无线装置使用的估计的传送功率
■到其它无线装置的估计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元数据可包含下面描述的一些或全部内容:
─ 指示符(IRBP),其识别在特定第一时间期(TP1)内已由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到的广播分组
─ 其它值,像:
○无线装置的一个或更多地址,从这些无线装置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无线装置(从这些无线装置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的估计距离,从这些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所述无线装置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从这些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图10描绘关于根据本发明进行操作的第一无线装置WD:1的框图。
第一无线装置配置成例如借助于天线A,接收和传送无线电信号。
第一无线装置还配置成例如借助于前端接收器RX,将无线电信号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
第一无线装置还配置成例如借助于解码单元DU,进行所接收的信号的低层解码。
第一无线装置还配置成例如借助控制单元CU,判定信号是否应被解码(例如,由更高层处理单元HLPU进行),以及消息是否应被转播。
第一无线装置还配置成例如借助于更高层处理单元HLPU来(可选地解码以及)利用解码的数据。
第一无线装置还配置成例如借助于数据库DB保持跟踪被称作为第一元数据FMD和第二元数据SDM的信息(例如,包括关于较早接收的消息的信息、传送器ID、转播ID、到相应装置的估计的距离、接收的消息序列号等),其将有助于做出有关是否解码和/或是否转播的确定。
无线装置还可包括含有一个或更多存储器单元的存储器M。存储器M布置成用于存储获得的信息。数据库DB可被存储在存储器M中或者是分开的。
第一无线装置还配置成例如借助于编码单元EU,对要发送的信号进行编码。
第一无线装置还配置成例如借助于前端传送器TX,将编码的基带信号变换成然后经由天线被传送的无线电信号。
为执行上面描述的用于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装置中处置广播分组的方法动作,无线装置还包括以下布置。
用于处置第一广播分组BP:n的第一无线装置WD:1,该第一无线装置WD:1配置成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该第一无线装置配置成:
接收来自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的第二无线装置WD:2的第一传送分组TP:m,其中第一传送分组TP:m包括第一广播分组BP:n和与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的第一元数据FMD:m;
基于第一元数据FMD:m和第二元数据SMD,确定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第一无线装置WD:1转播到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的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和/或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第一无线装置WD:1解码;其中第二元数据与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且与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有关。
其的第一无线装置WD:1,其中第一元数据FMD:m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a. 始发装置的身份IdOD,其中该身份识别作为第一广播分组BP:n的始发的无线装置WD:OD,以及;
b. 序列号(SN),该序列号识别在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中的第一广播分组BP:n,以及;
c. 第一广播消息BP:n从第一无线装置WD:1朝向始发装置WD:OD的路径的在前装置的一个或更多身份ldPD:m、ldPD:m-1、IdPD:m-2等,其中最近的在前装置的身份IdPD:m,IdCPD识别第二无线装置WD:2,该第二无线装置WD:2是第一无线装置WD:1直接从其接收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无线装置。
第一无线装置WD:1,其中第二元数据SMD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a. 指示符IRBP,其识别在特定第一时间期TP1内已由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的广播分组,以及;
b. 无线装置的一个或更多地址,从这些无线装置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c. 所述无线装置(从这些无线装置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
d.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的估计距离,从这些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e. 所述无线装置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从这些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第一无线装置WD:1,还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确定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第一无线装置WD:1解码:
a. 在以下情况时确定解码:
i.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不是始发装置WD:OD,以及;
ii.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第一广播分组BP:n第一次已由第一无线装置WD:1所接收。
第一无线装置WD:1,还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确定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第一无线装置WD:n转播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
b. 确定在以下情况时转播第一广播分组BP:n;
i.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不是始发装置WD:OD,以及;
ii.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第一广播分组BP:n第一次由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以及以下中的任何项;
iii.第一元数据FMD:n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转播第一广播分组BP:n的第一无线装置WD:1,或者;
iv.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在时间事件TE1后来自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第一次被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
第一无线装置WD:1,其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转播第一广播分组BP:n的第一无线装置WD:1的指示是以下中的任何项:
a. 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在时间事件TE1后一个或更多第三装置WD:3目前为止只能经由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b. 第一元数据FMD中的信息与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在多个无线装置的无线电覆盖中,但优选的是第一无线装置WD:1充当对于初始来源于始发装置WD:OD的分组到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的转播。
第一无线装置WD:1,其中对于优选的是第一无线装置充当转播的指示是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e. 无线装置(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这些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的地址的比较,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f. 所述无线装置(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这些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的比较,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g.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这些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的估计距离的比较,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h. 由所述无线装置(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这些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的比较,指示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第一无线装置WD:1,还配置成;
a. 通过以下操作,转播第一广播分组PB:n;
i. 创建由第一广播分组BP:n和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组成的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TP m+1,其中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部分地基于第一元数据FMD:m,以及;
ii. 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TP m+1分组。
第一无线装置WD:1,还配置成通过出于以下的任何之一,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e. 在基于伪随机数的延迟后,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f. 在从延迟值的集合中选择的延迟后,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g. 在基于第一无线装置WD:1的地址的随机化的延迟后,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h. 在基于来自前面的传送无线装置的路径损耗的延迟后,传送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本文中用于在第一无线装置WD:1中处置广播分组的实施例可通过诸如控制单元CU的一个或更多控制单元及用于执行本文中实施例的功能和动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一起来被实现。上面提及的程序代码也可被提供为计算机程序产品,比如,以数据载体(其携带在被加载到第一无线装置WD:1中时用于执行本文中的实施例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形式。一个此类载体可以是以CD ROM盘的形式。然而,采用诸如记忆棒的其它数据载体是可行的。此外,计算机程序代码可被提供为服务器上的纯程序代码,并在制作时和/或软件更新期间被下载到第一无线装置WD:1。
本领域中的那些技术人员还将领会到的是,图4中的框图中的框可指模拟和数字电路的组合和/或配置有例如存储在存储器M中的软件和/或固件的一个或更多处理器,所述软件和/或固件在由诸如处理器CU的所述一个或更多处理器执行时如以上所描述地进行执行。这些处理器中的一个或更多以及另一数字硬件可被含在单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或者若干处理器和各种数字硬件可分布在若干分开的组件中(无论是单独封装还是组装到芯片上系统(SoC)中)。
使用词语“包括(comprise或comprising)”时,它将被理解为非限制性的,即意味“至少由…组成”。
本文中的实施例不限于以上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可使用各种备选、修改和等同物。因此,以上实施例不应被采纳为对由附带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畴进行限制。

Claims (16)

1.一种在第一无线装置(WD:1)中用于处置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方法,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601)来自在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的第二无线装置(WD:2)的第一传送分组(TP:m),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分组(TP:m)包括第一广播分组(BP:n)和与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的第一元数据(FMD:m),
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和第二元数据(SMD),确定(602)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转播到在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的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和所述第二元数据(SMD),确定(602)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解码;其中所述第二元数据与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且与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有关,
其中,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包括序列号(SN),其中,所述序列号识别在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中的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并且,所述确定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序列号,
其中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进一步包括始发装置的身份(IdOD),其中所述身份识别作为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的始发的无线装置(WD:OD),以及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从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朝向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路径的在前装置的一个或更多身份(ldPD:m,ldPD:m-1,IdPD:m-2等),其中最近的在前装置的身份(IdPD:m,IdCPD)识别所述第二无线装置(WD:2),所述第二无线装置(WD:2)是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直接从其接收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无线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元数据(SMD)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a. 指示符(IRBP),所述指示符(IRBP)识别在特定第一时间期(TP1)内已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到的广播分组,以及;
b. 无线装置的一个或更多地址,从所述无线装置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c. 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从其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的所述无线装置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
d.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的估计距离,从所述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e. 所述无线装置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从所述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解码包括:
a. 在以下情况时确定解码:
b.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不是所述始发装置(WD:OD),以及;
c.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第一次已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所接收。
4.如权利要求1到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n)转播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包括:
a.在以下情况时确定转播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
i.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不是所述始发装置(WD:OD),以及;
ii.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第一次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所接收,以及以下任何情况:
iii.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n)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转播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或者;
iv.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在时间事件(TE1)后来自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第一次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所接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转播所述第一广播分组(PB:n)的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的所述指示是以下中的任何项:
a.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在时间事件(TE1)后一个或更多第三装置(WD:3)目前为止只能经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b.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在多个无线装置的无线电覆盖内,并且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充当对于初始来源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分组到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的转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装置充当转播的所述指示是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a. 无线装置的地址的比较,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其中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所述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b. 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其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的所述无线装置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的比较,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c.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的估计距离的比较,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其中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所述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d. 由所述无线装置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的比较,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其中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所述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7.如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a. 转播(603)所述第一广播分组(PB:n),所述转播通过以下操作执行:
i. 创建由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和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组成的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TP m+1),其中所述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以及;
ii.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TP m+1)分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还包括以下之一:
a. 在基于伪随机数的延迟后,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b. 在从延迟值的集合中选择的延迟后,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c. 在基于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的地址的随机化的延迟后,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d. 在基于来自前面传送无线装置的路径损耗的延迟后,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9.一种用于处置第一广播分组(BP:n)的第一无线装置(WD:1),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配置成在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所述第一无线装置配置成:
接收来自在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的第二无线装置(WD:2)的第一传送分组(TP:m),其中所述第一传送分组(TP:m)包括第一广播分组(BP:n)和与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的第一元数据(FMD:m),
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和第二元数据(SMD),确定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转播到在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中操作的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并且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和所述第二元数据(SMD),确定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解码;其中所述第二元数据与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有关且与所述无线自组织网络(WAHN)有关,
其中,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包括序列号(SN),其中,所述序列号识别在始发于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中的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并且,所述确定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序列号,
其中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进一步包括始发装置的身份(IdOD),其中所述身份识别作为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的始发的无线装置(WD:OD),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从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朝向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路径的在前装置的一个或更多身份(ldPD:m,ldPD:m-1,IdPD:m-2等),其中最近的在前装置的身份(IdPD:m,IdCPD)识别所述第二无线装置(WD:2),所述第二无线装置(WD:2)是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直接从其接收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无线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无线装置(WD:1),其中所述第二元数据(SMD)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a. 指示符(IRBP),所述指示符(IRBP)识别在特定第一时间期(TP1)内已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到的广播分组,以及;
b. 无线装置的一个或更多地址,从所述无线装置中,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c. 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从其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的所述无线装置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
d.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的估计距离,从所述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e. 所述无线装置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从所述无线装置中,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在时间事件(TE1)后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11.如权利要求9到1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装置(WD:1),还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确定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解码:
a. 在以下情况时确定解码:
i.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不是所述始发装置(WD:OD),以及;
ii.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第一次已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所接收。
12.如权利要求9到10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装置(WD:1),还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确定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是否将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n)转播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
a.在以下情况时确定转播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
i.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不是所述始发装置(WD:OD),以及;
ii.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第一次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所接收,以及以下任何情况:
iii.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n)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转播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的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或者;
iv.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这是在时间事件(TE1)后来自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第一次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所接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无线装置(WD:1),其中对于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依赖于转播所述第一广播分组(PB:n)的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的所述指示是以下中的任何项:
a.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在时间事件(TE1)后一个或更多第三装置(WD:3)目前为止只能经由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接收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b. 所述第一元数据(FMD)中的信息与所述第二元数据(SMD)中的信息一起指示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在多个无线装置的无线电覆盖内,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充当对于初始来源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分组到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的转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一无线装置(WD:1),其中所述第一无线装置充当转播的所述指示是以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
a. 无线装置的地址的比较,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其中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所述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b. 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其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的所述无线装置能够到达的无线装置的数量的比较,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
c. 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到所述无线装置的估计距离的比较,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其中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所述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d. 由所述无线装置使用的估计或指明的信号强度的比较,指示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将充当转播,其中在时间事件(TE1)后,所述一个或更多第三无线装置(WD:3)已从所述无线装置接收到始发于所述始发装置(WD:OD)的广播分组。
15.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装置(WD:1),还配置成:
a. 通过以下操作,转播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
i. 创建由所述第一广播分组(BP:n)和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组成的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TP m+1),其中所述更新的第一元数据(FMD:m+1)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元数据(FMD:m),以及;
ii. 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TP m+1)分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第一无线装置(WD:1),还配置成通过出于以下任何之一,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a. 在基于伪随机数的延迟后,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b. 在从延迟值的集合中选择的延迟后,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c. 在基于所述第一无线装置(WD:1)的地址的随机化的延迟后,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d. 在基于来自前面传送无线装置的路径损耗的延迟后,传送所述更新的第一传送分组。
CN201480084008.9A 2014-10-10 2014-10-10 网状网络中的广播 Active CN107005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4/071773 WO2016055122A1 (en) 2014-10-10 2014-10-10 Broadcast in meshed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5419A CN107005419A (zh) 2017-08-01
CN107005419B true CN107005419B (zh) 2021-07-09

Family

ID=51703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4008.9A Active CN107005419B (zh) 2014-10-10 2014-10-10 网状网络中的广播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301539A1 (zh)
EP (1) EP3205052A1 (zh)
CN (1) CN107005419B (zh)
AU (1) AU2014408523A1 (zh)
BR (1) BR112017007029A2 (zh)
RU (1) RU2017115683A (zh)
WO (1) WO20160551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9681B1 (ko) 2014-05-26 2021-07-20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동공인식을 이용한 광고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KR20230127374A (ko) * 2015-01-23 2023-08-31 타이사 리서치 엘엘씨 D2d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단말을 위한 사이드링크 그랜트를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387267B1 (ko) * 2015-10-30 2022-04-15 에스케이플래닛 주식회사 비콘 서비스 커버리지 확장 방법, 이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8134986B (zh) * 2016-12-0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EP3560240B1 (en) * 2016-12-23 2020-06-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a method performed by the node operable in a mesh 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routing a received packet towards a destination
TWI692267B (zh) * 2017-09-07 2020-04-21 建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定位系統及其方法
DE102018202638A1 (de) * 2018-02-21 2019-08-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mittlung in einem Netzwerk, Teilnehmer und Netzwerk zur Übermittlung von Datenpaketen
EP3598802B1 (de) * 2018-07-19 2023-10-11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vermaschten funknetzes mit einer regelungseinheit
US11963207B2 (en) * 2018-09-26 2024-04-1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JP2020195084A (ja) * 2019-05-29 2020-12-03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リレーノード、信号中継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230089752A1 (en) * 2021-01-13 2023-03-23 Apple Inc. Uplink spatial relation switch delay
CN113301511B (zh) * 2021-07-26 2021-11-05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节点加入方法、对讲机、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938387A (zh) * 2021-10-20 2022-01-14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511A (zh) * 2009-07-10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群组通信会话的媒体转发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77233A (ja) * 2000-08-25 2002-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アルタイム情報受信装置
CN101242564A (zh) * 2007-02-05 2008-08-13 田蕊 移动无线自组网消息广播和接收的方法及所用终端节点
CN100505700C (zh) * 2007-07-13 2009-06-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路由更新方法
US8121777B2 (en) * 2008-03-07 2012-02-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reless broadcasting of drive-times data
KR20100003527A (ko) * 2008-07-01 2010-01-11 원광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선 애드 혹 네트워크의 방송 방법
US9629063B2 (en) * 2012-05-09 2017-04-18 Trelliswar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lobal topology discovery in multi-hop ad hoc networks
US9369398B2 (en) * 2012-10-25 2016-06-14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to prioritize encapsulating packets in a plurality of logical network connections
CN103427884B (zh) * 2013-07-17 2016-04-06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移动自组网中泛在业务生成的多终端协同获取方法
CN103763785A (zh) * 2013-12-31 2014-04-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距离的车联网广播信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511A (zh) * 2009-07-10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群组通信会话的媒体转发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arison of broadcasting techniques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Brad Williams etc;《MOBIHOC 2002,PROCEEDINGS OF THE 3RD,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LAUSANNE,SWITZERLAND》;20020315;第3.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7115683A3 (zh) 2018-11-12
CN107005419A (zh) 2017-08-01
WO2016055122A1 (en) 2016-04-14
US20160301539A1 (en) 2016-10-13
EP3205052A1 (en) 2017-08-16
AU2014408523A1 (en) 2017-04-27
RU2017115683A (ru) 2018-11-12
BR112017007029A2 (pt) 201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5419B (zh) 网状网络中的广播
CN103907391B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US9445352B2 (en) Power efficient discovery of LTE-direct relay for out-of-coverage devices
US112337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topology management
KR101870342B1 (ko) 네트워크 코딩을 이용한 네트워크-보조 피어 탐색
US9584985B2 (en) Manag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ing an MBMS relay device
KR101694085B1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중계 지원을 핸들링하기 위한 무선 장치, 네트워크 노드 및 방법
JP6121443B2 (ja) マクロへの干渉が最小限のショートパケット用位置ベースシグナリング
JP2017528064A (ja) D2d動作とセルラー動作との間でアクティビティに基づいてue受信機を共有する方法
MX2009002655A (es) Seleccion de un nodo guia para una red ad hoc basada en servicios.
KR2015005381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디바이스간 통신
CN103891357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91358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CN103907378A (zh) 用于快速初始网络链路设立的系统和方法
Kumar et al. Robust on-demand multipath routing with dynamic path upgrade for delay-sensitive data over ad hoc networks
CN111819886B (zh) 泛洪网状网络中的分布式业务控制
Munir et al. Reliable cooperative scheme for public safety services in LTE‐A networks
US2013020344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aging channel load in a wireless network
Gull Cognitive Radio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Clustered Ad Hoc Networks in Post-Disaster Communications
JP6415949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Sendín‐Raña et al. Dynamic relay‐location‐oriented group management in MMR WiMAX networks
Kim et 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WiMedia Network with a Hybrid Cooperative MAC Protocol
JP2017535982A (ja) 端末、基地局、システムおよび通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