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6113A - 氯气生产 - Google Patents

氯气生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6113A
CN102656113A CN2010800575969A CN201080057596A CN102656113A CN 102656113 A CN102656113 A CN 102656113A CN 2010800575969 A CN2010800575969 A CN 2010800575969A CN 201080057596 A CN201080057596 A CN 201080057596A CN 102656113 A CN102656113 A CN 102656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lorine
liquid
liquid chlorine
gas
pressurized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75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6113B (zh
Inventor
J·J·希门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LUE CUB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2656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6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6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6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7/00Halogens; Halogen acids
    • C01B7/01Chlorine; Hydrogen chloride
    • C01B7/07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 C01B7/0743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of gaseous or dissolved chlor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7/00Halogens; Halogen acids
    • C01B7/01Chlorine; Hydrogen chloride
    • C01B7/07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7/00Halogens; Halogen acids
    • C01B7/01Chlorine; Hydrogen chloride
    • C01B7/07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 C01B7/0706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of hydrogen chloride
    • C01B7/0712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of hydrogen chloride by distil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7/00Halogens; Halogen acids
    • C01B7/01Chlorine; Hydrogen chloride
    • C01B7/07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 C01B7/0706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of hydrogen chloride
    • C01B7/0718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of hydrogen chloride by ad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7/00Halogens; Halogen acids
    • C01B7/01Chlorine; Hydrogen chloride
    • C01B7/07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 C01B7/075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of liquid chlori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10/00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specific gases
    • C01B2210/0001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processing
    • C01B2210/0009Physical proc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生产氯气的方法。对于各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压缩汽化液氯(104)与含氯气的进气(102)的气体混合物,以形成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中的氯冷凝成液氯(120)。液氯的第一部分被汽化,以提供冷凝热,将来自压缩气体的氯冷凝成液氯。汽化第二部分液氯(126),以提供用于气体混合物的汽化液氯和用于冷却来自所述方法的尾气(122)的冷凝热。还从汽化的第一部分液氯产生了氯气产物(114)。

Description

氯气生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产气体、特别是生产氯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氯用于许多日用产品。例如,它用于生产安全的饮用水、用于生产纸制品、用于纺织品生产、用于石油产品和化学制品、医药、杀菌剂、杀虫剂、食物、溶剂和清洁剂、油漆、塑料制品、致冷液、氯代甲烷、乙二醇、氯仿、四氯化碳和许多其它产品。
氯的元素形式是绿黄色气体,其与许多元素直接结合。氯能够以许多方式生产。最大的一种是通过电解氯化钠(普通食盐)溶液、常称为“盐水”。作为盐水,氯化钠解离成钠阳离子和氯阴离子。电解过程期间,氯离子在阳极氧化,形成氯气,水分子在阴极还原,形成羟基阴离子和氢气。溶液中的钠离子和阴极产生的羟基离子构成了氯化钠电解期间形成的氢氧化钠组分。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氯和氢以液化氯、产生盐酸或产生次氯酸盐的形式经历进一步加工。氯液化系统由四个阶段构成,即氯干燥、氯压缩、氯液化和液氯储存。氯干燥可以在多级操作中执行,其中硫酸用来“干燥”(即除去水)氯气。氯气从干燥系统用管子输送到氯气压缩机。在氯气压缩机中,氯气的压力增加到适合氯液化装置的水平。氯液化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氯气在其中冷却并冷凝成液体。冷却一般通过闭环压缩机型制冷系统执行。
通常,氯和用来液化氯的传热流体基本上相互隔离。然而,氯液化工厂特别顾虑的问题是,在氯和用来液化氯的传热流体发生相互接触情况下的安全性。当发生这样的相互接触时,通常,然而并非必然,是由于流动这两种材料的冷凝器故障所致。故障范围可以从无关紧要,例如发生微细泄漏并且很少或没有反应的情况,到灾难性的,例如冷凝器内一个或多个管发生重大破裂的情况。在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及其严重的不利结果,例如氯被传热流体无法接受的污染,或反之亦然,反应产物引起的污染有或者没有。
发明概述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生产氯气的方法。针对各种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压缩汽化液氯与含氯气的进气的气体混合物,以形成压缩气体。压缩气体中的氯气冷凝成液氯。汽化第一部分液氯,以提供冷凝热,以将来自压缩气体的氯冷凝成液氯。汽化第二部分液氯,以提供用于气体混合物的汽化液氯和用于冷却来自该方法的尾气的冷凝热。还从汽化的第一部分液氯产生了氯气产物。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在冷凝来自压缩气体的氯气过程中,具有未冷凝氯气及其它未冷凝气体的气流与液氯分离,其中汽化第二部分液氯产生的汽化热将至少一部分未冷凝氯气冷凝成液氯。
定义
在本文中使用时,“氯气”被定义为在0℃和100kPa绝对压力的标准温度和压力下的二氯(Cl2)(IUPAC)。
在本文中使用时,“钢”被定义为铁和碳的合金,其可以包含铬、镍、钨、钼、锰、钒、钴、锆和/或铬。
在本文中使用时,“间接热交换器”被定义为在一种介质和另一种之间传输热的装置,其中所述介质被固体壁隔离,使得它们不会混合。这样的间接热交换器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例如板帧式)等。
在本文中使用时,″℃″被定义为摄氏温度。
在本文中使用时,“psia”被定义为每平方英寸的绝对磅力,并意味着真正的(绝对)压力。
在本文中使用时,“环境温度”被定义为操作本公开的方法时所处的环境的温度。使用在本公开的环境温度下的热交换流体不需要从中提取热。
在本文中使用时,“一种”、“至少一种”和“一个或多”是可以替换的。术语“包含”和其变化形式出现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时不具有限制性含义。因此,例如,具有压缩级的压缩机可以被理解为是指所述压缩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压缩级。
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和/或”是指所列出要素的一种、超过一种或全部。
还有,在本文中,用终点叙述的数值范围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数字(例如,1至5包括1、1.5、2、2.75、3、3.80、4、5等)。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生产氯气产物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生产氯气产物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生产氯气产物的方法的示意图。
发明内容
提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用于生产氯气产物。与不使用本公开的相同技术和过程的方法相比较,根据本公开生产氯气产物可以在减少总能量消耗下完成。至少一个通过本公开实现总能量消耗减少的理由是用于生产氯气产物的本方法的简化。所述氯气方法的简化还可以提供与生产氯气产物相关的供电要求、资本投资、操作和维护费用的降低。
在简化所述方法中,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允许较少的机械组件用于生产氯气产物。这样的机械组件的例子包括用来传送氯气的机械组件,例如泵,和具有相互之间旋转和/或运动的部件的其它组件。这些机械组件常常在这些旋转部件中利用铁基材料(例如,钢,比如不锈钢)。随着氯气接触这些机械组件中的铁,氯氧化铁形成铁(III)氯化物(亦称氯化铁)。随着旋转部件运动,这层氧化物可以被除去,暴露更多可以用来氧化的铁。因为这种氧化反应是放热的,在各种机械组件中会蓄积热量。这种热需要被驱散以保持系统安全性。通过减少对这类机械组件的需求,相应减少了根据本公开生产氯气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机会。
另外,所提供的实施方式通过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液氯作为热交换流体,消除了对专门的致冷剂和相关压缩机的需求。以这种能力,液氯在其状态从液体转变为蒸气时利用了它的汽化热并在其状态从蒸气转变为液体时利用了它的冷凝热。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利用氯作为热交换流体,有助于消除在过程中使用非氯致冷剂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中的图遵循一种编号规定,其中第一数字对应于图形号,其余数字标识图中的元件或组件。不同图之间类似的元件或组件使用类似的数字标识。例如,110可以指图1中的元件“10”,图2中类似的元件可以指为210。应当理解,在本文中各种实施方式中显示的元件可以被添加、更换和/或除去,以便提供本公开的许多另外的实施方式。另外应当理解,图中提供的元件的比例和相对尺度是用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应该取限制性意义。
参考图1,根据本公开示出了生产氯气产物的方法100的示意图。对于方法100而言,含氯气的进气与汽化液氯的气体混合物分别经导管102和104通向压缩机106。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压缩机106可以是正排量式压缩机例如旋转式压缩机、螺杆压缩机和/或往复式压缩机。压缩机106可以包括一个压缩级或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压缩级,以在所需的压力下压缩气体混合物,产生压缩气体。鉴于在方法100中出现的压降(例如气体和液体通过方法100的冷却、冷凝、再循环期间),压缩机106的尺寸和配置提供和保持了所需的压力。通过改变压缩条件,可以控制压缩气体中达到的最高温度。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可以在多级压缩机的压缩级之间利用级间冷却。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进气可以包括氯气和其它气体。其它气体包括但是不限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和痕量的其它气体。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进气具有不少于50体积百分比的氯气。优选,进气具有90至99体积百分比的氯气。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进气可以获自各种氯气生产方法。这样的方法的例子包括但是不限于隔膜电池方法、膜电池方法和氯化钠盐水的电解方法。与氯气一起,来自氯气生产方法的产物的气体混合物还可以包括水蒸汽。水蒸汽可以在干燥过程中与进气分离。干燥过程可以通过将来自氯气生产方法的产物经过一个或多个包含干燥剂例如浓硫酸的干燥塔来完成。所述干燥过程可以将进气中存在的水量降低到小于百万分之10。其它干燥方法也是可能的。
已被干燥的进气可以在温度15到50℃和压力35到100psia(241到689mPa)下被输送到压缩机106。从压缩机106出来的气体混合物的压力可以取决于气体混合物中氯气的体积百分比。换言之,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水平将影响在给定温度、例如在环境温度下,利用热交换流体实现从压缩气体中冷凝氯气所需要的压力。例如,当气体混合物具有至少90体积百分比(%)的氯气时,可以用压缩机106产生80到300psia(552到2068mPa)的压力。然而,当气体混合物有大约50体积%的氯气时,可用压缩机106产生150到650psia(1034到4482mpa)的压力。因此,使用压缩机106对气体混合物产生80到650psia的压力是可能的。
来自压缩机106的压缩气体经导管108通向并联的冷凝器系列,从中回收液氯和具有未冷凝氯气及其它未冷凝气体的气流。如所示,并联的冷凝器系列包括冷凝器110和热回收装置112。冷凝器110和热回收装置112用来将压缩气体中的氯气冷凝成液氯。
在冷凝器110中,可以通过间接热交换器,利用传热流体例如空气和/或水,从压缩气体中除去至少一部分压缩热。对于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向冷凝器110供应温度低于压缩气体中氯气的露点的传热流体。对于各种实施方式,供应环境温度的传热流体。因此,对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能使用方法100发生场所周围环境的空气和/或水,这种情况下不从所述传热流体提取热以改变它的温度。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用于冷凝器110的传热流体的环境温度可以有效地从压缩气体中提取足够的热,将大部分氯气冷凝成液氯。优选,这种环境温度可以是0℃至50℃。这样,冷凝器110可以使用0℃至50℃的空气将压缩气体中的氯气至少部分冷凝成液氯。要理解,压缩气体中氯气的冷凝温度可以随着压缩气体压力变化和/或随着压缩气体中杂质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因而,环境温度和/或可得到的冷却液的类型可以用作至少一个确定进入冷凝器110的压缩气体的压缩压力的因素。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充分的传热流体可以通过冷凝器110,以将压缩气体冷却到环境温度的若干度范围内。这种冷却的量足以将大部分氯气液化成压缩气体。因此,例如,使用0℃至50℃空气的冷凝器110可以将从压缩气体冷凝的液氯冷却到30℃至55℃的温度。
在热回收装置112中,可以通过间接热交换器从压缩气体中除去至少一部分压缩热。为此,将第一部分液氯供应给热回收装置112的间接热交换器,并在其中汽化。第一部分液氯的汽化提供了足以将热回收装置112中压缩气体的温度带到低于氯气的露点的冷凝热,从而将大部分氯气冷凝成液氯。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第一部分的液氯可以汽化到直至187psia的压力,从而产生所述汽化液氯在热回收装置112中的温度为0℃至45℃。优选地,所述汽化液氯在热回收装置112中的温度为25℃至45℃。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在热回收装置112中汽化的第一部分液氯也产生本公开的氯气产物。来自汽化的第一部分液氯的氯气产物从热回收装置112经导管114传送。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在并联的冷凝器系列(例如冷凝器110和热回收装置112)中液化的大部分氯气可以包含压缩气体中存在的至少82百分比、优选96到98百分比的氯气。液化后,气体蒸汽可以包含1到25体积百分比的其它未冷凝气体以及剩余的未冷凝氯气。
来自冷凝器110和热回收装置112的液氯和气流经导管116传输至液氯接收器118。液氯和气流以比较高的压力,大致相当于在并联的冷凝器系列(冷凝器110和热回收装置112)中的压力,进入液氯接收器118并在其中分离。液氯经导管120离开液氯接收器118,而气流经导管122离开。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具有未冷凝氯气及其它未冷凝气体的气流经导管122传输至气体冷却器124。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气体冷却器124利用间接热交换器在常压下从气体蒸汽回收另外的液氯。根据本公开,来自导管120的第二部分液氯被供应给气体冷却器中的间接热交换器,并被汽化而提供冷凝热,以冷却方法中的尾气。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流过热回收装置112和/或气体冷却器122中任一个的间接热交换器的汽化液氯可以分别与压缩气体和气流的流动同向或反向。第二部分汽化的液氯然后可以作为气体混合物的汽化液氯经导管104返回到压缩机装置106(例如,到低压缩级)。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来自第二部分液氯汽化的汽化热也可以将至少一部分未冷凝氯气冷凝成液氯。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第二部分液氯的汽化可以在气体冷却器124中将气流冷却到0℃至10℃。
气体冷却器124中产生的液氯经导管128返回到液氯接收器118。另外的氯已被作为液体除去并返回到液氯接收器118后的未冷凝气体作为尾气经导管130从气体冷却器124和方法100送出。优选,尾气含有25到35摩尔百分比的氯气。尾气然后可以用于另外的方法,另外的方法是已知的。
如本文中所提供的,液氯经导管120离开液氯接收器118,其中它将第一部分液氯供应给热回收装置112和第二部分液氯供应给气体冷却器124。正如所论述的,第一部分液氯的汽化提供了冷凝热,在热回收装置112中将压缩气体中的氯冷凝成液氯并产生氯气产物。第二部分液氯的汽化为压缩机106中存在的混合物提供了汽化液氯和冷凝热,以冷却方法100的尾气。
现在参考图2,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法2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所论述,进气、汽化的液氯和液氯可以包不同含量和类型的杂质(不同于二氯化物的东西)。这些杂质可以包含但是不限于氯重质化合物和轻质化合物,这在本文中将更彻底地论述。在致力于提供能量效率方法中,理想的是降低本方法的汽化液氯和液氯中这些杂质的浓度。在此论述的方法200和300有助于实现这种目标。
在方法200中,在本文中描述的含氯气的进气和汽化液氯的混合物分别经导管202和204通向压缩机206的第一压缩级232。压缩机206的第一压缩级232可以将气体混合物压缩到120至145psia(827至1000mPa)的第一压缩压力。
来自第一压缩级232的气体混合物在第一压缩压力下经导管233供应给氯重质物除去塔234。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氯重质物除去塔234将混合物中的至少一些氯重质化合物在氯重质物除去塔234中分离。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氯重质化合物可以是压缩气体中存在的除二氯化物以外的有机和/或无机氯化合物。这样的氯重质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但是不局限于氯化物例如氯化溴。这样的氯重质化合物的其它例子包括分子量至少85克/摩尔的那些氯化合物。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氯重质物除去塔234可以是包括再沸器236的板式塔或填充塔。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氯重质物除去塔234在120至150psia的压力和25℃至35℃的温度下操作。
来自第一压缩级232的压缩气体经导管233被送入氯重质物除去塔234。氯重质物除去塔234还经导管238从液氯接收器218接收一定量的液氯作为回流,这将在本文中论述。再沸器236用来沸腾和保持压缩气体中氯的蒸气回流和氯重质物除去塔234中的液氯回流,同时允许至少一部分氯重质化合物作为残余物经导管241除去。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来自第一压缩级232的压缩气体和液氯的回流二者的进料位置可以根据沿着氯重质物除去塔234的液相和蒸气相组成来确定。此外,作为馏出物除去的气体混合物的纯度能够取决于级的号码和位置(即塔板号或填充高度)和氯重质物除去塔234中使用的回流比。由于氯重质物除去塔234中的分离过程,作为馏出物除去的气体混合物具有降低的氯重质化合物浓度。
这种气体混合物被经导管242供应给压缩机206的第二压缩级240。在第二压缩级240中,气体混合物被进一步压缩到所需的压力,例如在图1的论述中提供的压力,以提供压缩气体。如本文中的论述,从压缩机206出来的气体混合物的压力可以取决于气体混合物中氯气的体积百分比。
压缩机206的压缩气体经导管208通向并联的冷凝器系列,从中回收液氯和具有未冷凝氯气和其它未冷凝气体的气流。如所示,并联的冷凝器系列包括冷凝器210和热回收装置212,如本文中所述。并联的冷凝器系列还包括再沸器236和再沸器252。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再沸器236和252通过它们的间接热交换器从压缩气体中提取至少一部分压缩热,这将在本文中论述,以将来自压缩气体的氯气至少部分冷凝成液氯。来自再沸器236和252的液氯和气流经导管244通向液氯接收器218。
液氯接收器218的液氯经导管246离开,气流经导管222离开。气体冷却器224利用经间接热交换器中的导管246和226传送的第二部分液体氯化物,从气体蒸汽回收液态的另外的氯。第二部分汽化的液氯然后可以作为气体混合物的汽化液氯经导管204返回到压缩机装置206(例如,第一压缩级232)。
气体冷却器224中产生的液氯经导管228返回到液氯接收器218。另外的氯已被作为液体除去并返回到液氯接收器218的未冷凝气体混合物作为尾气经导管230从气体冷却器224和方法100送出。优选,尾气含有25到35摩尔百分比的氯气。
液氯经导管246离开液氯接收器218。一部分液氯经导管248除去以作为回流将液氯经导管238供应到氯重质物除去塔234,如在本文中所述。导管248将具有轻质化合物的剩余量液氯供应到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汽提至少一些从液氯接收器218出来的液氯中存在的轻质化合物。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轻质化合物可以是液氯中存在的有机和/或无机的未冷凝化合物。这样的轻质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但是不限于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和氢气等。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液氯可以进入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的上部。由于液氯通过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下降,液氯在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中接触到由再沸器252沸腾的氯蒸气。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在120到160psia的压力和25至36℃的温度下操作。
因此,致使溶解在液氯中的二氧化碳、氧气、氮气及其它非可凝性气体蒸发,以致它们可以作为塔顶产物从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除去。在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中去除的轻质化合物然后经导管254供应到氯重质化合物降低的混合物,作为塔顶产物经导管242从氯重质物除去塔234除去。这种混合物经导管242通向压缩机206的第二压缩级240。
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中的冷凝物作为液氯被收集,其比进入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的液氯具有更高的纯度(即更高的浓度),并其后通过导管220抽出。导管220中轻质化合物浓度降低的液氯然后作为第一部分液氯被供应到热回收装置212,如以前所述,以提供冷却并产生氯气产物。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供应给再沸器236和252的热能可以来自于经导管243出来的来自第二压缩级240的气体混合物。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所述气体混合物可以供应给再沸器236和252中的间接热交换器。在再沸器234和252中,气体混合物的热被分别供应到重质物除去塔232和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的底部液体,以提供相应的塔232和250中的沸腾。来自沸腾的能量允许重质物除去塔232从混合物中分离至少一些氯重质化合物,允许轻质化合物汽提塔250分离混合物中的至少一些轻质化合物,如本文中所述。放出热的气体混合物然后经导管245供应给液氯接收器218。
现在参考图3,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方法3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方法300与上面对于方法100和200的描述相同,但还包括使用冷箱冷却器360。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冷箱冷却器360可以结合气体冷却器324使用,以进一步降低尾气中氯气的浓度。
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冷箱冷却器360使用间接热交换器,例如板帧式热交换器或本文中所述的其它热交换器,以进一步从尾气中冷凝氯气。如所示,已经在气体冷却器324中除去氯气的未冷凝气体混合物经导管362通入冷箱冷却器360。在冷箱冷却器360内部,未冷凝的气体混合物首先用第一间接热交换器364中的尾气冷却。冷却了未冷凝的气体混合物的尾气然后经导管330离开该箱式冷却器。
冷却的未冷凝气体混合物然后进入第二间接热交换器366,其中来自冷箱冷却器360的液体汽化进一步冷却未冷凝气体混合物。未冷凝气体混合物仍然处于高压下,但是已经在冷箱冷却器360的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364、366中被冷却,从而部分冷凝氯气,然后进入接收筒368。高压下的未冷凝气体混合物从该接收筒368穿过阀370,使得未冷凝气体混合物的压力和温度均下降。未冷凝气体混合物然后通过第一热交换器364,在此它吸收经导管362进入冷箱冷却器360的未冷凝气体混合物的热量。吸热的未冷凝气体混合物然后作为尾气经导管330离开冷箱冷却器360。对于各种实施方式而言,冷箱冷却器360可以将尾气冷却到0℃至-25℃。
接收筒368的高压液氯可以经导管372离开,在导管中它在通过阀374时汽化。当汽化液氯与高压下的未冷凝气体混合物通过第二热交换器366时,汽化液氯从未冷凝气体混合物吸热。在第二热交换器366中从未冷凝气体混合物吸收热的汽化液氯经导管376离开冷箱冷却器360,在所述导管376中它可以返回到干燥系统,如本文中所述,以用于例如冷却进入压缩机之前的进气。
如本文所述,与不使用本公开相同技术和过程的方法相比较,根据本公开生产氯气产物可以在减少总能量消耗下完成。有效证明这种总能量消耗减少的一种方法是通过确定从进气产生如本文所提供的氯气产物的总能量需求。一种方法是检查产生氯气产物需要的生产每公吨氯气的总功率千瓦小时数。
在常规的氯气液化过程中,利用多级压缩系统消耗能量来压缩含有氯气的进气。这种压缩系统形成压力最多约100psia的压缩气体。能量还消耗在用来冷却压缩气体以液化氯气的制冷系统中。当进气中留有杂质时,生产液化氯气的能量成本还将上升。
为了更准确比较常规系统与本公开系统生产每公吨氯气的总能量成本,还要确定常规系统将液氯汽化成与所述氯气产物具有相同的压力和温度的氯气所需要的能量。这种量的能量然后被加入常规系统的压缩和液化氯气的能量中。这些估算然后允许更直接比较常规系统和本公开中生产氯气的总能量成本。
基于前述,可以预料以下比较结果对于本系统的实施方式将是可能的。表1显示了生产氯气需要总功率的预测结果。
Figure BPA00001564912000121
Figure BPA00001564912000131
如表1所示,生产一吨氯气需要的总功率的预测结果显示了本公开的方法和常规氯气生产方法之间的差异。如所示,可以预料根据本公开生产氯气产物需要的功率将与常规方法的比较例类似或更低,但是将在尾气中仅损失一小部分氯气(参见表1第三列)。在常规方法中,尾气中这种更高百分比的氯气最后用于其它过程(例如,HCl燃烧器)。要理解对于这些常规方法而言,为了达到尾气中与本公开所提供的相同预测的氯气百分数,必须有大量的另外能量消耗。因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被认为既生产氯气产物,同时与不使用与本公开相同的技术和过程的方法相比较,实现了总能量消耗降低。

Claims (15)

1.一种方法,其包括:
压缩汽化液氯与含氯气的进气的气体混合物来产生压缩气体;
将压缩气体中的氯气冷凝成液氯;
汽化第一部分液氯以提供冷凝热,以将来自压缩气体的氯气冷凝成液氯;和
汽化第二部分液氯以提供用于所述气体混合物的汽化液氯和用于冷却来自所述方法的尾气的冷凝热。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包括从汽化的第一部分液氯生产氯气产物。
3.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压缩气体混合物包括利用两个或更多个压缩级来压缩所述气体混合物到80磅-力/每平方英寸绝对压力(psia)到650psia的压力。
4.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冷凝来自所述压缩气体的氯气包括使用采用0℃至50℃空气的冷凝器,以将来自所述压缩气体的氯气至少部分冷凝成液氯。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冷凝压缩气体中的氯气包括将液氯冷却到30℃至55℃。
6.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汽化第一部分液氯包括将所述第一部分液氯汽化到最高达187psia的压力。
7.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冷凝来自压缩气体的氯气包括将具有未冷凝氯气及其它未冷凝气体的气流与液氯分离,其中来自汽化第二部分液氯的汽化热将至少一部分未冷凝氯气冷凝成液氯。
8.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第二部分液氯的汽化将未冷凝氯气及其它未冷凝气体冷却到0℃至10℃。
9.权利要求7和8任一项的方法,其包括另外冷却所述气流以将尾气中的氯气含量降低到25到35摩尔百分比的氯气。
10.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汽化液氯与进气的气体混合物包含氯重质化合物,并且压缩气体混合物包括将所述气体混合物压缩到第一压缩压力;
将第一压缩压力的气体混合物供应到氯重质物除去塔;
在氯重质物除去塔中从所述气体混合物中分离至少一些氯重质化合物;和
将氯重质化合物浓度降低的气体混合物供应回压缩机,以提供压缩气体。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将压缩气体中的氯气冷凝成液氯包括从所述压缩气体提取热;和
向氯重质物除去塔供应所述热以从所述气体混合物中分离至少一些氯重质化合物。
12.权利要求10和1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液氯包含轻质化合物,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带有轻质化合物的液氯供应到轻质化合物汽提塔;
在轻质化合物汽提塔中从所述液氯汽提至少一些轻质化合物;
将在轻质化合物汽提塔中汽提的轻质化合物供应给氯重质化合物降低的气体混合物;和
供应轻质化合物浓度降低的液氯作为第二部分液氯。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在将压缩气体中的氯气冷凝成液氯包括从所述压缩气体提取热;和
向轻质化合物汽提塔供应所述热用于从所述液氯中汽提至少一些轻质化合物。
14.权利要求12和13任一项的方法,其包括去除一部分液氯作为回流;和
将所述回流供应到氯重质物除去塔。
15.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进气具有不少于50体积百分比(%)的氯气。
CN201080057596.9A 2009-12-17 2010-12-07 氯气生产 Active CN1026561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8751609P 2009-12-17 2009-12-17
US61/287,516 2009-12-17
PCT/US2010/003101 WO2011084128A1 (en) 2009-12-17 2010-12-07 Chlorine gas produc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6113A true CN102656113A (zh) 2012-09-05
CN102656113B CN102656113B (zh) 2015-04-01

Family

ID=4356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7596.9A Active CN102656113B (zh) 2009-12-17 2010-12-07 氯气生产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518149B2 (zh)
EP (1) EP2512983B1 (zh)
JP (1) JP5767243B2 (zh)
KR (1) KR101826370B1 (zh)
CN (1) CN102656113B (zh)
BR (1) BR112012013668B1 (zh)
TW (1) TWI507360B (zh)
WO (1) WO201108412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1120A (zh) * 2015-10-28 2016-01-27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 液氯生产系统
CN109110732A (zh) * 2018-09-11 2019-01-01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氯化苯生产工艺中用于降低副产物盐酸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CN109180417A (zh) * 2018-09-29 2019-01-11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低纯度氯气生产二氯乙烷edc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9849B (zh) * 2021-02-26 2022-09-02 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 氯气泄漏事故处理工艺装置
CN113154711B (zh) * 2021-04-26 2022-08-26 潘庆光 液氯制冷系统
CN113321184B (zh) * 2021-06-18 2024-03-15 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电子级氯气纯化生产装置及其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4430A (en) * 1974-10-30 1976-05-04 Ppg Industries, Inc. Liquefaction of chlorine by multi-stage compression and cooling
WO2004018355A1 (en) * 2002-08-23 2004-03-04 Nora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ors Ltd. Process for the energy efficient removal of bromine from chlorine
CN101374760A (zh) * 2006-01-27 2009-02-25 巴斯夫欧洲公司 制备氯气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54666A (en) * 1952-10-29 1956-07-17 M H Treadwell C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quefying gases
US3230724A (en) * 1962-10-22 1966-01-25 Dow Chemical Co Chlorine gas liquefaction
US3410099A (en) * 1965-04-07 1968-11-12 Hooker Chemical Corp Chlorine liquefaction
AT273904B (de) * 1967-05-23 1969-08-25 Chemie Linz Ag Verfahren zur destillativen Abtrennung von reinem Chlor aus einem Chlor, Stickstoffdioxyd, Nitrosylchlorid und Sauerstoff enthaltenden Gasgemisch
JPS50128696A (zh) * 1974-03-29 1975-10-09
GB1518372A (en) * 1976-02-25 1978-07-19 Tioxide Group Ltd Chlorine recovery process
DE2917974A1 (de) * 1979-05-04 1980-11-13 Hoechst Ag Verfahren zur fluessigchlorgewinnung
US4321795A (en) * 1980-09-22 1982-03-30 Helmut Brandt 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gaseous chlorine
US4381190A (en) * 1981-09-18 1983-04-26 Stauffer Chemical Company Process for drying and compressing chlorine gas
US4774070A (en) * 1986-02-19 1988-09-27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corporated Production process of chlorine
IL89280A0 (en) * 1988-02-16 1989-09-10 Mitsui Toatsu Chemicals Industrial process for the s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chlorine
JP2832786B2 (ja) * 1992-12-01 1998-12-09 日本エア・リキード株式会社 超高純度モノシラン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5490390A (en) * 1994-05-13 1996-02-13 Ppg Industries, Inc. Liquefaction of chlorine or other substances
DE19535716A1 (de) * 1995-09-26 1997-03-27 Bayer Ag Verfahren zur Aufarbeitung der Reaktionsgase bei der Oxidation von HCI zu Chlor
CA2203352C (en) * 1996-06-07 2000-08-01 Walter H. Whitloc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rifying a substance
US5861049A (en) * 1997-01-24 1999-01-19 Membran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Inc. Chlorine separation process combining condens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flash evaporation
US5985226A (en) * 1998-01-07 1999-11-16 Occidental Chemcial Corporation Method of recovering chlorine from a gas mixture
US6134912A (en) * 1999-01-27 2000-10-24 Air Liquide Americ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paration of a mixed gas containing oxygen and chlorine
US6915660B2 (en) * 2001-04-06 2005-07-12 The Boc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quefaction monitoring
CR7129A (es) * 2003-10-29 2003-11-17 Carlos Eduardo Rold N Villalobos Metodo y aparato para almacenar gases a baja temperatura utilizando un sistema de recuperacion de refrigeracion
JP4904730B2 (ja) 2005-07-04 2012-03-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芳香族化合物と塩化水素の分離回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54430A (en) * 1974-10-30 1976-05-04 Ppg Industries, Inc. Liquefaction of chlorine by multi-stage compression and cooling
WO2004018355A1 (en) * 2002-08-23 2004-03-04 Noram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ors Ltd. Process for the energy efficient removal of bromine from chlorine
CN101374760A (zh) * 2006-01-27 2009-02-25 巴斯夫欧洲公司 制备氯气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1120A (zh) * 2015-10-28 2016-01-27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 液氯生产系统
CN105271120B (zh) * 2015-10-28 2017-10-31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 液氯生产系统
CN109110732A (zh) * 2018-09-11 2019-01-01 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氯化苯生产工艺中用于降低副产物盐酸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CN109180417A (zh) * 2018-09-29 2019-01-11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低纯度氯气生产二氯乙烷edc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2983A1 (en) 2012-10-24
KR101826370B1 (ko) 2018-02-06
US8518149B2 (en) 2013-08-27
BR112012013668A2 (pt) 2016-04-19
TW201139280A (en) 2011-11-16
TWI507360B (zh) 2015-11-11
JP2013514256A (ja) 2013-04-25
US20110146309A1 (en) 2011-06-23
EP2512983B1 (en) 2016-07-27
CN102656113B (zh) 2015-04-01
BR112012013668B1 (pt) 2019-08-20
KR20120104353A (ko) 2012-09-20
WO2011084128A1 (en) 2011-07-14
JP5767243B2 (ja)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6113B (zh) 氯气生产
CN101231130B (zh) 二氧化碳的纯化
CN105783424B (zh) 利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生产高压富氧气体的空气分离方法
CN112245955B (zh) 用于在包括间接热泵的精馏设备中蒸馏粗组分的工艺
US11926906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hydrogen gas in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US3954430A (en) Liquefaction of chlorine by multi-stage compression and cooling
TW201315840A (zh) 濃縮鹼水溶液之方法及適用於此目的之裝置
JP2002316804A (ja) 塩素精製法
US20120160101A1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gases and obtaining acid gases
KR101238063B1 (ko) 질소 발생 방법과 이에 이용되는 장치
JP7291472B2 (ja) 窒素ガス製造装置
CN102278867B (zh) 用于三塔氧气装置的稀有气体回收方法
CN113318470A (zh) 一种氟直冷技术联合氯气精馏提纯系统及方法
CN114440554B (zh) 一种生产高纯氧的装置及其方法
TWI834895B (zh) 在包含間接式熱泵之精餾設備中分餾粗製組成物之方法及精餾設備
EP1834145A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a stream of compressed air
KR102507523B1 (ko) 알킬화공정시스템 및 알킬화방법
CN113154711B (zh) 液氯制冷系统
Verri et al. Integrated production of liquid sulphur dioxide and sulphuric acid via a low-temperature cryogenic process
CN109057899B (zh) 气体压缩冷凝液化和低温工质发电装置及发电系统
CN215782512U (zh) 一种氯化氢干法净化系统
CN215311252U (zh) 甲醇储罐罐顶呼吸气回收处理装置
Schumacher Ultimate energy possibilities in conventional solvent extraction
JP2008164236A (ja) 窒素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13

Address after: michigan

Patentee after: BLUE CUB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LTD.

Address before: michigan

Patentee before: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