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3091B -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 Google Patents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3091B
CN102653091B CN201210054118.3A CN201210054118A CN102653091B CN 102653091 B CN102653091 B CN 102653091B CN 201210054118 A CN201210054118 A CN 201210054118A CN 102653091 B CN102653091 B CN 102653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uel container
electromagnetic valve
fuel
val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41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3091A (zh
Inventor
小菅诚
横地稳
星野享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3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3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3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3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8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combustion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具备:燃烧室(19);筒状的燃料容器(25),填充有向燃烧室(19)供给的燃料;电磁阀装置(24),构成为对由燃料容器(25)供给的燃料进行计量并朝燃烧室(19)喷射该燃料;以及把手部(12a),从燃料容器(25)到燃烧部(19)的距离与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部(19)的距离实质上等同或不超过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部(19)的距离。

Description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作为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已知有如下形式的工具:填充有液化的燃料气体的气体罐等燃料容器安装于工具内,由该燃料容器供给的燃料通过电磁阀装置进行计量并朝燃烧部喷射。
该形式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大多在燃烧部的附近设置电磁阀装置,在把手附近设置燃料容器。
但是,当电磁阀装置配置成比燃料容器更接近燃烧部时,由于电磁阀装置更容易受到燃烧部的热影响,所以会导致电磁阀装置的温度变得高于燃料容器的温度。
若电磁阀装置的温度变得高于燃料容器的温度,则当由燃料容器向电磁阀装置供给液化气体时,液化气体由于燃料容器与电磁阀装置之间的温度差而在气体管路内发生汽化,因此,造成燃烧不良、打入工具不正常工作。
为避免该问题,需要将燃料容器的温度设成与电磁阀装置的温度大致相等,或者将燃料容器的温度设成高于电磁阀装置的温度。
例如,在US5263439所记载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中,电磁阀装置和燃料容器配置成与燃烧部的距离大致相同。若燃料容器及电磁阀装置所受的燃烧部的热传递等同,则能够使其影响大致相等,因此能够抑制燃料容器和电磁阀装置之间的温度差。
但是,在US5263439所记载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中,由于燃料容器配置于燃烧部与把手部之间,所以,把手向后方错开了与燃料容器相当的距离而进行配置。因此,扳机的位置也向后方错开,工具整体的平衡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涉及一种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其通过抑制燃料容器与电磁阀装置之间的温度差来防止点火不良,并且无需将把手降至后方即可进行布局,能够改善工具的重心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侧视图。
图2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横剖视图(A-A剖视图)。
图3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B-B剖视图)。
图4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C-C剖视图)。
图5是从斜后方观察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外观图,是将收容盖部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6是从斜后方观察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外观图,是将收容盖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7(a)是汽缸盖的表面侧立体图。图7(b)是汽缸盖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8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侧视图。
图9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D-D剖视图),是将收容盖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0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E-E剖视图),是将收容盖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11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D-D剖视图),是将收容盖部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12是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E-E剖视图),是将收容盖部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表示电磁阀装置以及燃料容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
图14(a)~图14(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表示电磁阀装置以及燃料容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其一)。
图15(a)~图15(d)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表示电磁阀装置以及燃料容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其二)。
图16(a)~图16(e)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表示电磁阀装置以及燃料容器的其他配置例的图(其三)。
标号说明
10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11主体外壳
12把手外壳
12a把手部
13汽缸
14打入器
15击打活塞
16机头部
17射出口
18钉仓
19燃烧室
20汽缸盖
20a延伸部
21汽缸头
22可动套筒
23缓冲器
24电磁阀装置
25燃料容器
26燃料容器收容部
26a连接部
27收容盖部
27a按压部件
27b扣合部
28滑动部件
28a被扣合部
29弹簧
30微型开关
31跨接部
35旋转风扇
38电池
39扳机
CL把手部的轴延长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进行说明。
另外,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是本发明的示例,并未限定本发明,实施方式或变形例所记述的所有特征及其组合并非一定是发明本质。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10中,把手外壳12与收容有汽缸13的主体外壳11的后方相连设置,击打活塞15可滑动地收容于在汽缸13内。在该击打活塞15的下表面侧结合有用于击打钉的打入器14。
在主体外壳11的下部安装有朝向被打入材料对钉进行打入引导的机头部16,结合于击打活塞15的打入器14可滑动地收容于该机头部16并被引导。装填有多个钉的钉仓18与该机头部16的侧方相连设置,构成为使钉仓18内的钉依次向机头部16供给,供给至机头部16的钉被打入器14击打而从机头部16的前端的射出口17朝被打入材料打出。
在汽缸13的上方形成用于生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且使该混合气体燃烧的燃烧部即燃烧室19。该燃烧室19通过使可动套筒22以可滑动的方式相对于汽缸13配置而形成。详细地讲,利用环状的可动套筒22覆盖设置于汽缸13的侧面上部的多个开口,由此,在汽缸13的内部形成与可动套筒22的内部连通的密闭空间,利用该密闭空间形成燃烧室19。另外,该可动套筒22形成为,通过将机头部16推靠在被打入材料上而朝上方滑动,由此,使燃烧室19内形成密闭状态。
在燃烧室19内,生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使由该混合气体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气体的压力作用于击打活塞15,并驱动击打活塞15至配置于汽缸13内的下止点位置的缓冲器23。
为了向燃烧室19供给可燃性气体,在覆盖汽缸13的上端的汽缸头21处,形成有面向燃烧室19内的供给口(未图示)。在该供给口处连接有气体供给管,从而由电磁阀装置24所喷射的气体燃料被导入燃烧室19。
电磁阀装置24用于向燃烧室19供给气体燃料,其具备对气体燃料的供给量进行控制的电磁阀。该电磁阀装置24与填充有液化的气体燃料的燃料容器25相连接,对由该燃料容器25供给的燃料进行计量并朝燃烧室19喷射一定量的可燃性气体。
当通过上述电磁阀装置24向燃烧室19内喷射可燃性气体时,设置于汽缸头21的旋转风扇35进行旋转。由此,供给至燃烧室19内的可燃性气体与燃烧室19内的空气进行搅拌,从而在燃烧室19内生成规定空燃比的混合气体。
另外,在汽缸头21处设有用于对在燃烧室19内生成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而使其燃烧的点火装置(未图示)。该点火装置由一般的火花塞构成,该火花塞使安装于把手部12a的后端部的电池38的电压上升到高电压,并使该高电压进行放电而产生火花。当对形成于把手部12a的基部的扳机39进行操作时,该点火装置进行动作。并形成为,当该点火装置进行动作而在燃烧室19内产生火花时,在燃烧室19内生成高压的燃料气体,在其冲击下,击打活塞15在燃烧室19的轴向上进行滑动而将钉打入。
另外,如图1所示,上述的把手部12a朝着与燃烧室19的轴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且形成为通过作业者握住该把手部12a能够稳定地保持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10。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容器25形成为筒状(圆筒状)。如图2所示,该筒状的燃料容器25与燃料室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在燃烧室19的外周部。由此,燃料容器25沿着燃烧室19尽可能配置于燃烧室19的附近。
另外,如图2所示,该筒状的燃料容器25以与把手部12a的前端侧部相邻的方式配置在相对于把手12a的轴延长线CL偏离的位置处。此时,由于以最短距离连接燃烧室19与把手部12a的线位于上述把手12a的轴延长线CL上,所以,燃料容器25必然位于燃烧室19的外周部,且避开以最短距离连接燃烧室19与把手12a的线而配置。即,该燃料容器25不是配置在燃烧室19与把手12a之间,而是在偏离把手部12a的延伸方向的位置处配置于把手部12a的根部分。进一步详细地讲,燃料容器25配置成比燃烧室19靠近把手部12a,如图2所示,配置成相对于主体外壳11的宽度不突出。
另外,如图2所示,电磁阀装置24也与燃料室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在燃烧室19的外周部。此时,配置成使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与从燃料容器25到燃烧室19的距离大致相等。
上述的燃料容器25收容于设置在把手外壳12内的燃料容器收容部26中。如图3所示,在该燃料容器收容部26的深处设有用于连接燃料容器25的连接部26a。该连接部26a经由气体管与电磁阀装置24连通,形成为通过将燃料容器25连接到该连接部26a上而使燃料容器25内的燃料向电磁阀装置24供给。
在该燃料容器收容部26中,在设置了连接部26a的相反侧的端部安装有用于可开闭地阻塞燃料容器收容部26的收容盖部27。该收容盖部27经由铰接部可转动地支撑于把手外壳12。如图6所示,通过将该收容盖部27打开,燃料容器收容部26的上表面敞开,能够取出收容于燃料容器收容部26中的燃料容器25或将燃料容器25插入到燃料容器收容部26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打开收容盖部27时,利用汽缸盖20进行遮盖,以使把手外壳12的内部的配线不露出。即,如图7所示,在汽缸盖20的把手部12a侧的侧部设有一体地突出形成的延伸部20a,形成为通过以该延伸部20a进行覆盖来使把手外壳12的内部的配线不露出(参照图6)。
另外,在收容盖部27的背面固定有以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形成的按压部件27a。该按压部件27a在关闭收容盖部27时与燃料容器25接触,起到向连接部26a的方向按压燃料容器25的作用。另外,按压部件27a也可以用金属制的弹簧等来代替,由于使用高分子材料的弹性体时的冲击吸收速度更快,所以可无损气体罐等地吸收冲击。
另外,收容盖部27的开闭状态通过微型开关30来检测,可安全地进行燃料容器25的更换等。图9是表示打开收容盖部27的状态的剖视图。如该图9所示,当打开收容盖部27时,设置于收容盖部27的背面的扣合部27b与可滑动地收容于把手外壳12的内部的滑动部件28的被扣合部28a扣合,从而将滑动部件28向上方抬起。于是,滑动部件28还借助于弹簧29的作用力而朝向外部突出的方向滑动。此时,如图10所示,滑动部件28的端部从微型开关30脱离。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当关闭收容盖部27时,扣合部27b与被扣合部28a扣合,并将滑动部件28向下方按下。由此,如图12所示,滑动部件28的端部与微型开关30接触,将微型开关30按下。即,形成为通过控制装置检测该微型开关30的按下信号来检测收容盖部27的开闭。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圆筒状的燃料容器25与燃料室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在燃烧室19的外周部。因此,由于能够将燃料容器25沿着燃烧室19尽可能地配置于燃烧室的附近,所以能够抑制燃料容器25与电磁阀装置24之间的温度差。由此,能够防止由燃料容器25至电磁阀装置24的气体管路内的燃料发生汽化,使得利用电磁阀装置24进行的流量调节能够正确地进行。即,能够防止点火不良,能够提高工具的可靠性。
而且,圆筒状的燃料容器25避开以最短距离连接燃烧室19与把手部12a的线而配置。即,由于燃料容器25配置于从把手部12a的延伸方向偏离的位置,所以,能够减小对把手部12a的布局造成的影响。因此,无需将把手部12a降至后方即可进行布局,能够改善工具的重心平衡。
另外,配置成使从燃料容器25到燃烧室19的距离不超过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具体而言,从构成燃烧室19的外表面的主体外壳11与把手外壳12相交叉的主体外壳11的壁到燃料容器25的外表面的距离不超过从主体外壳11的壁到电磁阀装置24的外表面的距离。)若如此,则燃料容器25可形成为与电磁阀装置24相比更大地受到燃烧室19的热影响,可防止从燃料容器25至电磁阀装置24的气体管路内的燃料发生汽化。
另外,燃料容器25与把手部12a的前端相邻配置。即,由于在把手部12a的根部配置燃料容器25,所以能够改善工具的重心平衡。
另外,燃料容器25配置成比燃烧室19靠近把手部12a。因此,由于燃料容器25不朝燃烧室19的侧方及前方突出,所以能够紧凑地形成工具。
另外,如图13所示,燃料容器25可与燃烧室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于燃烧室19的外周部,并且配置在把手部12a的轴延长线上的位置。此时,若将电磁阀装置24也配置于燃烧室19的外周部,则容易将从燃料容器25到燃烧室19的距离设为与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实质上等同或不超过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具体而言,在图13的配置中,从构成燃烧室19的外表面的主体外壳11与把手外壳12相交叉的主体外壳11的壁到燃料容器25的外表面的距离不超过从主体外壳11的壁到电磁阀装置24的外表面的距离。)的范围,因此,能够防止从燃料容器25至电磁阀装置24的气体管路内的燃料发生汽化,使得利用电磁阀装置24进行的流量调节能够正确地进行。即,能够防止点火不良,能够提高工具的可靠性。另外,由于能够将燃料容器25与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把手部的根部侧的把手外壳12的内部,所以作为工具整体能够紧凑地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燃料容器25及电磁阀装置24均与燃烧室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于燃烧室19的外周部。但是,作为配置成使燃料容器25到燃烧室19的距离不超过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的布局,可考虑各种样式。
例如,如图14(a)~图14(c)所示,燃料容器25可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与燃烧室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于燃烧室19的外周部,并变更电磁阀装置24的位置。例如,如图14(a)所示,可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把手部12a的内部。另外,如图14(b)所示,可将电磁阀装置24沿着钉仓18而配置。另外,如图14(c)所示,可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连接把手部12a的后端与钉仓18的后端的跨接部31。
另外,如图15(a)~图15(d)、16(a)~图16(e)所示,也可以变更燃料容器25的位置。
即,如图15(a)所示,可将燃料容器25配置于把手部12a的内部,并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跨接部31的内部。另外,如图15(b)所示,可将燃料容器25配置于把手12a的内部,并将电磁阀装置24沿着钉仓18进行配置。另外,如图15(c)所示,可将燃料容器25配置于把手部12a的内部,并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比燃料容器25更后方的把手部12a的内部。另外,如图15(d)所示,可设成,将燃料容器25沿着钉仓18进行配置,并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燃料容器25的更后方。
另外,如图16(a)所示,可将燃料容器25沿着钉仓18进行配置,并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把手部12a的内部。另外,如图16(b)所示,可将燃料容器25配置于跨接部31的内部,并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比燃料容器25更后方的跨接部31的内部。另外,如图16(c)所示,可将燃料容器25沿着钉仓18进行配置,并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跨接部31的内部。另外,如图16(d)所示,可将燃料容器25沿着钉仓18进行配置,并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该燃料容器25的后端附近。另外,如图16(e)所示,可将燃料容器25配置于把手部12a的内部,并将电磁阀装置24配置于该燃料容器25的后端附近。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可具备:燃烧室19;筒状的燃料容器25,填充有向燃烧室19供给的燃料;电磁阀装置24,构成为对由燃料容器25供给的燃料进行计量并朝燃烧室19喷射该燃料;以及把手部12a。燃料容器25可避开以最短距离连接燃烧室19与把手部12a的线而配置。从燃料容器25到燃烧室19的距离可以与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实质上等同,或者也可以不超过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
另外,“实质上等同”的含义是指:燃烧室19对燃料容器25的热影响与燃烧室19对电磁阀装置24的热影响没有差别。具体而言,若从燃料容器25到燃烧室19的距离与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具有20mm~30mm程度的差异,则可以认为是“实质上等同”。
根据上述的构造,筒状的燃料容器配置成,从燃料容器到燃烧室的距离与从电磁阀装置到燃烧室的距离实质上等同或不超过从电磁阀装置到燃烧室的距离。若如此,则燃料容器可形成为与电磁阀装置相比更大地受到燃烧室的热影响,可防止从燃料容器至电磁阀装置的气体管路内的燃料发生汽化,使得利用电磁阀装置进行的流量调节能够正确的进行。即,能够防止点火不良,能够提高工具的可靠性。
而且,筒状的燃料容器是避开以最短距离连接燃烧室与把手部的线而配置的。即,由于燃料容器配置于从把手部的延伸方向偏离的位置,所以,能够减小对把手部的布局造成的影响。因此,无需将把手部降至后方即可进行布局,能够改善工具的重心平衡。
根据该构造,燃料容器25可与燃烧室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
根据该构造,当将燃料容器配置于燃烧室的外周部时,能够沿着燃烧室紧凑地配置。
在上述的构造中,燃料容器25也可以配置于燃烧室19的外周部。
根据该构造,由于能够将燃料容器沿着燃烧室尽可能地配置于燃烧室的附近,所以能够抑制燃料容器与电磁阀装置之间的温度差。由此,能够防止由燃料容器至电磁阀装置的气体管路内的液化燃料发生汽化。
在上述的构造中,燃料容器25也可以与把手部12a的前端侧部相邻配置。
根据该构造,由于在把手部的根部配置燃料容器,所以能够改善工具的重心平衡。
在上述的构造中,燃料容器25也可以配置成比燃烧室19靠近把手部。
根据该构造,由于燃料容器不朝燃烧室的侧方及前方突出,所以能够紧凑地形成工具。
另外,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可具备:燃烧室19;筒状的燃料容器25,填充有向燃烧室19供给的燃料;电磁阀装置24,构成为对由燃料容器25供给的燃料进行计量并朝燃烧室19喷射该燃料;以及把手部12a。燃料容器25与电磁阀装置24也可以配置于燃烧室19的外周部。燃料容器25可与燃烧室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于把手部12a的轴延长线CL上的位置。从燃料容器到燃烧室19的距离可以与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实质上等同,或者也可以不超过从电磁阀装置24到燃烧室19的距离。
根据该构造,由于能够将燃料容器与电磁阀装置沿着燃烧室尽可能地配置于燃烧室的附近,所以能够抑制燃料容器与电磁阀装置之间的温度差。由此,能够防止由燃料容器至电磁阀装置的气体管路内的液化燃料发生汽化。
另外,筒状的燃料容器与燃烧室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于把手部的轴延长线的位置。因此,由于能够将燃料容器配置于把手部的根部侧的把手外壳内,所以能够紧凑地形成工具。

Claims (5)

1.一种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燃烧部(19);
筒状的燃料容器(25),填充有向上述燃烧部(19)供给的燃料;
电磁阀装置(24),构成为对由上述燃料容器(25)供给的燃料进行计量并朝上述燃烧部(19)喷射该燃料;以及
把手部(12a),
上述燃料容器(25)及上述电磁阀装置(24)分别在与工具的打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同的截面上配置在上述燃烧部(19)的外周部,
上述燃料容器(25)避开以最短距离连接上述燃烧部(19)与上述把手部(12a)的线而配置,
从上述燃料容器(25)到上述燃烧部(19)的距离与从上述电磁阀装置(24)到上述燃烧部(19)的距离实质上等同或不超过从上述电磁阀装置(24)到上述燃烧部(19)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燃料容器(25)与上述燃烧部(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燃料容器(25)与上述把手部(12a)的前端侧部相邻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其中,
上述燃料容器(25)配置成比上述燃烧部(19)靠近上述把手部。
5.一种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燃烧部(19);
筒状的燃料容器(25),填充有向上述燃烧部(19)供给的燃料;
电磁阀装置(24),构成为对由上述燃料容器(25)供给的燃料进行计量并朝上述燃烧部(19)喷射该燃料;以及
把手部(12a),
上述燃料容器(25)与上述电磁阀装置(24)分别在与工具的打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相同的截面上配置于上述燃烧部(19)的外周部,
上述燃料容器(25)与上述燃烧部(19)的轴大致平行地配置于上述把手部(12a)的轴延长线(CL)上的位置,
从上述燃料容器(25)到上述燃烧部(19)的距离与从上述电磁阀装置(24)到上述燃烧部(19)的距离实质上等同或不超过从上述电磁阀装置(24)到上述燃烧部(19)的距离。
CN201210054118.3A 2011-03-02 2012-03-02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Active CN102653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5222A JP5652262B2 (ja) 2011-03-02 2011-03-02 ガス燃焼式打ち込み工具
JP2011-045222 2011-03-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3091A CN102653091A (zh) 2012-09-05
CN102653091B true CN102653091B (zh) 2016-05-25

Family

ID=45811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4118.3A Active CN102653091B (zh) 2011-03-02 2012-03-02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93670B2 (zh)
EP (1) EP2495077B1 (zh)
JP (1) JP5652262B2 (zh)
CN (1) CN102653091B (zh)
TW (1) TWI5724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88634B1 (fr) * 2012-04-03 2014-03-21 Illinois Tool Works Adaptateur amovible d'admission et de melange d'air et de combustible pour outil a combustion
US11466815B2 (en) 2017-10-06 2022-10-11 Black & Decker Inc. Hydrogen fuel canister
EP3698925B1 (en) * 2019-02-22 2021-10-06 Max Co., Ltd. Pneumatic too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3439A (en) * 1992-11-13 1993-11-2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uel system for combustion-powered, fastener-driving tool
CN1154287A (zh) * 1995-11-27 1997-07-16 伊利诺斯工具制造公司 内燃动力工具的燃料注入系统
CN1225864A (zh) * 1998-02-13 1999-08-18 探测与发明技术协会Spit 使用压缩气体的固定装置
CN101001722A (zh) * 2004-09-01 2007-07-18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燃烧动力工具的燃料箱隔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72784A (ja) * 1974-12-20 1976-06-23 Max Co Ltd Nainenshikishogekikogu
US4483474A (en) * 1981-01-22 1984-11-20 Signode Corporation Combustion gas-powered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6019072A (en) * 1997-12-31 2000-02-01 Porter-Cable Corporation Methods employ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fastener driving tool
DE10160575C1 (de) * 2001-12-10 2003-06-18 Hilti Ag Setzgerät
US6722549B2 (en) * 2002-05-08 2004-04-20 Yury Shkolnikov Arm member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US7546938B2 (en) * 2004-09-01 2009-06-16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uel cell compartment for combustion-powered tool
JP4353076B2 (ja) * 2004-11-16 2009-10-2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燃焼式動力工具
EP2133179B1 (en) * 2007-04-02 2011-08-03 Max Co., Ltd. Gas internal combustion-type nailing machine
AU2008201129B2 (en) * 2007-04-04 2011-01-27 Hilti Ag Combustion-operated setting tool
JP5365971B2 (ja) * 2008-01-31 2013-12-11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燃焼式打込工具
JP5104536B2 (ja) * 2008-05-16 2012-12-19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燃料充填容器及び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JP2009297839A (ja) * 2008-06-13 2009-12-24 Max Co Ltd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FR2955517B1 (fr) * 2010-01-26 2012-04-20 Prospection & Inventions Abaque pression-temperature et cartouche de combustible,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de combustible et outil de fixation a main avec capteur de pression
US8636185B2 (en) * 2010-11-15 2014-01-2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astener advance delay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
JP2013111719A (ja) * 2011-11-30 2013-06-10 Makita Corp 打込み工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3439A (en) * 1992-11-13 1993-11-2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uel system for combustion-powered, fastener-driving tool
CN1154287A (zh) * 1995-11-27 1997-07-16 伊利诺斯工具制造公司 内燃动力工具的燃料注入系统
CN1225864A (zh) * 1998-02-13 1999-08-18 探测与发明技术协会Spit 使用压缩气体的固定装置
CN101001722A (zh) * 2004-09-01 2007-07-18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燃烧动力工具的燃料箱隔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22654A1 (en) 2012-09-06
TW201302397A (zh) 2013-01-16
JP5652262B2 (ja) 2015-01-14
EP2495077A3 (en) 2018-02-21
CN102653091A (zh) 2012-09-05
US8893670B2 (en) 2014-11-25
JP2012179689A (ja) 2012-09-20
TWI572460B (zh) 2017-03-01
EP2495077A2 (en) 2012-09-05
EP2495077B1 (en)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2676B (zh)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CN102653091B (zh)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CN103753500B (zh) 气体燃烧式打入工具
CN1328014C (zh) 装修型紧固件驱动工具
CN103128707A (zh) 打入工具
CN102814785B (zh) 燃料容器保持结构
US20040209211A1 (en) Interference-free cam for hinged-lid lighters
JP2018153116A (ja) 受粉機
US8413864B2 (en) Combustion-operation setting tool
US11007629B2 (en) Gas combustion type driving tool
US2730082A (en) Explosion-operated tools
CN101532676B (zh) 可方便更换燃料盒的打火机
CN208871669U (zh) 可更换气箱的点火枪
JP5045367B2 (ja) ガス燃焼式打込み工具
CN218763517U (zh) 一种超薄打火机
CN211204107U (zh) 一种新型砂轮打火机
ITTO20100331A1 (it) Accendisigari tascabile
US20190047128A1 (en) All-direction valve and handheld power tool having same
CN100501243C (zh) 可更换燃料盒的打火机
CN101532677A (zh) 可换燃料盒的打火机
JP2008221436A (ja) 燃焼式動力工具
JPH0547952Y2 (zh)
JPH07328558A (ja) 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LT5936B (lt) Labai aukšto slėgio oro kompresorius
CN1614313A (zh) 一种可再次灌充液体燃料的打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