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2191B - 牵伸装置及罗拉单元 - Google Patents

牵伸装置及罗拉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2191B
CN102652191B CN201080055888.9A CN201080055888A CN102652191B CN 102652191 B CN102652191 B CN 102652191B CN 201080055888 A CN201080055888 A CN 201080055888A CN 102652191 B CN102652191 B CN 102652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roll
striking
cleaning belt
drafting
system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58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2191A (zh
Inventor
森田晃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52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2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1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60Arrangements maintaining drafting elements free of fibre accumulations
    • D01H5/64Rollers or aprons with clean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牵伸装置及罗拉单元,将附着于下罗拉表面的飞花除去,并且使该飞花不在下罗拉的附近存留。在牵伸装置的下罗拉单元(30)中,在第三下罗拉(22)的下方配置有清扫用带(32)。清扫用带(32),被卷挂于罗拉(51、52),并且被安装于罗拉(51)的板簧(53)朝上方施力,由此被朝第三下罗拉(22)按压。进而,若第三下罗拉(22)旋转,则清扫用带(32)因与第三下罗拉(22)之间的摩擦力而旋转,由此,利用清扫用带(32)除去并输送附着于第三下罗拉(22)表面的飞花。被输送的飞花,在被与清扫用带(32)接触的板状部件(55)刮除以后,被吸嘴(60)吸引。

Description

牵伸装置及罗拉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伸并输送纱条的牵伸装置以及牵伸装置的罗拉单元。
背景技术
在具备上罗拉、以及配置成与上罗拉对置的下罗拉的牵伸装置中,当利用这些罗拉拉伸并输送纱条时,在纱条的原料是棉的情况下,棉糖会附着于罗拉,在纱条的原料是化学纤维的情况下,油剂会附着于罗拉。因此,拉伸并输送纱条时所产生的飞花,因棉糖或油剂的粘性而缠绕于罗拉上。在持续输送纱条的期间内,该飞花的缠绕量逐渐增加。若大量的飞花缠绕于罗拉上,则存在产生断纱或纱线不匀的担忧。
在牵伸装置中,配置于下方的下罗拉一般为刚度高的金属制的罗拉,并且在其表面形成有沿其周向排列的多个槽。因此,飞花在形成有这样的槽的下罗拉的表面上的附着特别明显,以往提出有各种清洁装置。
此处,作为用于清洁下罗拉的机构,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牵伸装置中,在后下罗拉的下方配置有与后下罗拉的表面抵接的刮板(scraper),当后下罗拉旋转时,利用刮板将附着于后下罗拉表面的飞花刮除。
并且,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牵伸装置中,在4个下罗拉的下方配置有毛毡带,该毛毡带跨越该4个下罗拉而延伸、且与该4个下罗拉接触。毛毡带卷挂于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驱动带轮进行正反旋转,使得毛毡带进行正反旋转。进而,若使毛毡带进行正反旋转,则附着于下罗拉表面的飞花会被毛毡带解开而除去。解开除去后的飞花被在毛毡带的下方配置成与该毛毡带表面接触的毛刷(comb)扫除。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51825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牵伸装置中,被刮板从下罗拉刮除的飞花有时会因挂在与下罗拉之间的间隙而存留。该存留的飞花附着于纱条,其结果,在纺纱机中纺制的纱线有可能会产生纱疵。
并且,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毛毡带通过驱动带轮的旋转而旋转。因此,必须与毛毡带一起在下罗拉的下方配置将驱动带轮及其驱动源连接的例如齿轮等传递机构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在下罗拉的下方配置了支承下罗拉的构造等,因此一般仅存在狭小的空间。因而,难以将毛毡带与上述传递机构的一部分一起配置于下罗拉的下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牵伸装置、以及牵伸装置的下罗拉单元,该牵伸装置能够进行清洁,以防止飞花缠绕于在周围仅存在狭小空间的下罗拉,并且不会使通过清洁而除去的飞花等存留于下罗拉附近。
第一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罗拉对,该罗拉对由上罗拉、以及配置成与所述上罗拉对置的下罗拉构成;框架,该框架具备将所述下罗拉的两端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两个罗拉支承部、和将该两个罗拉支承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环状的清扫用带,该清扫用带配置于所述下罗拉与所述连结部之间,并且被朝所述下罗拉按压。
据此,若下罗拉旋转,则被朝下罗拉按压的清扫用带因与下罗拉之间的摩擦力而进行从动旋转。由此,将附着于下罗拉表面的飞花除去。进而,由于除去后的飞花被清扫用带输送到远离下罗拉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飞花存留于下罗拉的附近。
并且,如上所述,清扫用带因与下罗拉之间的摩擦力而旋转、且无需与外部的驱动源等连接。即,除了清扫用带以外,无需在下罗拉与连结部之间的狭小的空间配置与外部的驱动源连接的传递机构等。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清扫用带配置于下罗拉周围的狭小的空间。
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该牵伸装置还具备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清扫用带朝所述下罗拉施力。
据此,通过设置施力部件能够容易地朝下罗拉按压清扫用带。
第三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所述施力部件是配置于所述清扫用带内侧的板簧。
据此,由于作为施力部件的板簧配置于清扫用带的内侧,因此与施力部件配置于清扫用带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牵伸装置紧凑化。
第四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三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刮除部件,该刮除部件配置成与所述清扫用带的清扫面接触,将所述清扫用带的所述清扫面上的附着物刮除。
据此,对于从下罗拉除去而附着于清扫用带的清扫面的飞花等的附着物,能够利用刮除部件将其从清扫用带的清扫面除去。其结果,能够保持清扫用带的清扫能力。
第五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四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所述刮除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
据此,通过将刮除部件设置于框架,能够使牵伸装置紧凑化。
第六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四或第五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该牵伸装置还具备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清扫用带的所述清扫面接触而使所述清扫用带朝内侧弯曲,由此对所述清扫用带施加张力,所述板状部件兼用作所述刮除部件。
据此,由于对清扫用带施加张力的板状部件兼用作刮除部件,因此无需分别设置刮除部件与用于对清扫用带施加张力的机构,能够使牵伸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并且,由于通过使清扫用带朝内侧弯曲来对清扫用带施加张力,因此与通过使清扫用带朝外侧扩展来对清扫用带施加张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清扫用带更加紧凑化。
第七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四~第六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壁部,该壁部在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刮除部件的下游侧,并且沿与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妨碍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朝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据此,对于被板状部件从清扫用带的清扫面刮除后的附着物,能够防止其越过壁部而朝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移动。其结果,对于被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飞花等,能够防止其移动到下罗拉的附近进而附着于下罗拉的表面及纱条。
第八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七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在所述框架设置有加强用的肋,所述肋成为所述壁部。
据此,由于将用来加强框架的肋用作壁部,因此无需特别设置专用的壁部,从而牵伸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第九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四~第八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据此,由于能够吸引被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飞花等的附着物,因此能够防止刮除后的附着物再次附着于下罗拉等。
第十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八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若在连结部的与下罗拉对置的部分不存在切口,则清扫用带与框架的连结部之间的间隙会变得狭小。飞花容易存留于狭小的间隙,从而存在存留的飞花附着于该间隙附近的下罗拉的表面及纱条的担忧。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连结部的与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因此能够在清扫用带与连结部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由此,能够防止飞花等存留于清扫用带与连结部之间。
第十一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十发明中任一发明所涉及的牵伸装置中,作为所述罗拉对,具备:被从外部供给纱条的第一罗拉对;以及第二罗拉对,该第二罗拉对在所述纱条的供给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罗拉对的下游侧,在该第二罗拉对与所述第一罗拉对之间拉伸纱条,所述清扫用带,被朝构成所述第二罗拉对的所述下罗拉的表面按压,并且与构成所述第一罗拉对的所述下罗拉的表面隔离。
当利用牵伸装置拉伸并输送纱条时,拉伸后的纱条被解开。当在第一罗拉对与第二罗拉对之间拉伸纱条时,由于解开后的纱条通过第二罗拉对,因此飞花特别容易缠绕于第二罗拉对。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将清扫用带设置于构成第二罗拉对的下罗拉,因此能够利用清扫用带将在飞花易于缠绕的该下罗拉上所附着的飞花除去。
另一方面,根据将清扫用带配置于下罗拉与连结部之间的狭小空间的观点,将被朝构成第二罗拉对的下罗拉按压的清扫用带配置成还与构成第一罗拉对的下罗拉接触是有益处的。然而,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担忧:从构成飞花易于缠绕的第二罗拉对的下罗拉除去、且附着于清扫用带的飞花,会从清扫用带附着于构成了第一罗拉对的下罗拉。
在本发明中,由于清扫用带与构成了第一罗拉对的下罗拉隔离,因此能够防止飞花从清扫用带附着于该下罗拉。
第十二发明所涉及的罗拉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由上罗拉、以及配置成与所述上罗拉对置的下罗拉构成的罗拉对中的至少所述下罗拉;框架,该框架具备将所述下罗拉的两端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两个罗拉支承部、和将该两个罗拉支承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环状的清扫用带,该清扫用带配置于所述下罗拉与所述连结部之间,并且被朝所述下罗拉按压。
根据本发明,若下罗拉旋转,则被朝下罗拉按压的清扫用带因与下罗拉之间的摩擦力而进行从动旋转。由此,将附着于下罗拉表面的飞花除去。进而,由于除去后的飞花被清扫用带输送到远离下罗拉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飞花存留于下罗拉的附近。
并且,如上所述,清扫用带因与下罗拉之间的摩擦力而旋转、且无需与外部的驱动源等连接。即,除了清扫用带以外,无需在下罗拉与连结部之间的狭小空间配置与外部的驱动源连接的传递机构等。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清扫用带配置于下罗拉周围的狭小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牵伸装置的罗拉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3是下罗拉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下罗拉单元的图。
图5是从图4除去下罗拉以后的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下罗拉单元的图。
图7是从正面观察下罗拉单元的图。
图8是图4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变形例1的与图8相当的图。
标号说明:
3...牵伸装置;11...后上罗拉;12...第三上罗拉;21...后下罗拉;22...第三下罗拉;30...下罗拉单元;31...框架;32...清扫用带;41...基材;41a...切口;41e...肋;42...罗拉支承部;53...板簧;55...板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的概要结构图。如图1所示,在纺纱机1中,沿图1的左右方向排列有多个纺纱单元2。各纺纱单元2具备牵伸装置3、纺纱装置4、喂纱装置5、纱疵检测装置6、接头装置7、卷取装置8等。
牵伸装置3拉伸从上方输送来的纱条S并使其形成为纤维束而向纺纱装置4输送。纺纱装置4将从牵伸装置3输送来的纤维束进行气流纺纱而使其形成为纱线Y。喂纱装置5将在纺纱装置4中纺纱后的纱线Y输送到卷绕装置8。纱疵检测装置6对被输送到卷绕装置8的纱线Y的纱疵进行检测。当利用纱疵检测装置6检测出纱疵时,接头装置7将具有纱疵的部分切断并除去,并且对除去纱疵后的纱线Y进行接头。卷绕装置8将利用喂纱装置5输送来的纱线Y卷绕于筒管而形成卷装。
接下来,对牵伸装置3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图1的牵伸装置3及其周围的概要结构图。如图2所示,牵伸装置3具备由互相对置配置的上罗拉与下罗拉构成的4个罗拉对。
更加详细地说,牵伸装置3作为上罗拉而具备后上罗拉11、第三上罗拉12、装配架设有输送带16的中间上罗拉13、以及前上罗拉14这4个罗拉。此处,对于这些上罗拉11~14,至少其外周面例如由树脂材料构成。并且,作为下罗拉,具备后下罗拉21、第三下罗拉22、装配架设有输送带26的中间下罗拉23、以及前下罗拉24这4个罗拉。此处,这些下罗拉21~24例如由金属材料构成。
进而,该4个上罗拉11~14及下罗拉21~24分别从纱条S的输送方向上游侧起按上述顺序排列,对应的上罗拉11~14与下罗拉21~24互相对置。
进而,在具有如上结构的牵伸装置3中,在由上罗拉11~14与下罗拉21~24夹持纱条S的状态下,该4个罗拉对以互不相同的旋转速度旋转,由此在拉伸纱条S并使其形成为纤维束以后向纺织装置4输送该纤维束。另外,此时,纱条S例如在后上罗拉11和后下罗拉21、与第三上罗拉12和第三下罗拉22之间拉伸3倍~4倍左右,进而在第三上罗拉12和第三下罗拉22、与中间上罗拉13和中间下罗拉23之间拉伸1.5倍~2倍左右。
此处,在牵伸装置3的上述4个下罗拉21~24中,后下罗拉21及第三下罗拉22与以下说明的框架31一体化而构成下罗拉单元30。图3是下罗拉单元30的立体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下罗拉单元30的图。图5是从图4除去下罗拉21、22以后的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下罗拉单元30的平面图。图7是从正面观察下罗拉单元30的图。图8是图4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另外,为了易于观察附图,在图4、图5中对后述的框架31的基材41的上表面中露出的部分添加了剖面线,在图6中对上述基材41的下表面中露出的部分添加了剖面线。并且,在图5中以双点划线示出后述的清扫用带32,在图8中以双点划线示出与下罗拉21、22对应的上罗拉11、12以及纱条S。并且,以下为了方便,像图3~图8所示那样地规定前后、左右、上下方向来进行说明。
如图3~图8所示,下罗拉单元30具备上述下罗拉21、22、框架31以及清扫用带32等。
在下罗拉21、22上,在其外周面分别形成有沿其周向排列的多个槽21a、22a。另外,在下罗拉23、24上也形成有与槽21a、22a同样的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后下罗拉21和与其对应的后上罗拉11构成的罗拉对,相当于被供给了纱条S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罗拉对。另一方面,由在罗拉11、21的图8的左侧(纱条的供给方向的下游侧)配置的第三下罗拉22和与其对应的第三上罗拉12构成的罗拉对,相当于与第一罗拉对之间拉伸并输送纱条S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罗拉对。
框架31具备基材41以及两组罗拉支承部42。基材41形成为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并且,在基材41的前端部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切口41a。切口41a形成为越靠近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则其壁面越位于后方的形状。在基材41的比其中央部稍靠后方的部分还形成有大致矩形的贯通孔41b。
在基材41的下表面形成有加强框架31用的肋41d、41e。更加详细地说,在基材41的下表面形成有:肋41d,该肋41d遍及基材41的边缘的整周地延伸;以及肋41e,该肋41e位于贯通孔41b的前侧部分,沿左右方向延伸。
两组罗拉支承部42分别由从基材41的左前端部朝上方延伸的两个罗拉支承部42a1、42a2、以及从基材41的右前端部朝上方延伸的两个罗拉支承部42b1、42b2构成。罗拉支承部42a1与罗拉支承部42a2、以及罗拉支承部42b1与罗拉支承部42b2分别前后并列。并且,罗拉支承部42a1与罗拉支承部42b1、以及罗拉支承部42a2与罗拉支承部42b2分别配置成从左右方向观察时互相重叠。
在4个罗拉支承部42上,分别在其上端部附近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圆形的贯通孔42c。后下罗拉21的轴21b的左端部及右端部分别插通于罗拉支承部42a1、42b1的贯通孔42c。第三下罗拉22的轴22b的左端部及右端部分别插通于罗拉支承部42a2、42b2的贯通孔42c。由此,后下罗拉21及第三下罗拉22由罗拉支承部42支承为旋转自如。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框架31设置成与各下罗拉21、22对应。支承下罗拉的两端部的两个罗拉支承部42彼此(罗拉支承部42a1与罗拉支承部42b1、以及罗拉支承部42a2与罗拉支承部42b2)通过基材41而互相连结。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41中的将罗拉支承部42彼此连结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连结部。
由罗拉支承部42a2、42b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第三下罗拉22配置成与上述切口41a对置。
由罗拉支承部42支承的下罗拉21、22经由在轴21a、21b的右端部设置的未图示的齿轮等而与未图示的驱动源连接。利用该驱动源使下罗拉21、22旋转。
清扫用带32是卷挂于两个罗拉51、52的环状的带,其外周面成为如后所述那样地除去飞花等的清扫面。清扫用带32的前端部配置于第三下罗拉22与基材41之间,并且清扫用带32的清扫面在该部分与第三下罗拉22的表面接触。
卷挂有清扫用带32的两个罗拉51、52中的位于前方的罗拉51,安装于在清扫用带32内部配置的板簧53(施力部件)的前端部。罗拉51被板簧53朝上方施力。由此,清扫用带32被朝第三下罗拉22按压。
板簧53的后端部安装于支承部件54。支承部件54自安装有板簧53的部分起从清扫用带32的左右两侧绕过并向前方延伸,其前端部固定于基材41的前表面。
另一方面,卷挂有清扫用带32的两个罗拉51、52中的位于后方的罗拉52,配置成在与贯通孔41b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对置的部分比罗拉51更靠下方。罗拉52的大致下半部分位于比基材41更靠下方的位置。由此,清扫用带32的后端部的一部分位于比基材41更靠下方的位置。
由此,清扫用带32的与后下罗拉21对置的后端部,位于比与第三下罗拉22对置的前端部更靠下方的位置,并与后下罗拉21隔离。
在基材41的下表面,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55安装成与贯通孔31b的前端部对置。板状部件55与清扫用带32的清扫面接触,通过使清扫用带32朝内侧弯曲来对清扫用带32施加张力。
此处,如上所述,当在牵伸装置3中拉伸并输送纱条S时,当纱条S的原料为棉时,棉糖会附着于罗拉11~14、21~24,当纱条S的原料为化学纤维时,纤维所含的油剂会附着于罗拉11~14、21~24。因此,拉伸并输送纱条S时所产生的飞花因棉糖或油剂的粘性而缠绕于罗拉11~14、21~24。在持续输送纱条S的期间内,飞花朝该罗拉11~14、21~24的缠绕量逐渐增加。若飞花朝该罗拉11~14、21~24的缠绕量增多,则存在产生断纱或纱线不匀的担忧。此时,若纱条S的原料是纤维长度比化学纤维短的棉,则在拉伸并输送纱条S时易于产生飞花,从而特别容易产生上述这样的问题。
如上所述,由于在由金属材料构成的下罗拉21~24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槽,因此飞花易于挂在槽内。因此,与上罗拉11~14相比,附着于下罗拉21~24的飞花的量更多。
进而,如上所述,由于分别在罗拉11、21与罗拉12、22之间、以及罗拉12、22与罗拉13、23之间拉伸纱条S,因此纱条S在这些罗拉之间的空间内被解开。因此,纱条S在被解开之前通过罗拉11、21,在被解开之后通过罗拉12、22以及罗拉13、23。因此,能够想到,飞花易于在解开后的纱条S所通过的第三下罗拉22及中间下罗拉23缠绕。
然而,输送带26卷挂于这些下罗拉22、23中的中间下罗拉23,从而在被该输送带26、与卷挂于中间上罗拉13的输送带16夹持的状态下输送纱条S。因此,难以引起飞花缠绕于中间下罗拉23的表面的问题。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3中,飞花最容易缠绕于第三下罗拉22的表面。例如,在下罗拉单元30中,缠绕于下罗拉21、22的飞花中的95%左右缠绕于第三下罗拉22,剩余的5%左右缠绕于后下罗拉21。
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板簧53朝第三下罗拉22按压的清扫用带32配置于第三下罗拉22的下方。因此,若第三下罗拉22旋转,则清扫用带32因与第三下罗拉22之间的摩擦力而旋转,从而将附着于第三下罗拉22表面的飞花除去。由此,能够防止飞花缠绕于第三下罗拉22。
进而,从第三下罗拉22表面除去的飞花被清扫用带32朝后方(与第三下罗拉22隔离的位置)输送。由此,防止从第三下罗拉22除去后的飞花存留于第三下罗拉22的附近进而附着于纱条S。其结果,能够防止在纺纱装置4中纺制的纱线Y产生纱疵。
如上所述,由于在第三下罗拉22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槽22a,因此飞花易于挂在槽22a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板簧53朝第三下罗拉22强烈地按压清扫用带32。由此,能够可靠地利用清扫用带32将附着于第三下罗拉22表面的飞花除去。
如上所述,基材41(连结部)位于第三下罗拉22的下方(相对于第三下罗拉22而与上罗拉21相反的一侧),第三下罗拉22与基材41之间的间隙较小。由于清扫用带32在第三下罗拉22旋转时因与第三下罗拉22之间的摩擦力而旋转,因此,在这样狭小的间隙内,除了清扫用带32以外,无需设置用于将清扫用带32与外部的驱动源连接的齿轮等。因此,能够容易地配置清扫用带32。
进而,板簧53配置于清扫用带32的内侧,该板簧53用作对清扫用带32朝第三下罗拉22施力的施力部件。与施力部件配置于清扫用带32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牵伸装置3紧凑化。
利用板状部件55使清扫用带32朝内侧弯曲,由此对清扫用带32施加张力。与通过朝外侧扩展清扫用带32来对清扫用带32施加张力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清扫用带32紧凑地行进。
如上所述,朝第三下罗拉22按压的清扫用带32与后下罗拉21隔离。能够防止从第三下罗拉22除去而附着于清扫用带32的飞花附着于后下罗拉21。
另外,在下罗拉21、22与基材41之间仅存在狭小的间隙。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基材41形成有贯通孔41b,并且罗拉52配置成比基材41更靠下方,该罗拉52在与贯通孔41b对置的位置配置、且供清扫用带32卷挂。由此,清扫用带32不与后下罗拉21接触。
当清扫用带32的附着有飞花的部分到达与板状部件55接触的位置时,飞花被板状部件55刮除。由此,能够将附着于清扫用带32的飞花等从清扫用带32的清扫面除去。其结果,能够保持清扫用带32的清扫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于对清扫用带32施加张力的板状部件55来刮除附着于清扫用带32的飞花。因此,无需分别设置用于对清扫用带32施加张力的机构、和本发明所涉及的刮除部件,能够使牵伸装置3的结构变得简单。
并且,在板状部件55的前方(清扫用部件32的行进方向上的下游侧),配置有上述的沿上下方向(与清扫用带32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肋41e。因此,对于被板状部件55刮除后的飞花,因肋41e而妨碍其朝前方(清扫用带32的行进方向上的下游侧)移动,从而上述飞花会存留于被罗拉52、板状部件55以及肋41e包围的空间R内。由此,能够防止被板状部件55刮除后的飞花移动到第三下罗拉22的附近,从而能够防止飞花附着于第三下罗拉22的表面及纱条S。并且,由于用来加强基材41的肋41e成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壁部,因此无需设置与肋41e不同的壁部,从而牵伸装置3的结构变得简单。
在该空间R配置有吸嘴60(吸引部件)的吸引口60a。存留于空间R的飞花等被吸嘴60吸引。由此,从第三下罗拉22除去后的飞花被吸嘴60高效地吸引,从而能够防止刮除后的飞花等再次附着于第三下罗拉22等。另外,对于通过吸嘴60进行的飞花的吸引,可以始终进行,也可以断续地进行。
并且,如上所述,清扫用带32配置于第三下罗拉22与基材41之间的较小的间隙。因此,若在基材41不形成切口41a,则清扫用带32与基材41之间的间隙变得非常狭小,从而存在飞花存留于该间隙的担忧。若飞花存留于该间隙,则存在存留的飞花附着于该间隙正上方的第三下罗拉22的表面及纱条S的担忧。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基材41的与第三下罗拉22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41a,因此能够在清扫用带32的下方(清扫用带32与连结部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从而能够防止飞花存留。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罗拉21、22和清扫用带32与框架30一体化而构成了下罗拉单元30。因此,当因对牵伸装置3长时间的使用等而导致大量飞花缠绕于下罗拉21、22、或大量飞花附着于清扫用带32时,通过更换下罗拉单元30,能够容易地进行下罗拉21、22以及清扫用带32的更换。另一方面,对于拆卸后的下罗拉单元30,例如只要通过分解而将缠绕于下罗拉21、22的飞花、以及附着于清扫用带32的清扫面的飞花除去等,便能够使该下罗拉单元30处于可再利用的状态。
接下来,对将各种变更施加于本实施方式以后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不过,对于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说明。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材41的与第三下罗拉22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41a,但是也可以不形成切口41a。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间R配置有吸嘴60的吸引口60a,但是也可以不配置吸嘴60。在该情况下,例如当飞花在空间R的存留达到某种程度的量时,作业者只要将存留的飞花除去等即可。
并且,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于对清扫用带32施加张力的板状部件55来将附着于清扫用带32的飞花刮除,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一变形例(变形例1)中,如图9所示,不存在板状部件55,清扫用带32与贯通孔41b的前侧的边缘接触。在该情况下,附着于清扫用带32的飞花被上述的基材41的与清扫用带32接触的部分刮除。即,基材41中的成为贯通孔41b的前侧的边缘的部分,成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刮除部件。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肋41e来妨碍刮除后的飞花朝前方(清扫用带32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如上述实施方式的板状部件55、以及变形例1的基材41的一部分所示,刮除部件并不局限于在框架30设置,也可以在框架30的外部设置。
进而,还可以不设置将附着于清扫用带32的清扫面的飞花刮除的刮除部件。例如,可以形成为利用吸嘴60直接吸引在清扫用带32的清扫面附着的飞花等。然而,在该情况下,为了可靠地吸引附着于清扫用带32的清扫面的飞花,必须使吸嘴60的吸引力比本实施方式的情况更强。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加强基材41的肋41e,成为用来防止被板状部件55刮除后的飞花朝前方移动的壁部。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置用来妨碍飞花朝清扫用带32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专用壁部。并且,在该情况下,壁部可以不设置于基材41,而是配置于基材41的外部。
进而,例如在吸嘴60始终进行对飞花的吸引、且板状部件55刮除后的飞花立刻被吸嘴60吸引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壁部。
并且,吸嘴60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位置。例如,根据可靠地吸引第三下罗拉22附近的飞花这样的观点,可以形成为在第三下罗拉22的附近配置吸嘴60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扫用带32被配置于清扫用带32内侧的板簧53朝第三下罗拉22施力。然而,例如可以利用配置于清扫用带32下方的弹簧等其它施力部件对清扫用带32朝第三下罗拉22施力。
进而,并不局限于下述情况:设置对清扫用带32朝第三下罗拉22施力的施力部件,由此朝第三下罗拉22按压清扫用带32。例如,框架31可以构成为,当清扫用带32及第三下罗拉22安装于框架31时,使清扫用带32与第三下罗拉22处于互相按压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针对第三下罗拉22设置了清扫用带32。然而,也可以针对其它下罗拉21、23、24设置清扫用带。并且,当清扫用带设置于多个下罗拉时,并不局限于一个清扫用带针对一个下罗拉而设置,也可以将一个清扫用带配置成跨越多个下罗拉。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罗拉单元30具备4个下罗拉21~24中的两个下罗拉21、22,但是下罗拉单元可以具备包括至少一个朝其按压清扫用带的下罗拉的一个或3个以上的下罗拉。进而,并不局限于形成为作为罗拉仅具备下罗拉的下罗拉单元,也可以形成为在下罗拉的基础上还具备上罗拉的罗拉单元。

Claims (53)

1.一种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伸装置具备:
罗拉对,该罗拉对由上罗拉、以及配置成与所述上罗拉对置的下罗拉构成;
框架,该框架具备将所述下罗拉的两端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两个罗拉支承部、和将该两个罗拉支承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
环状的清扫用带,该清扫用带配置于所述下罗拉与所述连结部之间,并且被朝所述下罗拉按压,
作为所述罗拉对,具备:
被从外部供给纱条的第一罗拉对;以及
第二罗拉对,该第二罗拉对在所述纱条的供给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罗拉对的下游侧,在该第二罗拉对与所述第一罗拉对之间拉伸纱条,
所述清扫用带,被朝构成所述第二罗拉对的所述下罗拉的表面按压,并且与构成所述第一罗拉对的所述下罗拉的表面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清扫用带朝所述下罗拉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配置于所述清扫用带内侧的板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刮除部件,该刮除部件配置成与所述清扫用带的清扫面接触,将所述清扫用带的所述清扫面上的附着物刮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除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清扫用带的所述清扫面接触而使所述清扫用带朝内侧弯曲,由此对所述清扫用带施加张力,
所述板状部件兼用作所述刮除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板状部件,该板状部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与所述清扫用带的所述清扫面接触而使所述清扫用带朝内侧弯曲,由此对所述清扫用带施加张力,
所述板状部件兼用作所述刮除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壁部,该壁部在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刮除部件的下游侧,并且沿与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妨碍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朝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壁部,该壁部在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刮除部件的下游侧,并且沿与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妨碍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朝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壁部,该壁部在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刮除部件的下游侧,并且沿与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妨碍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朝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壁部,该壁部在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刮除部件的下游侧,并且沿与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妨碍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朝所述清扫用带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设置有加强用的肋,
所述肋成为所述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设置有加强用的肋,
所述肋成为所述壁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设置有加强用的肋,
所述肋成为所述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设置有加强用的肋,
所述肋成为所述壁部。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牵伸装置还具备吸引部件,该吸引部件吸引被所述刮除部件刮除后的附着物。
2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2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3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4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5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5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5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部的与所述下罗拉对置的部分形成有切口。
53.一种牵伸装置的罗拉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伸装置的罗拉单元具备:
由上罗拉、以及配置成与所述上罗拉对置的下罗拉构成的罗拉对中的至少所述下罗拉;
框架,该框架具备将所述下罗拉的两端支承为旋转自如的两个罗拉支承部、和将该两个罗拉支承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
环状的清扫用带,该清扫用带配置于所述下罗拉与所述连结部之间,并且被朝所述下罗拉按压,
作为所述罗拉对,具备:
被从外部供给纱条的第一罗拉对;以及
第二罗拉对,该第二罗拉对在所述纱条的供给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一罗拉对的下游侧,在该第二罗拉对与所述第一罗拉对之间拉伸纱条,
所述清扫用带,被朝构成所述第二罗拉对的所述下罗拉的表面按压,并且与构成所述第一罗拉对的所述下罗拉的表面隔离。
CN201080055888.9A 2009-12-16 2010-11-29 牵伸装置及罗拉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2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84844 2009-12-16
JP2009284844A JP2011127238A (ja) 2009-12-16 2009-12-16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ローラユニット
PCT/JP2010/071230 WO2011074397A1 (ja) 2009-12-16 2010-11-29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ローラ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2191A CN102652191A (zh) 2012-08-29
CN102652191B true CN102652191B (zh) 2014-11-26

Family

ID=44167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588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2191B (zh) 2009-12-16 2010-11-29 牵伸装置及罗拉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27238A (zh)
CN (1) CN102652191B (zh)
WO (1) WO20110743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67871A (ja) 2011-09-20 2013-04-18 Murata Mach Ltd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CN112410950B (zh) * 2020-12-07 2021-08-17 绍兴心和陇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能保证高品质出条的新材料纤维并条工艺
CN115247304B (zh) * 2022-01-26 2023-06-06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化学纤维丝束的牵切装置
CN114808208B (zh) * 2022-05-06 2023-04-11 巢湖市春维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气流纺纱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47959A (en) * 1953-08-12 1956-04-18 Ernst Toenniessen Roller cleaning device for draft systems, in particular draft systems of flyer type textile spinning machines
US2979783A (en) * 1959-01-02 1961-04-18 Ideal Ind Clearer assembly for drafting rolls
US4509230A (en) * 1982-07-23 1985-04-09 Rieter Machine Works Ltd. Drafting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machine
US5184374A (en) * 1990-10-06 1993-02-09 Spindelfabrik Su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Drafting unit with at least one cleaning belt
EP1614780A2 (en) * 2004-07-09 2006-01-1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apparatus for draft rol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1825A (ja) * 1991-08-20 1993-03-02 Murata Mach Ltd ドラフト装置のローラー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605843Y2 (ja) * 1993-09-06 2000-08-2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ドラフト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0995830A (ja) * 1995-07-21 1997-04-0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紡機におけるクリヤラクロスの清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47959A (en) * 1953-08-12 1956-04-18 Ernst Toenniessen Roller cleaning device for draft systems, in particular draft systems of flyer type textile spinning machines
US2979783A (en) * 1959-01-02 1961-04-18 Ideal Ind Clearer assembly for drafting rolls
US4509230A (en) * 1982-07-23 1985-04-09 Rieter Machine Works Ltd. Drafting mechanism for a spinning machine
US5184374A (en) * 1990-10-06 1993-02-09 Spindelfabrik Sussen, Schurr, Stahlecker & Grill Gmbh Drafting unit with at least one cleaning belt
EP1614780A2 (en) * 2004-07-09 2006-01-1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apparatus for draft roller
CN1718878A (zh) * 2004-07-09 2006-01-1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牵引辊的清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74397A1 (ja) 2011-06-23
JP2011127238A (ja) 2011-06-30
CN102652191A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2191B (zh) 牵伸装置及罗拉单元
US20150040355A1 (en) Cleaner for fiber bundle feeder in fore-spinning frame
EP2876193B1 (en) Cleaning device, drafting device, and spinning unit
CN214454151U (zh) 一种布料输送机
CN104816981A (zh) 筒管安装装置以及纱线卷取机
EP2573226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07964701A (zh) 纺织机的工位、用于纺织机的工位的气动式储纱机构和纺织机
CN103014949A (zh) 牵伸装置、纺纱单元及纺纱机械
JP2020125554A (ja) 和紙糸製造装置及び和紙糸製造方法
CN105648588B (zh) 接头装置、纱线卷取机以及接头方法
JP2010236102A (ja) 繊維機械及び繊維機械用除去物質吸引分離装置
US3885272A (en) Pneumatic cleaning plant for drawing systems in spinning preparation machines and spinning machines
CN201512623U (zh) 并条机的牵伸机构
US5179764A (en) Cleaning belts for the drafting mechanism of a spinning machine
JP2015178688A (ja) 繊維制御部材、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EP3037374A1 (en) Textile machine
CN105793479A (zh) 纤维排出装置以及纺织机
CN105525396B (zh) 纱线卷绕机
WO2008125079A3 (de) Vorrichtung zur lieferung von verstrecktem fasermaterial an eine arbeitsstelle einer das fasermaterial verarbeitenden maschine
JP2006188786A (ja) 紡績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16204057A (ja) 繊維機械
JPH0316406B2 (zh)
CN103484989A (zh) 纺纱机
JP2006083475A (ja) ドラフト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103849959A (zh) 牵伸装置的清洁装置、牵伸装置及纺纱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