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5823B - 镜头保护件 - Google Patents

镜头保护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5823B
CN102645823B CN201110042764.3A CN201110042764A CN102645823B CN 102645823 B CN102645823 B CN 102645823B CN 201110042764 A CN201110042764 A CN 201110042764A CN 102645823 B CN102645823 B CN 1026458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part
main body
outer peripheral
peripheral face
gr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27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5823A (zh
Inventor
邵政淇
宋倾
江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Viewtechnology Trading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Viewtechnology Trading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NEC Viewtechnology Trading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427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58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5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5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58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58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保护件,配置在光学装置的壳体上用于露出镜头的开口部,包括主体和配合件,所述主体具有环形的外周面和与该外周面同心的内周面,所述配合件具有环形的外周面,在主体上具有第一扣合部,在配合件上具有第二扣合部,在主体和配合件通过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之间的扣合而相配合的状态下,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与所述主体的内周面相对。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在将不同大小的镜头安装于相同的壳体中时也能适当地进行应对。并且,并且本发明还提供振动音的防止构造,能够防止主体和配合件之间的松动所带来的振动音。

Description

镜头保护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学装置的镜头保护件(lens-guard),特别涉及用于投影仪的镜头的镜头保护件。
背景技术
投影仪在生活和生产中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的投影仪,都设有环形的镜头保护件,所述镜头保护件安装在构成投影仪壳体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镜头的前方,起到连接投影仪的上下壳体,并阻挡从壳体的镜头开口部进入的视线,防止使用者看到投影仪内部的构造而产生杂乱感。并且,在镜头保护件的环形内壁的前方侧,通常形成凸缘或者槽以使镜头盖扣合于镜头保护件上。
目前市售的投影仪上所采用的镜头保护件均为单一的构件,其对应于投影仪所使用的镜头的大小而制造,与镜头配套使用。目前市场上对于投影仪的性能和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一个壳体能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使相同机种具有不同的型号和光学性能,则不仅能增加投影仪的投影性能,丰富型号,满足市场需求,还能降低生产投影仪壳体的模具方面的成本。
如果使相同的壳体应对不同直径、长短的镜头,显然镜头保护件也需要随之制造多个来予以匹配。在此可以设想如下的解决方案:将镜头保护件形成为后方为锥筒的形状,即,在前方侧保证与投影仪壳体的开口部直径相匹配的大小,而后方的锥筒的锥度以及长度根据不同的镜头进行变更,从而制造出多个镜头保护件。
然而该方案存在如下的问题:如上所述,在镜头保护件的前方侧需要形成凸缘(或槽)来安装镜头盖,在后方侧需要形成锥筒状,但这在铸造上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前方侧的凸缘(或槽)会阻碍向前方拔模,而后方侧的锥筒状构造又会阻碍向后方侧拔模。因此,上述解决方案在实际生产中几乎不能考虑采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保护件,能够在将不同大小的镜头安装于相同的壳体中时也能适当地进行应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将分别形成的两部分(主体和配合件)相接合而构成镜头保护件时,提供一种防止震动构造,能够防止上述两部分之间的松动所带来的振动音。
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配置在光学装置的壳体上用于露出镜头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配合件,所述主体具有环形的外周面和与该外周面同心的内周面,所述配合件具有环形的外周面,在主体上具有第一扣合部,在配合件上具有第二扣合部,在主体和配合件通过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之间的扣合而相配合的状态下,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与所述主体的内周面相对。
根据本发明,由于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为主体与配合件这两部分彼此接合而构成的构造,当向同一种壳体组装不同型号的镜头时(即镜头发生偏移时),简单地适当更换相应的配合件即可应对,且避免了镜头保护件为一体构成所带来的铸造上的困难,降低了成本。
进而优选的是,所述配合件包括后端边缘和前端边缘,所述后端边缘和前端边缘之间以曲面连接,所述后端边缘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即第一圆心与所述前端边缘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即第二圆心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不重合。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因向同一种壳体组装不同型号的镜头而镜头产生在垂直平面内的偏移的情况下,通过将后端边缘的第一圆心调整得与偏移后的镜头中心对齐,也即是使所述第一圆心和所述第二圆心不重合,可以简单地应对镜头的偏移。
进而优选的是,所述配合件包括后端边缘和前端边缘,所述后端边缘和前端边缘之间由曲面连接,所述曲面相对于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所成的角度在圆周方向上变化。
根据本发明,也能够简单应对不同的镜头之间在垂直平面内的偏移。
进而优选的是,在所述镜头保护件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心落在镜头的光轴所在的直线上,并且连接所述第二圆心与所述主体的环形的外周面的中心之间的直线与所述光轴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
进而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扣合部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起,所述突起形成为从后方侧向前方侧逐渐升高的楔形,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多个立起设置于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上的U形的卡钩,所述多个突起分别与所述多个卡钩扣合。
进而优选的是,所述卡钩包括从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起相互平行地立起设置的两个立起部、分别与该两个立起部连接并向前方侧与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平行地延伸的两个延伸部、以及连接于两个延伸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顺利地实现主体和配合件的扣合。
进而优选的是,在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凸台,当所述突起与所述卡钩相扣合时,所述凸台与所述主体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仅以卡钩和突起来进行扣合的话,主体和配合件之间的接合并不稳固,而容易在投影仪等光学装置的工作中产生振动音,这是因为,在卡钩钩挂于楔形突起的过程中,卡钩需要有一个沿着楔形突起的表面被抬起的过程,因此该卡钩的长度需要有一些余量以用于抬起,这些余量在扣合后则成为产生松动、进而产生振动音的根源。而在本发明中通过如上所述设置凸台,使得主体与配合件之间的配合成为过盈配合,从而有效防止了工作中的振动音。
进而优选的是,所述凸台形成为从前方侧向后方侧逐渐升高的楔形。
进而优选的是,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上沿着整个圆周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所述突起的位置处形成缺口,当所述突起与所述卡钩进行扣合时,所述卡钩穿过所述缺口而与所述突起扣合。
进而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卡钩中的一个卡钩的宽度形成得大于其他卡钩的宽度,与该一个卡钩对应的缺口的宽度形成为大于该一个卡钩的宽度,而与其他卡钩对应的缺口的宽度形成为小于该一个卡钩的宽度。
在本发明中,当采用后端边缘与镜头在垂直平面上的偏移对应地发生偏移的配合件时候,由于此时的配件并不是中心对称的部件,因而仅有以配合件的后端边缘发生偏移的方向与镜头的偏移方向一致的方式将配合件安装于主体上,才能够起到遮挡投影仪等光学装置内部构造的作用。因此,在本发明中,通过如上所述适当规定了卡钩和缺口的宽度,如果该宽度最大的卡钩没有与宽度最大的缺口对准而进行安装的话,则不能穿过缺口,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安装错误。
进而优选的是,沿着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以相同的间隔设置3个所述突起。沿着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以相同的间隔设置3个凸台。当所述主体和所述配合件相配合时,所述突起和所述凸台以在圆周方向上间隔60度的方式交替配置。
分别采用3个突起和凸台并以均匀地间隔60度的方式交替配置,可以形成最为稳定的构造,能够有效消除工作中的振动音。
进而在本发明中,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的前方侧形成有环形凸缘,所述用于遮挡镜头的镜头盖通过扣合于该环形凸缘上而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进而,所述光学装置是投影仪。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的投影仪的正面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未在开口部上安装镜头保护件时的投影仪的正面图。
图4是表示在开口部安装了主体时的状态的局部正面图。
图5是表示组装完毕的镜头保护件的立体图。
图6是主体的立体图。
图7是配合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防止组装错误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在镜头在垂直平面上发生偏移的情况下采用的配合件被沿径向剖开后的截面图。
图10是在镜头在垂直平面上发生偏移的情况下采用的配合件被沿径向剖开后的截面图。
图11是在镜头在前后方向上发生偏移的情况下采用的配合件被沿径向剖开后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的具体构造。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的投影仪的正面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0表示投影仪,20表示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16表示镜头。
在图3中图示了投影仪10的壳体构造,投影仪10的壳体由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接合而成,在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的接合处,形成有开口部14,该开口部用于使安装于壳体中的投影仪的镜头露出以能够进行投影。在本发明中,以镜头进行投影的投射方向为基准来规定前后方向,即所谓前方是指投射方向前侧,而后方是指投射方向后侧。
在所述开口部14处安装镜头保护件20。所述镜头保护件20由主体21和与主体21配合的配合件22构成,关于镜头保护件的构造在后详述。镜头保护件20位于镜头16的前方,从而起到对于镜头16周围的构造进行遮挡的作用。在图4中图示了仅安装了主体21和镜头16的状态。
参照图5~图7对于本发明的镜头安装件2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镜头安装件20由主体部21和配合件22构成,主体部21和配合件22均整体上形成为环形,彼此能够相互配合。
环形的主体21如图6所示,具有外周面21a和与该外周面21平行的内周面21b,在外周面21a上形成有3个彼此间隔120度的突起23,并且在外周面21a上沿着整个圆周还形成有凸缘21c,凸缘21c在形成有突起23的位置处形成缺口26。所述突起23形成为从后方侧向前方侧逐渐升高的楔形。
整体上为环形的配合件22如图7所示,具有一个环形的外周面22a和内周面22b,所述内周面22b具有前端侧边缘22c和后端侧边缘22d,在所述外周面22a上立起设置有3个彼此间隔120度的U形的卡钩24,所述卡钩24包括从所述配合件22的外周面22a起相互平行地立起设置的两个立起部24a、分别与该两个立起部24a连接并向前方侧与所述配合件22的外周面22a平行地延伸的两个延伸部24b、以及连接于两个延伸部24b的前端部之间的连接部24c,在立起部24a、延伸部24b以及连接部24c之间围成大致矩形的空间。
当配合件22与主体21相配合时,如图5所示,立起设置在配合件22的外周面22a上的U形卡钩24穿过由上述主体21的凸缘21c所形成缺口26而靠近主体21的突起23,借助于自身的弹性,连接部24c沿着楔形的突起23的倾斜的表面逐渐抬起,当连接部24c越过突起23的最高处时,下降而钩挂于突起23上,从而形成如图5所示的配合状态。在图5所示的配合状态下,配合件22的外周面22a与主体21的内周面21b相对。
但是,仅以卡钩24和突起23来进行扣合的话,主体21和配合件22之间的接合并不稳固,而容易在投影仪10的工作中产生振动音,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在卡钩24钩挂于楔形突起23的过程中,卡钩24需要有一个沿着楔形突起23的表面被抬起的过程,因此该卡钩24的长度需要有一些余量以用于抬起,这些余量在扣合后则成为产生松动、进而产生振动音的根源。
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在本发明中,如图7所示,在配合件22的外周面22a还设置了3个彼此间隔120度的凸台25,每个凸台25与相邻的卡钩24在圆周方向上间隔为60度。当卡钩24与突起23扣合时,该凸台25与主体21的内周面21b紧密接触,换句话说,该凸台25利用自身的弹性而与内周面21b弹性抵接,从而使得主体21与配合件22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从而消除了松动,防止投影仪10在工作中发出振动音。另外,所述凸台25形成为从前方侧向后方侧逐渐升高的楔形,这样,能够使得配合件22相对于主体21顺利地插入。
另外,在本发明中,对于主体21中的缺口26以及穿过缺口26的卡钩24的宽度也进行了规定。即,如图8所示,在标记1~3处进行卡钩24与突起26的扣合,标记3处的卡钩24的宽度被形成得大于其他卡钩24的宽度,将与该卡钩24对应的缺口26的宽度形成大于该卡钩24的宽度以使得该卡钩24能够穿过该缺口26,而1~2处的缺口26的宽度形成为小于该标记3处的卡钩24的宽度。由此,如果该宽度最大的卡钩24没有与宽度最大的缺口26对准而进行安装的话,则不能穿过缺口26,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安装错误。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20的具体构造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由于相比现有技术的一体构成,采用由主体和配合件两部分来构成的分体的形式,从而可以针对不同型号的镜头,采用构造与之相应地进行调整后的配合件来应对。
具体而言,首先假设某一型号的镜头以其镜头中心与规定壳体的开口部的中心对正的方式安装于壳体内,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该型号的镜头的镜头保护件则应该处于如下的状态,即主体的中心、配合件的中心均位于该镜头的光轴所在的直线上,并且,对于配合件而言,参照图7,沿前后方向观察的话,前端边缘22c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应该与后端边缘22d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相重合(以下将这种配合件称为标准配合件)。但是,如果更换不同型号的镜头而仍然采用原来的壳体的话,可以想象,镜头可能相对于开口部发生如下的两种偏移:其一是在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的平面(在本发明中也称为“垂直平面”)内的偏移,其二是在前后方向上的偏移。
当发生第一种偏移时,只需要制造满足如下要求的配合件即可应对:参照图7,后端边缘22d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与偏移后的镜头的中心对齐,前端边缘22c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与主体21的中心以及开口部的中心对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镜头的中心发生了偏移,因此与该型号的镜头进行匹配的配合件22的后端边缘22d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与前端边缘22c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在沿着前后方向(镜头的光轴方向)观察时并不重合。并且,后端边缘22d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落在镜头的光轴所在的直线上,连接前端边缘22c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与主体21的中心之间的直线与镜头光轴所在的直线平行。
在这种配合件22中,参照图7,连接于前端边缘22d和后端边缘22c之间的曲面(内周面22b)相对于所述配合件22的外周面22a所成的角度在圆周方向上变化。沿径向将图7的配合件22剖开的话,则得到图9所示的剖视图,上述特征体现于图9的话,即为角度α与角度β的大小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说,对应于不同型号(不同偏移量)的镜头,只要适当改变配合件22中的角度α和角度β的大小,则能制造出适合不同型号的镜头的配合件22。
在图10中例示了后端边缘22d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O1与前端边缘22c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O2不重合的情况,其中,例示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为0.48mm。
由于在将镜头保护件20安装于开口部14的状态下,后端边缘22d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O1与镜头的中心对齐(即落在镜头的光轴上),因此,图10所示的情况也表明镜头是向图面上方偏移了0.48mm的距离,而与之相应地,配合件22的后端边缘22d也向上方偏移0.48mm。容易理解,此时,有角度β大于角度α的关系成立。
当发生第二种偏移时,作为应对的构造,参照图11,只需要根据镜头向后或者向前偏移的距离,适当加长或缩短连接于后端边缘22d和前端边缘22c之间的曲面22b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L,即可制造出与发生前后偏移的镜头相匹配的配合件22。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采用相同的壳体安装不同型号的镜头时,根据镜头的偏移情况选择不同的配合件,即可构成与不同镜头相匹配的镜头保护件,从而无需另行制造壳体,极大地节约了生产成本。
以上,以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适用于投影仪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言而喻,本发明的镜头保护件同样可以适用于任何使用镜头的光学装置,例如照相机、摄像机等。

Claims (14)

1.一种镜头保护件,配置在光学装置的壳体上用于露出镜头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和配合件,所述主体具有环形的外周面和与该外周面同心的内周面,所述配合件具有环形的外周面,
在主体上具有第一扣合部,在配合件上具有第二扣合部,
在主体和配合件通过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之间的扣合而相配合的状态下,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与所述主体的内周面相对,
所述配合件包括后端边缘和前端边缘,所述后端边缘和前端边缘之间以曲面连接,所述后端边缘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即第一圆心与所述前端边缘所形成的圆周的圆心即第二圆心在沿前后方向观察时不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包括后端边缘和前端边缘,所述后端边缘和前端边缘之间由曲面连接,所述曲面相对于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所成的角度在圆周方向上变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镜头保护件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圆心落在镜头的光轴所在的直线上,并且连接所述第二圆心与所述主体的环形的外周面的中心之间的直线与所述光轴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为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突起,所述突起形成为从后方侧向前方侧逐渐升高的楔形,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多个立起设置于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上的U形的卡钩,所述多个突起分别与所述多个卡钩扣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包括从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起相互平行地立起设置的两个立起部、分别与该两个立起部连接并向前方侧与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平行地延伸的两个延伸部、以及连接于两个延伸部的前端部之间的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凸台,当所述突起与所述卡钩相扣合时,所述凸台与所述主体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形成为从前方侧向后方侧逐渐升高的楔形。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上沿着整个圆周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所述突起的位置处形成缺口,当所述突起与所述卡钩进行扣合时,所述卡钩穿过所述缺口而与所述突起扣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卡钩中的一个卡钩的宽度形成得大于其他卡钩的宽度,与该一个卡钩对应的缺口的宽度形成为大于该一个卡钩的宽度,而与其他卡钩对应的缺口的宽度形成为小于该一个卡钩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以相同的间隔设置3个所述突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配合件的外周面以相同的间隔设置3个凸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主体和所述配合件相配合时,所述突起和所述凸台以在圆周方向上间隔60度的方式交替配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的前方侧形成有环形凸缘,用于遮挡镜头的镜头盖通过扣合于该环形凸缘上而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保护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装置是投影仪。
CN201110042764.3A 2011-02-21 2011-02-21 镜头保护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58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2764.3A CN102645823B (zh) 2011-02-21 2011-02-21 镜头保护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2764.3A CN102645823B (zh) 2011-02-21 2011-02-21 镜头保护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5823A CN102645823A (zh) 2012-08-22
CN102645823B true CN102645823B (zh) 2016-08-03

Family

ID=46658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276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5823B (zh) 2011-02-21 2011-02-21 镜头保护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582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4660Y (zh) * 2002-03-12 2003-06-0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内藏式镜头组的防护结构
JP2004205686A (ja) * 2002-12-24 2004-07-22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用筐体及びこの筐体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CN2664018Y (zh) * 2003-11-26 2004-12-15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罩组件
CN1831640A (zh) * 2005-03-09 2006-09-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聚焦调整器和具有该聚焦调整器的投影设备
CN200956064Y (zh) * 2006-09-26 2007-10-03 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调整装置
CN101614856A (zh) * 2008-06-26 2009-12-30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卡合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54660Y (zh) * 2002-03-12 2003-06-0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内藏式镜头组的防护结构
JP2004205686A (ja) * 2002-12-24 2004-07-22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用筐体及びこの筐体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CN2664018Y (zh) * 2003-11-26 2004-12-15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罩组件
CN1831640A (zh) * 2005-03-09 2006-09-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聚焦调整器和具有该聚焦调整器的投影设备
CN200956064Y (zh) * 2006-09-26 2007-10-03 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调整装置
CN101614856A (zh) * 2008-06-26 2009-12-30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卡合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5823A (zh)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785B (zh) 可变形套管总成和光纤连接器
CN106886121B (zh) 防尘密封件和投影机
CN102854632A (zh) 激光光源准直装置、准直装置阵列及照明系统和投影设备
CN102645823B (zh) 镜头保护件
JP2020086448A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CN204790155U (zh) 一种鱼眼镜头
CN205447754U (zh) 温度传感器固定支架、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03760012U (zh) 一种led显示屏连接结构
CN204809513U (zh) 拼接式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4474167U (zh) 镜头模组和投影设备
CN109361877A (zh) 多摄像模组组装组件及工艺
CN105259617B (zh) 一种叠放连接件及连接器及连接器组
CN110557543B (zh) 兼容性机芯外壳和具有其的摄像机
CN205067838U (zh) 一种镜头结构件及光学镜头
CN106763059A (zh) 连接结构和冰箱
CN205334004U (zh) 液晶电视
CN205720747U (zh) 一种金属光学反射器
CN102998750B (zh) 光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5724203U (zh) 一种防插头松脱结构
CN205620581U (zh) 光纤连接器及其套管组件
CN209417496U (zh) 一种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环形灯
CN208588849U (zh) 激光模组
CN211127923U (zh) 摄像头受力改善结构及包括其的移动终端
CN204613482U (zh) 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双镜片组合装置
CN208188412U (zh) 用于光纤适配器的外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