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9091B - 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9091B
CN102639091B CN201080053378.8A CN201080053378A CN102639091B CN 102639091 B CN102639091 B CN 102639091B CN 201080053378 A CN201080053378 A CN 201080053378A CN 102639091 B CN102639091 B CN 102639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ressure rolling
continuous sheet
rolling reg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33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9091A (zh
Inventor
中村太志
石川慎一
潮见明久
奥田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39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9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9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9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discontinuous layer, i.e. formed of separate pieces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4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using layers with different mechanical or chemical conditions or properties, e.g. layers with different thermal shrinkage, layers under tension during bon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12Mechanical treatment, e.g. roughening, deforming, stretching
    • B32B2038/0028Stretching, elong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5/00Personal care
    • B32B2555/02Diapers or napk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通过以下方式制造伸缩性复合片材,即设置多个沿第一连续片材传送方向排列的压轧区域,第一连续片材在压轧区域被夹在旋转辊子之间并被传送,使作为第一连续片材的片材穿过压轧区域,片材被沿传送方向拉长而在传送方向显现伸缩性,包括:当将第一连续片材从第一压轧区域传至第二压轧区域时在传送方向拉长第一连续片材,该第一连续片材是显现了伸缩性的片材或仍待显现伸缩性的片材;当将第一连续片材从第二压轧区域传至第三压轧区域时沿传送方向在第一连续片材上间断形成开口,该第一连续片材处于已经被拉长的状态;在第三压轧区域按重叠方式将伸缩性比第一连续片材低的第二连续片材粘附到第一连续片材。

Description

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被使用在吸收性制品中的伸缩性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吸收性制品吸收例如排泄流体的流体。
背景技术
直到现在,双层的伸缩性复合片材被使用在例如一次性尿布或者卫生棉的吸收性制品中(参见专利文件1)。
引用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JP-A-2002-24206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例如,通过将以预定伸长倍率拉长的伸缩性片材接合到非伸缩性片材上来生产出所述复合片材。
此时,存在复合片材的伸缩性需要被局部地削弱的情况。例如,在复合片材被用作构成尿布的腹部侧构件或背部侧构件的构件的情况下,从抑制构成裆部构件的吸收性主体中的起褶的观点出发,需要削弱复合片材接合于吸收性主体的部分处的伸缩性,以有选择地削弱其弹力。
在所述情况下,例如,在复合片材中需要削弱伸缩性的目标部分中有选择地执行狭缝加工,以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多个狭缝。这样,削弱了目标部分中的伸缩性。
然而,从复合片材的外形和防渗漏性能等的观点出发,存在可能仅在伸缩性片材中形成狭缝且不能在非伸缩性片材中形成狭缝的情况,并且在所述情况下,不能应用上述方法。
在这方面,图1中所示的方法可以被认为是可以在不对非伸缩性片材执行狭缝加工的情况下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的一个实例。首先,设置两个压轧区域N1和N2,所述压轧区域N1和N2在将伸缩性片材7夹入到旋转辊子111、111中的每一个之间时传送伸缩性片材7,并且在形成于两个压轧区域N1和N2之间的片材7的传送路径中设置一对上、下狭缝辊子121、121。在该方法中,通过使第一压轧区域N1处的辊子111和第二压轧区域N2处的辊子111之间在圆周速度方面产生差异ΔV(=V2-V1>0),当将伸缩性片材7从第一压轧区域N1传送至第二压轧区域N2时伸缩性片材7以伸长倍率延伸,并且同时,通过狭缝辊子121的狭缝刀123来执行狭缝加工,并且然后将处于延伸状态的伸缩性片材7在第三压轧区域N3处粘连到非伸缩性片材9上,并且从而生产出复合片材5。
然而,在当伸缩性片材7的延伸在第一压轧区域N1和第二压轧区域N2之间的传送路径中动态且快速地变化(也就是说,当伸长倍率增加)时、在伸缩性片材7中形成狭缝的情况下,担心不稳定地赋予伸长倍率或者不稳定地形成狭缝。
已经考虑到上述传统问题而创造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供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可以稳定地赋予伸长倍率或者形成例如狭缝的开口。
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面是
一种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伸缩性的复合片材,即:设置多个沿第一连续片材的传送方向排列的压轧区域,该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压轧区域中被夹在旋转的辊子之间同时被传送,并且使作为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的片材穿过所述压轧区域,该片材通过被沿所述传送方向拉长而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显现出伸缩性;该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包括: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第一压轧区域传送至第二压轧区域时,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拉长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该第一连续片材是已经显现出了伸缩性的片材或者仍待显现伸缩性的片材;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所述第二压轧区域传送至第三压轧区域时,沿所述传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间断地形成开口,该第一连续片材处于已经被拉长的状态;以及
在所述第三压轧区域中,按重叠方式将伸缩性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低的第二连续片材粘附到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
发明的另一方面是
一种制造复合片材的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伸缩性的复合片材,即:设置多个沿第一连续片材的传送方向排列的压轧区域,该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压轧区域中被夹在旋转的辊子之间同时被传送,并且使作为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的片材穿过所述压轧区域,该片材通过被沿所述传送方向拉长而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显现出伸缩性;该制造复合片材的装置包括:
形成第一压轧区域的辊子;形成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以及形成第三压轧区域的辊子,
当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从所述第一压轧区域传送至所述第二压轧区域时,所述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拉长,该第一连续片材是已经显现出了伸缩性的片材或者仍待显现伸缩性的片材,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所述第二压轧区域传送至所述第三压轧区域时,沿所述传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间断地形成开口,该第一连续片材处于已经被拉长的状态,
在所述第三压轧区域中,按重叠方式将伸缩性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低的第二连续片材粘附到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说明,发明的其他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制造复合片材时,能稳定地赋予伸长倍率或者形成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参考例的制造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A是通过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复合片材5的平面图。
图2B是从图2A的相反侧观察时的平面图。
图2C是沿图2A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
图3A是一次性尿布10的实例的展开视图。
图3B是沿图3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复合片材5的装置30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狭缝辊子41、42的正视图。
图6是防止伸缩性片材7形成颈缩的轨道运动皮带机构50的说明性简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复合片材5的装置30a的说明性简图。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复合片材5的装置30b的说明性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说明,至少以下事情变得显而易见了。
一种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伸缩性的复合片材,即:设置多个沿第一连续片材的传送方向排列的压轧区域,该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压轧区域中被夹在旋转的辊子之间同时被传送,并且使作为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的片材穿过所述压轧区域,该片材通过被沿所述传送方向拉长而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显现出伸缩性;该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包括: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第一压轧区域传送至第二压轧区域时,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拉长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该第一连续片材是已经显现出了伸缩性的片材或者仍待显现伸缩性的片材;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所述第二压轧区域传送至第三压轧区域时,沿所述传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间断地形成开口,该第一连续片材处于已经被拉长的状态;以及
在所述第三压轧区域中,按重叠方式将伸缩性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低的第二连续片材粘附到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
根据该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第一连续片材在第一压轧区域和第二压轧区域之间被拉长,并且然后当第一连续片材被从第二压轧区域传送至第三压轧区域时在处于拉长的状态下的第一连续片材上形成开口。从而,因为在第一连续片材的伸出部分(伸长)没有任何变化的静止状态、或者在具有很小变化的准静止状态下形成开口,所以可以稳定地执行开口的形成。此外,第一连续片材在形成开口之前处于被预拉长的状态,并且因此,对于拉长状态而言难以受狭缝形成的影响,并且可以稳定地赋予预定的伸长倍率。
在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中,优选是
形成所述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比形成所述第一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更快,以及
形成所述第三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与形成所述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相同。
根据该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第一连续片材处于由第一压轧区域和第二压轧区域可靠地拉长了的状态。
此外,形成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与形成第三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相同。因此,不再在第二压轧区域和第三压轧区域之间拉长第一连续片材,并且从第二压轧区域到第三压轧区域的整个长度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在上述第一压轧区域和第二压轧区域之间赋予的伸长倍率基本上维持不变。结果,可以稳定地执行开口的形成。
在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中,优选是
在所述开口的形成过程中,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以预定的缠绕角缠绕在一对辊子中的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该对辊子以所述传送方向作为旋转方向进行转动,并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通过所述一个辊子的转动被传送,并且在被传送时,当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穿过该对辊子之间的间隙之际,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夹入并压靠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与该对辊子中的另一辊子的外周面上的凸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形成所述开口,以及
所述第三压轧区域设置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
根据该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第一连续片材缠绕在一个辊子上,并且第三压轧区域设置在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也就是说,第一连续片材至少从其中由凸部形成开口的间隙的位置至第三压轧区域处缠绕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因此,在其中第一连续片材可能沿其宽度皱缩(颈缩)的部分中,也就是说,在从其中在第一连续片材上形成开口的位置到其中粘附具有较低伸缩性的第二连续片材的位置处的部分中,来自一个辊子的外周面的摩擦力作用在第一连续片材上。这样,有效地抑制了第一连续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的皱缩变形,也就是在宽度上的皱缩。结果,可以预先防止当在拉长状态下形成开口时可能在第一连续片材中形成断裂的问题。
此外,在被拉长状态下形成开口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所述拉长而开口可能被在第一连续片材中出现的张力打开的可能性。然而,通过来自一个辊子的外周面的摩擦力有效地抑制了该打开。
此外,第三压轧区域设置在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因此,应形成开口的所述一个辊子还可以被用作形成第三压轧区域的辊子中的一个,并且结果,可以省略形成第三压轧区域所需的辊子中的一个,并且可以减少装置的部件数。
在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中,优选是
在所述开口的形成过程中,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以预定的缠绕角缠绕在成对的辊子中的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该对辊子以所述传送方向作为旋转方向进行转动,并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通过所述一个辊子的转动被传送,并且在被传送时,当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穿过该对辊子之间的间隙之际,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夹入并压靠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与该对辊子中的另一辊子的外周面上的凸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形成所述开口,以及
所述第二压轧区域设置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
根据该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第一连续片材至少从第二压轧区域缠绕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因此,可以通过由第二压轧区域即时作用的外周面的摩擦力来抑制在第二压轧区域以后可能出现第一连续片材中的宽度上的皱缩。
此外,第二压轧区域设置在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因此,应形成开口的所述一个辊子还可以被用作形成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中的一个,并且结果,可以省略形成第二压轧区域所需的辊子中的一个,并且可以减少装置的部件数。
在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中,优选是
至少在形成所述开口的所述间隙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压轧区域的位置之间,由限制构件限制所述第一连续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缘部,以便使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不会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收缩。
根据该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通过限制两边缘部的所述限制构件有效地抑制了由于形成开口而可能在第一连续片材的宽度上发生的收缩。这样,有效地防止了由于宽度上的收缩而在第一连续片材中出现断裂的问题。
此外,一种制造复合片材的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伸缩性的复合片材,即:设置多个沿第一连续片材的传送方向排列的压轧区域,该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压轧区域中被夹在旋转的辊子之间同时被传送,并且使作为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的片材穿过所述压轧区域,该片材通过被沿所述传送方向拉长而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显现出伸缩性;该制造复合片材的装置包括:
形成第一压轧区域的辊子;形成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以及形成第三压轧区域的辊子,
当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从所述第一压轧区域传送至所述第二压轧区域时,所述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拉长,该第一连续片材是已经显现出了伸缩性的片材或者仍待显现伸缩性的片材,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所述第二压轧区域传送至所述第三压轧区域时,沿所述传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间断地形成开口,该第一连续片材处于已经被拉长的状态,
在所述第三压轧区域中,按重叠方式将伸缩性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低的第二连续片材粘附到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
根据所述用于制造复合片材的装置,可以获得与上述制造方法相同的操作优点。
===第一实施例===
图2A到2C是通过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复合片材5的说明性简图。图2A是复合片材5的平面图。图2B是从图2A的相反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2C是沿图2A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
通过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复合片材5,例如是通过将以预定伸长倍率Re(=拉长时的长度/拉长之前的长度(自然长度))拉长的伸缩性片材7堆叠并利用热熔粘接剂等粘附到非伸缩性片材9上所形成的复合片材5。并且,复合片材5沿预定方向按带状连续。并且,基于前述伸缩性片材7的伸缩性来在其连续方向上赋予复合片材5以伸缩性。例如,选择伸缩性片材7的伸长倍率Re为处在1.5倍到3.0倍的范围内,并且在更窄的范围内,将其选择为处在2.0倍到3.0倍的范围内。
例如,通过执行拉拽加工(延伸),例如在伸缩性片材7的原料片材上的齿轮拉拽,显现出伸缩性片材7的伸缩性。此处,“齿轮拉拽”是一种其中使原料片材穿过在一对转动的上、下齿轮辊子(未显示)的外周面上相互啮合的齿轮之间的间隙,并且然后沿齿轮辊子的旋转方向拉拽原料片材以显现出原料片材的伸缩性的方法,该齿轮辊子的旋转方向是原料片材的连续方向。作为原料片材的实例,可以提及包括可伸长的树脂纤维(不能弹性地拉长的纤维)和伸缩性的树脂纤维(可弹性地拉长的纤维),或者其中可伸长的树脂薄膜与伸缩性的树脂薄膜相互接合到一起的树脂薄膜等的无纺织物或者纺织品。
另一方面,非伸缩性片材9是实际上不伸展的片材。从广义来说,非伸缩性片材9是伸缩性比伸缩性片材7低的片材。换句话说,非伸缩性片材9是一种经历以根据如上所述的伸缩性片材7的伸长倍率Re延长的塑性变形而破裂的片材,并且片材的形式可以是无纺织物或者纺织品或者薄膜等的任何一种。
所述复合片材5例如被用作一次性尿布10的一部分。图3A是一次性尿布10的实例的展开视图。图3B是沿图3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尿布10包括吸收施加到穿戴者的裆部处的排泄流体的吸收性主体11、沿纵向方向连接至吸收性主体11的前端部分11a以覆盖住穿戴者的腹部侧部分的腹部侧带构件13、和沿纵向方向连接至吸收性主体11的后端部分11b以覆盖住穿戴者的背部侧部分的背部侧带构件15。上述复合片材5被用作腹部侧带构件13和背部侧带构件15。此处,复合片材5的伸缩性片材7例如在尿布10的厚度方向上设置在皮肤侧上并且起到了皮肤侧片材的作用。另一方面,非伸缩性片材9设置在非皮肤侧并且起到了防漏片材的作用。并且,尿布10基于前者的伸缩性片材7的伸缩性被固定到穿戴者的身体上。
在部分7a、7b中,分组地形成了多个狭缝8、8…(相当于开口部分),该部分7a、7b在腹部侧带构件13和背部侧带构件15中是连接至吸收性主体11的连接目标。并且,通过该组狭缝削弱了目标部分7a、7b中的伸缩性。这是因为,在与用于连接的目标部分7a、7b中的伸缩性相当的弹力很大的情况下,吸收性主体11会因此皱缩并且吸收性主体11的流体吸收性能变差。
然而,在所述狭缝8、8…还形成于起防漏片材作用的非伸缩性片材9上的情况下,其变成了尿布10的防渗漏性能的问题。因此,所述狭缝8、8…仅形成在伸缩性片材7上但不形成在非伸缩性片材9上。
因此,如图2A和2B所示,在通过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复合片材5中,沿伸缩性片材7的连续方向在其中断续地形成了狭缝组8G,而在非伸缩性片材9中未形成狭缝组8G。
在复合片材5中,如图2A所示,沿宽度方向按岛屿形式在复合片材7的中心部分处形成狭缝组8G。这是因为复合片材5沿宽度方向在大致中间位置CL5处被分成两条带,并且每条带分别被用作图3A中的腹部侧带构件13和背部侧带构件15。
在这方面,在图3A中以实线示出了狭缝8、8…,然而,因为狭缝8实际上隐藏在吸收性主体11的前端部分11a和后端部分11b的背侧(非皮肤侧),所以应当以作为隐藏线的虚线来示出狭缝8。但是为了可见性的缘故,在图3A中以实线示出狭缝8。
图4是制造复合片材5的方法的说明性简图,并且是用于制造的装置30的示意性侧视图。此后,将为伸缩性片材7的连续方向的传送方向称为MD方向,并且将垂直于MD方向的方向(在图4中贯穿纸面的方向)称为CD方向。CD方向是伸缩性片材7的宽度方向,并且也是非伸缩性片材9和复合片材5的宽度方向。
用于制造的该装置30包括成组的多个辊子31a、31b、32、33、41和42,所述辊子围绕平行于CD方向的旋转轴转动。该组辊子具有沿作为传送方向的MD方向排列的三个压轧区域N1、N2和N3,片材7当被夹在相互对置的辊子对之间时被在所述压轧区域之间传送。
在用于制造的装置30中,按在传送方向上连续的连续片材形式提供伸缩性片材7(相当于第一连续片材),伸缩性片材7在前述的齿轮拉拽过程中显现出了其伸缩性。首先,当将伸缩性片材7从第一压轧区域N1传送至第二压轧区域N2时,在传送方向上以预定的伸长倍率Re拉长伸缩性片材7,并且当将伸缩性片材7从第二辊隙N2传送至第三压轧区域N3时,在处于大约按伸长倍率Re拉长了的状态的伸缩性片材7中沿传送方向以预定间距断续地形成狭缝组8G,并且在第三压轧区域N3中,将处于被拉长状态的伸缩性片材7重叠并粘附到非伸缩性片材9上,并且从而制造出复合片材5。
在这方面,所制造的复合片材5在传送方向上的自然长度,也就是说,复合片材5在没有外力作用的自然状态(卸载状态)中的总长度,是从复合片材5的上述拉长状态收缩了伸长倍率Re的大致量的长度。并且,根据伸缩性片材7的伸缩性,至少在自然长度到以伸长倍率Re拉长了的长度的范围中,复合片材5基于作用于复合片材5的外力的强度平滑地经历了拉长变形,并且这被称为上述复合片材5的伸缩性。
此后,详细阐述用于制造的装置30。
如图4所示,用于制造的装置30包括:作为上述的辊子组的、形成第一压轧区域N1的辊子31a与31b、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的辊子32与42和形成第三压轧区域N3的辊子33与42。并且,在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设置成对的上、下狭缝辊子41和42以用于执行狭缝加工。
第一压轧区域N1是由该对上、下辊子对31a和31b形成的。所述辊子31a和31b中的至少一个辊子配置成由例如电动机的驱动机构来驱动转动的驱动辊子,然而,另一个辊子可以是驱动转动的驱动辊子或者被动转动的从动辊子。并且,选择第一压轧区域N1处的压轧载荷(在辊子31a和31b之间的夹持力的强度),例如,在1到50000Pa的范围内,并且通过液压缸或者气缸等来产生。
另一方面,在下部狭缝辊子42和与下部狭缝辊子42相向地设置的辊子32之间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并且类似地,在下部狭缝辊子42和与下部狭缝辊子42相向地设置的辊子33之间形成第三压轧区域N3。并且,如此,通过还将下部狭缝辊子42用作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两者的辊子,可以减少所用辊子的数量并且可以简化装置的结构。
此处,将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的辊子32和42的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设置成比形成第一压轧区域N1的辊子31a和31b的圆周速度V1的目标值高。具体地说,将第二压轧区域N2处的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设置为第一压轧区域N1处的圆周速度V1的目标值乘以伸长倍率Re而得的值。如此,当将伸缩性片材7从第一压轧区域N1传送至第二压轧区域N2时,处于大致自然长度的伸缩性片材7被拉长成大致自然长度乘以伸长倍率Re的长度。并且,选择第二压轧区域N2中的载荷(辊子32和42之间的夹持力的强度),例如在1到50000Pa的范围内。并且,辊子32可以是驱动辊子和从动辊子中的任何一种。
此外,关于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如上所述,下部狭缝辊子42一般用作形成压轧区域N2和压轧区域N3的辊子。并且根据该结构,必然地,形成第三压轧区域N3的辊子33与42的圆周速度V3的目标值和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的辊子32与42的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变成相同的速度。
因此,被从第二压轧区域N2传送至第三压轧区域N3的伸缩性片材7在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基本上不被进一步拉长,也就是说,从第二压轧区域N2到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的总长度处于其中维持第一压轧区域N1和第二压轧区域N2之间的伸长倍率Re基本上不变的静态。结果,可以通过狭缝辊子41和42稳定地执行应当在所述压轧区域N2和N3之间进行的狭缝加工。
此外,在狭缝加工之前,预先把伸缩性片材7制成在第一压轧区域N1和第二压轧区域N2之间的伸长状态,并且因此所述伸长状态几乎不受狭缝8的形成的影响,并且可以稳定地赋予伸长倍率Re。
此外,按伸缩性片材7以预定的缠绕角θ缠绕在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的状态,执行伸缩性片材7从第二压轧区域N2到第三压轧区域N3的传送。因此,通过来自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的摩擦力有效地减少了在传送片材7时可能发生的伸缩性片材7的缩颈。并且,结果,可以防止伸缩性片材7中破裂的问题。此外,所述颈缩尤其在狭缝加工之后变得明显,然而,也在其中伸缩性片材7缠绕到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的状态中来执行在狭缝加工后伸缩性片材7到第三压轧区域N3的传送。因此,在狭缝加工之后的传送期间,也可以有效地减少颈缩。
从通过摩擦力来减少颈缩的观点出发,优选是,增大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的摩擦系数,也就是说,优选是,对外周面42s预先进行防滑处理。举例来说,提到了通过喷砂处理等来将外周面42s转变成粗糙表面,或者利用在表面上包含多个突起和凹坑的防滑带来包覆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可以在形成第一压轧区域N1、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的辊子31a、31b、32和33上执行相同的防滑处理。
该对上、下狭缝辊子41、42通过例如电动机的适当驱动机构使其转动方向与传送方向一致地驱动转动。图5是狭缝辊子41和42的平面图。上部狭缝辊子41包括由多个狭缝刀45、45…(相当于凸部)构成的狭缝刀组45G,所述狭缝刀以扁平刀形式(直线型刀形式)位于宽度方向上的外周面41s的近似中心处,该狭缝刀组45G与狭缝组8G对应。此外,下部狭缝辊子42是接收狭缝刀45的砧座辊子,并且其外周面42s作为光滑表面形成在应接触伸缩性片材7的区域中。因此,如图4所示,在伸缩性片材7穿过上部狭缝辊子41和下部狭缝辊子42之间的间隙G的情况下,伸缩性片材7被夹入并挤压在狭缝刀45和外周面42s之间,并且从而通过刺穿伸缩性片材7来形成狭缝8。
此外,上部狭缝辊子41的狭缝刀45的旋转半径和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的半径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然而,优选是,其圆周速度V41和V42是相同的速度。如此,可以稳定地进行狭缝加工。此外,因为在伸缩性片材7被拉长的状态中进行狭缝加工,所以在狭缝加工期间施加到狭缝刀45上的切割载荷减小了,并且延长了狭缝刀45的使用寿命。
并且,在所述狭缝加工之后,伸缩性片材7经过第三压轧区域N3,并且还向第三压轧区域N3提供连续片材形式的非伸缩性片材9(相当于第二连续片材)并与伸缩性片材7重叠且一起穿过。此处,在非伸缩性片材9接触伸缩性片材7的一部分中,通过热熔粘接剂施加单元81预先施加热熔粘接剂。因此,在通过第三压轧区域N3的情况下,非伸缩性片材9与按伸长倍率Re伸长了的伸缩性片材7重叠并粘附到一起,并且从而完成复合片材5。
在这方面,与上述相反,可以将热熔粘接剂施加到伸缩性片材7上。在所述情况下,热熔粘接剂施加单元81的设定位置可以处于沿传送方向的第一压轧区域N1的上游侧,或者可以处于第一压轧区域N1与第二压轧区域N2之间,或者可以处于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然而,优选是,对在传送方向上定位在上述设定位置的下游侧并且可与伸缩性片材7的施加表面接触的辊子的外周面进行去粘结加工的处理,以使热熔粘接剂不被转移到外周面上。作为去粘结加工,例如提到了,利用无粘着力的带材覆盖目标辊子的外周面,或者在外周面上执行如等离子处理的涂覆加工等。
此外,在将热熔粘接剂施加至伸缩性片材7或者非伸缩性片材9上的情况下,优选是,通过避开形成狭缝组8G的区域来施加热熔粘接剂,以使热熔粘接剂不会粘附到所述区域上。如此,防止了热熔粘接剂通过狭缝8渗漏到复合片材5的表面上,并且结果,可以防止由于转移的热熔粘接剂而污染第三压轧区域N3的后续加工中的传送辊子的问题。
在这方面,在穿过第三压轧区域N3之后,伸缩性片材7和非伸缩性片材9粘结到一起,并且从而处于复合片材5的状态,且其刚性增大了,并且从而此后通过复合片材5自身的刚性而抑制了颈缩。
此外,选择第三压轧区域N3中的压轧载荷(在辊子33和42之间的夹持力),例如在1到50000Pa的范围内。并且,辊子33可以是驱动辊子和从动辊子中的任何一种。
此处,从防止尤其可能在形成狭缝8之后发生的伸缩性片材7的颈缩的观点出发,优选是,在狭缝辊子41和42的间隙G的位置与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设置限制构件,并且所述限制构件在宽度方向上限制伸缩性片材7的两边缘部,以使片材7不能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收缩。这样,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由于颈缩而在伸缩性片材7中发生破裂的问题。
作为所述限制构件的实例,提到了在CD方向(宽度方向)上设置与下部狭缝辊子42的每个边缘部相应的轨道运动皮带机构50。详细地,如图6所示,轨道运动皮带机构50的环形皮带51环绕在合适的皮带轮52a和52b上并且在轨道中行进,并且对所述皮带轮52a和52b提供在压靠在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的方向上的压紧力。因此,环形皮带51、51中的每一个在相对于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没有相对滑动的情况下在传送方向上以与外周面42s的圆周速度V42相同的速度移动,而分别将伸缩性片材7的每个边缘部压靠到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并且,如此,防止伸缩性片材7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收缩。
此外,可以在第二压轧区域N2和辊缝G的位置之间设置类似的限制构件。这样,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由于颈缩而在伸缩性片材7中发生破裂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的装置30a的说明性简图。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在如图4中所示的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形成第三压轧区域N3来在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将伸缩性片材7粘附到非伸缩性片材9上。然而,该第二实施例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第三压轧区域N3不形成在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此外,第二实施例在其他方面基本上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并且相同的部件具有和图7中相同的标记,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在沿传送方向上的下部狭缝辊子42的下游侧的位置中,靠近下部狭缝辊子42地设置形成第三压轧区域N3的一对辊子63a和63b。伸缩性片材7和非伸缩性片材9通过穿过该对辊子63a和63b之间的间隙而被粘结到一起。
此处,该对辊子63a和63b中的至少一个辊子被配置成驱动辊子,然而,另一个辊子可以是驱动辊子或从动辊子中的任何一种。
此外,在该实例中,所述辊子63a和63b的从动辊子的圆周速度V63的目标值与下部狭缝辊子42的圆周速度V42(=V2)的目标值是相同的,然而,取决于有关事项,圆周速度V63的目标值可以小于下部狭缝辊子42的圆周速度V42的目标值。也就是说,如果目标值是其中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的伸缩性片材7的伸长倍率Re可以在没有显著降低的情况下基本上维持其水平的圆周速度,则没有明显问题的。在例如圆周速度V63的目标值大于或等于圆周速度V42(=V2)的目标值的0.7倍、优选大于或等于0.8倍且更优选大于或等于圆周速度V42的目标值的0.9倍的情况下,圆周速度V63的目标值可以小于下部狭缝辊子42的圆周速度V42(=V2)的目标值。
===第三实施例===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的装置30b的说明性简图。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伸缩性片材7以预定缠绕角θ缠绕在下部狭缝辊子42上,并且在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然而,第三实施例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伸缩性片材7不缠绕在下部狭缝辊子42上,并且在下部狭缝辊子42的外周面42s上没有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此外,第三实施例在其他方面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相同的部件具有和图8中相同的标记,并且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伸缩性片材7未缠绕在下部狭缝辊子42上,并且其传送路径是直线路径。在狭缝辊子41和42的上游侧设置一对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的辊子72a和72b,并且在狭缝辊子41和42的下游侧设置一对形成第三压轧区域N3的辊子73a和73b。
此处,形成第二压轧区域N2的该对辊子72a和72b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驱动辊子,且另一个辊子被配置成驱动辊子或从动辊子中的任何一种。此处,将驱动辊子的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设置成比形成第一压轧区域N1的辊子31a和31b的圆周速度V1的目标值高出伸长倍率Re的量。如此,当将伸缩性片材7从第一压轧区域N1传送至第二压轧区域N2时,处于大致自然长度的伸缩性片材7被拉长至大致自然长度乘以伸长倍率Re的长度。
在类似方式中,形成第三压轧区域N3的该对辊子73a和73b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成驱动辊子,而另一个辊子被配置成驱动辊子或从动辊子中的任何一种。
此外,在该实例中,将驱动辊子的圆周速度V3的目标值设置成与第二压轧区域N2处的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相同的速度。因此,被从第二压轧区域N2传送至第三压轧区域N3的伸缩性片材7在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基本上不被进一步拉长,也就是说,从第二压轧区域N2到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的总长度处于其中将在第一压轧区域N1和第二压轧区域N2之间赋予的伸长倍率Re维持基本上不变的静止状态。结果,可以通过狭缝辊子41和42稳定地执行应当在所述压轧区域N2和N3之间进行的狭缝加工。
然而,取决于有关事项,圆周速度V3的目标值可以小于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也就是说,如果圆周速度的目标值是其中伸缩性片材7的伸长倍率Re可以在第二压轧区域N2和第三压轧区域N3之间没有显著降低的情况下基本上维持其水平的值,则不存在显著的问题。例如,在圆周速度V3的目标值大于或等于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的0.7倍、优选大于或等于0.8倍且更优选大于或等于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的0.9倍的情况下,圆周速度V3的目标值可以小于圆周速度V2的目标值。此外,在所述情况下,上部和下部狭缝辊子41和42的圆周速度V41和V42的目标值例如被设置成圆周速度V3和圆周速度v2之间的值(例如平均值),并且如此,在狭缝加工时可以稳定地传送伸缩性片材7。
===其他实施例===
以上阐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如下所述地进行改进。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已经通过作为预处理的齿轮拉拽加工显现出了伸缩性的连续片材供给至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装置30、30a和30b,然而,对此没有限制,并且可以将显现出伸缩性之前的作为连续片材的原料片材直接供给至制造装置30、30a和30b。在所述情况下,当被从第一压轧区域N1传送至第二压轧区域N2时,在原料片材中,通过以伸长倍率Re拉长而显现出了伸缩性,并且从而原料片材变成伸缩性片材7。
在上述实施例中,狭缝8作为被提到的形成于伸缩性片材7上的开口的实例,并且狭缝8是通过扁平刀形式的狭缝刀45形成的。然而,对此没有限制。例如,开口的形状不必是直线型的,并且可能是具有圆形或者多边形区域等形状。在所述情况下,代替上部狭缝辊子41,使用包括具有相当于开口的形状的压花凸部的压花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情况为其中仅在伸缩性片材7的接合用目标部分7a、7b中有选择地形成狭缝组8G的实例。也就是说,狭缝组8G在作为其连续方向的传送方向上间断地形成在伸缩性片材7上。然而,对此没有限制,并且例如,可以在传送方向上通过伸缩性片材7的整个长度均匀分布地形成多个狭缝8、8…。
在上述实施例中,未说明用于控制作为形成压轧区域N1、N2和N3中每一个的辊子或者狭缝辊子41和42的驱动辊子的转动的控制部。然而,作为控制部的实例,可提到了适当的程序控制器或者计算机。不言而喻,控制部执行例如反馈控制的适当的速度控制,以使每个辊子的实际圆周速度变成目标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到了包括伸缩性树脂纤维和可伸长树脂纤维的无纺织物或者纺织品等作为伸缩性片材7的原料片材的材料的实例。提及了可伸长的树脂纤维是“不能弹性地延伸的纤维”,换句话说,也可提到可伸长树脂纤维是“以小于伸缩性树脂纤维在弹性极限处的伸长量的伸长量进行塑性变形的纤维”。可伸长的树脂纤维的实例是热塑性聚烯烃纤维,并且伸缩性的树脂纤维的实例是热塑性弹性体纤维。热塑性聚烯烃纤维的实例包括例如丙纶和聚酯纤维的单纤维、具有由聚丙烯或者聚酯组成的鞘芯结构的组合纤维,并且热塑性弹性体纤维的实例包括例如聚氨基甲酸乙酯纤维。
附图标记列表
5层合片材(复合片材),7伸缩性片材(第一连续片材),7a接合用目标部分,7b接合用目标部分,8狭缝(开口),8G狭缝组,9非伸缩性片材(第二连续片材),10一次性尿布,11吸收性主体,11a前端部分,11b后端部分,13腹部侧带构件,15背部侧带构件,30制造装置,30a制造装置,30b制造装置,31a辊子,31b辊子,32辊子,33辊子,41上部狭缝辊子,41s外周面,42下部狭缝辊子,42s外周面,45狭缝刀(凸部),45G狭缝刀组,50轨道运动皮带机构,51环形皮带,52a皮带轮,52b皮带轮,63a辊子,63b辊子,72a辊子,72b辊子,73a辊子,81热熔粘接剂施加单元,N1第一压轧区域,N2第二压轧区域,N3第三压轧区域,G辊隙。

Claims (4)

1.一种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伸缩性的复合片材,即:设置多个沿第一连续片材的传送方向排列的压轧区域,该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压轧区域中被夹在旋转的辊子之间同时被传送,并且使作为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的片材穿过所述压轧区域,该片材通过被沿所述传送方向拉长而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显现出伸缩性;该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包括: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第一压轧区域传送至第二压轧区域时,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拉长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该第一连续片材是已经显现出了伸缩性的片材或者仍待显现伸缩性的片材;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所述第二压轧区域传送至第三压轧区域时,沿所述传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间断地形成开口,该第一连续片材处于已经被拉长的状态;以及
在所述第三压轧区域中,按重叠方式将伸缩性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低的第二连续片材粘附到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
形成所述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比形成所述第一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更快,以及
形成所述第三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与形成所述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相同,
在所述开口的形成过程中,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以预定的缠绕角缠绕在一对辊子中的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该对辊子以所述传送方向作为旋转方向进行转动,并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通过所述一个辊子的转动被传送,并且在被传送时,当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穿过该对辊子之间的间隙之际,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夹入并压靠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与该对辊子中的另一辊子的外周面上的凸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形成所述开口,以及
所述第三压轧区域设置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开口的形成过程中,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以预定的缠绕角缠绕在所述一对辊子中的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该对辊子以所述传送方向作为旋转方向进行转动,并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通过所述一个辊子的转动被传送,并且在被传送时,当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穿过该对辊子之间的间隙之际,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夹入并压靠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与该对辊子中的另一辊子的外周面上的凸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形成所述开口,以及
所述第二压轧区域设置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至少在形成所述开口的所述间隙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压轧区域的位置之间,由限制构件限制所述第一连续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的两边缘部,以便使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不会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收缩。
4.一种制造复合片材的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来制造伸缩性的复合片材,即:设置多个沿第一连续片材的传送方向排列的压轧区域,该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压轧区域中被夹在旋转的辊子之间同时被传送,并且使作为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的片材穿过所述压轧区域,该片材通过被沿所述传送方向拉长而在所述传送方向上显现出伸缩性;该制造复合片材的装置包括:
形成第一压轧区域的辊子;形成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以及形成第三压轧区域的辊子,
当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从所述第一压轧区域传送至所述第二压轧区域时,所述第一连续片材在所述传送方向上被拉长,该第一连续片材是已经显现出了伸缩性的片材或者仍待显现伸缩性的片材,
当将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从所述第二压轧区域传送至所述第三压轧区域时,沿所述传送方向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间断地形成开口,该第一连续片材处于已经被拉长的状态,
在所述第三压轧区域中,按重叠方式将伸缩性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低的第二连续片材粘附到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
形成所述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比形成所述第一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更快,以及
形成所述第三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与形成所述第二压轧区域的辊子的圆周速度的目标值相同,
在所述开口的形成过程中,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以预定的缠绕角缠绕在一对辊子中的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该对辊子以所述传送方向作为旋转方向进行转动,并且所述第一连续片材通过所述一个辊子的转动被传送,并且在被传送时,当所述第一连续片材穿过该对辊子之间的间隙之际,所述第一连续片材被夹入并压靠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与该对辊子中的另一辊子的外周面上的凸部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一连续片材上形成所述开口,以及
所述第三压轧区域设置在所述一个辊子的外周面上。
CN201080053378.8A 2009-11-27 2010-11-17 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639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0634 2009-11-27
JP2009270634A JP5337677B2 (ja) 2009-11-27 2009-11-27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CT/JP2010/070449 WO2011065264A1 (ja) 2009-11-27 2010-11-17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9091A CN102639091A (zh) 2012-08-15
CN102639091B true CN102639091B (zh) 2015-03-25

Family

ID=4406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3378.8A Active CN102639091B (zh) 2009-11-27 2010-11-17 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22798A1 (zh)
EP (1) EP2505171A4 (zh)
JP (1) JP5337677B2 (zh)
KR (1) KR101621583B1 (zh)
CN (1) CN102639091B (zh)
AR (1) AR079141A1 (zh)
AU (1) AU2010323774A1 (zh)
BR (1) BR112012009545B1 (zh)
EA (1) EA201200636A1 (zh)
TW (1) TW201129350A (zh)
WO (1) WO20110652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1044B2 (ja) * 2012-12-28 2017-05-1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伸縮性シート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6140443B2 (ja) * 2012-12-28 2017-05-3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伸縮性シート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US9952160B2 (en) * 2014-04-04 2018-04-24 Packaging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impact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n the caliper of a sheet material
CN107073805B (zh) * 2014-10-31 2018-11-2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凹凸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凹凸片的制造装置
WO2016084246A1 (ja) * 2014-11-28 2016-06-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複合シート製造方法、及び、複合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7109734B (zh) * 2014-12-26 2019-03-08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性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JP6446264B2 (ja) * 2014-12-26 2018-12-2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伸縮性不織布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WO2016104422A1 (ja) * 2014-12-26 2016-06-30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伸縮性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6521685B2 (ja) * 2015-03-20 2019-05-29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719208B2 (ja) * 2015-12-28 2020-07-0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複合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642A (zh) * 2004-10-15 2007-09-19 宝洁公司 制造波纹拉伸层压材料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5848A (en) * 1978-09-27 1980-03-31 Nippon Petrochemicals Co Ltd Production of warp and weft laminated open membrane nonwoven fabric
JPS62161363A (ja) * 1986-01-10 1987-07-17 ユニ・チヤ−ム株式会社 衣類に対する衛生物品の止着手段を設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DE69511540T3 (de) * 1994-04-29 2003-01-30 Kimberly Clark Co Geschlitzter elastischer vliesschichtstoff
CA2268245C (en) * 1996-10-11 2003-04-1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Coversheet comprising nonwoven and apertured film
JP3739286B2 (ja) 2001-02-13 2006-01-25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弾性伸縮性複合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347914B2 (en) 2002-12-13 2008-03-25 Zuik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rticle having an elastic bonded between two webs
US7855316B2 (en) * 2002-12-20 2010-12-21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Preferentially stretchable laminates with perforated layers
EP2024178B1 (en) * 2006-05-12 2013-01-09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Elastic laminat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astic laminat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642A (zh) * 2004-10-15 2007-09-19 宝洁公司 制造波纹拉伸层压材料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A201200636A1 (ru) 2012-11-30
JP5337677B2 (ja) 2013-11-06
AR079141A1 (es) 2011-12-28
BR112012009545A2 (pt) 2020-11-17
CN102639091A (zh) 2012-08-15
TW201129350A (en) 2011-09-01
EP2505171A4 (en) 2013-11-06
EP2505171A1 (en) 2012-10-03
WO2011065264A1 (ja) 2011-06-03
KR20120105435A (ko) 2012-09-25
AU2010323774A1 (en) 2012-05-24
KR101621583B1 (ko) 2016-05-16
JP2011110287A (ja) 2011-06-09
BR112012009545B1 (pt) 2021-08-17
US20120222798A1 (en) 201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9091B (zh) 制造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装置
US118721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bsorbent articles
US1165405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king elastomeric laminates
US1160734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king elastomeric laminates
EP241426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localized speed variance of an advancing substrate
AU2009263388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bsorptive article
WO2014141913A1 (ja) 伸縮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20150001271A1 (en) Low maintenance system for producing articles formed of web material compon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