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0696A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30696A CN102630696A CN2012100974014A CN201210097401A CN102630696A CN 102630696 A CN102630696 A CN 102630696A CN 2012100974014 A CN2012100974014 A CN 2012100974014A CN 201210097401 A CN201210097401 A CN 201210097401A CN 102630696 A CN102630696 A CN 1026306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anogen insect
- insect amide
- bromine cyanogen
- thiophene worm
- mt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0 C*1c(CN(CCS2)C2=N*)cnc(Cl)c1 Chemical compound C*1c(CN(CCS2)C2=N*)cnc(Cl)c1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是以活性成分A溴氰虫酰胺与活性成分B新烟碱类化合物为有效成分,新烟碱类化合物为噻虫啉、呋虫胺或噻虫胺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60:1。本杀虫组合物可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乳油、水乳剂或微乳剂等剂型,本发明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和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无污染,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农业的多种害虫,尤其适合于稻纵卷叶螟、螟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同时也可用于防治飞虱、蚜虫等害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溴氰虫酰胺,英文通用名:Cyantranilrole,分子式:C19H14BrClN6O2,结构式:
溴氰虫酰胺是新一代的鱼尼丁受体杀虫剂,通过激活靶标害虫的鱼尼丁受体而防治害虫,鱼尼丁受体的激活可释放横纹肌和平滑肌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阻止肌肉收缩,从而使害虫迅速停止取食,出现肌肉麻痹、活力消失、瘫痪,最终害虫死亡。其适用作物广泛,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同时该药表现出对哺乳动物和害虫鱼尼丁受体极显著的选择性差异,这大大提高了对哺乳动物、其他脊椎动物以及其他天敌的安全性。
噻虫啉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英文名称为thiacloprid,分子式为C10H9N4SCl,化学名称为:(3-((6-氯-3-吡啶基)甲基)-1,3-噻唑啉-2-亚基)氰胺,化学结构式为
噻虫啉原药由德国拜耳农化公司和日本拜耳农化公司合作开发,它的作用机理与其它传统杀虫剂有所不同。它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接合后膜,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引起神经通道的阻塞,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积累,从而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具有较强的内吸、触杀和胃毒作用,与常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没有交互抗性,因而可用于抗性治理,是防治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的高效药剂。
呋虫胺(Dinotefuran)是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化学名称为1-甲基-2-硝基-3-(四氢-3-呋喃甲基)胍,或(EZ)-(RS)-1-甲基-2-硝基-3-(四氢-3-呋喃甲基)胍,或N-甲基-N′-硝基-N″-[(四氢-3-呋喃)甲基]胍。由于其结构中存在着特殊的呋喃结构,因而在性能方面与烟碱有所不同,目前人们将其称为“呋喃烟碱”。呋虫胺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传递系统,使害虫麻痹从而发挥杀虫作用。该药剂杀虫谱广,处理后可防治同时发生的众多害虫,具有卓越的内吸渗透作用,并在很低的剂量时即显示很高的杀虫活性。该药剂对哺乳动物、鸟类及水生生物十分安全,对作物无药害,可用于水稻、果树、蔬菜等众多作物害虫防治。
噻虫胺属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英文名称为Clothianidin,分子式为C6H8ClN5O2S,化学名称为(E)-1-(2-氯-1,3-噻唑-5-基甲基)-3-甲基-2-硝基胍,化学结构式为
噻虫胺由拜耳公司和日本Takeda武田公司共同进行全球市场开发,已在日本用于水稻、蔬菜、茶叶、观赏植物和水果等作物上,噻虫胺是一种活性高、具有内吸性、触杀和胃毒作用的广谱杀虫剂。作用机理是结合位于神经后突触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适用于叶面喷雾、土壤处理。
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农业上重要的害虫如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繁殖量大,为害重,长期单一使用单剂进行防治,易产生抗药性。在农业害虫当中,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如水稻稻纵卷叶螟、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低毒农药已产生一定抗药性;主要的防治药剂如吡虫啉、烯啶虫胺等单独使用已经没法防治稻飞虱、蔬菜蚜虫等同翅目害虫。
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包括噻虫啉、呋虫胺、噻虫胺等,它们作用机理相同,都作用于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防治对象和作用特性也基本相同。目前这一类杀虫剂在不少害虫中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防治效果大幅度下降。不同农药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最好的方法。不同农药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和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该复配制剂是增效、加和、拮抗。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噻虫啉、呋虫胺或噻虫胺中的任一种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噻虫啉、呋虫胺或噻虫胺中的任一种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的缺点,满足农药生产的需要,充分利用两种活性组分混配所产生的增效作用、提高防效、降低农用成本并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提出了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在最佳比例下组合增效,不仅扩大这二种杀虫剂的应用范围,同时在明显增效保证最优防治效果的情况下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亩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且降低环境危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是以活性成分A溴氰虫酰胺与活性成分B新烟碱类化合物为有效成分,新烟碱类化合物为噻虫啉、呋虫胺或噻虫胺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60~60∶1,优选的重量比是1∶30~30∶1。
所述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再加入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即相应的表面活性剂和固体载体或液体稀释剂后配制的成农药常规剂型,包括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乳油、水乳剂或微乳剂等剂型。
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复配的重量总和占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0%~70%,余量为农业上可以接受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
农业上可以接受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固体载体和液体稀释剂等。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和固体载体或液体稀释剂包括:溶剂、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增稠剂、稳定剂、防冻剂、消泡剂、填料等。
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植物油、油酸甲酯、松香基植物油、麻风树油、乙二醇、乙酸乙酯、植物油、乙腈、二甲苯或生物柴油、甲苯、正丁醇、异丙醇、松节油、溶剂油、二甲基亚砜、N-甲基毗咯烷酮、水等溶剂中的任一种或一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溶剂。
所述的乳化剂、润湿、分散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羧酸盐、苯乙烯酚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盐、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甲醛缩合物硫酸盐、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月桂醇硫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拉开粉BX、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丁基萘磺酸钠、高分子EO-PO嵌段共聚物、乙基纤维素、烷基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分散剂MF、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N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皂角粉、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粘结剂选自:尿素、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海藻酸钠、硫酸铵、聚乙烯吡咯烷酮、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铝镁、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杀虫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备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乳油、水乳剂或微乳剂等剂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按照现有农药的普通制备方法制得本发明各种剂型的产品。
以下技术方案中,组分A选自溴氰虫酰胺,组分B选自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啉、呋虫胺、噻虫胺中任意之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组分重量比为,其中含有:
该悬浮剂的生产工艺,先将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再加入溴氰虫酰胺和活性成分B到球磨机中球磨,打开循环水,将物料球磨以一定量的流量,温度控制40度以下,细度过325目筛,即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悬浮剂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杀虫组合物为水分散粒剂,组分重量比为,其中含有:
该水分散粒剂的生产工艺:按上述配方将溴氰虫酰胺和活性成分B、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以及填料混合均匀,然后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粉碎后的物料加入粘结剂,进入流化床中捏合造粒,在干燥机50~80℃条件下烘干,筛分,即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杀虫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组分重量比为,其中含有:
该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工艺:按上述配方将溴氰虫酰胺和活性成分B、润湿剂、分散剂等助剂以及填料在搅拌釜混合均匀,然后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即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杀虫组合物为微囊悬浮剂,组分重量比为,其中含有:
该微囊悬浮剂的生产工艺:将溴氰虫酰胺和活性成分B、分散剂在适量的溶剂中,通过砂磨机砂磨,然后加入适量的保护胶搅拌均匀得油相;在水中加入乳化剂、辅助剂搅拌均匀得水相;在水相中加入配置好的油相,高剪切釜中高速剪切30分钟,加入囊壁剂,2000转/分搅拌下升温固化60分钟,之后加入去离子水、分散剂和辅助剂,搅拌均匀即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微囊悬浮剂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五,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杀虫组合物为水乳剂,组分重量比为,其中含有:
该水乳剂的生产工艺:首先将溴氰虫酰胺和活性成分B、乳化剂、助溶剂、溶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部分水、防冻剂、消泡剂等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水相,在反应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然后物料加入剪切机中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30分钟,混合均匀,即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水乳剂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六,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杀虫组合物为微乳剂,组分重量比为,其中含有:
该微乳剂的生产工艺:首先将溴氰虫酰胺和活性成分B、乳化剂、助溶剂、溶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部分水、防冻剂、消泡剂等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水相,在混合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并加入剩余的水,搅拌20分钟,混合均匀。即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微乳剂制剂。
本发明可用于防治农业的多种害虫,鳞翅目害虫、飞虱、蚜虫,尤其适合于鳞翅目害虫中的稻纵卷叶螟、螟虫、小菜蛾和甜菜夜蛾。
本发明的优点:
(1)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属于不同杀虫作用机理的杀虫剂,组分合理,其组合物对害虫作用位点多,杀虫效果好。
(2)本发明组合物的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减缓抗性的产生。
(3)本发明组合物可降低各生物活性物质的施用剂量,使用药成本,制剂残留量少,对作物无污染,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4)本发明组合物尤其适合于稻纵卷叶螟、螟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同时也可用于防治飞虱、蚜虫等害虫。
具体实施方式
室内生测实例1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鳞翅目菜蛾科,别名:小青虫、两头尖。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为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薹菜、芥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为害特点: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在苗期常集中心叶为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试虫为采自田间的小菜蛾的蛹,室内用萝卜苗试养,采用第一代孵化的幼虫。挑选生长均匀一致的三龄幼虫,接入置放新鲜小白菜的直径12厘米的培养皿。每皿放入30头小菜蛾幼虫,每处理为5个皿,用Potter喷雾塔在50SP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培养皿,每皿喷药液3毫升。喷完后快速晾干稻叶后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一般每个处理设置6个浓度梯度。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依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依孙云沛计算共毒系数(CTC)。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毒力测定结果(表1)表明,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的配比在1∶60~60∶1之间时,对小菜蛾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1∶30~30∶1之间时,共毒系数在170以上。
表1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不同配比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溴氰虫酰胺 | 18.07 | 100.00 | ||
呋虫胺 | 10.37 | 174.25 |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60 | 1.43 | 1266.89 | 1049.62 | 120.7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50 | 1.21 | 1499.24 | 1052.10 | 142.5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40 | 1.07 | 1687.14 | 1055.78 | 159.8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30 | 0.96 | 1877.33 | 1061.84 | 176.8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20 | 0.89 | 2024.94 | 1073.67 | 188.6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10 | 0.84 | 2138.72 | 1107.00 | 193.2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1 | 0.63 | 2863.91 | 1422.00 | 201.4 |
溴氰虫酰胺10:呋虫胺1 | 0.55 | 3260.35 | 1737.00 | 187.7 |
溴氰虫酰胺20:呋虫胺1 | 0.57 | 3147.65 | 1770.33 | 177.8 |
溴氰虫酰胺30:呋虫胺1 | 0.60 | 3033.24 | 1782.16 | 170.2 |
溴氰虫酰胺40:呋虫胺1 | 0.64 | 2830.75 | 1788.22 | 158.3 |
溴氰虫酰胺50:呋虫胺1 | 0.71 | 2551.67 | 1791.90 | 142.4 |
溴氰虫酰胺60:呋虫胺1 | 0.82 | 2198.11 | 1794.38 | 122.5 |
上面实例中的呋虫胺替换为噻虫啉、噻虫胺中的任一,对小菜蛾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比为1∶60~60∶1之间,同样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室内生测实例2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迁飞行害虫。以幼虫取食水稻叶片造成为害,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为害,随着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幼虫藏身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以孕、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
稻纵卷叶螟: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试虫为采自田间的稻纵卷叶螟成虫,室内用稻苗饲养,采用第一代孵化的幼虫。挑选生长均匀一致的幼虫,接入置放新鲜稻叶的直径12厘米的培养皿。每皿放入10头稻纵卷叶螟幼虫,每处理为5个皿,用Potter喷雾塔在50SP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一个培养皿,每皿喷药液3毫升。喷完后快速晾干稻叶后放入25℃,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一般每个处理设置6个浓度梯度。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依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试虫的活性,依孙云沛计算共毒系数(CTC)。
毒力测定结果(表2)表明,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啉的配比在1∶60~60∶1之间时,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1∶30~30∶1之间时,共毒系数在160以上。
表2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啉不同配比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溴氰虫酰胺 | 28.54 | 100.00 | ||
噻虫啉 | 8.47 | 336.95 | ||
溴氰虫酰胺1:噻虫啉60 | 2.55 | 1119.23 | 879.90 | 127.2 |
溴氰虫酰胺1:噻虫啉50 | 2.26 | 1264.83 | 886.35 | 142.7 |
溴氰虫酰胺1:噻虫啉40 | 2.01 | 1418.29 | 895.95 | 158.3 |
溴氰虫酰胺1:噻虫啉30 | 1.81 | 1578.23 | 911.74 | 173.1 |
溴氰虫酰胺1:噻虫啉20 | 1.66 | 1716.42 | 942.57 | 182.1 |
溴氰虫酰胺1:噻虫啉10 | 1.40 | 2043.47 | 1029.45 | 198.5 |
溴氰虫酰胺1:噻虫啉1 | 0.76 | 3771.32 | 1850.50 | 203.8 |
溴氰虫酰胺10:噻虫啉1 | 0.56 | 5102.65 | 2671.55 | 191.0 |
溴氰虫酰胺20:噻虫啉1 | 0.55 | 5158.26 | 2758.43 | 187.0 |
溴氰虫酰胺30:噻虫啉1 | 0.62 | 4613.43 | 2789.26 | 165.4 |
溴氰虫酰胺40:噻虫啉1 | 0.68 | 4213.18 | 2805.05 | 150.2 |
溴氰虫酰胺50:噻虫啉1 | 0.74 | 3872.95 | 2814.65 | 137.6 |
溴氰虫酰胺60:噻虫啉1 | 0.84 | 3416.35 | 2821.10 | 121.1 |
上面实例中的噻虫啉替换为呋虫胺、噻虫胺中的任一,对稻纵卷叶螟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比为1∶60~60∶1之间,同样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室内生测实例3
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俗称钻心虫、蛀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在分蘖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但主要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的态势。二化螟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稗、李氏禾等杂草。
室内生测方法为: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毛细管微量点滴器容积为1.0μL。用微量点滴器将药液逐头点滴于二化螟幼虫的背面,每一浓度处理30头左右的幼虫,每5头幼虫放入一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皿内置少量饲料供取食。另用丙酮点滴30头幼虫作为对照。经处理后的幼虫仍放在饲养室内,48h后检查死亡率。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求出毒力回归式、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等,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
毒力测定结果(表3)表明,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的配比在1∶60~60∶1之间时,对二化螟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1∶30~30∶1之间时,共毒系数在150以上。
表3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不同配比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溴氰虫酰胺 | 29.67 | 100.00 | ||
呋虫胺 | 14.35 | 206.76 |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60 | 1.67 | 1776.96 | 1460.11 | 121.7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50 | 1.52 | 1957.29 | 1465.04 | 133.6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40 | 1.42 | 2084.87 | 1472.37 | 141.6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30 | 1.26 | 2355.77 | 1484.42 | 158.7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20 | 1.15 | 2571.06 | 1507.95 | 170.5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10 | 1.00 | 2980.10 | 1574.27 | 189.3 |
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1 | 0.69 | 4316.16 | 2201.00 | 196.1 |
溴氰虫酰胺10:呋虫胺1 | 0.56 | 5338.75 | 2827.73 | 188.8 |
溴氰虫酰胺20:呋虫胺1 | 0.60 | 4954.61 | 2894.05 | 171.2 |
溴氰虫酰胺30:呋虫胺1 | 0.63 | 4729.40 | 2917.58 | 162.1 |
溴氰虫酰胺40:呋虫胺1 | 0.67 | 4403.24 | 2929.63 | 150.3 |
溴氰虫酰胺50:呋虫胺1 | 0.73 | 4079.44 | 2936.96 | 138.9 |
溴氰虫酰胺60:呋虫胺1 | 0.83 | 3592.04 | 2941.89 | 122.1 |
上面实例中的呋虫胺替换为噻虫啉、噻虫胺中的任一,对稻纵卷叶螟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比为1∶60~60∶1之间,同样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室内生测实例4
稻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害虫,是一种迁飞行害虫,俗名火蠓虫。常见种类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稻飞虱以成虫、若虫刺吸植株汁液为害水稻等作物。在水稻分蘖期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在抽穗期造成谷粒千粒重减轻,秕谷粒增加,严重的会造成冒穿、倒伏甚至绝收。近几年来,稻飞虱的发生为害明显加重,以05、06、07年发生最重。
稻飞虱: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11-2008》,采用稻茎浸渍法:连根拔出健壮的分蘖期至孕穗初期的稻株,洗净,剪成15cm长的带根稻茎,3株一组,于阴凉处晾至表面无水痕。将稻茎分别在稀释好的药剂中津30秒,取出晾干后,以浸湿的脱脂棉包住根部放入培养杯中,吸取3龄中期若虫放入培养杯中,每杯20头,设浸清水为空白对照,每一浓度重复3次。处理后置温度为27℃、光周期为16h∶h(L;D)的培养箱中饲养。4天后检查死亡数。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求出毒力回归式、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等,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
毒力测定结果(表4)表明,溴氰虫酰胺与噻虫胺的配比在1∶60~60∶1之间时,对稻飞虱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1∶30~30∶1之间时,共毒系数在150以上。
表4溴氰虫酰胺与噻虫胺不同配比对稻飞虱的毒力测定结果
处理 | LC50(mg/l) | ATI | TTI | CTC |
溴氰虫酰胺 | 35.82 | 100.00 | ||
噻虫胺 | 4.19 | 854.89 | ||
溴氰虫酰胺1:噻虫胺60 | 6.26 | 572.09 | 470.85 | 121.5 |
溴氰虫酰胺1:噻虫胺50 | 4.61 | 644.09 | 481.02 | 133.9 |
溴氰虫酰胺1:噻虫胺40 | 4.10 | 723.38 | 496.15 | 145.8 |
溴氰虫酰胺1:噻虫胺30 | 3.71 | 798.74 | 521.03 | 153.3 |
溴氰虫酰胺1:噻虫胺20 | 3.11 | 954.68 | 569.62 | 167.6 |
溴氰虫酰胺1:噻虫胺10 | 2.32 | 1279.55 | 706.55 | 181.1 |
溴氰虫酰胺1:噻虫胺1 | 0.76 | 3908.98 | 2000.50 | 195.4 |
溴氰虫酰胺10:噻虫胺1 | 0.50 | 5913.55 | 3294.45 | 179.5 |
溴氰虫酰胺20:噻虫胺1 | 0.53 | 5551.97 | 3431.38 | 161.8 |
溴氰虫酰胺30:噻虫胺1 | 0.56 | 5296.51 | 3479.97 | 152.2 |
溴氰虫酰胺40:噻虫胺1 | 0.60 | 4945.35 | 3504.85 | 141.1 |
溴氰虫酰胺50:噻虫胺1 | 0.62 | 4748.45 | 3519.98 | 134.9 |
溴氰虫酰胺60:噻虫胺1 | 0.69 | 4310.31 | 3530.15 | 122.1 |
上面实例中的噻虫胺替换为噻虫啉、呋虫胺中的任一,对稻纵卷叶螟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比为1∶60~60∶1之间,同样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乳油、水乳剂或微乳剂。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所加入的各种助剂、溶剂、载体等均为市场销售产品,农药生产常用辅剂。
实施例1:
20%溴氰虫酰胺·噻虫啉悬浮剂(制剂a)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15%,噻虫啉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十二烷基硫酸钠2%,聚羧酸盐3%,丙二醇2.0%,有机硅0.02%,余量为水。先将助剂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再加入溴氰虫酰胺和活性成分B到球磨机中球磨均匀后,细度过325目筛,即制得20%溴氰虫酰胺·噻虫啉悬浮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菜蛾。20%溴氰虫酰胺·噻虫啉悬浮剂稀释3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7.69%和89.23%。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5%噻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3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71%、60.72%和81.54%、59.41%。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啉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2:
61%溴氰虫酰胺·噻虫胺可湿性粉剂(制剂b)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1%,噻虫胺6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8%,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4.2%,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3.5%,白炭黑5%,余量为膨润土。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在搅拌釜混合均匀,然后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即制得61%溴氰虫酰胺·噻虫胺可湿性粉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61%溴氰虫酰胺·噻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4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4.74%和87.43%。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5%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3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11%、63.52%和80.21%、66.75%。溴氰虫酰胺与噻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3
31%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制剂c)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30%,呋虫胺1%,丁基萘磺酸钠2%,十二烷基硫酸钠3%,高分子EO-PO嵌段共聚物4.5%,乙基纤维素2%,尿素5%,余量为膨润土。将上述配方一按比例干法粉碎、捏合,挤压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得31%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二化螟。31%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35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6.73%和88.52%。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5%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3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43%、58.41%和54.65%、46.54%。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4
11%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微乳剂(制剂d)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4%,呋虫胺7%,环己酮10%,植物油10%,十二烷基硫酸钠3.2%,高分子EO-PO嵌段共聚物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2%,丙二醇2%,消泡剂有机硅0.05%,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上述原药、溶剂、乳化剂按比例混合,使其溶解为均匀油相;将丙二醇、有机硅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水相;在混合釜中高速搅拌的同时将油相加入水相,并加入剩余的水,即制得8%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微乳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飞虱。8%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微乳剂稀释15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9.41%和92.73%。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5%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3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81%、79.47%和73.52%、75.46%。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5
15%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悬浮剂(制剂e)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12%,呋虫胺3%,苯乙烯酚聚氧乙烯醚6%,木质素磺酸钠2%,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1%,聚乙二醇3%,余量为水。先将助剂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再加入溴氰虫酰胺和活性成分B到球磨机中球磨均匀后,细度过325目筛,即制得15%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悬浮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菜蛾。15%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悬浮剂稀释2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3.49%和92.34%。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71%、59.21%和81.54%、57.65%。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6
31%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制剂f)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1%,呋虫胺30%,烷基萘磺酸钠4.7%,木质素磺酸钠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3%,聚乙烯醇3%,海藻酸钠4%,余量为硅藻土。将上述配方一按比例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捏合,挤压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得31%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31%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35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9.34%和91.52%。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11%、58.43%和80.21%、62.37%。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7:
50%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制剂g)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11%,呋虫胺39%,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3.7%,木质素磺酸钠4%,分散剂MF 2.4%,乙基纤维素4.6%,硫酸铵2%,余量为白炭黑。将上述配方一按比例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捏合,挤压造粒、干燥、筛分制得50%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二化螟。50%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35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9.18%和93.47%。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43%、59.43%和54.65%、50.84%。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8:
58%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制剂h)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50%,呋虫胺8%,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3.2%,十二烷基硫酸钠1%,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5%,余量为凹凸棒土。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在搅拌釜混合均匀,然后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即制得58%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飞虱。58%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4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8.25%和92.32%。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81%、75.43%和73.52%、73.41%。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9:
10%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乳剂(制剂i)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2%,呋虫胺8%,N-甲基毗咯烷酮5%、环己酮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5%,丙三醇5%,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溶解成均匀油相;将部分水、防冻剂、消泡剂等农药助剂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水相,油相加入水相在剪切机中进行高速剪切,并加入剩余的水,剪切30分钟,混合均匀。即制成10%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乳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10%溴氰虫酰胺·呋虫胺水乳剂稀释35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9.53%和92.77%。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20%呋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11%、58.43%和80.21%、62.37%。溴氰虫酰胺与呋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10:
13%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制剂j)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9.2%,噻虫啉3.8%,乙酸乙酯8%,再抽入山梨酸钾0.3%,聚乙烯醇2.4%,硅酸镁铝3.1%,在高剪切釜中高速剪切30分钟,加入20%聚脲树脂,2000转/分搅拌下升温固化60分钟,之后加入去离子水,5.2%高分子EO-PO嵌段共聚物,1.8%硅藻土,搅拌均匀即可得9%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微囊悬浮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菜蛾。9%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稀释15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2.34%和88.53%。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48%噻虫啉悬浮剂稀释40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71%、61.38%和81.54%、58.43%。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啉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配方实施例11
16%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微乳剂(制剂k)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12,噻虫啉4%,乙酸乙酯10%,环己酮5%,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3%,农乳600#系列4%,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上述原药、溶剂、乳化剂按比例混合,使其溶解为均匀油相;水溶性组分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得水相;在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即制得16%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微乳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16%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微乳剂稀释15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3.42%和89.78%。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48%噻虫啉悬浮剂稀释40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11%、62.18%和80.21%、67.31%。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啉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12:
61%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可湿性粉剂(制剂l)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60%,噻虫啉1%,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3%,木质素磺酸钠4%,拉开粉BX3.3%,余量为白炭黑。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61%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可湿性粉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二化螟。61%溴氰虫酰胺·噻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4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1.43%和85.61%。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48%噻虫啉悬浮剂稀释40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43%、56.32%和54.65%、47.83%。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啉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13:
18%溴氰虫酰胺·噻虫啉悬浮剂(制剂m)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3%,噻虫啉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烷基酚聚氧乙烯甲醛缩合物硫酸盐5%,阿拉伯胶2%,异丙醇2%,甲醛1%,余量为水。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18%溴氰虫酰胺·噻虫啉悬浮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飞虱。18%溴氰虫酰胺·噻虫啉悬浮剂稀释15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4.35%和89.97%。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48%噻虫啉悬浮剂稀释4000倍喷雾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81%、78.64%和73.52%、77.32%。溴氰虫酰胺与噻虫啉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14:
70%溴氰虫酰胺·噻虫胺可湿性粉剂(制剂n)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35%,噻虫胺35%,月桂醇硫酸钠4.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2.1%,分散剂MF 5.3%,拉开粉BX2%,余量为白炭黑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70%溴氰虫酰胺·噻虫胺可湿性粉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菜蛾。70%溴氰虫酰胺·噻虫胺可湿性粉剂稀释4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8.42%和93.17%。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40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4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71%、60.11%和81.54%、56.34%。溴氰虫酰胺与噻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15:
63%溴氰虫酰胺·噻虫胺水分散粒剂(制剂o)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10%,噻虫胺50%,烷基萘磺酸钠4.2%,聚羧酸盐3.7%,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3%,聚乙烯吡咯烷酮2%,淀粉2%,余量为高岭土。将上述配方一按比例经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捏合,挤压造粒、干燥、筛分制得63%溴氰虫酰胺·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63%溴氰虫酰胺·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4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7.63%和90.28%。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40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11%、60.95%和80.21%、64.38%。溴氰虫酰胺与噻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16
25%溴氰虫酰胺·噻虫胺悬浮剂(制剂p)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20%,噻虫胺5%,分散剂MF 4%,木质素磺酸盐5.1%,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3%,农乳600#3%,黄原胶2%,丙三醇2%,有机硅0.05%,余量为去离子水。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25%溴氰虫酰胺·噻虫胺悬浮剂。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二化螟。25%溴氰虫酰胺·噻虫胺悬浮剂稀释3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5.14%和89.78%。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4000倍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43%、58.32%和54.65%、49.82%。溴氰虫酰胺与噻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配方实施例17
24%溴氰虫酰胺·噻虫胺乳油(制剂q)
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溴氰虫酰胺6%,噻虫胺18%,N-甲基吡咯烷酮10%,NP-106%,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农药600#1%,余量为油酸甲酯。将原药用溶剂、助溶剂、部分乳化剂溶解完全,然后加入剩余的乳化剂在混合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24%溴氰虫酰胺·噻虫胺乳油。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稻飞虱。24%溴氰虫酰胺·噻虫胺乳油稀释3000倍后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为86.35%和90.11%。2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稀释1500倍,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稀释4000倍喷雾喷雾,药后7天和15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81%、77.52%和73.52%、75.27%。溴氰虫酰胺与噻虫胺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单剂;由于药剂效果提高,复配药剂中有效成分的用量比单独使用时明显减少,从而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Claims (5)
1.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虫组合物是以活性成分A溴氰虫酰胺与活性成分B新烟碱类化合物为有效成分,新烟碱类化合物为噻虫啉、呋虫胺或噻虫胺中的任意一种;其中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为1 : 60~60 :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是1 : 30~30 : 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组合物可制备成农药的常规剂型,包括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微囊悬浮剂、乳油、水乳剂或微乳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复配的重量总和占杀虫组合物总重量的百分比为10%~70%,余量为农业上可以接受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任一所述的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可用于防治农业的多种害虫,包括鳞翅目害虫、飞虱、蚜虫,尤其适合于鳞翅目害虫中的稻纵卷叶螟、螟虫、小菜蛾和甜菜夜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974014A CN102630696A (zh) | 2012-04-05 | 2012-04-05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974014A CN102630696A (zh) | 2012-04-05 | 2012-04-05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30696A true CN102630696A (zh) | 2012-08-15 |
Family
ID=4661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974014A Pending CN102630696A (zh) | 2012-04-05 | 2012-04-05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30696A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5099A (zh) * | 2012-08-23 | 2012-12-05 |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CN103004773A (zh) * | 2012-12-25 | 2013-04-03 |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杀虫组合物 |
CN105532656A (zh) * | 2016-01-28 | 2016-05-04 | 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境友好呋虫胺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38650A (zh) * | 2016-01-28 | 2016-06-08 | 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有机溶剂的环境友好呋虫胺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41453A (zh) * | 2016-06-21 | 2016-09-2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噻虫啉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5941459A (zh) * | 2016-06-21 | 2016-09-2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噻虫胺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7258793A (zh) * | 2017-05-28 | 2017-10-20 |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四唑虫酰胺和新烟碱类的杀虫组合物 |
WO2018114409A1 (en) * | 2016-12-19 | 2018-06-28 | Basf Se | High load granular dinotefuran formulation with reduced eye irritancy |
CN110012902A (zh) * | 2019-04-23 | 2019-07-16 | 上海师范大学 | 复合润湿分散剂及在农药水悬浮剂上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
CN111213662A (zh) * | 2018-11-23 | 2020-06-02 | 燕化永乐(乐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8803A (zh) * | 2004-07-26 | 2007-06-27 | 杜邦公司 |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混合物 |
CN101703051A (zh) * | 2009-12-03 | 2010-05-12 | 湖南化工研究院 | 含氰虫酰胺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US20100322990A1 (en) * | 2009-04-28 | 2010-12-23 | Basf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ests |
CN102626071A (zh) * | 2012-03-29 | 2012-08-08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含氰虫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的超低容量液剂 |
CN103283764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溴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2012
- 2012-04-05 CN CN2012100974014A patent/CN1026306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8803A (zh) * | 2004-07-26 | 2007-06-27 | 杜邦公司 |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混合物 |
US20100322990A1 (en) * | 2009-04-28 | 2010-12-23 | Basf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ests |
CN101703051A (zh) * | 2009-12-03 | 2010-05-12 | 湖南化工研究院 | 含氰虫酰胺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3283764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溴氰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CN102626071A (zh) * | 2012-03-29 | 2012-08-08 |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含氰虫酰胺与烟碱类杀虫剂的超低容量液剂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5099A (zh) * | 2012-08-23 | 2012-12-05 |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CN103004773A (zh) * | 2012-12-25 | 2013-04-03 |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杀虫组合物 |
CN105638650B (zh) * | 2016-01-28 | 2018-06-01 | 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有机溶剂的环境友好呋虫胺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32656A (zh) * | 2016-01-28 | 2016-05-04 | 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境友好呋虫胺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38650A (zh) * | 2016-01-28 | 2016-06-08 | 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有机溶剂的环境友好呋虫胺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32656B (zh) * | 2016-01-28 | 2018-05-22 | 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环境友好呋虫胺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941453A (zh) * | 2016-06-21 | 2016-09-2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噻虫啉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5941459A (zh) * | 2016-06-21 | 2016-09-21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噻虫胺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
WO2018114409A1 (en) * | 2016-12-19 | 2018-06-28 | Basf Se | High load granular dinotefuran formulation with reduced eye irritancy |
CN107258793A (zh) * | 2017-05-28 | 2017-10-20 |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四唑虫酰胺和新烟碱类的杀虫组合物 |
CN111213662A (zh) * | 2018-11-23 | 2020-06-02 | 燕化永乐(乐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CN111213662B (zh) * | 2018-11-23 | 2021-11-30 | 燕化永乐(乐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CN110012902A (zh) * | 2019-04-23 | 2019-07-16 | 上海师范大学 | 复合润湿分散剂及在农药水悬浮剂上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30696A (zh) | 一种含溴氰虫酰胺和新烟碱类化合物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440257A (zh) | 一种与部分烟碱类化合物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763658A (zh) | 一种玉米田安全除草剂 | |
CN102302007B (zh) | 一种含吡氟酰草胺与磺酰脲类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1703054A (zh) | 氰虫酰胺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4068024A (zh) |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493838A (zh) | 一种含异丙隆、丙草胺和氯吡嘧磺隆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488949A (zh) | 一种含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1485319A (zh) | 一种含有噁草酮和仲丁灵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2599169B (zh) | 一种含唑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805102B (zh) | 一种含噻唑膦和鱼尼汀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4585224A (zh) | 一种含有氟噻虫砜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9526972A (zh) | 一种含有敌稗和噁唑酰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4322492A (zh) | 一种含敌稗、氰氟草酯和二甲四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125496A (zh) | 一种与吡蚜酮复配的新型杀虫组合物 | |
CN102428922A (zh) | 一种与双酰肼类农药复配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9258651A (zh) | 一种含有溴虫氟苯双酰胺与虫螨腈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9042715A (zh) | 一种含双丙环虫酯和四氯虫酰胺组合物 | |
CN101491251B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690493B (zh) | 一种噻虫嗪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766368A (zh) | 一种含异丙隆、丙草胺和苄嘧磺隆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708002A (zh)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326559A (zh) | 一种含吡氟酰草胺与三嗪类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4872147B (zh) | 一种含环戊噁草酮和苯噻酰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4542624B (zh) |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