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8306B -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8306B
CN102628306B CN201210112483.5A CN201210112483A CN102628306B CN 102628306 B CN102628306 B CN 102628306B CN 201210112483 A CN201210112483 A CN 201210112483A CN 102628306 B CN102628306 B CN 102628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ment
layer
waterproof
basal plane
in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24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8306A (zh
Inventor
佘晓燕
吴小淦
林勇康
谢正奋
钟卓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hou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XIAN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XIAN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XIAN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124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83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8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8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8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83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隔热防水系统,在基面上依次包括基面防水层、隔热层、抗裂防护层、柔性防水层和找平层,还可以包括饰面层。采用本发明系统可防止混凝土板面产生裂缝漏水,提高建筑屋面隔热效果,具有很好的抗风压性能、优异的防火性能以及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施工质量;所述系统可适用各种气候及各种建筑屋面结构的防水隔热。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建筑业的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20亿m2,建筑能耗随之不断增长。目前,我国房屋建筑面积达400亿m2,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近300亿m2,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而在这些新建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节能技术相对落后。
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约为25%~40%。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外围护结构的热功能性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要差许多,外墙传热系数为他们的3.5~4.5倍,屋面为3~6倍;而且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很高,能源利用率很低,仅为28%,欧美平均近50%,日本为57%。而中国的可利用能源是极为有限,这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耗能总量的比例由1978年的10%上升到35%左右,是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3~4倍。
建筑外围护结构是建筑的边界,其主要功能是抵御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太阳辐射和其他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对骨架起保护作用,并且对室内环境起一个调节作用。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屋面是十分特殊的一个面,除了和其他各面一样具有维护作用和物理作用外,屋面在结构上是最复杂的,也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面。一般情况,屋顶长期暴露于太阳之下,而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影响四面墙体却受阳光照射较少,建筑物从太阳获得热量大概有50%或更多来自于屋顶,屋面是是冬季主要的散热面、夏季主要的吸热面。屋顶吸热导致屋顶内表面温度升高,影响室内热环境。
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屋面作为建筑物与大自然的主要交汇面,是太阳光和热的主要承受面,也是降水的主要承受面,是建筑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隔热保温性能及能耗。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纬度低,夏季日照时间长,而且太阳辐射强度大,通常水平屋面外表面的空气综合温度达到50~70℃,顶层室内温度比其下层室内温度要高出5~7℃。因此,提高屋面的隔热保温性能,对提高抵抗夏季室外热作用的能力尤其重要,这也是减少空调耗能,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传统屋面保温方式往往达不到设计隔热效果,其重要原因就是传统隔热保温材料自身吸潮吸水性强,而系统本身只由界面层、隔热层和抗裂层组成,并无增设柔韧性防水层,且抗裂层常因施工等因素而开裂,水分很容易渗入隔热层,尤其是下雨天稍微积水的屋面,常因吸水性大而导致保温层的热导性能增加而失去保温隔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传统屋面保温防水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屋面隔热防水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屋面隔热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新型屋面隔热防水系统,在屋面的基面上依次包括基面防水层、隔热层、抗裂防护层、柔性防水层和找平层; 
所述的基面防水层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其是以硅酸盐水泥和精制石英砂(或硅砂)等为基材,或者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精制石英砂(或硅砂)等为基材,掺入超细矿物微粉制得的一种刚性防水涂料。所述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精制石英砂的重量比为1:3~1:4;所述超细矿物微粉的掺入量为基材重量的2.5%~4.0%;
所述隔热层由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形成,所述玻化微珠隔砂浆包括以下各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玻化微珠                         43%~52%;
水泥                             45%~53%;
聚丙烯纤维或木质纤维             0.4%~0.8%;
可分散胶粉                       1.5%~2.5%;
保水剂                           0.5%~2%;
憎水剂                           0.5%~2%。
所述的抗裂防护层采用抗裂胶浆和嵌入其中的耐碱玻纤网格布构成;
所述抗裂胶浆由水泥或其它无机胶凝材料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和填料、纤维配合而成;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入量为水泥或其它无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20%~30%;所述填料的加入量为水泥或其它无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55%~65%,所述纤维的加入量为水泥或其它无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2%~5%。
所述柔性防水层由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构成,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制备丙烯酸共聚物乳液;
(2)将水泥、石英砂和无机填料复合制成无机材料;所述无机材料中,水泥的含量为无机材料总重量的25~32 %;石英砂的含量为无机材料总重量的19~34 %;无机填料为无机材料总重量的40~55%;
(3)将丙烯酸共聚物乳液与无机材料按照重量比为14~18:25复合,即得到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性矿物微粉为超细微硅粉、超细矿渣粉或超细粉煤灰其中一种,平均粒径为小于5μm,比表面积2.0~4.5 m2/g。使用了超细矿物微粉作为化学活性物质掺入基面防水层的基材后,这些化学活性物质在载体水的作用下向混凝土内部渗透,与混凝土中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或游离的Ca(OH)2、CaO等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针状晶体,这些针状晶体封堵了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隙和微裂纹,使混凝土致密,从而增强基面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所述隔热层由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形成。玻化微珠是一种无机物玻璃质矿物材料,是由松脂岩粉碎成矿砂、经过高温挥发火山岩里面的结晶水,使结晶水升华为气态,促使岩石的体积膨胀10~15倍,从而使其变成一种无机轻质材料,(生产时的最高温度可达1300℃)。玻化微珠产品呈不规则球状颗粒,内部为空腔结构,表面玻化封闭,理化性能稳定,这种表面玻化的闭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憎水性,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防火、耐候、抗老化性能,本发明应用其作为环保型高性能无机轻质绝热材料。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即以玻化微珠作为保温骨料,确定适宜比例,以水泥为胶凝材料,聚丙烯纤维或木质纤维、可分散胶粉作为增强和抗裂材料,掺入保水剂和憎水剂,经过充分搅拌制备得到的砂浆材料。作为单组分的无机保温砂浆,本发明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和抗老化、耐候及防火性能,强度高,粘结性能好,无空鼓、开裂现象,现场加水搅拌均匀后,即可直接施工于基面防水层上。保水剂和憎水剂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助剂,其种类可以选择本技术领域的常规的保水剂和憎水剂种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玻化微珠的容重优选为95~120 kg/m3
所述玻化微珠、聚丙烯纤维或木质纤维、可分散胶粉(也称为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为市购常规产品,按照本发明确定的合理使用量使用,获得有益效果。
所述隔热层厚度优选为30~80mm。可根据不用地区的节能要求及保温隔热系统所发挥的作用确定隔热层的厚度,南方地区一般施工厚度为30~50mm,北方地区一般为50~80mm。其它层的厚度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
所述的抗裂防护层采用抗裂胶浆和嵌入其中的耐碱玻纤网格布构成,在
系统中起提高机械强度和保护隔热层的作用。抗裂防护层必须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性能:对隔热层很好的粘结力、高柔韧性、高抗冲击性能、低吸水量。本发明所述抗裂胶浆薄抹在干燥固化的玻化微珠隔热层外表面,可保证系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有利于提高和保护隔热层的综合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裂防护层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优选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或丙烯酸聚合物;所述填料优选石英砂或河砂;所述纤维优选为木质纤维或聚丙烯纤维。
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是本领域常用的一种产品,通常是以普通玻璃纤维织成的网格布为基布,表面涂覆高分子耐碱涂层制成的网格布;或者是普通玻璃纤维中添加适量锆制得,采用市购产品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抗裂防护层中耐碱玻纤网格布的规格优选单位面积质量大于160g/m2,网孔中心距为4×4mm。
本发明所述柔性防水层由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构成,即采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复合组成,因而既有机材料弹性高、伸长率大的优点,又具有无机材料耐久性、耐水性好的特点。本发明所述的柔性防水层施工简单,能与抗裂层很好地粘结形成完整的保护膜,防水效果显著。该涂料的机理是基于有机聚合物乳液失水而成为具有粘结性和连续性的弹性膜层,水泥吸收乳液中的水而硬化,柔性的聚合物膜层与水泥硬化体相互贯穿而牢固地粘结成一个坚固而有弹性的防水层,柔性的聚合物填充在水泥硬化体的空隙中,使水泥硬化体更加致密而又富有弹性,涂膜具有良好的延伸率;水泥硬化体又填充在聚合物相中,使其具有更好的户外耐久性和基层适应性。因此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形成一种高强坚韧耐久的弹性涂膜柔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施工于抗裂层上方,就像穿上了一件严严实实的雨衣,把底下的抗裂层隔热层都包裹在内,从而避免抗裂层常因施工等因素而开裂,导致水分进入隔热层造成隔热效果下降的缺陷,确保隔热层不因吸收水分而降低材料的绝热性能。
所述的找平层为常规的憎水砂浆层。优选地,找平层为表面涂层致密,耐磨性好,抗压强度高,抗渗性能佳,具有明显的表面水珠荷叶效果的砂浆层。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新型屋面隔热防水系统在找平层上还包括一层饰面层;所述的饰面层由地砖、石材、水泥基(环氧基)自流平、水磨石或其他本技术领域常用的材料组成。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新型屋面隔热防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基面处理干净,使基面无油污、松散物后,润湿基底至饱和但无明水;
(2)在步骤(1)处理好的潮湿基面上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均匀涂刷两层,形成基面防水层;
(3)步骤(2)所述基面防水层干固后,抹玻化微珠隔热砂浆;
(4)待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完全干透后,抹抗裂胶浆,并嵌入耐碱玻纤网格布,形成抗裂防护层;
(5)润湿抗裂防护层后均匀涂刷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两道,所述涂刷为交叉涂刷,形成柔性防水层;
(6)在柔性防水层上抹找平层。
或者,还包括步骤(7):在找平层上铺设饰面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现有以及传统的屋面保温技术往往达不到设计隔热效果,其重要原因就是传统隔热保温材料自身吸潮吸水性强,而系统本身只由界面层、隔热层和抗裂层组成,并无增设柔韧性防水层,而抗裂层常因施工等因素而开裂,水分很容易渗入隔热层,尤其是下雨天稍微积水的屋面,常因吸水性大而导致保温层的热导性能增加而失去保温隔热性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屋面隔热防水存在的难题,采用五层构造设计的复合隔热防水层,并对每一关键的构造层进行设计和优化,集轻质、隔热、保温和防水等多功能于一体,满足国家建筑节能要求。玻化微珠结构为内部中空,表面玻化封闭,利用其内部的密闭的低导热率的空气来达到隔热的目的;基面防水层与柔性防水层将隔热层夹在其中,使隔热层在上下两个方位都受到保护,取得刚柔并济、双重保险的防水效果。在炎热的夏天,顶层与其他楼层温度相当,最高温差不超过2℃。据测算,每降低1℃,空调减少能耗10%,使用本系统光节约电费5年左右即可回收投资,加强屋顶隔热保温节能对建筑造价影响不大,节能效益却很明显,同时人体的舒适性会大大提高。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显著减轻建筑物的重量,美化屋顶地坪环境,使用寿命长,综合经济效益明显,人们居住更舒适,更安静,更健康,更节能。 
本发明加上饰面层的六层结构更加美观实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除非特别说明,皆为本技术领域常规的材料和方法。
实施例1
(1)将基面处理干净,使基面无油污、松散物等,并润湿基底至饱和但无明水;
(2)在步骤(1)处理好的潮湿基面上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均匀涂刷两层,即基面防水层;
本实施例是以硅酸盐水泥和精制石英砂为基材,掺入活性矿物微粉制成的一种刚性防水涂料。掺入活性矿物微粉简单混合制得。所述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精制石英砂的重量为1:3;
本实施例采用超细矿物微粉平均粒径为小于5μm,比表面积2.0~4.5 m2/g。超细矿物微粉的掺入量为基材重量的2.5%。
(3)步骤(2)所述基面防水层干固后,抹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形成隔热层,隔热层设计厚度为50mm;
玻化微珠隔热砂浆是以玻化微珠作为保温骨料、水泥为胶凝材料、聚丙烯纤维和可分散胶粉作为增强和抗裂材料并掺入其他外加剂,经过充分搅拌加工而成的砂浆材料。
所述玻化微珠规格为容重95~120 kg/m3
所述隔热层包括以下各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玻化微珠             52%;
水泥                 45%%;
聚丙烯纤维           0.5%;
可分散胶粉           1.5%;
保水剂               0.5%;
憎水剂               0.5%。
(4)待步骤(3)所抹隔热层的砂浆完全干透后,抹抗裂砂浆,并嵌入耐碱玻纤网格布,形成抗裂防护层;
所述的抗裂防护层由抗裂胶浆和嵌入其中的耐碱玻纤网格布构成,在系
统中起提高机械强度和保护隔热层的作用。抗裂胶浆由水泥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和填料、纤维等材料配合而成,薄抹在干燥固化的玻化微珠隔热层外表面,可保证系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有利于提高和保护隔热层的综合性能。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通常由表面涂敷耐碱聚合物的普通玻纤制成,或由添加一定量锆的耐碱玻纤制成。耐碱玻纤网格布是以普通玻璃纤维织成的网格布为基布,表面涂覆高分子耐碱涂层制成的网格布;或者是普通玻璃纤维中添加适量锆制得,为常规市购。本实施例所用的耐碱玻纤网格布规格是:单位面积质量为170g/m2,网孔中心距为4×4mm。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20% ;所述填料选用石英砂,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55%;所述纤维选用木质纤维,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2%。  
(5)润湿抗裂防护层,后均匀涂刷柔性防水涂料两道,交叉涂刷;形成柔性防水层;
所述柔性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a)制备柔性丙烯酸共聚物,所述柔性丙烯酸共聚物为常规市购,是一种固含量为47%~55%的柔性丙烯酸共聚物乳液;
(b)将水泥、石英砂和无机填料均匀搅拌制成无机材料;水泥、石英砂和无机填料用量分别为:水泥为三者混合物总重量的25%,石英砂为三者混合物总重量的20%,无机填料选用石英粉或重钙粉,为三者混合物总重量的55%;
(c)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按照重量比为14:25复合得到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各自独立包装,使用时现场两者混合搅拌均匀即可涂刷;
(6)在步骤(5)所述柔性防水层上抹憎水砂浆找平层,找平厚度为满足屋面排水找坡要求即可。
除隔热层以外,其他结构层无明确厚度设计要求,参照本技术领域常规或根据具体需要调整。
在找平层上可铺设饰面层。所述的饰面层可选用地砖、石材、水泥基(环氧基)自流平、水磨石或其他本技术领域常用的材料。
按照上述施工工艺施工可获得一种新型屋面隔热防水系统,见附图1所示,附图1中,1为混凝土基层,2为基面防水层,3为隔热层,4为抗裂防护层, 5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6为柔性防水层,7为找平层,8为饰面层。 
在屋面的基面1上依次包括基面防水层2、隔热层3、抗裂防护层4、柔性防水层6和找平层7;还可以包括饰面层8;所述隔热层3以玻化微珠作为保温骨料、水泥为胶凝材料;所述抗裂防护层4是在抗裂砂浆中嵌入耐碱玻纤网格布5制备得到;
所述基面防水层2涂涂刷于屋面的基面1表面,隔热层3抹于基面防水层2表面,抗裂防护层4是在隔热层3上抹抗裂砂浆,嵌入耐碱玻纤网格布5;柔性防水层6涂刷于抗裂防护层4表面,柔性防水层6上抹找平层7。
本实施例系统施工后,每平方米屋面增重约40~46kg,新建筑造价增加约55~70元/m2,旧房改造造价增加约85~100元/ m2;在炎热的夏天,顶层与其他楼层温度相当,最高温差不超过2℃。依据热导率推算,每抹1cm隔热层砂浆,相当于砖墙14cm,相当于混凝土30cm的保温隔热效果,与不采用本实施例系统的屋面(光有找平层)相比较,采用本实施例系统的屋面保温防水顶层温度比对比楼的顶层相比较,温度低5~7℃。即使是炎热的夏天,顶楼空调制冷时间大大缩短,以中午12点室外温度为43℃时为例,光有找平层的屋面,空调降至25℃需要3.2小时,而采用本实施例系统的屋面,空调降至25℃仅需0.54小时。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隔热层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可显著改善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空调能耗及因此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使建筑热舒适度得到保证。据测算,每降低1℃,空调减少能耗10%,使用本实施例系统光节约电费5年左右即可回收投资。
抗裂砂浆上涂刷的柔性防水涂料,具有有机材料弹性好与无机材料耐久性好之双重优点,是建设部推广的新型绿色环保产品,涂覆后可形成坚韧、粘结力强的防水膜,与底层构成一个刚柔结合完整的防水体系,达到长期防水抗渗的作用。将该涂料涂刷于竹篮子上,三个月后未见漏水。该产品施工方便、技术成熟,是市场使用中屋面防水优选材料之一。
本发明集轻质、隔热、保温和防水等多功能于一体,满足国家建筑节能要求。利用高气孔率密闭气孔中静置空气的低导热率来达到隔热的目的,并取得刚柔并济、双重保险的防水效果,加强屋顶隔热保温节能对建筑造价影响不大,节能效益却很明显,同时人体的舒适性会大大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柔性防水层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采用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复合组成,因而既有机材料弹性高、伸长率大的优点,又具有无机材料耐久性、耐水性好的特点。本发明所述的柔性防水层施工简单,能与抗裂层很好地粘结形成完整的保护膜,防水效果显著。该涂料的机理是基于有机聚合物乳液失水而成为具有粘结性和连续性的弹性膜层,水泥吸收乳液中的水而硬化,柔性的聚合物膜层与水泥硬化体相互贯穿而牢固地粘结成一个坚固而有弹性的防水层,柔性的聚合物填充在水泥硬化体的空隙中,使水泥硬化体更加致密而又富有弹性,涂膜具有良好的延伸率;水泥硬化体又填充在聚合物相中,使其具有更好的户外耐久性和基层适应性。因此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是一种高强坚韧耐久的弹性涂膜防水层,能确保隔热层不因吸收水分而降低材料的绝热性能。
实施例2
    实施步骤同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该屋面系统主要由基层1、基面防水层2、膨胀玻化微珠隔热层3、抗裂防护层4、柔性防水层7、找平层7和饰面层8组成。首先确定基底结实平整,无空鼓,基底面应清理干净,无油污、脱模剂、浮灰和松散物等污渍;基底面的缺陷应事先修补,凸起则给予敲除;阴角位可做成斜或弧角。施工前先湿润基底至饱和但不可有明水,使用毛刷或辊筒将拌好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浆料均匀涂于处理好的基底,底材保持湿润可帮助浆料渗入底材,一般需均匀涂刷两层,待第一道略为干固(刚好不黏手)再做第二道,为避免出现漏刷和针孔,第二道与第一道交叉涂刷。在基面防水层上抹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先弹厚度控制线,做灰饼、冲筋,后将搅拌好的砂浆均匀密实覆盖屋面到设计厚度要求。隔热层固化干燥后,抹抗裂胶浆,厚度要求3~5mm,在抹好的砂浆上由中间向四周把网格布压入砂浆的表层,平整压实。抗裂胶浆固化后,用水稍微润湿,柔性防水涂料涂刷其上,方法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浆料交叉涂刷2道。然后进行找平层的施工,对整个楼面平整度进行控制。之后饰面层的施工,饰面层可以是瓷砖、石材或其他。
其中,所述基面防水层;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精制石英砂( 硅砂)重量比为 1:4 混合制得基材,以基材重量的4.0%掺入超细矿物微粉简单混合制得基面防水层。
本实施例采用超细矿物微粉为挪威埃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超细型微硅粉,平均粒径为小于5μm,比表面积2.0~4.5 m2/g,密度为2.2~2.5g/cm3,堆积密度为222~250kg/m3
所述隔热层包括以下各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玻化微珠             43%;
水泥                 54%;
木质纤维             0.4%;
可分散胶粉           1.6%;
保水剂               0.5%;
憎水剂               0.5%。
制备抗裂防护层的高分子聚合物选用丙烯酸聚合物等,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30% ;所述填料可选用河砂等,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65%;所述纤维可选用木质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等,加入量为水泥重量的2%。  
   所述柔性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a)制备柔性丙烯酸共聚物(同实施例1);
(b)将水泥、石英砂和无机填料按照合理的配比复合,均匀搅拌制成无
机材料(三者比例参考实施例1);
(c)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按照重量比为18:25复合得到所述聚合物水
泥防水涂料,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各自独立包装,使用时现场两者混合搅拌均匀即可涂刷。
(6)在步骤(5)所述柔性防水层上抹憎水砂浆找平层。
本实施例系统施工后,每平方米屋面增重约40~46kg,新建筑造价增加约55~70元/m2,旧房改造造价增加约85~100元/m2  ;在炎热的夏天,顶层与其他楼层温度相当,最高温差不超过2℃。依据热导率推算,每抹1cm隔热层砂浆,相当于砖墙14cm,相当于混凝土30cm的保温隔热效果,与不采用本实施例系统的屋面(光有找平层)相比较,采用本实施例系统的屋面保温防水顶层温度比对比楼的顶层相比较,温度低5~7℃。即使是炎热的夏天,顶楼空调制冷时间大大缩短,以中午12点室外温度为43℃时为例,光有找平层的屋面,空调降至25℃需要3.2小时,而采用本实施例的屋面,空调降至25℃仅需0.45小时。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隔热层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可显著改善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空调能耗及因此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使建筑热舒适度得到保证。据测算,每降低1℃,空调减少能耗10%,使用本实施例系统光节约电费5年左右即可回收投资。
抗裂砂浆上涂刷的柔性防水涂料,具有有机材料弹性好与无机材料耐久性好之双重优点,是建设部推广的新型绿色环保产品,涂覆后可形成坚韧、粘结力强的防水膜,与底层构成一个刚柔结合完整的防水体系,达到长期防水抗渗的作用。将该涂料涂刷于竹篮子上,三个月后未见漏水。该产品施工方便、技术成熟,是市场使用中屋面防水优选材料之一。
本发明系统可有效防止混凝土板面产生裂缝漏水,提高建筑屋面隔热效果,具有很好的抗风压性能、优异的防火性能以及良好的表面平整度和施工质量。此种屋面结构可适用各种气候及各种建筑屋面结构的防水隔热。

Claims (9)

1.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屋面的基面上依次包括基面防水层、隔热层、抗裂防护层、柔性防水层和找平层; 
所述的基面防水层是由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制备得到,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以硅酸盐水泥和精制石英砂的混合物为基材,掺入超细矿物微粉混合制得;所述硅酸盐水泥和精制石英砂的重量比为1:3~1:4;所述超细矿物微粉的掺入量为基材重量的2.5%~4.0%;
所述隔热层由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形成,所述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包括以下各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玻化微珠                       43%~52%;
水泥                           45%~53%;
聚丙烯纤维或木质纤维           0.4%~0.8%;
可分散胶粉                     1.5%~2.5%;
保水剂                         0.5%~2%;
憎水剂                         0.5%~2%;
所述的抗裂防护层采用抗裂胶浆和嵌入其中的耐碱玻纤网格布制得;
所述抗裂胶浆由水泥或其它无机胶凝材料添加高分子聚合物和填料、纤维配合而成;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入量为水泥或其它无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20%~30%;所述填料的加入量为水泥或其它无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55%~65%,所述纤维的加入量为水泥或其它无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2%~5%;
所述柔性防水层由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构成,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制备丙烯酸共聚物乳液;
(2)将水泥、石英砂和无机填料复合制成无机材料;所述无机材料中,水泥的含量为无机材料总重量的25~32 %;石英砂的含量为无机材料总重量的19~34 %;无机填料为无机材料总重量的40~55%;
(3)将丙烯酸共聚物乳液与无机材料按照重量比为14~18:25复合,即得到所述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细矿物微粉为超细微硅粉、超细矿渣粉或超细粉煤灰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超细矿物微粉的平均粒径为0.1~0.3μm,比表面积20~45 m2/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厚度为30~8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中的玻化微珠的容重为95~120kg/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防护层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或丙烯酸聚合物;所述填料为石英砂或河砂;所述纤维为木质纤维或聚丙烯纤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防护层中耐碱玻纤网格布的规格为单位面积质量大于160g/m2,网孔中心距为4×4mm。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找平层上还包括一层饰面层。
8.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中所述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面处理干净,使基面无油污、松散物后,润湿基底至饱和但无明水;
(2)在步骤(1)处理好的潮湿基面上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均匀涂刷两层,形成基面防水层;
(3)步骤(2)所述基面防水层干固后,抹玻化微珠隔热砂浆;
(4)待玻化微珠隔热砂浆完全干透后,抹抗裂胶浆,并嵌入耐碱玻纤网格布,形成抗裂防护层;
(5)润湿抗裂防护层后均匀涂刷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两道,所述涂刷为交叉涂刷,形成柔性防水层;
(6)在柔性防水层上抹找平层。
9.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在找平层上铺设饰面层。
CN201210112483.5A 2012-04-17 2012-04-17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8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2483.5A CN102628306B (zh) 2012-04-17 2012-04-17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2483.5A CN102628306B (zh) 2012-04-17 2012-04-17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8306A CN102628306A (zh) 2012-08-08
CN102628306B true CN102628306B (zh) 2014-07-02

Family

ID=46586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248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8306B (zh) 2012-04-17 2012-04-17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8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2263A (zh) * 2013-05-29 2014-12-17 上海惠邦特种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外墙抗重度盐析复合涂层及施工工艺
CN104453109B (zh) * 2014-10-30 2017-12-29 郑州登电科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隔热屋顶及其施工工艺
CN107955438A (zh) * 2017-12-06 2018-04-24 张正伟 隔热防水复合涂层用涂料及其施工工艺
CN109025289A (zh) * 2018-07-23 2018-12-18 温州中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保温屋面的施工方法
CN110106988A (zh) * 2019-05-05 2019-08-09 刘懿锋 一种建筑保温装饰系统
CN110227618A (zh) * 2019-06-11 2019-09-13 河北德森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软薄石贴片生产工艺、外墙铺设工艺及生产线
CN110552484A (zh) * 2019-09-12 2019-12-10 德清扬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楼地面保温找自流平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13946891A (zh) * 2021-09-06 2022-01-18 杨仲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屋顶防渗漏的优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96377A (fr) * 1965-10-14 1967-09-29 Dow Chemical Co Structure de toit et son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JPS637456A (ja) * 1986-06-27 1988-01-13 東邦パ−ライト株式会社 屋根下地の構造体及び屋根下地における外部断熱施工方法
CN200961317Y (zh) * 2006-05-18 2007-10-17 何华杰 彩色轻质屋面隔热板
CN2937303Y (zh) * 2006-07-07 2007-08-22 何华杰 一种彩色轻质屋面隔热板
CN101265390A (zh) * 2007-03-13 2008-09-17 何林道 多功能干粉保温隔热涂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8306A (zh) 201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8306B (zh)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复合系统及施工工艺
CN101158213B (zh) 应用直敷式eps无机复合板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法
CN100447354C (zh) 城市建筑整体内保温的室内施工方法
CN207063215U (zh) 一种相变蓄热保温砂浆的建筑外墙
CN206752862U (zh) 基于耐久性的倒置式屋面防水结构
CN201991087U (zh) 外墙外保温层
CN107338967A (zh) 一种旧楼外墙瓷砖饰面翻新改造的新工艺及新材料
CN105155696A (zh) 一种节能自保温墙体及施工工艺
CN201343833Y (zh) 一种保温防水一体化隔热屋面
CN102381862B (zh) 一种建筑隔热保温涂料
CN101265390A (zh) 多功能干粉保温隔热涂料
CN103276818A (zh) 一种无机玻化微珠保温外墙施工工艺
CN202416723U (zh) 一种带有柔性找平砂浆的防水保温屋面
CN102898092B (zh) 外墙涂料
CN102344278B (zh) 渗透结晶型水泥基防水胶浆
CN104612333A (zh) 轻型屋面系统
CN101638304A (zh) 一种新型界面砂浆
CN103452195A (zh) A级阻燃改性聚苯板保温系统
CN103276819A (zh) 无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墙节能保温施工工法
CN101173549A (zh) 集装饰、抗裂防水、保温为一体的新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755544U (zh) 一种屋面隔热防水系统
CN108678295A (zh) 一种双重防水复合式屋面
CN105888142A (zh) 一种新型建筑用沥青瓦
CN203487650U (zh) A级阻燃改性聚苯板保温系统
CN201362913Y (zh) 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EIXIAN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IXIAN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24

Address after: 514130 North Village, new town, Jiaoling County, Me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Meizhou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4745, Meizhou, Guangdong province Meixian Bai Town, Mei pine banana fork road junction

Patentee before: Meixian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oofing thermal insulation and water resistance composite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Pledgee: Meixian Hakka Village Bank Co., Ltd.

Pledgor: Meizhou Ganyuan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6990000244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