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5991A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5991A
CN102625991A CN2010800483859A CN201080048385A CN102625991A CN 102625991 A CN102625991 A CN 102625991A CN 2010800483859 A CN2010800483859 A CN 2010800483859A CN 201080048385 A CN201080048385 A CN 201080048385A CN 102625991 A CN102625991 A CN 102625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hole
diameter
driver element
tonequality
earphon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83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5991B (zh
Inventor
高井金盛
堀野笃人
金子智也
山口正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NEXT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S'NEXT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943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5530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946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9262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946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7543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NEXT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S'NEX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25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5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9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一外耳道插入部件、一外壳和一驱动单元。所述外耳道插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外耳道中。所述外耳道插入部件附接到所述外壳。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以产生声音。所述外壳包括在所述驱动单元的前侧形成的一前空间、与所述前空间的前端连通以使得声音可进入外耳道的一导音孔,和在所述驱动单元的后侧形成的一后空间。

Description

耳机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在先提交的标题为“Ear Pad And Earphone Having TheSame”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94328、标题为“Earphone”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94633、标题为“Earphone”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194644的优先权。上述的每一个申请均是于2009年8月25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此外,上述的每一个申请的内容以其整体完全并于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具有外耳道插入部件的耳机,该外耳道插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外耳道中。
背景技术
常规地,作为在使用时附接到耳廓的耳机,已知有一种不具有插入外耳道的突起部的耳机,即,所谓的耳机型头戴耳机。这种类型耳机的实例在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号H4-050718中有所记载。这种类型的耳机例如具有动态型驱动单元并通过振动驱动单元中的膜片产生声音。
图8示出了常规耳机结构的一截面图。参考图8,耳机的一后壳体813装设有位于后壳体813内的驱动单元841。而且,套接在后壳体813的末端(图8中的下端)的环状前壳体812固定驱动单元841。此外,通道状的线缆固持部815从后壳体813的后表面延伸出并装纳电线缆891,电线缆的一端连接到驱动单元841,而另一端连接到未示出的音频设备,如未示出的音乐播放器、电视、收音机或录像机。
而且,驱动单元841包括形成磁路的一磁体843、一板844和一轭铁845;以及形成振动系统的一膜片846和一音圈847。具体地,板844和轭铁845紧固到盘状磁体843的两侧。磁体843例如是钐钴磁体。此外,在板844和轭铁845相对的空间中形成了一磁隙,且紧固到膜片846的音圈847插入该磁隙中。膜片846例如是聚酯膜。具有许多相对大的开口的网状保护板848设置在耳机前,即在膜片846的前侧(图8的下侧)。
在磁体843、板844和轭铁845的中央形成有通孔849,且由聚氨酯泡沫等制成的电阻材料871埋设在该通孔849中。而且,在驱动单元841中形成有多个孔870。
当耳机附接到耳廓的凹部中时,设置在耳机前的保护板848与外耳道的入口相对,且由膜片846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通过保护板848的开口进入外耳道的内部并到达耳膜。
然而,在常规耳机中,耳机被附接到耳廓的凹部,这带来了不良的佩戴性。尤其是当用户不是处于静止状态下例如在行走的情况下,耳机有时会掉出耳廓。此外,不良的佩戴性使得与外耳道的位置关系不稳定,并进而使得进入外耳道的声音的音量和音质不稳定。因此,在近些年已提供一种具有由带弹性的软橡胶等制成的耳垫的耳机,该耳垫被插入外耳道中。这种类型的耳机通过将柔性耳垫插入外耳道中而被附接,并因此能够可靠地附接到耳廓并且不会在行走过程中掉出耳廓。此外,耳垫由带弹性的材料制成并因此可根据外耳道的形状容易地弹性变形,从而提供了良好的佩戴感。
然而,当耳垫被插入外耳道中时,被外耳道压迫并变形的耳垫阻挡外耳道的内部和外界之间的连通,从而阻止从耳机进入外耳道的声音传到外界。这会使所谓的声音清透度变差并且产生浑浊或不清澈的声音等,进而降低音质。此外,在低频段中有时会出现耳垫的共鸣。
发明内容
因此,提出本申请来解决前述的常规问题,且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如下的耳机,它能够重现清楚的低音和清澈的中高音,而同时顺利地让声音传出去,并且提供良好的佩戴感和高音质,这通过在外壳中分别在驱动单元的前侧和的后侧形成的每个声音空间中形成空气控制孔,并且在驱动单元的后侧形成的声音空间中形成直径小于所述空气控制孔的直径的音调控制孔来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包括:外耳道插入部件,所述外耳道插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外耳道中;外壳,所述外耳道插入部件可附接到所述外壳;和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外壳内以产生声音,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在驱动单元的前侧形成的前空间,与所述前空间的前端连通以使得声音进入外耳道的导音孔,和在驱动单元的后侧形成的后空间;前空间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前空气控制孔;且后空间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后空气控制孔和与外界连通的、且直径小于所述后空气控制孔的直径的音调控制孔。
而且,在根据本申请的另一耳机中,后空气控制孔和音调控制孔设置在垂直于驱动单元膜片的振动方向的表面内。
而且,在根据本申请的又一耳机中,前空间是截锥形空间;前空气控制孔在前空间中与驱动单元相对的表面内形成,从而使得面向前;后空间是具有与驱动单元相对的平面的圆柱形空间;以及后空气控制孔和音调控制孔在后空间中在圆柱形侧面中形成,从而使得面向侧向。
而且,在根据本申请的又一耳机中,前空气控制孔的直径等于后空气控制孔的直径。
而且,再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耳机中,音调控制孔包括控制预定范围的音质的第一控制孔,和直径比第一控制孔小且控制比上述预定范围低的音的音质的第二控制孔。
根据本申请,一种耳机具有在外壳中在驱动单元的前侧和的后侧分别形成的每个声音空间中的空气控制孔,和在驱动单元的后侧形成的声音空间中的、直径小于所述空气控制孔的直径的音调控制孔。因而,这能够重现清楚的低音和清澈的中高音,而同时有利地让声音传出去,并且提供更好的佩戴感和改善的音质。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结构和工作的组织和方式连同本申请其它的目的和优点将可以从与附图有关的下文的具体说明中得到最好的了解,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耳机的透视图及部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耳机的五侧视图,其中图2A是俯视图;图2B为左视图;图2C为后视图;图2D为右视图;且图2E为前视图;
图3是沿图2C的线A-A截取的、图1的耳机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耳垫的四侧视图,其中图4A是左视图;图4B为后视图;图4C为右视图;且图4D为前视图;
图5是图4的耳垫的截面图,其中图5A是沿图4B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且图5B为沿图4B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且图5C为沿图4C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且图5D为沿图4C的线E-E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沿图7C的线F-F截取的、根据本申请的耳机的截面图;
图7是图6的耳机的五侧视图,其中图7A是俯视图;图7B为左视图;图7C为后视图;图7D为右视图;图7E为前视图;以及
图8是常规耳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申请能很容易地按不同形式实施,但仍在附图中示出且将在本文中详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该被认为是本申请原理的一个范例,并不打算将本申请局限于所示的那些内容。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各种不同元件的结构和运动的方向性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后等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位于附图所示的位置中时,这些表示是恰当的。然而,如果元件位置的说明改变了,应认为这些表示也相应改变。
参考图1-图3,耳机10优选在使用时被附接到用户的耳廓并且是紧凑型音频发生器,其由音频信号(如电信号)驱动并重现音频信号。此外,耳机10具有作为壳体的外壳11,其结合有用于通过重现音频信号来产生声音的作为扬声器单元的驱动单元41,且耳机还具有作为外耳道插入部件的耳垫50,耳垫安装在外壳11上并且至少其末端部55能被插入用户的外耳道中。
外壳11包括位于该外壳前侧上的一前外壳12、连接到前外壳12的基底座12a的后侧的一截锥形后外壳13、和连接到后外壳13的后侧的罩壳14。此外,如图3所示,驱动单元41可被固持在外壳11内,且驱动单元的前部和后部(图3中的上侧和下侧)被置于前外壳12和后外壳13之间。驱动单元41是所谓动态型的,且具有与“相关技术的说明”的段落中说明的常规耳机的驱动单元841相同的结构。具体地,常规耳机的驱动单元841的说明可被用作驱动单元41的说明。
此外,后外壳13的后表面被罩壳14封闭,从而在外壳11中在驱动单元41的后侧(图3中为下侧)形成后空间24,该后空间24是具有一截锥形和一圆柱形的组合空间。在后空间24中与驱动单元41相对的表面是罩壳14的内表面并且是与驱动单元41的膜片(未示出)平行的平面。
尽管罩壳14在所示的实例中是与后外壳13分离的部件,但是罩壳14可以与外壳13一体形成。而且,尽管外壳11由例如树脂如合成树脂制成,但是外壳11可以由金属如铝、钢、铜等制成或者由树脂、碳、金属等构成的复合材料制成。
而且,罩壳14设有附接于其上的圆柱形线缆固持部15的上端,该圆柱形线缆固持部15封住并固持电线缆91的一部分,电线缆91的一端连接到驱动单元41。线缆固持部15可以与罩壳14一体成形。而且,电线缆91从线缆固持部15的下端延伸出。在图1和图2中,电线缆91的图片仅示出邻近线缆固持部15的部分,而为了图示方便其他部分被省略。电线缆91的另一端(未示出)连接到音频设备(未示出),如音乐播放器、电视、收音机或录像机。
除了圆柱型基底座12a之外,前外壳12包括从基底座12a向前突起的截头的锥形部16,和从锥形部16的末端突起的作为圆柱形插入部件安装部的垫安装部17。锥形部16的末端的直径小于其底端(连接到基底座12a的部分)的直径,从而在外壳11中在驱动单元41的前侧(即图3中的上侧)形成呈截锥形空间的前空间21。而且,在垫安装部17中形成有一个作为呈圆柱形开口的导音孔的外壳导音孔22,该外壳导音孔的后端与前空间21连通而其前端是敞开的。因此,由驱动单元41产生的声音通过前空间21和外壳导音孔22进入用户的外耳道。尽管锥形部16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使得其末端的中轴线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相对于底端的中轴线向右倾斜,但锥形部的末端的中轴线也可以相对于其底端的中轴线向任何方向倾斜。而且,锥形部的末端的中轴线不一定需要倾斜,而可以是平行于其底端的中轴线。
此外,作为前空气控制孔(其是用作排气口的空气控制孔)的前气道25在前外壳12的锥形部16中形成。前气道25是具有圆形截面的孔,其形成为穿过锥形部16并且将前空间21与外界连通以使得前空间21中的空气能被排出到外界。前气道25在锥形部16中靠近基底座12a的部分形成,即在面向前方的表面部形成。换句话说,前气道25面向前方地形成以使得前空间21中的空气能够向前排出。尽管前气道25的直径例如可以为1.2mm,但该直径可以根据驱动单元41的性能、前空间21的尺寸或其他因素而改变。
此外,作为后空气控制孔(其是用作排气口的空气控制孔)的后气道28、和作为音调控制孔的第一控制孔27a以及第二控制孔27b在后外壳13中形成。在将第一控制孔27a以及第二控制孔27b一起描述的情况下,这些孔被称作控制孔27。
后气道28是具有圆形截面的孔,其形成为穿过后外壳13,并且将后空间24与外界连通以使得后空间24中的空气能被排出到外界。后气道28在后外壳13中面向侧向的表面部分中形成。换句话说,后气道28形成为面向侧向,从而能使后空间24中的空气侧向地排出。尽管后气道28的直径预设为等于前气道25的直径,但是所述直径可以根据驱动单元41的性能、后空间24的尺寸或其他因素而改变。如上所述,具有相同直径的排气口、即前气道25和后气道28分别设置在前空间21和后空间24中。故而,这使得校正声音失真和回音并改善作为声音空间的前空间21和后空间24的声学性能成为可能。而且,前气道25和后气道28的设置使得能降低驱动单元41的膜片上的载荷。
此外,第一控制孔27a和第二控制孔27b均是具有圆形截面的孔,且形成为穿过后外壳13并且面向侧向,且将后空间24与外界连通。另外,第一控制孔27a和第二控制孔27b邻近后气道28并且在后外壳13中在相同的圆周上直列式设置。此外,这些孔形成为使得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小于后气道28的直径,且第二控制孔27b的直径小于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
控制孔27a的直径优选例如为0.8mm。通过将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设置为该值,可以控制中频声音、即大约1200Hz的频段的声音,以提供更平滑的频率响应,并且改善音质。而且,第二控制孔27b的直径优选例如为0.4mm。通过将第二控制孔27b的直径设置为该值,可以控制低频声音、即大约200Hz的频段的声音,以提供更平滑的频率响应,并且改善音质。
尽管在图示的实例中提供了两个音调控制孔27,即第一控制孔27a和第二控制孔27b,但音调控制孔27的数目可以根据待控制的频段为一个或多于三个。此外,音调控制孔27的直径可以根据待控制的声音的频段而改变。更具体地,为了控制相对低频段的声音,音调控制孔27的直径减小。为了控制相对高频段的声音,音调控制孔27的直径增大。
而且,耳垫50安装在垫安装部17上。耳垫50由软弹性变形材料如硅橡胶制成并且是一体成形部件,且耳垫具有套接在垫安装部17上的圆柱形主体部51,和作为弹性可变形部的帽部53,该帽部53倾斜地从该主体部51的末端朝向该主体部的后端张开。在主体部51的后端形成有朝内突起的厚的法兰形接合凸部52。接合凸部52与在垫安装部17的底端部(连接到锥形部16的末端的连接部)中形成的槽形接合凹部17a接合,从而防止耳垫50从垫安装部17脱离。
耳垫50整体上呈蘑菇形或伞形。在耳垫50的末端部55处,主体部51的末端连接到帽部53的末端,而空腔部65形成在主体部51的外周表面和帽部53的内周表面之间。而且,在主体部51的中央形成有垫导音孔61,该垫导音孔作为呈前后端敞开的圆柱形开口的导音孔。借助于耳垫50安装在垫安装部17上,垫导音孔61与外壳导音孔22连通。
此外,帽部53包括向后张开的截锥形前半部53a,和圆柱形后半部53b,其从前半部53a的后端向后方延伸。帽部53比主体部51薄且是柔性的。因此,帽部53通过受到力能容易地弹性变形。因此,当耳垫50被插入外耳道中时,帽部53弹性变形从而适合外耳道的内表面,而又不会损害该内表面,并且帽部53与外耳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而又不对该内表面施加反作用力,从而提供良好的佩戴感和适配感等。
此外,当从末端侧观看时,多个(图示的实例为六个)径向延伸的狭缝形开口62在帽部53的前半部53a中形成。当用户佩戴耳机10时,耳垫50被插入外耳道中,且帽部53阻挡外耳道的内部和外界之间的连通。然而,由于所述开口62的存在,外耳道的内部与该外耳道的外界连通。因此,即使在用户佩戴耳机10的情形下,外部环境声音如警报仍可以进入外耳道的内部并到达耳膜,从而不会降低安全性。此外,外耳道中的空气通过开口62排出到外界,从而减少来自于驱动单元41且穿过外壳导音孔22和垫导音孔61并进入外耳道内部的声音的压力感、音质的浑浊度等。这改善了低音的锐利度且提供清澈的中高音。而且,来自于驱动单元41的声音不会压迫耳膜,因此,耳机10还有利于健康。
在主体部51的外周表面中,形成有多个垫槽63,每一个垫槽作为分别在对应于开口62的部位沿主体部51的前后方向(即轴向)延伸的槽。因此,即使在耳垫50被插入外耳道时帽部53变形并压靠在主体部51的外周表面上的情况下,开口62和与该开口对应的垫槽63仍重叠,从而维持外耳道的内部和外界之间的连通。
而且,至少在前外壳12的锥形部16的表面上的垫安装部17的连接部附近形成有外壳槽31,外壳槽作为分别在对应于垫槽63的部位沿前后方向(即沿锥形部16的轴向)延伸的槽。此外,外壳槽31的末端分别地与垫槽63的后端连通,且比帽部53的后端更向后地延伸。因此,即使在耳垫50被插入外耳道时帽部53变形且不仅压靠在主体部51的外周表面而且还压靠在锥形部16的表面上的情况下,开口62仍与对应于开口62的垫槽63和外壳槽31连通,从而维持外耳道的内部和外界之间的连通。
参考图5A,其示出了耳垫的构造,主体部51的末端通过末端连接部54连接到帽部53的末端,且每个开口62的末端通过连通凹口64与垫导音孔61的末端连通。而且,在耳垫50的圆形末端部55中,末端连接部54和连通凹口64交替地设置。因此,来自于驱动单元41且通过外壳导音孔22和垫导音孔61进入外耳道内部的声音部分地通过连通凹口64从开口62传到外界。因此,减少了声音的压力感、音质的浑浊度等,这从而使得声音清澈。
末端连接部54如图5A所示比帽部53厚并因此具有比帽部53高的刚性且不能变形。此外,各个设置在末端连接部54之间的连通凹口64形成为使得当从侧面观看时,从末端部55的末端边缘、即末端连接部54的末端边缘向后凹入。因此,即使在耳垫50插入外耳道中时帽部53发生变形的情况下,连通凹口64仍未被阻挡,而是维持垫导音孔61和开口62之间的连通。如上所述,即使在帽部53变形并且不仅压靠在主体部51的外周表面上而且压靠在锥形部16的表面上的情况下,开口62、垫槽63和外壳槽31仍彼此连通。因此,可靠地保证了从垫导音孔61通过连通凹口64、开口62、垫槽63和外壳槽31到外界的声音通路,故而可靠地减少了压力感、音质的浑浊度等,且维持了清澈的声音。
此外,如图5B所示,开口62的末端优选形成为分别地延续到垫槽63的末端。在此情况下,即使在帽部53显著变形的情况下,仍可靠地维持开口62和垫槽63之间的连通。
而且,在帽部53的前半部53a中,当从前侧观看时,多个径向延伸的狭缝形开口62如图4D所示地形成。因此,由于开口62的存在,前半部53a的刚性降低且可变形。因此,当耳垫50被插入外耳道中时,不止前半部53a,而是整个帽部53是柔性的且可弹性变形,从而适配外耳道的内表面形状。因而,本申请不会损害外耳道,而且提供高安全性。而且,帽部53与外耳道的内表面紧密接触而又不施加反作用力在该内表面上,从而提供了良好的佩戴感、适配感等。
在所示出的实例中,开口62、垫槽63、外壳槽31、连通凹口64的数目都是六个。但是这些数目不一定是六个,而可以是五个或更少或者七个或更多。
参考图6-图7,一外壳11包括位于其前侧的前外壳12和连接到前外壳12的基底座12a的后侧的一锥形后外壳133。而且,如图6所示,驱动单元41被固持在外壳11内,其中其前部和后部(图6中的上侧和下侧)被置于前外壳12和后外壳133之间。此外,后外壳133是后端封闭且具有尖头形状的锥形部件,借此,在外壳11中在驱动单元41的后部(图6中的下侧)形成后空间244,该后空间是呈锥形的空间。外壳11由树脂如合成树脂制成。
而且,一个平坦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的线缆固持部15被安装在安装突起13c上,所述线缆固持部封住并固持电线缆91的一部分,而电线缆91的一端连接到驱动单元41,所述安装突起13c形成为从后外壳133的锥形侧面向外突起。线缆固持部15可以与后外壳133一体形成。而且,电线缆91从线缆固持部15向外延伸。
除了圆柱形基底座12a之外,前外壳12包括与驱动单元41的前表面相对的、基本上平的一圆板部18和从圆板部18突起的一圆柱形垫安装部19。外壳11的前部被圆板部18封闭,从而在外壳11中在驱动单元41的前侧(图6中的上侧)形成前空间21,该前空间是竖向尺寸短的圆柱形空间或者是具有类似倒圆盘形状的空间。此外,在垫安装部19中形成有作为呈圆柱形开口的导音孔的外壳导音孔22,该外壳导音孔的后端与前空间21连通,且该外壳导音孔的前端是敞开的。故而,由驱动单元41产生的声音通过前空间21和外壳导音孔22进入用户的外耳道中。尽管垫安装部19形成为使得在所示的实例中它的中轴线相对于前外壳12的中轴线以及驱动单元41的中轴线向右倾斜,但是垫安装部19的中轴线可以相对于前外壳12的中轴线和驱动单元41的中轴线向任何一个方向倾斜。而且,垫安装部19的中轴线不一定要倾斜,而可以是平行于前外壳12的中轴线和驱动单元41的中轴线。
此外,作为空气控制孔(其用作排气口)的前气道25形成在前外壳12的圆板部18中。前气道25是具有圆形截面的孔,且形成为穿过圆板部18并且将前空间21与外界连通以使前空间21中的空气能排出到外界。前气道25形成为面向前方,从而能使前空间21中的空气向前排出。
此外,作为空气控制孔(其用作排气口)的后气道28,和用作音调控制孔的第一控制孔27a和第二控制孔27b形成在后外壳133的锥形侧面中。
后气道28是具有圆形截面的孔,其形成为穿过后外壳133的锥形侧面并且将后空间244与外界连通以使得后空间244中的空气能排出到外界。后气道28形成为斜对角地面向后方,从而能使后空间244中的空气斜对角地向后排出。
此外,第一控制孔27a和第二控制孔27b均是具有圆形截面的孔,其形成为穿过后外壳133的锥形侧面并且斜向后方。第一控制孔27a和第二控制孔27b将后空间244与外界连通,并且该第一和第二控制孔邻近于后气道28且在后外壳133中相同的圆周上呈直列式设置。
在图6-图7中设置两个第二控制孔27b,以通过孔的数量来控制低频声音,这是因为后外壳133呈锥形,因而其后空间244的声学特性与图1-图5中的后空间244的声学特性不同。
如图6-图7所示,耳垫50直接安装在垫安装部19上。具体地,接合凸部52与槽形接合凹部19a接合,该槽形接合凹部19a形成在垫安装部19中以防止耳垫50与垫安装部19脱离。
而且,图6-图7中的耳垫50不具有开口62和垫槽63。换句话说,开口62和垫槽63在图6-图7中被省去。
如上所述,在图6-图7中,耳机10具有其中至少一部分可插入外耳道中的耳垫50,耳垫50附接到其上的外壳11,和设置在外壳11中以产生声音的驱动单元41。外壳11包括在驱动单元41的前侧形成的前空间21,与前空间21的前端连通以使得声音进入外耳道内的外壳导音孔22,和在驱动单元41的后侧形成的后空间244。前空间21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前气道25。后空间244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后气道28,和与外界连通且直径小于后气道28的直径的音调控制孔27。
因此,这能够恰当地控制前空间21和后空间244之间的空气平衡并降低驱动单元41的膜片上的载荷。此外,这能够校正声音失真和回音,故而改善音质。而且,高音和低音都是平滑的,从而使得声音能产生开放感。
换句话说,这些音调控制孔27通过所述孔的直径决定了待控制的范围,通过所述孔的数量控制特性,并且控制能带来声音开放感的空气平衡。
而且,在后外壳133的侧面部13b中形成的后气道28和音调控制孔27设置在相同的圆周上,换句话说,设置在垂直于驱动单元膜片的振动方向的虚拟平面上,且因此所述控制孔设置在距膜片相同间距的位置中,借此能更有效地控制声音。
此外,在图1-图5中,前空间21是呈截锥形的空间,前气道25在前空间21中与驱动单元41相对的表面中形成,从而前气道面向前方,后空间24是具有与驱动单元41相对的一平面的一圆柱形空间,且后气道28和音调控制孔27在后空间24中在圆柱形侧面中形成,从而后气道面向侧向。故而,可以重现锐利的低音和清澈的中高音,而同时顺利地让声音传出去。
而且,前气道25的直径等于后气道28的直径。故而,能够有利地控制前空间21和后空间24之间的空气平衡。
再者,音调控制孔27包括控制高音的音质的第一控制孔27a和直径小于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并控制低音的音质的第二控制孔27b。故而,可以恰当地控制所希望的频带的音质。
在图6-图7中,外壳11由树脂制成且包括在驱动单元41的前侧形成的圆柱形前空间21,与前空间21的前端连通以使得声音进入外耳道中的外壳导音孔22,和在驱动单元41的后侧形成的锥形的封闭的后空间244。后空间244包括敞开的且斜向后方的音调控制孔27。
如本文所述,耳机内装纳驱动单元41,且在驱动单元41的前侧和后侧形成的前空间21和后空间244具有音调控制孔27。因此,音调控制孔27能够恰当地控制所想要的频段的音质以获得满意的声学特性。
而且,在前空间21中与驱动单元41相对的表面是一平面,且前空间21包括敞开且面向前方的前气道25。在后空间244中与驱动单元41相对的表面是锥形表面,且后空间244包括敞开且斜向后方的后气道28。故而,可以校正声音失真和回音并降低驱动单元41的膜片上的载荷。
本申请适用于具有外耳道插入部件的耳机,其中该外耳道插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外耳道中。
尽管已示出和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是人们可以设想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出各种变更,而不背离之前的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耳机(10),包括:
一外耳道插入部件(50),所述外耳道插入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外耳道中;
一外壳(11),所述外耳道插入部件(50)附接到所述外壳;以及
一驱动单元(41),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以产生声音;
其中所述外壳(11)包括在所述驱动单元(41)的前侧形成的前空间(21)、与所述前空间(21)的前端连通以使得声音可进入外耳道的导音孔(22),和在所述驱动单元(41)的后侧形成的后空间(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前空间(21)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前空气控制孔(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后空间(24)包括与外界连通的后空气控制孔(28),和与外界连通且直径小于所述后空气控制孔(28)的直径的音调控制孔(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后空气控制孔(28)和所述音调控制孔(27)设置在垂直于所述驱动单元(41)的膜片的振动方向的表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前空间(21)是截锥形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前空气控制孔(25)形成在所述前空间(21)中的与所述驱动单元(41)相对的表面中,从而所述前空气控制孔面向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后空间(24)是具有与所述驱动单元(41)相对的一平面的一圆柱形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后空气控制孔(28)和所述音调控制孔(27)形成在所述后空间(24)中的圆柱形侧面中,从而所述后空气控制孔面向侧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前空气控制孔(25)的直径等于所述后空气控制孔(28)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音调控制孔(27)包括控制预定范围的音质的第一控制孔(27a),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且控制比所述预定范围低的音的音质的第二控制孔(27b)。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前空气控制孔(25)的直径等于所述后空气控制孔(28)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音调控制孔(27)包括控制预定范围的音质的第一控制孔(27a),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且控制比所述预定范围低的音的音质的第二控制孔(27b)。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音调控制孔(27)包括控制预定范围的音质的第一控制孔(27a),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且控制比所述预定范围低的音的音质的第二控制孔(27b)。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前空气控制孔(25)的直径等于所述后空气控制孔(28)的直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音调控制孔(27)包括控制预定范围的音质的第一控制孔(27a),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且控制比所述预定范围低的音的音质的第二控制孔(27b)。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音调控制孔(27)包括控制预定范围的音质的第一控制孔(27a),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且控制比所述预定范围低的音的音质的第二控制孔(27b)。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10),其中所述音调控制孔(27)包括控制预定范围的音质的第一控制孔(27a),和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控制孔(27a)的直径且控制比所述预定范围低的音的音质的第二控制孔(27b)。
CN201080048385.9A 2009-08-25 2010-08-25 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5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4328A JP5355303B2 (ja) 2009-08-25 2009-08-25 イヤーパッド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イヤホン
JP2009194644A JP5592622B2 (ja) 2009-08-25 2009-08-25 イヤホン
JP2009194633A JP5575435B2 (ja) 2009-08-25 2009-08-25 イヤホン
JP2009-194644 2009-08-25
JP2009-194328 2009-08-25
JP2009-194633 2009-08-25
PCT/US2010/046681 WO2011025837A1 (en) 2009-08-25 2010-08-25 Earpho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5991A true CN102625991A (zh) 2012-08-01
CN102625991B CN102625991B (zh) 2015-07-29

Family

ID=4362836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838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5990B (zh) 2009-08-25 2010-08-25 耳垫及具有该耳垫的耳机
CN20108004838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8639B (zh) 2009-08-25 2010-08-25 耳机
CN20108004838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5991B (zh) 2009-08-25 2010-08-25 耳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838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5990B (zh) 2009-08-25 2010-08-25 耳垫及具有该耳垫的耳机
CN20108004838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8639B (zh) 2009-08-25 2010-08-25 耳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20120243724A1 (zh)
CN (3) CN102625990B (zh)
WO (3) WO201102583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9945A1 (zh) * 2013-05-08 2014-11-13 易力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08322876A (zh) * 2018-04-11 2018-07-24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铁结构
CN113632500A (zh) * 2021-03-24 2021-11-09 株式会社未来 输出光和声音的耳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6268B (en) 2010-12-10 2015-01-14 Wolfson Microelectronics Plc Earphone
KR101091560B1 (ko) * 2011-11-04 2011-12-13 필스전자 주식회사 외부음 유입형 이어폰
US9025795B2 (en) * 2011-11-10 2015-05-05 Aue Institute, Ltd. Opening type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US8848964B2 (en) * 2011-12-22 2014-09-30 Tammy Erdel Audio-bypass, safety earbud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971561B2 (en) 2012-06-20 2015-03-03 Apple Inc. Earphone having a controlled acoustic leak port
DE102012015496A1 (de) * 2012-08-03 2014-02-20 OBE OHNMACHT & BAUMGäRTNER GMBH & CO. KG In-Ohr-Kopfhörer
TW201422212A (zh) * 2012-12-07 2014-06-16 Cotron Corp 耳塞
USD707652S1 (en) * 2013-01-03 2014-06-24 Beats Electronics, Llc Audio listening system
JP2014204369A (ja) * 2013-04-08 2014-10-2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イヤーパッド、イヤホン装置
CN103338417B (zh) * 2013-06-25 2016-05-11 中山市天键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耳塞式耳机
USD738864S1 (en) * 2014-02-21 2015-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arphone
US9532125B2 (en) * 2014-06-06 2016-12-27 Cirrus Logic, Inc. Noise cancellation microphones with shared back volume
CN203933919U (zh) * 2014-06-27 2014-11-05 惠阳东美音响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调音结构
EP2975859B1 (en) * 2014-07-14 2019-02-27 Skullcandy, Inc. Elastomeric component for earbud headphones and headphones including such elastomeric components
US9282390B1 (en) * 2014-11-10 2016-03-08 Moldex-Metric, Inc. Dual mode in-ear headphone
CN204968071U (zh) * 2015-09-21 2016-01-13 加一联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CN106105258B (zh) * 2015-09-21 2019-09-03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
TWI599234B (zh) * 2015-10-21 2017-09-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耳塞元件及應用該耳塞元件之耳機裝置
CN106686478A (zh) * 2015-11-06 2017-05-17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耳塞组件及应用该耳塞组件的耳机装置
CN106210963B (zh) * 2016-09-27 2023-06-02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套及具有该耳机套的耳机
US10462549B2 (en) * 2016-12-09 2019-10-29 Kingston Technology Corp. Headphones with an ergonomic cushion and an ergonomic cushion thereof
TWM549497U (zh) * 2017-05-17 2017-09-21 尤世璋 耳塞結構及耳機裝置
CN109391866B (zh) 2017-08-08 2021-07-30 Jvc 建伍株式会社 耳机中的通气路径形成结构以及耳机
US11717037B2 (en) * 2018-06-04 2023-08-08 Peter Driessen Safety garment with integrated earplugs
US10652644B2 (en) * 2018-09-20 2020-05-12 Apple Inc. Ear tip designed to enable in-ear detect with pressure change in acoustic volume
CN109275081B (zh) * 2018-11-29 2020-06-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CN109275082B (zh) * 2018-11-29 2020-06-0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
US10820084B2 (en) * 2019-01-07 2020-10-27 Bose Corporation Ear tip sealing structure
US10999670B2 (en) * 2019-01-07 2021-05-04 Bose Corporation Ear tip sealing structure
WO2021098487A1 (zh) * 2019-11-20 2021-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壳、耳机以及电子装置
KR102227132B1 (ko) * 2020-02-17 2021-03-15 주식회사 이엠텍 기압 평형구조를 가지는 커널형 이어폰
USD963607S1 (en) * 2021-04-07 2022-09-13 Logitech Europe S.A. Audio earpie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6695A (zh) * 1999-05-31 2000-12-13 索尼公司 耳机
CN101106831A (zh) * 2006-07-14 2008-0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放在耳内的耳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39660A (en) * 1951-06-15 1956-03-27 George W French Hearing aid attachment
JPH0733508Y2 (ja) * 1984-10-31 1995-07-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イヤホン
JPH0450718Y2 (zh) * 1986-02-28 1992-11-30
US4880076A (en) * 1986-12-05 1989-11-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ring aid ear piece having disposable compressible polymeric foam sleeve
US5729605A (en) * 1995-06-19 1998-03-17 Plantronics, Inc. Headset with user adjustable frequency response
DE69836635T2 (de) * 1997-07-18 2007-09-27 Resound Corp., Redwood City Hinter-dem-ohr-hörhilfesystem
US6254526B1 (en) * 1997-12-18 2001-07-03 Softear Technologies, L.L.C. Hearing aid having hard mounting plate and soft body bonded thereto
US20070071265A1 (en) * 1999-05-05 2007-03-29 Leedom Marvin A Disposable modular hearing aid
US20020181728A1 (en) * 2001-05-29 2002-12-05 Connors Michael Patrick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earpiece
TW200305346A (en) * 2002-04-12 2003-10-16 Nap Entpr Co Ltd Ear pad, and earphone with the pad
US20050209516A1 (en) * 2004-03-22 2005-09-22 Jacob Fraden Vital signs probe
JP2005278015A (ja) * 2004-03-26 2005-10-06 Star Micronics Co Ltd イヤホン
US20050247515A1 (en) * 2004-05-10 2005-11-10 Phonak Ag Ear-plug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use of such an ear-plug device
JP4709274B2 (ja) * 2005-03-10 2011-06-22 ヴェーデクス・アクティーセルスカプ 補聴器用イヤープラグ
WO2007054807A2 (en) * 2005-11-11 2007-05-18 Phitek Systems Limited Noise cancellation earphone
US8107665B2 (en) * 2006-01-30 2012-01-31 Etymotic Research, Inc. Insert earphone using a moving coil driver
US20080152182A1 (en) * 2006-07-19 2008-06-26 Bevirt Joeben Headset with interchangeable ear pieces
US7681577B2 (en) * 2006-10-23 2010-03-23 Klipsch, Llc Ear tip
US8194911B2 (en) * 2007-03-27 2012-06-05 Logitech International, S.A. Earphone integrated eartip
JP2008277909A (ja) * 2007-04-25 2008-11-13 Audio Technica Corp 挿入型イヤホン
US20080298618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Siemens Medical Instruments Pte., Ltd. Earpiece for a hearing apparatus with a securing ring
CN201114705Y (zh) * 2007-07-31 2008-09-10 彭伟龙 耳机耳套
CN201298910Y (zh) * 2007-08-12 2009-08-26 张万祥 一种具低音调节功能之耳机
JP2010004513A (ja) * 2008-05-19 2010-01-07 Yamaha Corp イヤホン
US8891799B2 (en) * 2008-06-04 2014-11-18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Earphone
US20100166241A1 (en) * 2008-12-29 2010-07-01 Sabio Guillermo L Hearing aid ear do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6695A (zh) * 1999-05-31 2000-12-13 索尼公司 耳机
CN101106831A (zh) * 2006-07-14 2008-0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放在耳内的耳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9945A1 (zh) * 2013-05-08 2014-11-13 易力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08322876A (zh) * 2018-04-11 2018-07-24 深圳倍声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铁结构
CN108322876B (zh) * 2018-04-11 2023-12-22 南京声动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铁结构
CN113632500A (zh) * 2021-03-24 2021-11-09 株式会社未来 输出光和声音的耳机
CN113632500B (zh) * 2021-03-24 2022-10-18 株式会社未来 输出光和声音的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43724A1 (en) 2012-09-27
CN102648639B (zh) 2015-06-24
WO2011025835A1 (en) 2011-03-03
WO2011031491A1 (en) 2011-03-17
CN102625991B (zh) 2015-07-29
US20120243726A1 (en) 2012-09-27
CN102625990A (zh) 2012-08-01
US20120243725A1 (en) 2012-09-27
CN102648639A (zh) 2012-08-22
CN102625990B (zh) 2015-01-21
WO2011025837A1 (en)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5991B (zh) 耳机
CN101180916B (zh) 音频换能器元件
US8660289B2 (en) Multiple receiver venting system
EP2811760B1 (en) Speaker, inner ear headphone provided with speaker, and hearing aid
JP6195250B2 (ja) スピーカ装置、映像音響機器、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移動体、およびイヤーホン
US10171905B2 (en) Headphones with frequency-targeted resonance chambers
CN102196329B (zh) 耳机
MXPA06002815A (es) Aparato de audio.
US20050238189A1 (en) Headphone device with surround sound effect
US20100310106A1 (en) In-ear headphones
CN101669372A (zh) 具有可更换扬声器的耳机
US10681467B2 (en) Slim acoustic transducer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291978B2 (en) Frame, speaker unit using the same, and headphone/earphone
TWI507049B (zh) 耳機(二)
JP2010016787A (ja) イヤホン
EP4280626A1 (en) Loudspeaker and audio system
EP3200476B1 (en) Headphone
US10419845B2 (en) Headphones and speaker unit
CN108551634A (zh) 一种全频带同轴带式扬声器
JP5575435B2 (ja) イヤホン
WO2013042389A1 (ja) ヘッドホン装置
CN208227307U (zh) 一种类球面全频带同轴扬声组件
KR100566092B1 (ko) 이어폰
CN217428307U (zh) 防尘网组件和终端设备
TWI749988B (zh) 雙振膜雙音圈喇叭單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