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3785A -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3785A
CN102623785A CN2011100315968A CN201110031596A CN102623785A CN 102623785 A CN102623785 A CN 102623785A CN 2011100315968 A CN2011100315968 A CN 2011100315968A CN 201110031596 A CN201110031596 A CN 201110031596A CN 102623785 A CN102623785 A CN 102623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lower cover
dielectric
resonance post
dielectric reson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15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3785B (zh
Inventor
孙尚传
童恩东
申风平
吴文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315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37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3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3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3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3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介质谐振器及其盖板单元,该介质谐振器包括腔体、盖板单元以及介质谐振柱,其中,盖板单元封盖腔体形成谐振腔,介质谐振柱设于谐振腔内,该介质谐振柱的第一端与腔体相接触,盖板单元进一步包括上盖板、设于上盖板之下的下盖板以及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件,通过间隔件与下盖板的相互挤压作用使下盖板与介质谐振柱的第二端紧密接触。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介质滤波器以及使用该介质滤波器的通信设备,采用上述的介质谐振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通信设备及其介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Description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滤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质谐振器及其盖板单元,还涉及使用该介质谐振器的介质滤波器以及使用该介质滤波器的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介质滤波器作为一种频率选择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尤其是射频通信领域。在基站中,介质滤波器用于选择通信信号,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
介质滤波器利用介质陶瓷材料的低损耗、高介电常数、频率温度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小、可承受高功率等特点设计制作,其特点是插入损耗小、耐功率性好。
请参见图1,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TM(transverse magnetic,横磁)模介质滤波器100的示意图。该介质滤波器100主要由介质谐振柱101和金属腔体102组成。TM模介质滤波器中保持介质谐振柱上下端面接触良好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会影响滤波器的性能。为了保证介质谐振柱上表面与盖板的可靠接触。一种方案是将介质滤波器中的介质谐振柱安装在腔体内,介质谐振柱另外一端通过弹性物体与盖板连接。
本发明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本发明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弹性物体与介质谐振柱直接接触,压缩变形后接触面变成不规则面,导致接触不良,而且弹性物体位于腔体内部,高低温试验时尺寸发生变化,导致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介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介质滤波器。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一种介质谐振器及其盖板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介质谐振器,该介质谐振器包括腔体、盖板单元以及介质谐振柱,其中,该盖板单元封盖腔体形成谐振腔,该介质谐振柱设于谐振腔内,该介质谐振柱的第一端与腔体相接触,该盖板单元包括上盖板、设于上盖板之下的下盖板以及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件,通过间隔件与下盖板相互挤压使下盖板与介质谐振柱的第二端紧密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盖板单元,该盖板单元应用于介质谐振器,其中,盖板单元包括上盖板、设于上盖板之下的下盖板以及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件。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多个上述的介质谐振器。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的介质滤波器,介质滤波器设于通信设备的信号收发电路部分,用于对信号进行选择。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单元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间隔件,通过间隔件的给下盖板施加一压力,使下盖板能与介质谐振柱体紧密接触,而且对腔体、介质谐振器的尺寸精度要求也会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外,附图未按照比例绘制。其中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介质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谐振器及其盖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谐振器及其盖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谐振器及其盖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显示了图4所示的介质谐振器的盖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显示了图6所示的介质滤波器的整体盖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显示了图9所示介质滤波器的盖板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1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介质谐振器。该介质谐振器包括腔体、盖板单元以及介质谐振柱,其中,该盖板单元封盖腔体形成谐振腔,该介质谐振柱设于谐振腔内,该介质谐振柱的第一端与腔体相接触,该盖板单元包括上盖板、设于上盖板之下的下盖板以及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件,通过间隔件与下盖板相互挤压使下盖板与介质谐振柱的第二端紧密接触。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介质谐振器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介质谐振器。请参见图2,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谐振器200及其盖板单元220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介质谐振器200包括腔体210、盖板单元220以及介质谐振柱230。
该盖板单元220封盖该腔体210以形成谐振腔240;该介质谐振柱230设置于该谐振腔240内,该介质谐振柱230的一端与该腔体210相接触,其中,该盖板单元220包括上盖板222和下盖板224,以及设于所述上盖222板和所述下盖板224之间的间隔件250,通过所述间隔件250的给所述下盖板224施加压力,使所述下盖板224与所述介质谐振柱230的另一端紧密接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实施例及图2仅以单腔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扩展到多腔结构的腔体滤波器。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上盖板222下表面的中间部位设置较大的一体凹陷区域223,所述间隔件250设置于该凹陷区域223内并略突出于该凹陷区域223,在该盖板单元220通过固定螺钉212(或其他固定方式,如卡接、铆接、压接)封盖于该腔体210时,该下盖板224可向上挤压该间隔件250而向上产生一定弹性形变。
根据本实施例的该介质谐振器200采用双层盖板,在两盖板之间增加弹性构件,利用弹性构件的弹性使盖板与该介质谐振柱230紧密接触。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区域223也可以设置在下盖板上,具体设置弹性构件的方式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然,也可以设置本身不具有弹性的间隔件,具体可参见下文关于图4中突起部的介绍。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介质谐振柱的高度h略大于谐振腔的高度H(因高度值相差较小,图中未示出其目视差值)。此外,可设置下盖板224厚度相对于上盖板222相对较薄,一方面由于上盖板的保护,对下盖板的强度要求降低,相对薄的下盖板可以进一步节约成本,同时由于本发明对下盖板的弹性要求升高,因此相对薄的下盖板将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在整个介质谐振器装配完以后,盖板单元220通过弹性形变,能始终与介质谐振柱230保持一定接触,使得谐振柱上表面与盖板之间保持一定的压力。同时,由于间隔件250设置于该凹陷区域223内并部分地突出于凹陷区域,间隔件250施加的压力使得下盖板224在上下两面同时受压的情况下产生微小形变,通过适当设置间隔件250对下盖板224的施压位置,可使得下盖板224与介质谐振柱230的顶面完全接触,从而避免线接触。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介质谐振柱230下表面做金属化处理,该介质谐振柱230下表面焊接于金属安装座232上,该金属安装座232通过螺钉固定于该腔体内部底面,使介质谐振柱230下表面实现接地导通。当然介质谐振柱与腔体内部底面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取现有的多种常规方法,例如:直接将介质谐振柱下表面与腔体内表面焊接或者将介质谐振柱通过螺钉固定于腔体内表面上,具体的固定方式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再次参见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其显示了间隔件250为弹性片的实例。在本实施例中,间隔件250为一体的环状弹性片,该环状弹性片外缘252与该上盖板222紧密接触,该环状弹性片中间部位254向下凹陷并与该下盖板224相抵接,该环状弹性片的内缘256靠近该上盖板222,使得该下盖板224可在该环状弹性片中间部位254的抵触压力作用下弹性形变,进而紧密接触该介质谐振柱23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上述的凹陷区域223也可以采用离散设置的形式,对应的环状弹性片也可以相应采用离散设置的形式,或者凹陷区域223为一体形式,其内离散设置多个环状弹性片。
值得一提的是,环状弹性片固定于上盖板222的凹陷区域223内,可通过焊接或粘接等方式固定。
此外,盖板单元220边缘设置有固定孔,通过固定螺钉212固定于该腔体210上;盖板单元220与谐振柱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用于装配调节螺杆260。
弹性构件的设置不限于图2中实施例的结构,下面将结合图3及图4来介绍其他优选实施例的介质谐振器及其弹性构件的设置。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谐振器及其盖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介质谐振器300包括腔体310、盖板单元320以及介质谐振柱330。
该盖板单元320封盖该腔体310以形成谐振腔340;该介质谐振柱330设置于该谐振腔340内,该介质谐振柱330的下端与该腔体310相接触,该介质谐振柱330的上端与该盖板单元320相接触。盖板单元320中间设置通孔,用于装配调节螺杆360。该介质谐振柱330下表面做金属化处理,该介质谐振柱330下表面焊接金属安装座332,该金属安装座332通过螺钉固定于该腔体内部底面,使介质谐振柱330下表面实现接地导通。该盖板单元320包括上盖板322和下盖板324以及设于其间的弹性构件350。该下盖板324相对较薄,该上盖板322中间部位具有凹陷区域323,该凹陷区域323内进一步设置有环状凹槽325。弹性构件350为环状弹性垫圈,设置于该环状凹槽325内并略突出于该环状凹槽325以及凹陷区域323。在装配情况下,该下盖板324在上盖板322以及弹性垫圈350的作用下产生一定弹性形变,进而紧密接触该介质谐振柱330的上端。
同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上述的环状凹槽325也可以改用离散形式设置的多个凹部,此时弹性垫圈可替换为离散设置的多个弹性球体,该多个弹性球体设置于该凹部内并略突出于该凹部及该凹陷区域323,在盖板单元320通过固定螺钉312封盖于该腔体310并抵接该介质谐振柱330时,该上盖板322通过多个弹性球体挤压该下盖板324,使之产生一定弹性形变而与介质谐振柱330紧密接触。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谐振器及其盖板的截面示意图,该介质谐振器400包括腔体410、盖板单元420以及介质谐振柱430。
本实施与图2及图3所示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中,该盖板单元420封盖该腔体410以形成谐振腔440,该介质谐振柱430设置于该谐振腔440内,该介质谐振柱430的下端与该腔体410相接触,该介质谐振柱430的上端与该盖板单元420相接触,并且该介质谐振柱430下表面做金属化处理,该介质谐振柱430下表面焊接金属安装座432,该金属安装座432通过螺钉固定于该腔体内部底面,使介质谐振柱430下表面实现接地导通。其中,该盖板单元420包括上盖板422和下盖板424以及设于其间的弹性构件,且该下盖板424相对较薄。
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中,盖板单元420的弹性构件为形成于上盖板422的下表面的突起部4222。
具体而言,上盖板422包括本体4221和突起部4222,该突起部4222与该下盖板424紧密接触;该突起部4222与该本体4221一体成型,该突起部4222离散环绕设置于上盖板422的下表面,可通过冲压方式成型。在该盖板单元420通过固定螺钉412封盖于该腔体410并抵接该介质谐振柱430时,该上盖板422通过突起部4222挤压该下盖板424,使上、下盖板均产生一定弹性形变(或仅下盖板产生弹性形变)而使得下盖板424与介质谐振柱430紧密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突起部4222为多个,容易理解,该突起部4222也可以为一体式的突块结构或者环状突起结构适当地设置在上盖板422的下表面上。具体的突起部分的形状、大小、个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的上盖板与弹性构件一体形成,此时可将一体形成的上盖板与弹性构件统称为弹性构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突起部4222可以设置为具有弹性,也可设置为不具有弹性,其只要可以抵靠下盖板424,使得下盖板424与介质谐振柱430紧密接触即可。当突起部4222不具有弹性的时,其起到间隔件的作用,将上、下盖板间隔开。在突起部4222不具有弹性的实例中,可设置下盖板具有弹性,通过间隔件(即突起部4222)给下盖板施加压力,使下盖板产生弹性变形而与介质谐振柱的一端紧密接触。此外,此处提到的间隔件也可以不与上盖板一体成型,而是作为独立的元件,起到间隔以及对下盖板施加压力的作用。
当然,在本实施例以及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均可设置介质谐振柱的高度略大于谐振腔的高度,从而保持下盖板与介质谐振柱顶面的全面接触。
实施例二,一种盖板单元。如图5所示,显示了图4所示的介质谐振器的盖板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而言,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盖板单元420的上盖板的下底面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盖板单元420包括上盖板422和下盖板424,且该下盖板424相对较薄。上盖板422包括本体4221和突起部4222,该突起部4222与该下盖板424紧密接触;该突起部4222与该本体4221一体成型,该突起部4222离散环绕设置于上盖板422的下表面,可通过冲压方式成型。容易理解,该突起部4222也可以为一体式的突块结构或者环状突起结构适当地设置在上盖板422的下表面上。具体的突起部分的形状、大小、个数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三,请一并参见图6和图7,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图7显示了图6所示的介质滤波器的盖板单元的示意图。
从图6中容易看出,介质滤波器500包括多个上述的介质谐振器,介质滤波器通过多个谐振腔相互之间的耦合而进行工作。多个介质谐振器的多个上盖板和多个下盖板可分别一体形成,形成了整体上盖板和整体下盖板,同时腔体为多腔体结构,整体下盖板与腔体内的各个介质谐振柱弹性紧密接触。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600的截面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图6所示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600在整体上盖板622与整体下盖板624之间所设置的弹性构件650为大致柱状的盘簧或者为涡卷弹簧。在整体上盖板622的下部设置有凸部626,盘簧或者涡卷弹簧650的顶端(未标识)抵靠或者连接该凸部626,盘簧或者涡卷弹簧650的底端(未标识)抵靠整体下盖板624的上表面,使得整体下盖板624与腔体内的各个介质谐振柱弹性紧密接触。
实施例四,一种介质滤波器。
请一并参见图9和图10,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700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显示了图9所示介质滤波器700的盖板724的部分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700包括腔体710、盖板724、介质谐振柱730以及压紧件722。其中该盖板724封盖腔体710以形成谐振腔(未标识),介质谐振柱730设置于谐振腔内,压紧件722设于盖板724之上,给盖板724施加压力,使盖板724与介质谐振柱730的一端紧密接触。本实施例通过压紧件722对盖板724的压力,实现了介质谐振柱730上表面与盖板724的良好接触,从而提高了滤波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介质滤波器700还包括设于压紧件722和盖板724之间的弹性构件750。压紧件722具有位于压紧件722下表面的离散形式设置的多个凹部7222,弹性构件750为离散设置的多个弹性球体,对应设置于该多个凹部7222内并略突出于对应凹部7222。在装配情况下,该盖板724在盖板722以及弹性球体750的作用下产生一定弹性形变,进而紧密接触该介质谐振柱730的上端。
如图10所示,盖板724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腔体710固定连接的多个连接孔7244、7245等,并且盖板724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螺杆穿过的通孔7246。此外,压紧件722给盖板724施加压力的部位优选在盖板的与介质谐振柱730相对应的部分7247。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724设有用于容纳压紧件722的接合凹部7242,接合凹部7242具有底部7241。压紧件722设置为具有外螺纹的大致圆柱体,接合凹部7242设置为具有内螺纹7243且其内空部分为大致圆柱体。压紧件772通过螺纹连接旋入接合凹部7242。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比如卡扣接合使得压紧件772适当地设置于接合凹部7242内。
实施例五,一种介质滤波器。
图11a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800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四中离散形式设置的多个凹部7222替换为环状凹槽8222,同时实施例四中离散设置的多个弹性球体替换为环状弹性垫圈850,该环状弹性垫圈850设置于该凹部内并略突出于该凹部以施加压力至盖板824。本实施例中弹性垫圈850为密封圈的形式。图11b显示了针对图11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变型,其中弹性垫圈850’为弹性胶垫的形式。为简洁起见,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雷同之处在这里不再重复介绍。
实施例六,一种介质滤波器。
图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900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压紧件922的底部设有一体形成的多个突起部950,多个突起部950抵靠接合凹部(未标识)的底部,以向盖板924施加压力。为简洁起见,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雷同之处在这里不再重复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多个突起部950也可以单独形成,并附接于压紧件922的底部。
实施例七,一种介质滤波器。
图1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1000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压紧件1022和盖板1024之间的弹性构件为涡卷弹簧1050。为简洁起见,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雷同之处在这里不再重复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涡卷弹簧1050也可以替换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的弹性片或盘簧等其他类似弹性构件。
实施例八,一种介质谐振器。
请参见图14,图1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1100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谐振器1100主要包括腔体1110、盖板单元1120、介质谐振柱1130以及调节螺杆1140。
其中,盖板单元1120封盖腔体1110形成谐振腔1125,介质谐振柱1130设于谐振腔1125内,介质谐振柱1130的第一端1132与腔体1110相接触,介质谐振柱1130的第二端1134与盖板单元1120相接触,调节螺杆1140装配于盖板单元1120,用于对介质谐振器1100的射频参数进行微调。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单元1120包括上盖板1122、设于上盖板1122之下的下盖板1124以及设于上盖板1122和下盖板1124之间的间隔件1150。其中,上盖板1122的厚度大于下盖板1124的厚度,上盖板1122下表面的中间部位设有较大的一体凹陷区域1123,间隔件1150设于该凹陷区域1123内并略突出于该凹陷区域1123,将盖板单元1120装配于腔体1110时,由于下盖板1124和间隔件1150的相互挤压作用可使下盖板1124与介质谐振柱1130紧密接触。
进一步,下盖板1124设有形变部11241,该形变部11241用于保证下盖板11241与介质谐振柱1130接触良好。具体地,将盖板单元1120将配于腔体1110时,间隔件1150与下盖板1124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形变集中在形变部11241,而下盖板1124与介质谐振柱1130的接触区域不变形,使得下盖板1124与介质谐振柱1130接触良好,无间隙。该形变部11241为设于下盖板1124的一圈或多圈波纹压痕,该波纹压痕可以通过冲压等方式获得,当然,形变部1124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列举了压痕的三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4中所示的向下突起的波纹压痕、图15中所示的向上突起波纹压痕以及图16中所示的两圈波纹压痕。
实施例九,一种介质谐振器。请参见图17,图1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介质滤波器的截面示意图。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谐振器1400主要包括腔体1410、盖板单元1420、介质谐振柱1430以及调节螺杆1440。
其中,盖板单元1420封盖腔体1410形成谐振腔1425,介质谐振柱1430设于谐振腔1425内,介质谐振柱1430的第一端1432与腔体1410相接触,介质谐振柱1430的第二端1434与盖板单元1420相接触,调节螺杆1440装配于盖板单元1420,用于对介质谐振器1400的射频参数进行微调。
在本实施例中,盖板单元1420包括上盖板1422、设于上盖板1422之下的下盖板1424以及设于上盖板1422和下盖板1424之间的间隔件1450。其中,上盖板1422的厚度大于下盖板1424的厚度,上盖板1422下表面的中间部位设有较大的一体凹陷区域1423,间隔件1450设于该凹陷区域1423内并略突出于该凹陷区域1423,将盖板单元1420装配于腔体1410时,由于下盖板1424和间隔件1450的相互挤压作用可使下盖板1424与介质谐振柱1430紧密接触。
下盖板1424设有形变部14241,该形变部14241用于保证下盖板14241与介质谐振柱1430接触良好。具体地,将盖板单元1420将配于腔体1410时,间隔件1450与下盖板1424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形变集中在形变部14241,而下盖板1424与介质谐振柱1430的接触区域不变形,使得下盖板1424与介质谐振柱1430接触良好,无间隙。该形变部14241为设于下盖板1424的一圈或多圈波纹压痕,该波纹压痕可以通过冲压等方式获得,当然,形变部1424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下盖板1424还设有调节螺杆固定结构14242,该调节螺杆固定结构14242与调节螺杆1440配合,使得下盖板1424与调节螺杆1440接触良好。
具体地,调节螺杆固定结构14242可为压铆于下盖板1424的螺母、焊接于下盖板1424的螺母或一体成型于下盖板1424上的具有内螺纹的管形件,例如通过冲压翻边后再攻螺纹,以增加下盖板1424与调节螺杆1440接触区域,保证其接触良好。
现有技术中由于下盖板较薄,只能将介质滤波器的调谐螺杆固定在上盖板上,通过与上盖板的螺纹孔配合进行射频参数的调节,但是由于调谐螺杆与下盖板的通孔是滑动配合,免不了有一定的间隙,进影响了影响了介质滤波器的射频指标(如互调,插入损耗),降低了介质滤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本实施例由于在下盖板上进一步设有调节螺杆固定结构,将下盖板与调节螺杆接触的部分相对加宽,通过调节螺杆固定结构与调节螺杆配合,有效地消除了现有技术中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隙以及下盖板与调节螺杆之间的间隙导致的对射频指标的影响,使得谐振腔的密闭性更好,大大优化了介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实施例十,一种盖板单元。
请继续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介质谐振器1400的盖板单元1420,该盖板单元1420包括上盖板1422、设于上盖板之下的下盖板1424以及设于上盖板1422和下盖板1424之间的间隔件1450。
在本实施例中,下盖板1424还设有形变部14241,该形变部14241用于保证下盖板1424与介质谐振器1400的介质谐振柱1430接触良好。具体地,将盖板单元1420将配于腔体1410时,间隔件1450与下盖板1424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形变集中在形变部14241,而下盖板1424与介质谐振柱1430的接触区域不变形,使得下盖板1424与介质谐振柱1430接触良好,无间隙。该形变部14241为设于下盖板1424的一圈或多圈波纹压痕,该波纹压痕可以通过冲压等方式获得,当然,形变部1424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形变部还可以采用其他易于集中形变的结构,例如“S”形结构等。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介质谐振柱上表面与盖板的可靠接触,一种方案是将盖板单元设置成双层式,即较厚的上盖板和较薄的下盖板,下盖板具有一定弹性,通过下盖板的弹性作用与介质谐振柱保持相对紧密接触,该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例如,由于零件的尺寸存在公差,介质谐振器装配后顶面与盖板会出现装配面不平的情况,若介质谐振柱顶面高于盖板装配面时,薄盖板将会被介质谐振柱顶变形而形成一圆弧面,当介质谐振柱顶面低于盖板装配面时,薄盖板将会被弹性物体压缩变形形成一圆弧面,此时薄盖板与介质谐振柱之间将会形成细微间隙,从而导致介质滤波器插入损耗大,互调指标差,影响了介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单元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上进一步设有形变部,将盖板单元装配到腔体时,下盖板与介质谐振柱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形变集中在形变部,使得下盖板与介质谐振柱端面平整接触,即下盖板与介质谐振柱的接触区域不变形。优化了下盖板介质谐振柱的接触关系,极大的提升了介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进一步,下盖板1424还设有调节螺杆固定结构14242,该调节螺杆固定结构14242与调节螺杆1440配合,使得下盖板1424与调节螺杆1440接触良好。
具体地,调节螺杆固定结构14242可为压铆于下盖板1424的螺母、焊接于下盖板1424的螺母或一体成型于下盖板1424上的具有内螺纹的管形件,例如通过冲压翻边后再攻螺纹,以增加下盖板1424与调节螺杆1440接触区域,保证其接触良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板单元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上进一步设有调节螺杆固定结构,将下盖板与调节螺杆接触的部分相对加宽,通过调节螺杆固定结构与调节螺杆配合,有效地消除了现有技术中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用于设置间隔件出现的间隙以及下盖板与调节螺杆之间的间隙对射频指标的影响,使得谐振腔的密闭性更好,大大优化了介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实施例十一,一种介质滤波器,该介质滤波器包括多个实施例九或实施例十所述的介质谐振器。
实施例十二,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上述的介质滤波器,该介质滤波器应用于通信设备的信号收发电路部分,采用上述的介质滤波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通信设备及其介质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为单工器、双工器、合路器或塔顶放大器等射频通信设备或信号处理设备,当然所述通信设备还可以是基站、增加基站等大型通信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方位用词“上端”、“下端”、“上”、“下”等均是根据特定情况的一种表述,根据需要可以进行相应调整或变更,比如本文中术语“下端”、“上端”可分别用“一端”、“另一端”来代替。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文实施例中所提到的上盖板以及下盖板根据需要也可以分别称为第二、第一盖板。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1.将弹性构件安装在两盖板之间,避免采用现有技术中弹性构件处于谐振腔内部,高低温时可以避免弹性构件尺寸的变化对性能指标产生影响。
2.在与介质谐振柱接触的盖板单元上面增加弹性构件,通过弹性构件的形变给盖板单元施加一压力,使盖板单元能与介质谐振器紧密接触,而且对腔体、介质谐振器的尺寸精度要求也会降低。
3.在盖板单元多次拆装后弹性变差的情况下弹性构件能给盖板单元足够的弹力,保证盖板单元与介质谐振器之间的紧密接触。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对本发明进行了示范性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专利申请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6)

1.一种介质谐振器,包括:
腔体;
盖板单元,所述盖板单元封盖所述腔体形成谐振腔;
介质谐振柱,所述介质谐振柱设于所述谐振腔内,所述介质谐振柱的第一端与所述腔体相接触;
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单元进一步包括上盖板、设于所述上盖板之下的下盖板以及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的间隔件,通过所述间隔件与所述下盖板的相互挤压作用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介质谐振柱的第二端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进一步设有形变部,用于保证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介质谐振柱接触良好。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与所述下盖板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形变集中在所述形变部,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介质谐振柱的接触区域不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为设于所述下盖板的一圈或多圈波纹压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器还包括调节螺杆,所述下盖板进一步设有调节螺杆固定结构,所述调节螺杆固定结构与所述调节螺杆配合,使得所述下盖板与所述调节螺杆接触良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结构为压铆于所述下盖板的螺母、焊接于所述下盖板的螺母或一体成型于所述下盖板上的具有内螺纹的管形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谐振柱的高度大于所述谐振腔的深度,使得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介质谐振柱弹性挤压紧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陷区域,所述间隔件设于该凹陷区域内并部分地突出于所述凹陷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为弹性片。
10.一种盖板单元,应用于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单元包括上盖板、设于所述上盖板之下的下盖板以及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之间的间隔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进一步设有形变部,用于保证所述下盖板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介质谐振柱接触良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进一步设有调节螺杆固定结构,所述调节螺杆固定结构用于与所述介质谐振器的调节螺杆配合,使得所述下盖板与所述调节螺杆接触良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盖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固定结构为压铆于所述下盖板的螺母、焊接于所述下盖板的螺母或一体成型于所述下盖板上的具有内螺纹的管形件。
14.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谐振器。
1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介质滤波器,所述介质滤波器设于所述通信设备的信号收发电路部分,用于对信号进行选择。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为单工器、双工器、合路器或塔顶放大器。
CN201110031596.8A 2011-01-28 2011-01-28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Active CN1026237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596.8A CN102623785B (zh) 2011-01-28 2011-01-28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1596.8A CN102623785B (zh) 2011-01-28 2011-01-28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3785A true CN102623785A (zh) 2012-08-01
CN102623785B CN102623785B (zh) 2015-09-09

Family

ID=46563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1596.8A Active CN102623785B (zh) 2011-01-28 2011-01-28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3785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1656A (zh) * 2013-08-20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其双工器
CN104126247A (zh) * 2012-02-27 2014-10-29 株式会社Kmw 具有腔结构的射频滤波器
CN105280994A (zh) * 2014-06-27 2016-01-27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tm模介质滤波器和多工器
CN107275743A (zh) * 2017-07-21 2017-10-20 武汉凡谷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Tm模介质谐振器
CN108631027A (zh) * 2017-03-17 2018-10-09 Ace技术株式会社 利用弹性体的rf腔体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02674A (zh) * 2019-02-26 2019-05-03 武汉心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5g通讯产品装配线工装夹具及其方法
CN109994807A (zh) * 2019-04-29 2019-07-09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双短滤波器
CN110364792A (zh) * 2019-06-08 2019-10-22 扬州江嘉科技有限公司 双模介质带条谐振器及包含所述谐振器的差分双通带滤波器
CN110444838A (zh) * 2019-08-14 2019-11-12 天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能够在不更改其他重要参数的情况下进行调谐的双工器
CN110678057A (zh) * 2019-10-09 2020-01-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滤波器表面接地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0394B1 (en) * 1999-09-24 2003-07-29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Turnable, temperature stable dielectric loaded cavity resonator and filter
CN1498444A (zh) * 2002-02-13 2004-05-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螺丝固定器具
CN1581569A (zh) * 2003-08-04 2005-02-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介质谐振器、介质过滤器、以及支撑介质谐振元件的方法
CN101777685A (zh) * 2009-01-08 2010-07-14 世达普(苏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封装结构的微波环行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0394B1 (en) * 1999-09-24 2003-07-29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Turnable, temperature stable dielectric loaded cavity resonator and filter
CN1498444A (zh) * 2002-02-13 2004-05-19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螺丝固定器具
CN1581569A (zh) * 2003-08-04 2005-02-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介质谐振器、介质过滤器、以及支撑介质谐振元件的方法
CN101777685A (zh) * 2009-01-08 2010-07-14 世达普(苏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新型封装结构的微波环行器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0572B1 (en) 2012-02-27 2018-10-02 Kmw Inc. Radio frequency filter having a hollow box with a resonance element disposed therein and a depression with dot peen structures therein
CN104126247A (zh) * 2012-02-27 2014-10-29 株式会社Kmw 具有腔结构的射频滤波器
CN104126247B (zh) * 2012-02-27 2016-04-13 株式会社Kmw 具有腔结构的射频滤波器
US9716301B2 (en) 2012-02-27 2017-07-25 Kmw Inc. Radio frequency filter having a hollow box with a wrinkle structure and including a resonance element disposed therein which is short-circuited to the box by a pin
CN103491656B (zh) * 2013-08-20 2017-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其双工器
CN103491656A (zh) * 2013-08-20 2014-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其双工器
CN105280994A (zh) * 2014-06-27 2016-01-27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tm模介质滤波器和多工器
CN108631027A (zh) * 2017-03-17 2018-10-09 Ace技术株式会社 利用弹性体的rf腔体滤波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0505244B2 (en) 2017-03-17 2019-12-10 Ac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RF cavity filter using elastic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275743A (zh) * 2017-07-21 2017-10-20 武汉凡谷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Tm模介质谐振器
CN107275743B (zh) * 2017-07-21 2020-05-19 武汉凡谷陶瓷材料有限公司 Tm模介质谐振器
CN109702674A (zh) * 2019-02-26 2019-05-03 武汉心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5g通讯产品装配线工装夹具及其方法
CN109994807A (zh) * 2019-04-29 2019-07-09 深圳市国人射频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双短滤波器
CN109994807B (zh) * 2019-04-29 2023-09-26 深圳国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双短滤波器
CN110364792A (zh) * 2019-06-08 2019-10-22 扬州江嘉科技有限公司 双模介质带条谐振器及包含所述谐振器的差分双通带滤波器
CN110444838A (zh) * 2019-08-14 2019-11-12 天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能够在不更改其他重要参数的情况下进行调谐的双工器
CN110678057A (zh) * 2019-10-09 2020-01-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滤波器表面接地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3785B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3785A (zh)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CN102148417B (zh)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及盖板单元和通信设备
CN202004138U (zh)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及盖板单元和通信设备
EP2605330B1 (en) Transverse magnetic mode dielectric resonator, transverse magnetic mode dielectric filter and base station
US9722291B2 (en) Dielectric resonator,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and dielectric filter
CN102361117B (zh) 一种基于容性交叉耦合飞杆的同轴腔体谐振器
CN201749935U (zh) 介质谐振器、弹性导电屏蔽件和介质滤波器
US9979070B2 (en) Resonator, filter, duplexer, multiplexer,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1546857A (zh) 一种介质谐振器及其装配方法、介质滤波器
CN109314293B (zh) 腔体谐振器、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US10333188B2 (en) Transverse magnetic (TM) mode dielectric filter
CN110088978A (zh) 谐振器及通信装置
CN101895004A (zh) 介质谐振器、弹性导电屏蔽件和介质滤波器
CN101834334B (zh) 一种同轴腔体滤波器耦合端口
CN102496765B (zh) 介质滤波器及其介质谐振器
CN202285267U (zh)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CN204706616U (zh) 腔体滤波器、双工器和射频拉远设备
CN103050760A (zh) 一种介质谐振器及其装配方法、介质滤波器
CN105529512A (zh) Tm模介质滤波器
CN202167592U (zh) 介质滤波器、射频器件及通信设备
CN201966311U (zh) 一种梳状线介质模块及滤波器
CN202695693U (zh) 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盖板单元及通信设备
CN201725857U (zh) 一种tm01模介质滤波器
CN202363572U (zh) 介质滤波器及其介质谐振器
CN201946725U (zh) 一种设置薄盖板的tm01模介质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3000 building 4, national financial incubation Industrial Park, 17 Yannan Road, high tech Zone,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afu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alqun Shiyan road with rich industrial area 1-2 buildi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ATFOO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