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3143A -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3143A
CN102613143A CN2012101246616A CN201210124661A CN102613143A CN 102613143 A CN102613143 A CN 102613143A CN 2012101246616 A CN2012101246616 A CN 2012101246616A CN 201210124661 A CN201210124661 A CN 201210124661A CN 102613143 A CN102613143 A CN 102613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ech
rice field
water
technology
high y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46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3143B (zh
Inventor
许维岸
韩宏岩
许浩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Fuxiny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246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3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3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3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3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3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该技术是一种与有机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绿色环保的水蛭养殖技术,在不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情况下,充分发挥和利用有机稻田生态功能,采取水蛭养殖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水稻种植和水蛭养殖为一体的养殖管理模式。本发明以水蛭密度为2.0万头/亩和投饵量在40kg/亩/周之间的处理组合得到的平均个体水蛭体重最大,而且水蛭成活率达到最高,此种密度与投饵量养殖出的水蛭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也较好,该饲养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蛭养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
背景技术
水蛭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rdinea)的统称,俗称蚂蟥、马鳖和内钻子等。目前世界上约有500种,我国已发现约有10种。一般现有技术中涉及的水蛭是指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在自然界条件下通常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沟渠以及水稻田里。宽体金线蛭不吸血,以吸食无脊椎动物的体液或柔软组织为主,如螺蛳、河蚌、蚯蚓、水生昆虫幼虫和浮游生物等,有时也取食水面或岸边土壤中的腐殖质。水蛭是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录的中药材之一。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是目前疏血通、脑血康等众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随着现代医学对水蛭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近年来发现水蛭制剂在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因此,其药用价值日益提高,水蛭已成为世界性的紧俏中药材之一。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国内外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有关水蛭人工饲养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影响水蛭产量主要有四个因素:第一、水体的温度;第二、水蛭养殖密度;第三,水体的质量;第四、投饵量。从目前水蛭养殖技术来看,为了提高产量,一般常利用自然水塘或人工建造水池进行高密度单独饲养。然而,集约化养殖方法不仅占用土地资源,养殖成本必然很高,并且在高密度情况之下,一方面容易导致疾病传播,不易防控,死亡率高;另一方面又不能保障水环境的质量和水蛭的产品质量。从目前掌握水蛭人工繁育技术来看,亩产水蛭干品一般在40kg左右。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养殖技术存在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在充分发挥有机稻田生态功能基础上,符合水蛭回归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降低饲养成本,而且能提高水蛭的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现有水蛭养殖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与有机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绿色环保的水蛭养殖技术,在不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情况下,因地制宜,集成现存养殖技术与方法,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水稻种植和水蛭养殖为一体的养殖管理模式,明显地降低水蛭养殖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而且确保水蛭的质量和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包括如下步骤:
(1)有机稻田的挑选:选择水源充足、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环境安静的稻田为养殖稻田,稻田内不含有水蛭的天敌;
A、稻田施肥管理:稻田施入有机肥,在水稻后期管理期间,使用生物农药;
B、稻田水源管理:稻田用洁水灌溉,养殖用水经过过滤处理,随时调节稻田中的水质和含氧量,控制有机稻田水质清洁无污染,防止水质恶化;
C、稻田水沟管理:在稻田中央按照每亩开挖“井”字形水沟;
D、稻田设施管理:在田埂四周设置以防止水蛭逃逸和外来天敌侵害的水蛭防逃网,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选择进、排水口,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所述水蛭防逃网;
(2)水蛭苗种的挑选:将水蛭幼苗明显受伤的、不活跃的剔除,并选出体重为0.15-0.22g/条的水蛭幼苗,或者自然情况下体长为1.5-2cm的水蛭幼苗,将选出的水蛭苗种按一定养殖密度投放入有机稻田里;
(3)水蛭饵料的投放: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饵量投放入有机稻田里。
优选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水蛭养殖密度为2万头/亩水蛭幼苗,投饵量为40kg/亩/周。
优选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水体pH值在6~7之间,水温保持在15~30℃之间,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
优选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稻田水层保持在14-16cm。
优选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稻田水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4-6%,由田面向下挖深50cm,宽30cm。
优选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水蛭防逃网的宽度为1.2m,所述水蛭防逃网为标准28目的网布,网上端盖有塑料薄膜。
优选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水蛭为宽体金线蛭。
优选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水蛭的疾病防治:使用0.2%土霉素或0.4%磺胺脒唑拌料投喂水蛭以防治干枯病和肠胃炎,并采用酵母片或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水蛭的抗病能力。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而且能确保水蛭的质量。与现有技术中集约化养殖相比,选择本发明2万头/亩的水蛭养殖密度及40kg/亩/周的投饵量的最佳组合,可以比现有技术中集约化养殖成本降低两倍左右;同时应用本发明可使水蛭幼苗在稻田里的成活率高达87%以上,收获水蛭干品达到67kg/亩,按目前市场价800元/kg计,扣除养殖成本,每亩有机稻田额外收入增加了3.5~3.8万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该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是一种与有机水稻种植相结合的绿色环保的水蛭养殖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情况下,充分发挥和利用有机稻田生态功能,采取水蛭养殖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水稻种植和水蛭养殖为一体的养殖管理模式。
该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有机稻田的挑选:选择水源充足、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环境安静的稻田为养殖稻田,稻田内不含有水蛭的天敌;
A、稻田施肥管理:稻田施入有机肥,在水稻后期管理期间,使用生物农药;
B、稻田水源管理:稻田用洁水灌溉,养殖用水经过过滤处理,随时调节稻田中的水质和含氧量,控制有机稻田水质清洁无污染,防止水质恶化;
C、稻田水沟管理:在稻田中央按照每亩开挖“井”字形水沟;
D、稻田设施管理:在田埂四周设置以防止水蛭逃逸和外来天敌侵害的水蛭防逃网,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选择进、排水口,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所述水蛭防逃网;
(2)水蛭苗种的挑选:将水蛭幼苗明显受伤的、不活跃的剔除,并选出体重为0.15-0.22g/条的水蛭幼苗,或者自然情况下体长为1.5-2cm的水蛭幼苗,将选出的水蛭苗种按一定养殖密度投放入有机稻田里;
(3)水蛭饵料的投放: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饵量投放入有机稻田里。
进一步的,所述水蛭养殖密度为2万头/亩水蛭幼苗,投饵量为40kg/亩/周。
进一步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水体pH值在6~7之间,水温保持在15~30℃之间,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
进一步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稻田水层保持在14-16cm。
进一步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稻田水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4-6%,由田面向下挖深50cm,宽30cm。
进一步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水蛭防逃网的宽度为1.2m,所述水蛭防逃网为标准28目的网布,网上端盖有塑料薄膜。
进一步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水蛭为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俗称蚂蝗。
进一步的,在上述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中,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水蛭的疾病防治:使用0.2%土霉素或0.4%磺胺脒唑拌料投喂水蛭以防治干枯病和肠胃炎,并采用酵母片或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水蛭的抗病能力。
本发明公开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而且能确保水蛭的质量。与现有技术中集约化养殖相比,选择本发明养殖密度和投饵量最佳组合可以比现有技术中集约化养殖成本降低两倍左右,同时应用本发明可使水蛭幼苗在稻田里的成活率高达87%以上,收获水蛭干品达到67kg/亩,按目前市场价800元/kg计,扣除养殖成本,每亩有机稻田额外收入增加了3.5~3.8万元。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选用的有机稻田必须水源充足、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环境安静的稻田为养殖稻田。稻田内不能含有老鼠、青蛙、蛇和龙虾等水蛭的天敌。
稻田只能施入有机肥,如施饼肥、鸡粪(但必须腐熟、发酵)等,绝对不能施化肥。在水稻后期管理期间,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如需要的话,只能用一些生物农药。稻田必须采取洁水灌溉,绝不能用生活污水,工业用水灌田。稻田水层必须保持在15cm左右。在4月初当气温稳定在13℃时,开始采取超稀植的插秧方式插秧。
由于稻田通常水较浅,水温受气温的影响甚大,特别是在夏季中午烈日照射下,有时水表面温度可高达40℃。为水蛭提供比较安全的躲避场所,避免遇干旱缺水和夏季高温,必须在稻田里开挖水沟。开水沟是稻田养水蛭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按照每亩稻田中央开挖“井”字形沟,水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5%左右,由田面向下挖深50cm,宽30cm,长度视则按田块而定,以确保蓄水量。在田埂四周设置了水蛭防逃网(选用宽度1.2m,标准28目的网布,网上端盖有塑料薄膜),以防止水蛭逃逸和外来天敌侵害。
在饵料条件方面,由于稻田中的底栖动物较多,如水生昆虫幼虫和蚯蚓等,为水蛭提供良好的天然饵料。随着水蛭生长,取食量增加,根据水蛭摄食情况,采取在稻田里投放田螺、河蚌等,让其在田里繁殖,以补充水蛭食物的不足。水蛭在取食过程中,未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如田螺部分死体等)经过微生物分解又被水稻吸收,不仅增加稻田肥力和提高水稻的品质,而且也净化了水环境,有利于水蛭健康地生长。因此,在稻田的水生态系统中就形成了水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水蛭等一条稳定食物链。
在田埂四周设置了水蛭防逃网(选用宽度1.2m,标准28目的网布,网上端盖有塑料薄膜),以防止水蛭逃逸和外来天敌侵害。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选择进、排水口(要设置水蛭防逃网)。
养殖用水必须过滤,不能有水蛭天敌动物的卵或幼虫进入。水体清洁无污染,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符合国家有关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之规定。水体pH在6~7之间,水温保持在15~30℃之间,溶氧量必须大于5毫克/升。并且,时刻注意防范如鸟类(涉禽)、老鼠、蛇、两栖类(蛙和蟾蜍)、蚂蚁、水蜈蚣、龙虾和螃蟹等动物侵害。
本发明所选约1个月龄左右的水蛭幼苗(体重0.15-0.22g/条,或者自然情况下体长1.5-2cm左右),按照一定密度放入有机稻田里。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经过统计分析和比较发现,在相同饲养管理情况下,不同的投饵量与水蛭养殖密度、水蛭生长速度、成活率和亩产量均有一定差别,从中筛选出水蛭成活率在87%以上、有机稻田水蛭干重高达67kg/亩的最佳饲养条件。确立了合适养殖密度和适当的投饵量组合,其养殖成本比集约化养殖模式降低了2倍左右。按照目前水蛭药材市场价800元/kg计算,扣除养殖成本(主要包括购买种苗和投放螺蛳等活体饵料),可使每亩稻田经济效益额外增加了3.0~3.5万元。
下面将具体描述一个试验例一,该试验例一是在4月初当气温稳定在13℃时,采取超稀植的插秧方式开始在有机稻田里插秧。于5月中旬之前挑选约1个月龄左右的水蛭幼苗(体重0.15-0.22g/条,或者在自然情况下体长1.5cm左右),按照2万头/亩的密度放入有机稻田里(按照每亩稻田中央开挖“井”字形沟,由田面向下挖深50cm,宽30cm,长度视则按田块而定。水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5%左右)。在田埂四周设置宽度1.2m、标准28目的网布的水蛭防逃网,网上端盖有塑料薄膜。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选择进、排水口(要设置过滤网,防止水蛭天敌动物的卵或幼虫进入和水蛭逃逸),使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随时调节稻田中的水质和含氧量,严格控制有机稻田水质清洁无污染,防止水质恶化。根据水蛭取食情况,按照40kg/亩/周投饵量均匀投放螺蛳。饲养水蛭过程中合理用药治理水蛭病害,如可以使用0.2%土霉素或0.4%磺胺脒唑拌料投喂防治干枯病和肠胃炎等,另外采用酵母片或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水蛭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防范天敌侵害,如涉禽、鱼类、老鼠、蛇、蛙、蚂蚁、水蜈蚣、龙虾和螃蟹等动物。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必要时可以在有机稻田里使用一些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利用天然除虫菊素、阿维菌素、蛇床子素、白僵菌、绿僵菌和苏云金芽胞杆菌合苦参碱等防治常见水稻害虫;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蜡质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病害等。
试验例一的详细描述如下:
1.材料与仪器
水蛭幼苗(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动物研究提供,经鉴定为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网布(标准28目)、电子天平(美国OHAUS,型号:AR1530/C)。
2.方法
2.1本实验在无锡市宜兴市杨巷镇金紫村-苏州大学太湖水蛭养殖繁育研究基地进行,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即水蛭幼苗设置为1.0万头/亩、1.5万头/亩和2.0万头/亩三个密度水平,每组3个重复;2011年3月开始在苏州大学动物学实验室内育苗,5月初育苗完毕。5月10日挑选同等大小优质水蛭幼苗移至上述研究基地的有机水稻田内进行试验。投放活螺蛳按照10kg/亩/周、20kg/亩/周和40kg/亩/周三个投饵量水平,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间对稻田内定期补充新鲜水,确保水蛭生长所需要的良好水质。
2.2自2011年5月15日开始至2011年10月15日止,每个月每组随机选取100条水蛭称重,记录水蛭平均重量。试验完毕后于2011年11月上旬采收加工,记录每个实验小区水蛭鲜重和晾晒后的干重。
2.3从各个试验组中分别取鲜活样品3.00kg,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规定,在相同水分条件下,计算不同处理的折干率。折干率=鲜重/干重。
2.4统计方法
对水蛭密度和投饵量进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参表1),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运用最小显著极差法(LSR,Least significant ranges)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每亩成活率、亩产水蛭鲜重和折干率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投入和产出效益比获得最佳方法。
表1、每亩水蛭密度和投饵量二因素水平表
Figure BDA0000157242440000101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处理组合水蛭生长体重影响(参表2)
表2、不同处理组合水蛭生长体重影响
Figure BDA0000157242440000102
Figure BDA0000157242440000111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组合水蛭生长体重影响较为明显。5月初到7月中旬水蛭生长较慢,从7月下旬开始加快生长,而且在一定的密度下,随着投饵量增加而生长加快。其中在8至9月生长最快,尤其是以水蛭密度在2万头/亩的平均个体体重最大。
3.2不同处理组合对水蛭成活率的影响(参表3)
表3、不同处理组合对水蛭成活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57242440000112
Figure BDA0000157242440000121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组合对水蛭成活率有着较大影响。在相同水蛭密度情况下,其成活率随着投饵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投饵量情况下,水蛭成活率以密度为2万头/亩最高,达到87%以上;密度为1.5万头/亩时次之,均在60%以上;然而密度为2.5万头/亩则最低,均低于60%。这说明水蛭密度超过2万头/亩时,由于高密度时水蛭对食物竞争或因疾病感染而导致成活率下降。
3.3不同处理组合对水蛭产量的影响(参表4)
表4、不同处理组合对水蛭产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0157242440000122
Figure BDA0000157242440000131
从表4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密度之下,水蛭鲜重亩产量随着投饵量增加而增加。其中密度为1.5万头/亩时产量最低,平均仅为130kg/亩,且彼此差异不显著;密度为2.5万头/亩时产量次之,平均为207kg/亩,且彼此差异也不显著;密度为2.0万头/亩时产量最高,平均为287kg/亩,且投饵量为20kg/亩/周或40kg/亩/周均与投饵量为10kg/亩/周差异显著。在相同的投饵量情况下,水蛭鲜重以每亩密度为2万头/亩和投饵量为40kg/亩/周的处理组合最高,平均达到345.22kg/亩,最低出现在密度为1.5万头/亩和投饵量为10kg/亩/周处理组合,仅为102.58kg/亩。
在不同处理组合中,对折干率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密度为2.0万头/亩与投饵量在20kg/亩/周或40kg/亩/周时的处理组均较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这说明这两个处理组合生产的水蛭质量较好。
3.4综合评判
从表2、表3和表4的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密度之下,亩产量随着投饵量增加而增加,然而当密度为2.5万头/亩时,由于成活率明显下降,其亩产量虽然较密度为1.5万头/亩有显著增加,但其显著低于密度为2万头/亩。鉴于密度在2万头/亩的平均个体体重最大,而且当投饵量在40kg/亩/周时成活率达到最高,其亩产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合,同时折干率也与其它处理组合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水蛭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也较好。因此,考虑到成本等综合因素,应该选择水蛭密度为2.0万头/亩和投饵量在40kg/亩/周之间的处理组合,该饲养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公开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而且能确保水蛭的质量。与现有技术中集约化养殖相比,选择本发明养殖密度和投饵量最佳组合可以比现有技术中集约化养殖成本降低两倍左右,同时应用本发明可使水蛭幼苗在稻田里的成活率高达87%以上,收获水蛭干品达到67kg/亩,按目前市场价800元/kg计,扣除养殖成本,每亩有机稻田额外收入增加了3.5~3.8万元。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所阐述的权利要求与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严格限定,以上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对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常规手段可以预见或者微调的变化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有机稻田的挑选:选择水源充足、保水力强、天旱不干、洪水不淹、环境安静的稻田为养殖稻田,稻田内不含有水蛭的天敌;
A、稻田施肥管理:稻田施入有机肥,在水稻后期管理期间,使用生物农药;
B、稻田水源管理:稻田用洁水灌溉,养殖用水经过过滤处理,随时调节稻田中的水质和含氧量,控制有机稻田水质清洁无污染,防止水质恶化;
C、稻田水沟管理:在稻田中央按照每亩开挖“井”字形水沟;
D、稻田设施管理:在田埂四周设置以防止水蛭逃逸和外来天敌侵害的水蛭防逃网,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选择进、排水口,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所述水蛭防逃网;
(2)水蛭苗种的挑选:将水蛭幼苗明显受伤的、不活跃的剔除,并选出体重为0.15-0.22g/条的水蛭幼苗,或者自然情况下体长为1.5-2cm的水蛭幼苗,将选出的水蛭苗种按一定养殖密度投放入有机稻田里;
(3)水蛭饵料的投放: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饵量投放入有机稻田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蛭养殖密度为2万头/亩水蛭幼苗,投饵量为40kg/亩/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pH值在6~7之间,水温保持在15~30℃之间,溶氧量大于5毫克/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水层保持在14-1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水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4-6%,由田面向下挖深50cm,宽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蛭防逃网的宽度为1.2m,所述水蛭防逃网为标准28目的网布,网上端盖有塑料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蛭为宽体金线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水蛭的疾病防治:使用0.2%土霉素或0.4%磺胺脒唑拌料投喂水蛭以防治干枯病和肠胃炎,并采用酵母片或增加含钙食物提高水蛭的抗病能力。
CN201210124661.6A 2012-04-25 2012-04-25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方法 Active CN102613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4661.6A CN102613143B (zh) 2012-04-25 2012-04-25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4661.6A CN102613143B (zh) 2012-04-25 2012-04-25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3143A true CN102613143A (zh) 2012-08-01
CN102613143B CN102613143B (zh) 2014-07-16

Family

ID=465536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4661.6A Active CN102613143B (zh) 2012-04-25 2012-04-25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3143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6006A (zh) * 2015-06-19 2015-09-09 广西复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南分公司 一种稻田套养水蛭的方法
CN105028078A (zh) * 2015-08-29 2015-11-11 固镇县益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生态稻田立体养殖方法
CN105123622A (zh) * 2014-11-09 2015-12-09 长沙百禾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蛭幼苗养殖技术
CN105166434A (zh) * 2015-06-30 2015-12-23 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防治水蛭干枯病的包膜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12390A (zh) * 2016-07-30 2016-12-14 广西远程水蛭养殖有限公司 水蛭的水沟式养殖方法
CN106577066A (zh) * 2016-10-08 2017-04-26 荆门市鸣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梯田水蛭稻虾混合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6804490A (zh) * 2016-12-14 2017-06-09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田养殖水蛭的方法
CN107041218A (zh) * 2016-12-14 2017-08-15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茭白田养殖水蛭的方法
CN107242065A (zh) * 2017-07-14 2017-10-1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CN110637762A (zh) * 2019-11-04 2020-01-03 广西广耀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蛭生态养殖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荣华: "稻田养水蛭技术 ",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
张荣华: "稻田养水蛭技术",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no. 06, 1 June 2000 (2000-06-01) *
李东方等: "水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 《黑龙江水产》 *
李东方等: "水蛭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黑龙江水产》, no. 04, 15 August 2008 (2008-08-15)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3622A (zh) * 2014-11-09 2015-12-09 长沙百禾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蛭幼苗养殖技术
CN104886006A (zh) * 2015-06-19 2015-09-09 广西复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南分公司 一种稻田套养水蛭的方法
CN105166434A (zh) * 2015-06-30 2015-12-23 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防治水蛭干枯病的包膜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8078A (zh) * 2015-08-29 2015-11-11 固镇县益民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生态稻田立体养殖方法
CN106212390A (zh) * 2016-07-30 2016-12-14 广西远程水蛭养殖有限公司 水蛭的水沟式养殖方法
CN106577066A (zh) * 2016-10-08 2017-04-26 荆门市鸣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梯田水蛭稻虾混合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6804490A (zh) * 2016-12-14 2017-06-09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稻田养殖水蛭的方法
CN107041218A (zh) * 2016-12-14 2017-08-15 五河县茂源水蛭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一种茭白田养殖水蛭的方法
CN107242065A (zh) * 2017-07-14 2017-10-13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水稻和水蛭生态种养方法
CN110637762A (zh) * 2019-11-04 2020-01-03 广西广耀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蛭生态养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3143B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3143B (zh) 一种有机稻田高产套养水蛭方法
Ndimele et al. The invasive aquatic macrophyte, water hyacinth {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Laubach: Pontedericeae}: problems and prospects
CN100403884C (zh) 河蟹养殖方法
CN102669046B (zh) 一种利用无公害池塘进行中华鳖生态养殖的方法
CN103493706B (zh) 一种有机水稻生产方法
CN102783433B (zh) 一种稻田养殖扣蟹的方法
CN103355235A (zh) 一种小龙虾高效饲料养殖方法
CN106386583A (zh) 一种稳粮增渔水稻泥鳅共作种养的方法
CN100584201C (zh) 中纬度地区一种鳜鱼综合养殖方法
CN104430079A (zh) 蔬菜、水稻、花卉种植与网箱套养结合的装置和方法
CN104106439B (zh) 一种有机稻田中水稻、虎纹蛙、鳖共生高产种养工艺
CN108040932A (zh) 一种养鱼方法
CN104886006A (zh) 一种稻田套养水蛭的方法
CN106900437A (zh) 一种利用稻蟹共作防控农田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7836306A (zh) 一种稻鱼共生的养殖方法
CN106172133A (zh) 一种罗非鱼山塘小水库养殖方法
CN104604796A (zh) 一种鳖仿生态养殖方法
Yu et al. Physicochemical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 typical rice-crayfish integrated systems (RCIS) in China
CN106342737A (zh) 提高水质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CN106359185A (zh) 一种稻田鲫鱼的养殖方法
CN105875304A (zh) 稻蟹豆三位一体复合生态种养方法
CN105601382A (zh) 一种机插水稻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Hailu et al. Fishpond Wastewater Versus Chemical Fertilizer On Tomato Productivity In Jimma, Oromia Region, Ethiopia
CN108142228A (zh) 一种稻鱼绿色共养方法
CN106135073A (zh) 一种水稻种植过程中稻田养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Weian

Inventor after: Lu Tiancai

Inventor after: Han Hongyan

Inventor after: Xu Haotian

Inventor before: Xu Weian

Inventor before: Han Hongyan

Inventor before: Xu Haot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31

Address after: The 537000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straight road No. 1 5 floor No. 8 Room

Patentee after: Guangxi Nan Baz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Road, No. 199

Patentee before: Soochow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8

Address after: 537300, Guigang City,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ingnan Industrial Park migrant workers Pioneer Park building four building

Patentee after: GUANGXI FUXINY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537000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Yulin straight road No. 1 5 floor No. 8 Room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Nan Baz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