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0503A - 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0503A
CN102610503A CN2012100903269A CN201210090326A CN102610503A CN 102610503 A CN102610503 A CN 102610503A CN 2012100903269 A CN2012100903269 A CN 2012100903269A CN 201210090326 A CN201210090326 A CN 201210090326A CN 102610503 A CN102610503 A CN 102610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access memory
static random
pmos
nm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03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柳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li Micro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903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0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0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0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包括提供静态随机存储器,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包括衬底、沟槽和栅极,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上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NMO器件、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在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上淀积通孔刻蚀停止层和光刻胶;打开所述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的光刻胶;采用元素离子对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进行轰击,以释放所在区域的通孔刻蚀停止层中的应力。本发明降低了控制管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增大了控制管的等效电阻。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领域,涉及一种器件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作为半导体存储器中的一类重要产品,在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等高速数据交换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个90纳米以下的通常的SRAM单元的版图结构中,包括有源区、多晶硅栅、和接触孔这三个层次。并主要包括控制管(Pass Gate),该器件为一NMOS器件;下拉管(Pull Down MOS),该器件同样为一NMOS器件;及上拉管(Pull Up MOS),该器件为一PMOS器件。
读出冗余度是衡量SRAM单元读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图1是一个SRAM器件在读取时的工作示意图,图中4为器件控制管,5为器件下拉管,6为器件上拉管,假设第一节点7存储数据为高电位(即存储数据为“1”),而相应的,第二节点8存储数据为低电位(即存储数据为“0”),在读取动作前,第一位线9和第二位线10会被预充电到高电位,读取动作开始时,字线11打开,由于第一节点7存储的数据为高电位,所以第一位线9上的电压保持不变,而由于第二节点8存储的数据为低电位,第二位线10上的电压会被向下拉,通过感知第一位线9和第二位线10上的电压差来完成SRAM单元的读动作。在读出过程中有一个必须保证的条件,就是不能改变SRAM单元中原先存储的数据。当字线11打开后,第二位线10上的电压被下拉的同时,第二节点8的电位也会同时被拉升到一个中间电位,即不再保持“0”,中间电位的大小是由下拉管和控制管的比例所决定的,即可理解为下拉管和控制管的等效电阻的比例所决定的。为了不改变SRAM单元中原先存储的数据,第二节点8的中间电位被要求必须小于一定数值,即下拉管和控制管的等效电阻的比例必须小于一定值。这就是SRAM读出动作时读出冗余度的要求。增大控制管的等效电阻,可以降低第二节点8的中间电位,从而增加SRAM单元的读出冗余度。
随着工艺代的进步,特别是在65纳米以下工艺代中,会采用通孔刻蚀停止层应力工程来提高CMOS器件性能。对于NMOS器件,沟道中的张应力会对提高NMOS器件的电子迁移率有益,因此可以采用产生张应力的通孔刻蚀停止层的应力工程。但是,沟道中的张应力会降低PMOS器件的空穴迁移率,为解决这一问题,工艺中可采用锗等元素离子,对PMOS器件区域的通孔刻蚀停止层进行轰击,以释放PMOS器件区域的张应力。这样,即可以使NMOS器件的电子迁移率得到改善,又可以消除张应力对PMOS器件的负面影响。特别的,对于SRAM中的控制管,由于其为一NMOS器件,所以通常工艺中不会对其通孔刻蚀停止层采用锗等元素的离子轰击,控制管沟道中仍然存在张应力。
图2为通常工艺中,释放PMOS器件和控制管区域的压应力示意图,图中只有PMOS器件区域6被打开,其通孔刻蚀停止层会进行锗等元素的离子注入,所以在器件沟道中,NMOS器件下拉管区域5和控制管区域4的压应力未被释放,只有PMOS器件沟道中的张应力被释放。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静态随机存储器,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包括衬底、沟槽和栅极,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上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NMO器件、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 
步骤2,在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上淀积通孔刻蚀停止层和光刻胶;
步骤3,打开所述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的光刻胶;
步骤4,采用元素离子对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进行轰击,以释放被轰击PMOS和NMOS器件所在区域的通孔刻蚀停止层中的应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的通孔刻蚀停止层为氮化钛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通过化学气相法淀积通孔刻蚀停止层和光刻胶。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第一NMO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下拉管,PMOS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上拉管,第二NMOS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控制管。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中通过锗元素离子对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进行轰击。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通过干法刻蚀打开光刻胶。
本发明通过逻辑运算(Logic Operation),当采用张应力通孔刻蚀停止层应力工程时,在消除PMOS器件区域的张应力的锗等元素离子注入工艺步骤中,同时把控制管区域也打开,使得锗等元素离子也会对控制管区域的通孔刻蚀停止层进行注入,从而释放了控制管沟道之中的张应力,降低了控制管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增大了控制管的等效电阻,在读取过程中,降低了相应节点的电位,从而提高了随机存储器的读出冗余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SRAM器件在读取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SRAM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具体阐释。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静态随机存储器,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包括衬底、沟槽和栅极,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上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NMO器件、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 
步骤2,在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上淀积通孔刻蚀停止层和光刻胶;
步骤3,打开所述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的光刻胶;
步骤4,采用元素离子对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进行轰击,以释放所在区域的通孔刻蚀停止层中的应力。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不增加现有工艺步骤;二还可以通过逻辑运算,当采用张应力通孔刻蚀停止层应力工程时,在消除PMOS器件区域的张应力的锗等元素离子注入工艺步骤中,同时把控制管区域也打开,使得锗等元素离子也会对控制管区域的通孔刻蚀停止层进行注入,从而释放了控制管沟道之中的张应力,降低了控制管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增大了控制管的等效电阻;三在读取过程中,降低了相应节点的电位,从而提高了随机存储器的读出冗余度。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释放PMOS器件和控制管区域的张应力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在PMOS器件区域2进行锗等元素的离子注入时,第二NMOS器件3即控制管区域也同时被打开,进行锗等元素的离子注入。只有第一NMOS器件1即下拉管区域的光刻胶21未被打开。控制管沟道中的张应力也同样被释放,控制管的电子迁移率得到降低,从而增大了控制管的有效电阻,提高了随机存储器的读出冗余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2中的通孔刻蚀停止层优选为氮化钛层。并优选通过化学气相法淀积通孔刻蚀停止层和光刻胶。
此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1中第一NMO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下拉管,PMOS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上拉管,第二NMOS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控制管。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4中可以通过锗等元素离子对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进行轰击。步骤3中可以通过干法刻蚀打开光刻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静态随机存储器,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包括衬底、沟槽和栅极,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上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NMO器件、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 
步骤2,在所述静态随机存储器上淀积通孔刻蚀停止层和光刻胶;
步骤3,打开所述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的光刻胶;
步骤4,采用元素离子对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进行轰击,以释放被轰击PMOS和NMOS器件所在区域的通孔刻蚀停止层中的应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通孔刻蚀停止层为氮化钛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化学气相法淀积通孔刻蚀停止层和光刻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NMO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下拉管,PMOS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上拉管,第二NMOS器件为静态随机存储器的控制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锗元素离子对PMOS器件和第二NMOS器件所在区域进行轰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干法刻蚀打开光刻胶。
CN2012100903269A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Pending CN102610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03269A CN102610503A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03269A CN102610503A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0503A true CN102610503A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27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03269A Pending CN102610503A (zh) 2012-03-31 2012-03-31 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0503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1005A1 (en) * 2002-03-19 2003-09-25 Kiyota Hachimin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684246A (zh) * 2004-03-30 2005-10-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低噪声和高性能大规模集成器件、布局以及制造方法
CN101207130A (zh) * 2006-12-19 2008-06-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集成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1005A1 (en) * 2002-03-19 2003-09-25 Kiyota Hachimine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684246A (zh) * 2004-03-30 2005-10-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低噪声和高性能大规模集成器件、布局以及制造方法
CN101207130A (zh) * 2006-12-19 2008-06-2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集成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3262B (zh) 具有双应力衬垫的非对称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
CN102024823B (zh) 具有嵌入式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集成电路及其工艺方法
CN103544986B (zh) 基于电荷再利用和位线分级的低功耗8管sram芯片设计方法
CN103337252B (zh) 一种冗余结构静态随机存储单元
CN102420231A (zh) 基于赝通孔刻蚀停止层技术的sram单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4092A (zh) 抗辐射加固存储单元电路
Cheng et al. Impact of random dopant fluctuation on bulk CMOS 6-T SRAM scaling
US20240112734A1 (en) Select gate transistor with segmented channel fin
CN102157195B (zh) 低电压静态随机存储器单元、存储器和写操作方法
CN102655122A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10503A (zh) 一种提高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83289B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写入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10574B (zh) 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写入冗余度的方法
CN102738084A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写入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93944A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83287B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写入冗余度的方法
Cao et al. A novel 1T-1D DRAM cell for embedded application
CN102646641A (zh) 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写入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55123B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37691A (zh) 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83188A (zh) 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写入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37643A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55124A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37644A (zh) 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写入冗余度的方法
CN102683288B (zh) 一种提高静态随机存储器读出冗余度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