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4631A -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4631A
CN102604631A CN2012100173891A CN201210017389A CN102604631A CN 102604631 A CN102604631 A CN 102604631A CN 2012100173891 A CN2012100173891 A CN 2012100173891A CN 201210017389 A CN201210017389 A CN 201210017389A CN 102604631 A CN102604631 A CN 102604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compound
time
erbium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73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4631B (zh
Inventor
黄彦林
韦之豪
袁蓓玲
徐传艳
朱睿
杜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100173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46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4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4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46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46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光材料的分子式为R1-xErxCaM3O10,R为La3+、Gd3+、及Y3+中的至少一种;M为Nb5+和Ta5+中的至少一种;x为Er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01≤x≤1.0。按比例称量各原料,混匀后在300~950℃第一次预烧烧,冷却后在950~1300℃第二次烧结,研磨后再将混合原料在1300~1500℃最终烧结,冷却后研磨得到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本发明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工艺简单,得到的材料性能稳定,在红外激光泵浦光源下的绿色上转换发光具有高亮度、高色纯度优点,在上转换激光器、光纤放大器、三维立体显示和防伪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材料,特别涉及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属于无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上转换材料的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现象违背斯托克斯Stokes定律,因此又称为反Stokes定律发光材料。
上转换材料中常见的是一种在红外光激发下能发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即将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材料,其上转换效应使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变为可见光,主要是对近红外光的转换,这一特性对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处理、高密度数据存储、海底通信、大屏幕视频显示、检测及其激光医疗等领域的迅速发展,越来越需要效率高、性能好的可见光波长的激光光源。在固体激光器中欲获得可见光波长的激光输出,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利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直接制作半导体激光器;二是利用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对固体激光进行倍频;三是利用上转换技术在掺稀土的晶体或玻璃中实现可见波长激光输出。
上转换发光与其他发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光致电离作用引起基质材料的衰退;不需要严格的相位匹配,对激发波长的稳定性要求不高;输出波长具有一定的可调谐性;更有利于小型可见和紫外波段全固体激光器的发展等。近年来,上转换材料作为红外光的显示材料,已达到了实用化的水平,如军用夜视镜材料、红外量子级数器或发光二极管材料,可用于工业和国防建设。
在上转换发光材料中,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材料具有能有效降低光致电离作用引起基质材料的衰退、输出波长具有一定的可调谐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目前,已经报导了大量稀土离子掺杂材料的上转换发光现象,其中,由于铒离子Er3+4I9/24I11/2能够很容易地被800nm和980nm半导体激光器所激发,所以,对铒离子Er3+的上转换发光现象研究得比较多。
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目前使用的基质材料主要有氟化物或氟氧化物基质。例如,J. L. Sommerdijk等人于1974年在Philips Techno. Rev. 34:24报道了YF3:Yb3+,Er3+,La2O3:Yb3+,Er3+体系的上转换发光现象;E. W. J. L. Oomen于1991年在Adv. Mater. 3:403上面报道了铥离子Tm3+和铒离子Er3+在ZBLAN玻璃中的上转换发光现象。氟化物或氟氧化物基质由于其吸湿性强、化学稳定性差、机械强度差、抗激光损伤阀值低、热稳定性差、不易制备的缺点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然而,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的铌酸盐和钽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研究很少。铌酸盐和钽酸盐基质具有优异的激光特性,是一种潜在的优良的上转换发光基质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纯度高,发光质量好,且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它以铌酸盐、钽酸盐为基质,稀土铒离子Er3+作为激活离子,其化学式为R1-xErxCaM3O10,其中,R为稀土离子镧离子La3+、钆离子Gd3+、及钇离子Y3+中的至少一种;M是铌离子Nb5+和钽离子Ta5+中的至少一种;x为铒离子Er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01≤x≤1.0;所述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纳米的红外激光泵浦下,发出555nm附近的绿光和670nm附近的红光。
上述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化学式R1-xErxCaM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x为铒离子Er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01≤x≤1.0,分别称取:含有R的化合物,R为稀土离子镧离子La3+、钆离子Gd3+、及钇离子Y3+中的至少一种;含有铒离子Er3+的化合物;含有钙离子Ca2+的化合物;含有M的化合物,M为铌离子Nb5+和钽离子Ta5+中的至少一种;将它们研磨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预烧结1~2次,温度为300~950℃,时间为1~10小时;
3、自然冷却后,研磨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950~1300℃,煅烧时间为1~10小时;
4、自然冷却后,研磨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进行最终煅烧,温度为1300~1500℃,时间为1~10小时,得到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R的化合物为:R的氧化物、R的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含有铒离子Er3+的化合物为:氧化铒,硝酸铒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所述的含有钙离子Ca2+的化合物为:氧化钙、氢氧化钙、硝酸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含有M的化合物为M的氧化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在红外激光泵浦光源下,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良好,具有高亮度、高色纯度等优点,可用于制备上转换激光器、光纤放大器、三维立体显示和防伪等,在激光技术、高密度光存储、光电子学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利用高温固相烧结法通过反复混合研磨煅烧,得到上转换发光材料,性能稳定,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合成方便,而且未使用易挥发的氟化物和有机物,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废气。
3、由于本发明提供的上转换发光材料是在空气中合成,不需要还原气氛保护,因此,对设备要求较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样品La0.995Er0.005CaNb3O10在980nm的激发光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图;
图2 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样品Gd0.95Er0.05CaNb3O10在980nm的激发光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图;
图3 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样品Y0.8Er0.2CaNb3O10在980nm的激发光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图4 是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样品La0.5Er0.5CaNb3O10在980nm的激发光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图5 是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样品ErCaNb3O10在980nm的激发光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图6 是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样品Y0.9Er0.1CaNb1.5Ta1.5O10在980nm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图7 是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的样品Gd0.9Er0.1CaTa3O10在980nm的激发光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图8 是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样品La0.7Er0.3CaTa3O10在980nm的激发光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图9 是本发明实施例9制备的样品Y0.6Er0.4CaTa3O10在980nm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图10 是本发明实施例10制备的样品ErCaTa3O10在980nm的激发光激发下得到的上转换发光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根据化学式La0.995Er0.005CaNb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碳酸钙CaCO3:0.1667克,氧化镧La2O3:0.5403克,氧化铒Er2O3:0.032克,氧化铌Nb2O5:1.3291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预烧结,温度为350℃,预烧结时间为8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预烧结后,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95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8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380℃下第三次最终烧结,烧结时间是6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掺杂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1,它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功率为0.2瓦的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图,由图1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和红发光波段。
实施例2
根据化学式Gd0.95Er0.05CaNb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氢氧化钙Ca(OH)2:0.1234克,氧化钆Gd2O3:0.574克,氧化铒Er2O3:0.0319克,氧化铌Nb2O5:1.3291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400℃,煅烧时间6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00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7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35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8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2,它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功率为0.25瓦的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2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和红发光波段。
实施例3
根据化学式Y0.8Er0.2CaNb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碳酸钙CaCO3:0.1667克,氧化钇Y2O3:0.3011克,氧化铒Er2O3:0.1275克,氧化铌Nb2O5:1.3291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950℃,煅烧时间5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20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5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50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5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3,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0.35瓦的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3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和红发光波段。
实施例4
根据化学式La0.5Er0.5CaNb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氧化钙CaO:0.0934克,氧化镧La2O3:0.2715克,氧化铒Er2O3:0.3188克,氧化铌Nb2O5:1.3291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500℃,煅烧时间4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10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5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中140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6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4,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0.5瓦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4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和红发光波段。
实施例5
根据化学式ErCaNb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氧化钙CaO:0.1904克,氧化铒Er2O3:0.638克,氧化铌Nb2O5:1.3291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600℃,煅烧时间6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15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6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45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6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5,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0.75瓦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5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和红发光波段。
实施例6
根据化学式Y0.9Er0.1CaNb1.5Ta1.5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氢氧化钙Ca(OH)2:0.1234克,氧化钇Y2O3:0.6022克,氧化铒Er2O3:0.255克,氧化铌Nb2O5:1.3291克,氧化钽Ta2O5:2.2095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800℃,煅烧时间10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05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6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40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5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6,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0.7瓦的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6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和红发光波段。
实施例7
根据化学式Gd0.9Er0.1CaTa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硝酸钙Ca(NO3)2:0.2734克,氧化钆Gd2O3:0.5438克,氧化铒Er2O3:0.0638克,氧化钽Ta2O5:2.2095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450℃,煅烧时间5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15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5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35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10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7,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0.2瓦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7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波段,红光上转换比较弱。
实施例8
根据化学式La0.7Er0.3CaTa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碳酸钙CaCO3:0.1667克,氧化镧La2O3:0.3801克,氧化铒Er2O3:0.1913克,氧化钽Ta2O5:2.2095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700℃,煅烧时间8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05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10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40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5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8,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0.25瓦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8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波段。
 
实施例9
根据化学式Y0.6Er0.4CaTa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氢氧化钙Ca(OH)2:0.1234克,氧化钇Y2O3:0.2258克,氧化铒Er2O3:0.1275克,氧化钽Ta2O5:2.2095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650℃,煅烧时间9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10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9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35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5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9,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0.4瓦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9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波段。
实施例10
根据化学式ErCaTa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分别秤取硝酸钙Ca(NO3)2:0.2734克,氧化铒Er2O3:0.1275克,氧化钽Ta2O5:2.2095克,在玛瑙研钵中研磨并混合均匀后,选择空气气氛第一次煅烧,温度是750℃,煅烧时间7小时,然后冷至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一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100℃下第二次烧结,烧结时间是6小时,冷却致室温,取出样品。在第二次煅烧的原料之后,再次把混合料充分混合研磨均匀,在空气气氛之中,1450℃下第三次烧结,烧结时间是5小时,冷却致室温,即得到粉体状稀土铒掺杂的上转换发光荧光粉。
参见附图10,是按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材料样品在0.5瓦980nm红外光激发下得到的发光光谱,由图10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发光在绿发光波段。

Claims (6)

1.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它以铌酸盐、钽酸盐为基质,稀土铒离子Er3+作为激活离子,其化学式为R1-xErxCaM3O10,其中,R为稀土离子镧离子La3+、钆离子Gd3+、及钇离子Y3+中的至少一种;M是铌离子Nb5+和钽离子Ta5+中的至少一种;x为铒离子Er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01≤x≤1.0;所述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在980nm的红外激光泵浦下,发出555nm附近的绿光和670nm附近的红光。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化学式R1-xErxCaM3O10中各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其中,x为铒离子Er3+掺杂的摩尔百分数,0.00001≤x≤1.0,分别称取:含有R的化合物,R为稀土离子镧离子La3+、钆离子Gd3+、及钇离子Y3+中的至少一种;含有铒离子Er3+的化合物;含有钙离子Ca2+的化合物;含有M的化合物,M为铌离子Nb5+和钽离子Ta5+中的至少一种;将它们研磨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预烧结1~2次,温度为300~950℃,时间为1~10小时;
(3)自然冷却后,研磨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煅烧,煅烧温度为950~1300℃,煅烧时间为1~10小时;
(4)自然冷却后,研磨并混合均匀,在空气气氛中进行最终煅烧,温度为1300~1500℃,时间为1~10小时,得到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R的化合物为:R的氧化物、R的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铒离子Er3+的化合物为:氧化铒,硝酸铒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钙离子Ca2+的化合物为:氧化钙、氢氧化钙、硝酸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M的化合物为M的氧化物。
CN 201210017389 2012-01-19 2012-01-19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046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17389 CN102604631B (zh) 2012-01-19 2012-01-19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17389 CN102604631B (zh) 2012-01-19 2012-01-19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4631A true CN102604631A (zh) 2012-07-25
CN102604631B CN102604631B (zh) 2013-07-10

Family

ID=4652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1738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04631B (zh) 2012-01-19 2012-01-19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463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520207A (ja) * 2013-04-25 2016-07-11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ポインティング表示装置
CN106255778A (zh) * 2014-04-25 2016-12-21 保利斯科有限公司 晶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833638A (zh) * 2017-02-15 2017-06-13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铒离子掺杂钨钽酸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723A (en) * 1994-07-01 1997-09-16 Rhone-Poulenc Chimie Luminophores comprising doped tantalates of yttrium/lutetium/gadolinium
CN101899299A (zh) * 2010-06-25 2010-12-0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铌酸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21589A (zh) * 2009-06-17 2010-12-2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用于白光led的铌酸盐或钽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723A (en) * 1994-07-01 1997-09-16 Rhone-Poulenc Chimie Luminophores comprising doped tantalates of yttrium/lutetium/gadolinium
CN101921589A (zh) * 2009-06-17 2010-12-22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用于白光led的铌酸盐或钽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9299A (zh) * 2010-06-25 2010-12-01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铌酸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520207A (ja) * 2013-04-25 2016-07-11 東友ファインケム株式会社Dongwoo Fine−Chem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ポインティング表示装置
CN106255778A (zh) * 2014-04-25 2016-12-21 保利斯科有限公司 晶体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6833638A (zh) * 2017-02-15 2017-06-13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铒离子掺杂钨钽酸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33638B (zh) * 2017-02-15 2019-01-15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铒离子掺杂钨钽酸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4631B (zh) 2013-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lver et al. The effect of particle morphology and crystallite size on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rbium and ytterbium co-doped yttrium oxide phosphors
Marin et al.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YAG: Ce3+, Pr3+ phosphors synthesized via the Pechini method for white LEDs
CN100572497C (zh) 高亮度环保型碱土离子固溶体钛酸盐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CN102942929B (zh) 一种镱离子Yb3+激活的硼钨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665695A (zh) Pr3+掺杂(YXLa1-X)2O3发光材料制备方法
CN102585828B (zh) 一种掺杂Yb3+的钒酸盐上转换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8357A (zh) 掺Yb3+的氧化镧钇上转换发光透明激光陶瓷的制备方法
Wei et al. High temperature-sensing performance of Er-and Yb-codoped tungsten bronze oxides based on frequency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Zhu et al. Observation of upconversion white light and ultrabroad infrared emission in YbAG: Ln3+ (Ln= Nd, Sm, Tb, Er)
CN102604631B (zh) 一种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5716B (zh) 一种铒镱共掺杂钨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45245B (zh) 镨镱共掺杂二氧化钛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268258B (zh) 一种铝酸锶基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1074B (zh) 一种钛酸盐基红色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4536A (zh) Er3+/Yb3+共掺杂氟铝酸钙绿色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286B (zh) 一种铒离子Er3+激活的钒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8014A (zh) 一种发光增强的Tm3+掺杂氧化镥基透明陶瓷及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Gd2O2S: Yb3+, Er3+, Tm3+ sub-micro phosphors by sulfurization of the oxides derived from sol-gel method and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CN108504357B (zh) 一种钛铝酸盐基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Sun et al.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and lasing performance of Dy3+/Tb3+ co-doped antimony phosphate glasses
Li et al. Impact of organic additives on synthesis an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in Ln3+, Yb3+ (Ln3+= Er3+/Tm3+/Ho3+) doped CaSc2O4 nanocrystals via hydrothermal method
CN103571482B (zh) 一种铒离子掺杂的钨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710987B (zh) 一种钽酸盐基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3893B (zh) 一种Yb3+激活的硼钨酸盐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Maurya et al. Enhanced upconversion and downshifting emissions from Tb3+, Yb3+ co-doped CaZrO3 phosphor in presence of Li+ 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37 Xiangcheng District Ji Road No. 8

Patentee after: Soochow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215123 Suzhou City, Suzhou Province Industrial Park, No. love road, No. 199

Patentee before: Soochow Universit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