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0977A -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0977A
CN102590977A CN2011104620194A CN201110462019A CN102590977A CN 102590977 A CN102590977 A CN 102590977A CN 2011104620194 A CN2011104620194 A CN 2011104620194A CN 201110462019 A CN201110462019 A CN 201110462019A CN 102590977 A CN102590977 A CN 102590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magnet
lens
fa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620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0977B (zh
Inventor
田口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90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0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0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09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 Y10T29/49144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by metal fus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能容易地制造既能确保透镜的行程又能在光轴方向上实现薄型化的透镜驱动装置。一种透镜驱动装置(1)包括透镜驱动模块(2)和基板(3),所述透镜驱动模块(2)具有:固定于可动体(4)的驱动用线圈(16);以及磁化成光轴方向的两个端面成为彼此不同的磁极并固定于固定体(5)的驱动用磁铁(15),所述基板(3)用于安装透镜驱动模块(2)。该透镜驱动装置(1)的制造工序包括:对透镜驱动模块(2)进行组装的模块组装工序;在模块组装工序之后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的模块安装工序;以及在模块安装工序之后对驱动用磁铁(15)进行磁化的磁化工序。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于移动电话等的比较小型的摄像头中使用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装载于移动电话等上的摄像头的摄影用透镜进行驱动的透镜驱动装置,已知有如下结构的透镜驱动装置,即,包括:保持多个透镜并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支架;以及用于沿光轴方向驱动透镜支架的驱动机构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卷绕成正方形状的驱动用线圈固定于透镜支架的外周侧,以从光轴方向的两侧夹着驱动用线圈的形态配置有两个驱动用磁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98948号公报
近年来,在装载于移动电话等的摄像头市场上,对摄像头的薄型化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摄像头中使用的透镜驱动装置的薄型化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透镜驱动装置中,由于将两个驱动用磁铁配置成从光轴方向的两侧夹着固定于透镜支架的驱动用线圈,因而若对装置不断实施薄型化的话就会导致光轴方向上两个驱动用磁铁之间的间隙变窄。因此,对该透镜驱动装置来说,对装置不断薄型化就难以确保透镜的行程。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能容易地制造既能确保透镜的行程又能在光轴方向上实现薄型化的透镜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包括透镜驱动模块和基板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上述透镜驱动模块具有:可动体,上述可动体保持透镜并能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固定体,上述固定体将可动体保持成能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及驱动机构,上述驱动机构用于沿光轴方向驱动可动体,上述基板用于安装透镜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用线圈,上述驱动用线圈固定于可动体;以及驱动用磁铁,上述驱动用磁铁形成为大致柱状或大致板状并固定于固定体,上述驱动用磁铁磁化成光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固定体包括:外周侧磁性部件,上述外周侧磁性部件呈大致筒状并由磁性材料形成,上述外周侧磁性部件构成固定体的外周面;以及端面侧磁性部件,上述端面侧磁性部件由磁性材料形成并固定有驱动用磁铁的一个端面,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与驱动用磁铁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向配置,配置外周侧磁性部件和端面侧磁性部件以及驱动用磁铁,以形成经过驱动用磁铁、端面侧磁性及外周侧磁性部件,并且从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朝向驱动用磁铁的另一个端面绕回,或从驱动用磁铁的另一个端面朝向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驱动用线圈配置于驱动用磁铁的另一个端面侧与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之间,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工序包括:对透镜驱动模块进行组装的模块组装工序;在模块组装工序之后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基板的模块安装工序;以及在模块安装工序之后对驱动用磁铁进行磁化的磁化工序。具体而言,固定体包括盖部件,上述盖部件具有:外周侧磁性部件,上述外周侧磁性部件呈大致筒状并由磁性材料形成,上述外周侧磁性部件构成固定体的外周面;以及端面侧磁性部件,上述端面侧磁性部件由磁性材料形成并构成固定体的一个端面,在模块组装工序中,将驱动用磁铁固定于端面侧磁性部件的一个端面,并且将驱动用线圈固定于可动体来构成驱动机构,将可动体保持成能在固定体内沿光轴方向移动,以此来组装透镜驱动模块,在模块安装工序中,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基板,从而使透镜驱动模块与基板一体化而构成透镜驱动装置,在磁化工序中,将一体化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驱动用磁铁磁化成光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以此构成透镜驱动装置。
在本发明中,例如也可在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被磁化成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的驱动用磁铁来组装透镜驱动模块,并且在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进行再磁化。具体而言,在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在预先确定的方向上磁化成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的驱动用磁铁来组装透镜驱动模块,在磁化工序中,通过在与预先确定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对驱动用磁铁进行再磁化,来弥补驱动用磁铁在模块安装工序中所减退的磁力。此外,本发明中,在模块组装工序中,也可使用未磁化的驱动用磁铁来组装透镜驱动模块,并且在磁化工序中,将驱动用磁铁磁化成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在磁化工序中,能将在模块安装工序中一体化后的透镜驱动装置配置于利用磁化用线圈在光轴方向形成磁场的部位,将驱动用磁铁磁化成光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
利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制造出的透镜驱动装置中,构成固定体的外周面的大致筒状的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与形成为大致柱状或大致板状的驱动用磁铁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向配置,驱动用线圈配置于驱动用磁铁的光轴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面侧与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之间。因此,即使沿光轴方向移动可动体,驱动用磁铁与驱动用线圈也不会彼此干扰。因此,即使在光轴方向对透镜驱动装置进行薄型化也能确保可动体在光轴方向上的行程(即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行程)。即,本发明中,既能确保透镜的行程又能使透镜驱动装置薄型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模块组装工序之后的模块安装工序中,由于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基板,因此,与利用手工操作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地将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基板。因此,本发明中能容易地制造透镜驱动装置。此外,若通过将透镜驱动模块插入于安装在基板上的连接器就能将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基板,则能将透镜驱动模块容易地安装于基板,但在此情况下需要安装于基板的连接器,透镜驱动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此外,在此情况下需要将连接器安装于基板的工序。
在此,为了使透镜驱动装置薄型化,必须使驱动用磁铁薄型化、小型化,另一方面,在对驱动用磁铁进行薄型化、小型化的同时必须确保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因此,透镜驱动装置中,优选钕磁铁等磁力较强的磁铁作为驱动用磁铁,但钕磁铁被加热时容易产生热退磁。因此,在将容易产生热退磁的钕磁铁等用作驱动用磁铁、并且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基板的情况下,因安装时的热的影响,存在驱动用磁铁产生热退磁而导致驱动机构的驱动力下降的可能性。
本发明中,在模块安装工序之后的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进行磁化。因此,例如在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被磁化成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的驱动用磁铁来组装透镜驱动模块,并且在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进行再磁化的情况下,即使在模块安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产生热退磁,也能在磁化工序中弥补模块安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所减退的量的磁力。此外,例如在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未磁化的驱动用磁铁来组装透镜驱动模块,并且在磁化工序中,将驱动用磁铁磁化成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的情况下,被磁化的驱动用磁铁不受模块安装工序的热的影响。因此,本发明中,即使将容易产生热退磁的钕磁铁等用作驱动用磁铁、并且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基板,也能确保透镜驱动装置完成后的驱动用磁铁的磁力,确保驱动机构的驱动力。
此外,本发明中,由于在模块安装工序后的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进行磁化,因此在磁化工序中对已经磁化好的驱动用磁铁进行再磁化时,即使在模块组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产生热退磁,也能在磁化工序中弥补在模块组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所减退的量的磁力,在磁化工序中对未磁化的驱动用磁铁进行磁化时,磁化后的驱动用磁铁不会受到模块组装工序的热的影响。因此,本发明中,能缓和模块组装工序中对作用于驱动用磁铁的温度的限制。例如,在模块组装工序中利用热固型粘接剂将规定的零件粘接固定时,或在模块组装工序中利用焊接、锡焊等固定规定的零件时,能缓和对作用于驱动用磁铁的温度的限制,能较高地设定作用于驱动用磁铁的温度。其结果是,本发明中,在模块组装工序中,能选择生产率更高的组装方法,提高透镜驱动模块的组装效率。
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模块安装工序之后的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进行磁化,因此,在磁化工序中,对未磁化的驱动用磁铁进行磁化的情况下,能防止在模块组装工序等中具有磁性的杂质被驱动用磁铁吸附。因此,能提高透镜驱动装置的可靠性。
本发明中,优选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用磁铁,上述驱动用磁铁的一个端面被磁化成相同的磁极,在磁化工序中,对多个驱动用磁铁同时进行磁化。若如此构成,则即使在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用磁铁的情况下也能提高透镜驱动装置的生产率。
本发明中,优选在磁化工序中,对多个透镜驱动装置同时进行磁化。若如此构成,则能提高透镜驱动装置的生产率。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容易地制造既能确保透镜的行程又能在光轴方向上实现薄型化的透镜驱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E-E截面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被拍物相反侧表示从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拆卸了可动体、板簧及底座部件等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将图4的G-G截面的被拍物侧与被拍物相反侧反转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利用空芯线圈对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进行再磁化的状态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驱动用线圈的结构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8(A)是用于从被拍物相反侧说明透镜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8(B)是表示将图8(A)的H-H截面的被拍物侧与被拍物相反侧反转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从被拍物相反侧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0(A)是用于从被拍物相反侧说明透镜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0(B)是表示将图10(A)的J-J截面的被拍物侧与被拍物相反侧反转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透镜驱动装置
2透镜驱动模块
3基板
4可动体
5固定体
6驱动机构
11、30盖部件
11a、30a底部(端面侧磁性部件)
11b、30b筒部(外周侧磁性部件)
15驱动用磁铁
15a第一侧面(驱动用磁铁的侧面)
15b第二侧面(驱动用磁铁的侧面)
16、26、36、46驱动用线圈
35、55驱动用磁铁
35a、55a侧面(驱动用磁铁的侧面)
C空芯线圈
F磁场
L光轴
Z光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透镜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E-E截面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等所示,以下的说明中,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定为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将X方向设定为左右方向,将Y方向设定为前后方向,将Z方向设定为上下方向。此外,将图1等的Z1方向侧作为“上”侧,将Z2方向侧作为“下”侧。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装载于移动电话、行驶记录仪或监视摄像系统等中使用的比较小型的摄像头上,如图1所示,整体形成为大致四棱柱状。即,透镜驱动装置1形成为从摄像用的透镜的光轴L的方向(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四边形状。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装置1形成为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状。此外,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侧面与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基本平行。
本实施方式中,Z方向(上下方向)与光轴方向基本一致。此外,装载有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摄像头中,在下侧配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对配置于上侧的被拍物进行拍摄。即,本实施方式中,上侧(Z1方向侧)是被拍物侧(物体侧),下侧(Z2方向侧)是被拍物相反侧(摄像元件侧、图像侧)。
如图1、图2所示,透镜驱动装置1包括:透镜驱动模块2;以及用于安装透镜驱动模块2的基板3。透镜驱动模块2包括:保持摄影用的透镜并能沿光轴方向移动的可动体4;将可动体4保持成能沿光轴方向移动的固定体5;以及用于沿光轴方向驱动可动体4的驱动机构6。可动体4借助板簧7、8(参照图2)以能移动的状态保持于固定体5。图3中省略了板簧7、8的图示。
可动体4包括对固定有多个透镜的透镜支架9进行保持的套筒10。固定体5包括: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侧面(外周面)的盖部件11;以及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的被拍物相反侧的端面的底座部件12。图3中省略了透镜支架9的图示。
透镜支架9形成为带台阶的大致圆筒状,在其内周侧固定有多个透镜,从光轴方向观察时,这些透镜的形状呈大致圆形。套筒10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此外,套筒10形成为大致筒状,透镜支架9的外周面固定于套筒10的内周面。
盖部件11由磁性材料形成,同时形成为具有底部11a和筒部11b的、带底的大致四棱筒状(大致有底四棱筒状)。底部11a配置于上侧,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的被拍物侧的端面。在底部11a的中心形成有圆形的通孔11c。盖部件11配置成围住驱动机构6及可动体4的外周侧。
底座部件12由树脂材料形成,包括大致正方形的平板状的底座部12a和从底座部12a的四个角落朝上侧竖起的竖起部12b。在底座部12a的中心形成有圆形的通孔12c。底座部件12安装于盖部件11的下端侧。此外,在底座部件12上固定有两个端子13(参照图3)。此外,在底座部件12的内周侧安装有IR截止滤光片(未图示),上述IR截止滤光片可透射可见光,截止近红外光(IR)。
板簧7、8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形成。此外,板簧7、8由固定于套筒10的可动体侧固定部、固定于底座部件12的竖起部12b的固定体侧固定部、连接可动体侧固定部和固定体侧固定部的弹簧部构成。而且,板簧7以挠曲的状态固定于套筒10及底座部件12,使得在没有对后述的驱动用线圈16供给电流时,形成于底座部12a的上表面的基准面与套筒10的下端面抵接,可动体4配置于规定的基准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模块2包括两个或四个板簧8,后述的驱动用线圈16的一端利用锡焊等固定于一个板簧8而构成电连接,驱动用线圈16的另一端利用锡焊等固定于其他的板簧8而构成电连接。此外,固定有驱动用线圈16的端部的两个板簧8分别利用锡焊等固定于两个端子13而构成电连接。
驱动机构6包括: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角落(具体是盖部件11的内侧的四个角落)的大致三棱柱状的四个驱动用磁铁15;以及卷绕在套筒10的外周侧的一个驱动用线圈16。该驱动机构6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说明。
在基板3的上表面安装有摄像元件。此外,如上所述,在基板3的上表面安装有透镜驱动模块2。具体而言,在基板3的上表面形成的电路图案上以电连接的方式固定端子13,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此外,透镜驱动模块2的驱动电路等也安装于基板3。
(驱动机构的结构)
图4是从被拍物相反侧表示从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1拆卸了可动体4、板簧7、8及底座部件12等后的状态的图。图5是表示将图4的G-G截面的被拍物侧与被拍物相反侧反转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驱动用磁铁15是钕磁铁。该驱动用磁铁15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等腰直角三角形,包括:与光轴L大致平行且彼此正交的矩形的两个第一侧面(第一侧面)15a;以及与光轴L大致平行且将两个第一侧面15a相连的一个第二侧面(第二侧面)15b。
驱动用磁铁15配置成盖部件11的筒部11b的内周面与第一侧面15a基本平行且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向。此外,四个驱动用磁铁15固定于盖部件11的底部11a。具体而言,四个驱动用磁铁15的上端面在与底部11a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下通过粘接等固定于底部11a的下表面。此外,四个驱动用磁铁15的上端面完全被底部11a覆盖。本实施方式的底部11a是固定有驱动用磁铁15的一个端面的端面侧磁性部件,筒部11b是构成固定体5的外周面的外周侧磁性部件。
在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固定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部件17。磁性部件17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与驱动用磁铁15相同的大致等腰直角三角形状的平板状,磁性部件17包括:彼此正交的两个第一端面(第一端面)17a;以及将两个第一端面17a相连的一个第二端面(第二端面)17b。该磁性部件17以其厚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基本一致的形态固定于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此外,磁性部件17以以下的配置方式固定于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即,将第一端面17a与驱动用磁铁15的第一侧面15a配置成同一平面状,将第二端面17b与驱动用磁铁15的第二侧面15b配置成同一平面状。
驱动用磁铁15在上下方向上被磁化成两个磁极,上端面的磁极与下端面的磁极不同。例如,磁化成驱动用磁铁15的上端面为S极,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为N极。因此,如图5所示,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形成经过盖部件11的筒部11b、底部11a、驱动用磁铁15及磁性部件17并从磁性部件17的下表面和第一端面17a朝筒部11b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F。即,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形成经过盖部件11的筒部11b、底部11a及驱动用磁铁15并从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经由磁性部件17朝筒部11b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F。如图4所示,该磁场F从磁性部件17的下表面和第一端面17a朝着筒部11b的内周面的、与驱动用磁铁15的第一侧面15a及磁性部件17的第一端面17a大致平行地相对向配置的部分绕回。图5中虽未图示,但磁场F也从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与磁性部件17的上表面抵接的抵接部分的附近朝着筒部11b的内周面绕回。
驱动用线圈16卷绕成扁平的大致四棱筒状,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状。驱动用线圈16在上下方向的宽度大于磁性部件17的厚度。该驱动用线圈16通过粘接等固定于套筒10的外周面。
如图4所示,驱动用线圈16沿着盖部件11的筒部11b的内周面配置,驱动用线圈16的四个角落及其附近部分配置于驱动用磁铁15的第一侧面15a及磁性部件17的第一端面17a与盖部件11的筒部11b之间的间隙中。此外,如图5所示,驱动用线圈16的四个角落及其附近部分配置于从磁性部件17的下表面和第一端面17a等朝筒部11b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F之中。
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用线圈16配置成:在可动体4的可动范围内,磁性部件17始终配置于驱动用线圈16的内周侧。即,驱动用线圈16配置成:在可动体4的可动范围内,驱动用线圈16的下端面不会移动至磁性部件17的下表面的上侧,并且,驱动用线圈16的上端面不会移动至磁性部件17的上表面的下侧。当对驱动用线圈16供给电流后,在驱动用磁铁15与驱动用线圈16的作用下,可动体4沿上下方向(光轴方向)移动。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制造透镜驱动装置1时,首先,组装透镜驱动模块2(模块组装工序)。本实施方式中,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预先磁化好的驱动用磁铁15,对以回流焊方式安装于基板3之前的状态的透镜驱动模块2进行组装。
当透镜驱动模块2的组装完成后,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上(模块安装工序)。即,当透镜驱动模块2的组装完成后,在将端子13配置于涂布在基板3上的电路图案上的焊锡膏上的基础上将透镜驱动模块2载放于基板3上,然后在回流炉内加热,之后进行冷却,从而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之前,预先通过锡焊将摄像元件安装于基板3,在模块安装工序中,将透镜驱动模块2以覆盖摄像元件的形态载放于基板3上,然后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模块安装工序中,可根据需要将透镜驱动模块2以外的零件也安装于基板3。此外,模块安装工序中,也可将摄像元件装载于基板3,接着将透镜驱动模块2以覆盖摄像元件的形态装载于基板3,从而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2和摄像元件同时安装于基板3。
如图6所示,当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后,将透镜驱动模块2与基板3一起配置于磁化用的空芯线圈C中,对驱动用磁铁15进行磁化(磁化工序)。即,当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后,在磁化工序中,将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于磁化用的空芯线圈C中,对驱动用磁铁15进行再磁化。在磁化工序中,将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于空芯线圈C中,以使磁化用的空芯线圈C的轴向、即由空芯线圈C形成的磁化用的磁场f的方向成为光轴方向。具体而言,将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于圆筒形的空芯线圈C的内侧,以使由空芯线圈C形成的磁化用的磁场f的方向成为与预先磁化好的驱动用磁铁15的磁化方向相同的方向。这样,能对模块安装工序后的透镜驱动模块2的驱动用磁铁15再次进行磁化,即使在模块安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产生热退磁,也能在磁化工序中弥补在模块安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所减退的量的磁力。本实施方式中,底座部件12由树脂材料形成,由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盖部件11形成为只有底部11a和筒部11b的带底的大致四棱筒状,底座部件12侧成为开放的形状,因而能可靠地对模块安装工序后的驱动用磁铁15进行光轴方向的磁化。此外,虽然盖部件11的底座部件12侧开放能使磁化变得容易,但即使是将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盖部件11配置于驱动用磁铁15的光轴方向两侧的结构,或者使底座部件12的一部分或全部由磁性材料形成,也能通过增强由空芯线圈C形成的磁化用的磁场f,对模块安装工序后的驱动用磁铁15进行光轴方向的磁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透镜驱动装置1包括四个驱动用磁铁15,四个驱动用磁铁15在磁化工序中同时磁化。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磁化工序中,将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于磁化用的空芯线圈C中,对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同时进行磁化。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磁化工序中,在由空芯线圈C形成的磁场的方向形成为与驱动用磁铁15的应该磁化的方向一致的区域中,将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于空芯线圈C之中并使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在光轴方向重叠,对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同时进行磁化。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中,驱动用线圈16的四个角落及其附近部分配置于驱动用磁铁15的第一侧面15a及磁性部件17的第一端面17a与盖部件11的筒部11b之间的间隙内。因此,即使将可动体4沿光轴方向移动,驱动用磁铁15与驱动用线圈16也不会彼此干扰。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上下方向对透镜驱动装置1进行薄型化也能确保保持于可动体4的透镜的行程。即,本实施方式中,既能确保透镜的行程又能使透镜驱动装置1薄型化。
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块组装工序之后的模块安装工序中,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因此,与利用手工操作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的情况相比,能容易地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能容易地制造透镜驱动装置1。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模块安装工序中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因此,存在安装时因热的影响而使由钕磁铁构成的驱动用磁铁15产生热退磁、导致驱动机构6的驱动力下降的可能性。然而,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模块安装工序之后的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15进行再磁化,因此即使在模块安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15产生热退磁,也能在磁化工序中弥补模块安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15所减退的磁力。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将容易发生热退磁的钕磁铁用作驱动用磁铁15,并且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也能确保透镜驱动装置1完成后的驱动用磁铁15的磁力,确保驱动机构6的驱动力。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模块安装工序后的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15进行再磁化,因此即使在模块组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15产生热退磁,也能在磁化工序中弥补在模块组装工序中驱动用磁铁15所减退的量的磁力。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能缓和在模块组装工序中对作用于驱动用磁铁15的温度的限制。例如,在模块组装工序中利用热固型的粘接剂将规定的零件粘接固定时,或在模块组装工序中利用焊接、锡焊等来固定规定的零件时,能缓和对作用于驱动用磁铁15的温度的限制,能较高地设定作用于驱动用磁铁15的温度。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块组装工序中,能选择生产率更高的组装方法,提高透镜驱动模块2的组装效率。
本实施方式中,在磁化工序中,对构成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驱动用磁铁15同时进行磁化。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磁化工序中,将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于磁化用的空芯线圈C之中,对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同时进行磁化。因此,能提高透镜驱动装置1的生产率。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与驱动用磁铁15的上端面抵接的底部11a与筒部11b形成为一体,因此能防止磁通从底部11a与筒部11b之间向透镜驱动装置1的外部泄漏。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用磁铁15的第一侧面15a与筒部11b的内周面大致平行,因此驱动用磁铁15产生的磁力线的方向容易朝向从磁性部件17的下表面和第一端面17a等朝向筒部11b的内周面的方向。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能提高从磁性部件17的下表面和第一端面17a等朝筒部11b的内周面绕回的磁通的密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磁性部件17固定于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由于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驱动用磁铁15的形状与磁性部件17的形状基本相同,因此能将磁通集中于磁性部件17。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驱动用磁铁15的形状与磁性部件17的形状基本相同,因此,驱动用磁铁15产生的磁力线的方向容易朝向从磁性部件17的下表面和第一端面17a等朝向筒部11b的内周面的方向。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能有效地提高从磁性部件17的下表面和第一端面17a等朝向筒部11b的内周面的磁通的密度。
本实施方式中,将驱动用磁铁15配置于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状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角落。因此,能将驱动用磁铁15配置于对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圆形的透镜进行驱动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成为死角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角落。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用磁铁15形成为大致三棱柱状,因此即使减小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角落的空间也能配置驱动用磁铁15。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能使透镜驱动装置1小型化。
(透镜驱动装置的变形例1)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驱动用线圈26的结构的图。
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6包括一个沿盖部件11的筒部11b的内周面配置的驱动用线圈16,但驱动机构6也可不使用驱动用线圈16,而是如图7所示包括卷绕成大致三棱筒状且其内周侧与驱动用磁铁15的侧面15a、15b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向配置的四个驱动用线圈26。在该变形例1中,驱动用线圈26卷绕成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等腰直角三角形状。此外,四个驱动用线圈26以其内周面与驱动用磁铁15的侧面15a、15b隔开规定的间隙大致平行的形态固定于套筒10。即使在此情况下,也能将驱动用磁铁15磁化成光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因此能在模块安装工序之后对透镜驱动模块2的驱动用磁铁15再次进行磁化。
(透镜驱动装置的变形例2)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8(A)是用于从被拍物相反侧说明透镜驱动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8(B)是表示将图8(A)的H-H截面的被拍物侧与被拍物相反侧反转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从被拍物相反侧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
上述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装置1形成为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状。此外,形成为大致三棱柱状的驱动用磁铁15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角落。此外例如也可将透镜驱动装置1形成为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成为大致长方形。此外,在此情况下,如图8所示,也可将驱动用磁铁35形成为大致四棱柱状,并且将驱动用磁铁35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在与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长边基本平行的方向上的两侧。该变形例2的透镜驱动装置1包括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套筒10的套筒38和相当于盖部件11的盖部件30。
驱动用磁铁35配置成其三个侧面35a与盖部件30的筒部30b的内周面大致平行且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向。此外,驱动用磁铁35以与盖部件30的底部30a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得到固定。在驱动用磁铁35的下端面固定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部件37。在该变形例2中,底部30a是固定有驱动用磁铁35的一个端面的端面侧磁性部件,筒部30b是构成固定体5的外周面的外周侧磁性部件。
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将驱动用磁铁35在上下方向上磁化成两个磁极,使上端面的磁极与下端面的磁极不同,并能在模块安装工序之后的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15进行再磁化。因此,盖部件30的下侧处于开放状态,如图8(B)所示,在变形例2的透镜驱动装置1中,形成经过盖部件30的筒部30b、底部30a及驱动用磁铁35并从驱动用磁铁35下端面经由磁性部件37朝筒部30b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F。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磁场F也从驱动用磁铁35的下端面与磁性部件37的上表面抵接的抵接部分附近朝筒部30b的内周面绕回。
驱动用线圈36卷绕成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长方形状,包括短边部36a和比短边部36a长的长边部36b。该驱动用线圈36以沿着筒部30b的内周面的形态固定于套筒38的外周面。驱动用线圈36的长边部36b的两端侧及短边部36a配置于驱动用磁铁35的三个侧面35a与筒部30b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内。此外,长边部36b的两端侧及短边部36a配置于从磁性部件37的下表面和端面等朝筒部30b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F之中。此外,也可不使用驱动用线圈36,而是如图9所示将卷绕成大致四棱筒状且其内周侧与驱动用磁铁35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向配置的两个驱动用线圈46固定于套筒38的外周面。
(透镜驱动装置的变形例3)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0(A)是用于从被拍物相反侧说明透镜驱动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0(B)是表示将图10(A)的J-J截面的被拍物侧与被拍物相反侧反转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形成为大致三棱柱状的驱动用磁铁15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角落内。此外例如也可如图10(A)所示,将形成为大致长方形板状的驱动用磁铁55分别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侧面。
在该变形例3中,驱动用磁铁55配置成其一个侧面55a与盖部件11的筒部11b的内周面大致平行且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向。此外,驱动用磁铁55以与盖部件11的底部11a的下表面抵接的状态得到固定。在驱动用磁铁55的下端面固定有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磁性部件57。磁性部件57形成为平板状,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与驱动用磁铁55相同的大致长方形状。
在该变形例3中,也能将驱动用磁铁55在上下方向上磁化成两个磁极,使上端面的磁极与下端面的磁极不同。因此,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能在模块安装工序之后的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55进行再磁化。此外,在变形例3的透镜驱动装置1中,例如形成经过筒部11b、底部11a、驱动用磁铁55及磁性部件57并从磁性部件57的下表面和端面朝筒部11b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F。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磁场F也从驱动用磁铁55的下端面与磁性部件57的上表面抵接的抵接部分附近朝筒部11b的内周面绕回。
驱动用线圈16的一部分配置于驱动用磁铁55的侧面55a与筒部11b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内。此外,驱动用线圈16的一部分配置于从磁性部件57的下表面和端面等朝筒部11b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F之中。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预先磁化好的驱动用磁铁15来组装透镜驱动模块2,在磁化工序中,对驱动用磁铁15进行再磁化。此外,例如也可在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未磁化的驱动用磁铁15对上述透镜驱动模块2进行组装,并且,在磁化工序中,将驱动用磁铁15磁化成驱动用磁铁15的上端面的磁极与下端面的磁极不同。在此情况下,磁化后的驱动用磁铁15不会受模块安装工序的热的影响。此外,在此情况下,磁化后的驱动用磁铁15也不会受模块组装工序的热的影响。因此,在此情况下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外,在此情况下,由于能防止在模块组装工序等中具有磁性的杂质被驱动用磁铁15吸附,因此能进一步提高透镜驱动装置1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磁化工序中,将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于磁化用的空芯线圈之中,对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同时进行磁化。此外例如也可在磁化工序中,将一个透镜驱动装置1配置于磁化用的空芯线圈之中,对一个透镜驱动装置1进行磁化。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摄像元件安装于基板3。此外例如也可将摄像元件安装于比基板3小的基板(小基板),将该小基板安装于基板3。在此情况下,也可预先将小基板安装于安装透镜驱动模块2之前的基板3上,在模块安装工序中,将透镜驱动模块2以覆盖小基板的形态载放在基板3上,以此将透镜驱动模块2安装于基板3。也可在模块组装工序中,将小基板安装于透镜驱动模块2,在模块安装工序中,将小基板与透镜驱动模块2一起安装于基板3。
上述实施方式中,磁性部件17固定于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但也可不将磁性部件17固定于驱动用磁铁15的下端面。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底部11a和筒部11b构成了盖部件11,底部11a与筒部11b形成为一体,但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底部与由磁性材料形成的筒部也可分体形成。此外,也可在盖部件11上设置从筒部11b的基板3侧的端部以与底部11a相对向的形态朝内侧突出的凸缘部,将上述凸缘部固定于底座部件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驱动用磁铁15形成为大致三棱柱状,但驱动用磁铁15也可形成为大致三棱柱状以外的大致多棱柱状、大致圆柱状或大致椭圆柱状。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透镜驱动装置1形成为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四边形状,但透镜驱动装置1既可形成为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四边形以外的大致多边形状,也可形成为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为大致圆形状或大致椭圆形状。在此情况下,驱动用线圈16也可根据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形状和驱动用磁铁15的形状例如卷绕成圆筒状等。此外,变形例1中的驱动用线圈26也可根据从光轴方向观察时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形状和驱动用磁铁15的形状例如卷绕成圆筒状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驱动用磁铁15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角落,但只要能获得驱动机构6的驱动力,也可将驱动用磁铁15仅配置于透镜驱动装置1的四个角落中的三个角落、两个角落或一个角落。

Claims (15)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透镜驱动模块和基板,其中,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具有:可动体,所述可动体保持透镜并能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将所述可动体保持成能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沿所述光轴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所述基板用于安装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用线圈,所述驱动用线圈固定于所述可动体;以及驱动用磁铁,所述驱动用磁铁形成为大致柱状或大致板状并固定于所述固定体,所述驱动用磁铁磁化成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
所述固定体包括:外周侧磁性部件,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呈大致筒状并由磁性材料形成,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构成所述固定体的外周面;以及端面侧磁性部件,所述端面侧磁性部件由磁性材料形成并固定有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一个端面,
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与所述驱动用磁铁的侧面隔开规定的间隙相对向配置,
配置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和所述端面侧磁性部件以及所述驱动用磁铁,以形成经过所述驱动用磁铁、所述端面侧磁性部件及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并且从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朝向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另一个端面绕回,或从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另一个端面朝向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绕回的磁场,
所述驱动用线圈配置于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另一个端面侧与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的内周面之间,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工序包括:对所述透镜驱动模块进行组装的模块组装工序;在所述模块组装工序之后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基板的模块安装工序;以及在所述模块安装工序之后对所述驱动用磁铁进行磁化的磁化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被磁化成所述一个端面的磁极与所述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的所述驱动用磁铁来组装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并且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对所述驱动用磁铁进行再磁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用磁铁,所述多个驱动用磁铁的所述一个端面被磁化成相同的磁极,
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对多个所述驱动用磁铁同时进行磁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对多个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同时进行磁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用磁铁,所述多个驱动用磁铁的所述一个端面被磁化成相同的磁极,
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对多个所述驱动用磁铁同时进行磁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未磁化的所述驱动用磁铁来组装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并且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将所述驱动用磁铁磁化成所述一个端面的磁极与所述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对多个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同时进行磁化。
8.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透镜驱动模块和基板,其中,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具有:可动体,所述可动体保持透镜并能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将所述可动体保持成能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沿所述光轴方向驱动所述可动体,所述基板用于安装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工序包括:对所述透镜驱动模块进行组装的模块组装工序;在所述模块组装工序之后将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基板的模块安装工序;以及在所述模块安装工序之后对所述驱动用磁铁进行磁化的磁化工序,
所述固定体包括盖部件,所述盖部件具有:外周侧磁性部件,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呈大致筒状并由磁性材料形成,所述外周侧磁性部件构成所述固定体的外周面;以及端面侧磁性部件,所述端面侧磁性部件由磁性材料形成并构成所述固定体的一个端面,
在所述模块组装工序中,将所述驱动用磁铁固定于所述端面侧磁性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面,并且将驱动用线圈固定于所述可动体来构成所述驱动机构,将所述可动体保持成能在所述固定体内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此来组装所述透镜驱动模块,
在所述模块安装工序中,以回流焊的方式通过锡焊将所述透镜驱动模块安装于所述基板,从而使所述透镜驱动模块与所述基板一体化而构成所述透镜驱动装置,
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将一体化后的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所述驱动用磁铁磁化成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将在所述模块安装工序中一体化后的所述透镜驱动装置配置于利用磁化用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形成磁场的部位,
将所述驱动用磁铁磁化成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面的磁极与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在预先确定的方向上磁化成所述一个端面的磁极与所述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的所述驱动用磁铁来组装所述透镜驱动模块,
在所述磁化工序中,通过在与所述预先确定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对所述驱动用磁铁进行再磁化,来弥补所述驱动用磁铁在所述模块安装工序中所减退的磁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用磁铁,所述多个驱动用磁铁的所述一个端面被磁化成相同的磁极,
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对多个所述驱动用磁铁同时进行磁化。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安装工序中,将与设于所述透镜驱动模块的所述驱动用线圈相连接的端子通过锡焊固定于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电路图案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用磁铁是钕磁铁。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块组装工序中,使用未磁化的所述驱动用磁铁来组装所述透镜驱动模块,
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将所述驱动用磁铁磁化成所述一个端面的磁极与所述另一个端面的磁极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驱动用磁铁,所述多个驱动用磁铁的所述一个端面被磁化成相同的磁极,
在所述磁化工序中,对多个所述驱动用磁铁同时进行磁化。
CN201110462019.4A 2011-01-06 2011-12-29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0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1133 2011-01-06
JP2011001133A JP5719598B2 (ja) 2011-01-06 2011-01-06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0977A true CN102590977A (zh) 2012-07-18
CN102590977B CN10259097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47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6201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0977B (zh) 2011-01-06 2011-12-29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93889B2 (zh)
JP (1) JP5719598B2 (zh)
KR (1) KR20120080126A (zh)
CN (1) CN1025909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1825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
CN109960000A (zh) * 2017-12-22 2019-07-02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US10983302B2 (en) 2016-07-01 2021-04-20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echanis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1483A1 (ko) * 2012-08-02 2014-02-06 주식회사 중앙정공 카메라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JP6414396B2 (ja) * 2014-06-16 2018-10-3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CN106772902B (zh) * 2017-01-10 2023-03-31 惠州萨至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1540A (ja) * 2001-01-31 2002-08-16 Nec Tokin Corp 磁気バイアス用磁石を有する磁気コア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WO2007043508A1 (ja) * 2005-10-14 2007-04-1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装置
WO2008048492A3 (en) * 2006-10-13 2008-06-05 Black & Decker Inc Motor with permanent magne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wer tool with same
CA2685083A1 (en) * 2007-04-24 2008-11-06 Harpuneet Singh Auto focus/zoom modules using wafer level optics
CN101728924A (zh) * 2008-10-10 2010-06-0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透镜驱动装置
US7808730B2 (en) * 2006-08-08 2010-10-05 Diostech Co., Ltd. Lens assembly with actuating means and auto-focus controll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10286507A (ja) * 2009-06-09 2010-12-24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98948A (ja) 2008-02-25 2009-09-03 Alps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装置
JP5368886B2 (ja) * 2009-06-09 2013-12-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1540A (ja) * 2001-01-31 2002-08-16 Nec Tokin Corp 磁気バイアス用磁石を有する磁気コア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WO2007043508A1 (ja) * 2005-10-14 2007-04-19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撮像装置
US7808730B2 (en) * 2006-08-08 2010-10-05 Diostech Co., Ltd. Lens assembly with actuating means and auto-focus controll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WO2008048492A3 (en) * 2006-10-13 2008-06-05 Black & Decker Inc Motor with permanent magne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wer tool with same
CA2685083A1 (en) * 2007-04-24 2008-11-06 Harpuneet Singh Auto focus/zoom modules using wafer level optics
CN101728924A (zh) * 2008-10-10 2010-06-0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透镜驱动装置
JP2010286507A (ja) * 2009-06-09 2010-12-24 Nidec Sankyo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1825A (zh) * 2016-07-01 2018-01-0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
CN107561825B (zh) * 2016-07-01 2021-01-1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机构
US10983302B2 (en) 2016-07-01 2021-04-20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mechanism
CN109960000A (zh) * 2017-12-22 2019-07-02 惠州大亚湾三美达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CN109960000B (zh) * 2017-12-22 2024-02-02 惠州萨至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41545A (ja) 2012-07-26
KR20120080126A (ko) 2012-07-16
US20130000115A1 (en) 2013-01-03
CN102590977B (zh) 2015-11-25
US9093889B2 (en) 2015-07-28
JP5719598B2 (ja)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7818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N106687847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搭载有摄像机的便携终端
US10684532B2 (en) Lens-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 device
CN106461907B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以及搭载有摄像机的移动终端
US10281691B2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mounting device
JP6094423B2 (ja)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CN102590977A (zh)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650722B (zh)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带照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
US10551589B2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WO2016103701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KR20190022547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JP2013250299A (ja) 手振れ補正機能付き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9478000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9073854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JP2022115965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光学機器
WO2010084702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208847933U (zh)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4405923U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678531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811814A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