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7476A - 卫生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卫生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7476A
CN102587476A CN2012100061468A CN201210006146A CN102587476A CN 102587476 A CN102587476 A CN 102587476A CN 2012100061468 A CN2012100061468 A CN 2012100061468A CN 201210006146 A CN201210006146 A CN 201210006146A CN 102587476 A CN102587476 A CN 102587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static atomization
toilet
atomization apparatus
human body
contr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61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7476B (zh
Inventor
德崎雅朗
松村充真
藤井真司
奥井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026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144876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680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8406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1823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4540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87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7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7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74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生清洗装置,能对伴随排便在马桶内产生的臭气成分和扩散到马桶外的臭气成分进行有效的除臭。卫生清洗装置包括:主体,其载置于卫生间内的马桶上;马桶座,其安装于主体;除臭装置,其内置于主体,用于抽吸马桶内的空气,除去包含在空气中的臭气成分;静电雾化装置,其内置于主体,将带电微粒水从主体释放到马桶外;人体检测部(人体检测传感器),其检测卫生间内的人体;落座检测部(落座检测传感器),其检测落座于马桶座的人体;以及控制部,其控制除臭装置和静电雾化装置。在此,在落座检测部和人体检测部中的任一方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控制部使除臭装置运转,在人体检测部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期间,控制部使静电雾化装置运转。

Description

卫生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清洗装置的异常检测,所述卫生清洗装置包括静电雾化装置,该静电雾化装置具有臭气物质的除臭功能和细菌类的除菌功能。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卫生间内的除臭,包括伴随着排便而在马桶内产生的臭气的除臭、和从马桶向卫生间内的空间扩散从而附着于墙壁和地面的臭气成分和细菌的清除。此外,在卫生间内存在马桶和马桶的内部空间、马桶外的空间、天棚、墙壁、以及地面。在所述卫生间内,将马桶外的空间、墙壁、以及地面合称作“马桶外”。
例如,马桶内的空气被内置于卫生清洗装置的送风机抽吸并通过除臭剂。空气内的臭气成分被除臭剂除去,从而伴随着排便产生的臭气被除臭(第一现有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设置于卫生间内的墙面上的静电雾化装置对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而形成的水施加高电压,生成带电微粒水并将所述带电微粒水释放到卫生间内。带电微粒分解附着在墙壁和地面上的臭气成分和菌类,从而使得马桶外的臭气成分和细菌类被除去(第二现有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内置于马桶座装置的雾化产生装置产生雾,并将所述雾向马桶内及马桶外这两处场所释放。利用雾,马桶内的臭气被除臭,马桶外的臭气成分和菌类被除去(第三现有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37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994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55150号公报
如果是第一现有例的结构,则不具有除去从马桶扩散出的臭气成分和由于小便等产生的臭气成分以及细菌等、马桶外的臭气成分及细菌的作用。
另外,如果是第二现有例的结构,则对除去在马桶内产生的臭气没有效果。
即使将第二现有例的结构与采用了第一现有例的结构的卫生清洗装置进行组合,也只是两个装置独立地工作。因此,不能够期望获得上述两项现有技术的相辅相成的效果,并且相互独立的工作可能导致无意义的能量消耗。
另外,如果是第三现有例的结构,则具有对马桶内以及马桶外这两处场所的臭气进行除臭的功能。但是,马桶内的臭气和马桶外的臭气的臭气成分的量以及比例并不相同。因此,当利用同一个除臭部来对马桶内以及马桶外进行除臭时,不能够充分获得其中一方的除臭性能,因此不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
另外,当对马桶内进行了除臭时,存在释放到马桶内的雾将马桶内的臭气成分的一部分排出到马桶外的情况。臭气成分有可能会扩散到马桶外。
如上所述,伴随着排便而产生的马桶内的臭气和附着于马桶外的臭气的臭气成分的量、比例及产生时期并不相同,因此应该对这些臭气进行除臭处理的时间不同。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当利用同一个除臭部或独立的多个除臭部实施了包括马桶内的整个卫生间内的除臭时,不能够获得充分的除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现有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卫生清洗装置,所述卫生清洗装置能够对伴随着排便在马桶内产生的臭气成分和扩散到马桶外的臭气成分这二者进行有效的除臭。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用于载置于卫生间内的马桶上;马桶座,所述马桶座安装于所述主体;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内置于所述主体,用于抽吸所述马桶内的空气,除去包含在所述空气中的臭气成分;静电雾化装置,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内置于所述主体,用于将通过对水进行静电雾化而形成的带电微粒水从所述主体释放到所述马桶外;人体检测部,所述人体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卫生间内的人体;落座检测部,所述落座检测部用于检测落座于所述马桶座的人体;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除臭装置以及所述静电雾化装置。这里,在由所述落座检测部以及所述人体检测部中的任一方检测到了所述人体的期间,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除臭装置运转,在所述人体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人体的期间,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静电雾化装置运转。
根据所述结构,在排便过程中以及清洗动作过程中等,如果落座检测部或者人体检测部检测到了使用者,则除臭装置被驱动。由此,马桶内的臭气通过除臭装置而被除臭。此外,恶臭从马桶内向马桶外扩散的情况被抑制。由此,整个卫生间被进行了防臭。
另外,当不使用卫生间时等使用者不在卫生间内时,带电微粒水被静电雾化装置排放到马桶外。通过所述带电微粒水,浮游于马桶外的臭气成分和附着于墙面、天棚面、以及地面的臭气成分被分解,从而能够长时间地抑制卫生间内的臭气。
本发明的卫生清洗装置能够对伴随着排便在马桶内产生的臭气成分和扩散到马桶外的臭气成分这二者进行有效的除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处于卸下了罩的状态的主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处于卸下了罩的状态的主体的侧视图。
图4是除臭装置的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静电雾化装置的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静电雾化装置的沿图2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盖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静电雾化单元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以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为中心的卫生清洗装置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框图。
图1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驱动开始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24小时控制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异常检测的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处于卸下了罩的状态的主体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各功能的驱动状态的时间图。
图1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框图。
图1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00:卫生清洗装置;
110:马桶;
200:主体;
220:马桶座;
230:落座检测传感器(落座检测部);
310:人体检测传感器(人体检测部);
600:除臭装置;
700:控制部;
711:电极施加部;
740:异常检测部;
800:静电雾化装置;
820:送风机;
830:静电雾化单元;
832:雾化电极;
833:对置电极;
835:珀耳帖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在全部附图中对相同的或者相当的元件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8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框图。图19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静电雾化装置的控制部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卫生清洗装置100包括:主体200,所述主体200载置于卫生间(toilet,rest room)内的马桶110上;马桶座220,所述马桶座220安装于主体200;除臭装置600,所述除臭装置600内置于主体200,并且抽吸马桶110内的空气,从而除去包含在空气中的臭气成分;静电雾化装置800,所述静电雾化装置800内置于主体200,用于将通过对水进行静电雾化而产生的带电微粒水从主体200释放到马桶110外;人体检测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所述人体检测部310对卫生间内的人体进行检测;落座检测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所述落座检测部230对落座于马桶座220的人体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700,所述控制部700控制除臭装置600以及静电雾化装置800。
如图19所示,在由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S600:是),控制部700使除臭装置600运转(S601)。另一方面,若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没有检测到人体(S600:否),则除臭装置600停止(S602)。另外,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期间(S603:是),控制部700使静电雾化装置800运转(S604)。另一方面,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S603:否),静电雾化装置800停止(S605)。
根据该构成,在使用者落座于马桶座220期间,马桶110内的臭气成分比马桶110外的臭气成分多。因此,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除臭装置600运转,马桶110内的臭气被除臭装置600除去。由此,臭气成分不会逸出到马桶110外,恶臭向整个卫生间扩散的情况被抑制。
另外,当使用者在卫生间的使用后离开卫生间时,扩散至马桶110外的臭气成分及菌类的比例与使用卫生间时相比增大。因此,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期间,静电雾化装置800运转。来自所述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带电微粒水被喷出到马桶110外,除去马桶110外、或者附着于天棚、地面、墙面等的臭气成分及菌类。由此,能够长时间地抑制卫生间内的臭气,保持卫生间卫生。
此外,在图18中,人体检测部310以及落座检测部230包含于主体200。但是,人体检测部310也可以与主体200分开设置。另外,人体检测部310也可以设置于与主体200分开设置的远距离操作部(遥控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由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除臭装置600运转。与此相对地,也可以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使除臭装置600运转。例如,当使用者站着小便时,使用者向马桶110内排尿,但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不到人体。因此,当使用者进入卫生间、由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时,除臭装置600开始运转。并且,当使用者退出卫生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不到人体时,除臭装置600停止运转。由此,由于排尿而产生的马桶110内的臭气成分被除去,从而马桶110被进行除臭,并且臭气成分扩散到马桶110外的情况被抑制。因此,整个卫生间被除臭。
(第二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将卫生清洗装置100设置于马桶110上的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
11.1卫生清洗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卫生清洗装置100由主体200、马桶盖210、马桶座220、遥控器300、以及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构成。主体200、马桶盖210、以及马桶座220被构成为一体,并且设置于马桶110的上表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如下设置对各构成要素的配置进行说明:如图1的箭头所示,以卫生清洗装置100的设置有主体200的一侧为后方,以卫生清洗装置100的设置有马桶座220的一侧为前方,以在朝向后方的状态下位于右侧的一侧为右侧,以在朝向后方的状态下位于左侧的一侧为左侧。
马桶盖210以及马桶座220经由马桶座马桶盖转动机构(未图示)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安装于主体200。如图1所示,在打开了马桶盖210的状态下,马桶盖210以位于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最后部的方式立起。另外,当关闭马桶盖210时,马桶盖210覆盖马桶座220的上表面。当马桶座加热器(未图示)内置于马桶座220时,马桶座加热器对马桶座220进行加热,使得马桶座220的落座面成为舒适的温度。
在主体200的前表面拐角部设置有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所述落座检测传感器230使用了例如反射型的红外线传感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向前方射出红外线,并对从坐在马桶座220上的人体反射回的红外线进行检测,由此,落座检测传感器230对使用者存在于马桶座220上的情况进行检测。当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出红外线时,落座检测传感器230认为检测到了落座于马桶座220的人体,并向控制部700输出信号。
侧翼部240以与主体200成为一体的方式突出形成于主体200的左侧。在侧翼部240的内部内置有静电雾化装置800。在侧翼部240的上表面配置有操作部241和显示部242。在操作部241配置有臀部清洗开关241a和静电雾化开关241b,其中,所述臀部清洗开关241a对作为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最重要功能的清洗功能进行操作,所述静电雾化开关241b是内置于侧翼部240的静电雾化装置800的电源开关。在显示部242设置有:显示卫生清洗装置100的电源的“开”和“关”的电源显示灯242a;和显示静电雾化装置800的电源的“开”和“关”的静电雾化显示灯242b。
在遥控器300设置有多个操作开关301。在操作开关301中,主要的开关是臀部清洗开关301a、女性用清洗开关301b、以及停止开关301c。这些开关配置于遥控器300的中心部。遥控器300安装在落座于马桶座220上的使用者能够进行操作的卫生间的墙面等位置,用于进行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各功能的操作。
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安装于卫生间的墙面等。人体检测传感器310使用了例如热电传感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通过检测卫生间的墙面等的温度和进入了卫生间的使用者的体温的温度变化来对使用者进入了卫生间内的情况进行检测。如果温度变化在预定阈值以上,则人体检测传感器310认为卫生间内存在人体,并向控制部700输出信号。
当卫生间内不存在使用者、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没有输出信号时,停止对马桶座加热器的通电或者将马桶座220保持在15~20℃左右的低温。当使用者进入卫生间时,根据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对马桶座加热器进行通电。马桶座加热器使用800W左右的输出非常高的加热器。因此,在从使用者进入卫生间到落座于马桶座220为止的短时间、例如大约6秒左右的期间内,马桶座加热器将马桶座220的落座面加热至30℃左右,然后再利用大约10秒左右加热至适当温度。在马桶座220达到适当温度后,对马桶座加热器的通电下降到50W左右的低输出,马桶座220被保持在适当温度。当使用者从卫生间内离开、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消失时,停止对马桶座加热器的通电或者将马桶座220保持在20℃左右的低温。由此,卫生间内没有使用者时的电力被大幅削减。
1.1.2主体的结构
图2示出了处于卸下了罩201的状态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主体200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处于卸下了罩201的状态的主体200的左侧侧视图。图4示出了内置于主体200的除臭装置600的沿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在主体200的内部的中央设置有清洗喷嘴单元400。在主体200的右侧设置有干燥装置500、除臭装置600、以及控制部700等。另外,在主体200的左侧设置有清洗水供给机构450、热交换器460、以及静电雾化装置800等。清洗喷嘴单元400、清洗水供给机构450、以及热交换器460构成对人体局部进行清洗的清洗部。
清洗水供给机构450和热交换器460连接于清洗喷嘴单元400。从自来水管供给的清洗水利用热交换器460而被加热,从而温水被供给至清洗喷嘴单元400。温水从清洗喷嘴410向使用者的局部喷出,对使用者的局部进行清洗。
清洗喷嘴单元400一体地组装有清洗喷嘴410、驱动部(未图示)、以及切换阀(未图示)等。清洗喷嘴410具有清洗臀部的臀部清洗喷嘴部和清洗女性局部的女性用喷嘴部。驱动部使清洗喷嘴410在收纳位置和清洗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收纳位置为所述清洗喷嘴410收纳于主体200内的位置,所述清洗位置为所述清洗喷嘴410从主体200突出来进行清洗动作的位置。切换阀将来自热交换器460的清洗水切换并供应至清洗喷嘴410。
干燥装置500与清洗喷嘴单元400相邻地设置。为了有效地干燥使用者的局部,优选将干燥装置500的喷出口尽可能地配置在主体200的中央。干燥装置500的喷出口形成为使壳体(未图示)的前方朝向中央弯曲而形成的形状。
在干燥装置500的后方设置有控制部700。在干燥装置500的侧方设置有除臭装置600。为了抽吸马桶110内的臭气,除臭装置600的抽吸口朝向主体200的中央弯曲。
如图4所示,除臭装置600构成为以形成风道的管610、除臭体620、以及抽吸臭气的由西洛克风扇构成的送风机630为主要构成部件。除臭体620配设于管610的内部,用于除去臭气。
管610的一端在主体200的面向马桶110的内部空间的底面开口,形成了吸气口611。管610的另一端在主体200的后表面开口,形成了排气口612。从管610的吸气口611侧起依次配置有除臭体620和送风机630。
除臭体620以能够自如装卸的方式从主体200的外表面进行安装。除臭体620具有蜂窝状的截面形状。在包含有臭气物质的空气从蜂窝孔的上游侧向下游侧通过的期间,当臭气物质吸附于孔壁,臭气成分利用除臭体620的催化作用而被分解从而除去。
除臭体620以二氧化硅、氧化铝、碳等为主要成分。除臭体620利用催化作用来分解除去硫化氢、甲硫醇等臭气物质,其中,所述硫化氢是作为恶臭的代表的腐卵臭的主要臭气物质,所述甲硫醇是洋葱或卷心菜等腐烂臭的臭气物质。
控制部700接收来自遥控器300的操作开关301、侧翼部240的操作部241的操作开关241a、241b、人体检测传感器310、以及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等构成部件的信号。控制部700基于所述信号对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
12卫生清洗装置的动作以及作用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动作以及作用进行说明。
当使用者进入卫生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时,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向控制部700输出信号。基于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控制部700驱动马桶座马桶盖转动机构来打开马桶盖210,并开始对马桶座220的马桶座加热器进行通电。由此,马桶座220利用大约10~15秒来升温,使得马桶座220的落座面达到适合使用者落座的40℃左右。
当使用者落座于马桶座220时,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已落座的人体,并向控制部700输出落座信号。控制部700接收落座信号,由此,能够利用主体200的操作部241以及遥控器300的操作开关301来进行清洗功能的操作。
另外,控制部700收到来自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的信号,并开始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的驱动。如图4的箭头D1所示,送风机630向排气口612侧送风,由此,马桶110内的空气被从吸气口611抽吸至管610内。空气在管内向箭头D2的方向前进,并且如箭头D3所示的那样通过除臭体620的蜂窝孔,并且如箭头D4所示的那样被从送风机630的抽吸口抽吸至送风机630内。然后,空气从送风机630喷出,并且如箭头D5所示的那样从设置于主体200的底板的排气口612向下方排出。被排出的空气从形成于主体200的底板和马桶110的上表面的间隙通过,从而被排出到主体200的后方。
含有臭气物质的空气被抽吸至除臭装置600,并通过除臭体620的蜂窝孔。在此期间,臭气物质被吸附于蜂窝孔的孔壁,并且通过除臭体620的催化作用而被分解除去。通过了除臭体620后的空气成为臭气物质被除去的几乎无臭状态,并且被从排气口612释放到卫生间内。
如上所述,在如厕过程中产生于马桶110内的臭气物质的绝大部分通过除臭装置600被分解除去。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臭气扩散至整个卫生间。
使用者在结束了如厕并且通过清洗部完成了局部清洗后,从马桶座220站起。由此,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不到落座了的人体,便不再向控制部700输出落座信号。
并且,当使用者退出卫生间时,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不到卫生间内的人体,不再向控制部700输出信号。自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消失起,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分钟后),控制部700停止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并且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并且,静电雾化装置800在经过预定时间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分钟后)停止。
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详细结构、动作、以及作用将在后文叙述。
1.3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
图5是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沿图2中的B-B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吸气管空间812的剖视图。图6是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沿图2中的C-C线的剖视图,示出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7是盖840的立体图,所述盖840附属于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壳体810。图8示出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静电雾化单元830的主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静电雾化装置800设置于侧翼部240的内部,所述侧翼部240一体地设置于主体200的侧部。利用静电雾化装置800,从侧翼部240的底部抽吸卫生间内的空气,并且包含带电微粒水的空气被从侧翼部240的前表面下端部朝向前方喷出到马桶110外。
如图6所示,静电雾化装置800构成为以形成风道的壳体810、配设于壳体810的内部用于抽吸外部空气的送风机820、以及生成带电微粒水的静电雾化单元830为主要构成部件。送风机820使用例如西洛克风扇。
在壳体810设置有吸气口811(图5)、吸气管空间812(图5)、送风机空间813(图6)、静电雾化空间814(图6)、喷出管空间815(图6)、以及喷出口816(图6)。吸气管空间812输送从设置于后方的下表面的吸气口811抽吸的空气。如图6所示,送风机空间813容纳送风机820。在静电雾化空间814的中央部配置有静电雾化单元830。喷出管空间815向前下方弯曲成大致L字型。喷出口816是喷出管空间815的终端,其朝向前方开口于主体200。
如图5所示,在吸气口811外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设置有网眼状的过滤器850。过滤器850用于除去包含于被抽吸的空气的尘埃。另外,如图6所示,在喷出口816外设置有通气窗(louver)851。通气窗851抑制异物从喷出口816进入。
送风机空间813的中央部在左右方向与吸气管空间812的上部连通。通过了吸气管空间812的空气被从送风机空间813的大致中央抽吸至送风机820。也就是说,吸气管空间812与喷出管空间815经由送风机820的内部空间而相连。此外,送风机空间813与喷出管空间815在上下方向相连。从吸气管空间812输送至送风机820的空气通过送风机820的内部空间,并且被输送至喷出管空间815。
如图5所示,在吸气管空间812中设置有从两侧壁突出的三个阻挡壁812a、812b、以及812c。三个阻挡壁812a、812b、812c的一部分在中央部重叠,因此从吸气口811进入的水和异物会撞上阻挡壁812a、812b、812c。由此,能够防止水和异物直接侵入到里面而损伤送风机820等、或防止因水和异物产生漏电等异常。
另外,如图6所示,与吸气管空间812一样,在喷出管空间815中也设置有从两侧壁突出的阻挡壁815a、815b。两枚阻挡壁815a,815b的一部分在中央部重叠。由此,能够防止从吸气口811进入的水和异物直接侵入到里面而损伤静电雾化单元830等、或防止因水和异物产生漏电等异常。
吸气管空间812的阻挡壁812a、812b、812c和喷出管空间815的阻挡壁815a、815b都具有弯曲的形状,以进行顺畅的送风。
在喷出管空间815的喷出口816附近的下方,在壳体810设置有大致长方形的开口817。通常情况下,开口817与能够装卸的盖840嵌合从而被封闭。例如,当喷出管空间815被从喷出口816进入的污水等污染了的情况下,能够卸下盖840,以进行喷出管空间815以及盖840的清扫。
例如,存在由于男子小便时的异常动作或者小孩的恶作剧等异常使用而导致排尿到马桶110的外部的情况。特别是,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喷出口816被配置在比马桶110的上表面低的位置,所以小便容易经由通气窗851而从喷出口816侵入到壳体810的内部。因此,小便附着于喷出口816的附近以及喷出管空间815的内部。因此,喷出口816以及喷出管空间815被小便所产生的大量的臭气物质污染。
当进行了这样的异常使用、大量的臭气物质被蓄积起来时,难以利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通常功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分解。因此,使用者卸下盖840来清洗盖840并且从开口817清扫喷出口816附近的喷出管空间815内部。由此,静电雾化装置800自身的臭气物质被除去。因此,静电雾化装置800能够保持除去马桶110外的臭气物质以及菌类等原来的功能。即使在卸下了盖840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阻挡壁815a、815b防止从开口817侵入的水和异物侵入到里面。
如图7所示,盖840为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在盖840的后缘部设置有由肋形成的卡合部841,所述肋设置于上下方向的不同位置。在盖840的前缘部形成有能够利用树脂材料的弹性而发生变形的止挡件842。盖840具有形成有曲面的风向改变部843,所述曲面的后方从其中央部起朝向上方弯曲。通过所述风向改变部843,从盖840的上方输送来的空气朝向前方,从而风向被顺利地改变。
此外,通过改变所述风向改变部843的形状,能够改变从喷出口816向前方喷出的空气的风向。因此,如果事先准备有多个风向改变部843的形状不一样的盖840,则能够在设置了卫生清洗装置100后配合卫生间的形状和面积来改变风向。
当开口817被盖840封闭时,盖840的卡合部841与开口817的开口缘卡合,盖840的前部被按压于开口817,止挡件842与开口817的前缘卡合。另外,当卸下盖840时,通过将止挡件842向后方压入来解除止挡件842与开口817之间的卡合。
如图8所示,静电雾化单元830由结露水生成部831、雾化电极832、以及对置电极833构成。结露水生成部831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从而生成水。雾化电极832向由结露水生成部831生成的水施加电压。对置电极833与雾化电极832对置设置。
结露水生成部831由以下部分构成:具有冷却基板835a和散热基板835b的珀耳帖元件835;和与珀耳帖元件835的散热基板835b连接的铝制的散热翅片836。珀耳帖元件835与通电用的引线835c及连接器835d连接。珀耳帖元件835经由连接器835d与控制部700(图2)电连接。控制部700对电压施加部(在图8中未图示)进行控制,使得:当静电雾化单元830工作时,对珀耳帖元件835施加0~1V左右的直流电压。
在珀耳帖元件835的冷却基板835a设置有尖锐形状的雾化电极832。利用珀耳帖元件835的冷却基板835a而结露形成的水被搬送至雾化电极832。
在与尖锐形状的雾化电极832对置的位置,以包围雾化电极832的方式配置有大致穹顶状的对置电极833。在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分别设置有通电用的连接端子832a、833a。雾化电极832以及对置电极833经由连接端子832a、833a与控制部700电连接。通过控制部700的控制,由电压施加部(在图8中未图示)对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施加大约3500V的电压。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静电雾化单元830利用具有珀耳帖元件835的结露水生成部831来从空气中获得水。但是,获得水的方法并不仅限于该方法。例如,静电雾化单元830也可以具有预先储存了水的储水部并从储水部获得水。在该情况下,来自储水部的水被供给至雾化电极832,从而生成带电微粒水。
1.4卫生清洗装置的动作以及作用
接下来,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动作以及作用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控制部700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当使用者进入卫生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时,控制部700从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接收到信号(S100:是)。通过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控制部700驱动马桶座马桶盖转动机构来打开马桶盖210,并且开始对马桶座220的马桶座加热器进行通电(S101)。由此,马桶座加热器利用大约10~15秒来升温,使得马桶座220的落座面达到适合落座的40℃左右。
当使用者落座于马桶座220时,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落座,控制部700从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接收到信号(S102:是)。通过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的信号,控制部700开始除臭装置600的驱动(S103)。另外,通过由控制部700接收到落座信号,控制部700受理来自操作开关241以及操作开关301的信号。由此,能够利用主体200的操作部241以及遥控器300的操作开关301来进行清洗功能的操作(S103)。在使用者的如厕过程中以及在如厕后的使用清洗喷嘴410的清洗动作过程中等、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继续驱动除臭装置600。当使用者从马桶座220站起并退出卫生间时,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结束对人体的测知(检测不到人体)(S104:是)。在自那时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S105:是),控制部700停止除臭装置600的驱动(S106)。
当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结束对人体的测知起经过了预定时间、而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停止时,控制部700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S107)。在持续了预定时间的驱动后(S108:是),控制部700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S109:否)。另一方面,当使用者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过程中进入卫生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时(S108:否,S110:是),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
另外,当使用者不落座于马桶座220而站着进行小便时,利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不会检测到人体,因此除臭装置600并不被驱动。因此,不执行图9中的S101~S103、S105、S106的处理。因此,在使用者退出卫生间后,从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刚结束对人体的测知后开始(S104:是),静电雾化装置800立即开始驱动(S107)。并且,在经过了预定时间后(S108:是),静电雾化装置800停止驱动(S109)。
此外,也可以是:在站着小便时,利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并驱动除臭装置600。在该情况下,当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进入了卫生间的人体时,开始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另一方面,当使用者退出卫生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变得检测不到人体时,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停止。另外,也可以根据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测知到的人体的位置,来判断使用者是在进入或退出卫生间还是在站着小便。例如,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测知位置是马桶110的附近的情况下,或者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测知位置在预定时间以上的时间内没有移动预定距离以上的距离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在站着使用马桶,从而驱动除臭装置60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中,在排便过程中或者马桶110的清洗过程中,当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或者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时,除臭装置600进行运转。在该情况下,马桶110内的臭气成分比马桶110外的臭气成分多。因此,马桶110内的臭气成分被除臭装置600除去,马桶110内被进行除臭。另外,马桶110内的臭气成分不会逸出到马桶110外,从而恶臭向整个卫生间扩散的情况被抑制。另外,在使用完卫生间后,扩散到马桶110外的臭气成分及菌类的比例与使用卫生间时相比增大。因此,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期间,静电雾化装置800进行运转。利用该静电雾化装置800,带电微粒水被喷出到马桶110外,并向卫生间空间扩散。由此,带电微粒水将浮游于卫生间空间的臭气成分和附着于墙面、天棚面、以及地面的臭气成分分解,从而臭气被除去。并且,利用带电微粒水,卫生间内的各种菌类被除菌和杀菌。由此,能够长时间地抑制卫生间内的臭气,并保持卫生间卫生。
这样,在卫生间的使用时和卫生间的使用后,马桶110内的臭气成分等的比例与卫生间外的臭气成分等的比例并不相同。因此,基于来自落座检测传感器230以及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来设定除臭装置600以及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时间。由此,能够更经济有效地对包括马桶110内和马桶110外的整个卫生间进行除臭。
此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当从落座检测传感器230输出信号时,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开始,在自不从人体检测传感器310输出信号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停止。但是,只要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人体的期间使除臭装置600运转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是: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的信号输出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后,开始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另外,也可以是: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的信号不再输出时,停止除臭装置600的驱动。此外,也可以是:在不再从人体检测传感器310输出信号后,立即停止除臭装置600的驱动。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停止后,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开始。但是,只要使静电雾化装置800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期间运转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是:在从人体检测传感器310输出信号后,在停止除臭装置600的驱动前,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中,在由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除臭装置600进行运转,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期间,静电雾化装置800进行运转,由此能够有效地对整个卫生间进行除臭。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还能够解决以下课题。
即,在以往,这种卫生清洗装置包括:将带电微粒水释放到马桶内和马桶外的卫生间空间的静电雾化装置;和对卫生间内的人体进行检测的人体检测部。当人体检测部检测到进入了卫生间的人体时,静电雾化装置开始运转。当从使用者退出卫生间、自人体测知结束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336844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以往的结构中,当使用者在卫生间内时,静电雾化装置进行运转,从而带电微粒水被释放到马桶内和卫生间空间。伴随着所述静电雾化装置的放电作用产生的臭氧也被同时释放。因此,存在使用者由于嗅到作为臭氧本身保持的恶臭的臭氧臭而感到不舒服的可能性。另外,在静电雾化装置即将停止前释放的带电微粒水和臭氧滞留于释放口的周边而不向卫生间的广阔范围内扩散。因此,带电微粒水的除臭功能和除菌功能没有被有效地利用。另外,存在强烈的臭氧臭残留于释放口的附近的可能性。因此,在以往的结构中,在功能的有效利用和舒适性方面还存在改良的空间。
对此,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使由静电雾化装置800产生的带电微粒水和臭氧广泛扩散到卫生间空间。由此,除臭功能和除菌功能被有效地利用,从而整个卫生间被有效地实施除臭。另外,能够保持卫生间的舒适性。
即,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静电雾化装置800还包括生成带电微粒水的静电雾化单元830、以及送风机820。另外,当静电雾化装置800开始运转时,控制部700使静电雾化单元830以及送风机820同时运转,当结束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控制部700在使静电雾化单元830的运转停止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后使送风机820停止。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由静电雾化装置800产生的所有的带电微粒水和臭氧广泛扩散到卫生间空间。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由静电雾化装置800产生的所有的带电微粒水的功能,从而能够有效地实施整个卫生间的除臭和除菌。另外,臭氧通过扩散被稀释,由此能够减轻作为臭氧自身保持的恶臭的臭氧臭,从而能够保持卫生间的舒适性。
2.1卫生清洗装置的构成
针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说明。
图4所示的送风机630由螺旋桨式的风扇和直流马达构成。通过改变直流马达的转速,风力被改变,例如,送风机630能够切换至“强”、“弱”两个等级的运转模式。
送风机630的送风方向以及运转模式的切换由控制部700基于操作开关241的操作、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检测信号、以及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的检测信号进行。
2.2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
图5及图6所示的送风机820由螺旋桨式的风扇和直流马达构成。通过改变直流马达的转速,风力被改变,例如,送风机820能够切换至“强”、“弱”两个等级的运转模式。
伴随着带电微粒水的生成,在空气中进行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的放电。因此,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作为副生成物而生成了臭氧。臭氧与带电微粒水一样地具有除臭功能和杀菌、除菌功能,但臭氧伴随着其特有的恶臭,即所谓的臭氧臭。
通过静电雾化单元830后的空气包含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水和作为副生成物的臭氧。带电微粒水和臭氧被从喷出口816释放到卫生间内。从喷出口816释放的带电微粒水向卫生间空间飞散,从而附着于浮游在卫生间内的臭气物质、墙面、天棚面、以及地面等。带电微粒水非常小为纳米尺寸,从而能够进入到墙壁表面的细孔内部。因此,针对附着于墙壁表面的臭气物质和霉类也能够获得除臭效果和防霉效果。
另外,臭氧与带电微粒水一样地具有除臭功能和杀菌、除菌功能,但臭氧伴随着作为其特有的恶臭的臭氧臭。臭氧的浓度越高,臭氧臭越重,因此,通过使臭氧扩散来降低浓度,能够减轻臭氧臭。另外,臭氧是不稳定的分子,因此臭氧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转化为氧气分子,从而臭氧臭也会消失。
2.3卫生清洗装置的动作以及作用
图10及图11是示出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控制部700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此外,针对图10及图11的处理中的与图9的处理相同的部分,只是简单地进行说明。
使用者进入卫生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S200:是)。通过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控制部700打开马桶盖210并开始对马桶座220的马桶座加热器进行通电(S201)。
当使用者落座于马桶座220时,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落座(S202:是)。通过控制部700,能够利用主体200的操作部241以及遥控器300的操作开关301来进行清洗功能的操作(S203)。并且,控制部700开始除臭装置600的驱动(S203)。此时,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在“强”运转模式下被驱动。
当使用者结束如厕并从马桶座220站起时,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结束对落座的测知(检测不到落座)(S204:是)。由此,控制部700不再受理来自操作开关241以及操作开关301的信号。因此,不能够利用操作开关241以及操作开关301来进行清洗功能的操作(S205)。并且,停止马桶座加热器的通电,从而马桶座220在随后降温(S205)。
自使用者退出卫生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结束对人体的测知起经过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1分钟后)(S206:是,S207:是)。控制部700在该时刻驱动马桶座马桶盖动机构来关闭马桶盖210,并将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的驱动切换至“弱”运转模式(S208)。
与此同时,控制部700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S209)。此时,在驱动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静电雾化单元830的状态下,送风机820在“弱”运转模式下被驱动。
从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喷出口816释放出的带电微粒水向卫生间空间飞散,从而对浮游在卫生间内的臭气物质和附着于墙面、天棚面、以及地面等的臭气物质和霉等菌类进行除臭及除菌。
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运转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30分钟)(S210:是)。随后,控制部700在使除臭装置600继续运转的情况下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的驱动切换至“强”运转模式,并且停止静电雾化单元830的驱动(S211)。在静电雾化单元830的驱动停止的状态下,送风机820进行运转。自静电雾化单元830的驱动停止起在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10分钟)内,进行送风机820的送风运转。
如上所述,在静电雾化单元830的驱动停止后进行送风机820的送风运转。由此,能够使释放到卫生间内的带电微粒水均等地扩散至广阔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有效地实施卫生间内的除臭和除菌。并且,通过使在带电微粒水的生成过程中同时生成的臭氧扩散,能够抑制臭氧臭滞留在卫生间内。
在自静电雾化单元830停止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后(S212:是),控制部700停止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S213,S214)。由此,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停止。
此外,当使用者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过程中进入卫生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时(S215:是),静电雾化装置800以及除臭装置600的驱动被停止(S213,S214)。
根据上述构成,当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工作停止时,静电雾化单元830的工作停止,并且在经过了预定时间后,送风机820停止。由此,当静电雾化单元830停止时,残留在静电雾化装置800中的带电微粒水及臭氧被排出到静电雾化装置800外。通过静电雾化装置800产生的几乎全部带电微粒水和臭氧广泛扩散至卫生间空间,并且附着于臭气物质和菌类,从而将所述臭气物质和菌类除去。因此,通过静电雾化装置800产生的几乎全部带电微粒水和臭氧被有效地利用,从而有效地实施了整个卫生间的除臭和除菌。并且,臭氧通过扩散被稀释,由此能够减轻作为臭氧自身保持的恶臭的臭氧臭,能够保持卫生间的舒适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都采用能够切换至“强”、“弱”两个等级的运转模式的构成,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中的任一方或者两方的送风机630、820始终以恒定的强度运转。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发挥基本的除臭和除菌功能。另外,当在静电雾化单元830的运转结束后实施的只有送风机820的送风运转时,运转模式也可以不切换至“强”。在该情况下,通过延长送风机820的运转时间,能够获得与将运转模式切换至“强”时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形态)
在此,除了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和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的检测信号之外,还基于定时功能来对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进行控制。
控制部700具有24小时计数的定时功能,控制部700在预先设定的运转开始时刻实施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
开始运转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时刻基本上被设定在使用者不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深夜时间。使用者通过操作遥控器300的开关来设定或者改变所述运转开始时刻。
如上所述,在预定时刻驱动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由此,即使在例如长时间不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时,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也会被一天驱动一次。因此,能够抑制臭气物质在卫生间内和主体200内繁殖,能够长时间地更可靠地抑制卫生间内的臭气。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定时功能将运转开始时刻设定在预定的时刻,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控制部700具有学习功能,控制部700对不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时刻进行积累,并基于该数据来设定运转开始时刻。
另外,也可以不以24小时为单位来设定运转开始时刻。也可以是:在长时间不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时,例如,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结束了人体测知后,在48时间内没有再次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时,开始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由此,不会对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进行不必要的驱动,因此能够获得节能的效果。
如上所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包括:主体200,所述主体200用于载置于马桶110上;马桶座220,所述马桶座220以能够自如起伏的方式枢轴支承于主体200;清洗部400,所述清洗部400对人体局部进行清洗;除臭装置600,所述除臭装置600内置于主体200,用于抽吸马桶110内的空气,分解除去包含在空气中的臭气成分;静电雾化装置800,所述静电雾化装置800内置于主体200,用于将通过对水进行静电雾化而生成的带电微粒水从主体200释放到卫生间空间;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用于检测进入了卫生间的人体;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所述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用于检测落座于马桶座220的人体;以及控制部700,所述控制部700用于控制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这里,静电雾化装置800具有生成带电微粒水的静电雾化单元830、以及送风机820。另外,控制部700这样工作:使除臭装置600至少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了落座的人体的期间工作;使静电雾化装置800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期间工作预定时间;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工作开始时,使送风机820与静电雾化单元830同时开始工作;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工作结束时,在使静电雾化单元830的工作停止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后,使送风机820停止。
由此,能够使通过静电雾化装置800产生的几乎全部带电微粒水和臭氧广泛扩散至卫生间空间。由此,通过静电雾化装置800产生的所有的带电微粒水和臭氧的功能被有效地利用,从而有效地实施整个卫生间的除臭和除菌。并且,臭氧通过扩散被稀释,由此能够减轻作为臭氧自身保持的恶臭的臭氧臭,能够保持卫生间的舒适性。
另外,卫生清洗装置100也可以被构成为: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能够在强运转与弱运转之间切换。在此,当静电雾化单元830与送风机820同时工作时,控制部700使送风机820进行弱运转,当送风机820单独工作时,控制部700使送风机820进行强运转。
由此,在静电雾化单元830的工作结束后,以强运转实施送风机820的单独运转。因此,通过静电雾化装置800产生的带电微粒水和臭氧能够扩散至卫生间空间的更广阔的范围。能够更有效地实施除臭、除菌效果的扩大和臭氧臭的抑制。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中,在由落座检测传感器(落座检测部)230检测到了人体的期间,除臭装置600进行运转,在人体检测传感器(人体检测部)310没有检测到人体的期间,静电雾化装置800进行运转,由此,整个卫生间被有效地进行除臭。
此外,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还能够解决以下课题。
即,在以往,作为分解除去附着并蓄积于卫生间的墙壁和地面的臭气物质和细菌类的方法,存在安装于卫生间内的墙面的包括人体检测传感器的静电雾化装置。静电雾化装置与该人体检测传感器对人体的测知的结束联动地开始运转。关于用于分解除去臭气物质和细菌类的带电微粒水,其是对利用珀耳帖元件来冷却空气中的水分而生成的结露水施加高电压而生成的。该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水被释放到卫生间内,从而附着于墙壁和地面,并且分解臭气物质和菌类,由此卫生间被进行除臭及除菌(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299466号公报)。
另外,在使用了珀耳帖元件的静电雾化装置中提出了检测异常状态的异常检测部。例如,静电雾化装置包括:对静电雾化装置的断路进行检测的断路检测部;和对静电雾化装置的放电电流的异常进行检测的放电电流异常检测部。在此,在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开始时,由断路检测部对断路进行检测,当检测出断路时,切断对静电雾化装置的通电,当没有检测出断路时,继续静电雾化装置的通电。
这样,在持续对静电雾化装置通电的状态下,利用放电电流异常检测部实施放电电流的异常检测。放电电流异常检测部对以下情况进行检测:结露而产生的水或尘埃等异物附着于静电雾化装置的放电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从而成为近似于短路的状态。如果异常在自放电电流异常检测部检测出异常起持续了预定时间(例如,5秒),则停止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并且异常次数被记录在计数器中。
在自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停止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30分钟)后,再次开始对静电雾化装置通电,实施再次运转。当在再次运转时检测出了放电电流异常时,再次停止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并且异常次数被记录在计数器中。当放电电流的异常在一次运转中被连续计数预定次数(例如,24次)时,判定为静电雾化装置出现了故障,并通过故障显示部进行故障显示。另外,在一次运转中,在放电电流异常连续而达到预定次数前,若在预定时间(例如,10分钟)内没有检测到放电电流异常,则控制静电雾化装置将异常次数的计数清除使其归零(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198107号公报)。
但是,例如,在第一个结构中,珀耳帖元件使空气中的水分结露,因此存在由于空气的湿度和温度而生成超出需要的结露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生成带电微粒水的电极之间成为接近短路的状态,而不生成静电微粒水。第一个结构不具有对这样的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功能,因此有可能不能够有效地生成带电微粒水。
另外,在第二个结构中,当在一次运转中连续检测出预定次数以上的异常时,进行故障显示。由结露水导致的电极之间的短路是由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而引起的,因此成为原因的空气的性状要发生变化需要时间。因此,必须用一定长度的时间(例如,24小时)进行异常的判定。因此,在这样的结构中,可能不必要地实施了故障显示。
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静电雾化单元830包括:珀耳帖元件835;与珀耳帖元件835的冷却基板835a连接的雾化电极832;与雾化电极832相对地设置的对置电极833;以及对雾化电极832和对置电极833施加高电压的电极施加部711。在此,还包括对电极施加部711的电流值的异常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部740。另外,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变得检测不到曾检测到的人体后,控制部700使静电雾化装置800运转,并且对第一预定时间内的运转时间进行累计,当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控制部700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并且,在经过了第一预定时间后,将运转时间的累计值归零,当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由异常检测部740检测出的异常数达到预定次数时,控制部700判定静电雾化单元830发生故障。
根据该结构,卫生清洗装置100确切地对过量的结露水导致电极832、833之间成为短路状态的异常进行检测,并且还确切地对短路状态的恢复进行检测,由此能够抑制不必要的故障显示,从而稳定地使用。
3.1静电雾化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构成
对于第四实施方式的构成中的、与第二和第三实施方式的构成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说明。
图12是以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控制系统为中心的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功能框图。
在控制部700中设置有:控制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静电雾化单元830的驱动的静电雾化驱动部710;和控制送风机820的驱动的送风机驱动部720。静电雾化驱动部710由对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施加例如大约3500V的高电压的电极施加部711、和对珀耳帖元件835施加例如0~1V左右的低电压的珀耳帖施加部712构成。这样,能够分别执行静电雾化单元830和送风机820的驱动。另外,控制部700包括钟表部730,所述钟表部730对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间和对一日进行设定的24小时等进行计时。
作为控制部700的异常检测功能,包括异常检测部740、计数部750、故障判定部760、以及存储部770。异常检测部740对流过电极施加部711的异常电流进行检测。计数部750对通过异常检测部740检测出的异常测知的次数进行计数。如果通过计数部750进行计数的次数达到连续七次以上,则故障判定部760判定雾化电极832和对置电极833发生故障。存储部770对故障判定部760判定的故障的次数进行存储。
当在存储部770中存储有故障信息时,显示故障位置等信息。例如,当从设置于遥控器300的多个操作开关301中同时按压臀部清洗开关301a和停止开关301c两秒钟以上时,静电雾化显示灯242b进行闪烁显示。由此,能够确认静电雾化发生了故障。
3.2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开始
图13是示出了用于对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时期进行判断的控制部700的控制的流程图。
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变得检测不到曾检测到的人体后,控制部700使静电雾化装置800运转。
也就是说,当使用者进入卫生间时,控制部700从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收到信号(S300:是)。当进入了卫生间的使用者离开卫生间时,控制部700变得从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接收不到信号(S301:是)。但是,使用者可能是在卫生间内位于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不到的位置。因此,控制部700判定遥控器300的操作、主体200的操作部241的操作、以及马桶座马桶盖开闭机构的动作是否全部结束(S302~S304)。在此,如果没有来自遥控器300的信号(S302:是),则判断为遥控器300的操作没有进行。如果没有基于操作部241的臀部清洗开关241a和静电雾化开关241b的操作产生的信号(S303:是),则判断为主体的操作部241的操作没有进行。如果没有输出来自马桶座马桶盖转动机构的信号(S304:是),则判断为开闭马桶盖210及马桶座220的动作没有进行。这样,如果没有进行与卫生清洗装置100相关的操作,则接下来判断自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消失起经过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S305)。在没有经过预定时间的期间,判断是不是没有来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的信号,是不是没有来自各部分的信号(S301~S304)。在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结束对人体的测知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3分钟的时刻(S305:是),确定为卫生间内没有人体(S306)。由此,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S307)。
当控制部700利用预定的设定条件使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开始时,开始对图8所示的送风机820、珀耳帖元件835、雾化电极832、以及对置电极833的通电。
如图5以及图6所示,送风机820从设置于主体200的侧翼部240的底部的吸气口811经由过滤器850抽吸卫生间内的空气,从而向静电雾化单元830送风。如箭头E1所示的那样从吸气口811抽吸的空气如箭头E2所示的那样穿过阻挡壁812a、812b、812c的间隙,并如箭头E3所示的那样被从送风机820的吸气口811抽吸。
如图6以及图8所示,如箭头E4所示的那样,空气被从送风机820朝向静电雾化单元830输送。该一部分空气被朝向珀耳帖元件835的冷却基板835a、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的低温部输送。另外,另一部分空气通过静电雾化单元830的散热翅片836从而由于散热翅片836的散热而升温。通过了静电雾化单元830的空气如箭头E5所示的那样穿过喷出管空间815的阻挡壁815a、815b的间隙而被输送至下方。并且,如箭头E6所示,利用设置于喷出管空间815的底部的盖840的风向改变部843,所述通过了静电雾化单元830的空气的风向被改变为前方并被从喷出口816经由通气窗851释放到卫生间内。
被输送到静电雾化单元830的低温部的空气与珀耳帖元件835的冷却基板835a接触,由此空气中的水分结露。由此,生成结露水。生成的结露水被输送至雾化电极832的表面。然后,通过对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施加大约3500V的高电压,结露水发生瑞利分裂,从而产生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水。即,通过了静电雾化单元830后的空气包含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水。所述带电微粒水被从喷出口816释放到卫生间内。
从喷出口816释放的带电微粒水向马桶110外飞散,从而附着于浮游在卫生间内的臭气物质、墙面、天棚面、以及地面等。带电微粒水为纳米尺寸因而非常小,从而能够进入到墙壁表面的细孔内部。因此,针对附着于墙壁表面的臭气物质和霉类也能够获得除臭效果和防霉效果。
特别是,纳米尺寸的带电微粒水具有分解除去臭气物质的效果和针对各种菌类的杀菌效果。因此,利用从喷出口816释放的带电微粒水能够针对浮游在卫生间内以及附着于墙面和地面的臭气物质和菌类发挥除臭效果和除菌、杀菌效果。作为所述臭气物质,例如举例有:氨气、乙醛、醋酸、甲烷、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以及甲醛等。
在自静电雾化装置800开始运转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10分钟后,控制部700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另外,静电雾化装置800并不是在每次人体测知结束后都运转,而是在预定期间内运转时间受到限制。例如,在控制部700中设定为,使得静电雾化装置800在一日(24小时)内最多只能运转60分钟。
3.3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停止
图14示出了用于判断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间的控制部700的控制的流程图。
控制部700对第一预定时间内的运转时间进行累计,并在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
也就是说,在第一预定时间例如24小时的期间内,静电雾化装置800例如每次运转10分钟。控制部700对所述运转时间进行累计。并且,在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达到第二预定时间例如60分钟的时刻,控制部700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即,基本上,静电雾化装置800在24小时(一日)内运转例如六次。在经过了24小时的时刻,控制部700使24小时的经过时间和在24小时内累计的运转时间归零,并且再开始24小时的计数。
此外,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开始时期如图13所示的上述说明那样进行判断。
具体地说,在控制部700中,基于钟表部730的信息在存储部770中存储有自第一预定时间的计数开始起的经过时间。计数开始例如可以是上午0时等预定时刻,也可以是卫生清洗装置100的最初的驱动开始时刻,也可以是由使用者确定的任意时刻。
判断经过时间是否到达了作为第一预定时间的24小时(S400)。如果经过时间达到了24小时(S400:是),则对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间进行判断的期间届满。因此,在第一预定时间的经过期间归零后,再次开始经过时间的计数(S401)。
如在图13中示出的控制所述,如果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结束对人体的测知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则确定卫生间内没有人(S402:是)。
另外,基于钟表部730的信息,对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间进行计数,并且该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被存储在存储部770中。判断运转时间的累计值是否在50分钟以上(S403)。
即,如果累计值在50分钟以上(S403:是),则相对于作为第二预定时间的60分钟来说,剩余时间比作为一次运转的通常运转时间的10分钟要短。因此,静电雾化装置800不能够进行10分钟的运转,从60分钟减去了累计值所得的时间被设定为下一次的运转时间(S404)。在此,例如,当进行了六次10分钟的运转时,运转时间的累计值为60分钟,设定运转时间为0(S405)。在该情况下,由于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达到了第二预定时间,因此直到第一预定时间经过,静电雾化装置800不再运转。
另一方面,如果累计值不满50分钟(S403:否),则在第二预定时间内,剩余时间在10分钟以上。因此,作为一次运转的通常运转时间的10分钟被设定为下一次的运转时间(S406)。
当如上述那样设定了运转时间时,静电雾化装置800被驱动(S407)。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间被进行计数,当运转时间达到设定的运转时间时(S408:是),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停止(S409)。另外,所述运转时间也被加到存储部770的运转时间的累计值中,并且获得的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被存储在存储部770中。
另一方面,在设定的运转时间内(S408:否),如果使用者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过程中进入卫生间,则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开始检测到人体(人体测知)(S410:是)。在该情况下,控制部700立即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S411),并将直到停止为止的运转时间加到存储部770的运转时间的累计值中,并将所述累计值存储在存储部770中。并且,当使用者退出卫生间、自人体测知结束起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3分钟后(S412:是,S413:是),再次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S407)。此时,判断运转时间的累计值是否在50分钟以上(S403),并根据其判断结果设定运转时间(S404,S406)。
如果如上述那样设定的运转时间为一次运转的通常运转时间(S406),则进行10分钟的运转(S407)。在该情况下,当24小时内的上限为60分钟的运转时间的余量不足10分钟时(S403:否),静电雾化装置800只进行剩余时间的运转(S407)。
此外,如上述那样,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过程中检测到人体从而使运转停止时,有时静电雾化装置800会在一日内运转七次以上,但总运转时间为60分钟。
这样,静电雾化装置800在一日内运转的总运转时间被设置成上限为60分钟。这是因为:利用静电雾化装置800生成的带电微粒水与附着于卫生间的墙面和地面的臭气物质和菌类等直接接触,从而发挥除臭作用和除菌作用。即,这是因为:与伴随着排便进行的直接除臭不同,通过长时间地稳定地供给,能够获得效果。另外,这是为了获得以下效果:能够对带电微粒水的不必要的长时间释放导致的无意义的能量消耗进行抑制,并且保持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耐久性。
3.4静电雾化装置的异常检测控制
图15示出了控制部700进行的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异常检测控制的流程图。
当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由异常检测部740检测出的异常数达到了预定次数时,控制部700判定静电雾化单元830发生故障。
也就是说,当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雾化电极832产生过量的结露水、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的距离变得极短的情况下、或者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由于结露水而成为短路状态的情况下,可能有时无法发挥预定的静电雾化功能。另外,在尘埃等异物附着于雾化电极832和对置电极833时,或者由于断路或珀耳帖元件等零件的故障等导致的机械故障产生时,也会产生同样的不良情况。
当这些不良情况产生时,都会降低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在该情况下,作为放电电流的异常值被检测出来。过量的结露水导致的不良情况是由于空气中的温度或湿度引起的。因此,如果温度或湿度变化,自然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可能性很高。与此相对,由于异物的附着或者机械故障导致的不良情况在通常情况下不会自然恢复,而是必须判定为故障并进行相应的处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出放电电流的异常值时,设置对异常测知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部750,当利用计数部750进行计数的异常次数连续达到预定的次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七次)时,判定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静电雾化单元830发生故障。由此,能够判定静电雾化装置800中的异常是由结露水导致的能够恢复的异常,还是由异物的附着或机械故障导致的不能够自然恢复的异常。
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当如图13所示的那样确定卫生间内没有人时,静电雾化装置800开始运转,直到第一预定时间(24小时)内的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达到第二预定时间(60分钟)。每当所述运转开始时,进行以下针对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异常的判定。
当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开始时(S500:是),开始送风机驱动部720与静电雾化驱动部710的驱动。并且,利用静电雾化驱动部710的电极施加部711,以例如大约3500V的直流电流对雾化电极832和对置电极833施加电压(S501)。并且,从电极施加部711向异常检测部740反馈放电电流的信息(S501)。当反馈的放电电流值不足阈值时(S502:否),异常检测部740判定为正常(S503)。并且,继续静电雾化驱动部710的通电,并在10分钟的运转时间结束后(S504:是),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S505)。
如果在计数部750中未存储有异常次数(S506:否),则执行S500的处理。另一方面,当在上次运转中检测出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异常时,将异常次数存储在计数部750中(S506:是)。但是,由于结露水蒸发等理由,静电雾化装置800已经正常地运转,因此计数部750的异常次数归零(S507)。并且,再次执行S500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放电电流在阈值以上时(S502:是),异常检测部740判定为异常(S508)。静电雾化驱动部710的通电停止,并且作为第一次的异常次数被存储在计数部750中(S509)。此时,送风机驱动部720继续进行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的驱动。并且,在送风机820的运转时间达到设定运转时间例如10分钟后(S510:是),送风机驱动部720停止送风机820的运转(S511)。这样,继续进行送风机820的驱动是因为能够获得以下效果:通过送风来促进附着在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的结露水的蒸发、或者除去尘埃。
如图14所示,当在存储部770的异常次数没有达到预定次数例如七次的状态下(S512:否)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S500:是),进行与上述处理相同的处理S501~S511。
当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下次运转时同样检测出异常时(S506),作为第二次的异常次数被记录到计数部750中(S507)。计数部750被设定为对异常进行计数直至异常次数达到七次,因此,当异常次数达到七次时(S512:是),故障次数变为一次(S513),异常次数归零(S514)。当每次静电雾化装置800运转时连续地检测出异常时,异常次数被进行累计。当在检测出第七次异常前进行了正常的运转的情况下(S503),记录于计数部750的异常次数归零(S507)。当计数了第七次异常时(S512:是),故障判定部760判定静电雾化装置800发生故障(S513),故障次数被存储在存储部770中(S514)。
如上所述,在一日进行六次10分钟的运转的通常的运转模式下,静电雾化装置800运转六次。如果在上述连续进行的六次运转中每次都产生异常,则连续检测出六次异常。但是,在一日内,异常测知的次数不会达到七次。因此,在初次检测到异常的当日不会判定为故障。并且,当在第二日的最初运转时没有检测出异常时,也不会判定为故障。这是因为存在以下情况:例如,在夜间,长时间地不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附着于电极832、833的结露水会自然蒸发。在该情况下,电极832、833恢复至正常状态,不会向使用者报知故障。这样,有时异常会伴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消除,所以即使检测出多次异常,也不立即判定静电雾化装置800发生故障。因此,能够正确地使使用者知晓异常不会被消除的故障。
在故障次数被存储在存储部770中后,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控制以与正常状态相同的模式继续。当异常状态不会被消除时,故障次数的记录被进行累计(S514)。
另外,当检查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故障时,通过由使用者同时按压遥控器300的臀部清洗开关301a和停止开关301c两秒钟以上,来进行显示操作(S515:是)。当在存储部770中存储有故障次数时,静电雾化显示灯242b进行闪烁显示(S516)。由此,使用者能够了解故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在一日(24小时)内不会进行60分钟以上的运转。即使当在一日内多次检测到人体时,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间的上限也是60分钟,并且一次运转时间也为10分钟。因此,能够抑制不怎么带来除臭和除菌的效果的无意义的运转,从而能够防止无意义的能量消耗。另外,能够保持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耐久性。
另外,判定为故障的异常测知的次数被设定为七次,即,被设定在作为一日的运转次数的六次以上。由此,如果在两日内没有连续检测出异常,不会判定为故障。在夜间的不使用卫生清洗装置100时,由结露水导致的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的短路状态有可能消除,从而能够对进行不必要的故障判定的情况进行抑制。
也就是说,判定为故障的异常次数被设定为比静电雾化装置800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运转的次数多。所述运转次数是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的次数。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预定时间为24小时,第二预定时间为60分钟,一次运转时间为10分钟,因此,运转次数为六次,判定为故障的异常次数被设定为比作为运转次数的六次多一次的七次。因此,在24小时内只运转六次的静电雾化装置800中,最多只能检测出六次异常,由此,在自判定为异常起在第一预定时间(24小时)内不会判定为故障。因此,能够正确地判断静电雾化装置800中的异常是否是真正的故障。在此,真正的故障不是有可能恢复的由结露水导致的故障,而是指不可能自然恢复的故障,例如,由断路或珀耳帖元件的故障等导致的机械故障、或者由于异物的附着等导致的不能实现静电雾化产生的故障等。
而且,并不是通过一次运转中的异常的测知次数来对故障进行判断。当在一次运转中初次检测到异常时,暂时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并在下一次运转时再次检测异常。所述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在每次使用者结束使用卫生间时进行,通常,会隔开间隔地使用卫生间。因此,通过在较长的期间进行故障判断,结露水可能会在被判定为故障之前的期间内蒸发,或者通过送风而被除去。因此,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故障判定的准确性提高。
另外,在异常检测部740检测出异常后还继续进行送风机820的运转,由此,结露水可能通过送风而被除去。因此,能够促进由结露水导致的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的短路状态的消除,从而能够更好地抑制不必要的故障判定的进行。
另外,通过以下特殊操作来显示故障:同时按压遥控器300的臀部清洗开关301a和停止开关301c两秒钟以上。由此,能够抑制由于使用者对并非卫生清洗装置100的主要功能的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故障进行不必要的了解导致的不安和麻烦。并且,能够使维修人员等确切地了解故障状态。
如上所述,第四实施方式的卫生清洗装置100包括:主体200,所述主体200用于载置于马桶110上;马桶座220,所述马桶座220被以能够自如起伏的方式枢轴支承于主体200;清洗部400,所述清洗部400用于对人体局部进行清洗;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所述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用于对卫生间内的人体进行检测;静电雾化装置800,所述静电雾化装置800内置于主体200,用于将通过对水进行静电雾化而生成的带电微粒水从所述主体200释放到卫生间内;以及控制部700。在此,静电雾化装置800包括输送空气的送风机820和生成带电微粒水的静电雾化单元830。另外,静电雾化单元830包括:珀耳帖元件835;与珀耳帖元件835的冷却基板835a连接的雾化电极832;与雾化电极832相对设置的对置电极833;对珀耳帖元件835施加低电压的珀耳帖施加部712;以及对雾化电极832和对置电极833施加高电压的电极施加部711。此外,控制部700包括:对电极施加部711的电流值的异常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部740;对异常检测部740检测出的异常测知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部750;以及对时间进行计时的钟表部730。另外,关于控制部700,在人体检测部310结束人体测知后,控制部700基于预先设定的运转时间来使静电雾化装置800运转,并且,控制部700对运转时间进行累计,并在第一预定时间内所累计的总运转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以后停止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在经过第一预定时间后清除累计的运转时间使其归零。此外,当计数部750按连续的运转时间连续地计数了预定次数的异常时,控制部700判定静电雾化单元830发生故障。
由此,静电雾化装置800不会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进行第二预定时间以上的运转。即使例如是在第一预定时间内进行了多次人体测知(多次检测到人体)时,静电雾化装置800的运转时间也以第二预定时间为上限。并且,一次运转时间也是预先设定好的时间,因此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运转次数的上限被设定。
因此,判定为故障的预定次数被设定为比第一预定时间内的运转次数的上限多。由此,如果不在两个以上的第一预定时间内连续检测出异常,则不会判定为故障。这样,通过使判定所花费的时间变长,由结露水导致的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的短路状态有可能消除,从而能够对进行不必要的故障判定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当异常检测部740检测到异常时,控制部700停止由对静电雾化单元830施加电压的电极施加部711进行的电压施加,只继续进行送风机820的驱动。
由此,在异常检测部740检测出异常后的运转时间期间,只继续进行送风。因此,促进了由结露水导致的雾化电极832与对置电极833之间的短路状态的消除,从而能够更好地抑制不必要的故障判定。
此外,卫生清洗装置100包括:对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故障进行存储的存储部770;显示故障的故障显示部242b;以及使故障显示部242b进行显示的操作部301a、301c。在此,在存储部770中存储有故障的状态下,通过对操作部301a、301c进行操作,故障显示部242b能够进行显示。
由此,除非有意识地对操作部301a、301c进行操作,否则不能够确认故障的显示。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使用者不必要地了解了并非卫生清洗装置100的主要功能的静电雾化装置800的故障所导致的不安和麻烦。并且,能够使维修人员等确切地了解故障状态。
此外,在上述全部实施方式中,卫生清洗装置100由主体200、马桶盖210、马桶座220、遥控器300、以及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构成。但是,卫生清洗装置100也可以不包括这些构成的全部。例如,也可以不包括马桶盖210。
另外,在上述全部实施方式中,落座检测传感器230使用了反射型的红外线传感器。但是,落座检测传感器230只要能够检测落座于马桶座220的人,则并不限于反射型的红外线传感器。
此外,在上述全部实施方式中,人体检测传感器310使用了热电传感器。但是,人体检测传感器310只要能够检测卫生间内的人体,则不限于热电传感器。
此外,在上述全部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图2所示的除臭装置600,但除臭装置600的构成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图16所示的构成的除臭装置600。
配设有所述除臭装置600的主体200在罩201的内表面与各功能零件之间具有空洞部(未图示)。空洞部将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连通,并且作为除臭装置600与静电雾化装置800之间的连通风道使用。
除臭装置600的连通口613在管610的上表面与主体200的内部相对置地开口。通过反转送风机630的直流马达的旋转方向,能够切换送风方向。从管610的吸气口611朝向排气口612以及连通口613的方向为“正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反方向”。
除臭装置600的挡板(未图示)设置于管的后端部。通过控制部700的控制,挡板有选择地切换排气口612(图4)和连通口613。被从吸气口611抽吸至管610内的空气从由挡板选择的排气口612或者连通口613被排出到管610外。从连通口613排出的空气被释放到主体200内。
在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壳体810的后端设置有连通口818。从连通口818抽吸的空气从除臭装置600的连通口613排出。
通过反转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的直流马达的旋转方向,能够切换送风方向。从壳体810的连通口818朝向喷出口816的方向为“正方向”,其相反方向为“反方向”。
当在“正方向”的运转模式下驱动了送风机820时,从连通口818抽吸至主体200内的空气被朝向静电雾化单元830(图6)输送。被抽吸至主体200的空气是将从马桶110内抽吸的湿气多的空气经由除臭装置600和连通风道输送后的空气。另外,被抽吸至主体200的空气由于设置在主体内的热交换器460和其他驱动机构等的发热而多少被升温。
如图6所示,被输送至静电雾化单元830的空气在低温部被使用于带电微粒水的生成,而且在高温部被使用于散热翅片836的散热。通过了静电雾化单元830的空气在喷出管空间815汇流并且被从喷出口816释放到卫生间内。通过所述带电微粒水,能够获得除臭效果和防霉效果。
如图17所示的那样通过控制部700对如上述那样包含连通口613及816的卫生清洗装置100进行控制。图17是示出了卫生清洗装置100的各功能的驱动状态的时间图。
在人体检测传感器310检测到人体的时刻(A点),控制部700驱动马桶座马桶盖转动机构,从而打开马桶盖210。并且,控制部700开始使马桶座220的马桶座加热器通电,从而保温在适合落座的设定温度。
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检测到落座的时刻(B点),控制部700形成能够利用主体200的操作开关241以及遥控器300的操作开关301来进行清洗功能的操作的状态。并且,控制部700开始除臭装置600的驱动。此时,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以“正方向”、“强”的运转模式被驱动,挡板将排出设定在“排气口612”(图4)。
通过开始除臭装置600的驱动,马桶110内的含有臭气的空气被从吸气口611抽吸至管610内。并且,空气通过除臭体620的蜂窝孔和送风机630,并且被朝向由挡板选择的排气口612输送。从排气口612排出的空气从形成于主体200的底板和马桶110的上表面的间隙通过,并从主体200的后方被排出。
在此期间,关于被抽吸至除臭装置600的含有臭气物质的空气,在通过除臭体620的蜂窝孔的期间,臭气物质被吸附于蜂窝孔的孔壁。臭气物质由于所述除臭体620的催化作用而被分解除去,从而,通过了除臭体620后的空气的臭气物质被除去。由此成为几乎无臭状态的空气被从排气口612释放到卫生间内。
在落座检测传感器230结束落座测知(检测不到落座的时刻)的时刻(C点),通过主体200的操作开关241以及遥控器300的操作开关301进行的清洗功能的操作变得无效。另外,马桶座加热器的通电被停止,从而马桶座220在随后降温。
在自人体检测传感器310结束人体测知起经过了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1分钟后)的时刻(D点),控制部700关闭马桶盖210。另外,控制部700将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的驱动切换至“正方向”、“弱”的运转模式,并将挡板切换至“连通口613”。
与此同时,控制部700开始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驱动。此时,在驱动了静电雾化单元830的状态下,送风机820以“正方向”、“弱”的运转模式被驱动。
如上所述,使除臭装置600和静电雾化装置800联动运转。在该时刻,在马桶110内已经不存在排泄物。因此,除臭装置600对近似于无臭的、高湿度的马桶110的空气进行抽吸。然后,空气通过除臭体620而被进行除臭,并从连通口613释放至作为连通风道的主体200内,并被输送至静电雾化装置800。输送至静电雾化装置800的空气是具有高湿度的无臭的马桶110内的空气,具有容易生成带电微粒的条件。
从静电雾化装置800的喷出口816(图6)释放的带电微粒水向卫生间空间飞散,从而对浮游在卫生间内的臭气物质、附着于墙面、天棚面、以及地面等的臭气物质和霉等菌类进行除臭以及除菌。
在除臭装置600与静电雾化装置800联动运转了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30分钟)后(E点),控制部700使除臭装置600继续运转。控制部700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的驱动切换至“正方向”、“强”,并使静电雾化单元830的驱动停止。在该状态下,利用送风机820进行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10分钟)的送风运转。
通过利用上述送风机820进行的送风运转,释放到卫生间内的带电微粒水均等地扩散至广大范围。
在预定时间的送风运转结束的时刻(F点),控制部700将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的驱动切换至“反方向”、“弱”,并且驱动静电雾化单元830。另外,控制部700将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切换至“反方向”、“弱”运转模式,并将挡板设定在“连通口613”。在该状态下,进行预定时间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10分钟)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送风机820与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的联动运转。
通过上述联动运转,由静电雾化装置800生成的带电微粒水被输送至主体200的内部以及除臭装置600的内部。由此,附着于主体200的内部和除臭装置600的内部的臭气物质和霉等菌类被带电微粒水分解除去。特别是,除臭装置600的除臭体620被活性化,因此能够延长除臭单元的寿命。
在预定时间的联动运转结束的时刻(G点),控制部700使静电雾化装置800的静电雾化单元830的驱动停止。并且,控制部700使送风机820的驱动以“反方向”、“弱”运转模式继续。并且,控制部700将除臭装置600的送风机630设定在“反方向”、“弱”运转模式,并将挡板切换至“连通口613”。在该状态下进行预定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约1分钟)的送风机820与送风机630的联动送风运转。
通过理解上述说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多种改良和其他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上述说明应该被视为只是用来对本发明进行举例性解释,是以教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执行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为目的而提供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构造和/或功能的详细情况进行实质上的变更。
产业上的可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能够应用于对伴随着排便而在马桶110内产生的臭气成分和扩散到马桶110外的臭气成分这二者进行有效的除臭的卫生清洗装置。

Claims (3)

1.一种卫生清洗装置,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用于载置于卫生间内的马桶上;
马桶座,所述马桶座安装于所述主体;
除臭装置,所述除臭装置内置于所述主体,用于抽吸所述马桶内的空气,除去包含在所述空气中的臭气成分;
静电雾化装置,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内置于所述主体,用于将通过对水进行静电雾化而形成的带电微粒水从所述主体释放到所述马桶外;
人体检测部,所述人体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卫生间内的人体;
落座检测部,所述落座检测部用于检测落座于所述马桶座的人体;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除臭装置以及所述静电雾化装置,
在由所述落座检测部以及所述人体检测部中的任一方检测到了所述人体的期间,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除臭装置运转,
在所述人体检测部没有检测到所述人体的期间,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静电雾化装置运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清洗装置,其中,
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送风机和用于生成所述带电微粒水的静电雾化单元,
在所述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开始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静电雾化单元以及所述送风机同时运转,
在所述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结束时,所述控制部在使所述静电雾化单元的运转停止后,在经过了预定时间后,使所述送风机停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卫生清洗装置,其中,
所述静电雾化单元包括:珀耳帖元件;与所述珀耳帖元件的冷却基板连接的雾化电极;与所述雾化电极对置设置的对置电极;以及对所述雾化电极和所述对置电极施加高电压的电极施加部,
所述静电雾化单元还包括对所述电极施加部的电流值的异常进行检测的异常检测部,
在所述人体检测部变得检测不到曾检测到的所述人体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静电雾化装置运转,并且对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所述运转时间进行累计,
当所述运转时间的累计值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静电雾化装置的运转,
当由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异常数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达到预定次数时,所述控制部判定所述静电雾化单元发生故障。
CN201210006146.8A 2011-01-11 2012-01-10 卫生清洗装置 Active CN102587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2681A JP2012144876A (ja) 2011-01-11 2011-01-11 衛生洗浄装置
JP2011-002681 2011-01-11
JP2011-168094 2011-08-01
JP2011168094A JP5684068B2 (ja) 2011-08-01 2011-08-01 衛生洗浄装置
JP2011-182392 2011-08-24
JP2011182392A JP5845402B2 (ja) 2011-08-24 2011-08-24 衛生洗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7476A true CN102587476A (zh) 2012-07-18
CN102587476B CN102587476B (zh) 2015-06-24

Family

ID=46476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6146.8A Active CN102587476B (zh) 2011-01-11 2012-01-10 卫生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7476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818A (zh) * 2012-09-06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42301A (zh) * 2015-01-30 2016-08-10 Toto株式会社 身体信息检测系统
CN107041985A (zh) * 2017-04-20 2017-08-15 成都倍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人工智能雾化器
CN108131732A (zh) * 2017-12-29 2018-06-08 浙江中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场所的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系统
CN108347913A (zh) * 2015-11-04 2018-07-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使用该驱动装置的喷雾装置
CN110847314A (zh) * 2018-08-21 2020-02-28 Toto株式会社 大便器用除臭装置
CN111074984A (zh) * 2018-10-18 2020-04-28 Toto株式会社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CN111677068A (zh) * 2020-06-11 2020-09-18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冲水控制系统及方法和节水马桶
US10835912B2 (en) 2015-11-04 2020-11-1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etector and spray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aid detector
CN114439086A (zh) * 2020-11-04 2022-05-06 美的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智能坐便器、智能坐便器的杀菌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66507A1 (zh) * 2021-02-08 2022-08-11 南京全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雾化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盖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4511A (ja) * 1993-07-21 1995-02-03 Inax Corp 脱臭便座装置
CN1234842A (zh) * 1996-08-16 1999-11-10 Cws国际股份公司 净化、通风和/或消毒过程的触发
JP2005155152A (ja) * 2003-11-25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便座装置
JP2009299466A (ja) * 2009-09-16 2009-12-2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静電霧化装置付きトイレ設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4511A (ja) * 1993-07-21 1995-02-03 Inax Corp 脱臭便座装置
CN1234842A (zh) * 1996-08-16 1999-11-10 Cws国际股份公司 净化、通风和/或消毒过程的触发
JP2005155152A (ja) * 2003-11-25 2005-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便座装置
JP2009299466A (ja) * 2009-09-16 2009-12-2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静電霧化装置付きトイレ設備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8354B2 (en) 2012-09-06 2016-03-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685818B (zh) * 2012-09-06 2017-03-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685818A (zh) * 2012-09-06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42301A (zh) * 2015-01-30 2016-08-10 Toto株式会社 身体信息检测系统
CN105842301B (zh) * 2015-01-30 2018-12-11 Toto株式会社 身体信息检测系统
US10835912B2 (en) 2015-11-04 2020-11-1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etector and spray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aid detector
CN108347913A (zh) * 2015-11-04 2018-07-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使用该驱动装置的喷雾装置
CN107041985A (zh) * 2017-04-20 2017-08-15 成都倍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人工智能雾化器
CN107041985B (zh) * 2017-04-20 2023-06-23 成都倍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人工智能雾化器
CN108131732A (zh) * 2017-12-29 2018-06-08 浙江中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场所的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系统
CN108131732B (zh) * 2017-12-29 2023-12-05 浙江万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场所的空气净化方法及空气净化系统
CN110847314A (zh) * 2018-08-21 2020-02-28 Toto株式会社 大便器用除臭装置
CN110847314B (zh) * 2018-08-21 2022-06-03 Toto株式会社 大便器用除臭装置
US11492790B2 (en) 2018-08-21 2022-11-08 Toto Ltd. Flush toilet deodorizing device
TWI799633B (zh) * 2018-08-21 2023-04-21 日商Toto股份有限公司 馬桶用除臭裝置
CN111074984A (zh) * 2018-10-18 2020-04-28 Toto株式会社 卫生间用除臭装置以及卫生洗净装置
CN111677068A (zh) * 2020-06-11 2020-09-18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桶冲水控制系统及方法和节水马桶
CN114439086A (zh) * 2020-11-04 2022-05-06 美的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智能坐便器、智能坐便器的杀菌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66507A1 (zh) * 2021-02-08 2022-08-11 南京全宇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雾化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7476B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7476A (zh) 卫生清洗装置
CN102691346B (zh) 卫生清洗装置
US20180245326A1 (en) Toilet deodorizing method, toilet, and toilet deodorizing device
KR20160022233A (ko) 위생 세정 장치
KR20090024890A (ko) 살균 및 탈취 기능을 갖는 공기정화장치
JP2001062235A (ja) 空気清浄装置と空気清浄装置を使用したトイレ空調装置
CN100504202C (zh) 具有杀菌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JP5845402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4175820B2 (ja) 随意に選ばれた構成メンバーをもつ機器システム
JP2007092493A (ja) トイレ消臭芳香装置
CN215802055U (zh) 马桶装置和马桶
JP2005320715A (ja) 温水洗浄便座装置
JP5533747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2003116396A (ja) ペット用ボックス
JP3014175U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533720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KR200379898Y1 (ko) 클린룸
JPH0775664A (ja) 脱臭装置
JPS6070238A (ja) 便器洗浄装置
JP2007023769A (ja) 衛生洗浄装置の芳香制御方法
KR101775395B1 (ko) 위생 세정 장치
JP4094314B2 (ja) 脱臭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2144876A (ja) 衛生洗浄装置
US20240109660A1 (en) Floor dryer in an aircraft lavatory
KR101544165B1 (ko) 암모니아 제거 기능을 가지는 소변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9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02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