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2184B - 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2184B
CN102572184B CN201110412615.1A CN201110412615A CN102572184B CN 102572184 B CN102572184 B CN 102572184B CN 201110412615 A CN201110412615 A CN 201110412615A CN 102572184 B CN102572184 B CN 102572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ddress book
loopback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26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2184A (zh
Inventor
的场达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72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2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2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21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4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nother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e.g. hybrid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94Address books, i.e. directories containing contact information about correspond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037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transmitter jobs, e.g. multi-address calling, auto-dialing
    • H04N1/32048Auto-dialling or Auto-c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Sharing resources, e.g. processing power or memory, with a connected apparatus or enhancing the capability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39Connection via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在经由网络与其它数据通信设备通信的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中,经由网络将登记有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多个地址的地址薄公开给其它数据通信设备,并且在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多个地址中包括回送地址的情况下,限制其它数据通信设备访问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薄。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数据通信设备允许外部设备将地址登记在作为在发送和传输数据时所使用的地址列表的地址薄中,并且还允许外部设备参考地址薄。
背景技术
诸如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等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用于登记在发送和传输数据时所使用的地址的地址薄。为了使多个图像形成设备共用地访问地址薄,可以经由网络将地址薄分发给其它图像形成设备。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该技术用于在向其它图像形成设备分发地址薄时,通过区分要共用地发布给所有图像形成设备的地址和要分别发布给各设备的地址,生成适于各设备的地址薄(例如,日本特开2007-188166)。
作为用于允许多个图像形成设备访问一个图像形成设备的地址薄的方法,已知一种允许特定图像形成设备经由网络直接参考其它图像形成设备的地址薄的技术。
假定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文件管理系统具有文件服务器功能,经由网络与该图像形成设备连接的外部设备可以作为正常文件服务器访问该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文件管理系统。作为文件服务器功能所提供的协议包括例如SMB(服务器消息块)、CIFS(通用互联网文件系统)、WebDAV(Web分布式创作和版本管理)和FTP(文件传输协议)。
当该图像形成设备用作文件服务器功能时,可以登记和访问该图像形成设备本身通过文件服务器功能所提供的地址,作为该图像形成设备的地址薄中的目的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由该图像形成设备所提供的文件服务器的地址,还可以指定回送地址(loopback address)。例如,假定该图像形成设备(具有例如IP地址“168.0.0.1”)的文件服务器功能允许外部设备访问由该图像形成设备的文件管理系统所管理的文件夹“share”。在这种情况下,代替在地址薄中登记SMB路径“168.0.0.1share”,可以指定回送地址“localhostshare”或“127.0.0.1share”。然而,当将该图像形成设备本身的回送地址(“localhost”、“127.0.0.1”或“::1”)登记在该图像形成设备的地址薄中时,会出现以下问题。
当从外部图像形成设备(客户机)登记图像形成设备(服务器)内拥有的地址薄时,作为回送地址的地址可能被登记在服务器的地址薄中。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要登记的地址是服务器的地址还是客户机的地址。结果,尽管客户机试图将回送地址登记在服务器的地址薄中,但是,由于回送地址是其它图像形成设备的地址,所以可能将数据传送至与该地址相对应的其它设备。
利用上述日本特开2007-188166所述的技术,在从服务器向所有图像形成设备发布地址薄时,可以在区分要发布给所有图像形成设备的地址和要分别发布的地址的情况下发布地址薄。然而,该技术不能区分作为回送地址所指定的地址是指定服务器、特定客户机还是作为发送/传输处理时的操作源的图像形成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解决传统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提供一种技术,利用该技术,当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公开给外部设备的地址薄中时,可以确认并登记该回送地址所想要的地址。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提供一种技术,该技术允许外部设备参考和访问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通信设备,用于经由网络与其它数据通信设备通信,所述数据通信设备包括:地址薄存储部件,用于管理登记有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多个地址的地址薄;地址薄公开部件,用于经由网络将所述地址薄存储部件所管理的地址薄公开给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在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包括回送地址的情况下,限制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访问包括所述回送地址的所述地址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数据通信设备用于经由网络与其它数据通信设备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址薄存储步骤,用于管理登记有发送数据所使用的多个地址的地址薄;地址薄公开步骤,用于经由网络将所管理的地址薄公开给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以及控制步骤,用于在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包括回送地址的情况下,限制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访问包括所述回送地址的所述地址薄。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102的软件结构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回送地址设置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文件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回送地址确认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01中的地址登记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9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01中的地址参考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应该理解,下面的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并且对于解决根据本发明的问题的手段,并非需要根据以下实施例所述的方面的全部组合。
本实施例将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处理系统。本实施例将示例性说明诸如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等的图像形成设备作为数据通信设备的例子。然而,本发明的数据通信设备不局限于这类特定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可以使用诸如PC等的信息处理设备。
图1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系统的整体结构。
参考图1,经由网络100连接用作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设备101与用作客户机的多个图像形成设备102和PC 103。注意,这些图像形成设备和PC的数量不局限于图1所示结构的数量。图像形成设备102具有相同结构。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具有与网络100连接、并与网络100交换各种数据的网络接口。这些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是以MFP(多功能外围设备)为代表的图像形成设备。这些图像形成设备被配置成允许外部设备通过网络100访问内部存储单元中所存储的地址薄和图像文件。
PC 103是一般信息处理设备(PC),其具有与网络100连接的网络接口以与网络100交换各种数据,并且包括CPU、ROM、RAM和HDD等。PC 103具有经由网络100浏览服务器上的文件和文件夹所使用的一般浏览器程序以及交换电子邮件消息所使用的一般邮件应用程序。PC 103可以响应于操作者的操作,向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发出打印请求,并且可以接收经由网络100从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所发送的数据。PC 103可以根据操作者的操作在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中进行各种设置。
作为网络100,本实施例将示例性说明LAN(局域网)。然而,网络100可以是诸如因特网等的其它网络系统。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的内部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均是具有诸如扫描、打印、复制、发送/接收和存储箱等的各种功能的MFP。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均包括CPU 201、存储器202、外部接口203、存储单元204、扫描器单元205、打印机单元206和控制台单元207。CPU 201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并且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2和存储单元204中的程序以向各个单元发出指示来实现例如扫描、打印和发送/接收操作。存储器202具有存储要由CPU201所执行的各种程序的ROM和临时存储例如控制所需的数据的RAM等。各种程序包括后面将参考图3和4所述的控制台控制部301、地址薄处理部302、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发送控制部304、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文件服务器控制部306、地址薄公开部310和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外部接口203经由网络100等与其它图像形成设备和PC 103等交换信息。存储单元204由诸如硬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并且存储通过各个处理所生成的图像文件等。另外,存储单元204存储各个处理中所使用的控制信息和设置信息。此外,存储单元204包括后面将参考图3和4所述的地址薄存储部307、发送设置存储部308和图像文件存储部309等。经由存储器202从存储单元204读出数据和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204。注意,代替存储器202的ROM,存储单元204可以存储各种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在执行被安装在存储单元204中的程序时,将该程序加载至存储器202的RAM。
扫描器单元205通过利用照明光照射被置于平板玻璃上的原稿,光学读取原稿图像,并且通过将原稿图像转换成电信号来生成图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机单元206在激光曝光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定影单元和纸张进给/输送单元相互协作时,在打印薄片上形成图像。然而,打印机单元206不局限于该类型的打印机。例如,可以使用喷墨打印机和其它系统的打印机。控制台单元207具有由用户操作以输入各种操作指示等的触摸板和各种键、以及显示单元等。内部总线208连接各个单元,并且经由内部总线208进行对各个单元的图像数据的传送操作、以及指示和设置值的交换操作。
图3是示出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软件结构的框图。MFP控制部300具有地址薄公开功能,其中,该功能公开外部设备经由网络100要参考的、存储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
参考图3,附图标记301~306和310表示构成MFP控制部300的处理模块。这些处理模块是作为由CPU 201所执行的应用程序或者该程序的一部分来工作的处理模块。存储单元204和存储单元204中包括的信息存储部307~309存储MFP控制部300中所包括的程序和各种数据。根据特定键操作或条件可访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和存储单元204中所包括的信息存储部307~309中的信息。注意,图3中的箭头表示数据和处理的主流程。下面将说明各个处理模块。
控制台控制部301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示来工作,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具有触摸板和键输入单元的控制台单元207。也就是说,经由控制台控制部301将在用户操作控制台单元207时所发出的信息发送至各个单元,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01根据该信息来工作。地址薄处理部302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示来工作。也就是说,地址薄处理部302根据来自控制台控制部301的请求、或者经由网络100从外部接口203所输入的、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2或PC 103的请求,将新的地址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存储的地址薄中。另外,地址薄处理部302执行用于参考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的处理。另外,地址薄处理部302可以执行用于更新和删除地址薄存储部307中存储的地址薄中的地址。
回送地址处理部303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示来工作。当地址薄处理部302要登记的新地址包括回送地址时,地址薄处理部302向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发送指示。然后,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允许或禁止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中。另外,回送地址处理部303进行用于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设备特有的地址的设置,并且执行用于禁止外部设备参考被允许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回送地址的处理。后面将详细说明这些处理。
发送控制部304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示来工作。发送控制部304根据来自控制台控制部301的请求或预先设置在发送设置存储部308中的指示,将存储在图像文件存储部309中的图像文件发送至从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地址薄中所选择的地址。
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示来工作。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根据来自控制台控制部301的请求,指定在经由外部接口203接收图像数据时的操作方法(打印、保存、传送等),并且将所指定的方法存储在发送设置存储部308中。当经由网络100接收到图像数据,并且该图像数据与发送设置存储部308中所设置的传送条件一致时,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参考地址薄存储部307,获取传送目的地的地址。然后,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将从图像文件存储部309所获取的并被转换成要发送的图像文件的图像文件传送给该地址。
文件服务器控制部306提供文件服务器功能,该功能允许外部图像形成设备102和PC 103经由网络100访问存储在图像文件存储部309中的图像文件。文件服务器控制部306根据来自CPU201的指示来工作,与诸如SMB、WebDAV和FTP等的协议兼容,并且根据兼容的协议执行数据控制。在文件服务器控制部306的控制下,图像形成设备102和PC 103可以经由外部接口203对由存储单元204中的图像文件存储部309所管理的图像文件和文件夹执行读/写访问。另外,在文件服务器控制部306的控制下,可以将从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中的发送控制部304以及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所发送的图像文件存储在图像文件存储部309中。
地址薄公开部310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示来工作。地址薄公开部310经由地址薄处理部302访问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存储单元204中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并且经由外部接口203向外部公开该地址薄。图像形成设备102和PC 103参考由图像形成设备101所公开的地址薄中登记的地址。尤其,各图像形成设备102可以通过指定所参考的地址来发送图像文件等。当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这样相互协作时,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可以共享和访问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01中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为此,当用作服务器的一个图像形成设备存储地址薄时,外部图像形成设备无需存储任何地址薄。
此外,地址薄公开部310保持关于是否将地址薄公开给外部设备的设置(外部公开设置)。如果外部公开设置有效,则诸如图像形成设备102和PC 103等的外部设备可以参考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此外,当外部公开设置有效时,外部设备可以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地址薄中登记新的地址。另一方面,如果外部公开设置无效,则外部设备既不参考地址薄中所登记的地址,也不在地址薄中登记新的地址。由管理员经由图像形成设备101的控制台单元207预先设置外部公开设置。
地址薄存储部307将地址薄存储在存储单元204中。存储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包括诸如目的地名称、发送方法、发送协议、主机名称、文件夹路径、用户名称和密码等的信息。在发送控制部304的发送处理时以及在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的接收和传送处理时,使用地址薄来获取地址。另外,通过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地址薄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此外,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还登记回送地址处理方法,其中,该方法指定在地址薄中的地址信息中包括回送地址时的处理方法。
发送设置存储部308将发送设置信息以及接收和传送设置信息等存储在存储单元204中。存储在发送设置存储部308中的发送设置信息以及接收和传送设置信息包括诸如发送地址、发送时间和发送文件设置信息等的信息。在发送控制部304的发送处理时以及在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的接收和传送处理时,参考和访问这些发送设置信息及接收和传送设置信息。
图像文件存储部309将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文件和与该图像文件相关联的管理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204中。图像文件存储部309存储通过根据来自控制台控制部301的指示而对由扫描器单元205扫描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所获得的图像数据以及由接收和传送控制部305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另外,响应于来自控制台控制部301的指示,可以将存储在图像文件存储部309中的图像文件输出给打印机单元206并通过打印机单元206进行打印。此外,在文件服务器控制部306的控制下,可以参考存储在图像文件存储部309中的图像文件,并且可以经由网络100将图像文件登记在图像文件存储部309中。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各图像形成设备102的软件结构的框图。各图像形成设备102的特性特征是与图像形成设备101(地址薄公开部310)通信,以参考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地址。注意,图4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与上述图3示出的相同的部,并且不再重复对其的说明。
注意,构成MFP控制部400的处理模块是作为CPU 201所使用的应用程序或这些程序的一部分来工作的处理模块。存储单元204和存储单元204中所包括的信息存储部307~309存储MFP控制部400中所包括的程序和各种数据。根据特定键操作或条件,可以访问存储在存储单元204和存储单元204中包括的信息存储部307~309中的信息。注意,图4中的箭头表示数据和处理的主流程。
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根据来自CPU 201的指示来工作。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响应于来自控制台控制部301的指示,经由外部接口203和网络100向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公开部310发送对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的参考请求。另外,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发送对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新地址的登记请求。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接收从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公开部310所发布的并被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并且可以经由图像形成设备102的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它们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02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这样,当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公开部310与图像形成设备102的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协作时,图像形成设备102可以访问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地址薄。
图5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控制台单元207上所显示的、并且用于指定回送地址处理方法的回送地址设置画面的例子。
将在该回送地址设置画面上显示和设置的信息存储在由地址薄处理部302所管理的存储单元204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该回送地址设置画面是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管理员预先规定将回送地址指定为地址时的行为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设置画面。
在禁止登记回送地址时,管理员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1。当选中单选按钮501时,毫无例外地禁止将新的回送地址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地址薄中。当在本实施例中选中单选按钮501时,并且当从外部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2或PC 103)或者本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1)接收到回送地址登记请求时,向请求源通知错误。因而,从根本上禁止将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存储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
当允许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但是禁止从诸如图像形成设备102等的外部设备对所登记的回送地址的任何参考和访问时,管理员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2。当选中单选按钮502时,与选中单选按钮501的情况不同,允许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然而,当图像形成设备102经由地址薄公开部310发出对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回送地址的参考请求时,禁止对该回送地址的参考。注意,允许图像形成设备101本身对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地址薄中的回送地址的参考和访问。
当在接收到对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回送地址的登记请求时,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设备特有的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时,管理员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3。当选中单选按钮503,并且接受对回送地址(例如,“127.0.0.1”)的登记请求时,将该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设备的IP地址,并且将转换后的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当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3时,可选择单选按钮5031、5032和5033中的一个单选按钮。
当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31时,将回送地址(例如,“127.0.0.1”)完整地登记为由回送地址所指定的地址。结果,在执行用于参考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回送地址并且使用该回送地址发送/传送图像文件的处理时,将该图像文件发送至以回送模式执行发送处理的设备。也就是说,当执行发送处理的设备是图像形成设备102(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时,将图像文件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2。另一方面,当执行发送处理的设备是图像形成设备101时,将图像文件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1。
这样,当选中单选按钮5031时,发生地址根据执行图像文件的发送处理的设备而改变这一情况。为此,不知道回送地址的用户可能感觉到混乱。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向指示地址登记请求的用户给出与发生这种情况有关的警告,当选中单选按钮5031时,在登记回送地址时显示警告画面。例如,显示警告画面,该警告画面显示消息“如果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则当从外部设备参考该回送地址时,文件可能被发送至并非想要的地址”。
当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32时,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存储地址薄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IP地址(“168.0.0.1”),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结果,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1执行发送/传送处理,其中,该发送/传送处理参考和使用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该IP地址。这样,当选中单选按钮5032时,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图像形成设备101特有的地址,并且将转换后的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当参考地址薄中的地址执行图像文件的发送处理时,将该图像文件始终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1,而不管执行发送处理的设备是哪个设备。
然而,当在每一情况下都无一例外地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图像形成设备101特有的地址时,出现下面的问题。例如,在不知道地址薄的实际存储设备的用户发出回送地址登记请求时,出现潜在的混乱。假定在图像形成设备102前面操作的用户发出用于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指示。此时,当选中单选按钮5032时,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在这种情况下,在不知道地址薄被存储在远程设备(不同于操作设备102的设备,即图像形成设备101)的情况下操作的用户可能感觉混乱。下面将检查这样一种情况:图像形成设备102的用户参考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发送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图像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下面的情况:尽管发出发送指示的用户想要将图像文件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2,但是图像文件并非希望地被发送至了图像形成设备101。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当选中单选按钮5032时,对发出登记指示的用户显示警告画面,该警告画面给出可能发生上述情况的警告。
此外,当选中单选按钮5032,并且始终登记图像形成设备101特有的地址而与执行发送处理的设备无关时,熟知回送地址的用户可能感觉混乱。例如,对于发出回送地址的登记指示的用户想要作为要登记在地址薄中的目的地地址的地址,通常既不是图像形成设备101特有的地址,也不是图像形成设备102特有的地址。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利用回送地址本来的用途、即根据当他/她参考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时所操作的设备来改变图像文件的目的地地址,来使用地址薄。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当选中单选按钮5032时,显示下面的消息:该消息通知用户回送地址被转换成图像形成设备101特有的地址、并且转换后的地址被登记在地址薄中。
当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33时,将回送地址转换成请求将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作为请求源)的IP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这里假定从本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1的控制台单元207)输入将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登记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图像形成设备101的IP地址(“168.0.0.1”),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结果,对于图像形成设备101始终执行使用该IP地址的发送/传送处理。
另一方面,假定在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33时,从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发出将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登记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图像形成设备102的IP地址(“168.0.0.2”),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结果,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2执行使用该IP地址的发送/传送处理。
这样,当选中单选按钮5033时,将回送地址转换成作为登记请求源的设备特有的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这样,当使用所登记的地址执行图像文件的发送处理时,将图像文件始终发送至作为该地址的登记请求源的设备。
然而,当在每一情况下都毫无例外地将回送地址转换成作为登记请求源的设备特有的地址时,如上所述,熟知回送地址的用户可能感觉混乱。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当选中单选按钮5033时,显示通知用户回送地址被自动转换成作为登记请求源的设备特有的地址的消息。
当选择(选中)单选按钮504时,这意味着操作者(指示登记新地址的用户)在登记回送地址时确认。在这种情况下,当操作者指示登记地址,并且经由控制台单元207指定回送地址(例如“127.0.0.1”)时,在控制台单元207上显示图7中示出的回送地址确认画面。此时,与回送地址确认画面一起,还显示如下消息,该消息向用户警告:在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地址薄中时可能发生问题。例如,显示消息“如果将回送地址登记在该地址薄中,在从外部设备参考该地址时,可能将文件发送至并非想要的地址”。
这样,响应于对回送地址的登记请求,确认要执行的处理方法。尽管后面将给出对图7的详细说明,但是将操作者使用图7中的单选按钮701~703中的一个所指定的地址新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此时,与该确认画面一起,还可以显示警告画面(警告用户在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时可能发生的问题)。
在完成使用图5所示的回送地址设置画面的设置之后按下OK按钮510时,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将所设置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
图6示出显示在图像形成设备101或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的、并用于将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登记画面的例子。
将在该地址登记画面上显示和设置的信息存储在由地址薄处理部302所管理的存储单元204中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该文件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是当使用图像形成设备101或102的操作者将文件发送目的地的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时所使用的设置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将示例性说明下面的情况:操作者通过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所显示的地址登记画面,将新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
“名称”栏601表示在登记新地址时所设置的地址名称。通过从例如SMB、WebDAV和FTP中选择协议,使用“协议”栏602来设置在发送文件时所使用的协议。在图6中,设置了“SMB”。使用“主机名称”栏603设置文件发送目的地的IP地址或服务器名称。在该“主机名称”栏603中,设置诸如IP地址(IPv4、IPv6)、服务器名称或FQDN等的、用于识别网络上的特定设备的字符串。在该“主机名称”栏603中,还可以指定回送地址。图6示出设置了回送地址(localhost)的例子。使用“文件夹路径”栏604来指定作为文件发送目的地的服务器的共享文件夹的路径。在图像形成设备101和102中,可以在文件服务器控制部306的控制下指定作为文件服务器所公开的图像文件存储部309的文件夹路径。使用“用户名”栏605和“密码”栏606分别设置在访问“主机名称”栏603和“文件夹路径”栏604所指定的路径时的用户认证中所使用的“用户帐号”和“密码”的信息。
下面将说明这样一种情况:在完成使用该地址登记画面的设置之后,管理员按下图像形成设备102处的登记按钮610。在这种情况下,地址薄处理部302经由图像形成设备102的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和地址薄公开部310,将该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在这种情况下,当在“主机名称”栏603中设置了回送地址时,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回送地址处理部303识别该回送地址,并且获取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记录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该回送地址处理方法是由管理员通过使用图5所示的回送地址设置画面而设置的。
回送地址处理部303识别到地址登记请求源是图像形成设备102。然后,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判断是否将“禁止登记回送地址”设置为回送地址处理方法。该设置对应于图5中的单选按钮501的设置。如果进行了该设置,则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向地址薄处理部302返回表示禁止登记回送地址的错误信息。这样,经由地址薄公开部310和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将错误显示在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
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判断是否将“禁止回送地址的外部访问/分发”设置为回送地址处理方法。该设置对应于图5中的单选按钮502的设置。如果进行了该设置,则允许登记回送地址。然而,当从诸如图像形成设备102或PC 103等的外部设备接收到对所登记的回送地址的参考请求时,禁止对该回送地址的参考,从而禁止外部设备使用该回送地址。
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判断是否将“将回送地址的设置转换成特定地址”设置为回送地址处理方法。该设置对应于图5中的单选按钮503的设置。如果选择了该按钮,则回送地址处理部303根据由管理员预先选择的单选按钮5032或5033,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设备特有的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如果选择单选按钮5031,则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在不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地址的情况下,将其登记在地址薄中。
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判断是否将“确认登记回送地址时的地址”设置为回送地址处理方法。该设置对应于图5中的单选按钮504的设置。如果进行了该设置,则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向地址薄处理部302返回表示如下内容的指示:指示登记地址的操作者对响应于回送地址登记请求如何登记回送地址进行确认。因此,经由地址薄公开部310和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在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显示图7中示例性的回送地址确认画面。此时,与回送地址确认画面一起,可以显示警告画面(警告用户在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显示消息“如果将回送地址登记在该地址薄中,则在从外部设备参考该地址时,文件可能被发送至并非想要的地址”。
图7示出回送地址确认画面的例子,其中,当在图像形成设备101或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所显示的文件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图6)上的主机名称栏中指定了回送地址时,该画面使操作者对回送地址进行确认。在选择(选中)图5中示出的单选按钮504“回送地址登记时确认”,并且在图6示出的登记画面上输入将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登记请求时,显示该画面。将使用该回送地址确认画面所设置的信息存储在存储单元204中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
将示例性说明下面的情况:操作者通过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02,在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所显示的文件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图6)上,在“主机名称”栏603中指定回送地址,并且将其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
当选择单选按钮701时,始终指定发送源设备的IP地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回送地址(例如“127.0.0.1”)作为地址完整地登记在地址薄中。结果,在使用该地址的图像文件的发送/传送处理时,将图像文件发送至执行该发送处理的设备本身。
当选择单选按钮702时,指定拥有地址薄的设备的IP地址。也就是说,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存储地址薄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IP地址(“168.0.0.1”),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结果,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1执行使用该地址的发送/传送处理。
当选择单选按钮703时,指定操作设备的IP地址。也就是说,将回送地址转换成正在访问地址薄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如上所述,当经由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访问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时,将回送地址登记为图像形成设备102的IP地址(“168.0.0.2”)。结果,针对图像形成设备102执行使用该地址的发送/传送处理。
这样,在完成该回送地址确认画面的设置之后,操作者按下OK按钮710。然后,图像形成设备102的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10将所指定的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
注意,当操作者想要在不进行图7所示出的回送地址确认画面上的回送地址的转换的情况下重新输入地址时,他/她按下取消按钮711。然后,在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再次显示图6所示的文件发送目的地设置画面。在这种状态下,操作者可以在“主机名称”栏603中重新输入地址。
下面将参考图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在操作者通过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02将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时所执行的处理的序列。
图8是用于说明将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处理的流程图。将实现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图像处理设备101的存储器202或存储单元204中,并且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CPU201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时,将其展开在存储器202的RAM上。
更具体地,将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01在从图像形成设备102接收到将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的登记请求时的登记处理。
在步骤S11,地址薄处理部302从外部接口203接受经由网络100从图像形成设备102输入的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登记新地址的登记请求。所接受的请求包括要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所存储的地址薄中的信息(地址名称、发送方法、发送协议、主机名称、文件夹路径、用户名、密码等)。经由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的触摸板或键输入单元输入这些数据。
地址薄处理部302在步骤S12判断在步骤S11接受的请求所包括的地址是否包括回送地址。更具体地,当将地址描述为IPv4地址时,如果在该地址中指定“127.0.0.1”,则判断为包括回送地址。当将地址描述为IPv6地址时,如果在该地址中指定“::1”,则判断为包括回送地址。当将地址描述为主机名称时,如果在该地址中指定“localhost”,则判断为包括回送地址。如果判断为包括回送地址(步骤S12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3。
地址薄处理部302在步骤S13判断地址薄公开部310是否将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地址薄公开给外部设备(外部公开设置是否有效)。地址薄公开部310管理表示是否将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公开给与网络100连接的图像形成设备102和PC 103的外部公开设置。如果地址薄处理部302获取该外部公开设置,并且判断为该设置是有效的,则处理进入步骤S14;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9。注意,管理员在图像形成设备101中预先进行关于是否公开地址薄的设置。
在步骤S14,当接受的地址包括回送地址时,地址薄处理部302请求回送地址处理部303执行用于回送地址的处理。在接收到该请求时,回送地址处理部303确认地址薄存储部207中所存储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并且判断如何登记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管理员在图5示出的回送地址设置画面上预先设置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
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在步骤S15判断作为步骤S14中确认回送地址处理方法的结果,是否设置成禁止登记回送地址。基于在图5示出的设置画面上预先进行的设置来进行该判断处理。如果在图5示出的设置画面上选中单选按钮501以将项“禁止登记回送地址”设置为回送地址处理方法,则判断为禁止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0。
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在步骤S16判断作为步骤S14中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的确认结果,是否设置成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设备的地址。通过判断是否通过选中图5所示设置画面上的单选按钮503而设置了项“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设备的地址”,来进行该判断处理。如果设置了项“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设备的地址”,则判断为将回送地址转换成要登记的其它设备特有的地址,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1。
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在步骤S17判断作为步骤S14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的确认结果,是否设置成用户确认回送地址的登记方法。该确认包括关于是否登记回送地址以及是否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其它地址并登记转换后的地址的选项。在该判断处理中,如果通过选中图5所示设置画面上的单选按钮504而设置了项“登记回送地址时确认”,则处理进入步骤S22。
步骤S18是在步骤S15~S17的所有处理中判断为“否”时所执行的处理。当通过选中图5所示设置画面上的单选按钮502而设置项“禁止外部使用/分发回送地址”时,执行该处理。当设置单选按钮502的项时,允许将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信息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然而,禁止从外部设备(例如图像形成设备102)对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所登记的回送地址的任何访问。也就是说,仅图像形成设备101可以参考和访问地址薄中所登记的回送地址。地址薄处理部302根据在步骤S11接受的地址信息登记请求,将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信息(地址名称、发送方法、发送协议、主机名称、文件夹路径、用户名、密码等)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
如果判断为在步骤S11接受的登记请求没有包括任何回送地址(步骤S12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9。如果判断为地址薄公开部310没有将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所存储的地址薄公开给外部设备(步骤S13为“否”),则处理同样进入步骤S19。在步骤S19,地址薄处理部302将接受的登记请求中所包括的地址信息(地址名称、发送方法、发送协议、主机名称、文件夹路径、用户名、密码等)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
步骤S20是在图5所示设置画面上设置项“禁止登记回送地址”时所执行的处理。在步骤S20,回送地址处理部303生成错误消息“禁止登记回送地址”,并且经由外部接口203和网络100将所生成的消息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2。结果,将该错误消息显示在接收到该消息的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并且操作者可以确认禁止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登记新的回送地址。注意,作为变形例,代替禁止登记,例如,可以在警告画面上显示消息“如果将回送地址登记在该地址薄中,则在从外部设备参考该地址时,文件可能被发送至并非想要的地址”。然后,在该警告之后,可以根据例如用户的选择来登记回送地址。
步骤S21是在图5所示设置画面上设置项“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特定设备的地址”时所执行的处理。在步骤S21,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基于图5中所设置的单选按钮5031~5033各自的项的设置,判断将在步骤S11接受的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转换成哪一要登记的地址。如果设置单选按钮5031的项,则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完整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如果设置单选按钮5032的项,则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地址转换成登记该地址薄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IP地址(“168.0.0.1”),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如果设置单选按钮5033的项,则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地址转换成发送将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的登记请求的设备的IP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在该例子中,由于将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的请求源是图像形成设备102,所以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地址转换成图像形成设备102的IP地址(“168.0.0.2”),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如果步骤S11中的登记请求源是图像形成设备101的控制台控制部301,则将地址转换成图像形成设备101的IP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如果登记请求源是PC 103,则将地址转换成PC 103的IP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
注意,根据本实施例,当选择单选按钮5031,因而允许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时,并且当使用所登记的地址执行文件发送处理时,文件可能被发送至并非用户想要的地址。考虑到这一问题,当选择单选按钮5031时,可以以与通过单选按钮502所选择的项相同的方式,也禁止从外部设备参考回送地址。
步骤S22是在图5所示设置画面上设置项“回送地址登记时确认”时所执行的处理。在步骤S22,回送地址处理部303获取存储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回送地址确认画面(图7)的信息,并且将所获取的信息发送至正在访问地址薄登记画面(图6)的设备(本例子中为图像形成设备102)。图像形成设备102基于所接收到的信息显示回送地址确认画面,并且提示用户要登记哪一地址。此时,与该确认画面一起,可以显示警告画面(警告用户在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当用户在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上所显示的图7所示确认画面上选择单选按钮701~703中的一个,并且按下OK按钮710时,图像形成设备102向图像形成设备101发送表示所选择的设置的信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3。
在步骤S23,基于经由图7所示确认画面所设置的项的信息,将回送地址转换成用户所指定的地址,并且将转换后的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如果在步骤S22所发送的信息表示单选按钮701的“始终发送源设备”,则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回送地址完整地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如果在步骤S22所发送的信息表示单选按钮702的“拥有地址薄的设备的地址”,则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回送地址转换成“168.0.0.1”,并且将转换后的地址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如果在步骤S22所发送的信息表示单选按钮703的“用于访问地址薄的设备的地址”,则地址薄处理部302将回送地址转换成“168.0.0.2”,并且将转换后的地址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
注意,根据本实施例,当在图7所示确认画面上选择单选按钮701时,因此允许将回送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然后,可能发生下面的情况:在参考所登记的回送地址执行文件发送处理时,文件可能会被发送至并非用户想要的地址。考虑到这一情况,当选择单选按钮701时,可以以与选择单选按钮502的情况相同的方式,禁止从外部设备对回送地址的参考。
根据本实施例,用作可以公开地址薄的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设备101可以根据从本设备或其它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2或PC103)所接受的、将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的登记请求,将新的地址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此外,当要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包括回送地址时,根据回送地址处理方法限制将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
例如,可以毫无例外地禁止将回送地址登记在作为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设备101中。因此,可以防止在实际执行使用地址的文件发送处理时的目的地地址与登记地址的用户想要的地址不一致。另外,可以识别出,登记回送地址的用户是想要登记发出登记请求的设备的地址、登记拥有地址薄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还是登记回送地址本来的用途。回送地址本来的用途是当使用所登记的地址时使用所操作的设备的地址。
另外,可以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其它地址(作为登记地址薄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或者发送将地址登记在地址薄中的登记请求的设备的地址),并且可以登记转换后的地址。因此,可以防止文件的目的地根据在使用地址薄时参考地址的设备而改变。
此外,当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其它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时,设备询问发出登记请求的用户要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哪一地址。然后,根据询问结果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其它地址。结果,可以考虑发出回送地址的登记请求的用户想要通过登记地址而将文件发送至的设备,转换回送地址。
而且,当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其它地址,并且登记转换后的地址时,可以使用规定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即单选按钮503的设置)来选择要将回送地址转换成哪一地址。
注意,图8说明了图像形成设备102发出将新的地址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登记请求的情况。然而,图8所示的处理同样可应用于下面的情况:图像形成设备101将新的地址登记在本设备的地址薄中。
下面将参考图9所示流程图说明在参考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地址时所执行的处理的序列。将实现该处理的程序存储在图像处理设备101的存储器202或存储单元204中,并且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CPU 201的控制下执行该程序时,将其展开在存储器202的RAM上。
当从本设备或者外部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2或PC 103)接受对登记在用作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地址的参考请求时,开始图9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对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的参考请求包括例如:在发送从扫描器单元205或存储单元204所输入的图像文件时、以及在设置存储在发送设置存储部308中的传送条件时。
在步骤S31,地址薄处理部302经由外部接口203或控制台控制部301,接受对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中的特定地址的参考请求。所接受的请求包括指定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多个地址中的要参考的地址的标识符。注意,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中的地址可以包括回送地址。注意,本实施例将说明下面的情况:接受对登记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特定地址的参考请求。可选地,可以接受对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的一并参考请求。
地址薄处理部302在步骤S32判断在步骤S31接受的请求是来自外部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2或PC 103)的请求、还是来自本设备(图像形成设备101)的请求。更具体地,将经由外部接口203接受的请求判断为是来自外部设备的请求。另外,将经由控制台控制部301接受的请求判断为是来自本设备101的请求。如果接受的请求是来自外部设备的请求,则处理进入步骤S33;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37。
在步骤S33,地址薄处理部302指示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判断由接受的参考请求所指定的并被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是否是回送地址。如果判断为该地址是回送地址,则处理进入步骤S34。在步骤S34,回送地址处理部303确认存储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以判断是否允许外部设备参考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回送地址。
然后,处理进入步骤S35。作为步骤S34中的回送地址处理方法的确认结果,回送地址处理部303判断是否设置成禁止对回送地址的外部访问。基于在图5示出的设置画面上预先设置的设置进行该判断处理。如果在图5示出的设置画面上选中单选按钮502以选择“禁止对回送地址的外部访问”,则判断为禁止基于来自外部设备的参考请求对回送地址的任何参考和访问,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36。
在步骤S36,地址薄处理部302基于在步骤S31接受的对地址的参考请求,禁止参考回送地址。更具体地,回送地址处理部303生成错误消息“禁止参考回送地址”,并且经由外部接口203和网络100,将所生成的消息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2。结果,将错误消息显示在接收到该消息的图像形成设备102的控制台单元207上,并且禁止对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中的回送地址的参考。注意,作为变形例,代替禁止参考回送地址,可以显示警告画面。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指定继续参考该地址时,可以允许参考回送地址。
作为另一变形例,可以允许对回送地址的外部参考,但是可以禁止使用目的,即外部设备使用回送地址对图像文件的发送/传送处理。
另外,可以通过添加表示该地址无效的属性,将回送地址发送至外部设备。此外,可以禁止对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薄本身的公开。
注意,本实施例说明了在步骤S31接受仅对登记在地址薄中的特定地址的参考请求的例子。然而,在步骤S31,如果允许一并参考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那么可以将除处理部303所指定的回送地址以外的地址的列表发送至在步骤S31接受的请求的请求源。
如果判断为对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的参考请求是来自本设备的参考请求(步骤S32为“否”),或者如果判断为登记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中的地址没有包括回送地址(步骤S33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37。在步骤S 37,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处理部302经由控制台控制部301或外部接口203,将存储在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发送至请求源。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用作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设备101可以向外部设备公开本设备中所存储的地址薄。然后,用作客户机的图像形成设备102可以参考由图像形成设备101公开的被登记在地址薄中的地址。这样,当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公开部310与图像形成设备102的外部地址薄参考部401协作时,允许图像形成设备102访问存储在图像形成设备101的地址薄存储部307中的地址薄。为此,当用作服务器的一个设备拥有地址薄时,由于外部设备可以参考登记在该地址薄中的地址,所以其它设备无需拥有地址薄。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如果图像形成设备101拥有的地址薄包括回送地址,则可以禁止外部设备访问(使用)包括回送地址的地址薄。为此,当拥有地址薄的图像形成设备101不同于使用地址薄的设备时,可以防止将文件发送至并非用户想要的地址。也就是说,可以防止下面的情况:尽管用户想要将文件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1,但是当图像形成设备102参考该地址时,将该文件意外地发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02。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利用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利用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为此,例如,通过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数据通信设备,用于经由网络与其它数据通信设备通信,所述数据通信设备包括:
地址薄存储部件,用于管理登记有发送图像文件所使用的多个地址的地址薄;
地址薄传送部件,用于经由网络将所述地址薄存储部件所管理的地址薄传送给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以及
控制部件,用于在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任一个包括回送地址的情况下,限制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参考包括所述回送地址的所述地址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任一个包括所述回送地址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不参考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回送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任一个包括所述回送地址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禁止所述地址薄传送部件传送所述地址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扫描部件,用于扫描原稿以生成图像数据;以及
发送部件,用于向用户从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所选择的地址发送所述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部件,用于通过用户设置用于限制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使用所述回送地址的限制,
其中,在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任一个包括所述回送地址并且通过所述设置部件设置了限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限制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使用所述回送地址传送图像文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部件没有设置限制的情况下,即使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任一个包括回送地址,所述控制部件也允许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使用所述回送地址传送图像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薄存储部件还管理目的地名称、发送方法、发送协议、用户名称或密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回送地址转换为其它数据通信设备的IP地址,并且所述地址薄传送部件传送包括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的IP地址的地址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回送地址转换为所述数据通信设备的IP地址,并且所述地址薄传送部件传送包括所述数据通信设备的IP地址的地址薄。
10.一种数据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数据通信设备用于经由网络与其它数据通信设备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地址薄存储步骤,用于管理登记有发送图像文件所使用的多个地址的地址薄;
地址薄传送步骤,用于经由网络将所管理的地址薄传送给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以及
控制步骤,用于在登记在所述地址薄中的所述多个地址中的任一个包括回送地址的情况下,限制所述其它数据通信设备参考包括所述回送地址的所述地址薄。
CN201110412615.1A 2010-12-10 2011-12-12 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2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76385A JP5711512B2 (ja) 2010-12-10 2010-12-10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当該情報処理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制御方法
JP2010-276385 2010-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2184A CN102572184A (zh) 2012-07-11
CN102572184B true CN102572184B (zh) 2015-07-08

Family

ID=4619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261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2184B (zh) 2010-12-10 2011-12-12 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73695B2 (zh)
JP (1) JP5711512B2 (zh)
CN (1) CN1025721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3469B2 (ja) 2010-09-22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916980A (zh) * 2012-11-20 2013-02-06 苏州联讯达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添加出网前缀的方法
JP2015041874A (ja) * 2013-08-21 201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データ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15040B2 (ja) * 2013-11-29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02313B2 (ja) 2014-03-25 2018-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40792B2 (ja) * 2017-09-19 2018-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1076B2 (en) * 2002-01-16 2006-05-2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ally creating mailing address directory in an imag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04127282A (ja) * 2002-09-13 2004-04-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印刷処理方法
US7984192B2 (en) * 2004-09-27 2011-07-19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unique identifiers to each remote display protocol session established via an intermediary device
JP2005346739A (ja) * 2005-08-23 2005-12-15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タジョブデータの転送方法
KR100759001B1 (ko) * 2005-10-18 2007-09-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주소록을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스캔데이터전송방법
JP2007188166A (ja) 2006-01-11 2007-07-26 Canon Inc アドレス帳配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108549B2 (en) * 2006-04-04 2012-01-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sing the loopback interface in a computer system having multiple workload partitions
JP5322516B2 (ja) * 2008-07-01 201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157690B2 (ja) * 2008-07-07 2013-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606084B2 (ja) * 2009-02-26 2014-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ジョブ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80730B2 (ja) * 2009-08-03 2012-0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9113015B2 (en) * 2009-09-30 2015-08-1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loaded therewi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23765A (ja) 2012-06-28
US20120147418A1 (en) 2012-06-14
CN102572184A (zh) 2012-07-11
JP5711512B2 (ja) 2015-04-30
US8773695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2184B (zh) 数据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07018588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document management server,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document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CN101866273B (zh) 打印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US20040070630A1 (en) Multifunction apparatus, server, and server system
US2007001394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4509091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トジョブ出力方法
JP4151709B2 (ja) 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102264B2 (ja) 処理実行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CN102202048B (zh) 电子设备控制系统和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US8335009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v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JP20080739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616334B2 (en) Image printing system
US1114426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transfer-prohibition control for saved data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09265807A (ja) データ配信装置、データ配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配信プログラム
JP6488729B2 (ja) 記入フォーム提供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263552A (zh) 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信息处理方法
JP488784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52321A (ja) 電子文書管理システム、プリント設定装置、プリント履歴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リント設定サービス装置、仮文書保管サービス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30195926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8165577A (ja)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文書管理方法、文書管理プログラム
US8701171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acquiring information during an unavailable communication state in accordance with us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JP47153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ファイル管理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1155310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controlling a document stored in a memory not to leak to a network not permitted to acces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459597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スキャン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70202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ジョブ取得方法、印刷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