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1513B - 便携式装置、以及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装置、以及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1513B
CN102571513B CN201110390829.3A CN201110390829A CN102571513B CN 102571513 B CN102571513 B CN 102571513B CN 201110390829 A CN201110390829 A CN 201110390829A CN 102571513 B CN102571513 B CN 102571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ttern
router
mancarried device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08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1513A (zh
Inventor
山田大辅
汤川英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alo Inc
Original Assignee
Buffal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ffalo Inc filed Critical Buffal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71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1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Processing of data at an internetworking point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34Switching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n external network and a hom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装置、以及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具备数据包传输处理部、判断部以及动作模式控制部。数据包传输处理部被设定为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某一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判断部判断是否存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与路由器的连接。当由判断部判断为存在连接时,动作模式控制部将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一动作模式。

Description

便携式装置、以及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中继技术。
背景技术
在家庭、办公室中,为了使个人计算机、游戏机等无线LAN客户端(下面也简称为“客户端”)与网络进行连接而广泛地使用无线LAN接入点(下面也简称为“接入点”)。通过将接入点与路由器连接,客户端能够经由接入点和路由器连接到网络上。路由器例如作为家庭网关(Home Gateway)而由ISP(InternetServices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业务商提供。
作为接入点,提出了可移动(便携式)的装置。作为这种装置,使用具有以下功能部的装置(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该功能部除了作为接入点的功能以外,还经由移动通信网、例如3G/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线路进行无线通信。用户通过使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例如能够在外出地点将个人计算机与网络进行连接。具体地说,通过使个人计算机发挥客户端的功能、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接入点的功能,能够从个人计算机向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送数据。并且,通过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能够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经由移动通信网向因特网发送从个人计算机接收到的数据。
当将上述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从外出地点带回并与家庭内的网络进行连接时,在已经存在家庭网关的情况下,变成在家庭内的网络存在两台路由器(具有路由功能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在要与属于另一网络的装置之间交换数据时,不清楚将哪个路由器用作网关为好。因此,在客户端与属于另一网络的装置之间有可能无法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那样在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带出到室外时通过使其发挥路由器的功能,能够使个人计算机与因特网进行连接。特别是有如下请求:在屋外要利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使多个个人计算机连接因特网的情况下,希望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通过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只要事先与ISP业务商仅就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签订因特网连接服务协议,就能够使多个个人计算机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连接因特网。换言之,不需要事先就多个个人计算机分别与ISP业务商签订因特网连接服务协议。这样,产生了在没有家庭网关的环境中想要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的请求。
然而,在以往,没有充分地研究过在有家庭网关的情况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应该发挥的功能和在没有家庭网关的情况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应该发挥的功能。不只是在家庭内的网络中存在这种问题,在企业内的网络中也是,在存在与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不同的路由器的情况下,也会产生这种问题。
期望在存在路由器和不存在路由器的情况下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分别发挥适当的功能。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便携式装置,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该便携式装置具备处理部,该处理部能够以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各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在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处理部以上述第一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涉及一种便携式装置,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该便携式装置具备处理部,该处理部能够以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各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在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处理部以上述第二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在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便携式装置中设定该便携式装置中的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该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具备以下步骤:(a)使上述处理部能够以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各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以及(b)在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处理部以上述第一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在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便携式装置中设定该便携式装置中的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该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具备以下步骤:(a)使上述处理部能够以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各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以及(b)在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处理部以上述第二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与路由器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具备:数据包传输处理部,其被设定为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某一个动作模式,并以所设定的上述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判断部,其判断是否存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以及动作模式控制部,其在由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一动作模式。在这种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当由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动作模式控制部将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设为作为桥接功能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一动作模式。因此,在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连接到存在路由器的网络时,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即,在客户端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和路由器进行数据交换时,由于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桥接的功能,因此能够避免存在两台路由器。因而,客户端在向与自己所属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发送数据时,能够确定将哪个装置作为网关来发送数据,能够正常地发送数据。因而,根据该方式,在存在路由器的情况下,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此外,数据包不限于第三层的数据包,是例如包括第二层帧等任意层中的作为处理单位的数据的汇总在内的广义的数据包。
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能够与路由器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具备:数据包传输处理部,其被设定为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某一个动作模式,并以所设定的上述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判断部,其判断是否存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以及动作模式控制部,其在由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在该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当由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动作模式控制部将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设为作为路由功能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二动作模式。因此,在不存在路由器的状况下,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即,在客户端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进行数据交换时,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因此,客户端在向与自己所属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发送数据时,能够确定将哪个装置作为网关来发送数据,能够正常地发送数据。因而,根据该方式,在不存在路由器的情况下,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此外,数据包不限于第三层的数据包,是例如包括第二层帧等任意层中的作为处理单位的数据的汇总在内的广义的数据包。
3.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主体部;以及附属部,其能够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并且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上述主体部上来与上述主体部进行连接。上述主体部也可以构成为至少具有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上述判断部也可以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的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未与上述附属部的连接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在将主体部与附属部进行连接时,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与路由器的连接,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变为作为桥接功能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一动作模式。因而,在将主体部与附属部进行连接的情况下,用户无需进行特殊的操作就能够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一动作模式,能够容易地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或者,在将主体部从附属部卸下而带出的状态下,用户无需进行特殊的操作就能够使主体部作为路由器(路由功能部)而发挥功能。
4.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能够与客户端进行连接。也可以设为上述附属部具有:端口,其用于连接网络线缆;以及切换用开关,其用于将上述端口的功能切换为用于与上述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和用于与不同于上述客户端的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中的某一个功能。上述判断部也可以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连接且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未与上述附属部的连接的情况下、或者在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在路由器通过网络线缆与端口连接并由切换用开关将端口的功能设定成作为用于与不同于客户端的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端口的功能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地检测出路由器与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相连接。另外,在将主体部从附属部卸下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检测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未与路由器进行连接。在保持主体部与附属部连接的状态下操作切换用开关而将端口的功能设定成作为用于与客户端进行连接的端口的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够正确地检测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未与路由器进行连接。此外,“客户端”是指以比较上位的层(例如第四层以上)中的通信为终端的装置。“不同于客户端的其它装置”是指以比较下位的层(例如第三层以下)中的通信为终端,向客户端中继数据(数据包)的装置。
5.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上述主体部也可以具有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将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指定为上述第一动作模式和上述第二动作模式中的某一个。上述判断部也可以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的连接且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且经由上述用户界面指定的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是上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相分离、或者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或者经由上述用户界面指定的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是上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在如下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用户界面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例如,在与附属部的端口相连接的网络线缆的端部连接有不同于客户端和路由器且用于连接其它网络的装置(例如ONU、调制解调器等)并由切换开关将“端口的功能”切换为“用于与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因而,即使在这种状况下也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
6.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上述主体部也可以具有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将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指定为上述第一动作模式和上述第二动作模式中的某一个。上述判断部也可以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的连接且经由上述用户界面指定的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是上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相分离、或者经由上述用户界面指定的上述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是上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在已使附属部与路由器连接的结构中,用户通过利用用户界面来设为第一动作模式,能够在主体部与附属部相连接时,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桥接的功能。因而,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另外,在将附属部连接到不同于路由器的用于与其它网络连接的装置(例如ONU、调制解调器等)的结构中,用户通过利用用户界面来设为第二动作模式,能够在主体部与附属部相连接时,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
7.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还能够具备无线连接接口部和候选配置文件,该无线连接接口部用于至少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该候选配置文件是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的候选。上述判断部也可以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是上述候选配置文件中的用于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的规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不是上述规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与路由器无线连接的结构中,也能够利用所使用的配置文件正确地判断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与路由器是否相连接。
8.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上述配置文件也可以至少包含ESSID。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利用所使用的ESSID来正确地判断是否存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与路由器的连接。
9.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也可以还具备移动通信网控制部,该移动通信网控制部进行移动通信网中的无线通信。通过这种结构,在不与路由器连接的环境中使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移动通信网控制部实现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进行的数据交换。因而,即使在上述环境中也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设定数据包传输的动作模式的方法,在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且传输数据包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设定数据包传输的动作模式。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具有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来作为上述动作模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判断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是否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以及(b)当判断为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上述动作模式设定为上述第一动作模式。在该方法中,当判断为存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动作成为作为桥接功能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一动作模式。因此,在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连接到存在路由器的网络上时,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即,在客户端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和路由器进行数据交换时,由于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桥接的功能,因此能够避免存在两台路由器。因而,客户端在向与自己所属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发送数据时,能够确定将哪个装置作为网关来发送数据,能够正常地发送数据。因而,根据该方法,在存在路由器的情况下,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此外,数据包不限于第三层数据包,是例如包括第二层帧等任意层中的作为处理单位的数据的汇总在内的广义的数据包。
1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设定数据包传输的动作模式的方法,在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且传输数据包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设定数据包传输的动作模式。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具有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来作为上述动作模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判断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是否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以及(b)当判断为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不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上述动作模式设定为上述第二动作模式。在该方法中,当判断为不存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动作设为作为路由功能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二动作模式。因此,在不存在路由器的状况下,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即,在客户端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进行数据交换时,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因此,客户端在向与自己所属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发送数据时,能够确定将哪个装置作为网关来发送数据,能够正常地发送数据。因而,根据该方法,在不存在路由器的情况下,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此外,数据包不限于第三层数据包,是例如包括第二层帧等任意层中的作为处理单位的数据的汇总在内的广义的数据包。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在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且传输数据包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设定数据包传输的动作模式的程序。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具有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来作为上述动作模式。该程序使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所具有的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判断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是否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以及当判断为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上述动作模式设定为上述第一动作模式。在该程序中,当判断为存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动作设为作为桥接功能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一动作模式。因此,在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连接到存在路由器的网络时,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即,在客户端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和路由器进行数据交换时,由于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桥接的功能,因此能够避免存在两台路由器。因而,客户端在向与自己所属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发送数据时,能够确定将哪个装置作为网关来发送数据,能够正常地发送数据。因而,根据该程序,在存在路由器的情况下,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此外,数据包不限于第三层数据包,是例如包括第二层帧等任意层中的作为处理单位的数据的汇总在内的广义的数据包。
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在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且传输数据包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设定数据包传输的动作模式的程序。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具有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来作为上述动作模式。该程序使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所具有的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判断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是否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以及当判断为在上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中不存在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上述动作模式设定为上述第二动作模式。在该程序中,当判断为不存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动作设为作为路由功能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二动作模式。因此,在不存在路由器的状况下,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即,在客户端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进行数据交换时,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路由器的功能。因此,客户端在向与自己所属的网络不同的网络发送数据时,能够确定将哪个装置作为网关来发送数据,能够正常地发送数据。因而,根据该程序,在不存在路由器的情况下,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发挥适当的功能。此外,数据包不限于第三层数据包,是例如包括第二层帧等任意层中的作为处理单位的数据的汇总在内的广义的数据包。
14.也能够设置记录有上述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计算机使用上述记录介质读取程序,来实现各功能。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包括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系统、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或者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这些方法、装置或者系统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等方式实现。
此外,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例如如下的方式。
(i)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软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ii)包括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计算机。
(iii)通过数据传输将计算机程序暂时保存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表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主视和背视外观结构的说明图。
图2A和图2B是表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侧视外观结构的说明图。
图3A和图3B是表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俯视(顶视)外观结构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方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第二、第三连接方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方式中传输处理部以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进行动作时的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的说明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6上部所示的第二连接方式中传输处理部以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进行动作时的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的说明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6下部所示的第三连接方式中传输处理部以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进行动作时的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与端口有关的设定菜单画面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第四连接方式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第五连接方式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候选配置文件PF的设定内容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A1.装置结构
图1A~4是概要性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A和图1B示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主视和背视外观结构。另外,图2A和图2B示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一侧视的外观结构和另一侧视的外观结构。图3A示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俯视(顶视)外观结构。图3B表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机座200的俯视(顶视)外观结构。图4示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内部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具备能够相互进行安装和拆卸的主体100和机座200。在将主体100安装在机座200上的状态下,主体100以能够与机座200交换信息的方式与机座200相连接。主体100是轻便小型的便携式装置,独立地作为无线中继装置而发挥功能。机座200在与主体100相连接时,向主体100提供各种功能。另外,机座200可以作为用于载置主体100的支架以及充电器而发挥功能。
机座200如图1B、图3B以及图4所示那样包括遵照例如IEEE802.3/3u的端口220、切换开关230、用于与主体100进行连接的主体连接接口(I/F)280、以及按照规定的网络协议(例如Ethernet(以太网)(注册商标))来控制通过端口220进行的数据传送的LAN控制电路210。
切换开关230是所谓的滑动式开关(slide switch),配置在端口220附近。开关230能够被手动切换为“Internet”的状态和“Lan”的状态中的任一个。在图4的例子中,切换开关230被设定为“Internet”的状态。该切换开关230是用于对端口220的功能进行切换的开关。具体地说,在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Lan”的情况下,端口220的功能成为作为用于与未图示的客户端进行连接的端口的功能。在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的情况下,端口220发挥作为用于与不同于客户端的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端口的功能。在此,“客户端”是指以比较上位的层(例如第四层以上)中的通信为终端的装置。“不同于客户端的其它装置”是指以例如第二层交换、第三层交换、路由这种比较下位的层(例如第三层以下)中的通信为终端,向客户端中继数据(数据包)的装置。
主体连接接口280具有作为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设备控制器的功能,在机座200与主体100相连接时,按照USB标准与主体100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主体100如图4所示那样包括CPU 120、ROM 171、RAM172、用于连接USB设备的USB设备接口(I/F)173、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无线WAN控制电路175、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以及用于连接机座200的机座连接接口(I/F)180。
无线LAN控制电路(也被称为“无线LAN接口”)174包括调制器或放大器、天线。无线LAN控制电路174作为例如遵照IEEE802.11b/g的无线LAN的接入点,与无线LAN的客户端(例如个人计算机、游戏机)进行无线通信。无线WAN控制电路(也被称为“无线WAN接口”)175包括调制器或放大器、天线。无线WAN控制电路175作为例如遵照IEEE802.11a/b/g的无线LAN的客户端,与无线LAN的接入点(例如公共无线LAN)进行无线通信。移动通信控制电路(也被称为“移动通信接口”)176包括调制器或放大器、天线。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作为例如遵照3G/HSPA的移动通信的终端,与移动通信网的基站进行无线通信。这样,本实施方式的主体100包括各自进行互不相同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通信接口。
机座连接接口180具有作为USB主机控制器的功能,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时,按照USB标准与机座200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另外,机座连接接口180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时,将通过主体连接接口280从机座提供的电力传送给主体100所具备的未图示的电池。
CPU 120通过将保存在ROM 171中的固件或计算机程序在RAM 172中展开并执行,来控制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各部分。即,CPU 120通过将保存在ROM 171中的固件或计算机程序在RAM 172中展开并执行,来作为例如传输处理部121、传输控制部122、切换监视部123、以及连接监视部124而发挥功能。
传输处理部121具有路由功能部121r和桥接功能部121b。传输处理部121经由各无线通信接口(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无线WAN控制电路175、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以及机座200所具有的端口220进行数据包(第三层数据包和第二层帧)的传输。传输控制部122控制传输处理部121。作为上述控制之一,传输控制部122通过执行后述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来设定(切换)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
切换监视部123监视切换开关230的切换状态。具体地说,例如切换开关230与CPU 120的GPIO(General PurposeInput/Output:通用输入/输出)端口通过未图示的控制线进行连接。利用通过上述控制线输入到CPU 120的中断信号,切换监视部123能够监视开关230的切换状态。
连接监视部124是监视主体100是否与机座200相连接的功能部。例如根据机座连接接口180与主体连接接口280之间有无供电,能够进行该监视。另外,连接监视部124能够例如USB标准中的装置间的连接检测程序(例如在D+、D-中的任一个变为3.3V的情况下,检测为“连接”)来监视主体100与机座200是否相连接。
ROM 171是所谓的快闪ROM,是能够写入的存储器。在ROM 171中除了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各功能部的未图示的程序以外,还预先存储有候选配置文件PF。该候选配置文件PF是指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的各种信息的集合(可用配置文件)的候选。候选配置文件PF是与无线通信的对象相应地预先准备的。具体来说,候选配置文件PF包含有ESSID(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ier:扩展服务集标识符)、加密方式、加密密钥(包含用于生成加密密钥的信息)、MAC(MediaAccess Control:媒体存取控制)地址等信息。
上述机座200相当于“发明内容”中的附属部。另外,传输处理部121相当于数据包传输处理部。连接监视部124相当于判断部。传输控制部122相当于动作模式控制部。无线WAN控制电路175相当于无线连接接口部。
A2.连接方式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方式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第二、第三连接方式的说明图。在图6中,上部示出第二连接方式,下部示出第三连接方式。
图5以及图6下部所示的家庭网关500配置在家庭内的网络中。该家庭网关500具有路由器功能,在家庭内网络中,作为用于连接到因特网的网关而发挥功能。此外,作为图5、图6所示的客户端CL1,例如能够采用个人计算机、便携式游戏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
如图5所示,在第一连接方式中,主体100与机座200进行连接。机座200的端口220与LAN线缆LCa的一端进行连接。LAN线缆LCa的另一端与家庭网关500进行连接。此时,切换开关230的状态如图5中虚线所示那样是“Internet”。在第一连接方式中,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作为无线LAN的针对客户端CL1的接入点,通过无线LAN控制电路174与客户端CL1进行无线通信。另外,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发挥桥接的功能,与作为路由器的家庭网关500之间执行第二层中的通信。在该第一连接方式中,客户端CL1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和家庭网关500访问因特网。
如图6上部所示,在第二连接方式中,主体100与机座200进行连接。机座200的端口220与LAN线缆LCa的一端进行连接。LAN线缆LCa的另一端与客户端CL1进行连接。此时,切换开关230的状态如图6上部中虚线所示那样是“Lan”。在第二连接方式中,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发挥路由器的功能,与客户端CL1之间进行第三层中的通信。另外,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作为移动通信终端而通过移动通信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在该第二连接方式中,客户端CL1即使不具有无线通信用接口,也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和移动通信基站访问因特网。
如图6下部所示,在第三连接方式中,主体100被从机座200卸下。在该第三连接方式中,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作为无线LAN接入点和路由器而发挥功能,与客户端CL1之间执行第二层和第三层中的通信。另外,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与第二连接方式同样地作为移动通信终端而通过移动通信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移动通信)。例如用户将主体100从机座200卸下并与客户端CL1一起带出,在外出地使客户端CL1连接因特网时,有可能产生该第三连接方式。
在上述第一~第三连接方式中,在家庭内网络(以及外出地)中仅存在一台路由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执行后述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能够使家庭内网络(以及外出地)中仅存在一台路由器。在这种第一~第三连接方式中,客户端CL1能够确定与因特网连接时要使用的路由器(网关),因此能够没有问题地经由因特网进行数据交换。
A3.动作模式切换处理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中,连接监视部124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电源接通之后,始终监视是否存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的连接。另外,切换监视部123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电源接通之后,始终监视切换开关230的切换状态的变化(有无操作)。并且,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中,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的连接状态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切换开关230的切换状态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执行动作模式切换处理。
首先,传输控制部122根据来自连接监视部124的信息来判断主体100是否与机座200相连接(步骤S105)。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05:“是”),传输控制部122将保存在ROM 171中的未图示的以太网驱动程序加载到机座200所具有的LAN控制电路210中(步骤S110)。
传输控制部122根据来自切换监视部123的信息来判断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否为“Internet”的状态(步骤S115)。在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15:“是”),传输控制部122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定(切换)为第一动作模式(步骤S120)。另一方面,在开关230的状态是“Lan”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15:“否”),传输控制部122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步骤S125)。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动作模式是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发挥桥接的功能的动作模式。第二动作模式是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发挥路由器的功能的动作模式。
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步骤S105:“是”)且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的状态的情况下,估计为在主体100上通过机座200连接了家庭网关500(即,是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家庭网关500发挥路由器的功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以发挥桥接的功能的第一动作模式进行动作。与此相对地,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步骤S105:“是”)且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Lan”的状态的情况下,估计为在机座200上连接了客户端CL1,主体100未与家庭网关500进行连接(即,是图6上部所示的第二连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家庭内网络中不存在路由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传输处理部121)以发挥路由器的功能的第二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方式中传输处理部以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进行动作时的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的说明图。在图8中,省略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一部分结构要素。
在图8所示的状态中,当从客户端CL1(无线LAN客户端)经由无线LAN发送第二层帧时,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接收上述帧并传送到桥接功能部121b。桥接功能部121b通过机座连接接口180和主体连接接口280来将帧发送到LAN控制电路210。LAN控制电路210将包含所接收到的帧的信号从端口220输出到家庭网关500。
另外,当家庭网关500将包含发送给客户端CL1的数据的信号输出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时,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LAN控制电路210在端口220接收上述信号。然后,LAN控制电路210构建第二层帧后发送到桥接功能部121b。桥接功能部121b将从LAN控制电路210接收到的帧传输到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无线LAN控制电路174将包含该帧的信号发送到客户端CL1。在图8中用粗线的双向箭头示出了以上所说明的各要素间的数据传送。
这样,在第一动作模式中,桥接功能部121b发挥桥接的功能。即,桥接功能部121b将从客户端CL1接收到的第二层帧在第二层中继给家庭网关500。桥接功能部121b将从家庭网关500接收到的第二层帧在第二层中继给客户端CL1。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6上部所示的第二连接方式中传输处理部以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进行动作时的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的说明图。在图9中,与图8同样地省略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一部分结构要素。
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当从客户端CL1通过LAN线缆LCa发送包含第二层帧的信号时,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中,LAN控制部210在端口220接收上述信号。然后,LAN控制电路210构建第二层帧后通过主体连接接口280和机座连接接口180发送到桥接功能部121b。桥接功能部121b将所接收到的帧传输到路由功能部121r。路由功能部121r根据所接收到的帧构建第三层数据包后传送到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向基站输出包含上述数据包的信号。
另外,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当从移动通信网接收到包含发送给客户端CL1的第三层数据包的信号时,构建上述数据包后发送到路由功能部121r。路由功能部121r根据目的地地址,向桥接功能部121b传输数据包。桥接功能部121b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来构建第二层帧后,通过机座连接接口180和主体连接接口280发送到LAN控制电路210。LAN控制电路210将所接收到的包含帧的信号从端口220输出到客户端CL1。在图9中,用粗线的双向箭头表示以上说明的各要素间的数据的传送。
以上说明了判断为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时(图7的步骤S105:“是”)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图7的步骤S105中判断为主体100未与机座200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传输控制部122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步骤S125)。
在主体100未与机座200连接的情况下,估计为主体100没有与家庭网关500相连接,而客户端CL1与主体100以无线LAN进行连接(即,是图6下部所示的第三连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客户端CL1所属的网络中不存在路由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主体100(传输处理部121)以发挥路由器的功能的第二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在图6下部所示的第三连接方式中传输处理部以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进行动作时的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的说明图。在图10中,与图8、9同样地省略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一部分结构要素。
在图10所示的状态中,当从客户端CL1(无线LAN客户端)经由无线LAN发送包含第二层帧的信号时,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接收上述信号并构建帧后传送到桥接功能部121b。桥接功能部121b将所接收到的帧发送到路由功能部121r。路由功能部121r根据所接收到的帧构建第三层数据包后传送到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向基站输出包含上述数据包的信号。
另外,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当从移动通信网接收到包含发送给客户端CL1的第三层数据包的信号时,构建第三层数据包后发送到路由功能部121r。路由功能部121r根据目的地地址,向桥接功能部121b传输数据包。桥接功能部121b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来构建第二层帧后发送到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无线LAN控制电路174将所接收到的包含帧的信号发送到客户端CL1。在图10中,用粗线的双向箭头表示以上说明的各要素间的数据的传送。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当检测到存在与家庭网关500的连接时(即,当检测到第一连接方式时),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切换为第一动作模式,从而发挥桥接的功能。因此,能够避免在家庭内网络中存在两台路由器(家庭网关500以及发挥路由器功能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情形。因此,客户端CL1能够将家庭网关500确定为在向家庭内网络以外的网络发送数据时应该用作网关的路由器,因此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
除此之外,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当检测到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未与家庭网关500相连接时(即,当检测到第二、第三连接方式时),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定(切换)为第二动作模式,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发挥路由器的功能。即,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在如下状态下发挥路由器的功能,该状态包括:(i)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但是机座200与客户端CL1相连接的状态(第二连接方式);以及(ii)将主体100从机座200卸下后主体100和客户端CL1均与家庭内网络断开连接的状态(第三连接方式)。因此,客户端CL1能够将主体100确定为成为用于连接因特网的网关的路由器,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i)主体100是否与机座200相连接(图7的步骤S105)以及(ii)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否为“Internet”状态(步骤S115)这两个判断,能够确定是否存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与家庭网关500的连接。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正确地检测是否存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与家庭网关500的连接,并且能够以较少的步骤确定是否存在连接。其结果,能够缩短动作模式切换处理所需的期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用户将主体100带回到家庭内并与机座200进行连接而从第三连接方式变为第一连接方式的情况下,自动地从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切换为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因此,用户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操作而通过简单的方法就能够设定(切换)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动作模式。
B.第二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过程的流程图。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与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如图11所示那样CPU 120还作为用户界面(UI)处理部125而发挥功能,以及如图12所示那样在动作模式切换处理中还执行步骤S117。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相同。
图11所示的用户界面处理部125向与主体100相连接的管理用终端(个人计算机等)提供菜单画面,并且将从管理用终端输入的命令(指示)解释后通知给各功能部121~124。
如图12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15:“是”),传输控制部122控制用户界面处理部125来判断用户进行的设定是否为第二动作模式(步骤S117)。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与端口有关的设定菜单画面的说明图。该设定菜单画面W1通过用户界面处理部125被显示在管理终端AT上。管理终端AT经由无线与主体100相连接。管理终端AT包含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中。设定菜单画面W1具备用于选择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的动作模式的下拉菜单B1、进行与IP地址获取方法有关的设定的区域Fa、以及设定按钮B2。在下拉菜单B1中显示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和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来作为动作模式的候选。在图13的例子中,选择了第一动作模式。当在该状态下按下设定按钮B2时,第一动作模式被设定为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即,用户界面处理部125将与利用设定菜单画面W1设定的动作模式有关的信息写入到ROM 171中。
在判断为用户进行的设定不是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图12的步骤S117:“否”)、即用户进行的设定是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上述步骤S120,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变为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与此相对地,在判断为用户进行的设定是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117:“是”),执行上述步骤S125,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变为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使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在用户进行的设定是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也使用户的设定优先而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二动作模式。这是为了应对后述的第四连接方式。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第四连接方式的说明图。该第四连接方式与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家庭网关500而将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600连接在LAN线缆LCa的一端(与连接端口220的端相反的端)上。第四连接方式的其它结构与第一连接方式相同。
在第四连接方式中,在端口220上连接外部网络侧的装置、换言之是不同于客户端CL1的其它装置(在该情况下是ONU600),因此切换开关230的状态与第一连接方式同样地变为“Internet”。然而,在第四连接方式中,家庭内网络中不存在路由器(家庭网关)。因而,在这种状态下不清楚连接到因特网要使用的路由器,从而客户端CL1无法连接到因特网。因此,在期望设为这种连接方式的情况下,用户通过在上述设定菜单画面W1上将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能够与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无关地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
具有以上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还通过管理终端AT向用户提供用于指定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的设定菜单画面W1(用户界面)。因而,用户通过利用设定菜单画面W1将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a发挥适当的功能。其结果,在第四连接方式中也能够使客户端CL1确定成为网关的路由器,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用户界面处理部125和设定菜单画面W1相当于“发明内容”中的用户界面。
C.第三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第五连接方式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过程的流程图。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与家庭网关500无线连接,以及动作模式切换处理的具体处理内容。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相同。
图15所示的第五连接方式通过无线LAN将家庭网关500和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连接。具体地说,主体100利用无线WAN控制电路175(参照图4)来发挥无线LAN客户端的功能,家庭网关500作为无线LAN接入点而发挥功能。在该结构中,家庭网关500具有无线LAN接口。此外,主体100在与客户端CL1的关系中是利用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来发挥无线LAN接入点的功能。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通过执行图16所示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来在图15所示的第五连接方式中发挥桥接的功能。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中,在起动之后执行动作模式切换处理。当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被起动时,传输控制部122待机直到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的连接状态发生变更为止(图16的步骤S205)。在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的连接状态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205:“是”),传输控制部122判断该连接状态的变更是否为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产生了新连接(步骤S210)。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起动之后,无线WAN控制电路175从无线LAN接入点接收信标,检测RSSI(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值。因此,传输控制部122在该RSSI值从低于规定值的值变化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产生了新连接”,在RSSI值从规定值以上变化为低于规定值的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的既存连接已断开”。
在利用无线WAN控制电路175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产生了新连接的情况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中的未图示的初始化程序执行部与无线LAN接入点(图15的例子中是家庭网关500)之间执行初始化程序。在该初始化程序中,例如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与家庭网关500之间交换ESSID、加密方式等信息。然后,从候选配置文件PF中确定用于无线通信的配置文件(可用配置文件)。
因此,传输控制部122当判断为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产生了新连接时(步骤S210:“是”),判断由无线WAN控制电路175确定的可用配置文件是否为特定的配置文件(步骤S215)。具体地说,判断所确定的可用配置文件是否为预先指定(设定)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传输处理部121)要发挥桥接功能的配置文件。然后,在可用配置文件是特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步骤S215:“是”),传输控制部122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步骤S220)。在可用配置文件不是特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步骤S215:“否”),传输控制部122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步骤S225)。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候选配置文件PF的设定内容的说明图。在图17的例子中,作为候选配置文件PF,保存有三个配置文件。各配置文件包含有编号、配置文件名、固定桥接、所用的接口(I/F)、详细设定的各信息。这些信息由用户利用管理终端AT等预先设定。
这些各信息中的配置文件名是用于确定各配置文件的信息,由用户自由设定。被设定ON(开启)或者OFF(关闭)的固定桥接是如下的信息。即,在固定桥接是“开启”的情况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固定地发挥桥接的功能(与通信对象等条件无关地,始终发挥桥接的功能)。在固定桥接是“关闭”的情况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不固定地发挥桥接的功能(发挥路由器的功能,但是根据通信对象等条件的不同,有时也发挥桥接的功能)。所用的接口(I/F)是意味着在无线通信时要使用的接口类型的信息。详细设定为根据无线通信对象而不同的信息,例如在编号“1”的配置文件中,设定了ESSID、加密方式、加密密钥、MAC(地址)。此外,该编号“1”的配置文件以从配置文件名也能够理解的方式,由用户预先设定成用于与家庭网关500无线连接。
在上述步骤S215中,传输控制部122在可用配置文件的固定桥接信息是“开启”的情况下,判断为是特定配置文件,在是“关闭”的情况下,判断为不是特定配置文件。
因而,当如图15所示那样发现家庭网关500作为无线LAN接入点(与作为无线LAN接入点的家庭网关500之间产生了新连接)、并确定图17所示的编号“1”的配置文件作为可用配置文件时,由于固定桥接是“开启”,因此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发挥桥接的功能。换言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根据从候选配置文件PF中确定的配置文件,能够检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与家庭网关500的连接。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在这种情况下使自己发挥桥接的功能。这样,在第五连接方式中也能够抑制在家庭内网络中存在两台路由器。
当在图16的步骤S210中判断为不是产生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的新连接(即,是既存连接断开)时(步骤S210:“否”),传输控制部122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步骤S225)。在与无线LAN接入点之间的既存连接已断开的情况下,估计为主体100配置在远离家庭网关500的位置处、即配置在不存在路由器的环境中。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种情况下,使传输处理部121作为路由器进行动作,客户端CL1通过主体100能够连接因特网。
具有以上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即使在家庭网关500作为无线LAN接入点发挥功能且主体100与家庭网关500进行无线通信的结构中,也能够根据所确定的可用配置文件,来检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与家庭网关500的连接。因而,在检测到与家庭网关500之间的连接的情况下,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发挥桥接的功能,在检测到与家庭网关500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发挥路由器的功能,能够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主体100)分别发挥适当的功能。
D.变形例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中的、在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要素以外的要素是附加的要素,能够适当地省略。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或程序,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还能够进行如下变形。
D1.变形例1
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10a始终只是一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体100的机座连接接口180和机座200的主体连接接口280按照USB标准进行信息的交换。但是,也可以按照不同于USB的其它标准进行主体100与机座200之间的信息交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无线WAN控制电路175不限于遵照IEEE802.11a/b/g的无线LAN,也可以是通过将来可利用的一般无线LAN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另外,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不限于遵照3G/HSPA的移动通信,例如也可以是通过LTE、次世代移动WiMAX(IEEE802.16m)、次世代PHS(XGP:eXtended GlobalPlatform(扩展全球平台))这样的将来可利用的一般移动通信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主体100包括无线LAN控制电路174、无线WAN控制电路175以及移动通信控制电路176这三种无线通信接口。但是,主体100也可以仅包括三种无线通信接口内的一种或者两种,主体100还可以包括四种以上的无线通信接口。或者,主体100也可以是包括多个相同种类的无线通信接口的方式。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无线LAN、移动通信,也能够应用于规定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般无线通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将通过硬件实现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软件,相反,也可以将通过软件实现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硬件。另外,在本发明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是由软件实现的情况下,该软件(计算机程序)能够以保存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的形式提供。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不限于如软盘、CD-ROM那样的便携式记录介质,也可以包括各种RAM、ROM等计算机内的内部存储装置、硬盘等固定在计算机中的外部存储装置。即,“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广义的,包括不是暂时存储数据而是固定存储数据的任意的记录介质。
D2.变形例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动作模式切换处理中,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图7的步骤S105:“是”)且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步骤S115:“是”)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机座200不具备切换开关230而端口220始终用作外部网络侧的端口(即,用于与家庭网关500进行连接的端口)的结构中,也能够采用省略步骤S115而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动作模式的结构。
另外,例如在机座200不具备端口220而主体100具备端口220的结构、或者主体100和机座200形成为一体的结构中,还能够采用如下方式。即,也能够代替判断主体100是否与机座200相连接而判断端口220上是否安装有LAN线缆。在该结构中,在判断为端口220上安装有LAN线缆的情况下,选择第一动作模式。此外,在主体100具备端口220的结构中,主体100相当于“发明内容”中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另外,在主体100和机座200形成为一体的结构中,该一体化的装置相当于“发明内容”中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
另外,例如在采用第二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切换开关230的结构的情况下,还能够进行主体100是否与机座200相连接的判断(图7的步骤S105)以及用户设定内容的判断(步骤S117),而省略切换开关230的状态的判断(步骤S115)。具体地说,也能够(i)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且用户设定是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一动作模式(桥接),(ii)在主体100从机座200上卸下、或者用户设定是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将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设为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在这种结构中,也具有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即,如图14所示的第四连接方式那样,在机座200上连接有ONU 600等除路由器以外的装置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利用设定菜单画面W1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发挥路由器的功能。另外,在如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方式那样机座200上连接家庭网关500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利用设定菜单画面W1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发挥桥接的功能。除此之外,由于省略了切换开关230,因此能够抑制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制造成本。
D3.变形例3
在各实施方式中,存在于家庭内网络中的除了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以外的其它路由器是家庭网关500。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采用不具有VoIP等功能而对数据包进行中继(进行路由)的专用机来作为路由器。另外,代替家庭内网络,在企业内的网络中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D4.变形例4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五连接方式中,如图15所示那样主体100没有与机座200进行连接。但是,代替该情况,也能够采用主体100与机座200进行连接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例如机座200作为针对主体100的简单的充电器(或者支架)而发挥功能,客户端CL1与主体100之间以及主体100与家庭网关500之间都能够采用进行无线通信的结构。
另外,在第五连接方式中,也能够采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且客户端CL1与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机座200)通过LAN线缆LCa进行连接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虽然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Lan”,但是在主体100与家庭网关500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特定的配置文件时,无论切换开关230的状态如何,都使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传输处理部121)发挥路由器的功能。通过这样,能够起到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D5.变形例5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包含在候选配置文件PF中的各配置文件中,包含有多个信息作为详细设定信息。但是,也能够采用包含在候选配置文件PF中的各配置文件中仅包含一个信息作为详细设定信息的结构。例如,作为各配置文件,能够采用仅包含ESSID的结构。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是否使用了特定的配置文件来判断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与家庭网关500的连接。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将家庭网关500的ESSID预先设定为特定ESSID,根据是否利用该特定ESSID进行了无线连接,来判断家庭网关500与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的连接。
另外,除了第三实施方式中判断是否使用特定配置文件以外,还能够设为进行如下判断的方式。即,还能够进行主体100与机座200是否连接的判断(图7的S105)和切换开关230的状态的判断(图7的S115)以及用户设定内容的判断(图12的S117)中的至少一方,根据这些判断结果来设定(切换)动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对各判断结果设定优先级。例如,也能够采用执行所有判断的结构,并且使是否使用特定的配置文件的判断结果优先于主体100与机座200是否连接的判断结果和切换开关230的状态的判断结果。在该结构中,例如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Lan”且判断为使用了特定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传输处理部121)的动作模式变为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在该结构中也能够通过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正常地进行数据交换。
D6.变形例6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主体100与机座200相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开关230的状态以及用户设定来辨别下面三个状态。即,通过切换开关230的状态以及用户设定来辨别如下三个状态:(状态1)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用户设定是“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状态2)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用户设定是“第二动作模式(路由器模式)”;以及(状态3)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Lan”。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采用在机座200上设置分别切换上述三个状态(状态1~状态3)的三状态开关来代替切换开关230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仅根据该三状态开关的状态就能够识别是上述三个状态中的哪一个状态。因而,能够在短期间内进行用于确定动作模式的判断,并且仅通过操作开关就能够指定动作模式,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此外,在采用三状态开关的结构中,该三状态开关相当于“发明内容”中的用户界面。
另外,代替三个状态(状态1~3),也能够采用通过切换开关230和用户设定、或者四状态开关来识别四个状态的结构。具体地说,除了上述状态1~3以外,还能够通过开关230和用户设定、或者四状态开关来识别切换开关230的状态是“Internet”、用户设定是“第一动作模式(桥接模式)”的状态(状态4)。在通过开关230和用户设定来识别这四个状态的情况下,能够将与设定菜单画面W1相同的设定画面用作无线LAN控制电路174的设定用画面。
另外,也能够代替上述三状态开关、四状态开关、或者切换开关230等物理性开关,而通过软件开关切换上述三个状态。具体地说,也能够在显示在管理终端AT上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10a用的各种设定菜单画面(例如,WEB画面)中,选择并设定这三个状态中的某一个状态。在该结构中,设定菜单画面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用户界面。
D7.变形例7
开始动作模式切换处理的定时在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是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10a的主体100与机座200的连接状态产生了变化的时刻,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10a起动之后,定期地执行动作模式切换处理。或者,也能够在用户进行了某些操作的情况下执行动作模式切换处理。作为这种用户的操作,例如能够采用对主体100、机座200所具备的开关的操作、连接在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10、10a上的管理终端中的操作(动作模式切换处理执行菜单的选择等)。
D8.变形例8
在各实施方式中,切换开关230配置在机座200上。但是,也能够设为代替机座200而主体100具备切换开关230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不需要在主体100与机座200之间配置用于向CPU120通知切换开关230的状态的控制线。因此,能够使机座连接接口180和主体连接接口280的结构变得简单。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切换开关230是滑动式开关,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能够代替滑动式开关而采用按键式开关、旋转式开关等任意的物理性开关。
D9.变形例9
在各实施方式中,根据各种条件(主体100与机座200是否相连接、开关230的状态、用户设定、可用配置文件),能够进行从第一动作模式向第二动作模式以及从第二动作模式向第一动作模式中的任一个方向的动作模式切换。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种方式。例如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动作模式切换处理中,仅执行从第二动作模式向第一动作模式的一个方向的切换,不执行相反方向的切换(从第一动作模式向第二动作模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将主体100带出到家庭内网络的范围以外时,用户通过进行特殊的操作来手动切换模式,也能够使主体100发挥路由器的功能(使传输处理部121以第二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另外,例如在动作模式切换处理中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仅执行从第一动作模式向第二动作模式的一个方向的切换,不执行相反方向的切换(从第二动作模式向第一动作模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将主体100连接到具有家庭网关500的家庭内网络时,用户通过进行特殊的操作来手动切换模式,也能够使主体100发挥桥接的功能(使传输处理部121以第一动作模式进行动作)。即,一般来说,能够采用如下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作为本发明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具有当由判断部检测出存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将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一动作模式的动作模式控制部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或者具有当由判断部检测出不存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将数据包传输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的动作模式控制部的便携式网络连接装置。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某对象可选择性地采用A和B这两个状态的情况下,在检测到该对象的状态是A的情况下,标记为“检测到A”。同样地,在检测到该对象的状态是B的情况下,标记为“检测到B”。并且,在未检测到该对象的状态是A的情况下,有时标记为“检测到B”。同样地,在未检测到该对象的状态是B的情况下,有时标记为“检测到A”。
D10.变形例10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定菜单画面W1的管理终端AT通过无线连接在主体100上。但是,管理终端AT也能够设为通过有线与主体100进行连接的方式。并且,管理终端AT还能够设为通过无线或有线与机座200进行连接的方式。并且,主体100或机座200还能够设为如下方式:起到显示设定菜单画面W1的作为管理终端AT的功能。在这种方式中,优选在主体100和机座200的至少一方中具备显示设定菜单画面W1的显示部。
关联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0年11月26日申请的申请号2010-264136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将其所有公开内容以参照的方式插入在本申请中。

Claims (11)

1.一种便携式装置,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该便携式装置具备处理部,该处理部能够以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各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上述便携式装置还具备:
判断部,其判断是否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以及
动作模式控制部,其在由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一动作模式,当由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上述动作模式控制部将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
主体部;以及
附属部,其能够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并且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上述主体部上来与上述主体部进行连接,
其中,上述主体部至少具有上述处理部,
上述便携式装置能够与客户端进行连接,
上述附属部具有:端口,其连接网络线缆;以及切换用开关,其将上述端口的功能切换为用于与上述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和用于与不同于上述客户端的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中的某一个功能,
其中,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相连接且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未与上述附属部连接的情况下,或者在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将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指定为上述第一动作模式和上述第二动作模式中的某一个动作模式,
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相连接、且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且通过上述用户界面指定的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是上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未与上述附属部连接,或者在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或者在通过上述用户界面指定的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是上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用于将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指定为上述第一动作模式和上述第二动作模式中的某一个动作模式,
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相连接、且通过上述用户界面指定的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是上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未与上述附属部连接,或者在通过上述用户界面指定的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是上述第二动作模式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无线连接接口部,其至少用于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候选配置文件,
其中,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是上述候选配置文件中的用于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的规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不是上述规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置文件至少包含扩展服务集标识符即ESSID。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无线连接接口部,其至少用于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候选配置文件,
其中,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是上述候选配置文件中的用于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的规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不是上述规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置文件至少包含扩展服务集标识符即ESSID。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无线连接接口部,其至少用于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以及
存储器,其存储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候选配置文件,
其中,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是上述候选配置文件中的用于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无线连接的规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在上述无线连接接口部进行无线连接时使用的配置文件不是上述规定的配置文件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配置文件至少包含扩展服务集标识符即ESSID。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移动通信网控制部,该移动通信网控制部进行移动通信网中的无线通信。
11.一种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在能够与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的便携式装置中设定该便携式装置中的处理部的动作模式,
该便携式装置具备:
判断部,其判断是否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以及
动作模式控制部,其在由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将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一动作模式,当由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时,上述动作模式控制部将上述处理部的动作模式设定为第二动作模式,
主体部;以及
附属部,其能够与上述路由器进行有线连接,并且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上述主体部上来与上述主体部进行连接,
其中,上述主体部至少具有上述处理部,
上述便携式装置能够与客户端进行连接,
上述附属部具有:端口,其连接网络线缆;以及切换用开关,其将上述端口的功能切换为用于与上述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和用于与不同于上述客户端的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中的某一个功能,
其中,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与上述附属部相连接且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其它装置进行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在检测到上述主体部未与上述附属部连接的情况下,或者在检测到由上述切换用开关设定的上述端口的功能是用于与上述客户端进行连接的功能的情况下,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
其特征在于,该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具备以下步骤:
(a)使上述处理部能够以作为桥接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一动作模式和作为路由功能部进行动作的第二动作模式中的各个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b)在上述判断部判断为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处理部以上述第一动作模式进行动作;以及
(c)在上述判断部判断为不存在上述便携式装置与上述路由器的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处理部以上述第二动作模式进行动作。
CN201110390829.3A 2010-11-26 2011-11-25 便携式装置、以及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 Active CN1025715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4136 2010-11-26
JP2010264136A JP5277236B2 (ja) 2010-11-26 2010-11-26 可搬型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513A CN102571513A (zh) 2012-07-11
CN102571513B true CN102571513B (zh) 2014-11-26

Family

ID=46126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0829.3A Active CN102571513B (zh) 2010-11-26 2011-11-25 便携式装置、以及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20651B2 (zh)
JP (1) JP5277236B2 (zh)
CN (1) CN1025715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0290B (zh) * 2012-05-23 2015-09-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網路連接裝置
US20130346767A1 (en) * 2012-06-26 2013-12-26 Kuei-Pi Cheng Electronic Device
JP5697171B2 (ja) * 2012-10-30 2015-04-08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ホームゲートウェイ、モバイルルータおよび通信方法
US20140369329A1 (en) * 2013-06-18 2014-1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and external wifi bandwidth aggregation
EP2991278B1 (en) * 2014-08-28 2019-07-3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network traffic
US20160182683A1 (en) * 2014-12-22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rver/client transition for networked devices
US10270615B2 (en) * 2014-12-30 2019-04-23 Grand Mate Co., Ltd. Method of providing operating options of an electric appliance
US9882774B2 (en) * 2015-02-02 2018-01-30 Ee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uitive home networking
US9736019B2 (en) 2015-05-14 2017-08-15 Eero Inc. Methods for dynamic router configuration in a mesh network
JP6737955B2 (ja) 2016-09-27 2020-08-12 エーナイン・ドット・コム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9.com, Inc. ネットワーク設定を共有する方法
CN106790611A (zh) * 2016-12-29 2017-05-31 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监控方法、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WO2018161215A1 (zh) * 2017-03-06 2018-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工作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及其网络设备
CN109150671B (zh) * 2017-06-13 2021-10-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设备模式切换方法、网络接入设备和智能组网系统
KR102114991B1 (ko) * 2018-04-24 2020-05-26 (주)휴맥스 무선 통신 장비 및 무선 통신 장비의 동작 모드 설정 방법
JP7218931B2 (ja) * 2020-04-23 2023-02-07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ルータ、モバイルル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モバイルルータ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4920A (zh) * 2003-04-02 2004-10-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实现内外网络物理隔离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7821B2 (ja) * 2001-09-26 2005-11-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JP2005033317A (ja) * 2003-07-08 2005-02-03 Canon Inc 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4290529B2 (ja) 2003-11-07 2009-07-08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端末、暗号鍵設定システム、暗号鍵設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1726130B1 (en) * 2004-06-04 2007-07-11 NTT DoCoMo, Inc. Adaptive forwarding system operable in a repeater and a router mode
JP4592342B2 (ja) 2004-07-01 2010-12-01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の設定方法
KR101117283B1 (ko) * 2004-10-11 2012-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망과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 접속 가능한 듀얼모드단말의 액티브 핸드오프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8042834A (ja) * 2006-08-10 2008-02-21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
JP4651033B2 (ja) * 2006-08-26 2011-03-16 Kddi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状態に応じて中継経路を切り替えるモバイルルータ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389522B (zh) * 2008-11-05 2013-03-11 Asustek Comp Inc 無線網路基地台、無線網路架構以及架設無線網路架構之方法
JP2012044477A (ja) * 2010-08-19 2012-03-01 Eaccess Ltd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モバイルルー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4920A (zh) * 2003-04-02 2004-10-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实现内外网络物理隔离的方法及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101546A 2003.04.04 *
JP特开2005-33317A 2005.02.03 *
JP特开2008-42834A 2008.02.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14844A (ja) 2012-06-14
CN102571513A (zh) 2012-07-11
JP5277236B2 (ja) 2013-08-28
US20120134308A1 (en) 2012-05-31
US8520651B2 (en) 2013-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1513B (zh) 便携式装置、以及动作模式的设定方法
TWI281806B (en) Wireless client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of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JP6392375B2 (ja) レガシーwlan/3gpp相互作用ソリューションを用いて統合されるwlan/3gpp ratアーキテクチャの相互作用/共存
KR10071010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과 기지/제어국을코어망과 연동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4515451B2 (ja) 自己構成と自己最適化とを行う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TWI413435B (zh) 於異質無線電間交互工作的技術
CN108966302B (zh) 实现在ap间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619710B2 (e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network access to different entities
CN104956761A (zh) 使用nfc的wi-fi直连服务方法及其设备
KR101650582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기억 매체,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제1 무선 통신국
CN107690828A (zh) 自主lte‑wlan接口设置和信息交换
CN103782649A (zh) 通过对接系统和通用网络设备驱动器的无线lan连接切换
EP2075959A1 (en) Apparatus amd method for concurently accessing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WLAN/WPAN)
CN103686883B (zh) 用于在多无线接入网络中进行数据流迁移的方法与装置
US8300578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mless roaming through the use of routing update messages
CN106850525A (zh) 通信装置
KR20140098070A (ko)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네트워크를 통한 지원 서비스 탐색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JP4842120B2 (ja) 無線基地局、セル無線検出装置および回線接続装置
CN112119673B (zh) 支持多种无线通信协议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US10645639B2 (en) Network access technology indication
WO2013107155A1 (zh) 终端上报fgi能力及网络侧配置测量任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80965A (zh) 一种有线故障自恢复的无线系统及自恢复方法
JP2021114695A (ja)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9107490A1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656730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Applicant after: Buffalo Inc.

Address before: Aichi

Applicant before: Babbilu Inc.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BABBILU INC. TO: BUFFALO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