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8792B - 平面变压器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面变压器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8792B
CN102568792B CN201110070457.6A CN201110070457A CN102568792B CN 102568792 B CN102568792 B CN 102568792B CN 201110070457 A CN201110070457 A CN 201110070457A CN 102568792 B CN102568792 B CN 102568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re
via hole
primary conductor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04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8792A (zh
Inventor
崔润�
卢政煜
朴根泳
赵光昇
郑镇安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68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8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8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8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变压器以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该平面变压器具有其中漏电感增加的结构。平面变压器包括:核芯单元,该核芯单元包括第一核芯和第二核芯,第一核芯和第二核芯通过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至少一个来被电磁耦合;以及绕组单元,该绕组单元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中的每一个都具有预定面积的至少一个表面。

Description

平面变压器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12月2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0-0131699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其中漏电感增加的结构的平面变压器,以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显示器工业中,适用于具有高分辨率和大屏幕的多媒体系统的新技术平板显示器(FPD)已经取代阴极射线管(CRT)变得突出。
具体地,在大尺寸显示器的情况下,面板(液晶显示器)TV变得突出,并且预期未来在价格和市场能力方面将吸引更多的注意。
在现有的面板TV的情况下,虽然冷阴极荧光灯(CCFL)已经被用作背光源,但是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由于诸如低功耗、长寿命期限和环境友好性的各种优点而逐渐被采用。
因此,随着使用LED的背光单元在价格上的降低及小型化,平板TV的厚度逐渐减小,并且平板TV的内部组件也逐渐变得更加轻薄。
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面板;支撑面板的背光单元;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向背光单元的光源供电的电源设备;变压器,该变压器被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且适用于在电源设备中用于变换其电力;以及背盖,该背盖被耦合到背光单元,以覆盖电路板和变压器。
随着显示装置的厚度逐渐减小,已经采用由诸如可能相对较薄的铁板的导电材料构成的背盖来替代由相对较厚的塑料材料构成的背盖。
而且,为了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变压器和背盖逐渐彼此接近。
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变压器和背盖变得彼此更加接近,变压器非常需要是轻薄的,以便于防止与背盖接触。因此,变压器可以被构造为比一般构造低的平面变压器。然而,虽然变压器的高度可能被降低,但是在电路板上形成了提供功率转换所需要的电感的另外的电感器元件,并且因为电感器元件也具有预定高度,所以限制了显示装置的轻薄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平面变压器以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在平面变压器中,没有另外的电感器元件,并且其体积在增大漏电感的同时保持得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核芯单元,所述核芯单元包括第一核芯和第二核芯,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通过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至少一个来电磁耦合;以及绕组单元,所述绕组单元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的每一个都具有预定面积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第一衬底具有第一过孔和初级导体,所述第一过孔在具有插入其中的第一柱的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所述初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在所述第一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接收电力,所述第二衬底具有第二过孔和次级导体,所述第二过孔在具有插入其中第二柱的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中,所述次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在所述第二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电磁耦合到所述初级导体以在其之间形成预定匝比,并且根据所述预定匝比来变换和输出输入到所述初级导体的电力的电压。
所述第一衬底可以包括多个堆叠的第一衬底,并且所述第二衬底可以包括多个堆叠的第二衬底。
所述多个第一衬底的初级导体可以彼此电连接,以由此形成初级绕组。所述多个第二衬底的次级导体可以彼此电连接,以由此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
所述核芯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柱和所述第二柱之间设置的第三柱以形成磁通路。
所述第三柱的宽度可以小于所述第一柱或所述第二柱的宽度。
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可以隔开预定距离。
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可以彼此重叠预定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彼此重叠的区域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所述初级导体的区域和其中执行所述次级导体的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绕组单元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衬底的顶部或底部上和在所述第二衬底的底部或顶部上堆叠的虚衬底(dummy substrate)。
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可以是EE核芯、EI核芯、UU核芯和CI核芯中的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驱动器,包括:功率因数校正单元,该功率因数校正单元功率因数校正输入的电力;转换器,该转换器通过LLC谐振方法来对来自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的电力执行功率转换操作,并且包括变换转换的电力的电压的变压器;以及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通过控制从所述转换器向所述光发射单元的电力的供应和切断来驱动发光的光发射单元,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核芯单元,该核芯单元包括第一核芯和第二核芯,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通过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至少一个来电磁耦合;以及绕组单元,该绕组单元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的每一个具有预定面积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第一衬底具有第一过孔和初级导体,所述第一过孔在具有插入其中的第一柱的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所述初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在所述第一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接收电力,所述第二衬底具有第二过孔和次级导体,所述第二过孔在具有插入其中的第二柱的所述第二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所述次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在所述第二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电磁耦合到所述初级导体以在其之间形成预定匝比,并且根据所述预定匝比来变换和输出输入到所述初级导体的电力的电压。
所述光发射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面板;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被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后表面上并且发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的后表面上;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被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且供应和切断到所述背光单元的驱动电力,以驱动所述背光单元;以及背盖,所述背盖被耦合到所述背光单元,并且覆盖所述电路板和变压器,其中,所述驱动器包括: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用于功率因数校正输入的电力;转换器,所述转换器通过LLC谐振方法来对来自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的电力执行功率转换操作,并且包括变换转换的电力的电压的变压器;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控制由所述转换器变换的驱动电力向所述背光单元的供应和切断,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核芯单元,所述核芯单元包括第一核芯和第二核芯,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通过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至少一个来电磁耦合;以及绕组单元,所述绕组单元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的每一个具有预定面积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第一衬底具有第一过孔和初级导体,所述第一过孔在具有插入其中的第一柱的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所述初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在所述第一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接收电力,所述第二衬底第二过孔和次级导体,所述第二过孔在具有插入其中的第二柱的第二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所述次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在所述第二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电磁耦合到所述初级导体以在其之间形成预定匝比,并且根据所述预定匝比来变换和输出输入到所述初级导体内的电力的电压。
所述背光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面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2是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耦合的平面变压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4是在图3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耦合的平面变压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电特性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采用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采用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沿着线A-A’取的图7的显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并且图2是在图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耦合的平面变压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100可以包括核芯单元110和绕组单元120。
核芯单元110可以包括第一核芯111和第二核芯112。该对第一核芯111和第二核芯112可以是EE或EI核芯;然而,耦合的核芯的形状是相同的。因此,将主要描述EE核芯。第一核芯111和第二核芯112可以被电磁耦合。为了实现这一点,第一核芯111和第二核芯112可以包括第一柱(leg)111a和112a以及第二柱111b和112b,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柱和第二柱之间的第三柱111c和112c。第一柱111a和112a以及第二柱111b和112b的宽度t1可以大于第三柱111c和112c的宽度t2。
可以通过耦合第一核芯111的第一突起111a和第二核芯112的第四突起112a来形成第一柱111a和112a。可以通过耦合第一核芯111的第二突起111b和第二核芯112的第五突起112b来形成第二柱111b和112b。可以通过耦合第一核芯111的第三突起111c和第二核芯112的第六突起112c来形成第三柱111c和112c。
绕组单元120可以在第一核芯111和第二核芯112之间形成,并且绕组单元1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衬底121和至少一个第二衬底122。可以提供多个第一衬底121和第二衬底122。
过孔B1和B2分别被形成在第一衬底121和第二衬底122中。第一柱111a和112a可以被插入到第一衬底121的过孔B1中,并且第二柱111b和112b可以被插入到第二衬底122的过孔B2中。
初级导体121a可以围绕过孔B1的周围被形成在第一衬底12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将初级导体121a的一端电连接到第一衬底121的端子,以从外部接收电力。初级导体121a的另一端电连接到第一衬底121的端子以连接到地。在初级导体被形成在与第一衬底121的一个表面相对的第一衬底121的另一个表面上的情况下,初级导体121a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通孔电连接到在另一表面上形成的初级导体。在堆叠了多个第一衬底121的情况下,初级导体121a的另一端可以电连接到第一衬底121的端子,以电连接到在另一个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初级导体。
初级导体121a例如以具有预定匝量的螺旋形状围绕过孔B1的周围被形成在第一衬底12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可以被形成在第一衬底121的另一个表面上,以便于确保需要的匝量。多个第一衬底121可以被堆叠,并且初级导体121a可以被形成在单独的第一衬底121的一个表面或另一个表面上。单独的第一衬底121的初级导体121a可以彼此电连接。可以形成用于功率转换的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类似地,次级导体122a可以围绕过孔B2的周围被形成在第二衬底12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例如以具有预定匝量的螺旋形状形成次级导体122a,并且次级导体122a可以被形成在第二衬底121的另一个表面上,以便于确保需要的匝量。多个第二衬底122可以被堆叠,并且次级导体122a可以被形成在单独的第二衬底122的一个表面或另一个表面上。单独的第二衬底121的次级导体122a可以彼此电连接。可以形成用于功率转换的变压器的次级绕组。
在初级导体121a和次级导体122a之间具有预定匝比,以由此变换输入电力的电压电平,并且输出具有已变换电压电平的电力。
在第一衬底121和第二衬底122之间形成第三柱111c和112c,以降低在初级导体121a和次级导体122a之间的耦合力的程度,初级导体121a被形成在第一衬底12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次级导体122a被形成在第二衬底12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如图5中所示,通过调整第三柱111c和112c的空气间隙来控制流过第三柱111c和113c的漏磁通,以由此获取所需要的漏电感量。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并且图4是在图3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耦合的平面变压器的示意性立体图。
核芯单元210可以包括第一核芯211和第二核芯212。该对第一核芯211和第二核芯212可以是UU或CI核芯;然而,耦合的核芯的形状是相同的。因此,将主要描述UU核芯。第一核芯211和第二核芯212可以被电磁耦合。为了实现这一点,第一核芯211和第二核芯212可以包括第一柱211a和212a以及第二柱211b和212b。
可以通过耦合第一核芯211的第一突起211a和第二核芯212的第三突起212a来形成第一柱211a和212a,并且可以通过耦合第一核芯211的第二突起211b和第二核芯212的第四突起212b来形成第二柱211b和212b。
可以在第一核芯211和第二核芯212之间形成绕组单元220,并且绕组单元22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衬底221和至少一个第二衬底222。可以提供多个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
过孔B1和B2分别形成在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中。可以将第一柱211a和212a插入第一衬底221的过孔B1,并且可以将第二柱211b和212b插入第二衬底222的过孔B2。
初级导体221a可以例如以螺旋形状围绕过孔B1的周围被形成在第一衬底22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初级导体221a的一端电连接到第一衬底221的端子,以从外部接收电力。
类似地,次级导体222a可以围绕过孔B2的周围被形成在第二衬底22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例如,以具有预定匝量的螺旋形状形成次级导体222a。
同时,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可以部分彼此重叠。在第一衬底221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初级导体221a的一部分可以被堆叠在第二衬底222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次级导体222a的一部分上。因此,调整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彼此重叠的区域‘a’,以由此控制需要的漏电感量。
在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部分地彼此重叠之后,虚衬底(dummy substrate)231和232可以被堆叠在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顶部或底部,以便于确保在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之间的平衡。为了确保在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之间的平衡,虚衬底231和231的厚度可以等于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的厚度,并且虚衬底231和232的面积可以小于第一衬底221和第二衬底222的面积。
类似地,初级导体221a的另一端被电连接到第一衬底221的端子以连接到地。在与第一衬底221的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个表面上形成初级导体的情况下,初级导体221a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通孔被电连接到在另一个表面上的初级导体。在堆叠了多个第一衬底221的情况下,初级导体221a的另一端电连接到第一衬底221的端子,以被电连接到在另一个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初级导体,并且因此可以形成初级绕组。在该情况下,甚至可以在虚衬底231中形成用于电连接的通孔。
还可以在第二衬底221的另一个表面上形成次级导体222a,以便于确保需要的匝量。多个第二衬底222被堆叠,并且可以在单独的第二衬底222的一个表面或另一个表面上形成次级导体222a。第二衬底222的次级导体222a可以彼此电连接,以由此形成至少一个次级绕组。类似地,甚至可以在虚衬底232中形成用于电连接的通孔。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采用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的构造的示意图。
参考图6,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1000可以包括整流单元1100、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200、转换器1300、驱动单元1400。
整流单元1100接收公共AC电力,并且可以整流或平整接收到的公共AC电力。功率因数校正单元1200可以通过调整来自整流单元1100的DC电力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来校正功率因数。
转换器1300可以通过LLC谐振方法来对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电力执行功率转换操作。为了实现这一点,转换器1300可以采用第一开关M1和第二开关M2、平面变压器100和输出电力稳定组件,诸如二极管和电容器。在LLC谐振方法中,需要漏电感L1k。根据在图1和图2或图3和图4中所示的结构,平面变压器100可以充分地提供在LLC谐振方法中所需要的漏电感。通过至少一个初级绕组NP1以及两个次级绕组NS1和NS2来形成平面变压器100,以改变被切换的电力的电压电平。
驱动器1400将来自转换器1300的电力转换为具有预定电压电平的驱动电力,并且将转换的驱动电力供应到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以驱动该LED。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采用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并且图8是沿着A-A’取的图7的显示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参考图7,具有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变压器100的驱动器1000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面板3000;背光单元4000,该背光单元4000支撑面板3000并且包括光源;电路板2000,该电路板2000具有向包括在背光单元4000中的光源供电的电路组件,驱动器1000包括平面变压器100并且被安装在电路板2000上;以及背盖5000,该背盖5000被耦合到背光单元4000。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面板3000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CD)的面板,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面板3000是LCD板的情况下,背光单元4000可以包括作为光源的灯、光引导面板、多个片、灯反射器和模架或支撑主体。
在该情况下,该多个片可以包括反射片、漫射片、棱镜片和保护片。
另一方面,作为根据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背光单元4000的光源,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
可以在电路板2000中形成接纳平面变压器100的至少一部分的腔体。可以在腔体中接纳平面变压器100的核芯单元110的一部分。平面变压器100可以通过管脚从电路板200接收电力并且向电路板200传送电力,并且可以通过管脚被固定到电路板2000。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没有采用额外电感器元件的情况下,通过其中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分离的平面变压器的漏电感来提供在LLC谐振方法中所需要的漏电感,由此,可以实现在制造成本和电路尺度的减小,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小在背盖和背光单元之间的距离,以由此实现产品的轻薄化。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确保仅由于变压器的结构而导致的LLC谐振所需要的漏电感来减小平面变压器的体积。通过采用平面变压器,不需要用于漏电感的额外电感器元件,由此可以降低驱动器的制造成本和电路尺度,并且因此,可以减小采用该驱动器的显示装置的体积。
虽然已经结合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不偏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改变。

Claims (20)

1.一种平面变压器,包括:
核芯单元,所述核芯单元包括第一核芯和第二核芯,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通过第一柱和第二柱的至少一个来电磁耦合;以及
绕组单元,所述绕组单元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的每一个具有带有预定面积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第一衬底具有第一过孔和初级导体,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并且具有插入其中的所述第一柱,所述初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围绕所述第一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接收电力;所述第二衬底具有第二过孔和次级导体,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中并且具有插入其中的所述第二柱,所述次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围绕所述第二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被电磁耦合到所述初级导体,以在其之间形成预定匝比,并且根据所述预定匝比来将被输入到所述初级导体的电力的电压进行变换和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彼此重叠预定区域,
其中,所述绕组单元进一步包括虚衬底,所述虚衬底被堆叠在所述第一衬底的顶部或底部上和所述第二衬底的底部或顶部上,
其中,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是UU核芯和CI核芯中的任何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包括多个堆叠的第一衬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二衬底包括多个堆叠的第二衬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衬底的所述初级导体彼此电连接,从而形成初级绕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衬底的所述次级导体彼此电连接,从而形成至少一个初级绕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彼此重叠的所述区域包括至少一部分的形成所述初级导体的区域和形成所述次级导体的区域。
7.一种驱动器,包括:
功率因数校正单元,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对输入电力进行功率因数校正;
转换器,所述转换器用于通过LLC谐振方法来对于来自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的电力执行功率转换操作,并且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变换已转换电力的电压;以及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通过控制从所述转换器到光发射单元的电力的供应和切断来驱动发射光的所述光发射单元,
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
核芯单元,所述核芯单元包括第一核芯和第二核芯,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通过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至少一个来电磁耦合;以及
绕组单元,所述绕组单元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中的每一个具有带有预定面积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第一衬底具有第一过孔和初级导体,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中并且具有插入其中的所述第一柱,所述初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围绕所述第一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接收电力;所述第二衬底具有第二过孔和次级导体,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第二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并且具有插入其中的所述第二柱,所述次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围绕所述第二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被电磁耦合到所述初级导体,以在其之间形成预定匝比,并且根据所述预定匝比来将被输入到所述初级导体的电力的电压进行变换和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彼此重叠预定区域,
其中,所述绕组单元进一步包括虚衬底,所述虚衬底被堆叠在所述第一衬底的顶部或底部上和所述第二衬底的底部或顶部上,
其中,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是UU核芯和CI核芯中的任何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包括多个堆叠的第一衬底。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二衬底包括多个堆叠的第二衬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衬底的所述初级导体彼此电连接,从而形成初级绕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衬底的所述次级导体彼此电连接,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次级绕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彼此重叠的所述区域包括至少一部分的形成所述初级导体的区域和形成所述次级导体的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器,其中,所述光发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面板;
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被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后表面上并且发射光;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设置在所述背光单元的后表面上;
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被形成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且供应和切断对所述背光单元的驱动电力,以驱动所述背光单元;以及
背盖,所述背盖被耦合到所述背光单元并且覆盖所述电路板和变压器,
其中,所述驱动器包括:
功率因数校正单元,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对输入电力进行功率因数校正;
转换器,所述转换器用于通过LLC谐振方法来对于来自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的电力执行功率转换操作,并且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用于变换已转换电力的电压;以及
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控制由所述转换器变换的所述驱动电力向所述背光单元的的供应和切断,
其中,所述变压器包括:
核芯单元,所述核芯单元包括第一核芯和第二核芯,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通过第一柱和第二柱中的至少一个来电磁耦合;以及
绕组单元,所述绕组单元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的每一个具有带有预定面积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第一衬底具有第一过孔和初级导体,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并且具有插入其中的所述第一柱,所述初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围绕所述第一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接收电力;所述第二衬底具有第二过孔和次级导体,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第二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中并且具有插入其中的所述第二柱,所述次级导体具有预定长度并且围绕所述第二过孔的周围被形成在所述第二衬底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预定的匝量并且被电磁耦合到所述初级导体,以在其之间形成预定匝比,并且根据所述预定匝比来将被输入到所述初级导体的电力的电压进行变换和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彼此重叠预定区域,
其中,所述绕组单元进一步包括虚衬底,所述虚衬底被堆叠在所述第一衬底的顶部或底部上和所述第二衬底的底部或顶部上,
其中,所述第一核芯和所述第二核芯是UU核芯和CI核芯中的任何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包括多个堆叠的第一衬底。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衬底包括多个堆叠的第二衬底。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衬底的所述初级导体彼此电连接,从而形成初级绕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衬底的所述次级导体彼此电连接,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次级绕组。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第二衬底彼此重叠的区域包括至少一部分的形成所述初级导体的区域和形成所述次级导体的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
CN201110070457.6A 2010-12-21 2011-03-18 平面变压器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568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31699 2010-12-21
KR20100131699A KR101187970B1 (ko) 2010-12-21 2010-12-21 플래너 트랜스포머, 이를 갖는 구동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8792A CN102568792A (zh) 2012-07-11
CN102568792B true CN102568792B (zh) 2015-04-15

Family

ID=4641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0457.6A Active CN102568792B (zh) 2010-12-21 2011-03-18 平面变压器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87970B1 (zh)
CN (1) CN102568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7704A (zh) * 2013-02-28 2013-05-15 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 适用于交错并联反激电路的集成变压器
KR101690262B1 (ko) * 2015-04-23 2016-12-28 주식회사 솔루엠 트랜스포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원 공급 장치
KR102522283B1 (ko) * 2015-11-19 2023-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5810410B (zh) * 2016-04-17 2017-11-14 合肥博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平面变压器
CN107633935A (zh) * 2016-07-18 2018-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集成电感及其制作方法和无桥pfc电路
CN107979277A (zh) * 2016-10-21 2018-05-0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新型变压器与电感器的功率因数校正装置
CN106449042A (zh) * 2016-10-24 2017-02-22 广安鑫宇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平面变压器
WO2021047422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苏州欧普照明有限公司 电感骨架结构、电感装置及灯具
KR20230001770A (ko) * 2021-06-29 2023-01-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초슬림 자기 결합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5049A (ja) * 1991-12-26 1993-07-13 Hitachi Ltd 平板コイ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性機器
JPH08107023A (ja) * 1994-10-03 1996-04-23 Nemic Lambda Kk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CN1232572A (zh) * 1996-08-05 1999-10-20 国际功率装置公司 平面变压器
CN200983306Y (zh) * 2006-12-08 2007-11-28 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变压器
CN101101392A (zh) * 2006-07-04 2008-0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201311811Y (zh) * 2008-11-26 2009-09-16 张祖军 一种共模滤波器
CN201557292U (zh) * 2009-10-01 2010-08-18 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恒流led驱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64387B1 (ko) 2006-07-03 2007-10-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준싱글단 pfc 컨버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5049A (ja) * 1991-12-26 1993-07-13 Hitachi Ltd 平板コイ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性機器
JPH08107023A (ja) * 1994-10-03 1996-04-23 Nemic Lambda Kk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CN1232572A (zh) * 1996-08-05 1999-10-20 国际功率装置公司 平面变压器
CN101101392A (zh) * 2006-07-04 2008-01-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200983306Y (zh) * 2006-12-08 2007-11-28 联昌电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变压器
CN201311811Y (zh) * 2008-11-26 2009-09-16 张祖军 一种共模滤波器
CN201557292U (zh) * 2009-10-01 2010-08-18 英飞特电子(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恒流led驱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8792A (zh) 2012-07-11
KR101187970B1 (ko) 2012-10-05
KR20120070229A (ko) 2012-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8792B (zh) 平面变压器及具有该平面变压器的驱动器和显示装置
EP1965610B1 (en) Transformer apparatus, inverter transformer, and drive circuit
US20120001714A1 (en) Transformer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8184446B2 (en) Inverter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3187877A (zh) Dc/dc转换器及具有该转换器的驱动装置
CN101908411B (zh) 变压器结构
US8907585B2 (en) Method of driving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modul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light source module
US20080079526A1 (en) Light tube driving circuit and transformer thereof
US9148913B2 (en) Backlight module transmitting electricity through magnetic field induction
EP2811494B1 (en) Induct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7750785B2 (en) Coil frame capable of connecting with another coil frame
US7015785B2 (en) Inverter transformer and core structure thereof
US7528552B2 (en) Power transformer combined with balance windings and application circuits thereof
KR101134462B1 (ko) 백라이트 구동장치와 이의 구동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00164674A1 (en) Combined transformer and multi-lamp driving circuit
KR100911944B1 (ko) 인버터용 박형 대용량 트랜스포머
TW200828719A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ing coil
KR20110120188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인버터 트랜스포머
CN101854768B (zh) 灯驱动电路
US20070145910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riving circuit module thereof
KR100999095B1 (ko) 트랜스포머,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819865A (zh) 组合式变压器
US20090184656A1 (en) Backlight system having a lamp current balance and feedback mechanism and related method thereof
KR101241476B1 (ko) 평면 변압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2013038061A (ja) 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14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