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4051B - 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冷藏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64051B CN102564051B CN201210027030.2A CN201210027030A CN102564051B CN 102564051 B CN102564051 B CN 102564051B CN 201210027030 A CN201210027030 A CN 201210027030A CN 102564051 B CN102564051 B CN 1025640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rared ray
- temperature
- ray sensor
- infrared
- light concent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700/00—Means for sensing or measuring; Sensors therefor
- F25D2700/16—Sensors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of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库,它包括:由多个隔热区构成的隔热箱体;分割隔热箱体的隔热分割部;被分割部分割的储藏室;具有检测从被收纳在储藏室中的收纳物辐射的红外线量的温度检测部的红外线传感器;以及在与红外线传感器相比更靠近储藏室内侧的位置配置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红外线聚光部件的至少内壁面按照热保持力增大的方式形成。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03月12日、申请号为200980109054.9、发明名称为冷藏库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红外线传感器的冷藏库。
背景技术
最近几年,随着对冷藏库大容量需要的增加,已经开始销售通过缩小无效空间来提高容积效率的冷藏库,以及在使用性能方面进行各种设计的冷藏库。
其中,过去,在冷藏库中为了检测箱内的温度,用热敏电阻等测定箱内的空气温度。例如,在放入热的食品时,通过在箱内设置的多个热敏电阻,测定受该热的食品的影响而被加热的箱内空气的温度,从而来调整冷却量。但是,在这种冷藏库中,并未测定食品的实际温度,因此,实际上并不知道是否能够冷却食品。于是,在冷却食品时,一边冷却周围,一边将食品冷却至目标温度,因此,食品本身被冷却至目标温度很费时。因此,在箱内设置红外线传感器,检测食品的实际温度,进行冷却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上述传统的冷藏库。
图10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传统的冷藏库的侧面纵剖面。图11是图10的一部分放大侧面剖面图。
如图所示,将由隔热箱体形成的冷藏库主体210的内部,作为储藏室空间分别独立地在最上部配置冷藏室202、在下方配置蔬菜室203、在最下部配置冷冻室204。在冷藏室202和蔬菜室203之间,隔着隔热分割壁,在左右两侧并列设置温度切换室205和制冰室(图中未示),在各个储藏室的前面开口分别设置专用的门,它们能够自由开关。
在蔬菜室203的后部配置冷冻室204、温度切换室205、制冰室等冷冻用冷却器206、以及使在冷冻用冷却器206中生成的冷气在储藏室内循环的冷却送风风扇207。在冷冻用冷却器206的前方位置设置用来冷却冷藏室202和蔬菜室204的冷藏用冷却器208和冷藏用风扇(图中未示)。根据在主体下部的机械室中设置的压缩机209的驱动以及制冷剂流路切换阀的切换控制,在冷冻用冷却器206及冷藏用冷却器208交互式或者同时流经制冷剂。被冷却的冷气被冷却送风风扇207和冷藏用风扇送往冷冻温度带一侧及冷藏温度带一侧的各个储藏室,并且分别将它们冷却控制在规定温度。此外,从冷冻用冷却器206排出的低温冷气被冷却送风风扇207分配给冷冻室204、制冰室及温度切换室205,分别通过专用管道被送风并冷却。
在温度切换室205中设置被安装在顶面的凹部213中的红外线传感器212。在凹部213的开口设置闸门机构214,如果检测出温度切换室205的门打开,那么,闸门机构214开始工作,堵塞凹部213的开口。而且,如果检测出温度切换室205的门关闭,那么,闸门机构214开始工作,打开凹部213的开口,从吹出口210向室内吹出冷气。红外线传感器212检测出被该冷气冷却的食品211的温度,同时,为了使其变成预先设定的温度,控制冷冻循环的运转,以及打开吹出口210附近设置的冷气调节器。这样,调整向室内的冷气导入量,将食品211控制在规定的设定温度。
于是,用红外线传感器212检测出对象食品211的表面温度,必要时进行所需程度的冷却运转,高效地进行冷却运转控制。
但是,在上述传统的构造中,在打开温度切换室205的门,收纳热的食品时,为了防止因外界空气的流入,暖空气滞留在温度切换室205的盒内,检测出温度切换室205的门打开,用闸门机构堵塞凹部的开口,防止暖空气流入凹部内。因此,必须在温度切换室205中配备检测出门开关的开关;以及与其联动的闸门机构,于是就具有了复杂的构造。特别是因配置闸门机构与门的开关同时开关这样复杂的可动部分,例如,在异物和结露水及霜附着在闸门周边的情况下,有时闸门机构的可动部分发生操作不良。对于这样的问题,特别是搭载在以平均使用年限为10年的长期使用为前提的冷藏库中的情况下,存在因反复的开关门,发生操作不良的可能性增大,导致冷藏库的可靠性下降这样的问题。
此外,在使用如上述传统构造这样的复杂构造的情况下,除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增大之外,也存在需要运转电动机和控制装置的电力,难以按照节能的方式设置红外线传感器这样的问题。
过去为了检测出在冷藏库内所设置的制冰盘的温度,使用热敏电阻进行测定。例如,在测定积存在制冰盘中的水的温度的情况下,用被配置在制冰盘下部的热敏电阻间接地测定制冰盘的水的温度,调整冷藏库的冷却量,同时判断制冰盘的水是否已经冻上。但是,在这种冷藏库中,实际上并不测定制冰盘中所积存的水的温度,因此,实际上并不知道制冰盘中的水是否冻上,一直冷却运转至制冰结束,直至冷却至目标温度。因此,存在到制冰结束为止很费时这样的问题。
因此,在制冰盘的正上方设置红外线传感器,制冰盘中所积存的水的热能作为红外线的辐射量,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实际的水温,进行冷却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专利文献2的冷藏库。
图12是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传统的冷藏库的侧面纵剖面图。图13是传统的冷藏库的一部分放大侧面剖面图。
如图12、图13所示,在冷藏库主体(图中未示)内的一部分设置冷冻箱(图中未示),在该冷冻箱内的一部分设置制冰室301。此外,有取出食品和冰等的冷冻箱的门302,在制冰室301内的背面设置风扇格栅303,从该风扇格栅303的吹出部304向箱内吹出冷气,在制冰室301内设置的制冰盘305中的水306被冷却。
下面,在制冰室301内的顶部设置隔热材料307,在制冰盘305上方的隔热材料307内配置红外线检测装置308。该红外线检测装置308通过覆盖红外线传感器309的圆筒夹具310的导光部311,用红外线传感器309检测出从积存在制冰盘305内的水辐射的辐射量。
红外线传感器309获取制冰盘305内的水306被冷却成冰时的热量变化,判断制冰结束,结束冷冻箱的冷却操作,同时显示制冰结束。
但是,在上述传统的构造中,在制冰室301内配置红外线检测装置308,因此,例如,人体所带的静电的瞬间放电(ESD)以及清扫制冰室301内时因毛巾等的摩擦产生静电,在该放电能量发生作用的情况下,由于红外线传感器309的误操作和故障,或者红外线传感器309的原件本身损坏,存在红外线传感器309的检测功能停止工作无法发挥作用,导致冷藏库的质量下降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20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085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冷藏库,它包括:由多个隔热区构成的隔热箱体;分割隔热箱体的隔热分割部;被分割部分割的储藏室;具有检测出从被收纳在储藏室中的收纳物辐射的红外线量的温度检测部的红外线传感器;在与红外线传感器相比更靠近储藏室内侧的位置配置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红外线聚光部件的至少内壁面按照热保持力增大的方式形成。
对于这种构造的冷藏库,为了抑制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的温度变化,增大位于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内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内壁面的热保持力。结果,能够缓和红外线聚光部件对于因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温度跟踪性,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的温度稳定性。采用更加简单的构造就能抑制因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检测部的周围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而导致的检测精确度的下降,并且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通过减少位于红外线传感器周围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温度变化,也能抑制红外线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变化,而且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侧面剖面图。
图2A是该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部的侧面剖面图。
图2B是图2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冷藏库开门时的红外线聚光部的温度比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侧面剖面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侧面剖面图。
图5B是该冷藏库的冷冻室的鸟瞰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侧面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部的侧面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部的侧面剖面A部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部的正上方B的鸟瞰平面图。
图10是传统的冷藏库的侧面纵剖面图。
图11是图10的一部分的放大侧面剖面图。
图12是传统的冷藏库的侧面纵剖面图。
图13是传统的冷藏库的一部分放大侧面剖面图。
符号说明
1,101 隔热箱体
2,102 冷藏库主体
3,103 冷冻室(储藏室)
4,104 上部隔热分割板
5,105 下部隔热分割板
6,106 冷藏室(储藏室)
7,107 蔬菜室(储藏室)
8,108 分割体
9,109 冷气生成室
10,110 蒸发器
11,111,送风机
12,112 除霜用加热器
13,113 红外线传感器
13a 第一红外线传感器
13b 第二红外线传感器
21,33,121,122 冷气排出口
21a 第一冷气排出口
21b 第二冷气排出口
22,133 冷气排出口
23,24,123,124 门
25,26,125,126 框体
27,127 上段容器
28,128 下段容器
29,129 蓄冷材料
30,130 冷气吸入口
31,131 食品
32,132 中段容器
40,140 红外线受光部
40a 红外线受光部的配置面
41,141 基板
42,142 热敏电阻
42a 热敏电阻的配置面
43,143,红外线元件
44,144,连接器
45,145,配线
46,146 金属线
47,147 红外线安装盒
48,148 红外线聚光部件
48a,148a 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
48b 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后端面
49,149 凹部
49a 凹部的前端面
50,150 贯通口
50a 贯通口的内壁面
50b 贯通口的顶端部
51,151 聚光开口部
147a 红外线安装盒在冷冻室中的外表面
152 突起部
152a 突起开口部
153 斜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冷藏库包括:由多个隔热区构成的隔热箱体;分割隔热箱体的隔热分割部;被分割部分割的储藏室;具有检测出从被收纳在储藏室内的收纳物发出的红外线量的温度检测部的红外线传感器;在与红外线传感器相比更靠近储藏室内侧的位置配备的红外线集光部件,红外线聚光部件的至少内壁面按照热保持力增大的方式形成。
对于这种构造的冷藏库,为了抑制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的温度变动,增大位于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内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内壁面的热保持力。结果,能够缓和红外线聚光部件对于因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温度跟踪性,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的温度稳定性。采用更加简单的构造就能抑制因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检测部的周围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门开关和热的食品)而引起的检测精度的下降,并且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此外,通过减少位于红外线传感器周围的红外线集光部件的温度变化,也能抑制红外线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变化,还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冷藏库包括收纳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安装盒,在红外线安装盒的一部分上配备按照与红外线聚光部件的侧面相同的形状贯通而成的聚光开口部,在隔热分割部中形成的凹部中埋设红外线安装盒。通过用热容量更大的树脂部件围绕红外线聚光部件的侧面来提高热容量,而且,通过减少红外线聚光部件的温度变化,能够进一步抑制红外线传感器的周围温度变化,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本发明的冷藏库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埋入与凹部的前端面相同的面中。使因开关门流入的暖空气过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形成没有凹凸的同一平面,从而来消除因开关门引起的暖空气的流入和收纳食品等时从该食品中散发的蒸汽的滞留。结果,在打开门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也小,因此,能够抑制因周围温度的急剧变化而引起的上升和下降等原因导致的误检测,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冷藏库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由以铝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构成。这样,即使因开关门暖空气流入,因使用以兼具热传导性好的铝为主要成分的金属,从而加快热响应性。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本发明的冷藏库的红外线聚光部件具有混合树脂和粉体氧化物,混合85%以上的粉体氧化物而构成的电绝缘性。这样,不会使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下降,能够确保家电产品的各种相关法令所规定的电绝缘性。
在本发明的冷藏库的红外线聚光部件中设置的贯通口具有距离红外线传感器的前端面3毫米以上的高度。这样,如果角度扩大,那么,红外线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检测面也会增大,很可能检测出设置面以外的温度,以及想要检测食品以外的食品很可能存在于温度检测面中。这样,将贯通口的高度设定在3毫米以上,这样就限制了视野角度,缩小温度检测面,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红外线传感器的误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精确度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冷藏库包括:由多个隔热区构成的隔热箱体;分割隔热箱体的隔热分割部;被隔热分割部分割的储藏室;具有检测出从被收纳在储藏室内的收纳物发出的辐射量的温度检测部的红外线传感器;在红外线传感器中配备的具有贯通口的红外线聚光部件,并且配备与红外线聚光部件的贯通口连通的突起开口部,同时在突起开口部的周围设置多个突起的突起部。根据这种构造的冷藏库,能够防止清扫储藏室内时的摩擦静电而引起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误操作和故障、以及红外线传感器元件本身的损坏。
在突起开口部的周边配备多个突起部,这样就能减少因红外线传感器的周围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等)而引起的突起部周边的暖空气的滞留,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本发明的冷藏库在收纳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安装盒的表面形成突起部,在突起部的外侧设置按照没有直角部的形状而形成的斜面部。这样,确保安全性防止因突起部的挂住部位而引起的损伤等,并且沿着斜面部向红外线传感器前端面引导对流。这样就能抑制红外线传感器周边的暖空气的滞留,减少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梯度,而且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本发明的冷藏库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与红外线安装盒的储藏室一侧的外表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去掉红外线安装盒与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台阶,消除因开关门引起的暖空气流入和收纳食品等时从该食品中散发的蒸汽的滞留现象。结果,在打开门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也小,因此,能够抑制因周围温度的急剧变化而引起的上升和下降等原因导致的误检测,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的稳定性。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侧面剖面图,图2A是该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部的侧面剖面图,图2B是图2A的主要部放大图。
在图1、图2A中,作为由隔热箱体1构成的冷藏库主体2的储藏室的一部分的冷冻室3被上方的上部隔热分割体4和下方的下部隔热分割体5划分成温度带各异的冷藏室6和蔬菜室7。此外,在冷冻室3的开口部(图中未示)设有连接其开口部的左右两端的分割体8。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割体8仅连接开口部的左右两端,但是,在将冷冻室3分成上下两部分,将其中任意一个部分用作例如能够设定成其它的温度带的储藏室的情况下,分割体8也可以按照上下分割的方式,如分割成上部隔热分割体4和下方的下部隔热分割体5那样,沿着整个剖面形成隔热分割体。
在被设置在冷冻室3背面的冷气生成室9中配置生成冷气的蒸发器10;以及分别向冷藏室6、冷冻室3和蔬菜室7供给冷气并且使其循环的送风机11,在蒸发器10的下部空间配置除霜时被通电的除霜用加热器12。此外,在冷冻室3的背面设有冷气分配室19,并且作为与冷气分配室19相连的多个冷气排出口,设有冷气排出口21、冷气排出口22以及冷气排出口33。
在冷冻室3的开口部设有门23和门24,用来关闭冷冻室3以使冷冻室3的冷气不会流出。门23和门24均是抽拉门,在取放食品时,它朝着冷藏库的近身一侧,即图1中所示位置的左侧方向被拉出。此外,在门23和门24的后方分别设有框体25、26。在该框体25、26上分别载放上段容器27和下段容器28。
在作为上段容器27底面的与红外线传感器13相对的一面的检测面上载放蓄冷材料29。一般情况下,该蓄冷材料29的熔化温度被设定成比冷冻食品的冻结温度低、且比冷冻室3的温度高的零下15℃。此外,蓄冷材料29的填充量被设定成在蓄冷材料29上投放、配置食品的情况下也不会完全熔化的量。作为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13的壁面的上部隔热分割体4的箱内侧的壁面采用ABS树脂形成。此外,冷冻室3的其它箱内壁面也同样采用ABS树脂形成,上段容器27和下段容器28采用热特性与ABS树脂相似的普通树脂构成的PP树脂形成。
此外,在冷冻室3的背面下部设有用来吸入冷气,将其引导至蒸发器10的冷气吸入口30。
食品31被使用者的手载放、保存在蓄冷材料29上。
红外线传感器13一般由红外线元件部43构成,它内置检测出从视野范围内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量,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红外线受光部40;以及测定红外线受光部40的周围温度的基准温度,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热敏电阻42。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检测食品31的温度为目的,但是,红外线传感器13在检测食品31的温度的同时,也检测红外线传感器13的视野范围内的物品的温度,因此,检测出从冷冻室4的壁面和被收纳在冷冻室4内的食品31以及蓄冷材料29等发出的红外线量。此时,测定红外线受光部40的周围温度作为基准温度。
与红外线元件部43电连接的金属线46、连接器44、以及被印刷配线(图中未示)的基板41被电连接,控制冷藏库的控制基板(图中未示)的配线45与连接器44电连接。
红外线元件部43向控制基板(图中未示)输出热敏电阻42的基准温度的电压和红外线受光部40的红外线量的电压,从而算出所检测的测定物的温度,根据算出的检测温度在控制装置(图中未示)中进行判断。
红外线聚光部件48按照在与红外线元件部43热接触的状态下覆盖红外线元件部43的周围,且以与基板45之间没有缝隙的方式设置,为了剔除从食品31和蓄冷材料29以外的物品发出的外界干扰的红外线,提高检测强度,设置限制视野角度θ°的贯通口50,以向红外线受光部40引导。这样,由于具有聚光功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顶端部50b至贯通口的后端部50c的高度为3毫米以上,这样,视野角度就变成30°~60°。此处,在上段容器27的高度大约为110毫米的情况下,视野角度最好大约为50°。
此处,贯通口50在检测范围的圆内部,中心的红外线检测强度最强,越向端部检测强度越弱。因此,通过进一步缩小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角度,从而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视野范围内的食品31等检测物的红外线量的强度,能够更加切实精确地检测出对象物的温度。但是,由于视野角度的一部分与贯通口的内壁面50a及贯通口的顶端部50b重叠,因此,受贯通口的内壁面50a及贯通口的顶端部50b的温度影响,成为误检测的主要原因。这样,对于位于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内的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至少贯通口的内壁面50a,例如最好使其在因开关门时流入暖空气的干扰而引起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缓和对这种干扰的温度跟踪性,进行稳定的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内壁面50a的热保持力,通过提高热传导性,增大热容量,使红外线聚光部件48本身的热保持力增加。
此处,本发明中的热保持力是指,在温度变化等的热负荷作用在周边空气的情况下,表示对于这些温度变化的温度跟踪性的响应性,即,在热负荷作用的情况下,温度跟踪性差的方向是热保持力增加的方向,跟踪性好的方向是热保持力小减少的方向。该热容量可以用例如部件暴露在空气中的一面的单位表面积的热辐射量来表示。具体来讲,例如,即使红外线聚光部件48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相同,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体积大,热保持力也会增加,此外,即使体积相同,如果使用热容量大的材料,那么,其热保持力也会增加。
下面,对采用上述方式构成的冷藏库的操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接通电源后,开始冷冻循环(图中未示)的运转,制冷剂流经蒸发器10,然后生成冷气。所生成的冷气被送风机11送往冷气分配室19,从冷气排出口21和冷气排出口22被分配然后向冷冻室3内排出。
冷冻室3被排出至冷冻室3内的冷气冷却至规定的温度,同时,蓄冷材料29也被冷却。此时,冷冻室3被调节至能够将食品冷冻保存一定时间的温度,例如零下20℃,但是,由于蓄冷材料29使用熔化温度设定在零下15℃的材料,因此,在冷冻室3被完全冷却并经过一定时间后,蓄冷材料29变成完全冻结的状态,冷却冷冻室3内的冷气从冷气吸入口30进入冷气生成室9,再次被蒸发器10冷却。
例如,当作为基准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13的周围温度为25℃时,如果从红外线传感器13输出的电压为V,在热敏电阻42中测定的周围温度为S,在测定范围内在红外线受光部40中测定红外线量的红外线量的平均温度为B,那么,红外线传感器13的温度检测用关系式“V=α(B4-S4)”表示。此处的α是系数。
因此,如果没有周围温度S和红外线量的平均温度B的温差,那么,红外线传感器13所输出的电压V的数值接近0,成为基准的温度是测定范围的温度S,如果温差大,那么,在红外线受光部40中检测出来的红外线量就会增多,所输出的电压也会增大。
于是,在投放温的食品的情况下,在作为基准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13的周围温度S也随之增大的情况下,周围温度S和平均温度B的温差变小,在投放温的食品的情况下也无法检测出已经放入了温度相对高的食品,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精确度下降。
如上所述,如果热敏电阻42的温度不会因外界干扰发生变化而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那么,在放入温的食品等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13就能检测出正确的温度。
其次,门23关闭时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温度包括作为在红外线传感器13的相对一侧配备的检测面的上段容器27的底面配置的蓄冷材料29的表面温度。这样,采用具有蓄冷功能的蓄冷材料29形成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面,这样检测面中的热保持力也能增强。例如,在受到暖空气流入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面的热保持力也会增加,能够缓解对外界干扰的温度跟踪性,因此,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影响,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检测精确度。在此情况下,配置了蓄冷材料29的检测面与未配置蓄冷材料29的部分的上段容器27的表面相比,周围温度的变化的热跟踪性差,这样就能缓和对外界干扰的温度跟踪性。换言之,配置了蓄冷材料29的检测面与未配置蓄冷材料29的部分的上段容器27的表面相比,单位面积的热辐射量小,从而能够增强热保持力。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位于红外线传感器13的视野范围内的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内壁面50a和作为在红外线传感器13的相对一侧所配备的检测面的上段容器27的底面双方,即,红外线传感器13的整个视野范围采用热保持力大的部件形成,这样,在因外界干扰发生暂时的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缓和位于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内的部分的温度跟踪性,因此,红外线传感器13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作为温度检测目的物的食品31的温度。
当使用者收纳食品31时,例如,门23被拉出,此时,红外线传感器13的温度检测检测出下段容器28内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门23打开的情况下,作为与红外线传感器相对的检测面的下段容器28内和作为原来的检测面的上段容器27的底面基本是相同温度范围的冷冻温度范围,因此,红外线传感器13检测出冷冻温度,并不进行温度高的检测,从而能够防止进行不必要的快速冷冻控制。
于是,在具有抽拉式门的储藏室中配备红外线传感器的情况下,如果配备检测门的开关的门开关传感器,那么,检测出门的打开,然后停止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从而能够防止误检测,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未配备门开关传感器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在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面随着门的打开而发生变化的误检测,在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方向上,在检测面投影线上相邻的储藏室最好作为与配备红外线传感器的储藏室相同温度带或者低温度带的储藏室。如果该相邻的储藏室是高温度带的储藏室,那么,就会检测出高的温度,于是,负荷作用在冷冻循环上,开始促进加速冷却,从而消耗多余的能量。
于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未配备门开关传感器的情况下,与在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方向上在检测面投影线上的配备红外线传感器的储藏室相邻的储藏室最好作为与配备红外线传感器的储藏室相同的温度带或者低温度带的储藏室,这样,就能防止门打开时的误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精确度,从而能够实现节能、切实冷却冷冻负荷的冷藏库。
接着,门23变成打开状态,外界的暖空气从门23的开口面流入,暖空气沿着冷冻室3的顶面的上段隔热分割板4流动,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顶端部50b和凹部49的前端面49a在同一平面,因此,在打开门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也小,因此,能够抑制因周围温度的急剧变化导致的上升和下降等原因而产生的误检测,并且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精确度的稳定性。
此外,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顶端部50b的温度升高,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热保持力大,因此,即使暖空气流入,在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顶端部50b至贯通口的后端部50c的部分也难以出现温度梯度,整个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温度被保持在均一的温度。红外线传感器13变成与周围温度没有温差的状态,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精确度。
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冷藏库中的开门时的红外线聚光部的温度比较,此处使用图3,说明开关门时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材料的热保持力,即热跟踪性的比较。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红外线聚光部件48,对作为传统的冷藏库内壁面的材料即对普通的ABS树脂和高热电导树脂材料进行了比较,其中,高热电导树脂材料以提高热传导性且增大热容量的铝为主要成分,与ABS树脂相比热保持力增大,而且除了成本略高,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高之外,采用具有电绝缘性的粉体氧化物构成。此外,还进行了对粉体金属树脂材料的周围暴露在空气中(无外壳)的材料和热传导率比该聚光部件低的外壳覆盖周围(有外壳)的材料进行比较的实验。
具体来讲,粉体金属树脂材料采用以铝为主要成分,然后在PPS、ABS、LSP(液晶聚合物)等树脂中分散混合而成的高热电导树脂材料。主要成分也可以使用二氧化硅、氧化镁中的任意一种。
对于实验条件,在被设置在外界空气温度为38℃条件下的冷藏库中,在将被保持在零下17.5℃的冷冻室的门打开20秒钟(横坐标的10秒~30秒之间)然后关上的情况下,测定在冷冻室内配备的红外线传感器所检测的检测温度的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温度。
根据图3,对于过去的普通ABS树脂,在将保持在零下17.5℃的储藏室打开20秒钟的情况下,温度上升至零下3℃以上后,温度缓慢下降,但是,关上门后经过70秒钟,也不会变成零下15℃以下,不会返回最初的温度。在本实验中并未进行比较,与这种ABS树脂同样,普通的PP树脂等也具有同样的温度特性。
与此相比,在采用铝形成聚光部件的情况下,当打开门时,温度暂时上升至零下7℃附近,但是,温度随后迅速下降,在关上门后20秒钟,温度下降至原来温度的零下17.5℃。这是由于,铝的热保持力大,因此,暂时与表面的储藏室内的空气及外界的暖空气接触的聚光部件的内壁面的温度升高,但是,铝的聚光部件本身保持了门打开前所保持的零下17.5℃的温度,因此,在关上门后,其温度迅速传导至聚光部件的内壁面,因在门打开前所积攒的冷热,聚光部件的内壁面也下降至聚光部件的温度,这样,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迅速下降。
下面,在采用粉体金属树脂的情况下,与铝同样,在打开门时,温度暂时上升至零下7℃附近,但是,温度随后急速下降,在关上门后的20秒,温度下降至原来的温度零下17.5℃,这也与上述同样,由于热保持力大,因此,暂时与表面的储藏室内的空气和外界的暖空气接触的聚光部件的内壁面的温度升高,但是,聚光部件本身保持了门打开前所保持的零下17.5℃的温度,因此,在关上门后,其温度迅速传导至聚光部件的内壁面,因在门打开前所积攒的冷热,聚光部件的内壁面也下降至聚光部件的温度,这样,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迅速下降。
下面,在粉体金属树脂的外周配备ABS树脂构成的外壳作为耐热保持促进部件,在打开门的情况下,温度也不会上升很多,打开20秒钟后的温度上升至零下15℃和2.5℃。然后,关上门后的20秒后,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迅速下降至原来的零下17.5℃。
其原因在于,外周部被耐热保持促进部件包围,这样,在暖空气流入的情况下,热辐射的表面积进一步缩小,热辐射受到抑制,因此,即使仅聚光部件的内壁面与暖空气接触,根据整个聚光部件的热保持力,内壁面温度也不会立即上升,因此,关上门后,与上述铝同样,聚光部件本身保持了门打开前所保持的零下17.5℃的温度,因此,在关上门后,其温度迅速传导至聚光部件的内壁面,因在门打开前所积攒的冷热,聚光部件的内壁面也下降至聚光部件的温度。
于是,对于红外线聚光部件48,为了增强热保持力,作为传统的聚光部件和箱内壁面的材料,采用与普通的ABS树脂相比,热传导性以及热保持力高的铝、钛、不锈钢、铁、铜等金属或者包含这些金属的材料形成。特别是从轻量、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高,以及一部分表面从冷冻室3内露出配置的观点来看,最好以耐腐蚀性高的铝作为主要成分。
此外,在一部分表面从冷冻室3内露出而使用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使用者清扫箱内等的抹布等产生的摩擦和人体带电而产生的静电导致的红外线传感器13的误操作和元件本身的损坏,在粉体金属树脂中,采用电气绝缘,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高的粉体氧化物树脂,例如,使用以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氧化镁中任意一种作为主要成分,在PPS、ABS、LSP(液晶聚合物)等树脂中分散混合的材料,从而也能提高热保持力,在此情况下,它具备高的热保持力和高热传导性以及电绝缘性,对于其混合比例,按照重量比率粉体氧化物最好是80%以上,对于电绝缘性,按照与普通的树脂部件相同的电阻率为1.0×1014Ω·m以上,也能够满足家电产品的各种法令所规定的电绝缘性。
另外,在使用红外线传感器13检测在储藏室内收纳的收纳物的温度的情况下,因开关门引起的温度变化,容易产生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内壁面50a的顶端部50b和后端部50c的温度梯度,因此,粉体氧化物的重量比例大约在85%以上,于是,热传导率提高,热传导率最好是2W/m·K以上,并且单位质量的热容量最好是750J/kg·℃以上。
如上所述,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至少内壁面与作为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的壁面的上部隔热分割板的冷藏库内侧的表面的ABS树脂的壁面相比,对温度变化的跟踪性差,即,热保持力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提高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热保持力的耐热保持促进部件使用红外线安装盒47,用红外线安装盒47的聚光开口部51包围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周围,从而提高热容量,进一步减少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温度变化。
在此情况下,红外线安装盒47具有用作包围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周围的隔热部件的功能,防止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外侧表面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因此,减少红外线聚光部件48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并且减缓一定温度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温度变化,从而能够进一步缓和对于因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跟踪性,提高热保持力,红外线安装盒47具有用作能够提高热保持力的耐热保持促进部件的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耐热保持促进部件,用红外线安装盒47覆盖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至少外表面而构成,但是,如果采用热传导率比红外线聚光部件48低的部件形成,那么,也可以是其它的构造。例如,在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周围嵌入橡胶和丁基等部件,也可以用作耐热保持促进部件,在此情况下,也能发挥作为安装其它部件时的密封部件的功能。此外,一般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在冷藏库的箱内壁面中所使用的ABS树脂形成,在其中嵌入红外线聚光部件。而且,在采用由热传导率低的材料构成的隔热部件包围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周围的构造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热保持力,进一步缓和对温度变化的跟踪性,能够配备具有稳定检测精确度的红外线传感器。
于是,通过使用耐热保持促进部件,作为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的壁面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内壁面与普通的冷藏库内壁面相比,即与ABS树脂相比,能够减少单位面积的热辐射量,并且能够配备具有稳定的检测精确度的红外线传感器。
此外,对于作为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的壁面中的大面积的检测面的食品载放面也一样,与普通的冷藏库内壁面即ABS树脂相比,通过增大热保持力,能够缩小单位面积的热辐射量,并且能够配备具有稳定的检测精确度的红外线传感器。于是,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的所有面与配备了红外线传感器的壁面表面的ABS树脂相比,增大热保持力,从而能够缩小单位面积的热辐射量,并且能够进一步缓和即不会恶化对于因暖空气的流入引起的温度变化的温度跟踪性,因此,能够抑制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面的温度变化,配备具有稳定的检测精确度的红外线传感器。
此外,对于红外线安装盒47,在大致位于中心的部分设置按照与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侧面相同的形状贯通的聚光开口部51,在该聚光开口部51中收纳红外线聚光部件48,红外线传感器13被安装在红外线安装盒47中。此外,红外线受光部40的面与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48a平行,伸入冷冻室3内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48a与红外线安装盒47的外面被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减少台阶,这样,无论门23、门24的开关状态如何,风都很容易沿着冷冻室3的顶面的上段隔热分割板4流动,难以因暖空气滞留而产生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顶端部50b和贯通口的后端部50c的温度梯度。
此外,如图2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贯通口的内壁面50a的切断圆锥形顶点的横剖面是梯形,底边的直径为2.5mm,在检测面一侧直径为3.9mm的剖面形成梯形上的形状,高4mm,表面积为40.73mm。
此外,对于红外线聚光部件48,与作为红外线的检测面的红外线受光部的配置面40a或者热敏电阻的配置面42a相比,朝着作为检测面的载放食品31的一侧相反的上部隔热分割板4一侧延伸,形成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后端面48b,在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内部,夹着红外线受光部40和热敏电阻42,在两侧形成被红外线聚光部件48围成的空间。
于是,在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圆心一侧的空间内配置红外线受光部40和热敏电阻42,这样,提高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热保持力就直接关系到抑制红外线受光部40和热敏电阻42自身的温度变化。
如上所述,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体积是与发挥聚光功能的部分相比成倍以上的体积的745.935立方毫米,因此,与表面积40.73平方毫米相比,能够实现足够大的热容量。
此外,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体积按照红外线受光部的配置面40a的背面一侧比红外线受光部的配置面40a的顶端一侧大的方式构成。即,红外线受光部的配置面40a至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后端面48b一侧的体积比红外线受光部的配置面40a至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48a的体积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增大难以受到外界空气影响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后端面48b一侧的热容量,并且能够进一步缓和周边空气引起的温度变化,形成热稳定性高的聚光部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至少内壁面与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的储藏室的壁面相比,单位体积的热保持力增大。
这样,为了抑制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的温度变化,位于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内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内壁面能够缓和对于因暖空气流入等外界干扰而引起的温度变化的温度跟踪性,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的温度稳定性,采用更加简单的构造就能抑制因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检测部的周围温度变化的影响(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而导致的检测精确度下降,并且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如果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以铝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或者粉体金属树脂作为聚光部件,那么,其内壁面温度,即与空气接触的表面温度暂时变化,但是,对于这样的暂时干扰,立即返回初始状态,因此,在有暖空气流入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面的热保持力高,也能缓和对外界干扰的温度跟踪性,因此,更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影响,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如果红外线聚光部件48顶端的温度和热敏电阻42有温差,那么,检测出红外线聚光部件48顶端部的温度,由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是导致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精确度变差的一个原因,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能够缩小热敏电阻42和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内壁面以及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48a之间的温差,并且能够使用检测精确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的红外线传感器。
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至少内壁面与作为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的壁面的上部隔热分割板的箱内侧的壁面的ABS树脂壁面相比,对温度变化的跟踪性差,即,热保持力大,因此,更加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检测精确度。
因此,用热传导率大的红外线聚光部48包围红外线传感器13的周围,这样,用红外线聚光部件48吸收红外线传感器13周围的干扰影响(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引起的温度变化),红外线传感器13和红外线聚光部件48的温度变得均一,红外线传感器13周围的温度变化变小,通过降低外界干扰产生的热影响,抑制温度变化,这样就能提高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精确度。
在本发明中,在红外线传感器13检测的上段容器27内,检测出食品等的负荷发出的红外线量,根据红外线量算出的温度是一定温度以上(上限设定温度:TO)的情况下,自动进入速冻控制,而且,在设定速冻控制后,红外线传感器128检测的温度为一定温度以下(下限设定温度:T1)的情况下,结束速冻控制。
作为速冻控制的操作,放入食品,检测出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温度是开始温度的T0以上,那么,使冷藏库压缩机(图中未示)的转速增加,提高循环的制冷剂量,降低蒸发器10的温度。而且,还增加冷气送风机11的转速,增加使在蒸发器10中生成的冷气在冷藏库内循环的冷却量,从而快速冷却食品31。然后,继续检测食品31的温度,确认作为最大冰结晶生成带的0℃~零下5℃的通过后,如果变成作为结束温度的下限设定温度T1,那么,自动结束速冻控制,使其变成通常的制冷运转,使其快速通过对食品保存影响其新鲜度的最大冰结晶生成带,在通过最大冰结晶生成带后,即使采用通常的冷却,也几乎不会影响新鲜度的下降,因此,采用通常运转。在本实施方式中,速冻控制的开始温度,即作为上限温度的T0是零下2.5℃,速冻控制的结束温度,即作为下限温度的T1是零下15℃。其原因在于,因食品的收纳方式和食品本身的状态不同,呈现不同的状态。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进入迅速冷冻(速冻)的控制,自动提高冷却能力,因此,能够在根据需要的制冷运转下进行冷藏库的制冷。特别是对于因增加负荷冷藏库内的温度上升,以及冷却要迅速冻结的负荷,与过去那样按照中速旋转运转压缩机缓慢地冷却负荷的方式相比,采用高效短时间的冷却的方式能够缩短运转时间,减少实际的冷藏库耗电量,因此,能够提供更加节能的冷藏库。
在进行这种自动迅速冷冻的情况下,如果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精确度差,那么,就会存在迅速冷冻的控制无用地开始这样的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进一步提高了红外线传感器13的检测精确度,因此,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自动速冻。
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1中,具有多个隔热区构成的隔热箱体;分割隔热箱体的隔热分割部;被分割部分割的储藏室;具有检测出从被收纳在储藏室内的收纳物辐射的红外线量的温度检测部的红外线传感器;以及包围温度检测部的周围且配备将辐射量引导至红外线传感器的贯通口50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红外线聚光部件具备热传导率比树脂大的特性,用热传导率大的红外线聚光部件包围红外线传感器的周围,用红外线聚光部件吸收红外线传感器周围的干扰影响(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等)导致的温度变化,这样红外线传感器和红外线聚光部件的温度变得均一,红外线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变化减少,抑制红外线传感器周围的温度变化,从而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它还包括:在隔热分割部中形成的凹部;收纳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安装盒;在红外线安装盒的一部分上按照与红外线聚光部件的侧面相同的形状贯通而形成的聚光开口部,在凹部中埋设红外线安装盒,用热容量大的树脂部包围红外线聚光部件侧面,从而能够提高热容量,而且能降低红外线聚光部件的温度变化,进一步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埋设在与凹部的前端面相同的面中,使开关门引起的暖空气流入仅通过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使其变成没有凹凸的同一平面,于是,消除开关门引起的暖空气流入和收纳食品等时从该食品散发的蒸气的滞留现象,在打开门时,温度变化也小,因此,能够抑制因周围温度的剧烈变化引起的上升和下降等原因导致的误检测,提高检测精确度的稳定性。
红外线聚光部件由以热传导性好的铝为主要成分的金属构成,这样,即使因开关门暖空气流入,使用以具有好的热传导性的铝为主要成分的金属,能够加快热的响应性,去除红外线聚光部件的贯通口50的温度梯度,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红外线聚光部件的特征在于,混合树脂和粉体氧化物,混合85%以上的粉体氧化物使其具有电绝缘性,这样,不会降低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能够确保家电产品的各种相关法令所规定的电绝缘性。
此外,贯通口50具有距离红外线传感器的前端面3毫米以上的高度,例如,如果角度变大,那么,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检测面也会增大,很可能检测设置面以外的温度,检测食品以外的食品存在于温度检测面上。这样,通过将贯通口50的高度设为3毫米以上来限制视野角度,缩小温度检测面,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红外线传感器的误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精确度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112用来检测从物体照射的红外线的辐射量,因从热的食品散发的蒸气,凹部113的周围和红外线传感器112的周围结露,检测出该结露(水)的热能作为红外线的辐射量,因此,与其说是检测出食品的表面温度,最终检测出附着在红外线传感器112的周围的结露(水)的温度,存在无法正确检测出食品表面温度这样的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红外线传感器和食品之间并未设置罩和聚光透镜这样的中间部件,红外线传感器表面和储藏室内空间连通,这样就能防止因结露水附着在中间部件上而导致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下降。
(实施方式2)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2中,对于与在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构造及技术思想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对于能够应用与在实施方式1中记载的内容相同的技术思想的构造,能够实现通过组合实施方式1中记载的技术内容及构造而形成的构造。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侧面剖面图。
一般情况下,在作为冷藏库内的一个储藏室的冷冻室3内所配备的红外线传感器13由红外线元件部43构成,它内置检测出从视野范围内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量,然后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红外线受光部40;测定红外线受光部40的周围温度的基准温度,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热敏电阻42。于是,在温度高的食品被投放在红外线传感器13的视野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则无法检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红外线传感器13时的检测精确度,配备在前方配置的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3a和在后方配置的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3b多个红外线传感器。
冷却上段容器27内的冷气排出口21也设有多个,它包括:主要向前方一侧排出冷气的第一冷气排出口21a以及主要向后方一侧排出冷气的第二冷气排出口21b。
这样,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3a能够检测出冷冻室3内的上段容器27内的例如冷藏库的前方一侧的温度,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3b能够检测出上段容器27的后方一侧的温度,因此,通过控制装置比较多个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然后判断在哪个区域投入了需要冷却的负荷。
在上段容器27内的任意一处投放温的食品的情况下,集中冷却多个红外线传感器13中的检测出最高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所配置的区域,从而进行有效的冷却,因此,能够改变多个排出口的风量。
具体来讲,例如,如果红外线传感器13中的检测出最高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是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3a,那么,判断温的食品被放入前方一侧,第二冷气排出口21b被调节器堵塞,从第一冷气排出口21a集中地排出冷气,从而能够迅速地冷却被放入上段容器27的前方一侧区域的食品。
通过进行这种迅速冷却,能够防止因温度高的食品的热影响,发生整个储藏室的温度上升,预先保存的食品的温度上升导致新鲜度下降这样的情况,而且,与全面冷却温度升高的储藏室的整个食品的方式相比,能够集中地迅速冷却温度高的食品,因此,能够进行节能型的冷却。尤其是如果根据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自动进行迅速冷却这样的控制,那么,能够仅对所需的地方,根据必要的负荷量进行迅速冷却,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节能的目的,进行冷却保存。
此外,在进行这种迅速冷却的情况下,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采用热保持力大的部件形成作为在红外线传感器13相对一侧配置的检测面的上段容器27的底面,这样,在因放入温的食品大的热负荷增加的情况下,也能更加迅速地进行迅速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通过增大缩小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范围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热保持力,这样就能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确度的高效的迅速冷却。
(实施方式3)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3中,对于与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的构造及技术思想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对于能够应用与在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记载的内容相同的技术思想的构造,能够实现组合实施方式1中记载的技术内容及构造而形成的构造。
图5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侧面剖面图。图5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冷冻室的鸟瞰平面图。
一般情况下,在作为冷藏库内的一个储藏室的冷冻室3内所配备的红外线传感器13由红外线元件部43构成,它内置检测出从视野范围内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量,然后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红外线受光部40;测定红外线受光部40的周围温度的基准温度,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热敏电阻42。于是,在温度高的食品被放入红外线传感器13的视野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则无法检测。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能够摆头的红外线传感器13,即,使用通过可动设备能够改变检测范围的红外线传感器13c。
该红外线传感器13c以储藏室的红外线传感器13c检测的检测面,即作为食品载放面的上段容器27的底面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27a为中心,按照至少红外线受光部40能够朝着上段容器27的宽度尺寸27w摆动的方式,使整个红外线传感器13c能够摆动。
于是红外线传感器13c的视野范围的宽度方向的尺寸27x与上段容器27的宽度尺寸27w的关系如下所示。
27w/2≤27x≤27w
于是,通过缩小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27,能够进一步提高放入食品时的温度检测精确度,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在哪个区域投入了需要冷却的负荷,然后进行冷却。
在上段容器27内的任意一处投放温的食品的情况下,集中冷却多个红外线传感器13中的检测出最高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所配置的区域,从而进行有效的冷却,因此,能够改变多个排出口的风量。
具体来讲,例如,如果红外线传感器13c视野范围中的检测出最高温度的部分是前方一侧(即,门23一侧),那么,判断温的食品被投放在前方一侧,第二冷气排出口21b被调节器堵塞,从第一冷气排出口21a集中地排出冷气,从而能够迅速地冷却被投放在上段容器27的前方一侧区域的食品。
通过进行这种迅速冷却,能够防止因温度高的食品的热影响,发生整个储藏室的温度上升,预先保存的食品的温度上升导致新鲜度下降这样的情况,而且,与全面冷却温度升高的储藏室的整个食品的方式相比,能够集中地迅速冷却温度高的食品,因此,能够进行节能型的冷却。尤其是如果根据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温度,自动进行迅速冷却这样的控制,那么,能够仅对所需的地方,根据必要的负荷量进行迅速冷却,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节能的目的,进行冷却保存。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排出口,冷气集中流经负荷大的区域,这样来进行迅速冷却,但是,即使是单一的排出口,配备能够改变风向的风向可变装置,也能调整风向,使冷气流经负荷大的区域,在此情况下,不必设置多个排出口21,因此,采用更加简单的构造就能集中冷却所需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扩大储藏室的红外线传感器13c所检测的检测面的范围,使整个红外线传感器13c能够移动,但是,由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红外线检测面移动,因此,例如,在表面形成罩等聚光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该聚光部件的开口部能够移动,在此情况下,并不使红外线传感器本身的电气配线等移动,仅使聚光部件的开口部能够移动,这样,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减少电气配线和可动部的负担,设置配备了可靠性更高的可动部的红外线传感器13c。
(实施方式4)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主要部分侧面剖面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部的侧面剖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部的侧面剖面A部的放大图。图9是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部的正上方B观察的平面图。
在实施方式4中,对于与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所说明的构造及技术思想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对于能够应用相同的技术思想的构造,能够实现组合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记载的技术内容及构造而形成的构造。
在图6至图9中,作为由隔热箱体101构成的冷藏库主体102的储藏室的一部分的冷冻室3,由上方的上部隔热分割体104和下方的下部隔热分割体105分割成温度带各异的冷藏室106和蔬菜室107。在冷冻室103的开口部(图中未示)设有连接该开口部的左右两端的分割体108。
在被设置在冷冻室3背面的冷气生成室109中配置生成冷气的蒸发器110;以及分别向冷藏室106、冷冻室103和蔬菜室107供给冷气并且使其循环的送风机111,在蒸发器110的下部空间配置除霜时被通电的除霜用加热器112。此外,在冷冻室103的背面设有冷气分配室119,并且作为与冷气分配室119相连的多个冷气排出口,设有冷气排出口121、冷气排出口122。
在冷冻室103的开口部设有门123和门124,用来关闭冷冻室103,以使冷气不会从冷冻室103中流出。门123和门124均是抽拉式的门,在取出和放入食品时,它们向冷藏库的近身一侧,即图6中所示位置的左侧方向拉出然后使用。此外,在门123和门124的后方分别设有框体125、126。在该框体125、126上分别载放上段容器127和下段容器128、以及被载放在下段容器128上部的滑动式的中段容器132。
在作为上段容器127的底面的与红外线传感器113相对一面的检测面上载放蓄冷材料129。一般情况下,该蓄冷材料129的熔化温度被设定成比冷冻食品的冻结温度低、且比冷冻室103的温度高的零下15℃。此外,蓄冷材料129的填充量被设定成在蓄冷材料129上投放、配置食品的情况下也不会完全熔化的量。
此外,在冷冻室103的背面下部设有用来吸入冷气,将其引导至蒸发器110的冷气吸入口130。
此外,使用者的手将食品131手动载放在蓄冷材料129上进行保存。
红外线传感器113一般由红外线元件部143构成,它内置检测出从视野范围内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量,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红外线受光部140;以及测定红外线受光部140的周围温度的基准温度,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的热敏电阻142。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检测食品131的温度为目的,但是,红外线传感器113在检测食品131的温度的同时,也检测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视野范围内的物品的温度,因此,检测出从冷冻室104的壁面和被收纳在冷冻室104内的食品131以及蓄冷材料129等发出的红外线量。此时,测定红外线受光部140的周围温度作为基准温度。
与红外线元件部143电连接的金属线146、连接器144、以及被印刷配线(图中未示)的基板141被电连接,控制冷藏库的控制基板(图中未示)的配线145与连接器144电连接。
红外线元件部143向控制基板(图中未示)输出热敏电阻142的基准温度的电压和红外线受光部140的红外线量的电压,从而算出所检测的测定物的温度,根据算出的检测温度在控制装置(图中未示)中进行判断。
红外线聚光部件148按照在与红外线元件部143热接触的状态下覆盖红外线元件部143的周围,并且与基板145之间没有缝隙的方式设置,为了剔除从食品131和蓄冷材料129以外的物品发出的散射红外线,提高检测强度,设置限制视野角度θ°的贯通口50,以向红外线受光部140引导。这样,由于具有聚光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贯通口的顶端部150b至贯通口的后端部150c的高度为3毫米以上,这样,视野角度就变成30°~60°。此处,在上段容器127的高度大约为110毫米的情况下,视野角度最好大约为50°。
此处,贯通口50在检测范围的圆内部,中心的红外线检测强度最强,越往端部检测强度越弱。因此,通过进一步缩小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角度,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物的红外线量的强度,能够更加切实精确地检测出对象物的温度。但是,由于视野角度的一部分与贯通口150的顶端部面重叠,因此,受顶端部温度的影响,成为误检测的主要原因。这样,对于位于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内的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至少贯通口的内壁面150a,最好使其例如在因开关门时流入暖空气的干扰而引起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缓和对于这种干扰的温度跟踪性,进行稳定的检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大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贯通口的内壁面150a的热保持力,通过提高热传导性,增大热容量以使红外线聚光部件148本身的热保持力增加。
于是,为了提高热传导性,增大热容量,从而使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热保持力增高,采用与作为传统的聚光部件的普通ABS树脂相比热传导性高的材料,例如铝、钛、不锈钢、铁、铜等金属或者包含这些金属的材料形成。特别是从轻量、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高,一部分表面从冷冻室3内露出来配置的观点来看,最好以耐腐蚀性高的铝作为主要成分。
此外,在一部分表面从冷冻室103内露出而使用的情况下,为了防止使用者清扫箱内等的抹布等产生的摩擦和人体带电而产生的静电导致的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误操作和元件本身的损坏,在粉体金属树脂中,采用具有电绝缘性,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高的粉体氧化物,例如使用以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氧化镁中任意一种作为主要成分,在PPS、ABS、LSP(液晶聚合物)等树脂中分散混合的材料,从而也能提高热保持力,在此情况下,它具备高的热传导性和电绝缘性,对于其混合比例,按照重量比率粉体氧化物最好是80%以上,对于电绝缘性,按照与普通的树脂部件相同的电阻率为1.0×1014Ω·m以上,也能够满足家电产品的各种法令所规定的电绝缘性。
另外,在使用红外线传感器113检测在储藏室内收纳的收纳物的温度的情况下,因开关门引起的温度变化,容易产生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贯通口的内壁面顶端部150b和贯通口的内壁面后端部150c的温度梯度,因此,粉体氧化物的重量比例大约在85%以上,于是,热传导率提高,热传导率最好是2W/m·K以上,并且单位质量的热容量最好是750J/kg·℃以上。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热保持力,用红外线安装盒147的聚光开口部151包围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周围,从而提高热容量,进一步降低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温度变化。
在此情况下,红外线安装盒147具有作为包围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周围的隔热部件的功能,能够防止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外侧表面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因此,减少红外线聚光部件148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并且减缓一定温度的红外线聚光部件的温度变化,从而能够进一步缓和对于因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跟踪性。
下面,对于红外线安装盒147,在大致位于中心的部分设置按照与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侧面相同的形状贯通而成的聚光开口部151,在该聚光开口部151的周围设置朝着箱内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152。按照与在上段隔热分割板104的大致位于中心的部分形成的凹部149嵌合的方式设置红外线安装盒147。
在突起部152的内圆侧具有与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贯通口150连通且开口的突起开口部152a。该突起开口部152a与贯通口150相比开口面积更大。
此处,例如,如果用被朝着箱内侧突出的壁面围成的圆筒状的突出部形成聚光开口部151的周围,那么,在红外线聚光部件148和突出部中就会产生台阶,在圆筒状的突出部152的内部(内侧)空间容易发生因开关门123和门124暖空气流入,以及因收纳食品131,从食品131散发的蒸气的暖空气滞留,因暖空气滞留,产生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前端面和末端面的温度梯度,成为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检测误差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按照具有缝隙h3而设置多个突出部152,使其不容易发生因红外线传感器113的周围温度变化的外界影响(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等)而引起的突出部152周边的暖空气滞留。即,多个突出部152并不连续,而是按照分别独立的方式被配置在红外线安装盒147中。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2形成风容易流动的形状,具有相邻的突起部152之间的缝隙h3和夹着突起开口部152a相对的一侧设置间隙h3’,从而降低风的阻力,使其变成风更容易流动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相邻的突起部152具有90°的角度,按照包围红外线传感器113的红外线元件143的方式配置4处,并且形成风充分流动的形状。此外,如图9所示,4处突起部152中的两处按照与冷藏库的前后方向X成水平的方式设置。而且,其余2处按照与冷藏库的前后方向X正交的冷藏库的左右方向成水平的方式设置。当冷气沿着冷藏库的前后方向X流经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和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外径d2的间隙时,例如,与按照和X或者Y成30°和45°的方式设置的情况相比,在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和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外径d2的间隙中的风路阻力减少。
即,突起部152在作为突起部152的内侧空间的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上并不连续,而是间断地设置多个,这样就能进一步减少风路阻力。而且,突起部152按照点接触的方式位于作为突起部152的内侧空间的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上。具体来讲,仅作为半圆半径的突起部152的顶端部位于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上。而且,对于与突起部顶端的半圆部分连通的突起部152的直线剖面的最内侧的直径d3也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52占直线剖面的最内侧的直径d3的1/4左右。
作为凹部149以外的上段隔热分割板104的储藏室的冷冻室103侧方的壁面104a、红外线安装盒的冷冻室一侧的外面147a、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148a按照大致同一平面的形状设置,以减少台阶,这样,无论门123、门124的开关状态如何,风都会容易地沿着冷冻室103的顶面的上段隔热分割板104流动,难以因暖空气滞留而出现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前端面和末端面的温度梯度。
于是,形成了突起部152的红外线安装盒的冷冻室一侧的外面147a和红外线聚光的前端面148a按照同一平面的形状设置,即,相当于不存在突起部152的突起部152之间的间隙h3的部分按照与红外线聚光部的前端面148a同一平面的形状设置,于是,形成风流经时的阻力少且暖空气难以滞留的形状。
在此情况下,在安装红外线传感器113的储藏室的顶面,仅突起部152从顶面的壁面突出。
通过设置突起部152,能够防止清扫时毛巾直接接触红外线传感器113,并且能够防止因毛巾的摩擦产生的静电,以及人体所带的静电的瞬间放电导致的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误操作和故障,或者红外线传感器113的红外线元件143的损坏。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52是与红外线聚光部件148单独形成的部件,这样,由于红外线传感器113最靠近储藏室一侧,使用者有可能碰到的突起部152不会直接接触红外线传感器113,而是隔着红外线聚光部件148配置突起部152和红外线传感器113,从而能够防止使用者接触突起部152而产生的静电,以及人体所带的静电的瞬间放电导致的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误操作和故障,或者红外线传感器113的红外线元件143的损坏。
如上所述,为了进一步缓和红外线聚光部件148对于因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跟踪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精心设计位于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视野范围内的突出部152的形状,使其难以发生突出部152周边的暖空气滞留,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突起部152是与红外线聚光部件148单独形成的部件,这样就能采用其它的材料,突起部152最好采用热传导性比红外线聚光部件148低的材料形成,这样,就能防止突起部152的热向红外线聚光部件148传热,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温度变成更加稳定,从而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一般人体所带的电量有时会超过1000V,将一定的空间距离h2设定为6毫米以上,由于是即使使用者想要接触红外线传感器113手指也不能进入的形状,使用者的安全性更高,在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视野角度不与突起部152重叠的范围内,最好将空间距离h2设定为6毫米,作为突起部152内径的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设定为Φ6毫米以内,这样除了能够防止手指从垂直方向进入之外,而且,将相邻的突起部152之间的间隙h3的尺寸设定为4毫米以下,这样,能够防止手指从侧方插入,在实际使用冷藏库方面,能够确保足够的绝缘距离。
而且,从位于突起部152的内圆的突起开口部152a朝着侧面方向突出至红外线安装盒147的表面,呈十字状设置不具有直角部分,而是由曲线形成的斜面部153,防止在清扫等时毛巾等挂住,以及被收纳在储藏室内的食品131等挂在突起部152上,导致食品131划伤,以及直接接触突起部152而产生的破损等,而且,通过设置斜面部153,无论门123、门124的开关状态如何,风很容易通过冷冻室103顶面的上段隔热分割板104,流经斜面部153,更加难以因暖空气的滞留而产生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前端面和末端面的温度梯度。于是,突起部152的外侧表面的斜面部形成不具有直角部的形状,而是由曲线形成,从而形成挂住的地方少的形状。
下面,对采用以上方式构成的冷藏库的操作、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接通电源后,开始冷冻循环(图中未示)的运转,制冷剂流经蒸发器110,然后生成冷气。所生成的冷气被送风机111送往冷气分配室119,从冷气排出口121和冷气排出口122被分配然后向冷冻室103内排出。
冷冻室103被排出至冷冻室103内的冷气冷却至规定的温度,同时,蓄冷材料129也被冷却。此时,冷冻室103被调节至能够将食品冷冻保存一定时间的温度,例如零下20℃,但是,由于蓄冷材料129使用溶解温度设定在零下15℃的材料,因此,在冷冻室103被完全冷却并经过一定时间后,蓄冷材料129变成完全冻结的状态,冷却冷冻室103内的冷气从冷气吸入口130进入冷气生成室109,再次被蒸发器110冷却。
例如,当作为基准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113的周围温度为25℃时,假设从红外线传感器113输出的电压为V,在热敏电阻142中测定的红外线受光部140周围温度为S,在测定范围内在红外线受光部140中测定红外线量,红外线量的平均温度为B,那么,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温度检测用关系式“V=α(B4-S4)”表示。此处的α是系数。
因此,如果没有周围温度S和红外线量的平均温度B的温差,那么,红外线传感器113所输出的电压V的数值接近0,基准温度是测定范围的温度S,如果温差大,那么,在红外线受光部140中检测出来的红外线量就会增多,所输出的电压也会增大。
于是,在投放温的食品的情况下,在作为基准温度的红外线传感器113的周围温度S也随之增加的情况下,周围温度S和平均温度B的温差变小,即使温的食品的绝对温度高,也无法检测出已经投放了温度相对高的食品,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检测精确度就会下降。
接着,门123关闭时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检测温度包括,作为在与红外线传感器113的相对一侧配备的检测面的上段容器27的底面上配置的蓄冷材料129的表面温度。这样,采用具有蓄冷功能的蓄冷材料129形成红外线传感器113所检测的面,这样,例如,在受到暖空气流入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面的热保持力也会增加,能够缓解对于外界干扰的温度跟踪性,因此,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影响,能够保持稳定的温度,因此,能够获得更高的检测精确度。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作为位于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视野范围内的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贯通口的内壁面150a和作为在与红外线传感器113的相对一侧所配备的检测面的上段容器27的底面,均采用热保持力大的部件形成,这样,在因外界干扰发生暂时的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缓和位于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范围内的部分的温度跟踪性,因此,红外线传感器113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作为温度检测对象的食品131的温度。
而且,在被配置在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储藏室一侧的突起部152的内圆一侧具有与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贯通口150连通且开口的突起开口部152a,该突起开口部152a的开口面积比贯通口150大,这样,进一步缩小位于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视野范围的突起部152,防止红外线传感器113检测突起部152的温度而导致的检测精确度下降,而且,采用难以发生突起部152周边的暖空气滞留的形状,进一步保持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检测精确度,同时,防止使用者接触时以及发生静电时红外线传感器发生故障,从而能够提供配备了具有可靠性更高的红外线传感器的冷藏库。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52按照4处突起部152中的2处与冷藏库的前后方向X(前后方向X是冷气流经的风路方向)成水平的方式设置。而且,其余2处按照与冷藏库的前后方向X正交的冷藏库的左右方向Y成水平的方式设置。当冷气沿着冷藏库的前后方向X流经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和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外径d2的间隙时,例如,与按照和X或者Y成30°和45°的方式设置的情况相比,在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和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外径d2的间隙中的风路阻力减少。
这是因为,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发明人实际上以不同的角度实设置配备了4处突起部的部件,然后进行实验测定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温度时,根据本构造是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温度变化最少的构造而得出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突起部152的内侧空间的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上,突起部采用大致点接触的构造,具体来讲,仅作为半圆半径的突起部152的顶端部位于突起开口部152a的直径d1上。而且,对于突起部的顶端的半圆部分连通的突起部152的直线剖面的最内侧的直径d3也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52占直线剖面的最内侧的直径d3的1/4左右。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突起部152占直线剖面的最内侧的直径d3的1/4左右,但是,根据实验,如果是1/3以下,那么,就难以发生暖空气滞留,因此,有时突起部152最好占直线剖面的最内侧的直径d3的至少1/3以下。
当使用者收纳食品131时,例如,门123被拉出,此时,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温度检测检测出下段容器128内的温度。接着,门123变成打开的状态,外界的暖空气从门123的开口面流入,通过冷冻室103的顶面的上段隔热分割板104,暖空气沿着斜面部152流过,红外线安装盒147的外表面和红外线聚光部148的前端面形成同一平面形状,因此,在打开门的情况下,风也会流经斜面部153,因此,能够抑制因暖空气滞留,温度变化小,周围温度的剧烈变化而引起的上升和下降等原因导致的误检测,并且能够提高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检测精确度的稳定性。
此外,在清扫冷冻室103等箱内的情况下,因毛巾等的摩擦而带上静电,如果因所带的静电和季节不同,在空气干燥的时期静电容易滞留在人体中的状态下,接触红外线传感器113,那么,就会从手指尖和毛巾的顶端瞬间放电。在该放电能量发生作用时,噪音误进入红外线元件143中,因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误操作和红外线元件143本身无法承受静电压,发生红外线元件143内部的断线和短路。
因此,使与红外线传感器113的前端面在同一平面的聚光开口部151的周围朝向冷藏库内侧,设置一部分突出的多个突起部152,从而确保一定的空间距离,防止静电引起的红外线传感器113的误操作和故障,或者红外线传感器113的损坏,同时,能够防止手指进入直接接触电气部件(红外线元件143)。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4中配备:由多个隔热区构成的隔热箱体;对隔热箱体进行分割的隔热分割部;被隔热分割部分割而成的储藏室;在隔热分割部中形成的凹部;检测出从被收纳在储藏室内的收纳物辐射的辐射量的红外线传感器;包围红外线传感器的周围,且配备将辐射量引导至红外线传感器的贯通口的红外线聚光部件;收纳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安装盒;以及在红外线安装盒上按照与红外线聚光部件的侧面相同的形状贯通而成的聚光开口部,在凹部中埋设红外线安装盒,朝着储藏室一侧在聚光开口部的周围设置多个突出的突起部,这样就能防止因清扫储藏室内时的摩擦静电而引起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误操作和故障,或者红外线传感器元件本身的损坏。
此外,在开口部的周边设置多个突起部,这样就能减少因红外线传感器的周围温度发生变化的影响(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等)引起的突起部周边的暖空气滞留,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此外,设置红外线传感器的前端面至红外线安装盒的突起部的距离为6毫米以上的高度,这样确保家电产品的各种相关法令所规定的与电气部件(红外线传感器)的绝缘距离,同时,一般人体所带的电压有时会超过1000V,通过确保一定的空间距离,这样,在从人体所带的静电发生瞬间放电,该放电能量发生作用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防止红外线传感器的误操作和故障,或者红外线传感器本身的损坏。
此外,将在聚光开口部的周围多个突出的突起部的内径设定为Φ6毫米以下,这样就能防止手指从突起部内侧的垂直方向进入而与电气部件(红外线传感器)直接接触。
突起部在开口部的周围按照相等的间隔设置,突起物的间隔为4毫米以下,这样就能防止手指从突起部内侧的侧面方向进入而与电气部件(红外线传感器)直接接触。
从突起部朝着聚光开口部的外侧,设置在红外线安装盒的表面所形成的斜面部,确保安全性防止因突起部的挂住部位而引起的损坏等,同时,沿着斜面部,将对流引导至红外线传感器前端面,从而来抑制红外线传感器周边的暖空气滞留,减少和红外线传感器的温度梯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精确度。
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与红外线安装盒的储藏室一侧的外表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从而消除红外线安装盒与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台阶,并且消除开关门时暖空气的流入,以及收纳食品等时从该食品散发的蒸气的暖空气滞留,这样,在打开门的情况下,温度变化也小,因此,能够抑制因周围温度的剧烈变化而引起的上升和下降等原因导致的误检测,提高检测精确度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49以外的上段隔热分割板104的作为储藏室的冷冻室3侧方的壁面104a与红外线安装盒的冷冻室一侧的外面147a按照大致同一平面的形状设置,但是,红外线安装盒的冷冻室一侧的外表面147a与冷冻室103侧方的壁面104a相比更向储藏室一侧突出,于是,与壁面104a相比,红外线安装盒的冷冻室一侧的外表面147a形成凸状,这样,无论门123、门124的开关状态如何,都能进一步防止暖空气滞留在红外线安装盒147的突出部周边,难以产生红外线聚光部件148的前端面和末端面的温度梯度。在此情况下,只有至少配置了突起部152的安装面147b附近可以形成凸状,壁面104a和红外线安装盒的冷冻室一侧的外面147a在同一平面上,仅安装面147b平滑地突出,在此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突出部152的安装面147周边的刚性,并且能够实现具有质量更高的突出部152的非接触传感器的冷藏库。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冷藏库的红外线传感器不会受到周围的干扰(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引起的温度变化)的影响,能够提高检测精确度,并且,确保家电产品的各种相关法令所规定的电绝缘性,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不仅家庭用冷藏库,也能应用在商用冷藏库和周围影响大的环境下的测定仪器中。
此外,对于本发明的冷藏库,在安装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安装盒的一部分上形成突起部和斜面部,并且与红外线元件部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从而来防止静电引起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误检测和故障,或者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元件的内部损坏,不会受到突起部周围的干扰影响(例如开关门和热的食品引起的温度变化),提高检测精确度,并且,确保家电产品的各种相关法令所规定的电绝缘性,提高产品质量,同时,不仅家庭用冷藏库,也能应用在商用冷藏库和周围影响大的环境下的测定仪器等中。
Claims (3)
1.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包括:
由多个隔热区构成的隔热箱体;
分割所述隔热箱体的隔热分割部;
被所述分割部分割的储藏室;
具有检测从被收纳在所述储藏室中的收纳物辐射的辐射量的温度检测部的红外线传感器;
具有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的贯通口的红外线聚光部件;和
收纳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红外线安装盒,
所述红外线安装盒埋设在形成于所述隔热分割部的凹部中,
所述红外线安装盒具有以与所述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周边部相同形状贯通而成的聚光开口部,并且在所述聚光开口部的周围设置有向所述储藏室侧突出的多个突起部,
所述突出部从作为所述储藏室的壁面的所述隔热分割部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不连续而分别独立,所述突起部在比所述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外周更靠内侧、且在所述贯通口的外周的外侧延伸,在所述突起部的外侧设置按照不具有直角部的形状而形成的斜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聚光部件的前端面与所述红外线安装盒的所述储藏室一侧的外表面大致在同一平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65413 | 2008-03-14 | ||
JP2008065413 | 2008-03-14 | ||
JP2008-157756 | 2008-06-17 | ||
JP2008157756 | 2008-06-17 | ||
JP2008202835A JP2009243869A (ja) | 2008-03-14 | 2008-08-06 | 冷蔵庫 |
JP2008-202835 | 2008-08-06 | ||
JP2008231738A JP5077160B2 (ja) | 2008-06-17 | 2008-09-10 | 冷蔵庫 |
JP2008-231738 | 2008-09-10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090549A Division CN101970962B (zh) | 2008-03-14 | 2009-03-12 | 冷藏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64051A CN102564051A (zh) | 2012-07-11 |
CN102564051B true CN102564051B (zh) | 2014-10-29 |
Family
ID=432342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7030.2A Active CN102564051B (zh) | 2008-03-14 | 2009-03-12 | 冷藏库 |
CN2009801090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0962B (zh) | 2008-03-14 | 2009-03-12 | 冷藏库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090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0962B (zh) | 2008-03-14 | 2009-03-12 | 冷藏库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267387A4 (zh) |
CN (2) | CN102564051B (zh) |
WO (1) | WO200911331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79985B (zh) * | 2015-05-21 | 2017-12-08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 |
CN105605874B (zh) * | 2016-01-22 | 2018-07-13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内部温度的检测方法 |
JP7185452B2 (ja) * | 2018-09-11 | 2022-12-07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PL3853541T3 (pl) * | 2018-09-21 | 2023-08-07 |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 Urządzenie chłodzące zawierające maszynę do wytwarzania lodów |
CN110411111A (zh) * | 2019-08-14 | 2019-11-05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开关门冰箱 |
CN113739924A (zh) * | 2020-05-30 | 2021-12-03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3175784A (zh) * | 2021-05-05 | 2021-07-27 | 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识别速冻需求的制冷器具 |
CN113175783A (zh) * | 2021-05-05 | 2021-07-27 | 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识别速冻需求的控制方法 |
JP2023034789A (ja) * | 2021-08-31 | 2023-03-13 | アクア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JP2023034788A (ja) * | 2021-08-31 | 2023-03-13 | アクア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5774A (zh) * | 2002-08-17 | 2004-02-18 | Lg������ʽ���� | 红外传感器部件与具有该红外传感器的冰箱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59016A (en) * | 1987-08-31 | 1989-03-06 | Toshiba Corp | Infrared sensor |
JPH06213724A (ja) * | 1992-06-30 | 1994-08-05 | Terumo Corp | 赤外線センサ |
JPH06273233A (ja) * | 1993-03-23 | 1994-09-30 | Toshiba Corp | 輻射熱センサ |
JP2002228353A (ja) * | 2001-01-29 | 2002-08-14 | Toshiba Corp | 冷却調理室 |
JP2002235976A (ja) * | 2001-02-09 | 2002-08-23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JP5053487B2 (ja) * | 2001-05-02 | 2012-10-17 |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 防塵装置 |
KR100451237B1 (ko) * | 2002-08-17 | 2004-10-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써모파일 적외선 센서의 수광각 조절장치 |
DE102004001425A1 (de) * | 2004-01-09 | 2005-08-04 | Robert Bosch Gmbh | Optische Sensorvorrichtung mit zumindest teilweise in das Gerätegehäuse integrierter Optik |
JP3819014B2 (ja) * | 2004-12-15 | 2006-09-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JP2006308504A (ja) | 2005-05-02 | 2006-11-09 | Ishizuka Electronics Corp | 赤外線検出装置 |
JP2007212053A (ja) | 2006-02-09 | 2007-08-23 | Toshiba Corp | 冷蔵庫 |
-
2009
- 2009-03-12 CN CN201210027030.2A patent/CN102564051B/zh active Active
- 2009-03-12 CN CN2009801090549A patent/CN10197096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3-12 WO PCT/JP2009/001111 patent/WO200911331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3-12 EP EP20090718578 patent/EP226738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75774A (zh) * | 2002-08-17 | 2004-02-18 | Lg������ʽ���� | 红外传感器部件与具有该红外传感器的冰箱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2002-228353A 2002.08.14 |
JP特开2002-235976A 2002.08.23 |
JP特开平6-273233A 1994.09.3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267387A4 (en) | 2015-04-29 |
EP2267387A1 (en) | 2010-12-29 |
CN102564051A (zh) | 2012-07-11 |
CN101970962B (zh) | 2012-12-12 |
WO2009113310A1 (ja) | 2009-09-17 |
CN101970962A (zh) | 2011-0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64051B (zh) | 冷藏库 | |
CN106196826B (zh) | 风冷冰箱及其除湿方法 | |
WO2016173226A1 (zh) | 一种冷冻冷藏装置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 |
CN107421200B (zh) | 一种风冷冰箱化霜控制方法 | |
CN106196843A (zh) | 风冷冰箱及其除湿方法 | |
CN101937247B (zh) | 风冷冰箱的保湿控制方法、系统及一种风冷冰箱 | |
WO2009113308A1 (ja) | 冷蔵庫 | |
US11668512B2 (en) |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07044756B (zh) | 风门防结冰的控制方法及冰箱 | |
CN106595215A (zh) | 风冷冰箱的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 | |
KR101753755B1 (ko) | 간접 냉각 시스템의 제상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2967103A (zh) | 冰箱以及冷冻装置 | |
CN107543351B (zh) |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
JP4367570B1 (ja) | 冷蔵庫 | |
JP2011252681A (ja) | 冷蔵庫 | |
CN207247632U (zh) | 蒸发器组件及具有该蒸发器组件的冰箱 | |
JP2017215108A (ja) | 冷蔵庫 | |
JP4367576B2 (ja) | 冷蔵庫 | |
CN107270632A (zh) | 一种冰箱的化霜方法 | |
CN206989555U (zh) | 一种新型风冷冰箱 | |
JP2008057919A (ja) | 冷蔵庫 | |
JP2019039586A (ja) | 冷蔵庫 | |
CN108344230A (zh) | 防凝露冰箱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1995131A (zh) | 冰箱 | |
KR20180052994A (ko) |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