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9670B - 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9670B
CN102559670B CN 201210033056 CN201210033056A CN102559670B CN 102559670 B CN102559670 B CN 102559670B CN 201210033056 CN201210033056 CN 201210033056 CN 201210033056 A CN201210033056 A CN 201210033056A CN 102559670 B CN102559670 B CN 102559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dney bean
sickle spore
spore bacterium
specialized form
d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0330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9670A (zh
Inventor
王述民
薛仁风
朱振东
王兰芬
王晓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 2012100330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9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9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9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9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96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对,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片段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片段组成。采用所述引物对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适用于特异性地检测该病原菌,比较其在不同菜豆品种植株中的定增殖速度,区分不同菜豆品种间抗性水平的差异,也可以应用于农田环境中(包括土壤中越冬菌量及菜豆植株上)病原菌的实时监控和菜豆种子带菌检测。本发明为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性资源的准确鉴定和筛选提供了新思路,在抗病品种分子辅助选择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尖镰孢菌,又称尖孢镰孢菌,属半知菌类(Imperfecti fungi)、从梗孢目(Monili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孢菌属(Fusarium)。在PDA平板上培养,菌落突起絮状,菌丝白色质密。菌落粉白色,浅粉色至肉色,略带有紫色,由于大量孢子生成而呈粉质。菌落高3~5mm,小型分生孢子着生于单生瓶梗上,常在瓶梗顶端聚成球团,单胞,卵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少许弯曲,多数为2~3隔。厚垣孢子尖生或顶生,球形。尖镰孢菌存在不同的专化型,如菜豆专化型、鹰嘴豆专化型等。
普通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是全球最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是人类摄取蛋白质(约占22%)、维生素(叶酸为主)和矿质元素(Ca、Cu、Fe、Mg、Mn、Zn)的重要来源。由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Fop)引起的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是严重危害菜豆生产的真菌性维管束类病害,该病害在非洲、拉丁美洲和美国西部都引起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在绝大部分菜豆种植地均有发生,一般发生率在30%-50%,严重时达到90%,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育种家和植物保护工作者的关注。实践证明,选育和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普通菜豆病害最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传统鉴定尖镰孢菌的方法是形态学观察,该方法准确性不高,尤其在区分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的菌株时是极其困难的,因此通过传统方法无法了解病原菌对菜豆植株的侵染过程及其在不同品种的菜豆植株中的增殖状况。传统的病害级别评价方法通常是记录植物所表现出的发病严重程度或通过记录植物存活的比例来反映植物的抗性水平。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缺陷。通常以观察到的发病症状作为病级评价的依据,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在病原菌侵染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对寄主抗病性的评价,其次观察者的主观性也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有时候病原菌在寄主内部侵染的程度也并不总是与寄主所表现出的发病症状直接相关。因此,在抗病资源的筛选及抗病性鉴定中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准确、直接地评价病原菌在寄主组织内生长情况的方法。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Fop中具有ftfl基因,ftfl基因编码一个新型的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仅在Fop与菜豆互作的过程中被显著诱导表达,其表达水平与Fop致病力密切相关。
近年来,PCR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于病原菌的检测和鉴定。应用常规PCR方法可以特异性地从植物根和茎中检测目的基因,具有传统的植物病理学鉴定和检测方法都不具备的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等优点。但是,由于不能在扩增产物量与起始模板量之间建立起线性关系,所以并不能利用常规PCR技术计算出菜豆组织中定殖的病原菌的含量。在众多的PCR技术中,荧光定量PCR是一种操作简单而且可信度高的定量技术,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病毒、细菌、真菌等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定量分析,其核心是在PCR扩增过程中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弱对模板进行定量分析。未知样品中DNA的定量可以通过与平行反应做比较而进行相对的定量。因此,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更准确,效率更高的定量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对特异引物对,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片段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片段组成。所述特异引物对具有如下(a)和/或(b)和/或(c)所述的功能:(a)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b)辅助鉴定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c)辅助比较不同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特异引物对在制备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试剂盒具有如下(a)和/或(b)和/或(c)所述的功能:(a)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b)辅助鉴定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c)辅助比较不同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
本发明还保护含有所述特异引物对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具有如下(a)和/或(b)和/或(c)所述的功能:(a)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b)辅助鉴定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c)辅助比较不同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待测真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所述特异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如果得到100-250bp的PCR扩增产物,所述待测真菌为候选的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如果没有得到100-250bp的PCR扩增产物,所述待测真菌为候选的非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所述PCR扩增产物具体可为144bp-154bp,更具体可为149bp。所述待测真菌具体可为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尖镰孢菌鹰嘴豆专化型、茄病镰孢菌豌豆专化型或大豆疫霉。
所述特异引物对或所述试剂盒可用于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
所述特异引物对或所述试剂盒可用于辅助比较不同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所述应用可包括如下步骤:(1)将不同待测植物进行如下平行处理:接种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并培养;(2)分别提取步骤(1)得到的不同待测植物的基因组DNA,并以各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所述特异引物对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得到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DNA在各个基因组DNA中的含量(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在待测植物中的定殖量);基因组中含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DNA少的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大于基因组中含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DNA多的植物。所述待测植物具体可为菜豆,如菜豆品种BRB-130、菜豆品种A0640-1、菜豆品种260205或菜豆品种黑芸豆。
所述特异引物对或所述试剂盒可用于辅助鉴定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所述应用可包括如下步骤:(1)培育接种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待测植物;(2)提取步骤(1)得到的待测植物的基因组DNA,并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所述特异引物对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得到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DNA在所述基因组DNA中的含量(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在待测植物中的定殖量)并根据所述含量评价所述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所述待测植物具体可为菜豆,如菜豆品种BRB-130、菜豆品种A0640-1、菜豆品种260205或菜豆品种黑芸豆。
采用所述特异引物对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适用于特异性地鉴定该病原菌,比较该病原菌在不同菜豆品种植株中的定增殖速度,区分不同菜豆品种间抗性水平的差异,也可以应用于农田环境中(包括土壤中越冬菌量及菜豆植株上)病原菌的实时监控和菜豆种子带菌检测。将所述特异引物对结合常规PCR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以及鉴定侵染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植物材料,具有快速检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将所述引物对结合荧光定量PCR进行鉴定,可以有效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在菜豆不同组织中的侵染状况及不同菜豆品种中的定殖量。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特异性好、鉴定快速
用形态学观察等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很难区分尖镰孢菌株,也不能用显微计数法来定量比较该病原菌在不同植株中定殖的情况,本发明克服了显微观察和分离培养等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耗时以及结果不够准确的缺点。
(2)准确定量、灵敏度高
将所述特异引物对和荧光定量PCR结合使用,在该病原菌DNA含量在100ng-1pg范围内都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能够最低检测到1pg的病原菌DNA。
(3)结果可靠,实验周期短
结果可信度高(回归方程R2值均在0.98以上),扩增效率1.1-1.2,接近理想状态。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比较不同菜豆品种间病原菌定殖量的差异,定量重复性好且快速准确,对样品的定量检测只需1.5h即可在植株未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的情况下比较出不同品种间抗性的差异;而利用常规表型鉴定的方法则需要3~4周的时间。
本发明为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性资源的准确鉴定和筛选提供了新思路,在抗病品种分子辅助选择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特异引物对采用常规PCR扩增的特异性。
图2为特异引物对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曲线。
图3为特异引物对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扩增产物的电泳图;A代表采用灭菌去离子水稀释;B代表采用根DNA溶液稀释;C代表采用茎DNA溶液稀释;泳道1至6依次代表稀释液1至稀释液6。
图4为应用荧光定量PCR定量4种不同植物材料的根和茎中的病原菌DNA含量,相同时间点中不同字母代表不同品种植物材料中病原菌的定殖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图5为4种植物材料接种病原菌后的病级和病情指数鉴定;A为接种病原菌后4种植物材料的病级;B为接种病原菌23d后4种植物的病情指数,不同字母代表不同品种菜豆的病情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实施例中,采用Nanodrop 2000 Spectrohotometer(ThermoScientific,Wilmington,DE,USA)测定DNA样品的浓度。
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公众可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得;参考文献:Alves-Santos F M,Ramos B,García-Sánchez M A,Eslava A P,Díaz-Mínguez J M.A DNA-based procedure forin planta detec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Phytopathology,2002,92(3):237-244。
尖镰孢菌鹰嘴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iceris):公众可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得;参考文献:Jiménez-Fernández D,Montes-BorregoM,Jiménez-Díaz R M,Navas-Cortés J A,Landa B B.In planta and soilquantific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ciceris and evaluation of Fusariumwilt resistance in chickpea with a newly developed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assay.Phytopathology,2011,101(2):250-262。
茄病镰孢菌豌豆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sp.pisi):公众可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得;参考文献:Grǖnwald,N.J.,Coffman,V.A.,and Kraft,J.M.Sources of partial resistance to Fusarium root rot in the Pisum corecollection.Plant Dis.2003,87:1197-1200。
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公众可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得;参考文献:Tyler B.M.Phytophthora sojae:root rot pathogen of soybeanand model oomycete.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2007,8(1):1-8.。
实施例1、特异引物对的制备
特异引物对(由QFopA和QFopB组成)的序列如下:
QFopA(序列表的序列1):5′-ACATAGCGGTCTACCGTTCG-3′;
QFopB(序列表的序列2):5′-GGTTACAGGAAGCCAAACCA-3′。
人工合成QFopA和QFopB。
实施例2、特异引物对在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中的应用(特异性)
分别将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尖镰孢菌鹰嘴豆专化型、茄病镰孢菌豌豆专化型和大豆疫霉进行如下实验:
1、提取菌株的基因组DNA。
2、以步骤1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实施例1合成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得到PCR扩增产物。
PCR扩增的反应体系(20μL)中含有如下组分:100ng基因组DNA,2mmol L-1 Mg2+,0.25mmol L-1 dNTPs,0.25μmol L-1 QFopA,0.25μmol L-1 QFopB,0.5U Taq DNA聚合酶(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PCR扩增的反应程序:94℃3min;94℃30s、55℃30s、72℃1min,30个循环;72℃延伸10min。
3、将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见图1。图1中,M为DNA分子标准(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12对应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16对应尖镰孢菌鹰嘴豆专化型,17对应茄病镰孢菌豌豆专化型,18对应大豆疫霉菌,19为菜豆品种BRB-130的基因组DNA,20为水(阴性对照)。结果表明,只有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在100-250bp之间显示一条特异性条带,在其它菌株中没有所述特异性条带。
4、回收各个特异性条带并进行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各个特异性条带均为149bp。
实施例3、特异引物对在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中的应用(灵敏度)
一、模板的制备
1、提取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基因组DNA,并用灭菌去离子水调整为50ng DNA/μL的溶液。
2、将步骤1的溶液进行梯度稀释,得到DNA浓度为50、5、5×10-1、5×10-2、5×10-3、5×10-4ng μL-1的六种稀释液(依次为稀释液1至稀释液6)。分别采用灭菌去离子水、根DNA溶液和茎DNA溶液进行所述梯度稀释,共得到十八种稀释液。根DNA溶液是将菜豆品种BRB-130的根提取基因组DNA得到的,DNA浓度为100ng/μL。茎DNA溶液是将菜豆品种BRB-130的茎提取基因组DNA得到的,DNA浓度为100ng/μL。
二、荧光定量PCR
分别以各个稀释液为模板,采用实施例1合成的引物对,用ABI PRISM7900实时定量PCR仪进行荧光定量PCR。
PCR反应体系:2μL稀释液,10μLSuperReal PreMix(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QFopA 0.2μmol L-1,QFopB 0.2μmol L-1,2μlROX溶液,补水至20μL。
PCR反应程序:95℃反应15min;40次循环包括:95℃反应10s,60℃反应30s,85℃反应31s;反应结束后绘制溶解曲线,程序如下:95℃反应15s,60℃反应30s,以0.5℃/10s的速度缓慢升温至95℃反应15s,各反应均在波长520nm处测定荧光吸收值。循环结束后,采用N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分析扩增结果,绘制标准曲线(见图2,纵坐标为CT值,横坐标为Log10靶DNA的含量,靶DNA的含量以ng计)和计算回归方程(各方程中,Log代表Log10,DNA代表反应体系中靶DNA的含量,靶DNA的含量以ng计),确定特异性检测引物的灵敏度及优化PCR反应的扩增效率(AE=10-1/s-1,s:斜率)。
采用灭菌去离子水稀释的回归方程为:CT=-2.885×Log(DNA)+26.623,R2=0.986
采用根DNA溶液稀释的回归方程为:CT=-3.068×Log(DNA)+26.823,R2=0.980
采用茎DNA溶液稀释的回归方程为:CT=-2.989×Log(DNA)+26.620,R2=0.987。
结果表明,以灭菌去离子水、菜豆根DNA溶液、菜豆茎DNA溶液为背景的回归方程R2值均在0.98以上,结果可信度很高,扩增效率1.1-1.2,接近于1(扩增效率100%),表明扩增效率接近理想状态。特异引物对采用荧光定量PCR能够最低检测到PCR体系中1pg的病原菌DNA,CT值均在35左右,因此CT=35被认为是适合定量检测病原菌DNA的域值。
将PCR产物进行1.0%TBE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见图3。结果表明,特异引物对能够最低检测到PCR体系中1pg的病原菌DNA。
实施例4、应用特异引物对辅助鉴定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
四种植物材料如下:
菜豆品种BRB-130(感病品种):品种名称:BRB-130;统一编号:F0004322。
菜豆品种A0640-1(感病品种):品种名称:A0640-1;统一编号:F0005025。
菜豆品种260205(抗病品种):品种名称:260205;统一编号:F0005035。
菜豆品种黑芸豆(抗病品种):品种名称:黑芸豆;统一编号:F0004851。
以上材料均可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获取,统一编号即为该材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中的编号。
将四种植物材料分别进行如下平行实验(进行三次重复试验,每次试验中每种植物材料取5粒):
一、接种病原菌
1、将菜豆种子播种于灭菌的营养土(由1体积份粘土和3体积份蛭石组成)中,在23-28℃温室培养7-10d天(每天光照时间为12h)。
2、将玉米粉与蛭石按1∶2的体积比制成混合物,取400mL混合物于1000mL三角瓶中,灭菌2次(每次灭菌均采用如下方法:121℃、0.2MP条件下30min)。向灭菌后的混合物中加入50mL灭菌蒸馏水,混合均匀后接入一皿病原菌(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25-28℃条件下培养7-10d,每天摇晃三角瓶使病原菌生长均匀,将三角瓶内含有病原菌的混合物命名为接种体。
3、将接种体与灭菌的营养土按照1∶10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土(每克混合土中含有5.0×106个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孢子),将步骤1获得的幼苗移栽到混合土中(开始计时),在23-28℃温室培养(每天光照时间为12h)。
二、应用特异引物对辅助鉴定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
1、分别于移栽2天、4天和6天后取样(分别取根和茎)。
2、将各个样本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并用灭菌去离子水调整为50ng DNA/μL的溶液。
3、以步骤2的DNA溶液为模板,采用实施例1合成的引物对,用ABI PRISM7900实时定量PCR仪进行荧光定量PCR,得到CT值。PCR反应体系和PCR反应程序同实施例3的步骤三。
根据实施例3中采用根DNA溶液稀释的回归方程计算移栽不同时间后菜豆根组织中的病原菌DNA的含量(每ng菜豆根组织DNA中病原菌DNA的含量,以pg计;又称病原菌的定殖量)。结果见图4A。
根据实施例3中采用茎DNA溶液稀释的回归方程计算移栽不同时间后菜豆茎组织中的病原菌DNA的含量(每ng菜豆茎组织DNA中病原菌DNA的含量,以pg计)。结果见图4B。
移栽2天后和4天后,病原菌在4个品种菜豆根中的定殖量没有明显的差异,抗病品种260205和黑芸豆中的定殖量约为0.15pg/ng,略高于感病品种BRB-130和A0640-1中的定殖量0.08pg/ng。移栽2d后,病原菌在BRB-130茎中的定殖量达到0.06pg/ng,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移栽4d后,病原菌在BRB-130和A0640-1茎中的定殖量分别达到0.07pg/ng和0.06pg/ng,均高于260205和黑芸豆。移栽6d后,病原菌在BRB-130和A0640-1根中的定殖量分别达到1.04pg/ng和0.85pg/ng,病原菌在BRB-130和A0640-1茎中的定殖量分别达到0.14pg/ng和0.09pg/ng,均显著高于病原菌在260205和黑芸豆中的定殖量。
三、植物材料的抗病性鉴定
表1发病植株的病级划分标准(参见:王述民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p 64)
  发病级别   症状描述
  1   植株生长正常
  3   植株上约10%叶片萎蔫或黄化
  5   植株上约25%叶片萎蔫或黄化,植株轻度矮化
  7   植株上50%叶片萎蔫或黄化,植株严重矮化
  9   植株枯萎死亡
移栽后每天记录发病植株的病级(见表1)。平均发病级别=∑发病级别/调查总株数。移栽后各组植物的平均发病级别(三次实验的平均值)见图5A。
移栽23天后,记录发病植株的病情指数。病情指数=∑(发病级数×相应的发病植株数)/(9×植株总数)×100。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中LSD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图5B。
移栽初期4个品种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或仅有轻微的枯萎病斑。移栽7d后,感病品种BRB-130和A0640-1表现出明显的叶片枯萎,褪绿变黄等发病症状,而抗病品种260205和黑芸豆仅少数植株表现出轻微的发病症状。移栽23d后,BRB-130和A0640-1的平均发病级别分别达到6.4和6.5(病情指数分别为66.7和67.4),而260205和黑芸豆平均发病级别仅为2.5和2.4(病情指数分别为28.1和26.7)。表型鉴定结果表明,260205和黑芸豆对病原菌的抗病性要强于BRB-130和A0640-1。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在植株未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的情况下区分不同菜豆品种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病性的差异,一个完整的荧光定量PCR程序只需1.5h,而利用常规表型鉴定的方法则需要3-4周的时间。因此,与传统的抗性鉴定方法相比,使用该荧光定量PCR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定量待测样品中病原菌,而且可以明显缩短抗性鉴定所需的时间。
Figure IDA0000135583440000011

Claims (7)

1.由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DNA片段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DNA片段组成的特异引物对。
2.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在制备试剂盒中的应用。
3.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的试剂盒。
4.一种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待测真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进行PCR扩增;如果得到100-250bp的PCR扩增产物,所述待测真菌为候选的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如果没有得到100-250bp的PCR扩增产物,所述待测真菌为候选的非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
5.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或权利要求3所述试剂盒在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或权利要求3所述试剂盒在辅助比较不同待测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不同待测植物进行如下平行处理:接种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并培养;
(2)分别提取步骤(1)得到的不同待测植物的基因组DNA,并以各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权利要求1所述特异引物对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得到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DNA在各个基因组DNA中的含量;基因组中含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DNA少的植物对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抗性大于基因组中含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DNA多的植物。
CN 201210033056 2012-02-14 2012-02-14 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9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33056 CN102559670B (zh) 2012-02-14 2012-02-14 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33056 CN102559670B (zh) 2012-02-14 2012-02-14 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9670A CN102559670A (zh) 2012-07-11
CN102559670B true CN102559670B (zh) 2013-09-04

Family

ID=4640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330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9670B (zh) 2012-02-14 2012-02-14 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96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7562B (zh) * 2022-02-22 2023-06-1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病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PvEXO70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DNA-based procedure for in planta detec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Alves-Santos FM et al;《Phytopathology》;20020331;第92卷(第3期);237-244 *
Abd-Elsalam KA et al.Molecular detec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 in cotton roots by PCR and real-time PCR assay.《Journal of Plant Disease and Protection》.2006,第113卷(第1期),
Alves-Santos FM et al.A DNA-based procedure for in planta detec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Phytopathology》.2002,第92卷(第3期),
Charateriz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 by pathogenic races, VCGS, and RAPD;Woo SL et al;《Phytopathology》;19960630;第86卷(第9期);966-973 *
de Vega-Bartol JJ et al.New virulence groups in 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coding for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ftf1 correlates with virulence.《Phytopathology》.2011,第101卷(第4期),
Molecular detec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 in cotton roots by PCR and real-time PCR assay;Abd-Elsalam KA et al;《Journal of Plant Disease and Protection》;20060131;第113卷(第1期);14-19 *
New virulence groups in 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 coding for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ftf1 correlates with virulence;de Vega-Bartol JJ et al;《Phytopathology》;20110430;第101卷(第4期);470-479 *
Woo SL et al.Charateriz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phaseoli by pathogenic races, VCGS, and RAPD.《Phytopathology》.1996,第86卷(第9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9670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0795B (zh) 一种快速检测茶树炭疽病菌的lamp引物及检测方法
CN105063761A (zh) 一种用dna条形码鉴别捕食线虫丝孢菌节丛孢属的方法
CN103243166B (zh) 一种葡萄霜霉病菌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与应用
CN106350453A (zh) 紫花苜蓿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分离纯化与致病性鉴定方法
CN100427927C (zh) 稻曲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Pritsch et al. Descri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lnus acuminata ectomycorrhizae from Argentinean alder stands
Xu et al. Pathogenicit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lletotrichum lentis: A causal agent of anthracnose in common vetch (Vicia sativa)
CN108866165B (zh) 一种西瓜枯萎病菌定量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
Bai et al.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root fungal communities in continuous cropping soybean
CN104232634A (zh) 一种松树蜂特异性ss-coⅰ引物对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
CN1752215A (zh) 灰霉病的分子诊断方法
CN103205501B (zh) 一种鉴定野生稻抗稻瘟病基因的方法
CN102559670B (zh) 辅助鉴定尖镰孢菌菜豆专化型的引物对及其应用
CN103205504A (zh) 一种检测甘蔗黑穗病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CN111850155A (zh) 特有靶标引物在同时快速鉴定草莓感染两种病原菌的应用
CN111321242A (zh) 橡胶树炭疽病病原菌暹罗炭疽菌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与应用
CN105602948A (zh)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陆地棉品种抗黄萎病的基因及方法
Li et al. Pathogenicity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Fusarium oxysporum causing soybean root rot in northeast China
CN111440891B (zh) 用于鉴别冬虫夏草原产地的dna条形码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550443B (zh) 无柄灵芝126菌株或其子实体分子标记及其获得方法与应用
CN102925568B (zh) 瓜类果斑病菌检测用引物探针及其检测方法
CN113005218A (zh) 一种腐皮镰刀菌的lamp检测引物、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2296124B (zh) 一种利用rapd快速区分枣品种的方法
CN110862930A (zh) 一种白色茶树菇及其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CN109609683A (zh) 一种检测橄榄组织中胶孢炭疽菌的lamp检测引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2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