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8438B - 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8438B
CN102558438B CN 201110449851 CN201110449851A CN102558438B CN 102558438 B CN102558438 B CN 102558438B CN 201110449851 CN201110449851 CN 201110449851 CN 201110449851 A CN201110449851 A CN 201110449851A CN 102558438 B CN102558438 B CN 1025584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sen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nucleic acid
organic
imprinted 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4498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8438A (zh
Inventor
刘素
黄加栋
颜梅
于京华
葛慎光
邢宪荣
廉文静
崔敏
卢兴洁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Jinan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Jinan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to CN 20111044985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8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8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8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8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84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将有机砷化物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按摩尔比为0.1~2.5∶3.0∶0.1~4∶30~60∶0.01~0.10∶1.0~10的比例聚合而成;所述功能单体为核酸适配子。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砷化物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按摩尔比混合均匀,后进行聚合;(2)将上述得到的聚合物从反应器中取出,研磨、过筛;用洗脱液洗脱至不含细菌毒素,然后用有机溶剂清洗至中性,真空下干燥,即制得本发明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大大提高了检测海产品中有机砷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Description

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产品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对模板分子海产品中有机砷具有专一识别能力的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核酸适配子作为功能单体在制备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海产品砷污染问题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与陆地生物不同,海洋生物普遍具有较强的砷富集能力,鱼类、贝类、海藻等人类经常食用的海产品中均含有较高浓度的砷。海产品中的砷主要以有机砷的形态存在(如甲基胂酸、甲基亚胂酸、砷糖、砷胆碱等),约占总砷的95%左右。目前,砷糖和砷胆碱的毒性尚未被证实,但甲基亚胂酸已被证实具有较强的细胞和生殖毒性,而甲基胂酸可造成DNA损伤。近年来,海产品砷超标的事件屡次见诸报端,使公众对海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产生了怀疑,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因而,控制并监测海产品中砷含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对海产品中砷含量都有严格限制,我国海产品中的砷主要采用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规定的银盐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是我国海产品中砷检测的主要方法,此方法仅能测定无机砷和总砷含量,不能检测有机砷。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化学分析法、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和联用技术等先进的仪器测定方法逐步被应用于砷检测。其中,色谱技术可以准确分离海产品中的有机砷,但检测灵敏度不尽如人意;质谱法和联用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能够准确测定海产品中各种有机砷的含量,但这两种方法所需仪器昂贵,且样品前处理极为复杂,实用性不高。
由此可见,目前急需建立一种简便、可靠且高特异性的针对海产品中有机砷的检测方法,以保障海产品的食用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对海产品中有机砷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识别。
本发明还提供了核酸适配子作为功能单体在制备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将有机砷化物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按摩尔比为0.1~2.5∶3.0∶0.1~4∶30~60∶0.01~0.10∶1.0~10的比例聚合而成;所述功能单体为核酸适配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机砷化物为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甲基亚胂酸、砷糖PO4、砷糖OH、砷糖SO3、砷糖SO4、砷胆碱。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N,O-二丙烯酰-L-苯丙胺醇、二乙烯基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N-1,4-亚苯基二丙烯酰胺、3,5-二(丙烯酰胺)苯甲酸;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致孔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腈、甲醇、异丙醇、四氯化碳、N,N-二甲基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氯化碳。
一种上述的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将有机砷化物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按摩尔比混合均匀,装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密封,热引发条件或光引发反应条件下进行聚合;
(2)将上述得到的聚合物从反应器中取出,研磨、过筛;用洗脱液洗脱至不含细菌毒素,然后用有机溶剂清洗至中性,真空下干燥,即制得本发明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上述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热引发条件为:聚合温度控制在60℃-70℃,恒温反应36小时;光引发反应条件为:120w或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
上述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所述洗脱液为甲醇与乙酸的混合液或乙腈和乙酸的混合液,甲醇或乙腈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0~20:1,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核酸适配子为功能单体在制备细菌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原理:核酸适配子与靶分子的作用形式与抗体相似,但结构比抗体稳定,可以反复变性和复性,并且制备简单、易修饰、易保存。因而,在分子识别中核酸适配子比抗体更具优势。因此如果可以利用能与海产品中有机砷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子来检测海产品中有机砷是非常有利的。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以丙烯酸类、吡啶类、酰胺类作为功能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而选取了核酸适配子作为功能单体,巧妙地将核酸适配子能够对海产品中有机砷进行特异性识别的机制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印迹分子—海产品中有机砷特异性识别的机制结合在一起,由此制备出的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目标分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从而提高了检测海产品中有机砷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核酸适配子与海产品中有机砷的特异性识别机制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海产品中有机砷的特异性识别机制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大大提高了检测海产品中有机砷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2、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为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制备方案;
3、本发明首次提出了核酸适配子作为功能单体在制备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方法:分别称取0.4785g 功能单体核酸适配子、0.0255g模板分子一甲基胂酸、3.2145g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0.0650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二氯甲烷,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于130w高压汞灯下反应48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甲醇:乙酸(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一甲基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
对比试验:分别称取0.4250g 功能单体丙烯酸、0.0255g模板分子一甲基胂酸、3.2145g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0.0650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二氯甲烷,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于130w高压汞灯下反应48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甲醇:乙酸(体积比10: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一甲基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别把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石英晶体基片上,将制备成功的石英晶体基片连接到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样品中的一甲基胂酸进行检测,考察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石英晶体基片对样品中一甲基胂酸的分子识别和回收效果,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核酸适配子作为单体制备的一甲基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用普通单体(丙烯酸)制备的一甲基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一甲基胂酸具有更好的识别特异性和回收效果。
实施例2
本发明方法:分别称取0.4145g 功能单体核酸适配子、0.0325g模板分子二甲基胂酸、3.8780g交联剂N,O-二丙烯酰-L-苯丙胺醇、0.0760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二甲基亚砜,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二甲基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
对比试验:分别称取0.4195g 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0.0325g模板分子二甲基胂酸、3.8780g交联剂N,O-二丙烯酰-L-苯丙胺醇、0.0760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甲醇,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二甲基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别把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石英晶体基片上,将制备成功的石英晶体基片连接到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样品中的二甲基胂酸进行检测,考察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石英晶体基片对样品中二甲基胂酸的分子识别和回收效果,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核酸适配子作为单体制备的二甲基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用普通单体(4-乙烯基吡啶)制备的二甲基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二甲基胂酸具有更好的识别特异性和回收效果。
实施例3
本发明方法:分别称取0.3685g 功能单体核酸适配子、0.0330g模板分子甲基亚胂酸、3.5785g交联剂二乙烯基苯、0.065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氯仿,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48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1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甲基亚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
对比试验:分别称取0.4125g 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0.0330g模板分子甲基亚胂酸、3.5785g交联剂二乙烯基苯、0.065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氯仿,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48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1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甲基亚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别把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石英晶体基片上,将制备成功的石英晶体基片连接到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样品中的甲基亚胂酸进行检测,考察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石英晶体基片对样品中甲基亚胂酸的分子识别和回收效果,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核酸适配子作为单体制备的甲基亚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用普通单体(甲基丙烯酸)制备的甲基亚胂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甲基亚胂酸具有更好的识别特异性和回收效果。
实施例4
    本发明方法:分别称取0.4085g 功能单体核酸适配子、0.0340g模板分子砷糖PO4、4.2785g交联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08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乙腈,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于130w高压汞灯下反应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甲醇:乙酸(体积比20: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砷糖PO4分子印迹聚合物。
对比试验:分别称取0.4100g 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0.0340g模板分子砷糖PO4、4.2785g交联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0.082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乙腈,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于130w高压汞灯下反应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甲醇:乙酸(体积比20: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砷糖PO4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别把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石英晶体基片上,将制备成功的石英晶体基片连接到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样品中的砷糖PO4进行检测,考察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石英晶体基片对样品中砷糖PO4的分子识别和回收效果,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核酸适配子作为单体制备的砷糖PO4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用普通单体(4-乙烯基吡啶)制备的砷糖PO4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砷糖PO4具有更好的识别特异性和回收效果。
实施例5
本发明方法:分别称取0.3925g 功能单体核酸适配子、0.0295g模板分子砷糖OH、4.2005g交联剂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0.0820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异丙醇,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砷糖OH分子印迹聚合物。
对比试验:分别称取0.4115g 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0.0295g模板分子砷糖OH、4.2005g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0820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甲醇,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砷糖OH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别把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石英晶体基片上,将制备成功的石英晶体基片连接到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样品中的砷糖OH进行检测,考察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石英晶体基片对样品中砷糖OH的分子识别和回收效果,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核酸适配子作为单体制备的砷糖OH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用普通单体(4-乙烯基吡啶)制备的砷糖OH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砷糖OH具有更好的识别特异性和回收效果。
实施例6
本发明方法:分别称取0.3965g 功能单体核酸适配子、0.0395g模板分子砷糖SO3、4.1020g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081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甲醇,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砷糖SO3分子印迹聚合物。
对比试验:分别称取0.4075g 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0.0395g模板分子砷糖SO3、4.1020g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081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甲醇,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砷糖SO3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别把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石英晶体基片上,将制备成功的石英晶体基片连接到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样品中的砷糖SO3进行检测,考察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石英晶体基片对样品中砷糖SO3的分子识别和回收效果,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核酸适配子作为单体制备的砷糖SO3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用普通单体(4-乙烯基吡啶)制备的砷糖SO3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砷糖SO3具有更好的识别特异性和回收效果。
实施例7
本发明方法:分别称取0.4220g 功能单体核酸适配子、0.0345g模板分子砷糖SO4、3.9890g交联剂N,N-1,4-亚苯基二丙烯酰胺、0.079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四氯化碳,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砷糖SO4分子印迹聚合物。
对比试验:分别称取0.4210g 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0.0345g模板分子砷糖SO4、3.9890g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079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甲醇,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砷糖SO4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别把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石英晶体基片上,将制备成功的石英晶体基片连接到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样品中的砷糖SO4进行检测,考察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石英晶体基片对样品中砷糖SO4的分子识别和回收效果,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核酸适配子作为单体制备的砷糖SO4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用普通单体(4-乙烯基吡啶)制备的砷糖SO4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砷糖SO4具有更好的识别特异性和回收效果。
实施例8
本发明方法:分别称取0.4090g 功能单体核酸适配子、0.0375g模板分子砷胆碱、3.8885g交联剂3,5-二(丙烯酰胺)苯甲酸、0.077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N,N-二甲基酰胺,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砷胆碱分子印迹聚合物。
对比试验:分别称取0.4150g 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0.0375g模板分子砷胆碱、3.8885g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0.077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ml致孔剂甲醇,混合均匀,装入25ml安培瓶中,通入氮气10分钟,密封,在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聚合物单块取出,研磨,抽提,干燥,过筛。采用乙腈:乙酸体积比25:1的混合溶液反复超声清洗制得的聚合物,直至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检测不到模板分子,再用甲醇清洗除去过量的乙酸,干燥,得到砷胆碱分子印迹聚合物。
分别把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到石英晶体基片上,将制备成功的石英晶体基片连接到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样品中的砷胆碱进行检测,考察上述两种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石英晶体基片对样品中砷胆碱的分子识别和回收效果,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核酸适配子作为单体制备的砷胆碱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用普通单体(4-乙烯基吡啶)制备的砷胆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砷胆碱具有更好的识别特异性和回收效果。
表1 不同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石英晶体基片回收率结果
                                                 
Figure 823483DEST_PATH_IMAGE002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所属领域人员应当能够参照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下,上述改动或等同替换应该属于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中。

Claims (4)

1.一种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所述聚合物由有机砷化物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按摩尔比为0.1~2∶2.5∶0.1~5∶40~80∶0.01~0.10∶1.0~15的比例聚合而成;所述功能单体为核酸适配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砷化物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有机溶剂按摩尔比混合均匀,装入反应器中,通入氮气密封,热引发条件或光引发反应条件下进行聚合;热引发条件为:聚合温度控制在60℃-70℃,恒温反应36小时;光引发反应条件为:120w或130w高压汞灯下聚合36小时;将上述得到的聚合物从反应器中取出,研磨、过筛;用洗脱液洗脱至不含有机砷化物,然后用有机溶剂清洗至中性,真空下干燥,即制得本发明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砷化物为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甲基亚胂酸、砷糖PO4、砷糖OH、砷糖SO3、砷糖SO4、砷胆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N,O-二丙烯酰-L-苯丙胺醇、二乙烯基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N,N-1,4-亚苯基二丙烯酰胺、3,5-二(丙烯酰胺)苯甲酸;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致孔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腈、甲醇、异丙醇、四氯化碳、N,N-二甲基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或四氯化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所述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化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液为甲醇与乙酸的混合液或乙腈和乙酸的混合液,甲醇或乙腈与乙酸的体积比为30~10:1,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CN 201110449851 2011-12-29 2011-12-29 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8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49851 CN102558438B (zh) 2011-12-29 2011-12-29 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49851 CN102558438B (zh) 2011-12-29 2011-12-29 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8438A CN102558438A (zh) 2012-07-11
CN102558438B true CN102558438B (zh) 2013-12-18

Family

ID=46405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44985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8438B (zh) 2011-12-29 2011-12-29 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84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4921A (zh) * 2015-01-27 2015-07-15 济南大学 一种检测三价砷的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255B (zh) * 2018-03-14 2020-12-22 华南师范大学 核酸适配体-分子印迹协同识别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4926A (zh) * 2008-06-06 2008-10-29 济南大学 检测痕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子印迹膜电极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CN101666773A (zh) * 2009-09-29 2010-03-10 济南大学 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膜基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4926A (zh) * 2008-06-06 2008-10-29 济南大学 检测痕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子印迹膜电极制备方法及检测方法
CN101666773A (zh) * 2009-09-29 2010-03-10 济南大学 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膜基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na Kim et al.Arsenic Removal from Vietnamese Groundwater Using the Arsenic-Binding DNA Aptamer.《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第43卷(第24期),9335-9340.
Mina Kim et al.Arsenic Removal from Vietnamese Groundwater Using the Arsenic-Binding DNA Aptamer.《ENVIRONMENTAL SCIENCE &amp *
TECHNOLOGY》.2009,第43卷(第24期),9335-934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8438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ianella et al. MIP-bas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artridges combined with MIP-based sensors for the detection of microcystin-LR
Xu et al. Novel Hg2+-imprinted polymers based on thymine–Hg2+–thymine interaction for highly selective preconcentration of Hg2+ in water samples
CN101768238B (zh) 一种桔青毒素分子印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for use as SPE adsorbent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five sulphonylurea herbicides by HPLC
Wang et al. Green chemical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chromogenic fiber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detection and extraction of Hg2+ and Cu2+ in environmental medium
CN102558438B (zh) 基于核酸适配子的海产品中有机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Xiong et al. Flow-injection chemiluminescence sensor for determination of isoniazid in urine sample based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CN108912338A (zh) 一种超分子有机框架的制备及在吸附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应用
Cai et al. Chemodosimeter-based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L-cysteine after extracted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Chen et al. Highly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enrichment of puerarin from Radix Puerariae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Zhang et al. Porous boronate affinity monolith for on-line extraction coupled to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for sensitive analysis of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in food samples
CN113171763A (zh) 一种以MIL-100(Fe)为载体在水相中制备双酚A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
Zhao et al. Study on an electrochromatography method based o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olecularly imprinted monolith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trichlorfon in vegetables
Yuan et al.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rose bengal in brown sugar by a 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monolithic capillary column coupled with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N101555289A (zh) 一种糖基功能化细菌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Zheng et al. Chromat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onamide imprinted polymers
CN104174390A (zh) 乙氧酰胺苯甲酯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127910A (zh) 一种磁性石墨烯、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9232783A (zh) 一种孔雀石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847407A (zh) 一种戊柔比星的纯化方法
CN107266627B (zh) 一种可识别赤藓红的核-壳型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2432738B (zh) 选择性分离2-氨基-4-硝基酚磁性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9212062A (zh) 一种用hplc检测工业废水中3-氰基吡啶和3-甲基吡啶的方法
Chen et al. Selective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di (2-ethylhexyl) phthalate in aqueous solution by HPLC coupled with 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CN103048407A (zh) 一种复方a 酮酸片中赖氨酸的含量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