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3934B - 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53934B CN102553934B CN201010589041.0A CN201010589041A CN102553934B CN 102553934 B CN102553934 B CN 102553934B CN 201010589041 A CN201010589041 A CN 201010589041A CN 102553934 B CN102553934 B CN 1025539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vancing slip
- coefficient
- rolling
- silicon steel
- slip coeffic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976 Electrical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0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098 hot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75 Carbon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62 carbon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在精轧模型控制程序中增设前滑控制模块,根据硅钢牌号和轧制规格确定各架精轧机的设定前滑系数,根据实际轧制情况和活套状态对前滑系数进行学习和调整,在下一轧制周期自动恢复调整后的前滑系数,使各架精轧机的前滑系数更加适合于硅钢特性及轧制特点,从而提高前滑系数的适应性,减少活套累积和出现质量事故的可能性,解决硅钢轧制尤其是每个换辊周期初始阶段轧制不稳定的问题,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硅钢时精轧机前滑系数自动调整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带钢热连轧精轧机架间设有活套装置,用于控制前后机架间的流量变化。前滑系数是控制前后机架间金属流量匹配的重要参数,在精轧控制中通常采用模型自学习的方式对前滑系数进行自动调节,具体过程为,本块钢使用的前滑系数是上块钢轧过后,根据上块钢实际的活套控制情况通过模型自学习程序调整后的系数,本块钢轧过后,再根据本块钢实际的活套控制情况通过模型自学习程序对前滑系数进行调节,供同钢种、同规格下块钢使用,即所谓遗传方式。
由于硅钢的化学成分与普炭钢等其它钢钟存在较大区别,因此在热轧调试和生产硅钢的时候,在模型控制方面通常采取按牌号单独划分层别的办法,使各牌号硅钢的系数与其它钢种的系数分开,以保证模型系数的互不影响。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即使在这种控制方式下,硅钢轧制时,通常每个轧制周期的前几块钢活套仍然不稳定,轧制稳定性、板型等指标不易控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硅钢本身性能的特殊性造成其轧制适应性较差,每个轧制周期(换辊周期)末期轧制的硅钢,其更新后的前滑系数与下一个轧制周期的初期轧制条件不能较好的适应,使轧制速度的设定值不能达到较合理的状态,并进而造成带钢在轧制过程中产生堆套或拉钢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根据硅钢牌号和轧制规格选择前滑系数,并依据轧制情况优化和调整前滑系数,通过判断条件、恢复系数的方式,确定下一个轧制周期的前滑系数,有效控制活套的程度,保证轧制过程稳定性的精轧机前滑系数自动调整控制的方法。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和步骤为:
1、在精轧模型控制程序中增设前滑控制模块,增加标志判断程序及初始前滑系数恢复程序;
2、根据硅钢牌号和轧制规格确定各架精轧机的设定前滑系数,并输入前滑控制模块中;
3、当精轧机组轧制第一块硅钢时,使用设定的前滑系数,其后轧制的该牌号、规格的硅钢使用的前滑系数根据前一块实际的活套情况进行调节,模型自学习程序自动将前一块硅钢调整后的前滑系数作为后一块硅钢的前滑系数,直至第一个轧制周期结束;
4、第二个轧制周期开始前根据第一个轧制周期前3块硅钢活套控制情况,调整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即在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基础上分别加上一前滑调整系数,作为各架精轧机初始前滑系数,并将调整后的各架精轧机的初始前滑系数按硅钢牌号分别存入前滑控制模块中,供各架精轧机轧制时使用;
5、第二个轧制周期轧制第一块硅钢时,前滑控制模块中的标志判断程序启动设定前滑系数恢复程序,标志显示为“真”,前滑系数恢复程序自动将各精轧机的前滑系数恢复为初始前滑系数,轧制第一块硅钢时各架精轧机按恢复的初始前滑系数进行控制轧制;其后轧制的该牌号、规格的硅钢使用的前滑系数根据前一块实际的活套情况进行调节,模型自学习程序自动将前一块硅钢调整后的前滑系数作为后一块硅钢的前滑系数,直至第二个轧制周期结束;
6、第三个轧制周期及其以后各轧制周期的各架精轧机前滑系数,均根据上一个轧制周期前3块硅钢活套控制情况,调整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即按照步骤(4)、(5)进行循环调整和恢复。
所述前滑调整系数为-0.01~0.01。
所述各架精轧机前滑调整系数的确定原则是:若出现堆套现象,则前滑调整系数为正值,堆套量越大,前滑调整系数取值越大;若出现拉钢现象,则前滑调整系数为负值,拉钢程度越严重,则前滑调整系数取值越小。
所述根据硅钢牌号和轧制规格确定的各架精轧机的设定前滑系数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发明根据硅钢牌号和轧制规格确定各架精轧机的前滑系数,因此使轧制硅钢时各架精轧机使用的前滑系数更加适合于硅钢特性及轧制特点,根据轧制周期初期实际轧制情况和活套状态,对各机架前滑系数进行对应调整和优化,同时又在每次换辊后自动将前滑系数恢复到经过调整后的前滑系数,提高前滑系数的适应性,减少活套累积和出现质量事故的可能性,从而解决硅钢轧制尤其是每个换辊周期初始阶段轧制不稳定的问题,确保生产的顺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1700mm热连轧机为例,其精轧机为6架,分别为F1、F2、F3、F4、F5、F6,其中精轧第六架即F6前滑系数固定不变。在精轧模型控制程序中增设有前滑控制模块,增加换辊标志判断程序及前滑系数恢复程序。
实施例1:
硅钢牌号为50AW800,轧制规格2.5×1050mm。F1设定前滑系数为-0.0522,F2设定前滑系数为-0.0200,F3设定前滑系数为-0.0320,F4设定前滑系数为-0.0176,F5设定前滑系数为-0.0046。
分别将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输入精轧模型控制程序中。当精轧机组轧制第一块硅钢时,各架精轧机使用设定的前滑系数,其后轧制的该牌号、规格的硅钢使用的前滑系数根据前一块硅钢实际的活套情况进行调节,模型自学习程序自动将前一块硅钢调整后的前滑系数作为后一块硅钢的前滑系数,直至第一个轧制周期结束。
第二个轧制周期开始前先根据第一个轧制周期前3块硅钢活套控制情况,调整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即在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基础上再分别加上一前滑调整系数,作为各架精轧机初始前滑系数。在第一个轧制周期前3块硅钢轧制时若出现堆套现象,则前滑调整系数为正值,堆套量越大,前滑调整系数取值越大,直至前滑调整系数的最大值0.010;若出现拉钢现象,则前滑调整系数为负值,拉钢程度越严重,则前滑调整系数取值越小,直至前滑调整系数的最小值-0.010。然后,将调整后的各架精轧机的初始前滑系数按硅钢牌号分别存入前滑控制模块中,供各架精轧机轧制时使用。
第二个轧制周期轧制第一块硅钢时,前滑控制模块中的标志判断程序启动设定前滑系数恢复程序,标志显示为“真”,前滑系数恢复程序自动将各精轧机的前滑系数恢复为初始前滑系数,轧制第一块硅钢时各架精轧机按恢复的初始前滑系数进行控制轧制;其后轧制的该牌号、规格的硅钢使用的前滑系数根据前一块实际的活套情况进行调节,模型自学习程序自动将前一块硅钢调整后的前滑系数作为后一块硅钢的前滑系数,直至第二个轧制周期结束。
第三个轧制周期及以后各架精轧机前滑系数按照第二个轧制周期开始前及第二个轧制周期轧制第一块硅钢时的方法进行循环调整和恢复。
例如,F3的设定前滑系数为-0.0320,在第一个轧制周期内第一块钢板是以-0.0320的设定前滑系数进行轧制的,但在轧制过程中其后轧制的硅钢根据前一块硅钢的活套控制情况,通过模型自学习调整,分别自动将设定前滑系数修正到-0.036、-0.040、-0.043、-0.0385、-0.0446.-0.0518、-0.0583、-0.0403、-0.040直至-0.06,当前滑系数修正至控制下限最低值-0.06时才相对稳定下来,直到该轧制周期结束。
当精轧机组换辊后进入第二个轧制周期前,根据第一个轧制周期前3块硅钢活套控制情况,将F3的前滑系数在设定前滑系数-0.0320的基础上再加上前滑调整系数-0.008,作为初始前滑系数。
第二个轧制周期轧制第一块钢板时,前滑控制模块中的换辊标志判断程序启动初始前滑系数恢复程序,标志显示为“真”,则前滑系数恢复程序亦自动将各精轧机的前滑系数恢复为初始前滑系数,各架精轧机按恢复的初始前滑系数进行控制轧制。即F1、F2、F3、F4、F5各架精轧机的不使用学习后的前滑系数,而是恢复到调整后的初始前滑系数。采取前滑系数恢复的办法,可避免下一个轧制周期再次轧制该规格时,第一块钢仍使用上个轧制周期末期更新的前滑学习系数,从而出现活套控制不稳定的问题。采取前滑系数恢复办法后,由于硅钢的前滑学习系数在换辊后恢复到了初始前滑系数,因此每个轧制周期第一块钢会继续使用初始前滑系数,从而减小了出现质量事故的可能性。
Claims (4)
1.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和步骤为:
(1)、在精轧模型控制程序中增设前滑控制模块,增加换辊标志判断程序及初始前滑系数恢复程序;
(2)、根据硅钢牌号和轧制规格确定各架精轧机的设定前滑系数,并输入前滑控制模块中;
(3)、当精轧机组轧制第一块硅钢时,使用设定的前滑系数,其后轧制的该牌号、规格的硅钢使用的前滑系数根据前一块实际的活套情况进行调节,模型自学习程序自动将前一块硅钢调整后的前滑系数作为后一块硅钢的前滑系数,直至第一个轧制周期结束;
(4)、第二个轧制周期开始前先根据第一个轧制周期前3块硅钢活套控制情况,调整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即在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基础上再分别加上一前滑调整系数,作为各架精轧机初始前滑系数,并将调整后的各架精轧机的初始前滑系数按硅钢牌号分别存入前滑控制模块中,供各架精轧机轧制时使用;
(5)、第二个轧制周期轧制第一块硅钢时,前滑控制模块中的换辊标志判断程序启动设定前滑系数恢复程序,标志显示为“真”,前滑系数恢复程序自动将各精轧机的前滑系数恢复为初始前滑系数,轧制第一块硅钢时各架精轧机按恢复的初始前滑系数进行控制轧制;其后轧制的该牌号、规格的硅钢使用的前滑系数根据前一块实际的活套情况进行调节,模型自学习程序自动将前一块硅钢调整后的前滑系数作为后一块硅钢的前滑系数,直至第二个轧制周期结束;
(6)、第三个轧制周期及其以后各轧制周期的各架精轧机前滑系数,均根据上一个轧制周期前3块硅钢活套控制情况,调整各架精轧机设定前滑系数,即按照步骤(4)、(5)进行循环调整和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滑调整系数为-0.01~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各架精轧机前滑调整系数的确定原则是:若出现堆套现象,则前滑调整系数为正值,堆套量越大,前滑调整系数取值越大;若出现拉钢现象,则前滑调整系数为负值,拉钢程度越严重,则前滑调整系数取值越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89041.0A CN102553934B (zh) | 2010-12-15 | 2010-12-15 | 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89041.0A CN102553934B (zh) | 2010-12-15 | 2010-12-15 | 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53934A CN102553934A (zh) | 2012-07-11 |
CN102553934B true CN102553934B (zh) | 2014-03-12 |
Family
ID=46401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89041.0A Active CN102553934B (zh) | 2010-12-15 | 2010-12-15 | 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539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33288B (zh) * | 2016-05-25 | 2019-02-05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前滑的轧机稳定性判别方法 |
CN108655176B (zh) * | 2017-03-31 | 2020-05-19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稳定轧制的冷轧前滑模型自适应计算方法 |
CN112692058A (zh) * | 2021-01-07 | 2021-04-23 | 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 | 控制无取向硅钢厚度稳定性的轧制工艺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19086B1 (en) * | 2000-08-10 | 2003-09-16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system for tandem rolling mill |
CN101099977A (zh) * | 2006-07-06 | 2008-01-0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精轧机架间带钢穿带时的活套控制方法 |
CN101209459A (zh) * | 2006-12-27 | 2008-07-02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高硅电工钢的冷轧方法 |
CN101214503A (zh) * | 2007-12-29 | 2008-07-09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热连轧精轧二级系统跟踪修正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28710A (ja) * | 2000-07-12 | 2002-01-29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連続圧延方法 |
DE102008011275A1 (de) * | 2008-02-27 | 2009-09-10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Betriebsverfahren für eine mehrgerüstige Walzstraße mit Banddickenermittlung anhand der Kontinuitätsgleichung |
-
2010
- 2010-12-15 CN CN201010589041.0A patent/CN1025539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19086B1 (en) * | 2000-08-10 | 2003-09-16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system for tandem rolling mill |
CN101099977A (zh) * | 2006-07-06 | 2008-01-0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精轧机架间带钢穿带时的活套控制方法 |
CN101209459A (zh) * | 2006-12-27 | 2008-07-02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高硅电工钢的冷轧方法 |
CN101214503A (zh) * | 2007-12-29 | 2008-07-09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热连轧精轧二级系统跟踪修正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開2002-28710A 2002.01.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53934A (zh) | 2012-07-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53934B (zh) | 一种热轧硅钢前滑系数控制方法 | |
CN102836882B (zh) | 一种热轧带钢穿带时产生翘头的消除方法 | |
CN103302108A (zh) | 一种六辊平整机组轧制力优化设定方法 | |
CN102989787B (zh) | 一种热轧带钢头尾板形控制方法 | |
CN104226697A (zh) | 冷连轧机动态变规格速度控制方法 | |
CN104307891B (zh) | 一种阶梯式热轧带钢产线层流冷却控制方法 | |
CN104858243A (zh) | 一种基于凸度控制的宽薄板平面形状控制方法 | |
CN104209343A (zh) | 热连轧精轧机架补偿速降的控制方法 | |
CN105268748A (zh) | 按产品分类的热轧负荷分配方法 | |
CN107377632A (zh) | 一种缩小钢筋头尾尺寸差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操作方法 | |
CN103990652B (zh) | 一种管线钢的活套控制方法 | |
CN101912875B (zh) | 一种解决低锰硫比低碳铝镇静钢边部缺陷的方法 | |
CN104307889B (zh) | 光整机控制方法 | |
CN107413856A (zh) | 一种基于esp精轧机组变规格在线换辊的撤辊方法 | |
CN105710135A (zh) | 一种粗轧双轧机自由轧制控制方法 | |
CN102989786B (zh) | 一种钢板的板形与板厚优化控制系统 | |
CN106311762A (zh) | 提高热轧薄带轧制稳定性的负荷分配方法 | |
CN102161053B (zh) | 一种延缓夹送辊漏水的控制方法 | |
CN103752626A (zh) | 利用acc半自动水冷提高钢板表面质量的生产方法 | |
CN112872048B (zh) | 一种修正热连轧机架间秒流量不匹配的方法 | |
CN105327948A (zh) | 棒线材连轧控制方法 | |
CN113042538B (zh) | 一种热轧带钢轧制跑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384200B (zh) | 热连轧带钢活套低套位速度控制方法 | |
CN114054513A (zh) | 一种双机架平整机中带钢张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7470394B (zh) | 冷轧重卷机组消除拉矫机静弯曲横折印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