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0091A - 长期演进高级系统及其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长期演进高级系统及其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0091A
CN102550091A CN201080044621XA CN201080044621A CN102550091A CN 102550091 A CN102550091 A CN 102550091A CN 201080044621X A CN201080044621X A CN 201080044621XA CN 201080044621 A CN201080044621 A CN 201080044621A CN 102550091 A CN102550091 A CN 102550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ed power
code word
special
paramete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46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0091B (zh
Inventor
延明勋
赵俊暎
韩臸奎
金润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391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10036484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50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0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0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LTE-A系统和功率控制方法,用于利用传输功率控制偏移参数基于码字专用传输功率调整来控制小区干扰。该方法包括:从基站向终端发送由上层信令传送的参数KS以及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在终端处使用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和参数KS计算增益;在终端处根据增益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以及从终端向基站以码字专用发送功率发送至少两个码字。

Description

长期演进高级系统及其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且更具体地,涉及长期演进高级(LTE-A)系统和LTE-A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用于通过利用传输功率控制偏移参数调整每码字传输功率来控制小区干扰。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即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用于下行链路传输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然而,OFDMA中,峰均功率比(PAPR)较高,从而增加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的回退(back-off)值,其用于防止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因此,最大传输功率同样受限制,导致传输功率效率降低。回退值将传输功率的最大值限制为小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值以保证传输信号的线性。例如,如果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值是23dBm而回退值是3dB,则最大传输功率被限制为20dBm。
当OFDMA用作下行链路复用技术时,没有问题,因为发送器属于没有功率限制的基站。然而,如果OFDMA被用作上行链路复用技术,则因为发送器属于用户设备(UE),其具有非常有限的传输功率,基站的覆盖范围由于UE的最大传输功率的限制而减少。因此,为了增加上行链路覆盖,SC-FDMA已被采纳用于作为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的第四代无线通信标准的LTE的上行链路复用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环境中多媒体服务的使用增多,许多研究人员正在关注用于实现高速传输的技术。例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是增加高速传输的频谱效率和链路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MIMO技术使用多个天线以增加有限频率资源中的信道容量。逻辑上,MIMO的信道容量与正在使用的天线数量成比例地增加。为了高效率地在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将数据预先编码,这通常被称为“预编码”。可以通过预编码矩阵表示数据的预编码规则,而一组预编码矩阵通常被称为“码本”。
在LTE-A中,使用预编码矩阵的MIMO技术被推荐作为上行链路传输技术以改善多用户环境以及单用户环境中的系统性能。
在LTE-A上线链路中,事件触发的功率控制被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在PUSCH中,不需要定期的发送功率控制(TPC)反馈。在子帧i处的PUSCH传输功率PPUSCH(i)可以表示为如数学公式1所示。
【数学公式1】
PPUSCH(i)=min{PCMAX,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ΔTF(i)+f(i)}[dBm]
在数学公式1中,PCMAX表示根据UE功率等级的最大传输功率,而MPUSCH(i)表示在子帧i中分配的作为PUSCH资源的资源块(RB)的数量。UE的传输功率与MPUSCH(i)成比例地增加。PL表示在UE处测量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而α(j)表示定标系数,其是考虑由小区构成建立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之间的差别在上层确定的。P0_PUSCH(j)可以表示为如数学公式2所示。
【数学公式2】
P0_PUSCH(j)=P0_NOMINAL_PUSCH(j)+P0_UE_PUSCH(j)
在数学公式2中,P0_NOMINAL_PUSCH(j)表示由上层信令传送的小区专用参数,而P0_UE_PUSCH(j)表示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UE专用参数。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或传输格式(TF)补偿参数ΔTF(i)可以定义为如数学公式3所示。
【数学公式3】
Δ TF ( i ) = 10 log 10 ( 2 MPR ( i ) , K S - 1 ) for K S = 1.25 0 for K S = 0
在数学公式3中,Ks是RRC信令发送的UE专用参数。MPR(i)由数学公式4计算。
【数学公式4】
MPR ( i ) = TBS ( i ) M PUSCH ( i ) · N SC RB · 2 N Symb UL
在数学公式4中,TBS(i)是子帧i的传输块尺寸,而表示子帧内资源元素(RE)的数量。由数学公式4计算的MPR(i)表示每RE的信息比特的数量。
如果Ks=0且MPR(i)=0,则对于MCS不补偿上行链路信道。
如果Ks=1.25,则对于MCS仅补偿上行链路信道的80%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32
由f(i)给出当前PUSCH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其由数学公式5定义。
【数学公式5】
f(i)=f(i-1)+δPUSCH(i-KPUSCH)
在数学公式5中,δPUSCH是从基站向UE发送的包括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的UE专用参数且可以是TPC值,而δPUSCH(i-KPUSCH)中的KPUSCH表示在传输子帧中在接收δPUSCH值与使用它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具有DCI格式0的PDCCH上信令传送的δPUSCHdB累积值是[-1,0,1,3]。在具有DCI格式3/3A的PDCCH上信令传送的δPUSCHdB累积值是[-1,1]或[-1,0,1,3]。
不同于如数学公式(5)示出的δPUSCH累积值,如数学公式6所示可以使用δPUSCHdB绝对值。
【数学公式6】
f(i)=δPUSCH(i-KPUSCH)
在数学公式(6)中,在具有DCI格式0的PDCCH上信令传送的δPUSCHdB绝对值是[-4,-1,1,4]。
图1是说明传统LTE系统中基站协助的UE功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参照图1,基站在步骤101确定是使用PDCCH还是RRC信令来发送功率控制参数到UE。
如果PDCCH被选中(例如δPUSCH),则基站在步骤102在PDCCH上发送功率控制参数到UE。然而,如果选择RRC信令(KS),则基站在步骤103使用RRC信令发送功率控制参数。
在步骤104,基站使用由UE发送的声探参考信号(SRS)测量信号干扰加噪声比(SINR)。
在步骤105,基站考虑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UE发送的信号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来更新功率控制参数。更新的参数在步骤101中确定的信道上发送到UE。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LTE-A系统中,利用MIMO在PUSCH上发送两个码字。因此,将设计用于单个天线和单个码字的LTE上行链路的传统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LTE-A系统会由于过多的UE传输功率和早期的传输功率不足而增加小区干扰。
解决方案
因此,本发明被设计来解决至少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并且提供至少以下所述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供在LTE-A系统中用于具有分配的单独的码字的多个发送天线的UE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其能够通过控制每码字传输功率来减少小区干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在LTE-A系统中用于具有由单独的码字识别的多个发送天线的UE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其在使用多个发送天线时,通过使用增加各个码字的发送功率的发送功率控制偏移参数来防止小区干扰的增加。
依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使用至少两个码字与基站通信的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基站向终端发送由上层信令传送的参数KS和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在终端处使用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和参数KS计算增益;在终端处根据增益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从终端向基站以码字专用发送功率发送至少两个码字。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送功率控制系统,其包括:基站,其发送由上层提供的小区专用参数KS和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以及终端,其接收小区专用参数KS,使用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和小区专用参数KS计算增益,并且以利用增益计算的码字专用发送功率的向基站发送至少两个码字。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在LTE-A系统中用于使用多个发送天线的UE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每个码字的发送功率防止发送功率由于码字数量的增加引起的过度增加。此外,本发明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能够调整UE的发送功率,从而将小区干扰控制在可容忍的程度。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了,其中:
图1是说明传统LTE系统中基站协助的UE功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E的发送器;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A系统中基站的UE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A系统中基站的UE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MU-MIMO系统中UE的各层的功率分配的图;以及
图1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MU-MIMO系统中UE的各层的功率分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相同引用数字在全部附图中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部件。另外,这里合并的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详细说明可以被省去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
考虑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功能来定义以下的术语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运营商的意图或通常实践而改变。因此,术语的定义必须基于本发明书的整个内容来解释。
在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说明针对基于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是3GPP EUTRA(或LTE)或高级E-UTRA(或LTE-A)系统,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知,可以作出各种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用于LTE-A系统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其中UE利用分配不同的码字(CW)(即,CW#1和CW#2)的两个发送天线进行传输,并且对每个码字执行功率控制。
基站向UE发送上行链路功率控制参数和传输块尺寸(TBS)信息以及两个码字CW#1和CW#2的值。根据KS=1.25还是KS=0来确定CW#1和CW#2的功率控制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KS=0和KS=1.25时,选择性组合对总发送功率是可能的。
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UE的发送器。具体地,图2的UE的发送器使用由基站发送的功率控制参数控制与CW#1和CW#2关联的发送功率。
参考图2,将码字CW#1和CW#2乘以各自的增益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61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62
204然后通过CW到层映射器205映射到不同的层。经过层映射的CW#1和CW#2 201和202然后通过层到天线映射器206映射到发送天线。
图2中,假定与每个天线的功率放大器(PA)相乘的值是K,K定义为其中Ptotal表示UE的总发送功率而N表示天线的数量。可以利用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64
来调整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3,UE在步骤301从基站接收Ks=1.25。如果Ks=1.25,则在步骤302,UE根据数学公式7使用各个CW#1 201和CW#2 202的TBS信息计算ΔTF(i,CW#1)和ΔTF(i,CW#2)。
【数学公式7】
Δ TF ( i , CW # 1 ) = 10 log 10 ( 2 MPR ( i , CW # 1 ) · K S - 1 ) , K S = 1.25 for CW # 1
Δ TF ( i , CW # 2 ) = 10 log 10 ( 2 MPR ( i , CW # 2 ) · K S - 1 ) , K S = 1.25 for CW # 2
在步骤303,UE根据数学公式8使用由基站信令传送的功率控制参数(例如,MPUSCH,P0_PUSCH,α,δPUSCH)、UE测量的PL、以及ΔTF(i,CW#1)和ΔTF(i,CW#2)计算CW#1 201和CW#2 202的每个的发送功率。
【数学公式8】
PdBm,total(i,CW#1)=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i,CW #1)[dBm]
PdBm,total(i,CW#2)=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i,CW #2)[dBm]
在数学公式(1)中将通过数学公式(8)计算的CW#1的发送功率PdBm,total(i,CW#1)与CW#1的最大发送功率PCMAX(CW#1)比较,从而发送两个值的较低值。同样,在数学公式(1)中将通过数学公式(8)计算的CW#2的发送功率PdBm,total(i,CW#2)与CW#2的最大发送功率PCMAX(CW#2)比较,从而发送两个值的较低值。这里,PCMAX是根据UE功率类别的最大传输功率。
同样在步骤303中,UE根据数学公式9计算总发送功率。
【数学公式9】
PdBm,total(i)=PdBm,total(i,CW#1)+PdBm,total(i,CW#2)[dBm]
UE在数学公式(1)中比较通过数学公式9计算的总发送功率PdBm,total(i)与中根据UE的类别的最大发送功率PdBm,total(i),以便发送两个值的较低值。
该码字专用发送功率和总发送功率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即,在数学公式(1)中将CW#1发送功率PdBm,total(i,CW#1)与CW#1的最大发送功率PCMAX(CW#1)比较,以便发送两个中的较低值。同样,在数学公式(1)中将CW#2发送功率PdBm,total(i,CW#2)与CW#2的最大发送功率PCMAX(CW#2)比较,以便发送两个中的较低值。在数学公式(1)中将发送功率PdBm,total(i)与最大发送功率PCMAX比较,以便发送两个值中的较低值。
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以及UE的最大发送功率可以表达为数学公式10所示。
【数学公式10】
P total ( CW # 1 ) = 10 ^ ( P dBm , total ( CW # 1 ) 10 ) P total ( CW # 2 ) = 10 ^ ( P dBm , total ( CW # 2 ) 10 )
P total = 10 ^ ( P dBm , total 10 )
在图2的各个天线215、216、217、和218的每个输出相同的发送功率。
为了不同地调整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对CW#1和CW#2信号乘以不同的增益。
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码字CW#1 201被乘以增益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83
而CW#2202被乘以增益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84
为了在步骤304获得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86
使用数学公式(11)。
【数学公式11】
P1+P2=2
P 1 P 2 = P total ( CW # 1 ) P total ( CW # 2 )
在数学公式(11)中,当P1+P2=2时,如果发送两个码字,则UE的发送功率增加两倍。当两个码字的发送功率之和将要等于单个码字的发送功率时,UE将P1+P2=2重定义为P1+P2=1。另外,UE可以利用重定义的P1+P2=1推出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91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92
在获得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93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94
之后,在步骤305,UE分别将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95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96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97
与CW#1 201和CW#2 202相乘。
如参考图2描述的,假定与每个天线的PA相乘的值是K,K定义为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098
其中N表示天线的数量,如四个天线215、216、217、和218,如图2所示。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A系统中基站的UE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4,在步骤401,基站决定是使用PDCCH还是PDSCH上的RRC信令来向UE发送关于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控制参数。如果选中PDCCH,则基站在步骤402利用分配的PUSCH的资源在PDCCH上发送该参数。否则,如果选中PDSCH上的RRC信令,则基站在步骤403使用RRC信令向UE发送功率控制参数(例如,KS)。
在步骤404,基站使用UE发送的SRS测量对于CW#1 201和CW#2 202的接收信号强度。在步骤405,基站考虑接收信号强度和UE发送的信号对相邻小区的小区干扰量更新与CW#1 201和CW#2 202关联的功率控制参数。此后,通过在步骤401确定的信道将更新的参数发送到UE。
如果KS=1.25,则增加发送功率等级以使用CW#1和CW#2,引起对相邻小区的干扰。为了控制该干扰,使用共同应用于两个码字的偏移参数λ来减少该发送功率。λ也可以用于增加UE的发送功率等级。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5的步骤501到504与图3的步骤301到304相同。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在步骤505,如数学公式12给出的,UE使用λ调整总发送功率PdBm,total(i)。
【数学公式12】
PdBm,total(i)=PdBm,total(i)+λ[dBm]
更具体地,在步骤504中使用数学公式11获得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01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02
204之后,如数学公式12给出的,UE使用λ调整总发送功率PdBm,total(i)。
在步骤506,UE分别将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03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04
与CW#1和CW#2相乘,并且如图2描述的,将相应天线的PA乘以发送功率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05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LTE-A系统中基站的UE发送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6,在步骤601,基站决定是使用PDCCH还是PDSCH上的RRC信令来向UE发送关于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控制参数。
如果选中PDCCH,则在步骤602中,基站在PDCCH上发送该参数(如,δPUSCH)。否则,如果RRC信令被选中,则基站在步骤603通过RRC信令向UE发送功率控制参数(例如,λ)。λ以半静态方式变化,而δPUSCH动态变化。
图6的步骤604和605与图4的步骤404和405是相同的。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除了在图7的步骤705中而非像图3的步骤303在703中计算总的传输功率之外,图7的步骤701、702和703与图3的步骤301、302和303相同。
参考图7,基站在步骤703计算码字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并且在步骤704使用λCW#1和λCW#2减少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等级,如数学公式13给出的。当然,也可以使用λCW#1和λCW#2来增加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等级。
【数学公式13】
PdBm,total(i,CW#1)=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i)+λCW #1[dBm]
PdBm,total(i,CW#2)=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i)+λCW #2[dBm]
图7的步骤705和706与图3的步骤304和305相同。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如上所述,如果KS=1.25,则增加发送功率等级以使用CW#1和CW#2,引起对相邻小区的干扰。为了控制该干扰,提供一种在使用至少两个码字并且根据至少两个码字的每个的MCS计算发送功率时调整TPC参数δPUSCH的范围的方法。
在当前LTE标准中,一个CW用于PUSCH,并且δPUSCH累积值是{-1,0,+1,+3}[dbm]。当使用两个CW时,发送功率的增加可能过度地增加小区干扰。为了控制小区干扰,δPUSCH累积值可以重定义为{-1,0,+1,+3}[dbm]。
通过使用重新定义的δPUSCH累积值-3,可以快速减少干扰的数量。出于相同的原因,当使用两个CW时,累积值可以重定义为{-6,-3,0,+3}[dbm]。
下面进行功率控制方法的描述,其中Ks=0。
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8,如果Ks=0,则UE在步骤801和802中使用数学公式7从自基站接收的各自的CW#1 201和CW#2 202中获得ΔTF(CW#1)=0,ΔTF(CW#2)=0。
在步骤803,UE使用从基站接收的功率控制参数(例如,MPUSCH,P0_PUSCH,α,δPUSCH)和UE测量的PL计算CW#1 201和CW#2202的发送功率,如数学公式8给出的。
在这里,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等级彼此相等。UE的总发送功率可以表示为如数学公式9给出的。
此外,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以及UE的总发送功率可以表示为如数学公式10给出的。
因为各个天线输出相同的发送功率等级,为了不同地调整CW#1 201和CW#2 202,UE将CW#1 201和CW#2 202乘以不同的增益。即,如图2所示,将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11
乘以CW#1 201并且将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12
乘以CW#2 202。
UE可以在数学公式11中定义发送功率之和为P1+P2=1,并且推导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13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14
即,如果Ks=0,则使得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之和等于使用单个码字时的发送功率,而非增加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因此,UE为各个码字分配P1=0.5和P2=0.5。
如果Ks=0,则为了使得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之和等于使用单个码字进行发送时的发送功率,可以如数学公式14给出的那样,相等地计算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另外,UE的总发送功率可以表示为如数学公式15给出的那样,从而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之和变为等于使用单个码字进行传输要求的功率,如数学公式16给出。
【数学公式14】
PdBm,total(i,CW#1)=PdBm,total(i,CW#2)[dBm]
【数学公式15】
PdBm,total(i)=PdBm,total(i,CW#1)+PdBm,total(i,CW#2)[dBm]
【数学公式16】
PdBm,total(i)=PdBm,total(i,CW#1)+PdBm,total(i,CW#2)
=min{PCMAX,10log10(MPUSCH(i))+P0_PUSCH(i)+α(j)EPL+f(i)}[dBm]
【数学公式17】
PdBm,total(i,CW#1)=PdBm,total(i)-3[dBm]
PdBm,total(i,CW#2)=PdBm,total(i)-3[dBm]
【数学公式18】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22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23
数学公式17给出按单位[dBm]的CW#1和CW#2的发送功率,而数学公式18以其他方式表达数学公式(16)和(17)。因此,CW#1和CW#2的发送功率P1和P2可以由最终发送功率数学公式表示。
然而,为了在步骤804中推导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24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25
UE可以定义发送功率为P1+P2=2,如数学公式11给出的,从而发送功率和码字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
一旦获得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31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32
UE在步骤805将CW#1 201和CW#2 202乘以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33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34
(见图2)。假定与每个天线的PA相乘的值是K,K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35
其中N表示天线的数量。
图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即使当Ks=0时,小区干扰量改变UE处两个CW的发送功率。为了控制干扰量,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偏移参数λ共同应用于全部码字。λ也可以用于增加UE的发送功率等级。
图9的步骤901到904与图8的步骤801到804相同。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参考图9,终端在步骤905使用λ重新调整总发送功率PdBm,total(i)=PdBm,total(i)+λ[dBm],如数学公式(12)给出的。
在推导203和204之后,在步骤906中,UE将CW#1 201和CW#2 202乘以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36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37
如参考图2所述的,与每个天线的PA相乘的值是K,K被定义为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38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为了控制由于在Ks=0时使用CW#1 201和CW#2 202造成的相邻小区干扰量,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偏移参数λCW#1和λCW#2分别应用于CW#1 201和CW#2 202。
图10的步骤1001到1003与图9的步骤901到903相同。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参考图10,在步骤1004中,UE使用和调整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如数学公式19给出的。
【数学公式19】
PdBm,total(i,CW#1)=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λCW #1[dBm]
PdBm,total(i,CW #2)=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λCW #2[dBm]
图10的步骤1005和1006与图8的步骤804和805相同。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为了在Ks=0时控制由于使用CW#1 201和CW#2 202造成的相邻小区干扰量,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使用两个CW时调整TPC参数δPUSCH的范围。
在当前的LTE标准中,一个CW被用于PUSCH,并且δPUSCH累积值是{-1,0,+1,+3}[dbm]。当使用两个CW时,发送功率增加,引起增加的相邻小区干扰。为了减少干扰,δPUSCH累积值可以重定义为{-1,0,+1,+3}[dbm]。
通过使用δPUSCH累积值-3,可以快速减少干扰。出于相同的原因,当使用两个CW时,δPUSCH累积值可以重新定义为{-6,-3,0,+3}[dbm]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KS=1.25时,ΔTF(CW#1)和ΔTF(CW#2)被用于CW#1 201和CW#2 202。替换地,如下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描述的,公共的ΔTF被用于CW#1 201和CW#2 202两者。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1,UE在步骤1101中从基站接收设置为1.25的小区专用参数(Ks=1.25)。在步骤1102,UE计算ΔTF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种不同的方法可以用于计算ΔTF,其可以共同地用于CW#1 201和CW#2 202两者。
用于计算ΔTF的第一方法是使用CW#1和CW#2的最大值,如数学公式20给出。
【数学公式20】
Δ TF ( i ) = 10 log 10 ( 2 max ( MPR ( i , CW # 1 ) , MPR ( i , CW # 2 ) ) K S - 1 )
用于计算ΔTF的第二方法是使用CW#1和CW#2的最小值,如数学公式21给出。
【数学公式21】
Δ TF ( i ) = 10 log 10 ( 2 min ( MPR ( i , CW # 1 ) , MPR ( i , CW # 2 ) ) K S - 1 )
用于计算ΔTF的第三方法是使用CW#1和CW#2的平均值,如数学公式22给出。
【数学公式22】
Δ TF ( i ) = 10 log 10 ( 2 ( MPR ( i , CW # 1 ) + MPR ( i , CW # 2 ) 2 ) K S - 1 )
用于计算ΔTF的第四方法是使用CW#1和CW#2之和,如数学公式23给出。
【数学公式23】
Δ TF ( i ) = 10 log 10 ( 2 ( MPR ( i , CW # 1 ) + MPR ( i , CW # 2 ) ) K S - 1 )
在使用四种方法之一计算ΔTF之后,UE在步骤1103中计算各自CW#1和CW#2的发送功率,如数学公式24给出。ΔTF被共同地用于计算CW#1和CW#2两者。
【数学公式24】
PdBm,total(i,CW#1)=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dBm]
PdBm,total(i,CW#2)=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dBm]
图11的步骤1104和1105与图10的步骤1005和1006相同。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如果Ks=1.25,则相邻小区干扰量根据依靠两个CW确定的UE的发送功率改变。为了控制干扰量,偏移参数λ被共同应用于码字。λ也可以用于增加UE的发送功率等级。参考图12描述使用λ增加发送功率等级的方法。
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
图12的步骤1201到1204与图11的步骤1101到1104相同。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参考图12,在步骤1205,如数学公式12给出的,UE使用λ调整总发送功率PdBm,total(i)=PdBm,total(i)+λ[dBm]。
一旦获得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61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62
在步骤1206,UE分别将CW#1 201和CW#2 202乘以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63
如参考图12描述的,与每个天线的PA相乘的值是K,K被定义为
Figure BDA0000149765620000165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发送功率计算过程的流程图。更具体地,参考图13描述使用用于各自的CW#1和CW#2的偏移参数λCW#1和λCW#2来控制由于使用CW#1和CW#2而增加的相邻小区干扰的方法。
除了UE在步骤1303推导关于CW#1 201和CW#2 202的公共发送功率之外,图13的步骤1301到1303与图11描述的第九实施例的步骤1101到1103相同。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在步骤1304,为了控制相邻小区干扰,UE使用参数λCW#1和λCW#2调整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如数学公式25给出的。λCW#1和λCW#2也可以用于增加CW#1 201和CW#2 202的发送功率等级。
【数学公式25】
PdBm,total(i,CW#1)=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i)+λCW #1[dBm]
PdBm,total(i,CW#2)=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i)+λCW #2[dBm]
图13的步骤1305和1306与图11的步骤1104和1105相同。因此,这里将省去这些步骤的重复描述。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UE使用基站发送的功率控制参数控制CW#1和CW#2的发送功率。
更具体地,UE开头基于从基站接收的功率控制参数控制该发送功率,如数学公式26给出的。
【数学公式26】
PPUSCH(i,N)=min{PCMAX,,10log10(MPUSCH(i))+P0_PUSCH(j)+α(j)·PL+ΔTF(i,N)+f(i)}
在数学公式(26)中,PPUSCH(i,N)表示UE的总发送功率,而N表示码字的数量。如果使用两个码字,则N设置为2。另外,PCMAX表示UE功率等级的最大发送功率,而10log10(MPUSCH(i))+P0_PUSCH(j)+α(j)·PL+ΔTF(i,N)+f(i)表示子帧i中的发送功率。
在数学公式26,UE比较最大发送功率PCMAX和发送功率10log10(MPUSCH(i))+P0_PUSCH(j)+α(j)·PL+ΔTF(i,N)+f(i)并且发送两个值的最小的一个。
在数学公式26中,ΔTF(i,N)可以表示为 Δ TF ( i , N ) = 10 log 10 ( Σ n = 0 N - 1 [ L ( n ) · ( 2 MPR ( i , n ) Ks - 1 ) ] , K s = 1.25 ) 0 , K s = 0 , 而两个码字表示为N=2。另外,n=0表示CW#1而n=1表示CW#2。
为了分配用于CW#1和CW#2的发送功率,PUSCH的总发送功率如数学公式27给出的那样按线性比例表示。
【数学公式27】
P PUSCH _ linear ( i , N ) = 10 P PUSCH ( i , N ) / 10
这里,CW#1与CW#2之间的发送功率比率r如数学公式28给出的那样按线性比例表示。
【数学公式28】
r = P linear ( 0 ) P linear ( 1 ) = L ( 0 ) · ( 2 MPR ( i , 0 ) K s - 1 ) L ( 1 ) · ( 2 MPR ( i , 0 ) K s - 1 )
按线性比例根据数学公式27和28计算的CW#1的发送功率Plinear(0)可以表示为如数学公式29所示。
【数学公式29】
P linear ( 0 ) = r 1 + r P PUSCH _ linear ( i , N )
P linear ( 1 ) = r 1 + r P PUSCH _ linear ( i , N )
最后,UE利用L(n)划分每码字的发送功率,以获得各自的码字的层发送功率。
如上所述,发送功率控制方法依靠Ks是设置为0还是1.25而以不同的方式工作。总发送功率可以利用根据Ks是0还是1.25的选择的组合来计算。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将说明使用除Ks之外信令传送的参数Ω的CW#1和CW#2的总发送功率的选择性组合。
当UE从基站接收Ω=0时,UE可以使用数学公式30计算发送功率。此时,CW#1和CW#2的发送功率可以利用数学公式31计算。
如果在每码字传输功率的数学公式中Ks=0,ΔTF(i,CW#1)=0,ΔTF(i,CW#2)=0,而且如果Ks=1.25,则如上面参考数学公式7描述的,考虑每个码字的TBS计算λCW#1和λCW#2。之后,总发送功率PdBm,total(i)和最大发送功率PCMAX中的较低者被发送。
【数学公式30】
PdBm,total(i)=PdBm,total(i,CW#1)+PdBm,total(i,CW#2)[dBm]
【数学公式31】
PdBm,total(i,CW#1)=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i,CW#1)[dBm]
PdBm,total(i,CW#2)=10log10(MPUSCH(i))+PO_PUSCH(j)+α(j)·PL+f(i))+ΔTF(i,CW#2)[dBm]
当基站已经向UE信令传送Ω=1时,使用如数学公式32定义的发送功率。即,为了防止总发送功率增加两倍,当分配给UE的码字的数量从一增加到二时,通过从CW#1和CW#2的发送功率之和(根据数学公式31导出)中减去X[dBm]来计算UE的总发送功率。这里,X[dBm]是基站配置的值并且被信令传送到UE。当将要在数学公式32中选择CW#1和CW#2的发送功率之和的一半时,X[dBm]值被设置为X=3[dBm]。
如果在数学公式31的每码字的发送功率的导出数学公式中Ks=0,ΔTF(i,CW#1)=0,ΔTF(i,CW#2)=0,而且如果Ks=1.25,则如上面参考数学公式7描述的,考虑每个码字的TBS计算λCW#1和λCW#2。之后,由数学公式32定义的总发送功率PdBm,total(i)和最大发送功率PCMAX中的较低者被发送。
【数学公式32】
PdBm,total(i)=PdBm,total(i,CW#1)+PdBm,total(i,CW#2)-X[dBm]
在第四实施例中,进行UE的发送功率的描述,其根据上行链路(UL)多用户(MU)MIMO中分配给UE的层的数量而改变。
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用户(MU)-MIMO系统中UE的各层的功率分配的图。具体地,参考图14,进行UE的发送功率的描述,其根据上行链路(UL)多用户(MU)-MIMO中分配给UE的层的数量而改变。
如图14的情况1 1401所示,UE A被分配了单个层(层#1 1404),其发送功率表示为PA。UE B被分配了三个层(层#2 1405、层#3 1406和层#4 1407),其每个具有表示为PB的发送功率。如果在各个层上携带的码元在相同信道上发送,则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看,每个层的SINR可以表示为如数学公式33所示。
【数学公式33】
SINR of layer 1 = P A 3 P B + N 0
SINR of layer 2 = P B 2 P B + P A + N 0
SINR of layer 3 = P B 2 P B + P A + N 0
SINR of layer 4 = P B 2 P B + P A + N 0
如果UE A的总发送功率PA等于UE B的发送功率之和,即3PB,则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而言,分配给UE A的层#1的SINR小于分配给UE B的层#2、3、和4的SINR。
在情况2 1402的MU-MIMO系统中,假定UE A被分配了两个层(层#11408和层#2 1409)而UE B被分配两个层(层#2 1410和层#4 1411)。如果各层通过相同的信道,则在基站处接收的每层SINR可以由数学公式34表示。
【数学公式34】
SINR of layer 1 = P A P A + 2 P B + N 0
SINR of layer 2 = P A P A + 2 P B + N 0
SINR of layer 3 = P B 2 P A + P B + N 0
SINR of layer 4 = P B 2 P A + P B + N 0
如果UEA的总发送功率的总和,2PA,等于UE B的总发送功率的总和,2PB,则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而言,层#1和层#2的SINR的每个等于层#3和层#4的SINR的每个。
在情况3 1403的MU-MIMO系统中,假定UE被分配三个层(层#1 1412、层#2 1413、和层#3 1414)而UE B被分配一个层(层#4 1415)。如果各层经过相同的信道,则可以由数学公式35表示在基站处接收的每层SINR:
【数学公式35】
SINR of layer 1 = P A 2 P A + P B + N 0
SINR of layer 2 = P A 2 P A + P B + N 0
SINR of layer 3 = P A 2 P A + P B + N 0
SINR of layer 4 = P B 3 P A + N 0
如果UE B的发送功率PB等于UE A的总发送功率之和,即3PA,则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而言,分配给UE A的层#1、2和3的SINR小于分配给UE B的层#4的SINR,如数学公式36所示。
如果相邻的UE A和UE B被分配相同的RB和相同的MCS,则UE A和UE B按相同的总发送功率配置。因此,随着每个UE的层的数量改变,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而言,各个层的接收的SINR彼此显著地不同,如数学公式33和36所示。
【数学公式36】
SINR of layer 1 = P A 2 P A + P B + N 0 = P A 5 P A + N 0
SINR of layer 2 = P A 2 P A + P B + N 0 = P A 5 P A + N 0
SINR of layer 3 = P A 2 P A + P B + N 0 = P A 5 P A + N 0
SINR of layer 4 = P B 3 P A + N 0 = 3 P A 3 P A + N 0
为了解决其中在MU-MIMO中各个层的SINR彼此显著地不同的问题,即,为了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而言接收的SINR相同,通过数学公式37计算UE的发送功率。这里,考虑根据层(秩)的数量的偏移值χrank(i)计算该发送功率。
【数学公式37】
PPUSCH(i)=min{PCMAX,,10log10(MPUSCH(i))+P0_PUSCH(j)+α(j)·PL+ΔTF(i)+f(i)+χrank(i)}
【数学公式38】
Δ TF ( i ) = 10 log 10 ( 2 func ( MPR 1 ( i ) , MPR 2 ( i ) ) K s - 1 ) , K s = 1.25 0 , K s = 0
数学公式37中的ΔTF(i)可以考虑两个码字使用数学公式20、21、22和23之一获得。数学公式38中的func(MPR1(i),MPR2(i))可以通过对两个码字CW#1和CW#2的多点中继的最大、最小、平均、以及求和运算之一获得。
如果相邻的UE A和UE B被分配相同的RB和相同的MCS,则依靠层的数量确定的偏移值χrank(i)被添加到每个UE的总发送功率。随着层(秩,rank)的数量增加,偏移值χrank(i)增加,如表1所示。
【表1】
  秩1   秩2   秩3  秩4
  χrank(i) 0(dBm) 3(dBm) 4.77(dBm) 6(dBm)
在表1中,如果分配给UE的层数量是1,即秩1,则χrank(i)=0dBm,并且,如果层数量增加到2,则χrank(i)=3dBm被添加到总发送功率。同样,对于层数量增加到3和4,77dBm和6dBm分别被添加到UE的总发送功率。
作为使用表1的替换,如数学公式39给出的,可以根据层(秩)的数量添加预定的发送功率值δ。即,要添加到发送功率的χrank(i)对于一层(秩)是0,对于两层是δ,对于三层是2δ,对于四层是3δ。
【数学公式39】
χrank(i)=(rank-1)δ
如上所述,在MU-MIMO系统中每个UE的发送功率被设置为与层的数量成比例。
图1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MU-MIMO系统中UE的各层的功率分配的图。
如图15的情况1 1501所示,UE A被分配了一个层(层#1 1504),其发送功率表示为PA。UE B被分配了三个层(层#2 1505、层#3 1506和层#4 1507),其每个具有表示为PB的发送功率。假定各个层通过相同的信道,则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看,各个层的SINR表示为如数学公式(40)所示。
【数学公式40】
SINR of layer 1 = P A 3 P B + N 0
SINR of layer 2 = P B 2 P B + P A + N 0
SINR of layer 3 = P B 2 P B + P A + N 0
SINR of layer 4 = P B 2 P B + P A + N 0
如果两个相邻的UE(即UE A和UE B)被分配相同的资源和相同的MCS,则使用偏移值χrank(i),UE A的层#1的发送功率可以表示为等于UE B的层#2、层#3、和层#4的发送功率的每个,如数学公式37所示。即,UEA的发送功率PA等于UE B的发送功率PB
参考表1,UE的发送功率(通过三个层的4.77dBm的偏移值增加)均等地分布到UE B的三个层。因此,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而言,分配给UE A的层#1的SINR等于分配给UE B的层#2、3、和4的SINR。
在情况2 1502中,假定UE A被分配了两个层(层#1 1508和层#2 1509)而UE B被分配两个层(层#3 1510和层#4 1511)。如果各层通过相同的信道,则从基站接收器的角度而言,每层SINR可以表示为数学公式41。
【数学公式41】
SINR of layer 1 = P A P A + 2 P B + N 0
SINR of layer 2 = P A P A + 2 P B + N 0
SINR of layer 3 = P B 2 P A + P B + N 0
SINR of layer 4 = P B 2 P A + P B + N 0
如果UEA的每个层的发送功率,PA,等于UE B的每个层的发送功率,PB,则分配给UE A的层#1和层#2的SINR的每个等于分配给UE B的层#3和层#4的SINR。
在情况3 1503中,假定UE A被分配三个层(层#1 1512、层#2 1513、和层#3 1514)而UE B被分配一个层(层#4 1515)。假定经过各个层的信道彼此相同,则可以由数学公式42表示在基站处接收的每层SINR。
【数学公式42】
SINR of layer 1 = P A 2 P A + P B + N 0
SINR of layer 2 = P A 2 P A + P B + N 0
SINR of layer 3 = P A 2 P A + P B + N 0
SINR of layer 4 = P B 3 P A + N 0
如果两个相邻的UE(即UE A和UE B)被分配相同的资源和相同的MCS,并且如果UE A的层#1 1512、层#2 1513、和层#3 1514的发送功率PA变得等于UE B的层#4 1515的发送功率PB,使用如数学公式37所示的偏移值,分配给UE B的层#4的SINR等于分配给UE A的层#1、2、和3的SINR,如数学公式43所示。
【数学公式43】
SINR of layer 1 = P A 2 P A + P B + N 0 = P A 3 P A + N 0
SINR of layer 2 = P A 2 P A + P B + N 0 = P A 3 P A + N 0
SINR of layer 3 = P A 2 P A + P B + N 0 = P A 3 P A + N 0
SINR of layer 4 = P B 3 P A + N 0 = 3 P A 3 P A + N 0
基于考虑取决于MU-MIMO系统中层的数量确定的偏移值的功率分配方案,基站被配置为根据UE是在单用户(SU)MIMO还是MU-MIMO中而使用不同的功率控制方案。即,基站当UE在SU-MIMO中时,控制使得UE根据参考图2-14描述的功率控制方案执行发送功率分配,且当UE在MU-MIMO中时,控制使得UE如参考图14和15描述的考虑依靠层的数量确定的偏移值而执行发送功率分配。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在LTE-A系统中用于使用多个发送天线的UE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每个码字的发送功率防止发送功率由于码字数量的增加引起的过度增加。此外,本发明的上行链路发送功率控制方法能够调整UE的发送功率,从而将小区的干扰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
虽然以上已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是应当清楚地理解,会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呈现的这里教示的基本发明构思的许多变化和修改将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使用至少两个码字与基站通信的用户终端的发送功率的方法,包括:
从基站向终端发送由上层信令传送的参数KS以及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
在终端处使用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和参数KS计算增益;
在终端处根据增益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
从终端向基站以码字专用发送功率发送至少两个码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参数KS被设置为0和1.25中的一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包括:如果参数KS被设置为0,则使至少两个码字的码字专用发送功率之和等于使用单个码字的发送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进一步包括:使用偏移参数λ调整码字专用发送功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进一步包括:通过利用不同的偏移参数λCW#1和λCW#2调整码字专用发送功率来控制小区干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包括:
如果参数KS被设置为1.25,则计算共同用于计算至少两个码字二者的发送功率控制;以及
根据至少两个码字的每个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基站处检查由终端发送的每码字接收功率强度;以及
基于每码字接收功率强度更新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
8.一种发送功率控制系统,包括:
基站,其发送由上层提供的小区专用参数KS以及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以及
终端,其接收小区专用参数KS,使用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和小区专用参数KS计算增益,并且以利用增益计算的码字专用发送功率向基站发送至少两个码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功率控制系统,其中参数KS被设置为0和1.25中的一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功率控制系统,其中如果KS被设置为0,则终端使至少两个码字的码字专用发送功率之和等于使用单个码字的发送功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送功率控制系统,其中终端使用偏移参数λ调整码字专用发送功率。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送功率控制系统,其中终端通过利用不同的偏移参数λCW#1和λCW#2调整码字专用发送功率来控制小区干扰。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功率控制系统,其中如果参数KS被设置为1.25,则终端计算共同用于计算至少两个码字二者的发送功率控制,并且根据至少两个码字的每个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计算码字专用发送功率。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基站检查由终端发送的每码字接收功率强度,并且基于每码字接收功率强度更新码字专用功率控制参数。
CN201080044621.XA 2009-10-01 2010-10-01 长期演进高级系统及其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550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094044 2009-10-01
KR10-2009-0094044 2009-10-01
KR10-2009-0105405 2009-11-03
KR20090105405 2009-11-03
KR10-2009-0107207 2009-11-06
KR20090107207 2009-11-06
KR1020100039186A KR20110036484A (ko) 2009-10-01 2010-04-27 LTE-Advanced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KR10-2010-0039186 2010-04-27
KR1020100057939A KR20110036489A (ko) 2009-10-01 2010-06-18 LTE-Advanced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KR10-2010-0057939 2010-06-18
KR10-2010-0063747 2010-07-02
KR1020100063747A KR101632626B1 (ko) 2009-10-01 2010-07-02 LTE-Advanced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PCT/KR2010/006731 WO2011040792A2 (en) 2009-10-01 2010-10-01 Lte-a system and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0091A true CN102550091A (zh) 2012-07-04
CN102550091B CN102550091B (zh) 2015-03-25

Family

ID=4404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4621.XA Active CN102550091B (zh) 2009-10-01 2010-10-01 长期演进高级系统及其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31596B2 (zh)
EP (1) EP2484159B1 (zh)
JP (1) JP5522865B2 (zh)
KR (2) KR20110036489A (zh)
CN (1) CN102550091B (zh)
WO (1) WO2011040792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5372A (zh) * 2014-09-30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6959B2 (en) 2007-02-14 2011-07-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bas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US8437792B2 (en) * 2007-02-14 2013-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TE
WO2011056043A2 (ko) * 2009-11-09 2011-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전송 기법을 지원하기 위한 효율적인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838161B2 (en) * 2010-06-16 2014-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48115B2 (en) * 2010-06-16 2015-02-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code wor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9398544B2 (en) 2010-11-05 2016-07-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uplink power control
US9516609B2 (en) 2010-11-08 2016-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380490B2 (en) 2010-11-08 2016-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084207B2 (en) 2010-11-08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007888B2 (en) 2010-11-08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497773B2 (en) 2012-02-08 2016-11-15 QUALO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uplink MIMO communication
US8953713B2 (en) 2010-11-08 2015-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US9131450B2 (en) * 2010-11-16 2015-09-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codewor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2946632A (zh) * 2011-08-15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系统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US9374819B2 (en) 2011-10-13 2016-06-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91148A1 (en) * 2011-12-23 2013-06-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mu-mimo
US8977313B2 (en) * 2012-05-18 2015-03-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uplink power-control parameters in LTE
JP5840072B2 (ja) * 2012-05-18 2016-01-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4047940A1 (zh) * 2012-09-29 2014-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102097498B1 (ko) 2013-03-04 2020-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254121B (zh) * 2013-06-28 2018-05-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usch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9954917B2 (en) * 2015-07-23 2018-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of
WO2017165668A1 (en) * 2016-03-25 2017-09-28 Intel Corporation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5g systems
US9847802B1 (en) * 2016-08-16 2017-12-19 Xilinx, Inc. Reconfiguration of single-band transmit and receive paths to multi-band transmit and receive paths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11101856B2 (en) * 2019-08-16 2021-08-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based on code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95348B2 (en) 2019-08-16 2021-08-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based on codeboo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44030B2 (en) 2020-04-02 2023-12-12 Parallel Wireless, Inc. Uplink link adaptation in 5G base stations
WO2022269917A1 (ja) * 2021-06-25 2022-12-2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564A (zh) * 2005-12-28 2007-07-0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干扰抑制的设备及方法
EP1887709A1 (en) * 2006-08-10 2008-02-1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based on interference from neighbouring cel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26930B2 (en) * 2001-02-10 2006-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79434B2 (en) * 2001-10-19 2008-05-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61893B2 (en) * 2002-04-10 2009-07-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RQ
US8190163B2 (en) * 2002-08-08 2012-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nhanced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299402B2 (en) * 2003-02-14 2007-1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for reverse packet data channel in CDMA systems
KR100969767B1 (ko) * 2003-08-23 2010-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코드를 사용하는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시스템을 위한 송신 전력 할당 방법
GB0403128D0 (en) * 2004-02-12 2004-03-17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cast transmission
EP1897245A4 (en) * 2005-06-20 2013-01-16 Texas Instruments Inc LOW UPLINK POWER SUPPLY CONTROL
US8369860B2 (en) 2006-08-18 2013-02-0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nding and reducing uplink feedback signaling for transmission of MBMS data
US20100062799A1 (en) * 2006-11-08 2010-03-11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1319878B1 (ko) * 2007-01-09 2013-10-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워드와 스트림의 조합 표시방법
US8170617B2 (en) * 2007-03-26 2012-05-01 Sibeam, Inc. Extensions to adaptive beam-steering method
KR101405974B1 (ko) * 2007-08-16 2014-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시스템에서 코드워드를 전송하는 방법
AR075864A1 (es) 2009-03-17 2011-05-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odo y aparato para control de potencia ascendente en entradas multiples salidas multiples
US20110026420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 shifting for uplink mimo
JP5980789B2 (ja) * 2010-11-03 2016-08-31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時分割二重化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受信確認情報生成及び電力制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2564A (zh) * 2005-12-28 2007-07-0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干扰抑制的设备及方法
EP1887709A1 (en) * 2006-08-10 2008-02-13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based on interference from neighbouring cell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5372A (zh) * 2014-09-30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US10361896B2 (en) 2014-09-30 2019-07-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605372B (zh) * 2014-09-30 2020-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0091B (zh) 2015-03-25
US20110081935A1 (en) 2011-04-07
JP5522865B2 (ja) 2014-06-18
JP2013507032A (ja) 2013-02-28
WO2011040792A3 (en) 2011-08-25
EP2484159B1 (en) 2017-05-17
KR101632626B1 (ko) 2016-07-01
KR20110036492A (ko) 2011-04-07
US8731596B2 (en) 2014-05-20
WO2011040792A2 (en) 2011-04-07
EP2484159A2 (en) 2012-08-08
KR20110036489A (ko) 2011-04-07
EP2484159A4 (en)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0091B (zh) 长期演进高级系统及其上行链路功率控制方法
CN102549945B (zh) 用于功率上升空间报告的方法
US8838161B2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763463B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多天线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1778416B (zh) 功率上升空间的测量和报告方法及终端
CN114389664B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装置、存储介质
US891778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US9510294B2 (en)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CN103945504B (zh) 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3210688B (zh) 用于分布式天线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239733B (zh) 用于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934498B (zh) 聚合载波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CN103781163A (zh) 在wtru中进行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wtru
CN102884847B (zh) 用于多天线系统的与发射功率相关的失衡补偿
CN101998596B (zh) 上行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2948226A (zh) 发送功率控制方法和移动台装置
CN102946632A (zh) 一种多天线系统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KR20110137232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에 대한 상향 링크 전력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36484A (ko) LTE-Advanced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